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学案(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1优质学案: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能从酵母菌、醋酸菌的菌种特性、来源和代谢类型等角度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2.能简述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流程,自行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预知概念|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 酵母菌。
(1)菌种来源: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2.发酵原理(1)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实现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
(2)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反应式为: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
3.影响酒精发酵的环境条件(1)温度: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__℃左右;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__℃。
(2)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无氧、酸性环境。
4.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使酒呈红色。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 醋酸菌。
(1)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2)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2.发酵原理 (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反应式为:C 6H 12O 6+2O 2――→酶2CH 3COOH +2CO 2+2H 2O 。
(2)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
3.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条件(1)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__℃。
(2)氧气充足。
三、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设计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2.实验装置(1)各结构名称与作用①充气口,通入无菌空气。
②排气口,排出CO 2。
③出料口,取样检查和放出发酵液。
(2)装置的使用方法制作果酒时,打开②排气口,但不能打开①充气口;制作果醋时,适时通过①充气口充气。
选修一 课题1 果酒果醋制作导学案 含练习和答案
选修1 课题1——果酒果醋的制作导学案一、课前预习1.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果酒制作离不开,它属于单细胞(真核/原核)生物,其代谢类型是型,分裂方式为。
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反应方程式为;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方程式为。
(2)条件: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________、氧气和PH。
①℃左右最适合母菌繁殖。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环境(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而受到抑制)。
(3)葡萄酒呈深红色原因: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_____进入了发酵液。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原理:用到的微生物是,它是一种(需氧/厌氧)细菌,分裂方式为二分裂。
当、都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时,醋酸菌可将乙醇转化成_______,再将乙醛变成醋酸,反应式是:。
(2)条件: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________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对应练习1: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都有细胞核B. 两者分裂方式相同C. 两者都是异养生物D. 两者都能进行无氧呼吸Z+X+X+K]【探究一】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和装置图解读1、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1)冲洗时,你认为应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2)葡萄汁装瓶时,为什么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3)如何防止发酵液被污染?2、发酵装置的设计及选择(1)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再将瓶盖拧紧,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此发酵装置不足之处:____________。
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案) Word版含答案
选修1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教学设计一、课题目标1.知识目标a.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b.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2.能力目标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3.情感目标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三、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四教学流程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C【方法点拨】酵母繁殖最适温度为250℃,而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为30~35 ℃,故制作果酒时,最适温度为18~25 ℃,而制作果醋时最适温度为30~35 ℃。
二、实验设计1.制作流程展示制作流程,让学生比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完成比较表格。
(1)实验流程(2)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比较区别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微生物温度氧气联系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____________。
2.发酵装置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分析两位同学使用的发酵装置,回答问题。
演练、回答。
观察、分析、回答。
能够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体验和感受生物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根据图1可知,利用葡萄制作果醋时,必须先进行酒精发酵然后再进行果醋发酵B.冲洗葡萄时不能次数过多,否则果酒的制作会失败C.图2中的装置中排气口弯曲可防止被空气中的杂菌污染D.制作果酒要关闭充气口、打开排气口,制作果醋时充气口和排气口都要打开【答案】A【方法点拨】1.醋酸菌也可以在糖源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直接利用糖类进行果醋发酵。
2.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生成酒精,要关闭充气口,而发酵过程中都会有二氧化碳产生,所以要打开排气口;醋酸菌属于需氧菌,所以要始终将充气口打开。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让学生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加以评价。
人教版选修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答案与解析
选修1专题1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答案与解析【学习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重点和难点】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自学测评】1.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①,它生长的最适温度是②,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③。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④。
酵母菌在⑤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它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应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⑥。
1.①异养兼性厌氧型②20℃③18~25℃④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⑤缺氧、呈酸性⑥抑制2.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①,当②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为③;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④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⑤;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⑥。
2.①异养需氧型②氧气、糖源③乙醇④乙醇⑤醋酸⑥30~35℃3.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包括①、②、③、④和⑤等。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的三个“口”是⑥。
3.①挑选葡萄②冲洗③榨汁④酒精发酵⑤醋酸发酵⑥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4.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榨汁前葡萄要先①后②;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榨汁机要③,并晾干,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④消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⑤的空间;发酵时间控制在⑥ d左右;葡萄醋的发酵时间控制在⑦ d左右,并注意适时充气。
4.①冲洗②去枝梗③清洗干净④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⑤1/3 ⑥10~12⑦7~8【课堂探究】一、制作原理1.比较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答案一、1.①酵母菌②醋酸菌③18~25℃④30~35℃⑤前期需氧,后期厌氧⑥一直需氧⑦C6H12O6+6O2→6CO2+6H2O、C6H12O6→2C2H5OH+2CO2 ⑧C2H5OH+O2→CH3COOH+H2O⑨乙醇(酒精)2.比较酵母菌与醋酸菌:主要繁殖方式⑤⑥异化代谢类型⑦⑧发酵菌种来源⑨⑩2.①真核生物②原核生物③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④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⑤出芽生殖⑥二分裂⑦兼性厌氧型⑧需氧型⑨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⑩醋曲或菌膜二、实验设计1.根据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讨论分析: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1)葡萄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①;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榨汁机的处理②,对发酵瓶的处理③。
选修1_专题1_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及答案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三、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现象:在条件下,反应呈现。
注意: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所以发酵≠无氧呼吸。
⑴环境条件:充足。⑵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合作探究一、果Fra bibliotek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 冲洗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果酒果醋
二、发酵装置的设计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⑴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⑵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所以要有排气口。
⑶实验过程中要取样检测,所以有出料口的设计。
