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翻译韦努蒂
解构主义翻译观刍议_兼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作者简介:任淑坤,南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4-05-03(修改稿)2004年第11期总第188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2004,l 11Serial l 188解构主义翻译观刍议)))兼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任淑坤(河北大学外语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摘 要: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及形而上学传统中/二元对立0和/唯一真理0的否定,其旨在建立一种多元、宽容、开放的体制。
解构主义思潮与读解观察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并随之出现了解构主义翻译流派,其代表人物韦努蒂关于原创与翻译、流畅与抵制、主流与剩余等的相关论述引人思考。
关键词:解构主义;读解观念;韦努蒂;抵抗Abstract:Deconstructionism,defying the /bi nary opposition 0and the /only truth 0i n constructionism and metyphyisics,aims to estab -li sh a pluralistic,tolerant and open mechanism.Deconstructionism and its way of interpreting text exert great i mpac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result in the deconstructive school of translati on.The representati ve of the latter in Lawrence Venuti,his expounding on originali ty &translation,fluency &resistancy mainstream &remainder sheds stimulating light on translation studies.Key words:deconstructionism,way of interpreting,Lawrence Venuti,resistancy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4)11-0055-04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翻译研究也经过了漫长历程,但其长久停留在随想、点评、感悟为特征的语文学阶段,中西皆同。
文化翻译理论韦努蒂
23
韦努蒂采用抵抗式翻译来抵制归化的顺畅翻译 观,目的是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产生陌 生化的译本,这里的陌生化既体现在相对于原文 的陌生,同时更体现在使译语读者感受到异域文 化的陌生,阻止目的语文化对文化他者的帝国主 义归化,通过抵抗式翻译来限制我族中心主义暴 力,推翻英语国家的文化霸权及其所带来的不平 等文化交流,抵制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自恋心理, 通过译者在译文中的“现身”,实现译者地位的 上升使其劳动和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9页
9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同时,另一思潮也在不断 冲击着传统翻译理论。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解 构主义,又称后结构主义,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 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 的活力,开拓出新的视野。
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文本本身不存在确定的意 义,文本的生存依赖于译文。法国解构主义代表人物 之一的罗朗·巴特曾宣称“作者死了”,他认为文本 一旦完成,开始起作用的便是语言符号,读者通过语 言符号的解读,解释文本的意义,已不是原作者的主 观意志。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9页
17
除上述两位学者外,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还吸收了 很多来自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思想,如德里达的解构 主义观点,女性主义学说,他的某些概念还吸收了 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理论和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 析理论,通过对各学科领域思想的借鉴和吸收,韦 努蒂将翻译所形成的各种文化认同感列为其研究的 一方面,关注解构主义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如, 阶级、性别、民族、和性观念是如何影响这些文化 认同从而又改变了这些认同。可以说韦努蒂已将文 化学派的理论与哲学研究的途径联系起来,以其独 特的方式把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争论的问题引 入到翻译研究中的辩论中来,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其 主要著作的分析来梳理其理论的发展变化。
浅析韦努蒂的翻译思想
浅析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作者:陈思刘晓萌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06期摘要: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和积极倡导者。
其译学思想主要集中在1995年出版的专著《译者的隐形》和他主编的一本解构主义翻译论文集《对翻译的再思考》以及著作《翻译的丑闻》中。
近年来,随着翻译者对文化交流与传播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强,韦努蒂的翻译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影响极大。
本文简要梳理了韦努蒂的主要翻译思想,指出其进步性及局限性,能够为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翻译;译者的隐形;异化翻译一、译者的“隐形”韦努蒂在其专著《译者的隐形》中提出“隐形”这个术语,用来描述译者在当代英美翻译界的状况。
他指出译文的“不可见性”,读者看不见译者,仿佛在读原文,而不是译文。
译者实际处于“隐形”状态,原因包括两方面。
首先,译者本身倾向于译成“流畅”的英语。
其次,译入语读者阅读翻译文本的方式。
