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1. 引言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是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涵盖了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工作,旨在确保软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实施这些方法的一些建议。
2. 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是通过一系列的计划、活动和评估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
它的目标是预防缺陷的产生,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时发现和修复缺陷。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方法:2.1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质量保证活动。
它确保软件开发团队和客户在需求定义和验证上达成一致。
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和验证,可以降低后续开发阶段出现需求不清晰或不一致的风险。
2.2 设计评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设计评审是一个重要的质量保证活动。
通过评审软件设计文档,可以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设计评审通常包括对软件架构、模块设计和接口设计的评估。
2.3 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一种通过审查代码来发现缺陷和改进代码质量的活动。
它涵盖了静态代码分析、代码复查和代码测试等多个方面。
代码审查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缺陷,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2.4 测试计划和执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测试计划和执行包括测试策略的定义、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缺陷管理等活动。
通过全面的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质量管理软件质量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策略、指导文件和实施方法来管理软件质量的过程。
它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地实施,并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相一致。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质量管理方法:3.1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软件质量管理的起点。
在软件开发项目开始之前,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指标和质量保证方法等内容。
质量计划还需要与项目管理计划相一致,确保质量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地与项目开发进度相协调。
软件质量保证的策略与方法
软件质量保证的策略与方法软件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和策略来确保软件产品在开发、测试和交付阶段的质量,并且保证软件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软件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软件质量保证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本文将从策略与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软件质量保证。
一、策略1.整体质量管理整体质量管理(TQM)是指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组织和管理一系列的质量活动和决策,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TQM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通过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保证软件质量。
2.持续集成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通过频繁的集成和自动化的测试来确保代码的稳定性和质量。
持续集成能够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软件交付的质量。
3.基于风险的测试基于风险的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需求和系统风险的测试方法,通过对高风险区域进行重点测试,以降低软件交付的风险和提高质量。
4.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指利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和验证软件功能,以减少人为出错和提高测试的覆盖率和效率。
5.遵循标准和规范制定和遵循一些专业的标准和规范,如ISO 9001和CMMI等,能够有效地指导软件质量保证的实践,并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水平。
6.迭代开发和敏捷方法采用敏捷方法和迭代开发模式,能够让团队及时反馈和调整,以确保软件产品在交付时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二、方法1.质量计划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质量计划,确定软件质量目标、评估标准和验证方法,为后续的质量保证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2.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的初期阶段,需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明确软件功能和性能,进行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以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3.设计评审在软件设计阶段,需要进行设计评审,审查和验证软件设计文档和模型,确保软件设计满足质量标准和用户需求,并且为后续的开发和测试提供基础。
4.编码规范制定和遵循一些编码规范和最佳实践,如代码风格、命名规范和错误处理等,以确保编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软件质量保证规章制度
软件质量保证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软件开发过程,确保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软件开发项目,包括自主开发和外包项目。
第三条软件质量保证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得到项目组全员的认可和执行。
第四条本规章制度包括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测试环节、问题跟踪等各个方面,内容涵盖全面,适用广泛。
第五条质量保证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命,成员包括项目组全员,负责执行和监督本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软件开发过程中,如有任何质量问题,应当及时向质量保证小组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七条软件开发项目在开始之前,应当明确制定质量计划,包括项目负责人、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各个阶段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第八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软件质量计划执行,不能任意更改和忽视质量目标。
第九条软件开发过程中应当建立完整的质量文档,包括开发规范、测试计划、问题跟踪记录等。
第十条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进行每日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软件开发质量。
第十一条软件开发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各个方面。
第三章测试环节第十二条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负责人必须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并根据测试计划进行测试。
第十三条软件测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测试规范,不能任意跳过测试步骤。
