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衡
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
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产值法、成本法和收入法。

首先,产值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生产的总产值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工业生产中的总产值,减去工业生产
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生产成本,来得到工业增加值的
数值。

产值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和比较,但也存在
着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从而导致计算结果不够准
确的缺点。

其次,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生产中的生产成本来计算工业
增加值。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燃
料和动力等生产成本,减去这些生产成本,来得到工业增加值的数值。

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考虑到生产成本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但也存在着需要准确统计和核算生产成本的难度,从而导致计算结
果不够准确的缺点。

最后,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生产中的收入来计算工业增加
值。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统计工业生产中所创造的利润、工资、税收等收入,来得到工业增加值的数值。

收入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收入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但也存在着需要准确统计和核算各种收入的难度,从而导致计算结果不够准确的缺点。

综上所述,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产值法、成本法和收入法三种。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以准确反映工业发展水平。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和核算标准,提高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工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新版】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最新版】

工业增加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产业法:根据工业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出和消耗,计算各个产业的附加值,并将各个产业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业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但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二、生产法:根据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计算各个部门的产值和生产成本,再通过减去生产成本得到各个部门的附加值,并将各个部门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部门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工业增加值。

三、支出法:根据工业部门的支出,计算各个部门的投入和投资,再通过减去投入得到各个部门的附加值,并将各个部门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投资比较关注的情况下,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工业发展的投资情况。

四、收入法:根据工业部门的收入,计算各个部门的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再通过减去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得到各个部门的附加值,并将各个部门的附加值相加得到工业总增加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收入分配比较关注的情况下,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工业发展中的收入情况。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为数据的不准确而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除了计算工业增加值,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时间段的工业增加值来评估工业发展的差异和趋势。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工业发展评估,还可以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分析,对于推动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衡量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计算工业增加值,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工业发展的情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工业发展和提升经济效益。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Industrial Added Valu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工业部门创造的增加值,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是从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个方面进行量化计算。

1.产出法产出法又称为生产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产量和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工业部门的产量数据和价格指数。

产量数据可以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或者通过调查和抽样调查得出。

价格指数可以使用价格指数调整工业产量。

(2)计算各个工业部门的产量和价格指数加权平均值。

根据产量的比重和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工业增加值。

(3)将各个工业部门的工业增加值相加,得到总的工业增加值。

2.支出法支出法也称为需求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工业产品的支出,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业产品支出数据,包括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等。

消费包括家庭消费和政府消费。

(2)计算各个支出的比重。

根据各个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分配。

(3)将各个支出的工业增加值相加,得到总的工业增加值。

支出法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需求对工业产出的影响,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和投资活动对工业经济的贡献。

3.收入法收入法又称为分配法,通过统计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的收入,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收集工业部门的各类收入数据,包括工资和薪金、利润、利息、租金和间接税等。

工资和薪金包括工人和员工的工资和津贴等。

利润包括企业的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等。

(2)计算各个收入的比重。

根据各个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分配。

(3)将各个收入的工业增加值相加,得到总的工业增加值。

以上是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标准化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的前提。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

什么是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应缴增值税(2)收入法(分配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①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的那部分价值,即为补偿生产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按规定比率提取的基本折旧;另一部分是为恢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损耗部分的价值恧生的大修理费用。

本项中的基本折旧部分可从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本年折旧”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年报)中“固定资产折旧”项“金额”栏取得;大修理费用部分由于资料取得比较困难,这部分费用可暂不计算。

②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而从生产单位得到的各种工匠报酬。

劳动者报酬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本项可根据统计或会计资料分析归纳取得。

主要有:Ⅰ、工资:根据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主营业务应付工资”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应付工资”科目中本期转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科目的应付工资贷方发生额归纳取得。

Ⅱ、福利费:根据工业统计报表中“财务状况”表的“主营业务应付福利费”直接取得,也可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中从“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提取的福利费计算。

工业企业如何增加值计算

工业企业如何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出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成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成果稍有差别,一般来说差别不会很大。

针对计算增加值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搞准增加值的统计,现将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的两种方法别离介绍如下:一、出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一〕工业中间投入1、定义:指企业在陈述期内用于工业出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物和对外支付的效劳费用。

2、计算原那么: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那么:①必需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物和效劳的价值,不包罗出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便宜品的价值。

②必需是本期投入出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物和效劳的价值,不包罗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需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物和效劳价值必需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分类:〔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出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物和支付给物质出产部分〔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效劳费用。

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出产部分〔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办理〕的效劳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①直接材料〔包罗: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罗:补缀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庇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办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罗: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补缀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掉、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地盘损掉抵偿费、其它等〕。

工业增加值(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收入法)

