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第三四章作业

地理信息系统第三四章作业

1 、试分析 GIS 的几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各自的优缺点。

答:GIS主要的数据模型有: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镶嵌数据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优点:1.便于面向现象(土壤类、土地利用单元等);2.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3.有利于网络分析;4.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缺点:1.数据结构复杂;2.软件与硬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3.多边形叠合等分析比较困难;4.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

栅格数据模型:优点:1.数据结构简单;2.空间分析和地理现象的模拟均比较容易;3.有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4.输出方法快速,成本比较低廉。

缺点:1.图形数据量大;2.投影转换比较困难;3.栅格地图的图形质量相对较低;4.现象识别的效果不如矢量方法。

2 、简述栅格数据压缩编码的几种方式和各自优缺点。

答:1.游程长度编码结构优缺点:对于游程长度编码,区域越大,数据的相关性越强,则压缩越大,适用于类型区域面积较大的专题图,而不适合于类型连续变化或类别区域分散的分类图(压缩比与图的复杂程度成反比)。

这种编码在栅格加密时,数据量不会明显增加,压缩率高,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栅格结构,编码解码运算简单,且易于检索,叠加,合并等操作,这种编码应用广泛。

2. 块码结构优缺点:具有可变分辨率,即当属性变化小时图块大,对于大块图斑记录单元大,分辨率低,压缩比高。

小块图斑记录单元小,分辨率高,压缩比低。

所以,与行程编码类似,随图形复杂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分辨率。

3. 链式编码(弗里曼编码或边界链码)优缺点:可以有效的压缩栅格数据,特别是对计算面积、长度、转折方向和凹凸度等运算十分方便。

缺点是对边界做合并和插入等修改,编辑比较困难。

这种结构有些类似矢量结构,但不具有区域的性质,因此对区域空间分析运算比较困难。

4. 四叉树编码优缺点:对于团块图像,四叉树表示法占用空间要少得多,四叉树表示法基本上是一种非冗余表示法。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作业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作业

1、场模型用于描述空间中连续分布的现象,将现实世界描述为有限变量,每个变量定义在任何可能的位置上。

适合于模拟具有一定空间内()特点的现象。

A、面分布B、线状发布C、离散发布D、连续发布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D2、下列不属于空间实体的特征的有A、时间特征B、生物特征C、属性特征D、空间特征恭喜你答对了!正确答案为:B3、空间实体是GIS世界中的点、线、面、体等,是一个概括,复杂,相对的概念。

空间实体的()即空间数据。

A、模拟B、数据化C、图像化D、计算机表达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D4、块码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每个记录单元包括相邻的若干栅格。

特点是()。

A、无压缩B、简单直观,数据量大C、具有可变分辨率,分辩率随图形复杂程度的提高而降低D、编码解码运算简单,且易于检索,叠加,合并等操作,应用广泛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C5、下列哪项不是矢量数据的获取方法A、外业测量B、拷贝C、栅格数据转换D、跟踪数字化恭喜你答对了!正确答案为:B6、下列不属于在矢量数据结构中的空间关系类型的有A、时间关系B、拓扑空间关系C、度量空间关系D、方向空间关系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D7、空间数据结构是指适用于计算机存贮、管理和处理的空间数据的()结构。

即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编码形式,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描述。

A、几何B、拓扑C、逻辑D、数据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C8、空间数据编码是空间数据结构的具体实现,是将图形、影像、统计数据等资料按一定的数据结构转换为适合()存储和处理的形式。

不同数据源采用不同的数据结构处理。

A、计算机B、资料库C、印刷D、物理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A9、间数据库设计的是指将地理空间实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在()中加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实体的模型化问题。

A、互联网B、网络系统C、计算机系统D、数据库系统很遗憾你答错了!正确答案为:D10、空间数据编码一般采用数字,字母或两者混合类型。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一[60039]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一[60039]
3.GIS需要输入两方面的数据,即空间数据与拓扑学方法。 答案:正确
5.地理信息的特点是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空间复杂性。 答案:错误
6.全关系数据库管理是统一模式,而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是扩展模式。 答案:错误
7.栅格影像不仅包含了属性信息,还包括了隐藏的空间位置信息。 答案:正确
6.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 A.拓扑邻接 B.拓扑包含 C.拓扑关联 D.自相关 答案:C
7.在数据库的系统结构中,对整个数据库进行逻辑描述的是() A.用户级 B.概念级 C.物理级
D.DBMS 答案:C
8.要保证GIS中数据的现势性必须实时进行() A.数据编辑 B.数据变换 C.数据更新 D.数据匹配 答案:C
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 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 答案:ABC
5.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相比较() A.数据结构简单 B.冗余度大 C.数据结构复杂 D.冗余度小 答案:AB
6.下列不能进行地图数字化的设备是() A.打印机 B.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C.主机 D.硬盘 答案:ACD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 A.数据编辑 B.数据压缩 C.数据变换 D.数据处理 答案:D
2.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 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A.P(5,8) B.P(8,5) C.P(4,7) D.P(7,4) 答案:A
7.完成直线网格化不可采用下列() A.扫描线法 B.内部点扩散算法 C.复数积分算法 D.局部内插法 答案:BCD
8.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不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 A.直接栅格编码 B.链码 C.游程编码 D.四叉树编码 答案:ABC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离线作业答案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离线作业答案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离线作业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空间数据反映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含义。

