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学经典-最新年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文学经典
西方有谚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也有类似说法,即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林妹妹。
说的都是对人的认识的多面性与多样化。
事实上,不仅对人、事物的认识与看法各有不同、千差万别,阅读也存在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特点。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①这段话就可以理解为文本多义性和阅读多面性的阐释。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强调的正是文本本身的丰富性与矛盾性以及阅读的多重性。
解构主义理论最初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立。
德里达认为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处于分裂状态,因而文本成了“闪烁的能指群星”,也就有了多重性阅读的可能性。
从20世纪70年代起,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潮在美国文学界得到进一步发展,最后在耶鲁大学形成了颇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学派,人称“耶鲁批评学派”或“耶鲁四人帮”(指的是保罗?德?曼、哈特曼、希利斯?米勒和哈罗德?布鲁姆四位学者,笔者注)。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一经兴起,就对学界产生极大影响。
其主要观点有下述几点:1.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哈罗德?布鲁姆在《影
响的焦虑》中提出“误读”一词,并宣称“一切阅读都是误
读”②。
保罗?德?曼在其著作《盲视与洞见》中呼应了这一观点。
他们所说的“阅读”,就是惯常所说的“阐释”。
因为阅读要用语言,而语言总是一种修辞,所以不可能有唯一的解读,而是有多样性读法。
基于此,保罗?德?曼认为任何阅读所获得的洞见,同时也可能是盲点,因为它总是从某种预设出发,从而必然忽略了其他视点。
2.意义的多重性。
文本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只有一个单一的意义阐释。
传统阅读发现的只是作品众多意义中的一种,通过解构阅读,读者可以发现传统阅读忽略或有意忽视的意义。
解构阅读就是通过对某个作品的细读,找出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留在作品中的矛盾点。
对这些矛盾点细加分析,从而挖掘出作品的多重意义。
这是一种对传统经典阅读的拒绝,不盲从于任何专家与权威的解读。
正如哈罗德?布鲁姆所指出的一样,阅读必然是一种“误读”。
正是因为不同的“误读”,作品才能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新的意义,也才能流传下去。
3.阅读与批评的创造性。
解构主义阅读不是一种主观主义的阅读,而是一种充分发挥读者主观能动性的阅读,它追寻的是文本的多义性存在。
而由种种矛盾组成的复杂文本,已不再限于一种单一的和权威的阅读,而变成多义的、开放式的延展性阅读。
由此,作品不再是供读者被动消费的对象,而是由读者去参与产生意义的客体。
可以说,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一经问世,就对国内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学界不仅对读者的重要性予
以肯定,视阅读为一重新的书写,也纷纷对一些经典之作掀起一股重读之风。
这其中,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堪称代表。
伴随这股重读之风,一些文学经典之作再次获得评论者的关注,其文本也因重读而愈加丰富。
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
海明威凭借它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篇幅不长,但关于此作的评论却相当的多。
其中,不乏新意之论,而歧异评论也不少。
《老人与海》问世之初的几十年里,得到的多为正面评价。
尤其是作品中的“老人”形象,获得了许多的肯定。
评论者大多认为这一形象体现了人类尊严在重压之下永不言败的“硬汉”特征。
文中出现的老人的独白,“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③更是人所称颂的名句。
但到了20世纪末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外在环境的重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转变,学界对《老人与海》展开了一系列新的批评研究。
代表性观点有,聂珍钊的《〈老人与海〉与丛林法则》与《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认为老人出海捕鱼的行为破坏了海洋的生存伦理,他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文本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王诺的《欧美生态文学》,提出老人与大鱼的执着僵持和与鲨鱼的誓死较量均是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邓世彬《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老人与海〉生态学解读》,也认为文本体现了小说作者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和矛盾的自然观。
从解构主义视域下审视上述观点,是成立的。
既然文本本身
是一个无限开放和延伸变化的运动过程。
那么同一个文本,视点不同,观点也自然会有不同。
