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微生物实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基础知识

酵母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 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二种:

直接制片观察法:是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用此染液制成的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飞散;染液的蓝色能增强反差。必要时,还可用树胶封固,制成永久标本长期保存。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盖玻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及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特征。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三、实验材料

酿酒酵母(Saccharomyles cerevisiae)培养的2d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斜面培养物,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根霉(Rhizopus.sp)和毛霉(Mucor.sp)培养2-5d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

四、实验器材试剂

1.器材:平皿、玻璃纸、盖玻片、玻璃涂棒以及载玻片、接种环、接种铲、镊子、显微镜、无菌吸管、U形玻棒、解剖刀。

2.试剂: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碘液,5%孔雀绿水溶液,

0.5%的番茄江水溶液,95%乙醇,乳酸碳酸棉蓝染色液,土豆琼脂或察氏琼脂,50%乙醇,20%的甘油。

五、实验操作

(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判断。

1.酵母菌菌落形态观察多数酵母菌菌落为乳白色或矿烛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菌落光滑、湿润和粘稠,不太透明、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以及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均很均一,不产生假菌丝的菌落很隆起,边缘十分整齐,产生大量假菌丝的酵母,其菌落平坦,表面和边缘粗糙。多数菌落有酒香味。

2.美蓝浸片的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量培养了48小时的啤酒酵母菌苔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而影响观察。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为蓝色,这是因为活细胞的新陈代谢不停地进行着,还原力强,无毒的美蓝染料进入细胞后即被还原脱色;而死细胞及代谢缓慢的老细胞无此还原力,故细胞被染成蓝色。但美蓝浓度、作用时间等均有影响,应加以注意。

(4)染色约0.5h后再次进行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5)用0.05%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重复上述操作。

2.水—碘液浸片的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小滴革兰氏染色用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磺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二)常见霉菌的形态观察

1.菌落形态观察霉菌菌落较大,质地疏松,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干燥、不透明,菌落与培养基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和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菌落多数有霉味,颜色随霉菌种类不同而有不同。

2.菌体形态观察

霉菌菌丝比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标本有如下特点:细胞不变形,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于烦,能保持较长时间;溶解本身呈蓝色,有一定的染色效果。

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状态还可利用载玻片、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玻璃片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在复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小片玻璃贴地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其具体操作方法与

前述培养放线菌的方法相同。下面详细介绍直接制片法和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直接制片观察法: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边缘处挑取少量已产孢子的霉菌菌丝,先置于50%乙醇中浸一下以洗去脱落的孢子,再放在载玻片上的染液中,用解剖针小心地将菌丝分散开。盖上盖玻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高倍镜观察。

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六、思考题

1.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区别于一般细菌。

2.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3.你认为是在显微镜下,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主要别区别是什么?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封丘县曹岗乡第一初中张立柱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让学生掌握酵母菌、霉菌的结构以及显着的区别,让学生熟练的操作酵母菌的染色,看到细胞核及突起物。 3.学生看到霉菌的结构会说出孢子的颜色,菌丝的表现,总结出霉菌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酵母菌、霉菌的结构,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2. 教学难点: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后写出实验报告以及小组合作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细菌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真菌的结构呢我们都吃过蘑菇,蘑菇的种类很多,最有代表性的蘑菇是黑木耳、白木耳,又叫做银耳、香菇、牛肝菌,还有我们叫不出名字的野蘑菇,我们这里下过雨以后在路边、树林都会发现默默无闻的可爱的蘑菇,他们有的像把雨伞,有的像个蒙古房,它们都是真菌长出来的,它们没有叶绿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他们由菌盖、菌柄、

