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的元代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 阅读

合集下载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一】怀古题材大多笔调沉稳老辣,或影射当时政局,或针贬时弊,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也不例外。

起首两句气势磅礴,不仅交代了潼关的地理位置,且为全篇定下雄壮豪迈的基调。

“聚”和“怒”写活了秦岭诸峰和黄河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怀古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第三句由“山河表里”的典故转入怀古。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潼关一直是长安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纵然千秋帝业最终也都会化为尘土。

“意踟蹰”、“伤心”抒发了作者怀古时的感概,前段的山川情思此时化作历史的沧桑遗恨。

结局两句是本篇的灵魂。

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

作者精辟入理地揭示了历史真相,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前文在写景和怀古时蓄积的情感此时达到高潮。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赏析二】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

《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译文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译文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会员:qslsjlqgy 友情提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下列对这首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河表里潼关路”句描绘了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B.作者在曲中表达了深深的悲愤伤感之情,他悲愤伤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几个朝代的都城。

D.《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潼关怀古”是题目。

2.请你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怒”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1.B2.“聚”字,将峰峦化静为动,表现出峰峦的众多与动感;“怒”字,将河水人格化,烘托了作者因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

B. “他悲愤伤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理解不正确,作者悲愤伤感的最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故选B。

2.本题考查炼字。

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的赏析角度。

从炼字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抓住句中的关键字,然后结合句子整体意境来分析其妙处。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峰峦如聚”从视觉角度写潼关,用“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不仅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峰峦以生命意志,化静为动,表现出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波涛如怒”写听觉角度写黄河,用“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将黄河水人格化,同样赋予它以生命和感情。

一个“聚”字写出了山形气势;一个“怒”字写出了大河的水势和声势。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与译文(含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会员:qslsjlqgy 友情提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会员:qslsjlqgy 友情提供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chóu)躇(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赏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

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课题的《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这支流传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

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征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下面小编整理了《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赏析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

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情感。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动态与灵性,将山雄伟与水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悲愤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遗址,作者展开充分想像,突出了历史变迁。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本质。

从历史变革中,从兴亡对比里,作者把人民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概括,也是现实反映,深化了全曲思想内容。

诗人站在潼关要塞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兽群。

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

潼关,雄伟险要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潼关啊!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

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古都,一座座富丽堂皇宫殿,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龙争虎斗,威震一时,然而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只有黄土一片。

西望长安,真叫人彷徨不止啊!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不,他最伤心是历代人民。

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

古诗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与答案(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古诗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练习与答案(广西桂林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8.(5分)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视觉和两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潼关的特点。

(2)说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在曲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分析】《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峰峦如聚”从视觉角度写出潼关被重重山峦包围之势,表现了山峦的众多和动感,生动传神;“波涛如怒”从听觉角度来表现黄河之水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景象恢宏,突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指定的句子,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思是:一个朝代兴起,大兴土木,受苦的是老百姓;一个朝代灭亡,战争频繁,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人民死活的鞭挞。

答案:(1)听觉;地势险要。

(2)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点明了中心。

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2024年《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

2024年《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5
(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23—24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这首曲的作者是?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 ”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 ”字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写出了潼关的险要,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3分)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此曲描写 ,感慨 ,对人民在动乱中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2分)
9、西都指 ,经行处指 (2分)
10、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分)
参考答案:
8、潼关险要地势,历代王朝兴亡;(2分)
9、长安 秦汉故都遗址(2分)
10、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2分)
6.(09年潍坊)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
1.峰路 兴苦
2.D
3.曲牌名 曲题
4.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5.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答案2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5篇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山坡羊·潼关怀古朝代:元代作者:张养浩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①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聚——聚拢;包围③怒——指波涛汹涌④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⑤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⑥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⑦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

表示心里不平静。

⑧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⑨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⑩宫阙——宫殿。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赏析:《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散曲作家。

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山坡羊_潼关怀古阅读附答案

山坡羊_潼关怀古阅读附答案

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附答案
【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澜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时值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奉命赈灾,路过潼关。

潼关,地势险要,据守“西都”要道,
为兵家必争之地。

【问题】
13.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2分)
1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3.潼关,地势险要,据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瓜葛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

