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_关焕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焕梅
(临汾市水利机械工程局,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正确认识新常态是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前提,适应新常态是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筑企业要客观看待新常态下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产生的新问题,认清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从思想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实现企业转型发展,适应新常态。
[关键词]新常态;建筑企业;转型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6.17.153
1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之前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不同,已进入一个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一些旧的平衡、旧的模式和旧的理念正在被打破,在多个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常态”。
当前,新型建筑工业化逐步兴起,建筑业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动力受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影响,市场饱和、经济的低迷、需求减弱、消费观念改变等,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在这种趋势下,对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更加严峻。
1.1发展增速整体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下,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建筑业生产发展速度放缓。
“十一五”时期,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十二五”时期,这一数值下降到10%左右;而据统计局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80757亿元,比2014年增长2.3%,增速大幅跳水。
与此同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明显回落,对建筑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这也意味着,以往依赖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而高速增长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历史,建筑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终结,转型升级的压力逐渐增大。
1.2产能过剩日趋严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产能过剩是我国传统产业甚至部分新兴产业出现的普遍问题,煤炭、钢铁、水泥、玻璃、小商品等行业已经长期产能过剩。
对建筑产业来说,以房屋建筑为例,2014年我国城镇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开工面积53亿平方米,但与城镇化对房屋建筑需求的均衡水平相比,目前的竣工、开工面积要减少一半。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建筑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制约建筑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发展速度放缓和资源环境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下,建筑业的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正在倒逼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
建筑企业普遍面临着发展转型的压力。
1.3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技术创新依赖度加大
国际上发达国家新建建筑中工业化建筑的比例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而目前我国的建筑业仍以现浇施工为主,建筑的建造方式多数比较粗放,对劳动力、资源、环境的依赖度较高,并且生产效率低下,建筑质量也存在着防水、保温等内涵质量通病问题,以往依赖低要素成本驱动和投资驱动的方式正向创新驱动转变。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技术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不仅可以直接降低施工扬尘一半左右,而且工期可以缩短近一半,节材、节水、节能的效果也非常显著,技术创新对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可见一斑。
2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建筑企业已经进入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适应新常态,必须认清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从建筑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看,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将向着以下方向转变。
2.1经营范围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对建筑企业来说,也是发展的不二选择。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项目也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也为建筑企业迈出国门提供了跳板,因此建筑企业在发展中,必须以全球化的思维筹谋布局,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和高峰。
2.2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以往建筑业处于粗放增长的发展方式中,不仅效率低,而且能耗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提升工程品质和安全水平、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呼声日益高涨。
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趋势,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建筑产业现代化,就是遵循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采用工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借助信息化的先进手段,依赖现代化的建筑队伍,打造绿色、节能环保和智能化建筑。
这是国际国内对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更加注重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更加注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
2.3经营理念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随着市场化的日益完善,市场导向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因此建筑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用超前的市场意识谋划发展、经营企业。
其次,充分认识到建筑产品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在提供有形的产品之外,更要提供无形的服务。
企业要把“服务”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来增加建筑产品的附加值,获得广大业主和用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关焕梅: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城市规划与管理
2016.4153
3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3.1思想创新,挖掘新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下,要及时转变观念,变压力为动力,在转型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重点是围绕国家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布局,树立大建筑业的概念,发展重点逐渐从大型公共建设项目向基础设施项目转变,地域拓展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推进,合作重点要既包括水利、电力等大型企业,也要兼顾地方的中小企业。
任何时候,挑战都是与机遇并存的。
利用好经济减速的平台期,打好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础,就可以把各种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2管理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适应新常态,建筑企业要从自身抓起,提升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在生产方式还是人力资源管理上,都要以适应新常态为目的加以变革。
比如在生产方式上,首先要能够坚持适度规模经营,控制产能过剩,规避市场风险,走出盲目承揽工程陷入的恶性循环。
其次在现有工程总承包的前提下,从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管理、项目调试等方面,做好主要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渗透到非建筑领域,涉足新兴产业,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深入发展。
另外,新常态下,不同类型的企业应当实施有差别化的发展模式。
对大型建筑企业来说,应当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应当集聚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品牌突出、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既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不同企业的优势互补。
3.3技术创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研发出技术含量高的工艺和新产品,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建筑企业开拓新市场。
大型建筑企业尤其应集中于生产技术密集程度高的领域,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力争做大做强;对中小型企业来说,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专业化的生产能力,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同样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需要注意的是,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应当要培植创新土壤,树立创新之木,营造创新环境,将先进技术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的速度。
4结论
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建筑企业要做好转型升级,还要立足实际,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盲目跟风,为转型而转型。
尤其要围绕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开拓新视野、研究新方法,及时主动转型升级,才能通过转型使建筑企业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宋海龙.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5(26).
[2]吴涛.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思考[J].建筑,2015(21).
[3]宋红军.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5(21)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
[作者简介]关焕梅(1969—),女,山西临汾人,本科,临汾市水利机械工程局,经济师。
研究方向: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统计工作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
(上接P150)各个岗位和管理层职位,尤其是工程项目经理和管理员;三是,重视员工业绩考评制度的落实和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的执行;四是,合理分配工程项目的各项职责,落实工程责任制,对相关违反规定的员工给予处罚;五是,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确定是否扩展企业规模,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最后,注重企业员工思想政治的培养教育和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员工是企业正常经营运行的核心所在,他们是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是企业经营最大的资本。
所以,必须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责任意识和工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和自身发展而努力。
此外,不同的工作氛围和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员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软性实力的重要性是当前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忽视的。
因此,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工作氛围的创造,以企业文化来影响企业员工,从而提高他们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外国资本主义思想的入侵、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盛行,这些都是当前社会的负面精神,若是不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那员工将不可避免的被这些社会负面精神所影响,甚至腐蚀。
这也是建筑企业要重视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所在。
最后,单一的思想教育是不够的,企业也要重视员工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明确员工的利益,保障员工的利益,将员工与企业发展绑在一起,让他们明白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是紧紧关联的。
4结论
无论是从建筑企业自身未来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是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顺应这个趋势,建筑企业必须树立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识,不能再安于现状。
但是,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提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各种合理措施的辅助。
从上文中我们也基本知道了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着手方向,也看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性。
但是,如何将这些理论落实于实践之中,仍是当前建筑行业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陈茂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徐宏南.知识经济与建筑企业创新[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5.
中国市场2016年第17期(总第884期)
城市规划与管理
154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