菌丝,菌褶构成,菌褶处存在有孢子,孢子是蘑菇的后代,靠风传播。有的蘑菇能吃,有的有毒,但能提取兴奋剂,真菌种类多,但不外乎几大类,正如人一样,有黑人、白人、黄种人。有人从霉菌培养皿中提取一种药物,他把它叫做青霉素,并获得了诺贝尔奖,青霉素的药效是抑制病菌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治疗咳嗽、发热,还可以治疗淋病。真菌也有坏处,如让人手长手癣、脚气。 真菌又小又可爱,我们用肉眼直接看不到它们,今天我们上实验课,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我为大家配置好的酵母菌、霉菌,大家分小组一起观察,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2.目的要求 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并且知道它们属真菌。 3.材料用具 酵母菌的培养液,橘子皮上的霉菌,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碘液,吸水纸。4.实验步骤 (1)观察酵母菌 a.取一滴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b.在盖玻片一侧滴上一滴碘液,以防碘液过多从另一侧流出,可以用吸水纸吸引,千万不要把碘液滴在实验台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3、学习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器材和器皿: 1、酵母菌 2、生理盐水、美蓝染色液、 3、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擦镜纸 三、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四、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 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调节光源 (3)低倍镜观察 先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并将标本部位处于物镜的正下方,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同时反时针方向慢慢旋转粗调节轮,当在视野内出现物象后,改用细调节轮,上下微微转动,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然后认真观察标本各部位,确定并将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霉菌的形态观察、微生物的测微与计数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霉菌的形态特征及鉴别依据。 2.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4.总结并掌握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霉菌定义及用途 ?霉菌不是真菌分类中的名词,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 ?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食品的关系密切,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的一 种微生物,如早期进行的酱和酱油的制作等。 ?霉菌也可以使食品发生腐败变质或产生毒素,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霉菌特征 ?霉菌可产生分支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 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的多(约3-10um),常是细菌菌体宽 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镜即可观察。 3.霉菌的菌落 ?松:由于霉菌的菌丝较粗较长,菌丝体疏松,因而形成的菌落也比较疏松,呈绒毛 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 ?大:菌落形态较大,一般比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时会长满整个 培养皿; ?干:外观干燥,不透明; ?挑:菌落与培养基间的连接紧密,不易挑取; ?颜色:由于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颜色不同,不同的霉菌菌落表面呈现不同的 颜色,菌落正反面、边缘与中心颜色常不一致。 同一种霉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菌落特征可能有所不同。但同一种霉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和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特征相对稳定。菌落特征是霉菌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4、霉菌的菌丝形态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菌丝的宽度一般为3-10μm,比放线菌菌丝宽 很多倍,其菌可伸长并产生分枝。 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

实验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实验三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实验三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实验时间:2019-9-19 星期三 一、目的要求 ⑴.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⑵. 掌握酵母菌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基本原理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大 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 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 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 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或活细胞进行鉴别,并可 计算其成活率。 三、实验器材 ⑴. 菌种:酿酒酵母培养约2d 的麦芽汁斜面培养物 ⑵溶液或试剂: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革兰染色用碘液 ⑶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美蓝浸片观察酵母培养→制片→染色→镜检→30分钟后再镜检水-碘浸片观察 1. 美蓝浸片的观察 ⑴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然后按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在染液中, 混合均匀。 ⑵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⑶将制片放置约3分钟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霉菌形态观察实验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合成马铃薯培养基(PDA)的一般方法。 2.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3.了解并掌握四类霉菌(根霉、毛霉、曲霉、青霉)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1.霉菌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节课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 2.载玻片培养法(小培养法) 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小块(约1cm2)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曲霉 ( Aspergillus sp. ) ,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 Rhizopus sp. ) 和毛霉(Mucor sp. )培养 2-5d 的斜面 培养物。 2. 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PDA) 3. 仪器或其他用具:超净台,无菌吸管,接种环,酒精灯,平皿,载玻片, 盖玻片, U 型玻棒,解剖刀,镊子, 50% 乙醇, 20% 的甘油,滤纸片,以及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培养法) 1.培养小室的准备及灭菌 在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 U 形玻棒,其上放一块洁净载玻片和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包扎后于 110 ℃ 灭菌 20-30min ,不烘干,备用。 2.琼脂块的制作 取已灭菌的马铃薯培养基(PDA)无菌操作注入两个已灭菌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用解剖刀切成 0.5-1cm2的琼脂块,并用镊子将其移 至上述培养小室中的载玻片上(每片放两块 )。 3.接种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题目】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酵母菌一般形态与细菌的区别 2.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区分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3.学习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实验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2d麦芽汁斜面培养物 2.溶液和试剂: A) 0.1%吕氏碱性美蓝溶液、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 溶液、蒸馏水 B)香柏油、二甲苯 3.仪器及其它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绸布、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培养皿、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等 【实验原理】 1、单细胞的酵母菌个体是常见细菌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部分采取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2、由于细胞个体大,采取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采用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菌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3、采用美蓝染液水浸法可以对酵母菌的活细胞和死细胞进行鉴别。美蓝对细胞无毒,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由于新陈代谢,活细胞内有较强还原能力,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转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死细胞或衰老细胞胞内还原性弱,染色后细胞呈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兰染色后,活细胞呈无色,死细胞呈蓝色。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酵母菌制片与简单染色--美蓝染液水浸片法 1)滴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于载玻片中央,无菌操作用接种环由酿酒酵母麦芽汁斜面培养物挑取少许菌体置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2)用镊子取一盖玻片,将盖玻片一边与菌液接触,缓慢将盖玻片倾斜并覆盖在菌液上。 3)将制片放置3min后,用低倍镜及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细胞颜色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4)染色30min后,再次观察,注意死活细胞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 2、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 1)涂片。先在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挑取适量酵母菌菌体于蒸馏水中,混合均匀。 2)干燥固定。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方来回移动,注意不要让载玻片距离火焰过近,以免烫死酵母菌细胞,可用手背反复试温度。 3)染色。孔雀绿染色 1-2min;水洗后用95%的乙醇溶液脱色30s;水洗后用番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后干燥。 4)镜检。将制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镜检,由低倍镜到高倍镜,最后用油镜观察。

