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合集下载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派, 均认为原文、 作者 的地位是高高在上 , 神圣不可 侵犯 的 ; 文 是 附 属 于 原 文 的 , 者 是 作 者 的 “ - 译 译 t 人 ”是“ , 隐形人 ” 。现代 翻译 研究 派则 将 “ 文 一译 原 文 ” 一 二 元 对 立 的等 级 秩 序 完 全 颠倒 过来 , 为 这 认 翻译是对原文的“ 操控” 改写” 和“ 。安德烈 ・ 勒菲 弗尔 在其 著作 《 翻译 , 改写 和 文学 名 称 的操 控 》 的扉 页指 出 : 翻译 当 然 是 对 原 文 的改 写 。所 有 的 改 写 “
解 构 主 义 视 角 下 原 文 与 译 文 的 关 系
黄 培 清
( 门海 洋职 业技 术学 院 基础部 , 厦 福建 3 1 1 ) 602

要: 罗兰 ・巴 尔特 的《 者 死 了》 作 宣告 了原 文及 作 者权 威 性 的 终结 。在 后 现代 这 一 背景 下 ,解
构 主 义的代 表人物 雅 克 ・ 里达深 受 沃 尔特 ・ 雅 明 的著 作 《 者 的任 务 》 文 中关 于翻 译论 述 德 本 译 一 的启发 , 原文 与译 文 的关 系作 出 了新 的思考 。他 打破 了二 者 长期 以来二 元对 立的 等级 结构 , 出 对 指
经死 亡 , 真正起 作用 的是 文本里 的符号 , 者通过 解 读
读 这 些语 言符 号 , 释文本 的意义 。因此 , 解 文本能 否
存 在 下去 , 取决 于读 者 , 样 , 者 对 原 文 的权 威 性 这 作
就被 解构 了。同时 , 巴尔特 还 否认文 本有 中心系 统 , 有 所谓 的终 极 意义 。他指 出 , 本就像 一颗 洋葱 头 , 文
a d a p ei sa d a u h ma i u ae l e i r of n ・ n o t n s s c n p lt i r u e t u c c t t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翻译观点和方法,对于翻译实质分析有着不同的影响和理解。

结构主义强调语言和文本的结构和系统性,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结构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结构的过程。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点主张在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结构和系统,尽可能准确地传递原文的意思和信息。

结构主义的翻译方法通常侧重于对原文的结构和元素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不丢失原文的信息和表达方式。

结构主义翻译方法可能会对原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重要结构和关键词,然后在目标语言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结构和词语来进行翻译。

解构主义则强调对文本的解构和批判,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被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影响和塑造的。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点认为翻译是一个无止境的解构和再构建的过程,目标语言版本可能会与原文有很大的差异。

解构主义的翻译方法通常会对原文和目标语言进行对比,揭示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和隐含意义,并通过解构和重新组合的方式来呈现和传达原文的意思。

解构主义翻译方法可能会对原文进行解析和挖掘,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差异,然后在目标语言中重新构建一个符合目标文化理解的版本。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翻译观点和方法,对翻译实质分析有着不同的影响和理解。

结构主义注重保持原文的结构和信息准确性,解构主义注重翻译中的文本解构和再构建。

在实质分析方面,结构主义重点分析原文的结构和元素,解构主义重点揭示文本的多重意义和文化差异。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原文、译文、作者和译者的存在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原文、译文、作者和译者的存在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原文、译文、作者和译者的存在
安澜;蒲艳梅
【期刊名称】《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8(015)003
【摘要】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先叙述和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随后又分析了原文作者与译者的关系.虽然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颇受责难,但却也有其可取之处,并且在翻译领域,它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其负面影响.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安澜;蒲艳梅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 [J], 安丽娅
2.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J], 黄培清
3.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和译文关系解读 [J], 张英华
4.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和译文的关系 [J], 杨晶
5.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林纾的部分译作读后思考 [J], 曹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作者:任淑平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8期摘要: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实践层面的研究,追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

而译介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之一,涉及其他诸多因素。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造成重大冲击。

本文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对比,阐述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及其对翻译研究提供的新视角。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1966年,年仅36岁的雅克·德里达以《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语惊四座,次年更以3本文集《书写与差异》(Writing and Différance)、《言说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和《论书写学》(Of Grammatology)奠定了他作为“解构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

解构(deconstruction)一词的词根来自“解”、“瓦解”(to“undo”、“de-construct”),由否定性词头de-和construction(结构)组成,正体现了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否定性的前后相继关系。

