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笔记

合集下载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笔记精华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笔记精华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辅导班经济学笔记政治经济学部分导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方法1物质资料生产(政治经济学出发点:原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方式:生产力:a劳动者(人的因素),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生产资料是物的因素)b生产关系(4页);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性质是生产关系基础),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关系----(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极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二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经济规律经济规律a概念b 性质:客观性(产生客观,作用客观)发挥主观能动性c与自然规律相比的特点;经济规律最大的特点是历史性(即绝大多数不是永恒的因为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经济规律常与人类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按劳分配成为社会主义的规律)第一章商品和货币一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从商品入手分析(21第二段)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辨证统一或对立统一(23页)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具体劳动创造)2价值(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a质的规定抽象劳动创造(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b量的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化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效率)----价值量(单位商品与劳动生产率反比例变化)(由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二重性(同一劳动两个不同方面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劳动二重性私人劳动---私有制社会分工----社会劳动商品生产的产生条件:私有制社会分工三货币1产生: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支绵羊(相对等价物价值被表现)=两把斧头(等价物)b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一支绵羊=两把斧头一把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版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版本)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财课本)导论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东西。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一个经济运动过程。

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上。

因此,我们还必须从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来说明生产关系内在的一般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

二、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政治经济学既然以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任务就必然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关于生产关系运动变化的规律。

它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除了个别的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外,经济规律都是历史的规律。

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质,即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为,即是通常所说的,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较快地实现预定的目标。

经济规律按它们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均发生作用的一般经济规律。

第二类: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这些社会形态里都存在并发生作用。

这种在某几个社会形态里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一般称为共有经济规律。

第三类:只在某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就只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

而按劳分配规律就只能在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作用。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4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4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章~第3章【圣才出品】

导论0.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见表0-1)★表0-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见表0-2)★★表0-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考点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见表0-3)★★★表0-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考点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见表0-4)★★★表0-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考点五: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见表0-5)★表0-5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考点六: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学习政治经济学理论可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本质和运行规律,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在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等领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从事各项经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觉性。

0.2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答: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则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矛盾运动。

①生产是指人们直接利用并改造自然进而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②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原料、燃料等各种物质资料的使用和活劳动的消耗。

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物质文化的需要,对各种物质资料的消耗。

③分配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消费品的分配。

生产资料的分配说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

消费品的分配确定个人对消费品的占有份额。

④交换包括劳动活动的交换和劳动产品的交换。

2.生产力答:生产力是指人们利用并改造自然进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

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

政治经济学笔记(绝对经典 亲自整理)

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理论经济学各专业〕:1.?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高等教育出版社2.?政治经济学热点与难点争喊?逄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应用经济学各专业能够不瞧上面两本书注重:原理及其表达方法〔文字组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理解三个全然咨询题: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要紧任务。

3.怎么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知识要点: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开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实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

重点: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什么原因讲劳动的二重性学讲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提示:〔1〕劳动的二重性学讲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根底。

〔2〕从劳动二重性动身,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根底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学讲。

〔4〕在前面三点的根底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存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3.从开展的角度对制造价值的劳动的新熟悉。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能够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

提示:〔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全然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刻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只是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

考虑题: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劳动价值论的全然动身点:资源如何配置和财宝如何分配。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笔记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四个环节。

一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

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势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

C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商品经济:以商品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兵分属不同生产者所有。

商品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商品的是由价值与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1具体劳动是从具体形态来考虑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不能分离。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自然属性,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社会属性,历史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转化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用商品交换解决。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1 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实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政治经济学笔记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笔记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总述:政治经济学三大理论体系:1.价值论: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生产率不同,产生超额利润,其他生产者转移。

(并不否定商品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2.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加入了资本主义制度因素(仅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劳动力商品的概念),这是一种进步,进而市场上开始按照生产价格交换,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下的价值规律。

3.(剩余价值——)利润的理论:涉及利润在资本间的分配(资本竞争结果),虽然全部资本家利益高度一致(为瓜分劳动创造的价值),资本无处不在——利润平均化趋势(除去垄断的情况)——动态的资本再生产、积累的过程(资本在利润的推动下走向何处)一、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对象和任务经济学发展历史总体: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经济学进一步发展——修正主义/列宁主义——凯恩斯主义——战后经济发展、新经济政策1.重商主义:14-15世纪产生,集中研究流通领域、商业、对外贸易,论证商品货币关系。