答: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依据;地理信息系统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

3、简述格网DEM分析的主要应用。

答:(1)地形曲面拟合:DEM 最基础的应用是求 DEM 范围内任意点的高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形属性分析。

由于已知有限个格网点的高程,可以利用这些格网点高程拟合一个地形曲面,推求区域内任意点的高程。

(2)立体透视图:绘制透视立体图是 DEM 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应用。

透视立体图能更好地反映地形的立体形态,非常直观。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于同一个地形形态作各种不同的立体显示,更好地研究地形的空间形态。

(3)通视分析:通视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

典型的例子是观察哨所的设定、森林中火灾监测点的设定、无线发射塔的设定等。

通视问题可以分为五类:a)已知一个或一组观察点,找出某一地形的可见区域;b)欲观察到某一区域的全部地形表面,计算最少观察点数量;c)在观察点数量一定的前提下,计算能获得的最大观察区域;d)以最小代价建造观察塔,要求全部区域可见;e)在给定建造代价的前提下,求最大可见区。

根据问题输出维数的不同,通视可分为点的通视,线的通视和面的通视。

(4)流域特征地貌提取与地形自动分割:是进行流域空间模拟的基础技术。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流域地貌形态结构定义,定义能反映流域结构的特征地貌,建立格网 DEM 对应的微地貌特征;b)特征地貌自动提取和地形自动分割算法。

(0709)《地理信息系统(GIS0)》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9)《地理信息系统(GIS0)》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9)《地理信息系统(GIS0)》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第四次5:第五次6:第六次1:[论述题]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从WebGIS,3DGIS,网格GIS,3S集成、面向对象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等进行论述。

2:[论述题]结合所学专业,谈一谈GIS的应用参考答案:可结合GIS的功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1)地籍信息管理;(2)土地评价与利用规划。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土地评价方面,可以进行土地资源清查、土地生产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论述题]缓冲区分析及应用.参考答案:缓冲区就是空间实体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给定一个空间实体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

如道路噪声影响范围就是沿道路建一定宽度的缓冲区,车流量决定缓冲区半径。

如某地区有危险品仓库,要分析一旦仓库爆炸所涉及的范围,这就需要进行点缓冲区分析等等。

4:[论述题]GIS产品输出形式参考答案:按照不同的标志,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有多种。

就其载体形式来说,可分为常规、静态的纸张地图和动态的数字地图等类型。

常规地图是以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表示地形地物,呈静态。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表达的内容,常规地图可分为全要素地形图、各类专题图、遥感影像地图以及统计图表、数据报表等。

全要素地形图的内容包括水系、地貌、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独立地物等。

它们具有统一的大地控制、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统一的比例尺系统(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统一的编制规范和图式符号,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是编制各类专题地图的基础.专题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它主要由地理基础和专题内容两部分组成。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作业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作业

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作业1.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是一种特定而又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技术交叉的空间信息科学,它依赖于地理学、测绘学、统计学等基础性学科,又取决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航天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的进步与成就。

此外,GIS又是一门以应用为目的的信息产业,它的应用可以深入到各行各业。

2.试述GIS的发展及我国GIS的发展过程。

1)GIS经历了60年代摇篮时期,70年代发展时期,80年代趋于成熟时期以及90年代全面发展时期。

在起步阶段(60年代),注重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

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 T. Tomlinson首先提出GIS这一术语,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1969年,ESRI(环境系统研究所)建立;1969年,Integraph 公司建立。

在发展阶段(70年代),注重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受到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

1978年,ERDAS成立。

在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注重空间决策支持分析。

1981年,ESRI ARC/INFO GIS发布;1985年,GPS成为可运行系统;1986年,MapInfo 建立;1986年,SPOT卫星首次发射;1987年,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杂志出版;1988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第一次公开发布TIGER;1988年,GIS World 首次发行;1989年,Ingegraph发布MGE。

在用户时代(90年代后),注重GIS社会应用与服务,GIS技术迅猛发展。

控件式GIS成为GISTools的发展方向;WebGIS蓬勃发展;三维GIS 崭露头角。

知到全套答案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作业答案.docx

知到全套答案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作业答案.docx

知到全套答案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作业答案问:污染的遥感正是利用了海水和污染物这种不同的反射特性。

答:对问:中国餐饮业转型的主要特点:答:品质消费、市场崛起和移动互联技术的革命成为饭店餐饮业市场的主旋律。

文化主题饭店、绿色饭店、中档连锁饭店、长短租公寓、客栈民宿、度假酒店、特色餐饮、快餐、团餐等新型业态不断创新发展。

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多元化、品牌化、国际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问:化学吸附一般多为()吸附,化学吸附选择性()。