不论是散文、诗歌、小说还是其他类型的题材,多数人所接受的译文是读起来流畅,没有任何语言或风格的独特之处,看上去译文已经反映了作者的实质意义,译文似乎不是译文而是原作。
然而,翻译的前提是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彼此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
这种流畅的翻译方法不仅忽略了作者和译者、原文和译文的相互关系,抹杀了译者对译文的阐释、应得的地位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同时还掩盖了语言和文化间的差异。
所以韋努蒂提出了“抵抗式”的翻译策略,倡导译者显形。
这种抵抗是勇于承认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表现出来,甚至也会背离原文。
译者应该故意保留原文的表达和句式,避免译文通顺,让读者明显感觉到所读的是译本,从而感觉到译者的存在,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彰显了译者的角色。
二、异化——韦努蒂翻译思想的核心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就不同的翻译方法发表演讲时指出:“要么译者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让读者去接近作者,要么译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让作者去接近读者。
从韦努蒂解构主义思想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AcademicEditionMarch2007Vol.4No.1CollegeEnglish一、异化与归化之争早在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一篇关于翻译的不同方法的演讲时就指出,“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Lefevere1977:74)。
这两种方法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异化”和“归化”。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是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创导者。
她用解构主义观点来建立她的翻译理论,她对翻译下的解构主义定义是这样的:“翻译是译者在理解的前提下,用目的语中的能指链来代替源语文本中的能指链的过程。
”因为意义是一个可能在无限的链上的关系和差异产生的效果,因此,意义永远是有差异和延迟的,永远不会是一个原文的整体。
无论是外国的文本,还是译文,都是派生的,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材料构成的。
因此,不论是外国的作者,还是译者,都不是原作者,同时也使作品的意义产生不稳定性,以致会超越作品的意图。
这与传统的翻译观念是大不同的,传统观念认为,作者是一个独特文本的原创者,文本是作者抒发自我感情的场所,它对文本有绝对的权威和最终的解释权,而译者的工作只能是对原文的模仿,译文既不抒发自我感情,也不独特,是原文的派生物。
在这一观念长久的统治之下的翻译,决定了将译者放在从属于作者、翻译从属于创作的地位。
译者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增加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忠实感和逼真感。
韦努蒂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多元的,一个译本只是临时固定了作品的一种意义,而且,这种意义的固定是在不同的文化假设和解释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受到特定的社会形式和不同的历史时代的制约。
意义是多元的,不定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统一的整体。
因此,翻译不能用数学概念那种意义对等或一对一的对应来衡量,而所谓确切翻译的规范、所谓“忠实”与“自由”的概念,都是由历史决定的范畴,所以译作的生存是由译作与译作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的。
翻译的解构主义流派
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1、翻译的性质、作用 翻译的性质、 1)德里达认为,翻译应该重新定义。 即翻译不仅仅只定义为掌握某种内容的跨越活 动,同时更主要的是为“播散”和“逃 遁”(escape)等跨越时间场所提供论坛(forum)。 2)他的翻译思想是假设不存在共核和深层结构, 将自己的解构理论建立在非等同、非对等和不可 传达的基础之上。
4)语言的可译性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可译性本身显示了语言背后的隐含意义。 其二是可译性也表现了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 之间的己/异(self/other)结构关系。 5)问一部作品是否可译是一个双重问题: 一是在这部作品的全体读者中能不能找到一个 称职的译者; 二是这部作品的本质是否将自己授予翻译,并 在充分考虑到翻译这种样式的重要性之后,呼 唤着读者。
③这种由符号的共时态区分引出的历时态的延搁, 加深了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本质。 ④可见德里达把意义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 过程,而不像结构主义那样将意义视为一个 “终点”或“固定点”。 3)德里达自创的“异延”这个概念对翻译有两 点启示与意义: ①德里达用此词首先对本体论的“存在”这个概 念提出疑问:在场(presence)就是存在吗?“异 延”在场就是缺席,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德 里达用包括“异延”在内的这些概念构成一张 网状结构,宣告了本原的不复存在,文本的永 不完整性。
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 和文本的意义。 和文本的意义。 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 (异延) 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主义意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1)Difference包含了拉丁文differ的双重含义, 即一、不同,相异;二、推迟、延期。他这样做 本身就有一种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语音为中心的 语言理论的嘲讽。 2)传统符号学理论普遍认为,能指(signifier)和 所指(signified)是紧密结合的。德里达则认为: ①人们从符号中寻找意义时所得到的不过是能指 的能指,解释的解释。
劳伦斯·韦努蒂