霉菌的培养及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6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霉菌的培养及形态观察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的多(约为3-10μ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镜即可观察。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三种: 1. 直接制片观察法:是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碳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用此染色制成的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飞散;染色的蓝色能增强反差。必要时,还可用树胶封固,制成永久标本长期保存。 2.载玻片培养观察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就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培养物。 3.玻璃纸培养观察法:玻璃纸是一种透明的半透膜,将灭菌的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面,然后将霉菌接种于玻璃纸上,经培养,霉菌在玻璃纸上生长形成菌苔。观察时,揭下玻璃纸,固定在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既能保持霉菌的自然生长状态,也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特征。

八年级生物教案酵母菌和霉菌

八年级生物教案酵母菌和霉菌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技能性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尝试培养青菌和曲菌,并用显微镜观察。 (三)情感性目标 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难点: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教学建议 一课时

实践训练: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创新训练:霉菌的培养 1.课前准备A: 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 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课前准备B: ①介绍霉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2~3天用橘子或陈旧的馒头培养青霉或曲霉。 ②利用二次接种的方法培养较纯净的青霉或曲霉。在课前2~3天,制备好青霉或曲霉的培养装片。具体操作方法详见课本。

霉菌的形态观察

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了解四类常见霉菌(曲霉、毛霉、青霉、根霉)的基本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1、霉菌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 3~10μm ),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2、观察方法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3、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曲霉 ( Aspergillus sp. ) ,青霉,根霉 ( Rhizopus sp. ) ,毛霉( Mucor sp. ),培养 7d 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 2、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配方见附表) 3、仪器或其他用具:平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吸管,U 型玻棒,解剖刀,镊子, 50%乙醇,20%甘油,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1、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 (1)、培养小室的灭菌:在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U形 玻棒,其上放一洁净载玻片和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包 扎后于110℃灭菌20~30分钟,烘干备用。 (2)、琼脂薄片的制作:取已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各6~7ml 注入另两个灭菌 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将其 切成 1cmx1cm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上述培养室中的载玻 片上(每片放两块 )。 (3)、接种:通过无菌操作,用接种环从斜面培养物上挑取很少量的孢子,接种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报告单 名称 姓名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组员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 目的要求酵母菌培养液、橘子皮上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年级八上生物实验类型提交时间分组实验指导老师 方法步骤 酵母菌电镜照片xx霉菌电镜照片 (1)观察酵母菌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2)观察青霉 1.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袍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讨论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 2.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 1.制备酵母菌培养液时,应将装置放在25-30℃的环境中培养,以使酵母菌快速繁殖。 2.酵母菌培养液应含有一定浓度的糖,但是糖的浓度不宜过高。 3.培养青霉时,可以在培养皿里垫一层吸水纸,加适量的水,并盖上盖,放在阴暗温暖的环境中。 每天往里面加适量的温水,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4.青霉分生孢子梗上成串的孢子容易碰落,盖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动作须轻缓,盖好后不能移动位置。 注意事项 AA