答:单层强问:下列属于粗粮的是答:玉米荞麦大麦问:攀缘茎与缠绕茎()。

答:ABD问:升降舵控制飞机的俯仰。

答:对问:升力垂直于()方向,它将飞机支托在空中,克服飞机受到的重力影响,使其自由翱翔。

答:飞行速度问:升力的大小跟机翼面积无关。

答:×问:升力的计算不需要使用的数据是()。

答:飞机的体积问:升力的增加一定可以减小飞机起飞抬升时的速度要求。

()答:错误问: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公民。

答:错误问:法律调整机制不包括:()答:文化机制问:对违反宪法规范的行为,完全可以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来预防和制止。

()答:错误问:任何完美的法都不可避免的有漏洞或缺陷。

()答:√问:命令性法律规范和禁止性法律规范可合称为义务性法律规范。

()答:正确问:不要将营地建在通向()的山道,因为这些地方常为野兽的必经之路。

答:水源问:人工呼吸时,对成年人吹气量是。

答:800-1200ml问:不属于三石炉灶的优点的是()。

答:热能利用率高问:不属于三石炉灶的优点的是()。

答:热能利用率高问:下列事例表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有答:对平均主义思想的破除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商品观念阻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问:受到中国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富豪阶层虽然相对数少,但是绝对数很大。

()答:√问:理财师不能只提供给客户单一金融产品,而是提供给客户理财规划的过程。

()答:√问:关于理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IS作业指导书

GIS作业指导书

GIS作业指导书关键信息项1、作业目的2、适用范围3、作业流程4、数据采集要求5、数据处理规范6、成果质量标准7、安全注意事项11 作业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 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作业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确保作业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相关项目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分析结果。

111 明确具体的作业目标,如地图绘制、数据分析、空间规划等。

112 确定作业成果对项目决策、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12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以下类型的 GIS 作业:121 地理数据的采集、整理与录入。

122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维护。

123 基于 GIS 的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

13 作业流程131 项目准备确定作业任务和要求。

收集相关的基础地理数据和资料。

制定作业计划和时间表。

132 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如实地测量、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等。

按照规定的精度和格式记录数据。

13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转换。

建立地理数据库,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134 数据分析与应用运用合适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空间分析和建模。

生成分析报告和可视化成果。

135 成果审核与交付对作业成果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格式交付成果给客户或相关部门。

14 数据采集要求141 精度要求明确不同类型数据的精度标准,如坐标精度、属性精度等。

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技术,保证采集数据的精度。

142 完整性要求确保采集的数据涵盖所需的地理要素和属性信息。

对遗漏或不完整的数据进行补充和完善。

143 合法性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采集规范,确保数据来源合法。

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数据。

15 数据处理规范151 数据格式转换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兼容。

对转换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校验和验证。

152 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错误数据和异常数据。

福师《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在线作业一8CAAC4

福师《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在线作业一8CAAC4

福师《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在线作业一有一点实体其矢量坐标为P(9.5,15.6),若网格的宽与高都是2,则P点栅格化的行列坐标为() A:P(5,8)B:P(8,5) C:P(4,7) D:P(7,4)答案:B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

A:美国B:日本C:加拿大D:德国答案:C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是() A:美国地理信息系统 B: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日本地理信息系统 D:奥地利地理信息系统答案:B 下列有关GIS的叙述错误的是() A:GIS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 B:GIS是研究地理系统的科学技术保证 C:地图学理论与地图分析方法是GIS重要学科基础 D:GIS是数字地球演变的必然趋势答案:D 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答案:B 对数据文件操作,进行数据记录的交换都要经过() A:软盘 B:用户区 C:GIS软件 D:缓冲区答案:D 下列属于GIS输入设备的是() 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答案:C 解决点、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算法是() A:直线插补法 B:扫描线法 C:铅垂线法 D:邻近元法答案:B 用于最短路径分析的算法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算法。