一.劳伦斯·韦努蒂的基本信息及其主张: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1953年—)学者,大学英语教授,专职翻译家,美籍意大利人,生于费城南部(此区域居住者多为意大利裔),七十年代早期在天普大学攻读英语文学,198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主编论文集《对翻译的重新思考:语篇、主体性与意识形态》(Rethinking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Ideology),(1992)、《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Translation)(1995)《不光彩的翻译》(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Ethics of Difference)(1998).韦努蒂把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付诸实施,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
其目的是:在思想意识上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在翻译原则和方法上,提创“存异”而不是“求同”。
通过对英美翻译历史的研究,他得出英美文化中译者和译作实际上处于“隐形”状态。
造成译者隐形的原因是由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界的主流翻译方法所致。
鉴于归化翻译是英美翻译作品是主流翻译方法,而译者在这些翻译作品中都是“隐形人”。
Venuti主张“异化”翻译,号召译者采取抵抗翻译策略,以显示自己在翻译中的存在。
Venuti的异化翻译法归因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him. “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
”VENUTI异化翻译理论中存在的问题:由于Venuti过分关注政治对翻译方法的影响,其所提倡的异化翻译理论忽视了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没有考虑到接受者的需求。
(哲学研究范式)解构主义翻译观
Jacques Derrida (德里达)
以解构主义思想为武器来反思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 (logocentrism)和语音中心主义(phonocentralism)。他认为翻 译是不断修改原文以置换原文的过程,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 一种文本对另一种文本有调节的转换。
“在场” “忠实”
由于文本是用来记录主体的“思”书写是对现场缺席的补充,因 和“言”的,主体的“不在场”,为 其 固 定 性 和 具 有 生 命 活 力
会导致“思”和“言”的误解。 而成为在场的一部分,也是语 言存在并产生意义的基本前
一部作品具有可译性意味着它能够保证自身在被翻译之后,其原 版的本质思想与固有意蕴仍然能被传递。
从这种可译性出发,译者的任务不是对原文内容和信息的简单复 制与传达,翻译的使命是充分挖掘两种语言的差异,把作品内部那 些固有的特殊意蕴转换过来。这种特殊意蕴就是语言文化的融合, 通过纯语言(pure language)达到意义上的统一。
理论介绍
解 构 主 义 ( Deconstruction ) : 也 称 “ 后 结 构 主 义 ” ( Poststructuralism),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否定了结构主义关于意义确 定、中心和结构的思想。其核心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系统、突破封 闭的结构、排除中心和本原,消解二元对立,产生无限可能的意义 网络”。 解构主义翻译观:翻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使已知或所 言与其他意义结构的不间断的联系过程,并以此生产出新的意义。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对新闻翻译的启示作者:于福清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8期摘要:韦努蒂将解构主义哲学观运用于翻译实践,提出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主张翻译应重在“求异”,而不是“求同”。
笔者认为,在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多元文化共融的今天,韦努蒂的翻译思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对跨文化传播的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解构主义异化归化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产生背景及核心观点简介在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以前,中外关乎翻译策略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而展开,其中尤以“直译”与“意译”的旷日之争最为典型。
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权威、《圣经》英文版译者奈达针对“直译”与“意译”你来我往的较量,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这一“归化”式翻译策略,将文化要素纳入翻译研究的考量范围。
在奈达看来,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文化背景,所谓“归化”,就是力求用译语文化规约下最自然的语言将源语文本转换成译语文本。
“归化”与“意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归化”强调尽量用具有译语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最自然的语言)反映源语文本中文化成分的意义,属翻译策略,而“意译”聚焦于忠实通顺地复制源语文本的内容,是实现“归化”的具体方法。
由于奈达在国际译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归化”翻译论长期以来被奉为至理名言,成为主导西方乃至世界范围翻译活动的风向标。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韦努蒂针对“归化”极端化现状,敏锐地指出“通顺的翻译”策略一直在西方占主导地位,其根本原因是要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标准,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抹杀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这是典型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剥夺。
1995年,韦努蒂的代表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问世,系统阐述了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
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对新闻翻译的启示
