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
高中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
总结方法
•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
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 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 当重要的作用。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印象。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读懂古诗词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15
四、读懂典故
• 例: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赏析:“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诗人借这 个典故怀念已故去的朋友柳宗元等人;“烂柯人”指上山 砍柴的晋人王质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作者以 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表达物是人非,暮 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2020/12/09
6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1、壮景配豪情 • 2、悲景配愁情 • 3、美景配乐情 • 4、幽景配闲情
2020/12/09
7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1、壮景配豪情
• 例:王维《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颈联描写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显露出一种慷慨豁达的情怀。
2020/12/09
8
三、读懂意象(景物),读出意境(景物特点)
• 2、悲景配愁情
• 例:王维《使至塞上》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赏析:颔联以飘飞的蓬草、孤零的归雁自况,表 达了飘零之感和被排挤的孤寂之情。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国破、家亡、夫死、物丧的深重 愁苦和孤苦无依之情。
5
二、找出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句
• 练习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
快速读懂古诗词法方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宿建德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本节课将重点教授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幅古诗词画卷为线索,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方法讲解:介绍快速读懂古诗词的五个步骤:了解作者背景、把握诗歌结构、品味词句、分析意象、体会意境。
3. 例题讲解: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示范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解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运用方法解析杜甫的《宿建德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快速读懂古诗词的五个步骤1. 了解作者背景2. 把握诗歌结构3. 品味词句4. 分析意象5. 体会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解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解析和分享,答案不设统一标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更多的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古诗词三首》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分别是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甫的《宿建德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这三首诗词代表了唐代不同风格和主题的作品,通过学习它们,学生可以了解到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教案(通用2024)
06
学生自主创作实践指导
创作灵感来源与捕捉方法
灵感来源
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自然景象、 艺术作品等
捕捉方法
日记记录、瞬间感受、关键词联想、 意象描绘等
写作技巧指导:构思、立意、表达
构思
明确主题,选择合适的形 式和风格,进行整体布局
立意
挖掘深层含义,表达独特 见解,体现个性风格
表达
运用修辞手法,锤炼语言, 注重音韵和节奏
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标准
作品展示
朗诵、演出、展览等多种形式
评价标准
内容深刻、构思新颖、语言优美、表达生动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回顾总结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苏
轼的豁达和乐观。
现代经典诗歌选读
1 2 3
徐志摩《再别康桥》 以康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美好 时光的留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舒婷《致橡树》 通过对橡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 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和坚 韧。
04
03
诗歌基本元素解读
意象、意境与象征手法
意象
诗歌中通过具体物象表现抽象情感或观念的艺 术手法。如“月亮”常代表思念,“柳”象征 离别。
意境
诗人通过意象创造出的整体艺术氛围,使读者 产生情感共鸣。如“枯藤老树昏鸦”营造出孤 寂、凄凉的意境。
象征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寄托诗人深层的 情感或理念。如“梅花香自苦寒来”象征坚韧 不拔的品质。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理解古诗词
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理解古诗词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2.具备阅读、欣赏古诗词的能力;3.能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意义;4.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爱好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定义和基础知识;2.古诗词的特点和世界文化价值;3.古诗词鉴赏和欣赏;4.古诗词背诵。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主要通过讲课、讲解、讲评等方式,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2.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古诗词的特点、意义等问题;3.示范法:通过老师对古诗词的朗读和讲解,示范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欣赏、背诵等活动;4.听写法:通过听读群古诗词,加强听力和语感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呈现几首简单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谈论古诗词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环节:学生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和基础知识,包括古诗词的起源、分类、句式、韵律等方面。
需要探讨古诗词的特点和世界文化价值,比如古诗词对文学、艺术、思想等方面的贡献。
学生需要学会古诗词的鉴赏和欣赏,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语言艺术、情感表达、意境渲染等方面,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美感。
学生需要背诵一定量的古诗词,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练习环节: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
4.辅助资源:提供丰富的古诗词教材和辅导资料,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十九首》等,同时开展有关古诗词的文化活动,如文学讲座、诗词比赛、文艺展览等。
五、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学生应当达到以下教学效果:1.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和特点;2.学生具备欣赏古诗词的能力,能够读懂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意义;3.学生能够参加古诗词文化活动,积累与提升相关的文化素养;4.学生在背诵古诗词的过程中,培养对古诗词的爱好和热爱,提高文学修养水平。