1615,(法)蒙克莱田《薪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使用“政治经济学”。

2.法国重农主义: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为代表。

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重视效率)。

马克思认为这是真正的近代经济科学开端。

3.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W.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接触剩余价值问题。

4.庸俗经济学(西方经济学):19C初,代表有萨伊(提出生产要素论:忽视劳动),马尔萨斯(《人口论》)。

表现在为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5.空想社会主义:19C初,渊源于16世纪。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C中后期,产业革命于英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特点: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首创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劳动价值论;建立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主为社主代替的必然性。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笔记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1.商品的二因素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

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XXXX经济学辅导班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笔记

XXXX经济学辅导班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笔记

政治经济学版主说明:以下部分是斑竹根据网友提供的2010年8月学校经济学讲习班的部分录音整理的笔记。

由于时间的原因,只是整理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的部分,以及后面几章老师谈到的知识点,至于重点问题和思考题等没有时间去整理了,也希望给各位同学一个参考,实在是时间有限,祝愿各位同学认真复习,在专业课的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书:《政治经济学》刘诗白主编2008年9月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新旧版本的区别新旧版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变动不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变动较大,07年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部分有了新的论述。

建议使用新版本教材。

《政治经济学辅导书》(具体书名不清楚,本书是老师推荐的西财版政治经济学配套辅导书,该书是今年暑假刚出版的,在成都的同学可以去财大光华校区的光华财经书城问下,柳林的同学也可以去柳林校区的光华财经书城问下)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本章内容简介、主要知识点、重点问题解答、疑难问题与学术争鸣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逄锦聚教授的教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建议把西财版的教材和辅导书弄明白即可。

对于个别的理论问题和重大热点问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文献。

老师建议的学习方法:学有余力的同学利用网络搜索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自己做一些整理,例如百度、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搜索一些专业的文章进行阅读,首先还是要保证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

一、对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梳理。

注意:1.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叙述方法(文字组织)2.紧密联系实际以下谈到的教材页码以2008年9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政治经济学》为准的《政治经济学》为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导论理解三个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理解简单的历史脉络政治经济学的发1.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整个经济学的发展,教材上面是学科史的回顾。

《政治经济学》笔记

《政治经济学》笔记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交换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3)两者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性范畴。而抽象劳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导论doc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导论doc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导论一、政治经济滨产生和发展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现在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eonomy家务,规则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山来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产生的条件: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主管条件——人) 的有目的的劳动。

②劳动对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

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

(财务知识)西财政治经济学金版背诵

(财务知识)西财政治经济学金版背诵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背诵版(经济一和二的考生用)导论社会注意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主义本生固有的价值的规定性在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体现,其内容和特征涵盖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社会注意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没有放弃探索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和生产力状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 1978 年开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深入推进,促进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突破、创新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进行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的制度创新,实现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需要有深入彻底的理论创新。

21 世纪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有适应中国国情、结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学。

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当代实践中新的理论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知识要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量的规定货币的起源、本质、职能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小结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难点笔记资料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难点笔记资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难点笔记资料 课程代码:00009导论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

法国蒙克莱田首次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

政治经济学17世纪中叶作为独立学科产生。

代表人物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经济学说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只限于描述从经济现象表面所看到的似是而非的外在联系的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与它的开放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古典政---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 庸俗-----------------:法国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小资产阶级--------:法国的西斯蒙第和普鲁东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经济学包括 1.理论经济学 2.应用经济学 3.经济思想史 4.经济史5.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学科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包括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2.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3.微观经济学我国现在将政治经济学归于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 (劳动力的支出)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1.体力劳动2.脑力劳动社会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

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和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的是分配和交换。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4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第4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第4章资本循环与周转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产业资本循环概述(见表4-1)★★★表4-1产业资本循环概述考点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1.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状态(见表4-2)表4-2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状态2.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1)资本循环的连续性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实现是以资本循环的连续性、三种循环形态统一地运动为条件的。