第十四条软件测试过程中必须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保证测试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软件测试完成后,必须及时将测试报告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汇报测试结果和问题。
第十六条软件测试中必须进行全面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确保软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四章问题跟踪第十七条软件开发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必须及时记录并提交给问题跟踪人员。
第十八条问题跟踪人员必须及时处理问题,并跟踪问题解决进度。
第十九条问题解决后,必须进行问题总结和分析,以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软件质量管理措施
软件质量管理措施1. 引言软件质量管理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活动。
它涵盖了从需求分析阶段到软件发布阶段的全过程,并且旨在确保软件能够满足用户期望并达到高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软件质量管理措施,包括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
2.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软件项目中质量管理的首要步骤。
它涉及到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策略和确定质量评审的时间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计划措施:•质量目标设定:确定软件项目的质量目标,例如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策略制定:制定软件项目的质量策略,包括使用的工具、测试方法和质量评估标准等。
•质量评审计划:制定软件质量评审的时间表,确定评审的内容、参与人员和评审结果的记录等。
3.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标准的建立和遵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标准和规程制定:确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标准和规程,例如编码规范、文档编写规范和测试策略等。
•培训和教育:提供质量保证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机会,确保开发人员具备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配置管理: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项,确保所有版本的软件都得到有效控制。
•度量和报告: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度量和报告,以评估项目的进展和质量状况。
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活动,旨在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代码审查:对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进行审查,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合规性。
•单元测试:对软件开发中的各个单元进行测试,以检查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集成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以确认各个模块之间的协作和功能的正确性。
•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验证其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验收测试:将软件交给最终用户进行测试,以确保软件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5. 结论软件质量管理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关键活动。
软件技术质量保障措施
软件技术质量保障措施软件技术质量保障措施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软件质量保障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在保证软件技术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软件技术质量保障措施,包括软件测试、代码质量管理、过程质量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一、软件测试1. 测试策略的制定在软件测试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策略,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和时间。
测试策略应该根据软件的特点和客户需求进行制定,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自动化测试的选择、测试环境的配置等。
2. 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软件测试应该包括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是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需求规格书中的功能要求进行开发。
非功能测试则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用来评估软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3.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和时间投入。
在测试策略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比如Selenium、JUnit等,来进行功能和兼容性测试。
4. 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核心,用来验证软件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正常场景和边界条件测试,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
在执行测试用例时,需要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问题跟踪和修复。
二、代码质量管理1. 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保证代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代码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缺陷和漏洞,并及时进行修复。
代码审查应该包括静态代码分析和代码走查两个层面。
2. 注释和文档的编写代码中的注释和文档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应该清晰、易于理解,并说明代码的意图和作用。
文档应该包括软件需求规格、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对外界和团队成员提供清晰的指导。
3.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的重要环节,用来验证代码的功能和正确性。
在编写代码的同时,应该编写相应的单元测试用例,并对代码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应该尽量覆盖所有可能的分支和路径。
软件企业质量保障措施
软件企业质量保障措施软件企业质量保障措施是指为了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确保其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保障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软件企业常用的质量保障措施:一、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质量保障的基础,它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确认和需求管理过程。
需求管理的目的是准确收集和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明确、一致和可追踪的需求文档,为后续的开发和测试工作提供依据。
1. 需求收集软件企业通过与用户进行沟通、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收集用户需求,确保收集到准确且完整的需求信息。
2. 需求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任务列表和功能规划,为开发、测试和其他相关工作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