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教案理解古诗词,不仅仅是对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任务,更是对学生德育、文化素质的全面促进和提升,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 能够运用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进行欣赏和赏析;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读懂一些经典的古诗词;4. 能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梳理通过对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初步了解,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古诗词有什么独特魅力?2)你觉得古诗词的词汇和语言方式有何不同?3)你曾经读过哪些古诗词?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2. 理论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古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古诗词鉴赏是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3. 实践操作针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鉴赏、语言鉴赏、文化鉴赏等;2)使用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鉴赏技巧进行诗词赏析。
4.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并进行以下评价:1)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2)对学生诗词鉴赏的兴趣和能力的评价,包括对于古诗词文化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对于古诗词鉴赏方法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3. 个案分析法:通过个案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古诗词中的文化内含,锻炼学生分析和批判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前期准备通过课前探究调研,搜集一些古诗词的鉴赏案例,并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准备一些教学名句和解析,为后期课堂使用做准备。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
一、古诗词的特点
1、古诗词的特点是富有意象性和抒情性,有着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2、古诗词的内容多为反映自然现象,描绘人生百态,表达思想感情。
3、古诗词的语言简练,表达简洁而深刻,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古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
二、读懂古诗词的方法
1、读古诗词时要注意分析其中的意象,读懂古诗词的要点在于把握其中的意象。
2、要结合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多留意其中的比兴、拟人、借景等修辞手法,以便更好地读懂古诗词。
3、要多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文化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4、要多练习,不断积累古诗词的阅读经验,以便更好地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课件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参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尾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 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 起二绝句》)
【2012年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明]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 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 《寄南城韦逸 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 台·西湖春感》
C.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 士》
悱之情,而王维抒发的却是因“好道”而归隐,享受“兴来每独往”的悠 闲自在自得其乐之情;②面对“白发”“水穷处”同样的迟暮困窘之境, 带给孟浩然的感觉是“催人老”的感慨,年华逝去的感伤之情,带给王维 的却是“”的洒脱。截然不同的感受,体现出二人内心迥然相异的感情。
14. (3分)A 15. (3分)B 16. (6分)
16.刘诗颔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 项是(3分)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簌,数峰无语立斜阳。
(王禹偁《村行》)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初中生的古诗文阅读教案
初中生的古诗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古诗文的朗读、解析、品鉴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感受古诗文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文选材:选取初中阶段适合学生阅读的古诗文,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古诗文解析:介绍古诗文的语言、意象、节奏、韵律等特点,分析诗句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
3. 古诗文品鉴: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如介绍诗人李白、杜甫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让学生朗读古诗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3. 解析:分析古诗文的语言、意象、节奏等特点,讲解诗句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
4. 品鉴: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艺术美感,如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运用的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实践:让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创作或仿写,如编写一首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文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文的基本知识、解析诗句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
2. 示范法:教师进行朗读、品鉴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
3.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古诗文的创作或仿写,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古诗文创作或仿写,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进行古诗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新)
诗歌鉴赏专题——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分类。
2.掌握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相关考点。
过程与方法:1.分类讲解不同题材诗歌的特点。
2.引导学生掌握从题材入手读诗的方法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掌握不同类别诗歌的思想内容。
2.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内容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类别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分类别鉴赏诗歌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掌握分类别鉴赏诗歌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探究法、练习法。