实验四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四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一、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老菌的个全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学会用水浸法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技术。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细胞的构造和繁殖方式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 1、接种针、接种杯、酒精杯、载玻片、盖玻片、吸管。 2、0.1%美蓝液、乳酸-石炭酸液(配方见附录)。 3、菌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黑根霉、毛霉、青霉、木霉、曲霉。 三、方法步骤 (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酵终菌是单细胞真核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显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有的能形成假菌丝。繁殖方式较复杂,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1、酵母菌的形态与出芽生殖的观察在载片上滴一滴蒸馏水,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许啤酒酵母置于载片上蒸馏水中,取一块盖片,小心地将盖玻片一端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细胞的形状、大小、构造、内含物及出芽方式。 2、子囊孢子的观察将啤酒酵母接种于麦芽汁液体培养中,于28-30℃培养24小时,连续传代3-4次,最后转接到培养子囊孢子的培养基上(也可用肉法蛋白胨培养基)。25-28℃培养3天左右,涂片

染色(按芽孢染色法)观察子囊孢子开关和特点,并注意每一个子囊内的孢子数等。 3、假丝酵母观察用划线法将假丝酵母接种在麦芽汁平板上。在划线部分加盖玻于25-30℃培养3天先观察菌落边缘,再取下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树枝状分枝的假菌丝细胞的形状,或将皿盖打开,直接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在低倍镜下观察。 4、酵母菌菌落观察取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园酵母以三点点植法接种于麦芽汁平板上,于28-30℃坟3天。观察菌落表面、高度、边缘、质地和颜色等。 5、酵母菌死活的检查在载片上加一滴0.1%美蓝,把酵母培养液滴加在美蓝液上,加盖玻片观察,死细胞为兰色,活细胞无色。 (二)霉菌形态观察 霉菌形态比细菌、酵母菌复杂,个体比较大,具有分枝的菌丝体和分化的繁殖器官。在观察时要注意细胞的大小,菌丝构造和繁殖方式。菌丝体有无隔膜,营养菌丝有无假根,无性孢子是怎样着生在孢子梗上及有性孢子如何生成。 由于霉菌菌丝较粗大,孢子很容易飞出,如果放在水中观察时容易收缩变形,所以在制标本时不用水,而用乳酸-石炭酸溶液,使细胞不致变形,并有杀菌作用。 1、取培养有青老、木霉、毛霉、曲霉的平皿,挑取一团菌丝,置于滴有一滴乳酸-石炭酸液的载片上,加盖玻片,由于霉菌是由菌丝组成的,许多菌丝交错在一起形成菌丝体。在高倍镜下观察菌丝分隔情况,分成孢子着生情况(要求辨认分生孢子子梗、顶囊、小梗及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题目】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放线菌观察方法—插片法 2、了解放线菌的基本形态 【实验器材】 1、菌种: 青色链霉菌、弗氏链霉菌 2、培养基: 灭菌的高氏Ⅰ号琼脂培养基 3、仪器和用具: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镊子、培养皿等 【实验原理】 1.高氏I号培养基 高氏I号培养基是用来培养和观察放线菌形态特征的合成培养基。此合成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已知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可能相互作用而产生沉淀。因此,在混合培养基成分时,一般是按配方的顺序依次溶解各成分,甚至有时还需要将二种或多种成分分别灭菌,使用时再按比例混合。此外,合成培养基有的还要补加微量元素,如高氏I号培养基中,需要加入FeSO4。 2.放线菌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有的放线菌只产生基内菌丝而无气生菌丝。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时,气生菌丝在上层、基内菌丝在下层,且气生菌丝较暗,基内菌丝较透明。孢子丝依种类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种螺旋形或轮生。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的孢子有球形、椭圆、杆状或柱状。能否产生菌丝体及由菌丝体分化产生的各种形态特征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图1:链霉菌一般形态和构造(模式图) 1-直形,交叉分枝 2-丛生,波曲 3-顶端形成大螺旋 4-松螺旋 5,6-紧螺旋 7-短而直,轮生 图2:链霉菌属孢子丝的主要类型 3.插片法 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1-盖玻片 2-琼脂层 图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高氏I号培养基的制备(100ml) 1)根据配方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可溶性溶粉、及其他成分溶解。 2)待将所有药品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进行pH调节到7.2~7.4 3)材料灭菌:将所配溶液装在三角烧瓶中并加棉塞,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并用麻绳捆好,

