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探析
伊川县红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探讨
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1.土地平整处理。
土地平整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灌溉质量、节约用水、防止盐碱化、便于机械耕作、实现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设稳产高产田的一个重要标准。
地面高度相差不大的地块,可以结合耕作或农业技术措施,有计划地移高垫低,逐步达到平整。
2.土壤改良。
通过土壤水利改良、土壤工程改良、土壤生物改良、土壤耕作改良及土壤化学改良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红薯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测土配方施肥。
根据红薯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目前,伊川县红薯主要施肥配方为(N:P:K=10:10:20)。
按照“田优质高产高效”533.33 hm2。
25 730 m,硬地规划种植富硒红薯13眼、变压器6个、m。
40个,为伊川县80个,为伊川年优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抓手,利用2022年度统筹整合资金8000万元、高标准农田补贴资金1500万元和其他涉农资金,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和农产品仓储分拣、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水相连、物联网配套”的产业发展基础。
(二)财政支持1.连片种植3.33 hm2以上农户每667 m2给予补贴100元,连补3年。
2.给予每个新型经营主体20万~200万元的创业贷款支持。
3.优先布局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水电路配套,优先实施“四好农村路”、生态调蓄和林业修(下转第46页)CHANYE ZHENXING产业振兴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10期硫磷乳剂与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一次性防治病虫场销售”的“六统一”模式,带领农户生产优质红薯,统一市场价格、提高产业效益。
三、强化红薯产业全过程服务管理体系(一)植保方面伊川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效益优先,以优质红薯生产基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着眼红薯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促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助力农药减量控害,实现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确保红薯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 安全。
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
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摘要从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人才技术工作、规范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产品质量和包装等方面介绍了洛阳市依靠科技发展甘薯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洛阳市的甘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薯产业;科技发展;对策;河南洛阳洛阳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干旱是制约该市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而甘薯作为当地主要农作物,具有抗旱性强、用途广泛、产后加工增值幅度大等特点,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和资金注入,扶持甘薯产业向效益、经济方向发展。
洛阳市在甘薯产业发展中,科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政策引导,强化科技创新洛阳市是一个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市,市政府提出了“科技强市”的战略方针,2006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大会,出台《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洛阳的决定》,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
在农业方面,洛阳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农业“六大产业”的思路,出台《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重点发展粮油加工(含薯类加工)六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大科技3项经费在市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2008年9月洛阳市政府拿出100万元,奖励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上3家获金奖、2家获优质奖的企业。
从2009年始,连续4年,在春节后第1个工作日召开会议,市长在会议上明确提出:年增甘薯种植面积3 333.33 hm2,并在资金上给予倾斜。
政府在品牌申报时,对于农业产业给予照顾和考虑,重点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意识。
政策的引导,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加大,成果、论文数量明显增多;甘薯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类型不断丰富、档次明显提升、附加值显著提高;产业机械研发推广力度加大,加工机械走出国门。
这些均与科技投入、科技创新密不可分[1]。
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2003年至今,“农作物育种专项(含甘薯育种)”、“优质红薯基地建设及深加工技术研究”、“抗旱农作物新品种繁育及应用”、农业重大攻关项目“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等项目分别列入洛阳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的资助数量和频次比10年前有了较大提升。
2024亩红薯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亩红薯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概述1、项目背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食品需求的变化,农业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红薯作为一种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在中国,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红薯制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红薯种植基地,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旨在2024年之前建立一个规模为2024亩的红薯种植基地,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该基地的建设将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将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因为红薯种植基地的建设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收入来源。
其次,它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为红薯种植基地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红薯加工、物流、销售等。
最后,它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因为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本项目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投资项目,不仅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还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项目目的和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并运营一个规模为2024亩的红薯种植基地,以提供高质量、新鲜、可持续生产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红薯产品。
目标包括:(1)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红薯产品,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同时提供红薯相关的新型、高质量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通过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实现红薯生产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提高红薯种植的经济效益。
(3)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甘薯粉条品质鉴定试验初探_王自力
1 号样品 , 属于先糊化后成条的加工工艺 , 熟粉 条外观分级下 , 粉条熟食过程中 吸水中等 , 颜色最 深 , 黏性较大 , 韧性最差 , 食味较筋道 , 无气味 , 颜色
少 , 硬度大 , 颜色浅 。
黑 。 熟粉条综合评价下 。
条熟食过程中吸水最多 , 颜色深 , 黏性大 , 韧性较好 , 表示 。