五、教学课时:七课时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山水田园诗——水光潋滟晴方好教学目的: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方法把握教学难点:主旨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天人合一”是今天人们追求的终极理想。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大自然以其无言的深沉让我们懂得了许多,让古代、现代的人在忙碌的社会生活之外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二、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1、投影学生熟悉的山水诗并让学生齐读。
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
如何读懂诗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翰的《凉州词》。
本节课将围绕这三首古诗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2. 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2. 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掌握欣赏古诗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3. 讲解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讲解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4. 朗读与背诵: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文,教师进行指导;5.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6. 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2.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3. 请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做好准备;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诗人王昌龄、王维、王翰的背景和创作风格,拓展知识面;3. 学生可以尝试阅读其他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翰的《凉州词》。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的唐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四单元“唐诗宋词”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江雪》等经典古诗词作品。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韵律特点及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如平仄、韵脚、对仗等,能熟练朗读和背诵指定篇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读古诗词的能力,学会运用诗词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古诗词的平仄、对仗、意境等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指定篇目,学会分析、解读古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同步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中的名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3. 课文学习:a. 朗读指定篇目,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b. 分析诗词中的平仄、对仗、意境等表达技巧。
c. 讲解诗词的背景及作者简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经典题目,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基本知识:a. 平仄b. 韵脚c. 对仗2. 指定篇目:a. 《静夜思》b. 《登鹳雀楼》c. 《江雪》3. 诗词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朗读并背诵指定篇目。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诗词朗诵、创作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诗文鉴赏教材第三章《意象与意境的捕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古诗词的基本结构、常用修辞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
具体章节为第三节《山水田园诗的意境解读》,详细内容涉及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的深入剖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结构,能分辨出诗的起、承、转、合。
2. 识别并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3. 能够体会并解读古诗词中的情感,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诗词基本结构的认知,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情感的体会与解读。
难点:对古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古诗文鉴赏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山水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分析王维的《山居秋暝》的基本结构,讲解起、承、转、合的运用。
b. 识别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并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c. 解读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3. 例题讲解: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分析其基本结构、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的基本结构:起、承、转、合2. 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等3. 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4. 诗句示例:《山居秋暝》、《归园田居·其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标注其基本结构、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2. 答案:a. 基本结构:起(首联)、承(颔联)、转(颈联)、合(尾联)b.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c. 情感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结构、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意境的把握上仍有待提高。
如何读懂古诗词教案
读懂古诗词学习目标:1、如读懂标题;2、如读懂正文;3、规答题。
教学重点:梳理古诗词,明确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诗家语的特点疏通诗境。
课时:三课时教学容:一、导入课程:根据期中考试大家的诗词鉴赏题失分情况,主要问题是没有读懂古诗词,不清楚作者表达的情感,所以解题时模糊不清导致失分情况重,因此,这一专题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二、因为考试中阅读量大,分到诗词鉴赏上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所以在阅读中可以巧用“三看二找一概括〞的法。
第一步:“三看〞〔一〕看标题标题是诗歌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标题可以负载以下信息:①提醒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④提醒作品的线索;⑤说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例如:诗题重要信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交代了出发的地点(临洮);②交代了前去的地点(北庭);③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留别)残春旅舍①交代了时间(残春);②交代了地点(旅舍);③暗示了诗歌的容(借景抒情)三、课稳固:根据所给标题,写出标题所给的信息。
(1)咏素蝶诗答: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2)征人怨答: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提醒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题材(边塞诗)。
(3)春日国怀古答:①交代写作时间(春日)、地点(古)和事件(怀古);②点明了诗的题材(怀古诗);③暗示了诗的情感(怀古伤今)。
作者信息:要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