3. 需求确认与用户进行需求确认的过程,包括评审、验证和修改需求文档,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需求管理建立需求变更管理机制,及时记录和处理用户需求的变更,避免需求变更对开发和测试工作产生不可预期的影响。
二、设计质量控制设计是软件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合理的设计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缺陷的产生。
1. 需求驱动的设计根据需求文档和用户需求进行设计,避免过度设计和不必要的功能。
2. 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识别和修正设计过程中问题的有效方式,通过专家评审、团队讨论等方式,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 设计文档设计文档应该详细、全面地描述软件的设计思路、结构、接口等,以便后续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4. 复用和组件化设计合理利用已有的软件组件和模块,避免重复开发,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5. 设计模式应用合理应用设计模式,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拓展性和可重用性。
三、代码质量控制代码质量是软件项目成功的基石,良好的代码质量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降低软件缺陷的产生。
1. 编码规范制定并执行统一的编码规范,提高代码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2. 代码评审通过代码评审来发现和修复代码问题,包括错误、潜在缺陷、代码冗余等。
软件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
软件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软件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保证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建立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组织措施一、严格的需求分析: 在软件开发前阶段,进行严格的需求分析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步骤。
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并与用户密切合作,可以准确地捕获需求,避免后期修改和修复的麻烦。
二、合理的系统架构设计: 一个合理的系统架构有助于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合理划分模块、定义接口和规范开发流程,可以有效控制代码的质量和复杂度。
三、严格的编码规范: 严格的编码规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采用一致的编码风格以及良好的注释惯,可以减少潜在的bug和错误。
四、持续集成和自动化测试: 持续集成和自动化测试是确保代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频繁地集成代码、执行自动化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并修复问题,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方面。
采用安全编码实践、加密技术以及隐私保护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安全。
保证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基础。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流程控制和质量评估,可以持续改进软件开发过程,提高软件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收集用户反馈、分析问题原因并及时修复,可以不断优化软件功能和性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三、错误和缺陷管理: 错误和缺陷是无法避免的,但有效管理可以减少其对软件质量的影响。
建立错误跟踪系统、及时处理和修复问题,可以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培训和知识管理: 培训和知识管理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培训开发人员、共享知识和经验,可以提高开发团队的技术水平,提升软件质量和效率。
结论通过建立有效的软件质量保证技术组织措施和保证体系,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软件质量与保障措施
软件质量与保障措施软件质量与保障措施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软件的特殊性质,其质量往往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软件的使用安全,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软件质量的定义软件质量是指软件在其设计、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的过程中,满足用户要求、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的程度。
软件质量包括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性能、安全性等诸多方面。
三、软件质量保障措施为了提高软件质量,保障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保障措施:1. 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软件质量的关键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深入地理解用户需求,与用户充分沟通,将用户需求准确地转化为软件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规格是非常关键的。
2. 严格的软件开发流程制定完善的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环节,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开发过程中应当有明确的质量指标和验收标准。
3.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多个阶段的测试,并借助各种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
4. 代码审查代码审查是发现软件中潜在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代码的仔细审查,可以发现代码中的错误、冗余、不规范之处,并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
5. 版本控制采用版本控制工具对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软件的版本控制正确和完整。
版本控制能够帮助团队合作,减少错误和冲突,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6. 自动化构建和部署采用自动化构建工具,将软件的构建过程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
自动化部署能够确保软件在不同环境中的正确部署和配置,并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
7. 持续集成采用持续集成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和测试,能够有效地减少问题的引入,及时修复问题,并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在软件开辟过程中,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软件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
1. 需求管理:在软件开辟过程中,需求管理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第一步。
通过与客户充分沟通和理解客户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可以使用需求管理工具来跟踪和管理需求,确保所有需求都得到满足。
2. 设计评审:在软件产品开辟的早期阶段进行设计评审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设计评审可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设计满足需求,遵循最佳实践和标准,并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评审设计文档和原型,团队成员可以提供反馈和建议,以改进设计。
3. 编码规范:制定和遵守一致的编码规范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步骤。
编码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减少错误和缺陷的产生。