连续性是资本的一个重要特征。

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资本的三种循环同时不间断地在各种职能形式上和各个阶段上运动。

(2)产业资本连续循环所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家必须把他的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

只有这样,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才能顺序地依次更替,循环的三个阶段才不会中断。

②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产业资本要连续地进行,不仅要使一笔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并存于三种职能形式上,还必须使每一种资本形式同时顺次地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最后回到原来的形式上。

即一部分资本在进行货币资本循环时,第二部分资本就必须相继进行生产资本的循环,第三部分资本必须相继进行商品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和三种循环形态的继起性决定了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态同时并存,统一地运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考点三:资本的周转(见表4-3)★★★★★表4-3资本的周转考点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见表4-4)表4-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2.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划分和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划分的区别这两种划分都是对生产资本进行的划分,但二者又有所区别:(1)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后者是为了揭示资本构成对周转速度的影响。

(2)依据不同。

前者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后者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方式不同。

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

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

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第一篇:政治经济学复习提纲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导论要点:1.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官,吴)2.怎样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蒋)与方法(all)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与政治经济学发展(P4 蒋)第一章商品与货币要点:1.使用价值、价值(官,吴)2.抽象劳动、具体劳动(all)3.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all)4.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职能(all)5.货币的本质、流通规律(官,吴)6.什么是价值规律(官,吴)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对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有何作用?(all)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要点: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官,吴)2.资本总公式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官,吴)3.绝对、相对、超额剩余价值产生原因,试做比较,阐述起技术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官,吴)4.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官)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要点:1.资本有机构成(官,吴)2.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all P108)3.如何看待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关系(官,吴)4.相对过剩人口怎样形成的?(官、吴)5.为什么说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现象?(吴)6.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蒋 P71)第四章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要点:1.资本循环的特征(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all P90)2.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all P99)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经济危机要点:1.什么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根源是什么?(all P116)2.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官 P105)第六章剩余价值分配要点:1.商业资本、商业利润、银行资本、银行利润(官,吴)2.实际资本、虚拟资本(all)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有何变化(吴)4.地租的本质是什么?试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产生的条件及原因(官,吴)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要点:1.垄断如何形成的?(官,吴)它具有哪些组织形式(吴)2.什么事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官,吴)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极其原因(蒋)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初级阶段要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任务(all P211)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官,吴)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极其理解(all P233)3.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蒋)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要点:1.为什么说明确的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吴,官P256)2.联系实际解读现代企业制度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吴)第十二章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行与居民消费要点:1.如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all P292),兼顾效率与公平?(官,吴 P291)2.劳动与资本收入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间的地位、相对重要性(吴)3.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蒋 P296)4.深化我国社保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蒋P300)第十三章宏观经济运行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要点:1.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吴,官P357)2.宏观调控的政策与目标(吴,官)第十四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要点: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何联系与区别?(吴,官P378)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机制(蒋)论述1相对m,绝对m,超额m。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政治知识
第二章商品经济
第三章(一)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三章(二)资本主义工资
第四章资本的再生产和积累过程
第五章(一)资本循环和周转
第五章(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五章(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六章(一)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六章(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八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九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第十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分配和消费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笔记(部分)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笔记(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理解三个基本问题: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是搞什么的?很多人不清楚,最初的经济学家就叫做政治经济学家,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属于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产生于18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19世纪末,马歇尔将“政治”去掉,系统阐述了经济学,欧洲国家一些学校的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领域至今保留政治经济学专业方向。

马歇尔以后的新古典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相比而言,新古典经济学的明显缺陷在于忽略制度分析、对国家、政府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的分析,因此在国外也有人把制度经济学标为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今天是一个大家族,有百余分支、流派及边缘和交叉学科。

政治经济学是其中一个成员,起着其他成员不可替代的作用。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科斯、熊彼特等大师都认为经济学不是研究物的运动,而是研究物的背后的人的关系。

研究方法则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法。

主要任务是唯物辩证地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由于制度黑暗,为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提供有力的支撑。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解释各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1867年《资本论》出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形成。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刚刚完成,并在欧洲大陆推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行工业化国家”经过若干发展阶段,而在每个阶段都有客观的历史条件和要求。