联系这些,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看注释:往往是解读诗歌的钥匙,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的暗示。
注释一旦出现了,就一定对考生阅读诗歌、答复以下问题有帮助。
①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②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容③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④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⑤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的深层原因有关。
如何读懂古诗词
“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课堂小结 读懂古诗词的基本程式 :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字 词——看意象——看典故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三)看注解,抓暗示信息;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 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 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同伴的忠贞之情。
(五)看(典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 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 Nhomakorabea定的情感。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
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
设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
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 作风格、时代背景或是主旨;
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 夷 山 中 国破家亡、忠贞、 宋·谢枋得① 孤寂、痛苦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fāng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 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 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1275),诗人抗元失败, 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 诗时将近十年。 问题:两条注解分别暗示了诗歌可能抒发什么 情感?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词 教案
•诗词鉴赏————叫我如何读懂你一、把握诗词语言的特点:•语:怎么说的(手法、语言)•言:说了什么(内容、情感)•1、浓缩了的文言文。
•2、含蓄,凝练,形象,具有跳跃性和音乐性。
•3、词语的错综颠倒与诗句的反常组合。
词语的错综颠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树晴川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诗句的反常组合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二、读懂诗词的一般方法1.先粗读,后精读。
2.“未晓不妨权放过”和“一字一句总关情”。
3.运用想象和联想,诗词欣赏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
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参悟诗人的内心情感。
4.读标题。
内容,线索,情感基调;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5.读正文,把握意象,置身诗境。
6.读注释,明确背景,知人论世。
三、实战演练2015年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2015年课标2卷残春旅舍(唐)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8.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接触诗词的阶段。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语感、开拓思路、培养美感。
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学好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呢?一、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古诗词的背景很多时候是历史文化背景,而这些历史文化背景孩子们并不熟悉,甚至不了解。
因此,在学习古诗词之前,教师可以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进行一些讲解,如古代文化、历史知识、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时,可以讲解唐代诗人李白和他的生活情况,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诗中的内容,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
二、慢读诗词孩子们的阅读水平还不高,有些生字陌生词对他们来说很难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解一些生字和生词,并分别注音和解释,让孩子们更加易懂。
同时,要让孩子们慢慢读,深入理解每一个句子和词语的意义。
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用诗歌朗诵录音或跟读,让孩子们通过声音、意境来感悟诗词的美。
三、根据诗句进行导读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导读法来教学古诗词,在课堂上提问,让孩子们思考诗中的意义。
例如,在学习《小河淌水》时,可以这样问孩子:"小河淌水为什么叫‘淌水’呢?它流得快吗?"或者问孩子:"众所倍道中,不见一人还,这是说的什么意思呢?"通过发问,引导孩子们去深入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四、画图、做手工画图和做手工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学习古诗词时,借助画图和做手工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可以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大雁飞的场景,或者让孩子们手工制作一些与诗中情感表达相关的小物品,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古诗词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总结: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古诗词学习目标:1、如何读懂标题;2、如何读懂正文;3、规范答题。
教学重点:梳理古诗词,明确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借助诗家语的特点疏通诗境。
课时:三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课程:根据期中考试大家的诗词鉴赏题失分情况,主要问题是没有读懂古诗词,不清楚作者表达的情感,所以解题时模糊不清导致失分情况严重,因此,这一专题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二、因为考试中阅读量大,分到诗词鉴赏上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所以在阅读中可以巧用“三看二找一概括”的方法。
第一步:“三看”(一)看标题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标题可以负载以下信息: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④揭示作品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例如:诗题重要信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交代了出发的地点(临洮);②交代了前去的地点(北庭);③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留别)残春旅舍①交代了时间(残春);②交代了地点(旅舍);③暗示了诗歌的内容(借景抒情)三、课内巩固:根据所给标题,写出标题所给的信息。
(1)咏素蝶诗答: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2)征人怨答: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题材(边塞诗)。
(3)春日秦国怀古答:①交代写作时间(春日)、地点(古秦)和事件(怀古);②点明了诗的题材(怀古诗);③暗示了诗的情感(怀古伤今)。
作者信息:要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
联系这些,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看注释:往往是解读诗歌的钥匙,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的暗示。
