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难点。近年来,随着广大师生对这一考点的重视,大家对这一考点涉及的各类题型及其答题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答题的规范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练习中,我发现:由于急功近利,过分地关注答题模式的选用和鉴赏术语的运用,许多同学在还没有真正读懂诗词的情况下,就匆匆下笔,结果往往是张冠李戴,胡乱贴标签,答不到点子上。因此,拿到一首古诗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读懂的问题。那么,怎样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古诗词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能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惊)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答题就不会有偏差。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又如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题目中包含了时令、地点、人物等因素,结合诗句中的“冷”、“独”、“空”等字眼,我们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

恋之情。

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如汉代以后的

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

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唐诗人崔颢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

同乡。”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

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

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

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

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三、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

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

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

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

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

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

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考题中

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

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

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

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

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

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

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

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

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

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

放,并逸香于世。

又如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来

读他的《竹里馆》,就很容易把握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

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

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了。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

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

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

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

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

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

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

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

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要讲究韵律,因此,诗

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倒装,出现倒装的原因: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

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

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上举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

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

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

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

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

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

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

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

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

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

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

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

明性。”

第三、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

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

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

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诗人想象中

繁花坠落的景象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直接将名词

并列成句,既不用动词,也不用连词。再如杜甫的“香稻啄馀鹦

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此例按正常语

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当然语序正常了,

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

诗歌中常出现倒装:

①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

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

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②.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