因此,解构主义也被翻译成后结构主义。

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与翻译息息相关,对于翻译过程中不可捉摸的现象,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这一概念。

在《哲学的边缘》(M argin s of Ph ilo sophy)的论文中德里达杜撰了一个新词“différance”,“延异”被规定了两个含义:一是指差异或区分,即“to differ”,二是指延期或推迟,即“to delay”,前者指空间,后者指时间。

德里达有意改变一个字母(difference—différance)意在表明,语言中任一要素都不是自足的,必与其他要素相关,但又彼此有别。

例如,所指与能指相关,能指并不就是特定能指的能指,所指也不一定先于能指存在,两者的联系是有差异和不确定的。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论语》译本的翻译——以阿瑟·韦利和辜鸿铭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论语》译本的翻译——以阿瑟·韦利和辜鸿铭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论语》译本的翻译——以阿瑟•韦利和辜鸿铭的英译本为例陈延琼 云南大学摘 要:《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英译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采用译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下,从语意层面和句法层面解读《论语》不同的英译本,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和优缺点以期丰富译者典籍翻译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论语》;解构主义;对比研究作者简介:陈延琼(1994.1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笔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56-02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发表了三部著作——《书写的差异》、《论文字学》和《声音和现象》,标志着解构主义哲学思想的诞生。

解构主义另一位鼻祖就是本雅明,他发表的《译者的任务》可谓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

本雅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语言之间是彼此关联的,具有内在的亲缘性,不同等级语言之间的转换就是翻译。

翻译的任务就是救赎语言,让世俗的语言走向上帝的语言,走向纯语言。

二.文献综述解构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于法国,于70年代登陆美国,并在那里得到长足的发展。

到90年代初,其影响已经扩大至翻译理论界。

1923年,德国翻译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的一篇文章《译者的任务》,由于这篇文章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界具有重要的地位,本雅明成为解构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解构主义在翻译方面的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随着儒学在国内重要性提高,以及典籍文化研究的发展,《论语》的英译本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20年来,这些对《论语》英译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归化和异化、社会符号学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潮,它们对于翻译实质的分析也有着不同的视角。

本文将从两种哲学思潮的视角分别分析翻译实质。

结构主义的视角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结构和规则组成的。

翻译实质也同样如此。

翻译实质不仅仅是在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是在文化、语境、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结构和规则的转换。

在翻译中必须考虑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结构对应关系,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例如在翻译“我爱你”这个句子时,必须考虑到汉语和英语中的人称、时态等方面的结构对应关系,才能正确翻译出来。

解构主义的视角认为,任何文本都存在着多个意义层面,这些层面之间相互影响,互相构成。

翻译实质也同样如此,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对文本多个意义层面的重新构建和再现。

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转换,从而寻找到最合适的意义表达方式。

例如在翻译中国的名著《红楼梦》时,必须考虑到中文文化所包含的多个文化喻示和象征,在翻译成英文时就要找到对应的英文文化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对于翻译实质的分析各有侧重。

在翻译实践中,需要综合这两种哲学思潮的视角,从结构和规则的对应关系中寻找到最合适的意义表达方式,并在多个意义层面之间进行灵活的切换和转换,实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交流。

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解构翻译

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解构翻译
也 必 须 认 识 到 解 构 主 义 的 局 限 性及 其 给翻 译 研 究 带来 的消 极 影 响 和 负 面 效 应 。 关 键 词 : 构 主 义 ; 统 翻译 理论 ;忠 实 通 顺 ;异 化 翻 译 : 文 中心 论 解 传 原 中 图 分 类 号 : 3 59 H 1 . 收 稿 日期 : 0 9—1 20 2—1 7 作 者 简 介 : 茵 (9 2一) 冯 18 ,女 ,广 东 广 州 人 ,华南 师 范大 学 外 文 学 院 助 教 。研 究方 向 : 用语 言 学 。 应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7 (0 0 0 — 14— 4 0 9— 90 2 1 ) 1 0 3 0
的哲学观看待翻译 , 反对机械地把 原文看成 一个稳定 而封闭的系统。它们认 为 , 言学当 中能指与所 指之 语 间的存在差异 ,即翻译原文 的意义 是不可能 固定 不变 的。 但解构主义 问世 以前 , 构主义语 言学 和翻译学 结
假 定 了能 指 与 所 指 之 间 存 在 着 稳 定 的 指 涉 关 系 , 者 或
再者 , 图谬 误 (n n oa f l y 意 it t nl a a )也认 为 , ei c l 作 者本人的表述未必 就能如 实准确 地体现他 的意图 。 那 么当译者试 图通过原作者 的语言 文字 , 去体 现一种过
去的 、 可能连作者都不确 定的意 图 , 这种其 实 已经是 “ 翻译 的翻译 , 因为混乱 , 而被混乱 所翻译 ”o [ 本雅 s J
文 的二 元 对 立 , 战 了 翻 译 理 论 “ 实 ”与 “ 顺 ” 挑 忠 通
语言符号只是起 了再 现 的功能 , 代 了在场 的位置 , 取 它与它所要 指 涉 的事 物存 在着 一种 时 空 “ 延异 ”关 系①。所 以我 们在理解 文本的 时候 不要太依赖 这些代 替物 , 因为作家在创作之 时 , 们通过 能指 ( 他 即语言