马克思处于早期工业化增长阶段,原始积累导致迅速的工业化。

这一时期特点是经济关系、经济增长都是粗放的、资本家考虑的是资本的最大化、为实现急速扩张不惜一切代价,形成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尖锐矛盾。

马克思敏锐的看到了矛盾并寻求出路解决矛盾,使得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更加丰富。

这是每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不能回避的贡献,但他的理论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1.商品的二因素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

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绵羊:作为使用价值出现。

主动作用,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斧子:作为价值出现。

被动作用,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充当表现材料,起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

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的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缺陷:价值表现不完全,特殊等价形式的商品是没有穷尽的。

⑶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的、统一的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发生了质的飞跃。

a 简单的 b统一的⑷货币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的、统一的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或白银上(根本原因是本身是商品。

质地均匀、体小值大、便于携带、不宜腐烂、便于保存)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职能:⑴价值尺度: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⑵流通手段:充当交换媒介。

⑶储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财富象征储藏起来的职能⑷支付手段:用来清偿债务、支付税收、租金、工资等。

通过赊账买卖表现。

⑸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5.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即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的规律。

三个因素:a 待售商品量b 价格水平 c 货币流通速度公式见:P36纸币流通规律,以金属货币流通为基础。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6.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a围绕价值波动b 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c 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

价值规律作用:a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b 调节社会劳动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c 两极分化7.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质的规定性:物化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量的规定性:是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8.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学说。

(4)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9.从发展的角度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新认识。

⑴从局部劳动到总体劳动:劳动外延扩大(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劳动)、劳动形式由个体形式到社会形式。

⑵知识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都创造价值。

⑶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a质:价值创造只与劳动有关,财富创造与各种生产要素有关。

b量:生产率不变时,两者一致;生产率提高时,财富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价值减少。

思考题:10.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

提示:(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不过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

1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提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出发点:资源怎么配置和财富怎么分配。

今天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但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我们的现实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收入分配不公等。

而按劳分配仍然是我们经济体中的主要收入分配方式。

尽管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各要素都参与分配,但问题在于我们目前过于强调资本等要素的分配,而忽略了劳动这一基本要素。

第二章资本与剩余价值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解决(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提示:劳动力怎样成为了商品(劳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分)。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G-W)为买而卖、获得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的生产关系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为卖而买、取得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同点:买卖顺序、内容、目的、体现的生产关系矛盾:发生了价值增值。

矛盾解决: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与劳动者身体之内并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a人身自由b一无所有劳动力的价值:a维持劳动者自身的生活资料价值b后代的生活资料价值c教育和培训费用d历史和道德因素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自身价值,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超出部分即为剩余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⑴是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特点:a劳动隶属于资本b雇佣工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⑵价值增值过程:劳动时间超过为补偿劳动力所需的时间,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量。

延长劳动时间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的时间,就形成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中创造的,不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是不能离开流通。

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好前提条件。

3.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资本的本质:资本是靠剥削工人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

价值转移,改变物质形态,不发生增值。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改变了价值量。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包括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4.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主要有2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工作日绝对延长(局限:工作日长度延长有生理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相对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比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竞争使其他资本家也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超额利润消失)-生活资料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5.工资的本质(为什么不是劳动的价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了解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不是商品:a出卖前不独立存在 b商品价值有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如劳动是商品,有价值,则为同一反复。

名义工资:(货币工资)。

资本家为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购买力)。

工人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买的生活资料数量和各种劳务。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生活资料物价指数相对工资:工人所得的工资同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数额。

实际工资上升的原因:a生活资料结构变化b失业工人减少c对外剥削放松了对内剥削d工人的斗争6.在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如何理解剩余价值的源泉?⑴先进设备仍是不变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

⑵总体工人(包括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⑶复杂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⑷自动化代表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个体-社会-剥削率提高)思考题:1.理解资本和剩余价值的一般性和特殊性?P54-55提示:马克思把资本当着一个特殊范畴;两者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其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体现为不同的生产关系。

2.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剩余价值是企业唯一的动机吗?提示:马克思时代确实是这样;现代经济学作了一些修正:行为人在经济生活中的选择不仅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利益(结合西方经济学复习)。

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1.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动因。

资本积累:即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