XINWEN AIHAOZHE2011·4(下半月)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策略产生背景及核心观点简介在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以前,中外关乎翻译策略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而展开,其中尤以“直译”与“意译”的旷日之争最为典型。
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权威、《圣经》英文版译者奈达针对“直译”与“意译”你来我往的较量,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这一“归化”式翻译策略,将文化要素纳入翻译研究的考量范围。
在奈达看来,翻译应该以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文化背景,所谓“归化”,就是力求用译语文化规约下最自然的语言将源语文本转换成译语文本。
“归化”与“意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归化”强调尽量用具有译语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最自然的语言)反映源语文本中文化成分的意义,属翻译策略,而“意译”聚焦于忠实通顺地复制源语文本的内容,是实现“归化”的具体方法。
由于奈达在国际译界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归化”翻译论长期以来被奉为至理名言,成为主导西方乃至世界范围翻译活动的风向标。
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韦努蒂针对“归化”极端化现状,敏锐地指出“通顺的翻译”策略一直在西方占主导地位,其根本原因是要以西方的意识形态为标准,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抹杀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这是典型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剥夺。
1995年,韦努蒂的代表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问世,系统阐述了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
在韦努蒂看来,翻译是译者在理解的前提下,用目的语中的能指来替代源语文本中的能指的过程,通俗地说,翻译就是用目的语对应言语表达源语文本意义的行为。
由于意义是一种多元的、不定的关系,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统一的整体,所以翻译不能用数学概念那种意义对等或一对一的对应来衡量。
韦努蒂解构主义异化翻译理论的创新与不足-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韦努蒂解构主义异化翻译理论的创新与不足-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引言解构主义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重新建立新的秩序。
解构主义的一大特点就是结构主义所提倡的二元对立,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即一系列的逻各斯,认为没有权威或是中心。
解构主义者的重要分析方法是观察二元对立,最后认为这些二元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构主义产生以后,许多学术领域都借其研究和思想拓展了自己研究的新视野,在翻译研究领域也形成了解构主义学派,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Venuti) 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他的创新在于从文化学视野建立解构主义异化翻译理论。
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符号系统,而且是文化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行动。
韦努蒂认为翻译面对两种文化差异,不可能完全忠于原文。
他以抵抗式翻译解构英美文化霸权主义,以彰显译者的主体性解构译者隐身,以读者与作者断裂解构忠实观。
2 以抵抗式翻译解构英美文化霸权主义要么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要么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
(转引自杰里米芒迪《翻译学导读》,2001:28)这是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在一次名为《论翻译的不同方法》的演讲中提出的。
上文所说的两种方法,一个是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另一种是向作者靠拢,分别对应的是归化和异化,施莱尔马赫提倡的是异化。
他认为翻译越是忠于原文本的语言特色和修辞,译作对读者就越是异国化。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的内涵则比施莱尔马赫的更加丰富,不光涵盖了翻译策略,还包括对于外国文本的选择。
他将翻译置于与一个大的文化系统中,考察了在翻译中英语国家文化的霸权主义(在英美文化中,提倡的是通顺的归化翻译策略,这其实是对原语弱势文化的侵吞)。
解构学派翻译理论
结构主义
• 初步理论 • 1922年,奥地利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 《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世界是由许多"状态"构成 的总体,每一个"状态"是一条众多事物组成的锁链, 它们处于确定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就是这个"状 态"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这是目前所 知的最初的结构主义理论,它首先被运用到了语言 学的研究上。
• 2)德里达指出,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的 二元项对立并非是平等并置,而且存在着等 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所证 明的是二元对立的前一项优于或先于后一项, 因而前项是首位的、本质的、中心的、本原 的,而后项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边缘的、 衍生的。
• 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策略 • 1)德里达称西方哲学为“在场的形而上学”,而 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就是要颠覆这一认为只有一个本 原,一个中心,一种绝对真理的“在场的形而上 学”。 • 2)他得出了几种瓦解(presence)的解构主义策 略:异延()等概念。
作品