初中生物实验课——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初中实验课——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活动目的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同学们经常见到在家里,蒸馒头的时候,往往要加入一些干酵母,你能说说原因吗? 2.本实验同样也用到了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里所用到的__________这一种重要方法,同时 还用到了能够放大倍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辅助观察。在观察顺序上,我们应该先肉眼观察,再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观察。 3.回顾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并将步骤写出来。 4.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提出问题 酵母菌和霉菌的有什么样的形态结构? 2.作出假设

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是。 霉菌的形态结构是。 3.制定计划 (1)探究思路:先用肉眼来初步观察酵母菌、青霉,并做好记录。 然后用显微镜来详细观察,在用显微镜观察时,我们首先要制作 ,在使用显微镜时我们采取先 后的顺序来观察,并绘制图像。 (2)材料器具:已经培养好的和,吸管,蒸馏水,吸水纸,酒精灯,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放大镜,的碘液。 (3)探究步骤: ①观察酵母菌 按照前面学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制作酵母菌的临时装片,通过显微境进行观察。然后再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我们选用的染色试剂是,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和淀粉粒。并能看到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生殖。 ②观察霉菌 首先,取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在,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结果。然后用挑取少许长有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认真观察记录菌丝的颜色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4.实施计划 (1)按确定的计划完成实验,设计表格认真填写酵母菌、青霉的形态结构。 (2)画出酵母菌、青霉的个体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微生物实验报告 几种常见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日期: 同组成员:

一、摘要 通过对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观察,了解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知识。实验结果为: 1、酵母菌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性。菌落形态与细菌相似,但较大较厚,呈乳白色或红色,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 2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酵母菌、霉菌形态结构。 2、学习酵母菌、霉菌观察方法。 3、了解酵母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实验原理 酵母菌:酵母菌多呈圆形、卵圆形,有的呈分支的菌丝状。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少数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不同遗传性的细胞接合产生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子囊孢子可用孔雀绿进行染色观察。观察细胞形态和内部结构可采用染色的方法。美蓝是无毒性的染料,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成无色的还原型;而死亡细胞无此还原力,故被染成蓝色。 霉菌: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高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 1、菌种:产黄青霉、黑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斜面菌种。 2、培养基:PDA培养基、0.05%美蓝染液、5%孔雀绿染液、半固体PDA培养基、乳酸苯酚固定液等。 3、仪器及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镊子、滴管、吸水纸等。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酵母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姓名班级13级生命基地班学号同组者: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酵母菌的形态观察组别3 【实验题目】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掌握酵母菌一般形态与细菌的区别 2.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区分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3.学习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实验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2d麦芽汁斜面培养物 2.溶液和试剂: A) 0.1%吕氏碱性美蓝溶液、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 溶液、蒸馏水 B)香柏油、二甲苯 3.仪器及其它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绸布、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培养皿、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等 【实验原理】 1、单细胞的酵母菌个体是常见细菌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大部分采取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也可以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2、由于细胞个体大,采取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采用美蓝染液水浸片法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菌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3、采用美蓝染液水浸法可以对酵母菌的活细胞和死细胞进行鉴别。美蓝对细胞无毒,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由于新陈代谢,活细胞内有较强还原能力,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转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死细胞或衰老细胞胞内还原性弱,染色后细胞呈蓝色或淡蓝色,因此,用美兰染色后,活细胞呈无色,死细胞呈蓝色。 【实验内容及步骤】 1、酵母菌制片与简单染色--美蓝染液水浸片法 1)滴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于载玻片中央,无菌操作用接种环由酿酒酵母麦芽汁斜面培养物挑取少许菌体置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2)用镊子取一盖玻片,将盖玻片一边与菌液接触,缓慢将盖玻片倾斜并覆盖在菌液上。 3)将制片放置3min后,用低倍镜及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细胞颜色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4)染色30min后,再次观察,注意死活细胞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 2、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 1)涂片。先在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无菌操作挑取适量酵母菌菌体于