思考: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2、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学习重点
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学习难点
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
教师
活动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⑴属于生物。
⑵新陈代谢类型:。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反应式为:。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反应式为:。
【人教版】选修一生物: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导学案及练习带答案
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和。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
(原因:)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4.菌种来源:到或购买,或从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葡萄→→→发酵→发酵↓↓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实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注意。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__替代。
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及时______,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是简易发酵装置,每天______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7.10天后,取样检验。
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17: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学习目标1.了解果酒和果醋制作所需的菌种,掌握制作的原理;说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
2.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定量描述实验结果,并对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做出分析。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知识点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果酒的制作依靠酵母菌这种微生物,它属于________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或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__________+2CO2。
2.条件: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是温度,________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所以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
3.传统发酵技术中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__________酵母菌。
知识点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原理:果醋的制作:(1)果醋的制作离不开________,醋酸菌是一种________细菌,实验表明,醋酸菌对________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氧气的供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所以,只有当________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再将乙醛变为__________,反应简式为:C2H5OH+O2→__________CH3COOH+H2O。
2.条件:果醋制作过程中,在一定阶段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气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__________。
知识点三:实验流程图(二)合作探究1.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2.储藏较长时间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减少菌膜的产生?四、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2.生产果醋用的乳酸菌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A.都是异养生物B.需要在有水条件下繁殖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D.生存温度都超过80℃3.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4.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酿醋阶段需通入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高嗜高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讲义:专题一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含答案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酵母菌。
①代谢类型:兼性厌氧型。
②菌种来源: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发酵原理(填表)反应式作用 有氧条件 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大量繁殖 无氧条件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酒精发酵①氧气:前期有氧,后期缺氧。
②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2.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醋酸菌。
①代谢类型:需氧型。
②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2)发酵原理①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 。
(3)发酵所需条件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_℃。
二、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及发酵装置(阅读教材P3~5)1.制作流程(填图)2.实验装置(填图)3.酒精的检测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分别写出反应式。
2.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有何区别?3.联系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说明如何设计发酵装置?探究点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共研探究](一)果酒制作的原理和流程发酵技术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果酒制作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如图),仔细观察模式图并回答相关问题:1.发酵菌种——酵母菌的特点酵母菌属于真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和出芽生殖。
在氧气和营养物质丰富、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繁殖速度快;在营养缺乏、条件恶劣时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
2.果酒的制作原理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所以在酿酒初期可以充气,后期要密封。
【人教版】高一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含答案)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原理果酒的制作离不开______。
酵母菌是__________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______呼吸,大量繁殖,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进行________(或无氧呼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繁殖最适温度为________,酒精发酵时一般控制在________ ℃。
(1)自然发酵: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人工培养:分离获得的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思考:红酒有活血化瘀、延年益寿之功效,也是宴请宾客的高雅饮料,它是怎么做成的?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原理果醋制作离不开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细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只有当氧气______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____分解成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______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______,其反应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条件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________,此外还需要充足的______。
可从食醋中分离;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
思考:啤酒生产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大致过程是,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进行发酵。
发酵后期,如果密封不严,会使啤酒变酸,你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三、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果醋四、操作提示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专题1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含答案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操作技能。
(重点)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难点) 5.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勤于动手,尝试果酒的制作。
1.果酒的制作原理(1)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2)反应式: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4)条件: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果醋的制作原理(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2)原理:①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30~35_℃。
[合作探讨]探讨1:利用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气后密封”?提示:“通气”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密封”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探讨2: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酵母菌是如何成为优势菌种的?提示:发酵后期在缺氧和酸性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可以适应这一环境成为优势菌种。