“纯语言”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本雅明 一、本雅明《译者的任务》阐述的语言哲学:“纯语言” (pure language)问题。
• 1、翻译必须在“纯语言”的关照下方能进行。 • 1)翻译的首要目的。 • 通过协调语言的多元性使它们相互联结,相互 补充,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独特语言,即“纯语言” 或“共同语”(universal language)
• 二、德里达从解构主义思想入手讨论意义的本质和文本 的意义。 • 1、Difference(异延)是德里达自创的瓦解结构主义意 义确定性的关键性术语。 • 1)Difference包含了拉丁文differ的双重含义,即一、 不同,相异;二、推迟、延期。他这样做本身就有一种 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语音为中心语言理论的嘲讽。 • 2)传统符号学理论普遍认为,能指(signifier)和所 指(signified)是紧密结合的。德里达则认为: • ①人们从符号中寻找意义时所得到的不过是能指的能指, 解释的解释。
解构主义翻译韦努蒂
归化法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 是基于人
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 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
原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内容。
关于归化与异化
2.异化(foreignization)eg是:H指i偏gh离b本u土ild主in流g价s 值ar观e ,springing up like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m一u定sh程ro度o上m保s,留原in Beijing 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异的化翻:译犹。它如主蘑张菇在般地涌现 译表文 达中方式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归化化和:目的如语雨的后语春言笋般地涌现
2013年5月27日应邀做客清华大学外文系
主要著作
《对翻译的重新思考:语篇、主体性与意识形态》
(Rethinking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1992)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 ———成名作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1995)
他称这种翻译策略为“抵抗”(resistancy)。所谓“抵 抗”,就是抵抗目的语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但同时韦 努蒂也指出,“抵抗式翻译”不适合于科技翻译,因为 科技翻译主要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奈达
韦努蒂的异化的翻译主要包括:
1 选材之异。选择被主流文化排斥的文本,重构外国文学经典。 (《译者的隐身》第二章中强调了翻译选材的重要性和策略性。)
1、反对译文通顺
1 韦努蒂认为,以往翻译传统,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价
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观在汉英互译中的解读
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观在汉英互译中的解读An Interpretation of Lawrence Venuti’sDeconstructi ve Translation Theory through Translation Practi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学科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杨佩亮指导教师:贾欣岚副教授天津大学文法学院二零一二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它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批判了传统翻译实践中以“忠实”、“通顺”为主导的翻译策略,主张翻译应该有意识地保留异质,抵抗目标语言的统治地位,进而瓦解民族中心主义带来的种种弊端。
他的这种解构主义性质的翻译理论既包含了具体的翻译策略,也涉及到了翻译伦理层面,引发了新一轮对译者地位和翻译理论的讨论。
本文首先界定了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概念,追溯了韦努蒂解构主义翻译策略的思想渊源。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重异质思想,本雅明的纯语言理论,以及德里达的“延异”解构主义哲学构成了韦努蒂解构主义倾向的翻译理论基础。
在完成理论背景的梳理之后,本文对韦努蒂的主要翻译思想展开了分析。
从异化翻译的确立到存异伦理的解构 劳伦斯韦努蒂翻译理论研究
2、选用与原文风格相符的目标语言词汇,以传递原文的独特韵味。 3、尊重原文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意象和修辞手法。
二、韦努蒂对异化翻译的阐述和 解读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异化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他指出, 翻译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涉及文化、历史、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 层面的跨文化交流。因此,翻译需要尊重并体现原文的异质性,而不是将其消解 于目标语言之中。
2、异化:与归化相反,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 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这种翻译方法有助于保留原文的文化差异 和语言风格,让读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特点。然而,过度异化可能 导致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和文化冲突。
五、如何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是关键。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强调忠实于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而交际翻译注重目标读者的理解和 接受效果。因此,在实践中应将这两种翻译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 适的翻译策略。当涉及重要信息传递和语义表达时,采用语义翻译为主、归化为 辅的方法;而在文化展示和修辞效果方面,则可采用交际翻译为主、异化为辅的 方法。