可以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来检查代码是否符合编码规范,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4.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用于验证软件产品的各个单元(如函数、方法、类)的正确性。
编写并执行单元测试用例,可以匡助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和缺陷。
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框架来执行单元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和代码覆盖率报告。
5.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用于验证软件产品各个模块之间的集成是否正常工作。
通过摹拟真正的环境和场景,执行集成测试用例,可以发现模块之间的接口问题和集成问题。
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执行集成测试,并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6.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用于验证整个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执行系统测试用例,可以摹拟真实用户的操作和使用场景,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可以使用负载测试工具来摹拟高负载和并发访问,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7. 用户验收测试:用户验收测试是在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之前进行的最后一轮测试。
通过与客户合作,执行用户验收测试用例,确保软件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软件质量保证方案
软件质量保证方案软件质量是指软件产品在给定的条件下,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和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程度。
保证软件质量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确保了软件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个软件质量保证方案,包括质量保证的目标、具体措施和评估方法。
一、质量保证的目标1.满足用户需求:首要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反馈,确定明确的需求,并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迭代和优化软件功能。
2.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确保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避免软件产品中的缺陷和错误,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3.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软件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
根据软件开发的行业要求,确保软件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二、具体措施1.需求管理:确保对用户需求的充分理解和准确反馈。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协作,明确用户需求,建立详细的需求文档,并及时调整和更新需求。
2.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
设置合理的开发流程,建立代码审查和测试标准,检查和纠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
3.测试策略:制定全面的测试策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确保对软件产品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整体性能进行详尽的测试,发现并修复潜在的问题。
4.自动化测试: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脚本,提高测试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自动化测试,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提高软件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安全测试:进行安全测试,确保软件产品的安全性。
对软件的漏洞和攻击面进行评估和测试,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问题,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6.性能测试: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软件产品的高效性能。
通过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评估和验证软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
7.持续集成和交付:采用持续集成和交付的方法,确保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断地集成、测试和交付软件的最新版本,及时修复和改进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
软件质量保证方案
软件质量保证方案一、明确质量标准为了确保软件质量,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软件质量标准。
这包括定义功能性、性能、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具体指标。
通过制定这些标准,我们可以为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目标。
二、设立质量团队为了确保软件质量标准的实施,我们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质量团队。
该团队负责监督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确保开发过程符合质量标准,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介入。
质量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测试工程师、质量分析师和质量控制专家组成。
三、编码规范制定为了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编码规范。
这套规范应涵盖命名规则、代码风格、注释要求、错误处理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开发人员可以编写出更易于理解、维护和扩展的代码。
四、代码审查机制代码审查是确保代码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过代码审查,我们可以发现并纠正代码中的潜在问题,提高代码质量。
我们将设立一个代码审查机制,要求开发人员相互审查代码,确保代码符合编码规范和质量标准。
同时,质量团队也将对代码进行抽查和审核。
五、持续集成与部署持续集成和部署是一种自动化软件交付方法,可以确保代码在提交后能够自动构建、测试和部署。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此外,持续集成还有助于保持代码库的干净和稳定。
六、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自动化测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执行测试用例,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测试覆盖率。
我们将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软件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确保软件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正常运行。
七、非功能测试除了功能测试外,我们还需要进行非功能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确保软件在性能、安全、兼容性等方面达到预期标准。
我们将使用专业的测试工具和方法进行非功能测试,确保软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八、缺陷管理与跟踪缺陷管理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缺陷管理与跟踪机制,确保每个缺陷都能得到及时处理和跟踪。
软件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软件产品质量保证措施1.软件需求管理软件需求管理是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要确保需求准确、完整、清晰,以避免在后续开发过程中的二次修改和补救措施。