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

解构主义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

义 思想 引入 翻译 理 论 研究 , 其 激进 的反 传 统 观 念
构 主义 关照 下 的语 言 是 一 个 静 止 与封 闭 的系 统 , 是 机械 式 的符号 规律 , 而 在实 际翻译 中 , 人们 接触 和处理 的却 是活 的语 言 , 是言语 , 是 有不 同 的主体
和不 同 的语 境 的 。 基于此, 解 构 主 义提 出 了涉 及 翻译 的 一 些 根 本 问题 : 能否从 理论 上采 取逆 向思 维 , 假 定原 作依 赖 于译 作 ?是 否可 以假 定 , 没有译 作 , 原作便 不 存
质疑和挑 战。然而,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并非终极真理 , 应 从 辩 证 的 角度 重 新 审视 解 构 主 义 , 在 承 认 其 进 步 性 的
同时 , 也 必 须 认 识 到 其 自身的 局 限 性 。
关键 词 : 解 构 主 义 ;翻 译研 究 ; 解 构 主 义翻 译 观 ;意 义 ; 局 限 性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0 6 9 5 ( 2 0 1 3 ) 0 2 — 0 0 8 4 — 0 4
第 3 O卷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I 社 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S u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对传 统 翻译 理论 产 生 了 巨 大 的 冲击 , 给 翻译 研 究
注 入 了一股 新 的活力 。这 种思想 的特点是 反对 逻
格 斯 中心 主义 、 反 对作 者 的绝 对 权威 和反 对 传 统

译者的选择——从解构主义视角看翻译

译者的选择——从解构主义视角看翻译
构 —— 这一 哲 学策 略将 是个 非 常好 的理 由来 开始 我 们 的阅读之 路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 们 可 以更 加 准 确 我 地说 , 作为 一种 策 略 , 构 主义 主要是 用来 解决 哲 学 解 问题 的 , 因为它 的实 际 目的是 哲 学 内部严 格 的探索 ,
乱 。也 就是 说 , 只有 一个 既定 的术 语 可 以作为 纲领 ,
21 0 0年 6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Tay a i e st fTe h oo y S ca ce c s Ed t n o r a i u n Un v r i o c n l g ( o ilS in e i o ) o y i
总体 来 说 , 构 主 义 的 功 能之 一 是 生 成篇 章 阅 解 读 , 这个 过 程 中 , 产 生 很 多不 相 容 的 , 至 自相 在 会 甚
矛盾 的意 义 。从 表 面上 看 , 个 过 程说 明任 何 语 篇 这
都 有 至少 一种 阐释 , 篇 本 身 就会 不 可 避免 的将 它 语 的各 种意 义联 系 起 来 。在 这 些 不 同 的 阐释 中 , 何 任 不 相 容 的部 分 都会 长久 共 存 , 以 , 所 我们 对 这些 意义 的理解 不 可能 超越 某 个 确 定 的范 围 , 里 达 将 这 一 德 点 视 为整个 阅读 的难点 。希利 斯 ・ 米勒 对解 构 主义
关键 词 : 构 主 义 ; 译研 究 ; 境 ; 话 解 翻 语 对
中图分 类号 : 35 9 H 1 .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5 3 (0 0 0 —0 30 1 0 — 8 7 2 1 ) 20 7 — 3