注释一旦出现了,就一定对考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有帮助。
①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②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③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④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⑤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的深层原因有关。
(三)看正文▪读懂“诗家语”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它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方法上有以下若干。
读懂“诗家语”“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1)改变词性:诗人因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绿”形容词用作使动,词语绘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2)改变词序:诗人写诗,为强调某些意蕴,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的需求,故意改变某些词的顺序。
①主语后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是被陈述的对象。
②宾语前置: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却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③主宾换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霜信报黄花”应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主宾换位。
表面上是“主动宾”的格式,但意义上须将它倒过来理解④定语移位:诗词曲中定语的位置相当灵活,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或挪后。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一月夜飞度镜湖”“月夜”是偏正短语、状语,意为“有月亮的晚上”现被拆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
(3)省略压缩词语: 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会产生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
答话蕴含问话: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但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简压缩为二十个字。
②意象组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全用名词意象,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
课内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诗歌素描:(2)有明显“诗家语”特征的句子是:(1)诗歌素描:终日闲居不大出门,今天登台远望,满眼都是天上的云、远处的山。
落日时分,鸟儿在晚霞中飞去;秋日原野上,人分外悠闲。
遥知在远方的树林边际,是看不见这间屋的房檐的。
客人多乘着月色而来,守门的仆人不要关上门。
(2)有明显“诗家语”特征的句子是: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终日端居室中,今日登台远望,满眼都是天上的云、远处的山,表现了诗人恬淡适意的情怀。
B.颔联写景独特:夕阳西下,鸟儿在晚霞中飞去;秋天的原野上,人格外悠闲。
C.颈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在远方的树林边际,是看不见这间屋的房檐的。
D.尾联说好客的主人,乘着明月,造访或者等着友人,我的家门无须关,一切适意。
E.整首诗营造了一个闲适的诗境,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友相谐、远离人世争斗的宁静心境。
4)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③采用铺垫手法。
用人的清闲无事,为下文客人远到而来铺垫。
第二步▪“二找”▪一找主旨句和诗眼二找意象2.读正文▪抓主旨句及诗眼品情态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应字字地品读,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抓住关键词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
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词句,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独”字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感。
诗词中的诗眼、词眼,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还有形容词或动词,往往会用来表达思想感情。
第三步▪“一概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堂练习:(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题目提供的信息:(2)诗歌素描:(3)抓住主旨句及诗眼:(1)题目提供的信息:点明了地点(劳停驿)。
(2)诗歌素描:旅行的人乘着小船转过山中弯曲的水路,见到一片开阔的平川。
船上的帆布刚刚从桅杆上落下,山峰之上的月亮正是圆圆的。
山间聚集着几户人家,炊烟缭绕。
在高高的贫瘠的山野上的山田像刀刃一样窄小。
旅行的人站在险滩上望着只有山鸟才能飞过的山口小道,眉头紧锁。
(3)抓住主旨句及诗眼: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愁”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联写一只孤舟转过山中弯曲的水路,一片开阔的平川便出现在眼前。
“山曲”指山中弯曲的水路。
B.第二联说抬头看见船帆好似从树梢降落,远山顶上圆月当空,勾勒出了一幅奇特的峡江晚泊图。
C.第三联写山间炊烟缭绕,瘦野薄田,狭促如刀,描绘出山区农村的苦瘠贫寒,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
D.第四联描写在这弯曲的险滩、狭窄的水道前,我这个寄身于官场的人还在担忧自己的仕途命运。
E.全诗直抒胸臆,充满旅途的忧虑和烦闷。
课外训练:(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张孝祥[注]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张孝祥,南宋词人。
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
词中“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题目提供的信息:(2)诗歌素描:(3)注释暗示的信息: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1)题目提供的信息:表明了作诗的地点。
(2)诗歌素描:在湖边问候明媚的春色,与上次来这里游玩已经隔了三年了。
东风吹拂着我乘坐的小船,杨柳的枝条轻轻地抚摩着我的面颊。
求仕之路已经习惯,我的心已经静悠悠,别无牵挂。
寒光亭下,水光接天,我只见一片洁白的沙鸥在湖面上轻轻飞翔。
(3)注释暗示的信息:注释介绍了作者是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这说明作者是一个正直、爱国、主张抗金的词人,但却有志难伸。
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故地重游的感慨,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变幻。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东风强劲,表达作者超脱尘网、得其所哉无限快意。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拂过“我”的脸庞,满含深情。
正是这种注情于物的拟人手法,才创造出了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E.“此心到处悠然”是说自己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表达了词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恬淡的生活,游山玩水,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5)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答:①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湖水一碧万顷,天水相连,沙鸥自由飞翔其间的辽阔深远而又充满蓬勃生气的画面②词人运用动静结合和点面结合的手法,使画面生动、意境幽远,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③暗寓着词人对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和对返归自然的热切期待。
总结:首先要抓住词句中的意象,展开联想,把这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然后点明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最后阐明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