这需要采用适当的需求收集和分析方法,如用户访谈、原型设计、用户调研等,以尽可能减少需求误解和遗漏。
2.软件设计和架构在软件设计和架构阶段,需要采用合适的设计模式和架构原则,以满足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等质量属性。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模块化设计和合适的接口定义,以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3.编码规范编码规范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基础。
通过采用统一的编码规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常见的编码规范包括命名规范、缩进规范、注释规范、代码结构规范等。
4.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指对软件中最小的可测试单元进行测试。
通过编写并执行各个模块的单元测试用例,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代码中的错误。
单元测试需要尽可能覆盖所有分支和边界条件,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指将各个单元模块组合起来进行测试,以验证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协作是否正确。
通过集成测试,可以发现和解决模块之间的集成问题,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达到预期。
6.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实际操作环境中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
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和各种异常情况,可以发现系统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7.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是指在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之前进行的最后一次测试。
通过与客户的约定和要求进行对比,以验证软件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符合合同要求。
8.缺陷管理缺陷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跟踪和解决。
通过记录缺陷的详细信息、状态和处理过程,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9.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先分析和计划,可以减少风险对软件质量和进度的影响。
10.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在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通过分析和评估过程和工具的效果,不断改进软件开发过程和方法。
软件质量保证管理办法
软件质量保证管理办法一、治理组织本公司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统一由质量治理员进行治理、检查与汇报,公司相关部门经理及项目中的项目经理、程序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产品经理、测试经理、用户教育经理是质量保证活动中的第一责任人。
二、软件开发过程本公司的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以下8个时期:项目策划时期、需求分析时期、设计时期、开发时期、测试时期、实施时期、验收时期、爱护时期,每个时期的要紧活动分别为:业务启动和项目规划、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实施及用户培训、用户试用及验收、爱护,里程碑分别为:策划完成、需求明确、设计完成、开发完成、测试通过、系统上线、验收通过、合同终止。
每时期终止后,必须对相应的里程碑进行检查,方式为评审或批准。
三、项目文档项目文档分为两种:治理类文档与技术类文档,所有文档必须储存于知识库及相应的V SS库中。
文档共有三种状态:编制完成、审核通过、批准通过。
其中治理类文档只有编制和批准两种状态,技术类文档拥有所有三种状态。
所有文档必须明确说明当前文档版本号。
治理类文档包含以下类型:打算、总结、报告、会议纪要、备忘录、申请等。
技术类文档包含:设计文档、需求文档、测试设计文档、界面原型软件、使用手册、安装手册、技术白皮书、培训资料、源代码、软件产品等。
除VSS库中的文档以外,放入知识库中的文档由部门助理统一放入,文档必须批准通过。
文档的编制、审核、批准可在文档中直截了当写明,也可使用单独的审批文档进行说明。
每个项目在不同时期必须产生的文档如下,但不限于此:1、项目开始前:合同、技术方案、市场立项表。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2、项目策划时期:业务启动表(EXCEL格式)、项目规划(WORD格式)、项目进度(PROJECT格式)等。
必须使用规定模板编写。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3、需求分析时期:需求模型(EA格式)、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WORD格式)、单据报表格式(EXCE L格式)、需求分析评审表(WORD格式)、需求分析打算(WORD格式和PROJECT两种格式)。
软件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软件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保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
1. 项目管理和团队组织
- 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指定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确保团队协作高效。
2. 风险评估和管理
- 在项目启动初期,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会影响项目质量和进度的风险因素。
- 针对每个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计划,并定期进行风险监控和评估。
3. 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
- 采用成熟的软件开发流程和方法,如迭代开发、敏捷开发等,以确保开发过程有规可循,能够及时响应变化。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如代码审查
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
4. 质量保证措施
- 定期进行软件质量评估和检查,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
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 引入软件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开发人员的开发规范和质量
要求,提高软件的质量水平。
- 进行软件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软件在交付之前经过充分的
验证和测试。
5. 进度监控和调整
- 建立有效的进度监控机制,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
和解决可能影响进度的问题。
-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项目进度和里程碑,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软件质量、进度保证措施,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与管理
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与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应用的普及,软件的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和管理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软件质量保证的流程和软件质量管理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软件工程中的质量保证与管理。
一、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软件质量保证(SQA)是指一系列旨在确保软件产品和软件工程过程的质量、可靠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的活动。
软件质量保证包括以下主要活动:1. 计划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
2. 制定和审查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3. 进行工艺评估。
4. 根据标准和指南进行质量保证。
5. 审核和评估工作产品。
6. 建立和记录质量相关的活动和结果。
7. 进行软件过程和产品审查。