A:HuffmannB:FreemanC:DijkstraD:Morton答案:C 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 A:拓扑邻接 B:拓扑关联 C:拓扑包含 D:.以上三者答案:D 空间数据误差可分为() A:几何误差 B:属性误差 C:时间误差 D:逻辑误差答案:A,B,C,D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DEM最主要的表示模型有() A:规则格网模型 B:等高线模型 C:不规则三角网模型D:规则三角网模型答案:A,B,C GIS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主要包括()A:拓扑邻接 B:拓扑联结 C:拓扑关联 D:拓扑包含答案:A,C,D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根据其应用层次的高低,又可以分为() A:空间事务处理系统 B:空间数据计算系统 C:空间管理信息系统 D: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答案:A,C,D 在大多数GIS中,提供的空间查询方式有() A:简单数据查询 B:基于空间关系查询C:基于空间关系和属性特征查询 D:地址匹配查询答案:B,C,D 数据提取指对数据进行某种有条件的提取,包括(),以解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特定需求A:类型提取 B:窗口提取 C:空间内插 D:距离量算答案:A,B,C 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数据特征 B:空间特征 C:属性特征 D:时间特征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第1章绪论1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答: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 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数学符号的集合,只有在其上加上某种特定的含义,它才代表某一实体或现象,这时数据才变成信息. 信息的特点:①客观性②适用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2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答:空间数据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地图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模型,是反映地理实体的图形,是对地理实体简化和再现. 空间数据主要有点、线、面三种类型.例如,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矿点、采样点、高程点、地物点和城镇等;线可以是地质界线、铁路、公路、河流等;面可以是土壤类型、水体、岩石类型等.3 什么叫地理信息、地学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着的标志.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地学信息具有无限性、多样性、灵活性、共享性等特点.同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本身不同,地学信息不但没有限度,而且会爆炸式地增长. 信息系统的四大功能为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问答系统. 空间信息系统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与其它类型信息系统有显着区别的信息系统,因为它所要采集、管理、处理和更新的是空间信息.4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答:地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以时间发展为序列,可分为60年代起始发展阶段、70年代发展巩固阶段、8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和90年代蓬勃发展阶段.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GIS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到1980年,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舆论准备,正式提出倡仪,开始组建队伍,培训人才,组织个别实验研究.第二阶段从1981年到1985年,为起步阶段,完成了技术引进,研究数据规范和标准,空间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对GIS进行理论探索和区域性实验研究.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到现在,为初步发展阶段,我国GIS的研究和应用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阶段,逐步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组织机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于1985年开始筹建国家资源与环境系统实验室,是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实验室,1994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5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学科系统间的关系.答:GIS与地图学的关系: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其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因此它与地图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地理学的信息载体,同样具有存储分析和显示(表示)的功能.由地图学到地图学与GIS结合,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GIS是地图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地图学与GIS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科学,只不过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地图学与GIS之间一个最有力的连接是通过地图可视化工具与它们的潜力来增加GIS的数据综合和分析能力. GIS与一般事务数据库的关系:GIS离不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主要是通过属性来管理和检索,其优点是存储和管理有效,查询和检索方便,但数据表示不直观,不能描述图形拓扑关系,一般没有空间概念,即使存贮了图形,也只是以文件形式管理,图形要素不能分解查询.GIS能处理空间数据,其工作过程主要是处理空间实体的位置、空间关系及空间实体的属性. GIS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关系:计算机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对GIS的产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GIS出现进一步为地图制图提供了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它必将引起地图制图过程深刻变化,成为现代地图制图主要手段,GIS应用于地图制图,可实现地图图形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两类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但GIS系统不同于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地图制图主要考虑可视材料的显示和处理,考虑地形、地物和各种专题要素在图上的表示,并且以数字形式对它们进行存贮、管理,最后通过绘图仪输出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强调的是图形表示,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显示方法和显示质量,强调的是信息及其操作.数字地图是GIS的数据源,也是GIS表达形式,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重要组成部分. GIS 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关系:GIS与CAD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两者都有空间坐标,都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都能描述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也都能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它们的主要区别是:CAD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它的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要弱,采用的一般是几何坐标系.而GIS处理的多为自然目标,有分维特征(海岸线、地形等高线等),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大,GIS的属性库内容结构复杂,功能强大,图形属性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且多具有专业化特征,GIS采用的多是大地坐标,必须有较强的多层次空间叠置分析功能,GIS的数据量大,数据输入方式多样化,所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专业化特征.因此一个功能较全的CAD,并不完全适合于完成GIS任务.6 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答: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的保证.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地理信息系统运行所必须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三部分. 地理空间数据是GIS的操作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地理空间数据实质上就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的数据. 人是地理信息系统中重要构成因素,GIS不同于一幅地图,需要人进行系统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系统扩充完善、应用程序开发,并采用地理分析模型提取多种信息.7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答:资源清查是地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职能,其主要任务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并通过系统的统计和覆盖分析功能,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形式的资源统计和进行原始数据的快速再现.以土地利用类型为例,可以输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面积,按不同高程带划分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度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等,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又如中国西南地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设置了三个功能子系统,即数据库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图形系统.资源数据存储了1500多项300多万个.该系统提供了一系列资源分析与评价模型、资源预测预报及西南地区资源合理开发配置模型.该系统可绘制草场资源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各地县产值统计图、农作物产量统计图、交通规划图、重大项目规划图等不同的专业图.第2章空间数据结构答:将工作区域的平面表象按一定分解力作行和列的规则划分,形成许多格网,每个网格单元称为像素,即像元.灰度值是根据所表示实体的表象信息差异对各像元的表示.栅格数据结构实际上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栅格中1.什么叫像元、灰度值、栅格数据的每个像元是栅格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存储单元,其坐标位置可以用行号和列号确定.2.