因而,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14.对封建统治者的批评;对百姓的同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及注释】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1、山坡羊——曲牌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2、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3、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4、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5、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6、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7、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6-25)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8、宫阙——宫殿。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赏析】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

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展开充分的想像,突出了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诗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赏析1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赏析张养浩赴陕西途中登临潼关古塞,怀古思今,写下了这一抒情名篇。

前三句写登临潼关所见,由远至近,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心中波澜起伏情感。

“聚”和“怒”写出了山河动态与灵性,将山雄伟与水奔腾之势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悲愤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面对昔日帝都遗址,作者展开充分想像,突出了历史变迁。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本质。

从历史变革中,从兴亡对比里,作者把人民悲惨命运揭示出来,既是历史概括,也是现实反映,深化了全曲思想内容。

诗人站在潼关要塞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兽群。

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

潼关,雄伟险要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潼关啊!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

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古都,一座座富丽堂皇宫殿,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龙争虎斗,威震一时,然而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只有黄土一片。

西望长安,真叫人彷徨不止啊!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不,他最伤心是历代人民。

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对几千年历史一针见血总评。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67.此小令气势雄浑,自然生动,一“聚”字,群山若动;一“怒”字,大河动容,请赏析“聚”“怒”两字的妙处。

68.如何理解划线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答案】67.示例:“聚”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奔腾澎湃。

这句话从视觉和听觉写出了潼关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68.示例: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 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统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封建统治者不关心百姓的谴责。

【解析】67.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68.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思是: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结合“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可知,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的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亡的本质。

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既是历史的概括,也是现实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元史张养浩阅读答案

元史张养浩阅读答案

元史张养浩阅读答案【篇一:张养浩】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背景]这首小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

从张养浩的作品和有关史料看,他对元朝的黑暗统治深感不满,对人民的痴苦相当关心。

他在“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之时写的这首[山坡羊],尽管题为“怀古”,实际不重有“伤今”,其揭露、批判的锋芒,既指向历史上历朝累代的统治者,更指向当时的元朝统治者。

注释:①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聚——聚拢;包围③怒——指波涛汹涌[1]④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⑤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⑥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⑦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⑧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⑨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⑩宫阙——宫殿。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译文一]大大小小的山峰好像都在这里集聚,黄河的波涛奔腾咆哮如狂如怒。

依山靠河的就是这潼关的道路。

西望京都,心潮起伏。

伤心这秦汉兴亡的经行之处,千万间巍峨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焦土。

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兴、亡,还不都是老百姓的痛苦。

译文二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山坡羊·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山坡羊:词牌名(曲牌子)。

聚:聚集。

表里:内外。

表,外边。

里,里边,内里。

踟蹰:徘徊犹豫。

这里指情绪变化剧烈。

【古诗今译】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故地,当年那无数间宫殿早已经都变成了泥土。

世世代代以来,无论哪朝哪代,王朝兴旺,百姓受苦;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随做本曲。

《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

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

西望长安,诗人感慨万千,于是仰天长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将千百年来封建帝制残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来,告诉人们,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政权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

这是对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批判与客观的评价。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欣赏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欣赏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

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欣赏,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翻译/译文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⑵聚:聚拢;包围⑶怒:指波涛汹涌⑷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⑸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⑹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⑺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⑻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⑼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⑽宫阙:宫殿。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⑾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鉴赏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全文译文及鉴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一作: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

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 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养浩的元代诗词《山坡羊·潼关怀古》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难过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
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
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

聚:聚拢;包围
⑶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指波涛汹涌。

⑷“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潼关:
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⑸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
建的都城。

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
长安为西都。

⑹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感慨万
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一作“踟蹰(chíchú)”。

⑺“难过”二句:谓目睹秦汉遗迹,旧日宫殿尽成废墟,内心伤感。

难过:令人难过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⑻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
合的名作。

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
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
为浓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假如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
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
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陈草庵《山坡羊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在否定
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
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
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

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
姓不堪其苦。

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

“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


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
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

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


养浩特别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
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
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
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
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仅仅借古人古事
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

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
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
百姓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