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张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7f2f9daef8941ea76e05d8.png)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16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二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作者第二 次遭贬初到惠州时所作。
2、读关键词
(1).情感词: 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 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2).修饰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等,尤其 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30
方法四:读正文(意象 关键词 尾句)
(3).情感词即“情点”。直接表露情感,如“悲”、 “愁”、“孤”、“喜”“闲”之类。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如何读懂诗歌
2、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四读法”快速读懂古诗词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古诗词鉴赏复习——怎样读懂诗歌 (课件58张)
示例一
观书有感
借助题目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 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 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问: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5分)
24
演练三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①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8efd3f61a417866fb84a8ee1.png)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 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 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和尾句,明感情主旨。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整体读懂古诗》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如何整体读懂古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492e1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61.png)
宏观读诗——知人论世 微观解辞——揣情摩意 反观破疑——借题解诗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 学,唐宋诗词在各自的时 代里光彩耀眼;一个诗人 有一个诗人的诗风,豪放 婉约、质朴华美,各呈擅 场。读诗,首先要从宏观 上把握诗歌创作的大时代 背景,了解诗人的人生际 遇、生活环境、诗作风格 ,从而准确判定诗歌的情 感基调
古代诗歌阅读
年 卷别 份
全国
20 甲卷 22 全国
乙卷 课标全
20 国甲 21 课标全
国乙 课标全
20 国Ⅰ 20 课标全
国Ⅱ
作者及作品
涉及考点 体裁
形象 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
欧阳修 《 画眉鸟》与文同《画眉禽》 宋诗 √
王 勃《白下驿饯唐少府》
唐诗
√
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宋词 √
√
√
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
①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诗); ②交代写作对象(鹭鸶)。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读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标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题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主旨等。
《咏素蝶诗》——
方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法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一 《鹊桥仙·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 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考点分析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的鉴别、赏析和评价。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侧重考查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①对诗歌形象的考查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来 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497a70ec3a87c24128c43c.png)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2.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ppt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ppt](https://img.taocdn.com/s3/m/caad5132c281e53a5902ff29.png)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江苏)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 2、有些题目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 3、有些题目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 4、有些题目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 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 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 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 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 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 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ee91976b9d528ea80c77990.png)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语言“变形”是诗歌语言的独特现象。
律、绝、词、曲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有时需要语言“变形”。
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意象组合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
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借助精练的语言来表现,抓住这些关键字句,就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古诗中的一两个字或诗眼句往往能揭示古诗的情感,这样的字句叫“情感语言”。
抓住了这些字句,就能又快又准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看“变”点1.省略成分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会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
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成分技巧运用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例3】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李弥逊《春日即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诗句①的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住;下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
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应把诗的下句里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即落花一片狼藉,天色接近黄昏。
诗句②的上句中的“争”为状语,其后省略掉谓语“送”,如果将“争”误解为谓语“争夺”,势必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①省略主语。
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②省略谓语。
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2.语序倒装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课件(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0a4ff7be1e650e52ea99ba.png)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3
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 洲。”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王之焕《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意象与情感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月亮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菊花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 读懂古 诗词》 教学课 件( 2 9 张P P T )
2017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解析
![2017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751f337375a417866f8f67.png)
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
4、宾语在主谓之间。如杜甫《月夜》中
的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诗人悬想美丽温柔的妻子正引颈望月, 思念自己。形象感人,意境凄美,可谓语 丽情悲。若按通常语序表达,则为“香雾 湿云鬟,清辉寒玉臂”。如此一来, “湿”“寒”二字,就显得平弱不堪了, 妻子望月时间之久,忆念情感之深的痴情 形象,则难以凸现;另外,节奏和韵律亦 多有不谐。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填充内容
调整语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 完整的句子。
整合句意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带:环绕 茅茨:茅草屋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30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如何读懂古诗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如何读懂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970f87b084254b35eefd3466.png)
关注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即诗歌的 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即作者的一些主要生平经历
(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 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 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 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 二、读懂诗歌的一些方法 • 1、抓标题,找准理解的切入点。
•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 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 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 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 赏的向导。它或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 内容,或奠定情感基调或点明主旨。
例如:
诗题
• 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经历、观点态度、创作风格 等,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如:陶潜的隐逸生活;王维的寄情山水;李白的放 荡不羁;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苏轼的乐观旷达; 辛弃疾的壮志难酬;杜甫的忧国忧民等
Go 15
back
读作者
•
台 城①
•
韦 庄②
同意江。雨因为霏诗霏人江身草处齐晚,唐,六此朝时③的如唐梦王鸟朝空全啼面。走向衰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 前 后 内 容 ( 即 写 景 与 抒 情 ) 是 对 应 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 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 乐景衬哀情等。
如:
诗歌
层次及内容