举例说明栅格数据层的概念.答:地理数据在栅格数据结构中必须分层组织存储,每一层构成单一的属性数据层或专题信息层,例如同样以线性特征表示的地理要素,河流可以组织为一个层,道路可以作为另一层,同样以多边形特征表示的地理要素,湖泊可以作为一个层,房屋可以作为另一层,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以确定需要建立哪些层及需要建立哪些描述性属性.3 栅格数据如何以数组的形式进行存储答:二维数组是把栅格数据中各像素的值对应于二维数组相应的各元素加以存储的方式,适合于灰度级大的浓淡图像的存储以及在通用计算机中的处理,所以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在采用二维数组的方式中,还有组合方式和比特面方式.组合方式是在计算机的一个字长中存储多个像素的方式.比特面方式,就是把数据存储到能按比特进行存取的二维数组(可以理解为1比特/1字)即比特面中的方式.如果给栅格数据内的全体像素赋予按照某一顺序的一维的连续号码,则能够把栅格数据存储到一维数组中.其次,也有不是存储栅格数据全体,而只是把应该存储的像素的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存储到一维数组中去的方法.4 栅格数据有哪几种组织方法各自有何优缺点答:栅格数据的组织方法:(1)以像元为记录的序列.(2)以层为基础.(3)以层为基础,但每一层内则以多边形(也称制图单元)为序记录多边形的属性值和充满多边形的各像元的坐标.优缺点:这三种方法中(1)节省了许多存储空间,因为N层中实际只存储了一层的像元坐标;方法(3)则节省了许多用于存储属性的空间,同一属性的制图单元的n个像元只记录一次属性值.它实际上是地图分析软件包中所使用的分级结构,这种多像元对应一种属性值的多对一的关系,相当于把相同属性的像元排列在一起,使地图分析和制图处理较为方便;方法(2)则是每层每个像元一一记录,它的形式最为简单.5 栅格数据如何进行取值答:中心归属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心点对应的面域属性值来确定.长度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网格中线(水平或垂直)的大部分长度所对应的面域的属性值来确定.面积占优法:每个栅格单元的值以在该网格单元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属性值来确定.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程度,选取特别重要的空间实体决定对应的栅格单元值,如稀有金属矿产区,其所在区域尽管面积很小或不位于中心,也应采取保留的原则.6 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哪几种每种方法是如何进行压缩的答:栅格数据存储压缩编码方法主要有:(1)链式编码(2)行程编码(3)块式编码(4)四叉树编码(1)链式编码:由某一原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基本方向可定义为:东=0,南=3,西=2,北=1等,还应确定某一点为原点.(2)行程编码: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即按(属性值,重复个数)编码(3)块式编码:块式编码是将行程编码扩大到二维的情况,把多边形范围划分成由像元组成的正方形,然后对各个正方形进行编码.(4)四叉树编码: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将图像区域按四个大小相同的象限四等分,每个象限又可根据一定规则判断是否继续等分为次一层的四个象限,无论分割到哪一层象限,只要子象限上仅含一种属性代码或符合既定要求的少数几种属性时,则停止继续分割.否则就一直分割到单个像元为止.而块状结构则用四叉树来描述.按照象限递归分割的原则所分图像区域的栅格阵列应为2n×2n(n为分割的层数)的形式.7 什么叫矢量数据点、线、面实体数据编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矢量数据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主要用于表示地图图形元素几何数据之间及其与属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点实体:在矢量数据结构中,除点实体的(x,y)坐标外还应存储其它一些与点实体有关的数据来描述点实体的类型、制图符号和显示要求等.线实体:线实体可以定义为直线元素组成的各种线性要素,直线元素由两对x,y 坐标定义.最简单的线实体只存储它的起止点坐标、属性、显示符等有关数据. 面实体:多边形(也就是面实体)矢量编码,不但要表示位置和属性,更重要的是能表达区域的拓扑特征,如形状、邻域和层次结构等,以便恢复这些基本的空间单元可以作为专题图的资料进行显示和操作,由于要表示的信息十分丰富,基于多边形的运算多而复杂,因此多边形矢量编码比点和线实体的矢量编码要复杂得多,也更为重要.8 什么叫拓扑关系举例说明拓扑关系有哪几种类型答: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9 举例说明实体式数据结构.它有何缺点答:实体式数据结构是指,一个区域或一幅地图可以划分成许多多边形,每个多边形由一条或若干条弧段组成,每条弧段由一串有序的x,y坐标对组成,每条弧段的两端点为结点,每个结点连接两条以上的弧段,多边形矢量编码主要用于表示空间图形为多边形的面状要素,每个多边形在数据库中是相互独立、分开存储的.例如用于行政区、土地类型、植被分布等.其缺点是:(1)邻接多边形的公共边被数字化和存储两次,结点在数据库中被多次记录.不仅造成数据冗余,而且容易造成数据结构的破坏,引起严重的匹配误差,如狭长多边形及裂隙的产生.(2)每个多边形自成体系,缺少有关邻域关系的信息.(3)不能解决“洞”和“岛”之类的多边形嵌套问题,岛只作为单个的图形建造,没有与外包多边形的联系.(4)没有方便方法来检查多边形边界的拓扑关系正确与否,如有无不完整的多边形(死点)或拓扑学上不能接受的环(奇异多边形).10 举例说明索引式数据结构、DIME数据结构、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答:索引式数据结构是指根据多边形边界索引文件,来检索多边形边界的坐标数据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双重独立地图编码,简称DIME结构(Dual Independent Map Encoding).它是由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起来的为人口调查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拓扑编码方法,是一种把几何量度信息(直角坐标)与拓扑逻辑信息结合起来的系统.也可用于土地利用等多种信息系统的编辑和分析,是GIS发展早期使用的一种拓扑编码方式.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DIME数据结构的一种改进.在DIME中,一条边只能用直线端点的序号及相邻的面域来表示,而在链状数据结构中,一条边可以由许多点组成,这样在寻找两个多边形之间的公共界线时,只要查询链名就行,与这条界线的长短和复杂程度无关.11 地理数据的显式和隐式表示有何区别答:(1)隐式(矢量)表示法用于存储地理事物的数据量较少,即需要的存储空间少(矢量表示的x,y坐标和连接指示字较少而栅格表示需要的像元较多);(2)矢量法比栅格法(显式)要精美得多.栅格法要达到相同的分辨率,格网要非常小才行,这就需要更多的x,y坐标;(3)矢量法中的连接信息使数据搜索能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栅格法则能方便地改变地理事物的形状和大小,因为栅格数据修改只包括清除某些旧值和输入新值两个步骤.而矢量数据的修改除改变坐标值外,还需要重建连接关系(指示字).12 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对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进行有效的选择答:在GIS建立过程中,应根据应用目的要求、实际应用特点、可能获得的数据精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硬件配制情况,在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中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是人们最熟悉的图形表达形式,对于线划地图来说,用矢量数据来记录往往比用栅格数据节省存贮空间.相互连接的线网络或多边形网络则只有矢量数据结构模式才能做到,因此矢量结构更有利于网络分析(交通网,供、排水网,煤气管道,电缆等)和制图应用.矢量数据表示的数据精度高,并易于附加上对制图物体的属性所作的分门别类的描述.矢量数据只能在矢量式数据绘图机上输出.目前解析几何被频繁地应用于矢量数据的处理中,对于一些直接与点位有关的处理以及有现成数学公式可循的针对个别符号的操作计算,用矢量数据有其独到的便利之处.矢量数据便于产生各个独立的制图物体,并便于存贮各图形元素间的关系信息.栅格数据结构是一种影像数据结构,适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它与制图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有着简单、直观而严格的对应关系,对于制图物体空间位置的可探性强,并为应用机器视觉提供了可能性,对于探测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栅格数据最为便捷.多边形数据结构的计算方法中常常采用栅格选择方案,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栅格方案还更有效.例如,多边形周长、面积、总和、平均值的计算、从一点出发的半径等在栅格数据结构中都减化为简单的计数操作.又因为栅格坐标是规则的,删除和提取数据都可按位置确定窗口来实现,比矢量数据结构方便得多.最近以矢量数据结构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栅格算法表明存在着一种比以前想象中更为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某些栅格结构曾经存在的问题.例如,栅格结构的数据存储量过大的问题可用压缩方法使其减少.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大范围小比例的自然资源、环境、农业、林业、地质等区域问题的研究,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战略性布局研究等,使用栅格模型比较合适.城市分区或详细规划、土地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矢量模型比较合适.当然,也可以把两种模型混合起来使用,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两种方式的地图.13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有哪些其对应空间数据结构有什么特点答: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主要包括三维矢量模型,三维体元模型和三维混合数据模型.三维矢量模型将三维空间中的实体抽象为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元素,然后以这四种基本几何元素的集合来构造更复杂的对象.以起点、终点来限定其边界;以一组型值曲线来限定其形状;以一组曲面来限定其边界和形状.体元模型可以按体元的面数分为四面体、六面体、棱柱体和多面体共四种类型,也可以根据体元的规整性分为规则体元和非规则体元两大类.基于面模型的构模方法优点是便于显示和数据更新,不足之处是难以进行空间分析.基于体模型的构模方法优点是易于进行空间操作和分析,但存储空间大,计算速度慢.混合模型的目的则是综合面模型和体模型的优点,以及综合规则体元与非规则体元的优点,取长补短.第3章 GIS的地理数学基础1 什么是地图投影,它与GIS的关系如何答:将地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而使其误差最小的各种投影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其实质就是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的点的坐标(φ,λ)与平面上对应的坐标(x,y)之间的函数关系.地图投影对GIS有较大的影响,其影响是渗透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如数据输入,其数据包括地图投影数据;数据处理,需要对投影进行变换;数据应用中的检索、空间分析依据数据库投影数据;输出应有相应投影的地图.2 地图投影的变形包括哪些答:地图投影的变形,通常可分为长度、面积和角度三种变形,其中长度变形是其它变形的基础.3 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有几种它们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很多,总的来说,基本上可以依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性质进行分类.(1)根据地图投影的变形(内蕴的特征)分类根据地图投影中可能引入的变形的性质,可以分为等角、等面积和任意(其中包括等距离)投影.(2)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相关位置分类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相对位置将投影区分为正轴投影(极点在两地极上,或投影面的中心线与地轴一致)、横轴投影。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二[60048]