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

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
的翻译史,否定了欧美中心主义的观点,提倡了各民 族语言和文化的平等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学派与以前的翻译流派的不同 之处:
• 1.解构主义翻译认为翻译是“存异”而非“求同”,译 作不是去复制或传递原作的意义,而是对原作语言的补 充,从而消解了传统的翻译忠实观; • 2.解构主义主张用辩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 待翻译,解构主义者不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机械地把原 文看成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而是认为由于能指和所 指之间存在差异,原文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 • 3.由于文本的结构与意义既不确定,又难把握,因而该 派否定原文一译文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二元对立关 系,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不是传统理论中的模 仿与被模仿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无法生存,原文的生命 不是取决于原文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译文的特性。
结构
解构
• 解构主义的观点: • 1. 强调消解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 强调“存异”而不是“求同”。 • 2. 把翻译研究与权力、意识形态和殖民主义系起来, 以解构西方话语的霸权主义地位。 • 3. 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常常被用殖民者用来 保持世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不平等地位。
• 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解构主义重新改写了西方
结构主义代表人物:
1. 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 2. 结构人类学的缔造者-----克劳德.列维.斯特 劳斯
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
• 产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西方文艺理论界首先产 生了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出现了解构主义。
• 定义:是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 开放式的批判理论,以解释哲学作为基础,主张多元 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消除逻各斯中 心主义的观念,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 • 扩大: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 的影响日益扩大,病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 击,在翻译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多译本并存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多译本并存

同的意义: 即作为区 不同、 别、 偏差、 空间化的差异 differing, 间隙、 / 和作 为迁回、 延缓、 接替、 预存、 时间化的 延衍/deferring( 肖 锦龙, 2004,78) 0 在空间上, 符号意义所指不是源自 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源自 一种事物
与其他事物间的差异关系, 在差异比较中产生事物的意义。而在时间 上, 符号往往延衍所指的在场, 反映推迟了的在场。 因而符号的意义只 不过是在文本网络中暂时得以确定, 但随着不断产生的空间上的区分 和时间上的延衍, 意义又不在断变化, 出现许多新的可能性, 因而任何 词语都没有终极和固定的意义。既然词的意义不能确定下来, 句子和 文本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文本不存在终极意 义, 而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的。 意义虽说难以确定, 然而人们还是可 以在延时的在场找到其留下的踪迹(trace) , 顺着踪迹, 就可以暂时找 出其意义。德里达认为, 在翻译中, 原文本身并不完整和统一, 存在多 重意义, 任何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都不能穷尽其可能的意义。即使权 威或完美的译本也不可能因穷尽原文意义而使原文封闭起来 (廖七 一, 2000 :76- 77 ) 0 美国解构主义思想家劳伦斯?韦努蒂(L wrence Venuti )认为, a 作 品的意义是多元的。 一个译本只是临时固定了作品的一种意义。 意义 是一种多元的、 不定的关系, 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统一的整体。(郭建 中, : 190 ) 2000
的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logo centrism)发展起来的, 其代表人物有德
彩的传说, 在译本中间遭到删除。(倪秀华, 2005: 125)而在1991 年花
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司仁译的和 2005 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庆学先译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观




德里达对于结构主义的批判,特别是他对逻各斯中心主义 的批判,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极大的动摇 了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根基。不过,应该注意的是, 德里达也面临着必然的困境: 他必须在建构和解构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一种无法做出选 择的两难困境——如果坚持他自己提出的解构理论,必将意 味着科学概念的不存在,德里达自己的理论也将被解构而 无法成立,因为他也在使用语言符号来表达一种哲学。相 反,如果承认语言符号还可以有确定的意义传达,因而可 以传达真理,又意味着解构理论的自动放弃。
②德里达用“异延”这个概念旨在说明:意义在它 的被解释过程中,不断推迟到来,处于缺席状态, 不仅没有到场出现在“现在”,而且把这样的不 出现或缺席作为它的意义。 4)“异延”的存在造成了现时的不在场,使意义 无法确定。 德里达认为,虽然不存在现时在场,但有延时的 在场,它是前者留下的踪迹(trace),顺着踪迹,就 可能暂时找出其意义。
③这种由符号的共时态区分引出的历时态的延搁,加深了符 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本质。 ④可见德里达把意义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而不 像结构主义那样将意义视为一个“终点”或“固定点”。 3)德里达自创的“异延”这个概念对翻译有两点启示与意 义: ①德里达用此词首先对本体论的“存在”这个概念提出疑问: 在场(presence)就是存在吗?“异延”在场就是缺席,因为 它根本就不存在。德里达用包括“异延”在内的这些概念 构成一张网状结构,宣告了本原的不复存在,文本的永不 完整性。