新版酵母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单课件.doc

酵母菌形态观察实验报告单 班级日期姓名 实验目的 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掌握其观察方法。 实验内容 1.酵母菌菌落特征的观察 2.酵母菌细胞形态及芽殖方式 3.液泡的活体染色观察 4.肝糖粒染色观察 5.脂肪粒染色观察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其菌落较大而厚, 湿润,较光滑,颜色多为乳白、灰黄、淡黄、灰褐色,少见粉红或红色,偶见黑色。酵母菌个体比细菌大几倍到十几倍, 在高倍镜下即能观察清楚。细胞内常有明显的细胞核及其内含物。无性繁殖以芽殖为主,在细胞的一端初生小突起如芽,逐渐增大,芽缢裂而与母细胞分离,形成独立的菌体。发生的芽如不立即脱离母细胞并继续出芽,则多数芽细胞集聚成芽簇。在陈旧培养中,芽簇细胞伸长成丝状,称假菌丝。 酵母菌的有性生殖形成子囊袍子,其过程由两个菌休细胞结合后,其中配合的细胞核分裂,形成2个、4个或8个子囊孢子。 实验器材 酿酒酵母培养物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 0.1%美蓝液、中性红染色液、碘液 实验步骤 1.菌落特征的观察 取少量酿酒酵母划线接种在土豆平板培养基上,28—30℃养3—5d。用肉眼观察菌落特征,项目包括菌落表面湿润或干燥、有无光泽、隆起形状、边缘形状、大小、颜色等。 2.酵母菌细胞形态及芽殖方式 在洁净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无菌水或0.1%美蓝液一滴,用接种环取酵母菌菌台少许与无菌水或美蓝液混匀,盖上盖玻片,即成为水浸片。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细胞形态及出芽情况。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而影响观察。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液泡的活体染色观察 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一滴中性红染色液,用接种环取少量酿洒酵母与染液混匀,染色4—5min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中性红是液泡的活体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教学设计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技能性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尝试培养青菌和曲菌,并用显微镜观察。 (三)情感性目标 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难点: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教学建议 一课时 实践训练: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创新训练:霉菌的培养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A: 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

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课前准备B: ①介绍霉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2~3天用橘子或陈旧的馒头培养青霉或曲霉。 ②利用二次接种的方法培养较纯净的青霉或曲霉。在课前2~3天,制备好青霉或曲霉的培养装片。具体操作方法详见课本。 讲授新课 1.酵母菌 (1)关于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教学: 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通过对酵母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对酵母菌建立感性认识。课前画好酵母菌结构的投影片,利用挂图及书中的插图,在课上放一段酵母菌形态结构的录像片段。讲述酵母菌结构时注意指导学生与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同。这样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酵母菌的结构中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属于个体微小的真菌。 (2)酵母菌营养方式的教学 强调指出:酵母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自养生物。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在无氧条件下,又可把葡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做演示实验:在课前1~2天用两个试管分别倒入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把其中一个试管用塞子堵上,一个敞着口,课上请学生分别闻一闻,让学生说出哪个有明显的酒味。并问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观察分析培养酵母的糖液中为什么会有气泡? (3)在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设问,如: 1、馒头、面包为什么是松软多孔的? 2、你们知道酵母菌有哪些利用价值? 归纳总结:酵母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应用较早的一类微生物,自然界中几乎到处都有酵母菌,已发现的酵母菌达数百种之多,绝大多数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另提在酒类酿造方面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另外酵母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可利用酵母菌的菌体捉取辅酶A、细胞色素C、凝