地大《地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二[60048]
9.最佳路径是确定起点、终点所要经过的中间点和中间连线,求最短路径。 答案:错误
10.每一个实体都给一个明确标识符来标识该物体。 答案:正确
7.下列哪项不符合邻近元法() A.离散空间数据内插的方法 B.连续空间内插的方法 C.生成DEM的一种方法 D.生成DTM的一种方法 答案:BCD
8.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不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 A.缓冲区分析 B.包含分析 C.网络分析 D.最短路径分析 答案:BCD
9.以下哪些属于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 A.图形显示质量好 B.多边形叠置分析较困难 C.数据结构复杂 D.图形数据量大 答案:ABC
4.在多边形矢量编码方法中,由点索引与边界线号相联系,以线索引与各多边形相联系的编码方法 是() A.多边形环路法 B.树状索引编码法 C.拓扑结构编码法 D.四叉树编码法 答案:B
5.GIS区别于其它信息系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 A.空间分析 B.计量分析 C.属性分析 D.统计分析 答案:A
2.可用形式化的方法描述和求解的一类决策问题不属于() A.结构化方法 B.半结构化方法 C.非结构化方法 D.地理问题决策 答案:ABD
3.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不包括() A.邻近元法 B.整体拟合技术 C.局部拟合技术 D.移动拟合法 答案:ACD
4.下列()不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A.坡向分析
B.谷脊特征分析 C.网络分析 D.地形剖面分析 答案:ABD
5.下列栅格数据编码方法中,接近矢量结构,具有区域性质的编码方法是() A.四叉树编码 B.块码 C.游程编码 D.链码 答案:ABC
6.下列给出的方法中,()不可获取矢量数据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扫描法 C.遥感信息提取 D.手工网格法 答案:BCD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后作业答案第1章绪论1 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答:信息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演变情况的反映。