1.对二元对立一元中心思想的批判,对语音中心主义的批 判(phonocentrism)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 (logocentrism);将speech/writing颠倒为 writing/speech ; 3.提出变的观念; 4. 对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批判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

解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

百家争鸣AIJIAZHENGMINGB112 Jan. 2016 MAGAZINE解构主义哲学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巨大,并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及其翻译理论的探讨,澄清了人们对于这一思潮的误解,阐释了解构主义给翻译领域带来的巨大变革。

二战之后,科技,语言学和翻译都迅猛发展,机器翻译兴起,人们对翻译的看法也随之改变。

翻译理论研究不再局限于哲学家,作者和翻译人员,翻译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

然而,尽管翻译理论众多,所有的翻译理论都对原文本和翻译之间有严格的区分。

几乎所有的理论和翻译家都无法逃脱传统翻译理论的限制。

本文旨在纠正对解构主义理论的怀疑态度,分析其巨大影响力。

一、传统翻译理论及问题传统翻译理论在西方社会和我国都是权威性的翻译理论。

其中结构主义是最具代表性。

(一)传统翻译理论由于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结构主义观点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持有以下肯定观点:任何带有语言符号的文章都是真实的。

文章的含义是固定的。

在传统翻译观点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利用语言符号和语法规则来创造原文本。

因此,原文本的作者决定文章的真正含义,实际的翻译工作是重复或原文本的复制。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传统翻译理论,忠实原文都是翻译的标准和准则。

传统翻译理论家要求翻译应完全表达与原文本相同的意思,写作风格和技巧。

因此,作者被认为拥有绝对的最高地位。

作者是文本真实和具体意义的权威。

译者肯定没有权利表达任何意见。

作者和译者就像是主人和仆人,译者必须遵守传统翻译理论规则, 准确忠实地表达作者的想法,无权改变作者的任何观点,添加或减去任何文本中的思想。

(二)传统翻译理论问题传统翻译理论中的翻译原则、原作者权威及原作与译作二元对立关系等。

二、解构主义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为西方学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它涵盖哲学、语言学、历史、文学和翻译等领域的基本问题。

(一)解构主义的起源解构主义为西方哲学的一种。

德里达从语言的概念分析,反思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思维方式,把结构和中心分离开来,每个解构都是创建新的结构。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无题》为例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无题》为例

解构主义视角下分析中国古诗翻译—以《无题》为例摘要: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源自于对结构主义的否定继承,是一种去中心的、反传统思想的哲学理论。

在应用于翻译领域的解构主义理论对传统译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本文通过分析鉴赏许渊冲英译版唐诗《无题》,着重以诗歌翻译实践鉴赏来介绍解构主义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诗歌翻译、无题、许渊冲1.解构主义理论概括解构主义是以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一种反传统思潮。

它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兴起,到70 年代时达到顶峰,是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

结构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关于结构的整体,都有其结构模式。

结构决定事物的本质,而研究事物的本质在于研究事物的深层结构。

解构主义源自于对结构主义的批判继承,是一种去中心的、反传统思想[2]。

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的结构主义思想背道而驰,给翻译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在传统的翻译观里,原作者被认为是主宰作品文本意义的最高权威。

作为作品文本的思想和言语的创造主体,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布处置它们;而译者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原作传译,既不能增减又不能更改,准确传达原作者的意思[3]。

由解构主义语言观衍生出的解构主义翻译观创造性叛逆地认为译者同原作者一样重要,译者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对于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

同时在处理文化翻译问题时,归化翻译不再是唯一的思路,韦努蒂提出了异化翻译法来反对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所谓通顺翻译的归化译法,以抵抗英美文化霸权主义,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4]。

1.从解构主义视角下鉴赏唐诗《无题》本文着重分析鉴赏唐诗《无题》,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译文作品选取自国内诗歌翻译大师许渊冲老先生的译本。

《无题》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风格迤逦的爱情无题七言律诗,收录于《唐诗三百首》。

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心中的理想抱负难以实现,早年难中进士,中年又因为婚姻卷入“牛李党争”,晚年困顿,终身只能担任微职,不入权力中心。