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⑴劳动者报酬,包括三部分:货币工资及收入、实物工资、由企业为劳动者支付的社会保险;
生产税净额=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折旧+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应缴其它税+报产产品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不含税总产值-报产产品不含税中间投入-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
营业盈余=报产产品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含投资收益、营业外营业盈余与利润总额或营业利润不相等,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也不相等
利润总额-营业盈余=(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报产不含税产值-报产产品成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盈余=营业毛利-报产产品毛利+投资收益
报产产品应缴增值税-营业收入应缴增值税
=(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报产产品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营业收入所含=报产产品所含销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
入中中间投入所含进项税)
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不含税中间投入-折旧-劳动者报酬-应缴其它税=报产产品务费用(不含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毛利-报产产品毛利+投资收
所含进项税)-(营业收入所含销项税-营业收。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在《工业增加值统计‎试行方案》中,工业增‎加值的分配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按构‎成项目计算):劳动者‎报酬+福利基金+利润‎和税金+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其他。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1、“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2、“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我国从1992年开始‎正式使用工业增加值指‎标,至此已走过15年‎历程,工业增加值已经‎成为衡量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就现‎行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1、本期生产原则‎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

反之,凡是‎报告期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尚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自产自用的产品‎或劳务,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或劳务。

从价值形态‎上讲,生产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

工业增加值算法

工业增加值算法

工业企业增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业企业计算方法增加值的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

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

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消耗、其它等)。

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

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

4、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具体项目构 三、增加值计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企业名称:法人代码:指 标 名 称行 次本年本月止累计指 标名 称Ⅰ.工业增加值(生产法)(2+3-4)1Ⅱ.工业增加值(收入法)(2+13+25+26)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20 年 月计量单位:千元(三)“修理费”的计算“修理费”是指本企业对外支付的修理费用,属中间投入,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八)“废品废料”的处理 该指标是指当年生产的已出售的废品废料价值量以及未计入产值的副产品明细表“废品废料价值”和“副产品价值”。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最简单方法有以下几个:
一、依据面板企业的计算:
1.根据企业资料计算: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最简单方法是由企业资料的核算结果进行推断与求算。

即企业购买材料和被加工产品的价值,以及
它们卖给客户的价值,把这两个价值数字相减,这就得到工业增加值
数字。

2.根据企业利润计算:另外一个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最简单方法是由当年企业的经营总利润除去行政管理费用和体制性收入所属的工业增加值
之和,即可计算出企业本身的工业增加值数字。

二、依据经济总量推算法:
1.根据同比增长率方法:可根据当年与上年同期经济总量的增长率结合上年经济总量计算出本年经济总量,将剩余的增量就等于工业增加值。

2.根据产业增长率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另一种最简单方法是基于某一时期,可根据各行业、各产业增长率及规模系数来统计各行业、各
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然后累加起来就能够计算出工业增加值总额。

总结:以上是计算工业增加值最简单的几种方法,他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利于准确快捷地了解工业增加值水平,为经济发展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是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核算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首先,工业增加值可以通过生产法来计算。

生产法是指根据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通过净产值和成本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净产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所得的净收入,减去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能源、人工等生产成本后的剩余价值。

成本法是指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计算出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

其次,工业增加值还可以通过产出法来计算。

产出法是指根据工业部门产出的产品和服务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这种方法通过对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价值评估,计算出工业增加值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对工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进行比较,来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具体数值。

另外,工业增加值还可以通过收入法来计算。

收入法是指根据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收入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这种方法通过对工业部门的劳动报酬、生产税和利润等收入进行核算,计算出工业增加值的大小。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价值增加法、资源消耗法等。

不同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

总之,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对于准确评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标。

首先,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 = 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总价值,包括销售产品和自用产品的价值;工业中间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包括原材料、能源、人工等。

其次,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包括产值统计法、成本法和收入法。

产值统计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出工业总产值;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计算出工业总产值;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收入等,计算出工业总产值。

最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收入法。

成本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等,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收入法是指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收入,包括原材料支出、能源支出、人工支出等,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和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

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需要准确统计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和生产要素的消耗情况,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适应不同的统计需求和数据来源。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一、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二、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

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People need independence to be free. October 2, 202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2009-11-27 15:28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实际统计工作中采用哪种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由上级统计部门确定;“生产法”工业增加值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由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因此,两者的计算口径和计算原则是一致的;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三部分:工业总产值=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为了使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更加准确,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个指标,企业应首先计算出这五个指标,再加总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的全部报酬;包括:①工资、奖金、津贴补贴;②职工福利费;③社会保险费,包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金缴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④住房公积金;⑤非货币性福利;⑥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⑦其他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政府为弥补生产单位因受政策因素影响其生产水平和产品价格水平,而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营业盈余:指生产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盈利亏损以“一”表示;。

工业增加值及其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及其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及其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及其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1。

工业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计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不是直接统计的指标,而是通过相关统计指标计算出来的。