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实验五霉菌形态及菌落特征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并观察其形态特征。 2.掌握常用的霉菌制片方法 二、基本原理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霉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形态,常用载玻片观察,此法是接种霉菌孢子于载玻片上的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此外,为了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还可利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进行观察。此法是利用玻璃纸的半透膜特性及透光性,将霉菌生长在覆盖于琼脂培养基表面的玻璃纸上,然后将长菌的玻璃纸剪取一小片,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三、器材 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 sp.),毛霉(Mucor sp.); 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片,盖玻片,U形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 四、操作步骤 1.一般观察法 于洁净载玻片上,滴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解剖针从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置染色液中,再细心地将菌丝挑散开,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 2.载玻片观察法 (1)将略小于培养皿底内径的滤纸放入皿内,再放上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的载玻片,然后将二个盖玻片分别斜立在载玻片的两端,盖上皿盖,把数套(根据需要而定)如此装置的培养皿叠起,包扎好,用1.05kg/cm2,121.3℃灭菌20分钟或干热灭菌,备用。 (2)将6—7ml灭菌的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倒入直径为9cm的灭菌平皿中,待凝固后,用无菌解剖刀切成0.5—1cm2的琼脂块,用刀尖铲起琼脂块放在已灭菌的培养皿内的载玻片上,每片上放置2块。 (3)用灭菌的尖细接种针或装有柄的缝衣针,取(肉眼方能看见的)一点霉菌孢子,轻轻点在琼脂块的边缘上,用无菌镊子夹着立在载玻片旁的盖玻片盖在琼脂块上,再盖上皿盖。

微生实验报告 2012.10.31 实验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细胞死活的鉴别,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微生实验报告 姓名:王晶晖 专业年级:2011级生物技术 学号:040312011032 实验四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细胞死活的鉴别,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2.了解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构造及使用原理,掌握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 . 3.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由于菌体微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测量。用于测量微主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 mm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物像重叠)用于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专用载玻片,一般将l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10μm,每格长(0.01mm),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像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

实 验7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7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大小测定和直接计数 一、实验目的 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和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形态观察 酵母菌个体较大,常规涂片方法可能损伤细胞,因此用美蓝染液水浸片法观察其出芽生殖。美蓝染液的氧化形式蓝色,还原形式无色。活细胞由于新陈代谢,细胞内还原性物质还原美蓝而呈现无色,死细胞或代谢能力弱的细胞不能将美蓝还原呈现蓝色。 2.细胞大小测量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借助测微尺: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镜台测微尺用于矫正目镜测微尺,总长1mm,分100个小格,每小格10μm。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目镜的圆形玻片,有50小格和100小格2种。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3.细胞计数 血细胞计数板,大格1.0mm,体积0.1m3。 三、步骤 1.酵母菌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用滴管取1滴酵母菌菌液 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2)加盖玻片。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 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约0.5h后再次进行观察,观察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5)形态记录,计算0.5h后酵母菌的死亡率。 2.细胞大小测量 1)装目镜测微尺:把目镜上的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目镜镜筒 内的格板上,然后旋上目镜透镜,再将目镜插入镜筒内。 2)校正目镜测微尺:将镜台测微尺刻度面朝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校正:先 用低倍镜观察,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调节焦距,当清晰地看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利用移动器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然后数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所占的格数。换成高倍镜进行校正。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um)=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x10 / 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 3)菌体大小测定:目镜测微尺校正完毕后,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染色 制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标本,换高倍镜测定酵母菌的宽度和长度。测定时,通过转动目镜测微尺和移动载玻片,测出酵母菌的直径或宽和长所占目镜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