《2024年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范文

《2024年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范文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关注。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的理论框架,强调对文本的拆解、重组和再解读,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以《关雎》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其翻译策略、文化传递及译文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二、解构主义与文学翻译解构主义主张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重视文本间的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翻译中,解构主义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互文性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在翻译《关雎》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从多个角度解读原文和译文的可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三、《关雎》及其三个英译本概述《关雎》作为《诗经》中的开篇之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 XX教授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一”):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境,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2. XX学者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二”):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3. XX出版社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三”):结合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注重在传达原文情感和文化的同时,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对比在翻译策略上,译本一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而译本二则更加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相比之下,译本三结合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既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文化,又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2. 情感和意境传达对比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三个译本都做出了努力。

其中,译本一通过流畅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意境;译本二则通过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使读者在欣赏译文的同时感受到原文的文化内涵;而译本三则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安丽娅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5)003
【摘要】钱钟书1963年3月写的<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译论,仔细分析,有一部分译论竟然与同一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兴起的解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中一西两种译论虽然阐述的方式各有不同,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其精神实质是相通的.文章拟从解构主义的视角,通过观察和讨论林纾的翻译作品,来探讨文学翻译作品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问题.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安丽娅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读《林纾的翻译》——从异化角度看林纾的翻译策略及对文本的选择 [J], 江淑婧;邓新梅
2.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分析原文、译文、作者和译者的存在 [J], 安澜;蒲艳梅
3.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 [J], 黄培清
4.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和译文关系解读 [J], 张英华
5.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角度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林纾的部分译作读后思考 [J], 曹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和解构主义对比视角下翻译实质分析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流派,它们在文学、语言学和翻译等领域内都有相应的应用。

在翻译实质分析方面,这两种流派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结构主义认为一切都有一个结构,这种结构是不可见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符号、语言和文化形式来表达。

因此,翻译实际上是对原文结构的转换和再现。

翻译员应该尽可能地准确和忠实地传达原始结构,而不是简单地转换语言。

在这种方法下,翻译员将会使用一些规则和指南来翻译特定类型的文本,例如文学作品或法律文件。

结构主义方法着重于文本的内在组织和意义的发掘,而经过结构主义分析的文本翻译更倾向于完整而准确地传达原始本文的结构和含义。

然而,解构主义则不同,它认为结构仅仅是一个概念,并不存在单一不变的结构。

相反,任何文本都是在词汇、语法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中被塑造和影响。

在解构主义中,翻译员应该理解和重构原文,并将重点放在原始文本的多义性和模棱两可性上。

这种方法下,翻译员更需要关注原始文本中的语言层面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不是简单地翻译结构。

因此,在这两种流派之间,翻译实质分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结构主义翻译更着重于保持源语言的结构完整性,而解构主义翻译更关注语言的多义性和文化背景。

因此,在实际翻译实践中,翻译员应该根据特定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哲学流派,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

解构主义与翻译研究作者:宋佳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摘 ;要:解构主义是20世纪欧洲的哲学思潮,近年来在我国翻译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译介学导论》及《解构主义与翻译》入手,集中阐释解构主义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解构主义;译介学;翻译研究;可译性;不可译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1一、解构主义与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戴维斯在《解构主义与翻译》一书中在第一部分探讨了翻译中的可译与不可译问题。

1.延异(différance)这一章探讨了延异及由此产生的印记(trace)的相关内容。

延异是解构主义中的核心概念,它是由德里达杜撰出来的,取自法语单词“différer”,有两层含义,即延迟(to defer)和差异(to differ)。

意义体现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不同之处,而非符号本身。

意义是语言产生的效果或作用,而不是语言所表述的实物在场的现象。

“意义的产生不能先于延异,因为它是延异的嬉戏的结果。

所以,翻译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其不可译性,因为意义体现在符号之间。

2.限制(limit)这一章阐释了解构主义对于语言或文化有清晰界限这一观点的质疑,从单一性和普遍性(singularity and generality),文本(text)以及书写(writing)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可译性的限度问题。

任何语言或文化、具有其单一性,这使得文本不能被完全翻译,同时,任何语言或文化又与其它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重叠的内容,这就使得其具有普遍性,从而阻止了文本的完全的不可译性。

如果某一文本是完全可译的,那么它只是完全重复已经存在的,这就表明它没有单一性,也就没有个性;反言之,如果某一文本是完全不可译的,那它同任何意义系统毫无关联,就表明它是完全自我包容的,将会很快消失。

3.可重复性(Iterability)这一部分论述了“可重复性”这一德里达理论的关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3黄培清(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福建361012)摘 要:罗兰・巴尔特的《作者死了》宣告了原文及作者权威性的终结。

在后现代这一背景下,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深受沃尔特・本雅明的著作《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关于翻译论述的启发,对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作出了新的思考。