食味较筋道 , 可以作为包子等馅用 。有气味 , 可能是
表 3 粉条熟食品质综合评价
代号 湿粉条重 颜色 韧性 黏性 外观分级
1
7 2.7
黑
差 较大
下
口感 较筋道
气味 无
食味 评价 中
熟粉条吸水量 / mL 5 2.0
综合评价 下
3 结 论
(1)洛阳市的甘薯粉条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竞 争能力 。 尽管试验样品有限 , 但是我们认为还是有 一定代表性的 , 最后确定的两种最优样品 , 均属于洛 阳生产 , 尤其是 5 号产品 、尽管受到工艺 、劳动力成 本 、生产效率等因素制约 , 但口感好 , 食味好 , 在当地 供不应求 , 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人们崇尚自然 、健 康 、纯天然的现代 , 这种产品仍然是市场消费的高附 加值产品 , 应该进行统一的包装 、宣传 。 同时 , 也应 该看到存在的问题 , 尽管还不能够确定 , 但 4 号产品 的结果要给我们以警示 。
2 洛阳大超市 机制 Ⅱ 郑州 小包装 12.20
3 洛阳大超市 机制 Ⅱ 许昌 散装 5.00
4 洛阳小超市 机制 Ⅰ 洛阳 小包装 11.84
5 洛阳农村 手工 Ⅰ 洛阳 散装 9.00
6 洛阳农村 机制 Ⅱ 洛阳 散装 6.40
洛阳选育出淀粉含量最高的甘薯
结果比较
与其他品种比较
将洛阳选育出的甘薯与其 他品种的甘薯进行比较, 分析其在淀粉含量方面的 优势。
优势分析
洛阳选育出的甘薯具有较 高的淀粉含量,这使得它 在产量和经济效益方面具 有优势。
应用前景
由于其优良的性状,该品 种的甘薯有望在农业生产 中得到广泛应用。
04
CATALOGUE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 国甘薯品种志[M].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2014: 234-235.
杨新笋, 雷剑, 王连军, 等. 高淀粉甘薯 品种鄂薯6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湖 北农业科学, 2012, 51(23): 55575559.
06
CATALOGUE
致谢
致谢
01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体材料
从国内外引进的300余份甘薯种 质资源
受体材料
经过初步筛选的30余份高淀粉含 量的甘薯种质资源
试验方法
田间种植与观察
对供体材料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其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 、产量及淀粉含量等指标。
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薯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其基因 组变异情况,并筛选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基因变异。
甘薯的淀粉含量是影响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育出淀粉含量高的甘 薯品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项研究旨在选育出淀粉含量最高的甘薯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优质种质资源,同时为研究甘薯的遗传育种 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常规的育种方法,即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甘薯植株进行杂交,然后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代选择和 淘汰,最终获得淀粉含量高的甘薯品种。同时,还利用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等手段,对甘薯的遗 传特性进行深入分析,为选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河南禹州甘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河南禹州甘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作者:王志艳张玉香邓俊锋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2年第08期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
甘薯产业作为河南省禹州市的特色农业产业,全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甘薯产业种植的条件、面积、产量、品种、加工及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产业链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甘薯产业上游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科技含量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中游生产加工不够规范、加工产品相对单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下游市场监管不到位、品牌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不畅。
聚焦产业融合发展的痛点,从稳定产业发展根基、壮大产业发展主体、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和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甘薯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禹州甘薯产业乃至相关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禹州;甘薯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甘薯种植总面积为232.39万hm2,鲜薯总产量为5126.4万t,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30%、56%。
甘薯单产为22059kg/hm2,位居世界第一。
在中国,甘薯作为第10大农作物、第6大粮食作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加工制成品多种多样。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对甘薯营养保健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使得甘薯需求量呈刚性增长,种植效益逐渐凸显。
因此,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状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甘薯产业,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纵览近几年来關于中国甘薯产业发展的研究文献,陆建珍等、弋凤蕊等分别对中国甘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各省份甘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提升中国甘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易中懿等通过分析中国甘薯育种创新情况和品种利用情况,提出了中国今后甘薯品种创新的重点。
在甘薯杂粮的希望田野上奋力耕耘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业人的一年都是忙碌的。
农业科研战场在“地”,周期却以“年”来计,辛劳事业需非常之功,初心坚守更需精神支撑。
河南省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洛阳农林科学院甘薯谷子研究所所长王自力研究员,参加工作37年来,践“三牛”精神,追信念之光,执岁月为犁,在甘薯杂粮科研岗位上,矢志不渝奋力耕耘,用科技之力收获田畴丰收。
从事甘薯产业,他如老黄牛般默默负重坚守从农村来,饥饿和苦难让他学会了坚强。
从事农业科研,这种感情让他懂得了奋发。
他黝黑的肤色,可以看出风吹日晒的痕迹和岁月的洗礼。
由黑发小伙到白发中年,由稚嫩学生到学科带头人,他始终像一头老黄牛,带着这份执著奋力前行。
从春节后上班开始育甘薯苗,到春薯、夏薯种植管理,试验地的调查记录,穿插进行育种材料的嫁接,短日照处理诱导红薯品种开花、杂交授粉,到十月中下旬收获后考种,进行甘薯后代材料耐贮藏性的观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一干就是37年。
刚开始的时候,课题组只有他一个人,经费只有几百元,他凭着苦干实干,硬是扛了过来。
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说: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干好每一天的工作,往前走就行了。
试验地就是试验室。
早期因为人手不够,在试验地里调查测量,一个人手上沾上泥土露水,没办法再进行记录,他只好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让上小学的孩子做记录,还美其名曰到大自然进行实践锻炼。
每每提及当时孩子因此而用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土”爸爸》在《洛阳日报》上发表时,他总是感慨万千。
磨难是最好的大学,努力耕耘,大地定会报之以歌。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是选育出了洛阳农林科学院第1个通过国家鉴定的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第2个国字号“洛薯11号”,甘薯新品种选育的道路,他越走越宽。
让农民富起来,他甘为孺子牛用科技助力产业从农村出来,深知农村、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强烈渴求,造就了王自力服务产业的意识。
他俯身甘为孺子牛,科技兴农成为他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
伊川县有一位育薯苗半辈子、在当地被誉为技术“响当当”的老农,在一次交流中王自力发现了他育苗中的问题,两人产生了分歧。