题 增 戏子前咏竹瞻坡。石画牧牧丛儿牛竹骑(并怪牛引石,) ,甚黄伯有庭时意坚态① ,前 句 第四 为 一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层次。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之如何读懂一首诗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之如何读懂一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f5cc2ff349649b6648d74769.png)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之如何读懂一首诗教学目的:1.明确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2.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步骤3.通过高考试题进行夯实、反馈教学重点、难点以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在做题中读懂一首诗的方法、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鉴赏考查的角度包括,一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解说历年高考对诗歌的考查要求,说明对任何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读懂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万变不离其宗,本节课要解决如何读懂一首诗的问题。
)解答一道古诗鉴赏的题目,是有一定的步骤的,具体概括为:二.教学过程:(一)二抓:1.抓意象意象:诗歌描写的对象,包括人、事、景等。
意境:意: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诗中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二者有机融合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常用意象复习:有些意象在诗歌中反复使用,积淀了文化内涵,具有稳固的文化意义。
(学生展示意象总结成果)例1:(02全国)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解析】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
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
”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
“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
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
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
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
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
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0c61cad76c66137ee0619d2.png)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三、复习目标:、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古诗词特点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重要字词、语序、省略)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重要词语!特点:(写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崔护《题都城南庄》?*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喜欢期:约定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谢冕含义韵味读诗任务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法归纳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
![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952b99bceb19e8b8f6ba67.png)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 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 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 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 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 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 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 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 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 思而不得的苦闷。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4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
5
文言文(词语、语序、省略)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实战演练: 阅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 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 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 晚照,杜鹃啼血这些悲凉的景物,(1分) 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 凄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上课)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上课)](https://img.taocdn.com/s3/m/545e87e4af45b307e87197f9.png)
柳用中叠庸字《征和人名怨词》 ,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
怨 —— 塞诗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自全生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朝朝马策与刀环。
(怨时刻练兵备战)
三春白雪归青冢,
(怨气候酷寒)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怨转战跋涉)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
堂时。 分析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是作者结束流离生活后寓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展现 在他眼前的是美丽的初春景色:春日的阳光,美丽的河山,温暖 的春风,馨香的花草,泥土融化,燕子纷飞,沙土温暖,鸳鸯在 沙洲上静静得睡着。这是一派明净绚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结束 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读尾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 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读尾联,你能读出这首诗包含的思想情感吗?
“独”“怆然而涕下”是抒情主人公的神态描写。诗人因无人赏识 重用自己而涕下,传神的表达了诗人胸怀大志,忧国忧民,但孤独、生 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里的“悦” 和“空”在理解时就必须使动。
•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理解时 就应该调换语序为: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 萋萋。
•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里的后 一句理解时必须倒装和补充,即“桃花依旧(于) 春风中笑”。
2017文丽1年高考复习——如何快速读懂诗歌
![2017文丽1年高考复习——如何快速读懂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9885ce6427284b73f24250c3.png)
6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
7鉴Leabharlann 赏 程 序(走进诗歌)看一看
抓一抓
辨一辨
8
看一看
找启示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一)看标题,抓题眼;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破解难点)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把握意境) •(六)看尾句 ,卒章显志。(参透主旨) •(七)看题干,得到启示。
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11
(文言文)衔枚: 古代军旅、田役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自谦,不是真体 自谦,不是真体 时,令口中横衔 欧阳修 弱多病,谆谆嘱 弱多病,谆谆嘱 状如短筷的"枚", 托同僚。(合理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托同僚。(理智 的“想入非非”, 以禁喧哗。此处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理智的“适当发 的“适当发散”, 比喻人人肃静。 散”,中国传统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中国传统文化里: 文化里:中国人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中国人自谦) 自谦) 只强调了“勇”, 却没注意到重点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无哗” “衔枚”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来没有一点喧闹嘈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杂,表现考场的肃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静。设误点:意境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语言的暗示。 抓写景(人、事、物)特点的词语; 抓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反复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有些题目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 3、有些题目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 4、有些题目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 容。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为 人所弹劾,被削职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隐居不仕, 作此诗。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总结方法
•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 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 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意象与情感
月
亮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满、 缺憾;幽静、美好
杨柳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7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 如何读懂古诗词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练习1: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 重要信息。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菊 花 高洁、隐逸
梧 桐 凄凉悲伤
浮 云 漂泊
意象与情感
杜鹃 鹧鸪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寒 蝉 悲凉
鸿雁
思乡怀亲之情、 羁 旅伤感 、指代书信
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 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 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 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
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全国Ⅰ)
2.《残春旅舍》(2015年全国Ⅱ)
3.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2015年浙江)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江苏)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印象。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请找找下列两首诗的“情感关键词”。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 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 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总结方法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 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 阑:酒尽. ①表现了(1诗)这人首因诗仕表途现失了意作而者对什前么途样忧的虑心和情无?请可结奈合何诗的简心 情要;分②析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 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 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