他打破了二者长期以来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指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

这一见解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关键词:原文;译文;解构主义;“共生”关系 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中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

西方传统译学研究是以原语为导向的,早期的翻译研究语文学派和以奈达为代表的语言学派,均认为原文、作者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译文是附属于原文的,译者是作者的“仆人”,是“隐形人”。

现代翻译研究派则将“原文-译文”这一二元对立的等级秩序完全颠倒过来,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操控”和“改写”。

安德烈・勒菲弗尔在其著作《翻译,改写和文学名称的操控》的扉页指出:“翻译当然是对原文的改写。

所有的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

因此,翻译实际上也是译者对文本的摆布,使文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Translati on is, of course,a re writing of of an original text.A ll re writ2 ings,whatever their intenti on,reflect a certainideol ogy and a poetics and as such mani pulate literiture t o func2 ti on in a given s ociety in a given way)。

该学派的研究方向向目的语倾斜,考察目的语中影响翻译的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这在提高译文和译者地位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到了后现代,罗兰・巴尔特和米歇尔・福柯等哲学家对原文及作者的权威性提出质疑。

以雅克・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者对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进行解构,打破了原文和译文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世”,二者是互补的“共生”关系。

本文试图对德里达的这一见解进行探讨,并阐释这一思想对译学研究的意义。

一、后现代语境下“作者之死”———对作者及原文权威性的解构1968年,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尔特发表了一篇题为“作者之死”的文章。

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他声称“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The birth of the reader must be at the cost of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作者死了”,意味着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真正起作用的是文本里的符号,读者通过解读这些语言符号,解释文本的意义。

因此,文本能否存在下去,取决于读者,这样,作者对原文的权威性就被解构了。

同时,巴尔特还否认文本有中心系统,有所谓的终极意义。

他指出,文本就像一颗洋葱头,“是由许多层(或层次,系统)构成,里边到头来没有心,没有内核,没有隐秘,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唯有无穷层的包膜,其中包着的只是它本身表层的统一”。

这说明文本的意义不是唯一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为例,对该小说所要表达的含义,不同的评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看法,时至今日,对该作品新的看法仍旧层出不穷。

这就表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文本意义的生成是读者积极参与的结果,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作者安放在文本里的东西。

这样,对文本的解释权就由作者转移到了读者手中,读者被赋予极大的权力,其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

巴尔特关于“作者死亡”的宣言得到了诸多后722010年3月第11卷第1期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OT OU VOCATI O NAL&TECHN I CAL C OLLEGEM arch.2010Vol.11.No.13收稿日期:2010-01-08作者简介:黄培清(1980-),女,福建泉州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及研究工作。

现代主义者的支持和拥护。

1969年2月,米歇尔・福柯为了加入法国哲学会,做了题为“什么是作者?”的演讲。

该演讲稿后来发表在《法国哲学公告》上。

在“什么是作者?”的演讲中,福柯开宗明义,指出:“‘作者’问题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福柯引用贝克特的话语“谁在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并由此解读出当代书写已经从“表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

“词语默默地,小心谨慎地在纸张的空白处排列开来,在这空白处,词语既不能拥有声音,也不能具有对话者,词语所要讲述的只是自身,并以存在之光来照亮自己”。

这就是说,书写是自我指涉的,与其所指的内容无关,与书写主体无关,书写不是传统意义上书写主体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而变成了词语的游戏。

“书写像游戏一样逐渐展开,不可避免地越出自身的规则,创造了一个书写主体不断消失的的空间”。

因此,福柯主张以“作者功能”取代传统的“作者”。

“作者的名字不只是一种词类成分(如一个主语,一个补语,或一个可以用名词或其他词类代替的成分),它的存在是功能性的,因为它用作一种分类的方式。

一个名字可以把许多文本聚集在一起,从而把它们与其他文本区分开来。

一个名字还在文本中间确定不同形式的关系”。

人们可以发现,书店里的书通常是按作者来归类的。

设想,假如某一天,人们发现《哈姆雷特》不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很可能将这本书重新进行归类,尽管这本书的内容本身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这就是福柯所说的作者的“分类”功能。

福柯还从另一个角度解构传统的“作者”概念。

他认为,“作者”仅作为文本或书写的产物或功能而存在,并不是作者创造了人物,写作了他的书,而是他的生活过程成就了写作,创造了作者自身。

这样,传统意义上“权威”的作者已不复存在,具有超验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意义的原文也随之被解构。