对于计算机而言,数据是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为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切现象(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像等),在计算机环境中数据是描述实体或对象的唯一工具。

数据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数学符号的集合,只有在其上加上某种特定的含义,它才代表某一实体或现象,这时数据才变成信息。

信息的特点:①客观性②适用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

2 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

答:空间数据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地图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的空间模型,是反映地理实体的图形,是对地理实体简化和再现。

空间数据主要有点、线、面三种类型。

例如,地图上的点可以是矿点、采样点、高程点、地物点和城镇等;线可以是地质界线、铁路、公路、河流等;面可以是土壤类型、水体、岩石类型等。

3 什么叫地理信息、地学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答:地理信息是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凡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有关的信息都是地学信息。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称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贮、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区别: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地学信息所表示的信息范围更广,它不仅来自地表,还包括地下、大气层,甚至宇宙空间。

(078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8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84)《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二次2:第一次3:第三次4:第四次5:第五次6:第六次1:[填空题]专题地图按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专题地图参考答案:自然地图、人文地图2:[填空题]拓扑空间关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1:[论述题]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地形模型参考答案: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是国家基础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示地表区域上地形的三维向量的有限序列,即地表单元上高程的集合,数学表达为:z = f(x,y)。

当z为其他二维表面上连续变化的地理特征,如地面温度、降雨、地球磁力、重力、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其他地面诸特征,此时的DEM成为DTM(Digital Terrain Models)。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2:[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建立拓扑关系过程中,出现的悬挂结点都是错误的,应全部予以删除。

B:缓冲区查询是不破坏原有空间目标的关系,只是检索得到该缓冲区范围内涉及到的空间目标。

C:空间数据分层的目的便于空间数据的管理、查询、显示、分析等。

D:GIS的英文全称是: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参考答案:D3:[单选题]计算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是()。

A:HuffmannB:FreemanC:DijkstraD:Morton参考答案:C4:[填空题]4D产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DEM(数字高程模型)、DLG(数字线划图)、DRG(数字栅格图)、DOM(数字正射影像)5:[填空题]DEM的主要表示模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最新版】[0432]《地理信息系统》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西南●最新版】[0432]《地理信息系统》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0432]《地理信息系统》第一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1、数据2、信息3、地理空间数据4、地理信息5、地理信息系统(GIS)6、拓扑关系7、数据结构8、矢量数据结构9、双重独立式结构(DIME)10、栅格数据结构11、四叉树结构12、数据压缩13、数据内插14、数据库(DB)15、数据模型16、空间分析17、数字地形模型(DTM)18、空间叠合分析19、空间缓冲区分析20、空间网络分析21、GIS应用模型22、RGB模型23、CMY模型参考答案:1、数据: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

2、信息:人或计算机能接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

信息有各种载体,但不随载体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3、地理空间数据:各种地理实体及其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属性特征及时间特征几部分。

4、地理信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空间数据的解释。

5、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各种方法支持下,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技术系统。

6、拓扑关系:经拉伸或压缩后保持不变的空间关系,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

7、数据结构:对数据元素及其关系的抽象描述,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前者是数学描述,后者是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中的组织和建立方式。

8、矢量数据结构: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9、双重独立式结构(DIME):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的任何一条线段,用其两端的节点及相邻面域来予以定义。

10、栅格数据结构: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11、四叉树结构:将地图空间按照2*2的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直到子象限属性值单调为止,只记录属性值单调的子象限(叶结点)信息的数据组织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地理信息系统作业 2012-11-19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据此完成1-3题。

