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运用

一.引言

随着各类学科的诸多理论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引入,翻译的理论阐释也变得多样新颖,诸如令人耳目一新的翻译心理学、翻译美学和翻译哲学等。其中,产生于西方文论界的解构主义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对结构主义的反思。解构主义理论在人文、社科和哲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轰动。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笔者发觉从解构主义角度研究翻译,确实能够看清翻译的本质,进而挖掘出研究翻译的新思路。

讨论解构主义与翻译问题在当代翻译研究中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无论对这种理论赞成与否,人们都无法否定其客观存在的影响。(王宁,2009)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将这一思想引入翻译,打破传统的翻译观点忠实和通达,强调译者本身作用和意义,这对翻译的传统理论有较大冲击,但也给人们对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二.解构主义在翻译理论中的具体体现

解构主义最初是从法国兴盛起来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其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该思潮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倡议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包括社会秩序、道德秩序以及个人意识上的秩序和民族性格等。总之,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换言之,解构主义是一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反二元对立、反权威的学术思潮。

因而,翻译的本质过程也就解析和重构了文本并且回到表达意象被命名和传达之前的一个状态了,从而便使得语言在本质含义层面重新传达或转向的路径走向透明清晰了。解构主义理论家认为翻译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分解、重新分析、再次构建的过程,通过引入的外来各类语种元素,颠覆、拆解原文语言秩序。因而,在解构文本材料时,源语文本的界限和限制因素不复存在,其隐含的涵义也并非不变,延异存在于文本材料开放的动态过程进行中。用德里达的话说,翻译其实就是内涵意义不断地被推迟和延异,在这样的延续过程中,不断地被解析和构筑,译者自身成为语言文本材料的最终解构者和阐释者(derrida, jacques,2001)。法国社会及文学评论家巴尔特曾在其著作中直接宣称作者已死,即所有文本(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等)一旦完成,剩下的只有语言符号本身,而读者通过对语言符号来解读文本的实质意义。译者作为文本解读过程中第一读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或是对原作者亦步亦趋,而是得到了一定的主动权和独立性,译者能够依据自己的理解与探析来地赋予文本材料意义,由此翻译者的主体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三.翻译中解构主义的具体特点

解构主义在翻译中的应用,本质上打破了原语文本材料含义的单一论,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新颖和独特的方向,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解构主义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准则中的二元对峙关系。在传统翻译理论中,文本原作者和译者、源语和译入语一般都会在二元对立状态;源语和原作者总被认为是重要的和主导的,而译入语和译者则是第二位的、次要的,而且译者的身份地位都屈从于原作者。(贾和平,2010)这些传统理论却正是解构主义理论家所反对和打破的,他们认为以上两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补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凭着这种新逻辑、新视野,解构主义将译文从屈从于原文的处境中解放了出来,使得译文获得与原文同样的地位与研究价值。此外,从阐释学角度把译文当作独立的文本,也消解了存在的二元对立关系,提高了译者身份和地位和翻译的创新性。

第二,解构主义反对文本材料语言和意义的同一性与确定性。传统认为源语文本材料的意义是语言通过言语规律去预先设定的,其含义是确定的,所有读者只要按照一定的语言规范去分析和解读,都会获取同样的感受。这种观点显然是没有认识到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层面的含义以及不同读者群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解构主义理论家认为作品的最终和唯一确定

的意义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同读者在理解作品时,不可能完全受作品的语言和意义的限定,相反,读者会尽可能地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解力,从而在译文中重新书写新的意义。

第三,解构主义使文本的译文具有明确而独立的主体性。解构主义认为译文应该充分地体现出译者的文学造诣、精神品质和个性特点。无论翻译本身传达出了什么样的差异,都会多多少少具有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在行文的潜意识中尊重目标语文化的禁忌、规则、习俗和理念。翻译的目的是把某个异域文化引进目的语文化,造成一种认同的和熟悉的感觉,这时翻译被用来借鉴学习译语文化的价值观,为潜在的文化程式服务。(补爱华,2010)第四,解构主义冲击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信顺统一。古今中外,传统翻译理论都强调译语要忠实于源语,译文要力求与原文在结构、特点和意义上的统一。无论是严复信达雅还是泰特勒的翻译的三原则,无论是等值论还是忠实论,都认定忠实、通顺的绝对性。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否认文本具有最终唯一意义,点明意义的不确定性。这些通过以下这些术语能深刻体现,如异延、印迹和忠实综合症等,它们都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信顺统一原则。倡导解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在《重新思考翻译》的前言里说到:译文是永远不可能‘忠实’于原文的,多少总有点‘自由’发挥,它的本体从来不确定,总是存在对原文的增减。它从来不可能是透明的表述,而只能是一种诠释的转化。从这个角度看,解构主义的确颠覆和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但是也给翻译研究的新方向打好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