软件质量保证的目标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率最小,从而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软件质量保证的流程软件质量保证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行规划:确定软件质量保证方案,并编制质量保证计划。
2. 进行审计: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和审查。
3. 确定标准:制定软件开发的标准和规范。
4. 进行质量保证:通过测试和检验等方法保证软件的质量。
5. 进行记录和跟踪:记录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并进行跟踪和分析。
6. 进行改进和优化:根据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软件质量保证技术和方法:1. 静态质量保证技术:通过软件开发的文档、代码等内容进行审查和评估,以发现缺陷并进行纠正。
2. 动态质量保证技术:通过测试等手段进行软件质量保证。
3. 代码质量保证技术:通过使用代码分析工具、Code Review等方法进行代码的质量保证。
三、软件质量管理软件质量管理(SQM)是指通过软件质量计划、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软件测试、软件质量审计等活动,来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和可靠性。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符合用户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方案一、前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软件产品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因此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软件工程质量保障的概念、目标、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等方面展开阐述,并详细介绍软件质量保障的具体措施方案。
二、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概述1.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的概念软件工程质量保障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达到用户要求和期望的程度。
软件质量保障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多个方面,其目标是保障软件产品在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达到用户期望的水平。
2.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的目标软件工程质量保障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软件产品能够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完全符合用户需求和标准要求,保持高质量的产品特性。
3. 软件工程质量保障的原则(1)全员参与:质量保障不仅仅是测试人员和质量控制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员参与的全过程活动。
(2)源头预防:质量问题应该从源头上进行预防,而不是事后的补救。
(3)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4)数据驱动:质量保障活动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而不是主观猜测。
三、软件工程质量保障的方法1. 质量管理(1)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流程和规范等,确保整个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实施质量计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就要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质量控制(1)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包括功能需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等内容。
(2)进行质量审核和评审: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和评审,包括需求评审、设计评审、测试评审等。
3. 质量保证(1)测试计划制定:在项目启动阶段,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方法等内容。
软件质量保障的管理方法与工具
软件质量保障的管理方法与工具在现代信息化时代,软件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企业发展的必要工具,而软件质量的保障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影响着软件开发进程和软件的最终质量。
因此,软件质量保障的有效管理方法和工具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资料,探讨软件质量保障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一、需求管理软件项目开发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需求管理是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出的需求进行有效的规划、分析、验证、跟踪和控制的过程。
需求管理的核心在于理解需求、确保需求准确性和一致性,是软件开发中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需求管理的工具包括需求跟踪工具、需求管理工具、需求规划工具等,其中需求跟踪工具是最为常用的。
以JIRA为例,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需求跟踪系统,可以帮助团队跟踪需求、缺陷和任务,实现团队协作和关键数据的透明化。
二、代码管理在软件开发中,代码管理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对软件质量的提高和软件开发效率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代码管理工具包括GitHub、GitLab等。
以Git为例,Git是一款高效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用来协作开发项目,并将代码管理、部署和发布变得更加简单。
使用Git管理代码可以使得研发人员可以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进度,也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共同开发与维护代码。
三、测试管理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缺陷的记录、跟踪、定位和修复,测试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团队跟踪测试进度和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
以TestLink为例,TestLink是一个开源的测试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团队进行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执行等操作,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可以将测试结果与Bug 管理系统相结合,保证测试结果的完整性。
四、文档管理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文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软件开发的可追溯性、文档的版本控制以及团队协作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文档管理工具包括Confluence、Wiki等,其中Confluenc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企业文档管理工具,可以让团队成员共享文档、记录团队工作并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措施
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措施1. 引言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措施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软件的质量符合预期和客户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软件开发质量保障措施,以帮助开发团队提高软件开发质量。
2. 质量管理计划在软件开发前期,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该计划明确了质量目标、开发流程、测试策略等内容,为项目团队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指导框架。