探讨3:在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提示: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将糖或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思维升华]1.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较2.1.下列条件不是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的因素是()A.含糖量高的培养基B.温度在20 ℃左右C.pH=2.5D.pH=6[解析]酵母菌生活在偏酸性、含糖量高的环境中,温度为20 ℃左右,pH 约为6时酵母菌能快速生长繁殖。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1: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活动目标]: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活动重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条件的控制[活动难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条件的控制[活动方案]:活动一、果酒的制作原理1、果酒制作需要什么微生物?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2、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来源?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反应式?5、酵母菌的适宜温度?6、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葡萄酒呈红色?7、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前存在的生物关系如何?,活动二、果醋的制作原理1、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2、酒变醋的原理?糖变醋的原理?3、醋酸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4、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5、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6、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深层发酵?活动三、发酵装置的设计1、装置a制作果酒时为什么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为什么不能打开瓶盖?2、制作果醋时为什么要将瓶盖打开?又为何要盖上一层纱布?3、装置b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如何使用这个装置?4、画出果酒、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归纳整理:1、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_ 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2、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不同?3、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课堂反馈]:1.(2013·江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2.(2013·广东理综)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
高中生物选修一优质学案: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第1课时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导航] 1.通过回顾“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
2.结合教材P3图1-3,理解并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过程。
3.结合教材P4图1-4b及操作提示,学会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重难点击] 1.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3.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
一、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1.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酵母菌。
①菌种来源: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②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③生长繁殖最适温度:20 ℃左右。
④分布场所:分布广泛,尤其种植水果类的土壤中。
(2)发酵原理条件反应式目的有氧条件C6H12O6+6O2→6CO2+6H2O 大量繁殖无氧条件C6H12O6→2C2H5OH+2CO2酒精发酵(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缺氧、pH呈酸性。
②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
2.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醋酸菌。
①菌种来源:人工接种醋酸菌。
②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
(2)发酵原理①氧气、糖源都充足: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氧气充足、缺少糖源: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如下:C2H5OH +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1.发酵菌种观察下面酵母菌与醋酸菌结构模式图,比较回答:(1)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细胞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醋酸菌没有。
(2)酵母菌和醋酸菌的主要细胞分裂方式分别是哪种?[答案]酵母菌主要进行有丝分裂,醋酸菌主要进行二分裂。
(3)酵母菌和醋酸菌发酵场所有何不同?[答案]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全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高中生物选修1学案 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发酵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学习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并安装简单的生产果酒及果醋的装置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建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重点:1.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2.设计制作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Ⅰ.果酒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其异化作用类型是,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①有氧条件:②无氧条件:(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范围内,在℃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进行,环境不适宜时产生进入休眠状态。
Ⅱ.果醋制作原理(1)利用的微生物是,其异化作用类型是。
在,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转变成,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
醋酸发酵的反应式是:(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
〖思考〗1.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
2.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它是怎样形成的?。
(二)实验设计1.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1-4a、4b回答(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3)在图1-4b装置中:①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补充氧气;②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
2.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区别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微生物温度氧气联系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____________。
3.发酵操作⑴材料选择和处理选择的葡萄,然后依次和榨汁。
生物选修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导学案带答案版
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导学纲要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目标展示【教学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自主学习(预习案)知识点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果酒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1)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
(2)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
(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18~25 ℃。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5.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知识点二: 果醋制作的原理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1)属于原核生物。
(2)新陈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
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
2.果醋制作的原理(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反应式为:C2H5OH+O2――→酶CH3COOH+H2O。
(3)条件: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思考1】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不能【思考2】在果酒的工业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后再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高中学习生物选修1课本答案
专题1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课题成果评价(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二、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防止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时机。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二〕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三〕练习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物选修1_专题1_1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训练案及答案
中学高效课堂高一生物训练案一、选择题: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氧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的区别是()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C.前者必须通往氧气D.后者必须通往氧气3.将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中,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地窖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A.温度恒定,水果抵抗虫害的能力强B.温度适宜,容易保持水分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4.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与氧气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A.有1/4的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2的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5.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列过程加快的一项是()A.葡萄糖的利用B.二氧化碳的释放C.丙酮酸的氧化D.ATP的生成6.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A.10℃左右B.20℃左右C.30℃左右D.40℃左右7.到了冬季,酵母菌进入休眠状态,存在形式是()A.孢子B.芽孢C.受精卵D.精子8.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A.自养需氧B.自养厌氧C.异养需氧D.异养厌氧9.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直接变为()A.醋酸B.乙醛C.乙酸D.乙烯10.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B.酵母菌的同化作用方式是自养型C.酵母菌可以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D.