总之,从异化翻译的确立到存异伦理的解构,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为我 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理解和应用韦努蒂的翻译 理论对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在翻译研究中,归化和异化这对概念长久以来一直是核心议题。从乔姆斯基 (Noam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到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异化翻译 策略,这些理论都为我们理解翻译过程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视角。本次演示将 通过探讨这对概念,进一步理解翻译、文化身份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最新文档资料
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在西方翻译界,最具影响力的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思想,这一思想有其系统的理论,在翻译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结构主义以语言的规律性、整体性和深层结构等理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理性思维,使得翻译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在经过实践的检验后,渐显其弊端。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界产生了对结构主义的反叛,以消解性为主要特征,系统地解构了结构主义关于结构和意义等重要概念,故名曰“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又称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等。
德里达于1967年发表的三部著作奠定了解构主义的基础。
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反逻格斯中心、反权威、反理性和反结构。
它认为语言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文字只是其外在形式,直接否定了意义的确定性,否认了结构的存在。
它主张要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封闭的结构,排除中心和本原,消解二元对立。
解构主义文学翻译观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强调解构作者的权威地位,是译者赋予了原作作者作品以新的生命。
因此它赋予译者更大的自由,让译者主动地在阅读中介入作品的再创造。
一、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解构主义者把自己的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引入翻译理论中,给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视野。
解构学派的反传统观念(反结构主义)无疑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节通过剖析解构主义翻译观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两方面的冲击来阐明其进步性。
(一)对“忠实”原则的冲击解构主义首先打击的是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逻格斯中心主义,即语言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的存在。
由结构主义这样的语言观念形成的翻译观不可能是一种开放型的。
逻格斯中心主义认为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先,语言本身无足轻重,它只是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
解构主义翻译韦努蒂课件
03
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文本的开放性
文本的开放性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具有开放性,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读者通过阅读和解释来构建的。在翻译中,这种开放性 表现为对原文意义的多元解读和翻译的多样性。
多元解读
解构主义鼓励译者从多个角度解读原文,发现和挖掘原文中潜在的意义和信息,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固定的解释。这有 助于丰富翻译的表达和意义。
01
否定传统翻译价值
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观念的挑战 被认为是否定了传统翻译的价值 和意义。
误导译者
02
03
缺乏实证支持
解构主义被批评为误导译者过于 强调个人主观性和创造性,导致 译文偏离原文意义。
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批评认为 该理论缺乏实证支持,难以证明 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影响与发展
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鼓励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 进行创造性重构。
提倡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更加符合 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推动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深入到文化层面,关注译本在目标文化中的传播 和接受情况。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也是导致翻译中意义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可能 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标 语言的文化背景,尽可能地消除意义的不确定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解构主义视角下论异化与归化
解构主义视角下论异化与归化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解构主义在翻译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冲击。
韦努蒂批判英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主张异化翻译这一解构策略。