质量管理计划应当涵盖以下内容:-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准确、完整、可追溯的需求是高质量软件的基础。
- 开发过程规范:规范化的开发过程有助于减少错误和提高开发效率。
- 测试策略: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各个测试阶段的策略和方法。
3. 代码质量保证良好的代码质量是高质量软件的基础。
为了保证代码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代码规范:制定统一的代码规范,并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代码风格检查,确保代码具有一致的格式和风格。
- 代码审查:通过代码审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 自动化测试:编写自动化测试用例,覆盖核心功能和边界场景,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 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配置项的变更和追踪的一种方法。
通过配置管理,可以确保软件的版本控制、重现、追溯等方面的质量。
- 版本控制: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管理源代码和文档,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版本控制。
- 变更管理:记录和跟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变更,包括需求变更、bug修复等。
- 配置项管理: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类配置项,如软件库、工具、文档等。
5. 测试和验证测试和验证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和验证措施:- 单元测试:开发人员编写单元测试用例,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用例覆盖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和集成,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 系统测试: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软件在各种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及方案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及方案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产品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活动和方案。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质量保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以及用户体验。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软件开发质量保证方案:1.需求管理:确保正确的需求获取和管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
通过与客户和用户密切合作,确保需求明确、完整和一致。
采用合适的需求管理工具和技术,如用例图、需求跟踪矩阵等,以确保准确地捕获需求,并及时进行变更管理。
2.软件设计:良好的软件设计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开闭原则等,确保软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和模块化。
使用设计模式和架构模式,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可重用性。
3.编码规范和代码审查:严格的编码规范可以统一团队的编码风格,并减少潜在的错误和漏洞。
编码规范应包括命名规则、代码缩进、注释要求等。
同时,进行代码审查可以及早发现代码质量问题,包括潜在的错误、低效的代码和安全漏洞。
4.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基本测试方法,用于测试单个代码单元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编写全面的单元测试用例,并使用合适的单元测试框架进行测试。
及早发现和修复单元测试中的问题,确保软件的功能和逻辑正确性。
5.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用于测试多个代码单元的互相交互和集成是否正常。
通过编写集成测试用例和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确保各个代码单元之间的接口和协作正常,并能提供预期的功能。
6.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用于测试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编写系统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下的测试场景。
同时,进行性能测试,评估系统在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7.用户体验测试:用户体验是软件开发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进行用户体验测试,评估软件在用户使用场景下的交互和界面设计是否符合期望。
通过用户反馈和用户调研,不断改进和优化用户体验。
8.安全测试:安全问题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软件项目质量管控方案方法
软件项目质量管控方案软件项目质量管控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软件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项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还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对软件项目进行全面的质量管控至关重要。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软件项目质量管控方案,帮助企业和开发团队提高软件质量,降低项目风险。
二、质量管控方案1. 明确质量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软件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稳定性、可扩展性、安全性、性能、易用性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目标应该具有可度量性,以便于评估和改进。
在项目开始阶段,与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确保每个人都理解并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
2. 制定质量计划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保证活动的实施步骤、时间表、资源分配以及预期结果等。
该计划应该与项目的整体计划相结合,确保质量管控与项目开发流程紧密衔接。
3. 引入质量保证流程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标准和最佳实践。
确保团队成员了解并遵循这些流程,从而提高软件项目的整体质量。
4. 配置管理采用配置管理工具进行代码、文档和数据的版本控制和追踪。
确保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成果都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同时,通过配置管理,可以方便地进行代码审查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代码审查进行定期的代码审查,以确保代码质量和符合编码规范。
通过集体智慧和经验,及早发现潜在的错误和缺陷,避免后期出现更多问题。
此外,代码审查还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整体技能水平。
6. 测试驱动开发采用测试驱动开发方法,确保在编写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用例,并保证每个功能模块都有相应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通过测试驱动开发,可以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7. 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通过自动化工具和流程,实现代码的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
在每次代码提交后,自动触发构建和测试流程,确保代码的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保工作提供指导,帮助项目组其他成员了解质量保证要素,明确质量保证活动,确定质量保证范围。
本文档将规定项目质量管理员的职责和权利,资源要求,活动安排,进度,要求质量保证活动中必须生成的文档,反馈问题的方法和频度等。
一、管理组织