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无氧呼吸11、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12、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A、氧气、糖源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13、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A、将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B、将果酒中加入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C、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D、将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14、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 4份分别装入100 mL 、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24h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食()A、00mL、100 mLB、400 mL、400 mLC、100 mL、400 mLD、400 mL、100 mL15、用带盖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一般12小时左右)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及作用正确的组合是()A、拧松,进入空气B、打开,进入空气C、拧松,放出CO2D、打开,放出CO216、下列有关酵母菌的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秋天葡萄成熟落地后,由于营养丰富,会通过出芽生殖产生大量后代B、冬天由于气温不适酵母菌会产生孢子囊,孢子囊中会散发出许多孢子进行孢子繁殖C、冬季酵母菌形成孢子,进入休眠状态D、一年四季,土壤始终是酵母菌的大本营17、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18、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A、酒精发酵前榨汁时榨出的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B、是红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色素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D、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19、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20 、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 .温度控制B .溶氧控制C .pH 控制D .酶的控制二、填空题:(1)从细胞核的构造看,酵母菌属于生物。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1.1《果酒和果醋和制作》导学案
专题1课题1 果酒和果醋和制作【补充知识】发酵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和。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等。
一、基础知识(一)果酒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有氧时,进行,大量繁殖,反应式为;无氧时,能进行,反应式为。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左右,且为有氧条件;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缺氧酸性条件。
(原因:)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4.葡萄酒呈深红色的原因:(二)果醋制作的原理1.菌种是,属于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
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分解成,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变为,再将乙醛变为,反应简式为。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
4.菌种来源:到或购买,或从中分离醋酸菌。
二、实验设计1、流程图葡萄→→→发酵→发酵↓↓2、制作实例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实验步骤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取葡萄500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
(注意。
)4.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
(如果没有合适的发酵装置,可用500mL的__________替代。
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_____。
)5.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________℃)下发酵。
6.由于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多,因此需要及时______,以防止发酵瓶爆裂。
(如果是简易发酵装置,每天______瓶盖2~4次。
进行排气。
)7.10天后,取样检验。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学案【导学诱思】1.果酒制作的原理(1)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该过程用到的微生物是,它的代谢类型是,与异化作用有关的方程式有。
思考:果酒制作过程中,在不灭菌的情况下,如何使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酵母菌成为优势菌种前存在的生物关系如何?(2)酵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是。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2.果醋的制作原理(1)果酒进一步发酵能获得果醋,酒变醋的原理是。
思考:变酸的酒表面有菌膜,菌膜是怎样形成的?溶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深层发酵?(2)果醋发酵时将温度控制在℃,原因是。
(3)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是。
3.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的空间。
(3)制作葡萄酒时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左右,可通过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4)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时间控制在 d,并注意适时在充气。
思考:酵母菌和醋酸菌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不同?【疑难点拨】1、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都可能混入杂菌。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分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酒的制作原理
(1)菌种是__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
(2)反应式:
①有氧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氧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4)条件:
①氧气:酵母菌先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__________________,产生酒精。
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________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_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菌种是_________,其代谢类型为_________。
(2)原理:
①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_。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_________。
反应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所需条件:
①环境条件:_________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_________。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
1.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_________→榨汁→_________→醋酸发酵
↓↓
果酒果醋
2.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再除去_________。
3.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2)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________________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_______________。
4.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1)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有大约_________的空间(如图所示),并封闭充气口。
(2)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时间控制在7~8 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5.实验现象
6.果酒和果醋制作结果的分析:
(1)酒精发酵结果的检测。
①检测试剂:_________。
②检测条件:_________。
③实验现象:呈现_________。
(2)醋酸发酵结果的检测:可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_________做进一步的鉴定。
【思考辨析】
1.变酸的葡萄酒表面的白膜是酵母菌。
()
2.酵母菌在无氧时进行酒精发酵;醋酸菌在有氧时进行醋酸发酵。
()
3.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要有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
()
4.选取的葡萄要先去梗再冲洗。
()
5.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5的空间。
()
6.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
()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
1.果酒的制作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2)反应式:
①有氧条件下:C6H12O6+6O2―→6CO2+6H2O。
②无氧条件下:C6H12O6―→2C2H5OH+2CO2。
(3)菌种来源:自然发酵过程中,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4)条件:
①氧气: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然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②温度:最适繁殖温度为20_℃左右,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_℃。
(5)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2.果醋的制作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需氧型。
(2)原理:
①当氧气充足、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②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反应简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3)发酵所需条件:
①环境条件:氧气充足。
②温度:最适生长温度30~35_℃。
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
1.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果醋
2.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
3.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1)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2)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4.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1)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如图所示),并封闭充气口。
(2)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_℃,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3)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_℃,时间控制在7~8 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5.实验现象
6.果酒和果醋制作结果的分析:
(1)酒精发酵结果的检测。
①检测试剂:重铬酸钾。
②检测条件:酸性条件。
③实验现象:呈现灰绿色。
(2)醋酸发酵结果的检测:可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做进一步的鉴定。
【思考辨析】
1.变酸的葡萄酒表面的白膜是酵母菌。
(×)
2.酵母菌在无氧时进行酒精发酵;醋酸菌在有氧时进行醋酸发酵。
(√)
3.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要有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
(√)
4.选取的葡萄要先去梗再冲洗。
(×)
5.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5的空间。
(×)
6.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