二、沃尔特・本雅明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阐释———“陶罐之喻”1923年,德国文学评论家沃尔特・本雅明在翻译完波德莱尔的《巴黎风貌》后,写下了题为“译者的任务”的译本序言。

这篇文章后来被誉为“解构主义译学思想的先声”。

该文里面关于语言,翻译和译者,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的一些思想对后来的解构主义者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译者的任务》是一篇带有神秘色彩的文章。

本雅明根据圣经里“巴别塔”的神话提出了“纯语言”这个概念。

他指出,各种语言之间不是陌生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存在于每一种语言整体的意指之中———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单独体现这种意指,只有每一种语言互为补充的意指的集合才能体现这种意指:这就是纯语言”。

本雅明进一步指出,翻译是通往纯语言的途径;翻译不是信息交流传递的过程,而是体现语言之间差异和互补关系的过程。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追求的不是原文和译文的等同,而是原语和目的语这两种语言的融合。

因此,译者的任务是“将那种依附于外来物的纯语言融于其自身,并通过转换将被围困在作品中的纯语言解放出来。

看在它的份上,他将自身语言的腐朽疆界打破”。

本雅明进一步指出,原文存在翻译的法则,即原文的可译性,翻译因为原作的可译性力量而与原作具有另一种联系,准确地说,是生命的联系。

“译作以原作为依据,但是与其说译文源自原文的生命,毋宁说它是原文的再生。

因为翻译晚于原作,世界文学的重要作品也从未在问世之际就有了选定的译者,它们的译本标志着其生命的延续”。

在本雅明看来,译作的存在不依赖于原作,相反,原作要依靠译作而“存活”,在译作中,原作的生命之花得到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最繁盛的绽放”。

本雅明还用一个比喻阐明了译作如何使原作获得“后起的生命”,即所谓的陶罐之喻。

“如果我们要把一只瓶子的碎片重新黏合成另一只瓶子,那么碎片必须能够彼此吻合,虽然它们的形状不用一样。

同样,译作虽不用与原作的意义相仿,但译者却得一五一十地将原作的表意模式细致入微地吸收进来,从而使译作和原作都成了一种更伟大的语言可辨认的碎片,好像它们原本就属于一个陶罐似的”。

破碎了的陶罐被黏合就意味着原作的“再生”。

本雅明用这个比喻形象地阐明了原作与译作之间的关系:译作是原作生命的延续。

这一思想对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共生”关系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雅克・德里达深受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关于翻译的思想的影响。

他指出,译文是原文“存活”的手段,译者的任务“无非是保证语言的存活,更广的意义上说,即生命的存活”。

将文本从原语译成目的语,译者使文本得以“继续存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82德里达吸收了本雅明的语言观,认为不同语言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翻译恰恰体现了语言之间的这种联系。

“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最终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性质上互补,就仿佛是一个更大(语言)整体的各个碎片,又好比同一个所指的不同意义”。

德里达指出,文本永远都是不完整的,因此需要“补充”,即需要翻译以确保其“存活”下去;文本对生命有着永无休止的渴求,因此文本是渴求被翻译的,即便有的文本从来没有被翻译过。

译文扩展、补充了原文,通过翻译,原文在目标语言系统中成长,成熟,获得新的生命。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扩展了语言,使语言得以成长。

语言之间的互补性通过翻译这座桥梁得以体现,翻译促使了语言的融合,确保语言“神圣”的成长。

传统译学理论认为译文依赖原文而存活。

德里达颠倒了这一秩序,认为原文想要存活下去,就必须有译文;原文的存活不是依赖原文本身所包含的特性,而是依靠译文所包含的特性;文本的意义不是取决于文本自身,而是取决于译文;每经一次翻译就改变了文本的意义,因为文本本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赋予原文新的阐释,各种不同的阐释互相补充,原文也因此得以继续“存活”。

德里达进一步指出,原文与译文之间是互补的“共生”关系,而非传统译学理论所认为的“模板—复制”的关系。

德里达关于原文与译文关系的这些论述不难在翻译史上找到证据。

试想,要是没有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那些优美的中国古诗能在西方文化这片异域土壤中生根发芽吗?同样,要是没有朱生豪等人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莎翁的著作又何以能在中国多年方兴未艾呢?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德里达关于原文与译文关系的论述是在后现代“作者死了”的背景下产生的。

他的观点同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的翻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解构主义打破了长期统治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消解了“原文—译文”这一二元对立,将二者看成互补“共生”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