从解构主义视角下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翻译策略上采取异化促进了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解构主义;韦努蒂;异化;归化传统翻译理论中从语言层面,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
因此,人们给翻译设定了许多标准,国内的如严复的“信达雅”说、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神似”说、刘重德的“信达切”说等,不一而足。
国外的如奈达的“功能对等”论、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论、纽马克的“交际翻译”论等,所有这些都是从充分再现原作的交际效果而着眼的,并没有把原作的本身民族思维方式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考虑进去。
因此,传统翻译理论“重内容轻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导致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重译语轻原语”的倾向。
随着解构主义在翻译研究的出现,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日趋受到重视,“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
(尤金·奈达, 1998.107)异化和归化作为处理文化差异的两个重要翻译策略,再次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解构主义的兴起发展及特征1.解构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西方翻译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思想,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即认为语言的表达之前先有明确的内在意义,语言文字只是其外在形式,结构主义者设想有一个超然结构决定符号的意义,成为意义的根据和动力,并力求对这个结构作出客观的描述。
(张永喜,2006.6)伴随翻译理论的发展,结构主义的弊端也日益彰显,随之就出现了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Destructuralism)又称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是源于法国的一种反传统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韦努蒂 异化翻译
1
2
3
评价
4
归化&异化
译者的隐身&现身
1
归化&异化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鼻祖
施莱尔马赫支持前一种
方法,即异化翻译方法。
施莱尔马赫
德国学施者施莱莱尔尔马马赫赫被的认演为是讲提被出看归化、异化翻译 策略的鼻做祖是。 异化翻译兴起的标
1813年施莱尔马赫志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
THANKS
请在此输入您的副标题
优点
1.促进两个国家语言和文化的交流与传 播,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所蕴涵的异域 文化特色,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异域民族 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内容。 2.有助于提高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3.有利于抵抗文化霸权现象,以在英美 文化中表现处于边缘地位的外国文化, 即要为外国文化在英美文化中争得独立 的地位。
局限性
1.它缺乏对语言问题的研究。
对于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翻译的途径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 作者;
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 近读者。”
前者是“顺从作者”的方 后者则是“顺从读者”的
法,可称之为“异化法” 方法,可称之为“顺化法”
(alienation)
(naturalization)
2 语言之异。选择与主流话语不一样的语言来翻译,从而对主 流话语加以补充,修正甚至重构。
(《译者的隐身》第一章中认为译文越接近原文的措辞,对读者来说 就越显得异化,就越有可能起到修正主流话语的作用。)
3 文化之异。通过不同文化的引入彰显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 抵抗文化霸权。
3
译者的隐身&现身
1.《译者的隐身》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 即”所谓“不可见性” (invisibility),读者就像 看原文一样。
1.韦努蒂提出译者应当与作者共享著作权。
2.译者应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把译出语的 语言、文化特点通过翻译呈现出来,译者的创 造性劳动也可以通过这些“异质”的引入得以彰 显,继而使译者现身。
3.译者可以在译作前言、后记中,以及在进行 其他的讲座、访谈时谈出自己的辛苦劳动, 以求逐步获得认可。
4
评价
关于归化与异化
1.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 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 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 的“文化对等”。
归化法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 是基于人
类文化和语言的个性而发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 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
劳伦斯·韦努蒂
解构学派
劳伦斯·韦努蒂
美籍意大利学者,生于1953年,出生 在费城南部(此区域居住者多为意大利 裔),七十年代早期在天普大学攻读英语 文学,198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劳伦斯·韦努蒂是继德里达之后解构主 义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近年来才 崭露头角的美国翻译理论家,也是美国一 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创导者。他从 事翻译多年,现在是美国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英文系教授、著名 翻译理论家和历史学家。
2013年5月27日应邀做客清华大学外文系
主要著作
《对翻译的重新思考:语篇、主体性与意识形态》
(Rethinking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1992)
《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 ———成名作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1995)