工业增加值既可采用“生产法”也可采用“收入法”计算。

“生产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二是“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目前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原则上均采用“收入法”计算,但由于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两者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有所不同。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参考百度百科-工业增加值。

我们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于某一企业,会算它的年工业增加值。

个人理解两者本质上一样,可能工业总产值用在更大的范围上,如某一地区许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之和,就是该地区的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中间投入,即本统计期间的工业产品的价值,有不变价和可变价两种计算方法,一般用可变价。

工业增加值=净利润+所得税+利息+工资及福利+折旧和无形资产摊消+增值税,就是指本统计期间的产品创造的社会价值,是相对中间投入而言的。

中间投入就是本期产品直接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价值,为生产产品从外部购买的各种原材料的价值,本企业未能对此增加价值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统计局给我们下达了工业总产值的两种计算方法:1、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2、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我的疑问是:1、第一个公式里的“销售单价”是含增值税的还是不含税的,我认为从第二个公式“主营业务收入”看应是不含税的,有的书上说是含税的,有的说不含。

2、库存商品是按成本价核算的,与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否会产生差异?1、第一个公式中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2、第二个公式中,如果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价核算,两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公式分解如下:当月销售收入=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即: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库存商品起初数量×当月商品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库存商品期末数量-库存商品期初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成本=当月销售数量×(当月销售单价-当月销售成本)+当月产量×当月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销售单价与销售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而造成两个公式会有不同的结果。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相关服务的总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的
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产出法:按照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实际市场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

2. 支出法:按照工业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和进出口等支出进行累加计算工业增
加值。

3. 收入法:按照工业部门所得到的报酬(如工资、利润等)进行累加计算工业增加值。

具体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步骤如下:
1. 确定计算的时间范围。

通常是按年度统计,也可以按季度或月度统计。

2. 确定计算的工业范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划分标准,确定计算的工业部门范围。

3. 收集相关数据。

收集工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和进出口等
数据。

4. 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计算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累加或加总计算工业增加值。

5. 得出工业增加值。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工业部门的增加值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工业增加值时,也需要考虑到相关政策和统计要求的影响,遵循
统计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有两方法:一:生产法二:收入法
1、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中间投入=802直接材料消耗+804其他直接费用+810修理费+811经营租赁费+812保险费+813取暖费+814运输费+815劳动保护费+817工具摊销+818设计制图费+819研发、试验检验费+820水电费+822 机物料消耗+824 办公费+826通信费+827外部加工费+829其他制造费用+831运输费+832装卸费+833包装费+834保险费+835仓库保管费+836委托代销手续费+83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838业务费+839经营租赁费+840销售服务费用+844办公费+845通信费+846招待费+848修理费+849机物料消耗+850低值易耗品摊销+852其他销售费用+858办公费+859修理费+860机物料消耗+861低值易耗品摊销+862无形资产摊销+863通信费+864 印刷费+865会议费+866水电费+86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869仓库经费+870劳动保护费+878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879咨询费+880诉讼费+881业务招待费+883技术转让费+884职工教育经费+885技术(研究)开发费+887汽车费支出+889 绿化费+890坏账准备+891存货跌价准备+892其他管理费用+894汇兑损失+895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896其他财务费用+0.936*823差旅费+0.936*843差旅费+0.936*315差旅费+0.468*877董事会费+0.94*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67上缴的各项税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率应在28%左右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809折旧费+847折旧费+857折旧费
劳动者报酬=803直接人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0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80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5劳务费+828社保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4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84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851社保费+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5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56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73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874劳务费+875社保费+876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064*823差旅费+0.064*843差旅费+0.064*315差旅费+0.6*316工会经费+0.532*877董事会费。

生产税净额=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67上缴的各项税费+314税金+882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888排污费+309营业税金及附加-324补贴收入+应交增值税
营业盈余=872上交管理费+323营业利润+324补贴收入+0.06*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0.4*工会经费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809折旧费+847折旧费+857折旧费+803直接人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0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80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5劳务费+828社保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4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84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851社保费+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5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56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73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874劳务费+875社保费+876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064*823差旅费+0.064*843差旅费+0.064*315差旅费
+0.6*316工会经费+0.532*877董事会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67上缴的各项税费+314税金+882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888排污费+309营业税金及附加-324补贴收入+应交增值税+872上交管理费+323营业利润+324补贴收入+0.06*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0.4*工会经费。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收入法增加值率应在25%左右
注意事项:
1、限抽中的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时参考;
2、注意表中的平衡项如:制造成本等于表中的801=802+803+804+806;
806=(807)+(808)+。

+(829);
3、该材料中的数字如802、803、807、807等为成本费用表中的指标代码;
4、参考范围:本年应交增值税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5%;利润总额/资产总计不应超出范围
(-10,1);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计〈40;所有指标应小于资产总计和主营业务收入之和;
企业年人均工资<6万元。

资产不能小于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