1.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A. 耕地分类和评价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 商业分布和规划D. 学校分布2.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3.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适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RS和GPS4.城市交通部门查询道路通行状况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C.遥感技术(RS) D.数字地球4.利用GIS技术,将三亚市人口分布图和三亚市交通图图层叠加,进行数据处理,可以( )A.分析三亚各商业网点选址是否合理B.分析三亚各街道的交通流量C.可以统计三亚市的人口增长率D.可以估算三亚市工业生产总值5.欲在某城市选择商业用地时,利用GIS分析,主要调取的参考图层是( )A.交通布局图层和人口分布图层B.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C.工业分布图层和居民区分布图层D.服务企业分布图层和通讯网络布局图层6.“GIS”是指(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7.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组成中,属于GIS核心的是A.计算机系统B.地理数据C.应用人员D.应用模型8.我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月开始,这次人口普查可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数字地球D.全球定位系统(GPS)9.现代城市管理中优先采取的技术是A.BSB.GISC.GPSD.Internet技术10.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电子通信技术11.利用GIS技术,将西安市人口分布图和西安市交通图图层叠加,进行数据处理,可以A.分析西安市各商业网点选址是否合理B.分析西安市各街道的交通流量C.统计西安市的人口增长率D.估算西安市工业生产总值下图是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据此回答12-13题。

12.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 A.5% B.10% C.11% D.22%13.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由南向北流B.河流由北向南流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D.房屋在河流的西岸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14-16题:14.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 BA.空间模型B.数据模型C.阅读速度D.空间分析能力15.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A.为商业网点选址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16.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17.地理信息系统()A.主要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功能C.是地图绘制系统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8.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是()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19.如果用GIS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后造成的后果D.即使知道火灾的地点和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20.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A.需要航天传感器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度和纬度21.GIS与地图的最基本差别是( )A.空间模型B.数据模型C.阅读速度D.空间分析能力22.应用GIS技术的最终目的是( )A.处理信息B.记录信息C.便于信息查询D.为地理决策提供信息23.在GIS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中,20世纪80年代属于( )A.开拓期B.巩固发展期C.大发展期D.用户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

读图,回答24~26题。

24.GIS技术的 (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25.图中城市 ( )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26.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27.Google公司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新产品—GoogleEart 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房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

对Google Earth软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应用的核心技术是GPS技术B.完全实现了数字地球C.其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RS、GISD.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4.2遥感作业 2012-11-211.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国新疆遭受了特大雪灾,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题。

⑴对受灾居民进行准确定位搜救,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数字地球⑵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A.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2.若想实时获取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分布及面积等信息,优先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应是( )A.人工实测B.电脑虚拟技术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3.监测华北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影响范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人工实地调查4.为尽快获取汶川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信息,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5.读“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变化”图,图中重度病虫害植物的反射率高于其它植物的波段约为( )A.0.45~0.60微米B.0.60~0.80微米C.0.80~0.85微米D.0.85微米以上6.监测台风移动路径和灾情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7.若要实时获取我国旱灾分布范围的信息,应选用(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D.数字地球8.监测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的最佳技术手段是 (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卫星影像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9.2007年1 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竹顺利升空。

ll月26日,我国发布了由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拍摄的月面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一号”利用CCD立体相机拍摄月面,所采用的技术是( )A.GPSB.RSC.GISD.GIS和GPS10.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据此完成下题。

⑴传感器为关键装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GPSD.GIS和GPS⑵利用遥感可以( )A.判断水体污染B.判断人口分布C.分析大气污染D.估算工业产值11.2009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为快速准确获得受灾面积状况,适宜采用的方式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实地调查12.四川汶川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区的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计算机技术13.2005年9月13日,台风“泰利”在福建登陆,台风带来的暴雨引发了洪水。

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的技术手段是( ) 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14.浙江省是台风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为了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需要加强对台风的监测预报。

目前人类对台风的监测主要依靠( ) A.气象卫星B.探空气球 C.航空遥感D.近地遥感15.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完成下题。

⑴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①红外线;②X光;③可见光;④紫外线⑵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直接利用遥感技术的有( )①划分植物类型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6.(双选)国家气象局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A.数字地球 B.全球定位系统(GPS)C.遥感(RS)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GIS)17.在下列选项中,体现遥感技术应用实例的是( )A.为航空飞行精确导航B.精确测量板块运动C.实时提供全球地理坐标D.监测森林火灾范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8.遥感技术系统的关键装置是( )A.航空器 B.传感器 C.信息传输装置 D.图像处理设备19.遥感技术可应用于( )①环境灾害监测②人口普查③资源普查④太空育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读下图,主要利用遥感技术对②地区进行的工作是()A.地质灾害范围B.地震的危害程度C.沙尘暴强度 D.人口分布21.目前,监测台风主要是利用( )A.气候统计资料B.气象站观测的资料C.气象卫星信息D.气象工作者的经验22.读我国中部地区和美国中部地区图,完成下题。

⑴对B地区粮食作物的长势进行实时监测及产量预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PSB.RS和 GISC.GIS和GPSD.RS⑵利用气象卫星对A地区以东沿海登陆的台风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是()A.GPSB.GISC.RSD.GPRS23.2009年10--11月,洞庭湖地区旱情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数字地球D.全球定位系统(GPS)24. 2010年冰岛火山强烈喷发,监测火山灰分布和扩散运动可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C.遥感技术(RS)D.数字地球2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图是由运载工具、(卫星)、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B.现代遥感技术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覆盖整个地球有些困难。

C.现代遥感技术能瞬时成像,迅速获取信息,构成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