本公司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统一由质量管理员进行管理、检查与汇报,公司相关部门经理及项目中的项目经理、程序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产品经理、测试经理、用户教育经理是质量保证活动中的第一责任人。
二、软件开发过程
本公司的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以下8个阶段:项目策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维护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分别为:业务启动和项目规划、需求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实施及用户培训、用户试用及验收、维护,里程碑分别为:策划完成、需求明确、设计完成、开发完成、测试通过、系统上线、验收通过、合同结束。
每阶段结束后,必须对相应的里程碑进行检查,方式为评审或批准。
三、项目文档
项目文档分为两种:管理类文档与技术类文档,所有文档必须保存于知识库及相应的VSS库中。
文档共有三种状态:编制完成、审核通过、批准通过。
其中管理类文档只有编制和批准两种状态,技术类文档拥有所有三种状态。
所有文档必须明确说明当前文档版本号。
管理类文档包含以下类型:计划、总结、报告、会议纪要、备忘录、申请等。
技术类文档包含:设计文档、需求文档、测试设计文档、界面原型软件、使用手册、安装手册、技术白皮书、培训资料、源代码、软件产品等。
除VSS库中的文档以外,放入知识库中的文档由部门助理统一放入,文档必须批准通过。
文档的编制、审核、批准可在文档中直接写明,也可使用单独的审批文档进行说明。
每个项目在不同阶段必须产生的文档如下,但不限于此:
1、项目开始前:
合同、技术方案、市场立项表。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2、项目策划阶段:
业务启动表(EXCEL格式)、项目规划(WORD格式)、项目进度(PROJECT格式)等。
必须使用规定模板编写。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3、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模型(EA格式)、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WORD格式)、单据报表格式(EXCEL格式)、需求分析评审表(WORD格式)、需求分析计划(WORD格式和PROJECT两种格式)。
必须使用规定模板编写。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4、设计阶段
软件开发计划(PROJECT格式)、逻辑设计(EA格式)、物理设计(格式)、设计评审表(W ORD格式),必须使用规定模板编写。
物理设计存放于VSS库,其它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5、开发阶段
源代码、可安装的软件、安装手册、评审表(WORD格式)。
源代码、可安装的软件存放于VS S库,其它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6、测试阶段
测试用例设计、软件BUG、测试计划(WORD格式和PROJECT两种格式)、测试报告(WORD 格式)、开发的测试工具源代码及软件、测试通过的软件产品、软件评审表(WORD格式)。
开发
的测试工具源代码及软件、测试通过的软件产品存放于VSS库,其它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软件BUG存于TD中。
7、实施阶段
实施计划(WORD格式和PROJECT两种格式)、实施报告(WORD格式)、用户使用手册、用户培训资料、用户培训记录、软件问题反馈表(EXCEL格式)、上线报告(书面、电子扫描件)等。
必须使用规定模板编写。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8、验收阶段
验收材料、验收报告(书面、电子扫描件)。
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9、维护阶段
维护报告(WORD格式),以上文档存放于知识库。
四、检查和审查
本公司的项目关键检查点有以下8个,采取评审和批准的方式,由质量管理员进行跟踪。
1、策划完成里程碑
以总经理批准通过业务启动表为标志,质量管理员检查业务启动表、项目规划、项目风险控制计划、项目进度、技术方案文档是否进入知识库。
负责人为项目经理。
2、需求明确里程碑
以软件需求评审通过为标志,评审通过后由配置管理员建立软件功能基线。
项目由用户代表、公司代表、同行、下游人员(程序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用户教育经理)进行评审,评审记录上必须有以上几类角色的人员进行签名。
质量管理员检查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模型、需求评审表是否进入知识库。
负责人为产品经理。
3、设计完成里程碑
以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通过评审为标志,它包含两个部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
逻辑设计评审通过后由配置管理员建立指派基线1,物理设计评审通过后由配置管理员建立指派基线2。
逻辑设计评审参与人员必须包括:公司代表、产品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同行。
物理设计评审参与人员必须包括:公司代表、程序经理、测试经理、同行。
质量管理员检查逻辑设计、物理设计、设计评审表是否进入知识库或VSS库。
逻辑设计负责人为程序经理、物理设计负责人为开发经理。
4、开发完成里程碑
以软件所有功能开发完成,并通过评审为标志,它的评审必须包括:公司代表、产品经理、程序经理、测试经理。
质量管理员检查评审表是否进入知识库。
负责人为开发经理。
5、测试通过里程碑
以软件评审通过作为标志,评审通过后将建立产品基线。
评审参与人员必须包括:公司代表、产品经理、开发经理、实施经理、用户教育经理。
质量管理员检查测试报告、软件评审表是否进入知识库。
负责人为测试经理。
6、系统上线里程碑
以用户签署通过上线报告为标志,评审参与人员必须包括:用户代表、公司代表、项目经理。
质量管理员检查上线报告、实施计划、培训材料等文档是否进入知识库。
如上线报告为纸质文档,则扫描后入库。
负责人为实施经理。
7、验收通过里程碑
以用户签署通过验收报告为准,评审参与人员必须包括:用户代表、公司代表、项目经理。
质量管理员检查验收报告文档是否进入知识库,如上线报告为纸质文档,则扫描后入库。
负责人为项目经理。
8、合同结束里程碑
合同结束,项目跟踪完成。
负责人为软件业务部技术服务组长。
五、测试
本公司的软件必须通过测试。
测试工作由开发部测试组负责,所有测试出来的BUG必须统一存放,由测试组负责管理。
在测试活动进行前必须有测试计划,测试完成后必须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由测试经理负责编写,测试组长批准。
六、配置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管理工作由配置管理员负责,配置管理工作详细要求依据《配置管理规范》进行。
七、媒体控制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正式文档必须存入于知识库中或VSS库中,由公司系统管理员负责每天进行物理备份。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备份采用移动硬盘进行,已结项的项目使用刻录光盘存档备份。
八、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主要包括各种评审记录和审批记录,形式有评审表、签名文件、会议纪要、质量报告等。
所有的质量记录由质量管理员统一管理,纸质的保存在指定的文件柜中,电子的保存在知识库中。
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是3年。
九、风险和应急
公司所有的项目必须有独立的风险控制计划,风险控制计划由项目经理负责编写并跟踪,风险控制计划由项目管理部门批准。
风险计划中必须包括风险列表、风险度、应急方案、缓解方案、责任人、风险状态。
风险度由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造成的危害程度相乘得到。
十、质量报告
项目的质量管理员必须在每周五12:00以前制作当前的项目质量报告,报告公司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的质量状态。
主要包括:项目文档的审核情况、存放情况、完备情况;各里程碑的评审执行情况;各种计划的跟踪情况,责任人是否及时更新计划;各项规范的符合程度;等等。
质量报告属于项目状态报告的一部分,与其一同填写。
具体格式参见《项目状态报告》。
十一、质量会议
质量会议与公司的项目月例会合并召开,开会时必须提交质量报告。
参会人员必须包括软件业务部部门经理、产品组组长、实施组组长和开发部部门经理、开发组组长、技术支持组组长、测试组组长、各项目经理。
如遇特殊情况,质量管理员可临时针对某类问题发起会议,会议结束时必须有会议纪要并存档。
十二、工具及技术
在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中,主要使用两种工具软件:知识管理系统和MS Visual SourceSafe。
前者用来存放项目产生的各种文档,后者主要用于存放源码。
公司在所有正式场合中所使用的项目文档均以这两个系统中的数据为准。
在使用工具软件的过程中,各项目成员的权限统一由公司文档管理员进行分配。
十三、变更控制委员会
公司所有在建项目必须成立变更控制委员会,该委员会最小要包括以下人员:用户代表、市场代表、软件业务代表、开发代表、项目经理,但不限于此。
一般情况下,产品经理、程序经理、开发经理、测试经理、实施经理、用户教育经理也可包括在该组织中。
对于维护性项目,变更控制委员会由营销中心主任、软件业务部经理、开发部经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