基于此,任何一位普通的读者,都可以来重新解读和诠释《老人与海》这一作品。
因为面对一个丰富的文本,多元的解读是可能的。
细细品读《老人与海》,每位读者都可以如笔者一样有如下的追问:这部作品到底是凸显还是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是体现还是要消除人与自然的二元对
立?是倡导人类应该爱护自然还是一味征服自然?圣地亚哥老人,是一个勇敢坚强、心系自然、拥有正能量的代表,还是一个冷酷无情、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视角不同,观念有异,再加上文本自身的丰富性,得出的结论自然会千差万别。
但这恰恰是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所推崇的,“批评的目的不是去寻找作品的统一,而是去发现文本中可能具有的多样和不用的意义,文本的不完全性,它所显示出但未能描述的省略,尤其是它的矛盾性”④。
文本正是在这种多重性的解读过程中变得愈加丰富。
诚如凯瑟琳?凡尔西在其《批评的实践》中所言:
“与那些普通的、一览无余的政治口号相比,文学必定具有更耐人寻味的多重解释。
”⑤这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本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比如《水浒》。
如何评价潘金莲这一形象?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国读者贴上“水性杨花”标签的她,在西方人眼里(尤其是美国读者)为何翻身成为这部作品中最具人性的光彩形象?潘金莲的形象在国外与中国有如此大的差别,不仅没有损失作品的魅力,反而吸引读者多角度多方面地去研读作品。
还有,如何
看待武松的杀嫂?宋江的杀妻?鲁智深怒打镇关西?在客居美
国的学者刘再复的笔下,上述人物的行为与形象都与传统的评价大为不同。
⑥ 可以说,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一经问世,就对国内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也有一些“创造性”解读令人匪夷所思。
兹举一例。
李清照是中国传统文学领域极其难得的、富有才情的女作家,其词作在当时就颇受赞誉。
尤其是那首《声声慢》,更是得到后世学界的高评。
该首词以一连串的叠字开首,书写了女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后的中年凄凉窘境与孤独落寞情怀。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指的是女词人在晚秋的凄清景色里独自伤怀,念起往昔的有情生活,感叹如今如何才能独自熬得过这漫长的黑夜。
诗人郭沫若,在解读这首词作的时候,把“独自怎生得黑”解读为女词人在感叹自己为何长得这么黑,这种解读未免太过主观,难以让人信服。
所以,立足于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基础上的经
典重读,应该以文本与原作为基础,而不是以自我肆意的想象为工具去想当然地解码,否则只会贻笑大方。
其实,在对解构主义行注目礼或侧目的时候,对其相关理论和术语,也一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种种误解或误读。
特别是对哈罗德?布鲁姆出的“一切阅读是误读”中“误读”的理解。
此“误读”,不是简单的重读,这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更不是“错误”的意思。
无论是哈罗德?布鲁姆,还是保罗?德?曼,他们所
谓的“误读”,都是立足于文本多义性和开放性的基础上,强调读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如果将“误读”解读为“创造性阅读”,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要言之,作家创作作品,本意在于交流与分享。
只有读者阅读了,且在阅读过程中发挥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才算参与创作,作品也才真正得以完成。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家写作和读者阅读是密切联系互动的两级。
而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不仅发现与正视了上述这
两点,还发展并深化了对文学的认识。
正如有人所说的,所谓“一花一石一世界”,若是把写作视为那丰富多彩的“一花一石”,那么阅读,就是那无限拓展了的“世界”。
每个读者心里都有自己的秘密世界,所以无须盲从他人,每个人都有权利找寻自己的意义诠释。
①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见《鲁迅全集》之《集外集拾遗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页。
②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③ [美]海明威:《老人与海》,黄源深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④⑤ [英]凯瑟琳?凡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第72页。
⑥ 刘再复:《双典批判》,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年版。
该作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均提出了颠覆传统的评价,一度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和评价。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困境与对策”(项目编号:
JG13182)阶段性成果
作者:陈海燕,文艺学硕士,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新媒体艺术等;方孝玲,文学硕士,合肥师范学院科研处讲师。
编辑:水涓 E-mail:shuijuanby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