他称这种翻译策略为“抵抗”(resistancy)。所谓“抵 抗”,就是抵抗目的语文化的种族中心主义。但同时韦 努蒂也指出,“抵抗式翻译”不适合于科技翻译,因为 科技翻译主要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奈达
韦努蒂的异化的翻译主要包括:
1 选材之异。选择被主流文化排斥的文本,重构外国文学经典。 (《译者的隐身》第二章中强调了翻译选材的重要性和策略性。)
原文的内容。
关于归化与异化
2.异化(foreignization)eg是:H指i偏gh离b本u土ild主in流g价s 值ar观e ,springing up like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m一u定sh程ro度o上m保s,留原in Beijing 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异的化翻:译犹。它如主蘑张菇在般地涌现 译表文 达中方式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归化化和:目的如语雨的后语春言笋般地涌现
2.采用这种策略翻译的作品往往 很难得到作者的喜欢。(比如杨 宪益的《红楼梦》和霍克斯的 《红楼梦》,前者是异化,后者 是归化,霍克斯的译作比杨宪益 的译作在英语国家受欢迎得多。)
3.抵抗文化霸权的有限性。
参考文献:
[1]Venuti,Lawrence.Rethinking Translation: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2. [2]Ve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3]马会娟.对Lawrence Venuti异化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5]张志成.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家林语堂[J].大众科学,2007,(9). [6]陈德鸿,张南峰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7]靳哲,略论译论家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郝妙文,解构主义翻译伦理评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9]曹华经,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赵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导读,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link?url=zV41irHLvCgtK11QWY01MV6F6z7aPORMwqZQ66y48lJkm9pVA4TY0nHrJUGgG9mo98Qtc3lEVResT6QflCMvqOwT1r9tEAnaXfMro7vp601Gb_hUFN7MgSXgqI7HS72_f4nYrf0nM5M7b6gDRdNK
1、反对译文通顺
1 韦努蒂认为,以往翻译传统,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价
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的。其提倡的翻译原则就是“通顺的翻译” 和“归化”的翻译。
2 韦努蒂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其目的不是在翻 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上和 文化上的差异。
2.异化翻译:韦努蒂的“抵抗策略”(resistancy)
3)韦努蒂批评了当代英美的翻译流派中以 奈达为代表的归化翻译理论
韦努蒂说奈达是想把英语中透明话语的限制,强加在每 一种外国文化上,以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规范。这是用通 顺的翻译策略,把归化隐藏在透明度之中。与其说是文 化交流,还不如说是为了归化的目的对外国文本进行文 化侵吞。
反对英美传统的归化,主张异化的翻译。
《不光彩的翻译》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1998)
《翻译研究选读》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2000)
《翻译研究与实践教程》
(translation: a textbook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4)
2.韦努蒂发现,在当前英美强势文化中外国文学 的译入仍然通常采取归化策略,译文通顺、流畅、 自然,看上去好像是译语的原作,不见翻译的痕迹,译 者似乎隐了身,翻译因此变得透明。
3.在著作权法中,作者被视为作品的完全拥有者, 译者对自己的翻译作品不具有所有权,只会收到翻 译的稿费,像译作出版费,再版费均与译者无关。 在很多译作的封面也没有译者的名字,译者处于 “隐身”状态。
异化法则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 是基于人类
文化和语言的共性而发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 容。
2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论背景
解构主义翻译观
借鉴
韦努蒂的翻译理论
认为文本本身不存在 确定的意义,文本的 生存依赖于译文。
韦努蒂的翻译理论是以 解构主义观点作为其理 论基础的。他从解构主 义的视角把翻译定义为: “翻译是译者在理解的 前提下,用目的语的能 指链来替代原语文本中 的所指链的过程。”
1)韦努蒂首先追溯了英美文化 中归化翻译的历史。
从17世纪到当代的西方翻译,归化 策略一直占有主导作用。
“其根本原因是要以西方的意识形 态为标准,在英语中形成一种外国 文学的规范。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 帝国主义文化的价值观,来塑造外 国文本的。”
2)韦努蒂也追溯了异化翻译的历史
保留了外国文本中之异,抑制民族中 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但破坏了目的 语文化的规范。
韦努蒂的归化&异化
他说:“翻译者可以使用异化和归化的翻译方 法。‘归化法’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翻译国的 价值观归化到目的语国的文化中来,即把原文作 者请回家来;‘异化法’则是通过把外国文本中出 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完全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 国外去。”
二。理论发展
韦努蒂在书中追溯了以通顺为目标的 “本土化/归化”(domestication)的翻译理论 以及作者所赞成的“异化”(foreignization), 批判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文化为 归宿的倾向,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抵抗 式解构主义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