洛阳市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洛阳市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现状及对策韩太国【摘要】高效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农业发展要面临的新课题.从洛阳实际出发,分析了洛阳市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具有的资源优势,剖析了发展洛阳市高效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现行的农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四大服务体系、坚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等对策.【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6-18,21)【关键词】高效特色农业;现状;对策【作者】韩太国【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洛阳471000【正文语种】中文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热点,2014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高效特色农业就是从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条件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农产品,实行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生产品种更多、数量更大、质量更优、符合标准的多系列质量安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农产品、食品,创造名、特、优品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才是现代化的特色高效农业。
洛阳市近年来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打捆一起做的思路,全面推进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
现就有关洛阳市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洛阳市位于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接壤处,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为农作物的生长和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1粮食资源优势洛阳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热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均降雨600余毫米,变幅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类型多样,非常适宜特色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60万亩,平均亩产在300 kg左右,近年来粮食总产保持在22.5亿kg 左右。
甘薯产业开发实施方案
甘薯产业开发实施方案甘薯,又称红薯、地瓜,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的作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促进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甘薯产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相关的开发实施方案,以期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产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甘薯产业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甘薯的品种和质量亟待提高,目前主要以传统品种为主,产量和品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甘薯的加工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多样化加工需求。
再者,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甘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渠道有限,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最后,甘薯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薄弱,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实施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甘薯产业开发实施方案:1. 品种改良和质量提升。
加强对甘薯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种植,提高甘薯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增加甘薯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加工技术和设备更新。
加大对甘薯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投入,提高甘薯产品的附加值。
推广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甘薯深加工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3. 健全市场营销体系。
建立健全的甘薯市场营销体系,拓展销售渠道,提高甘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对甘薯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4. 加强科技支撑。
加大对甘薯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甘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开展甘薯产业的科技攻关,培育新的技术优势,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上述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甘薯产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市场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产业协会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推动甘薯产业的发展。
四、总结。
甘薯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相信甘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国鉴淀粉型优质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选育
国鉴淀粉型优质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选育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张正伟;王玲【摘要】洛薯10号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以豫薯10号为母本,洛89-4-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淀粉型、优质、高产、多抗甘薯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品种鉴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1)淀粉含量高.河南省区试、国家区试、国家生产试验汇总:该品种淀粉含量分别是22.7%、21.3%、20.9%,分别比对照徐薯18高3.5、3.5、4.3个百分点.(2)淀粉产量高.河南省区试、国家区试、国家生产试验汇总:该品种淀粉产量分别是5 806.5、5 772.0、6 057.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4%(P≤5%)、10.3%(P≤1%)、27.7%(P≤1%).(3)综合抗病性好.该品种高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4)优质.淀粉含量高;薯干品质好.此外,单株结薯少,薯块整齐,薯皮光滑,更有利于机械收获和淀粉加工过程的清洗.%A new sweetpotato variety Luoshu No. 10 was developed from the cross of Yushu No. 10 ×Luo 89-4-6 by Luo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and passed the certification of National Crop Variety Examination Committee in 2011. The variety presented many remarkable characters in different trials,such as high starch content,high starch yield,multipl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good quality. Compared to Xushu 18,the starch content increased by 3. 5 percentage points,reaching to 22. 7%,and the average starch yield increased by 17. 4%,reaching to 5 806. 5 kg/ha in the Provincial Regional Trials of HenanjThe starch content was 21. 3%, 3. 5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Xushu 18,and the starch yield reached to 5 772. 0 kg/ha in average, 10. 3% higher than Xushu 18 in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ials ofSweetpotato;The starch content was 20. 9% and the starch yield was 6 057.0 kg/ha in average,increased by 4. 3 percentage points and 27. 7% respectively,compared to Xushu 18 in the National Production Trials of Sweetpotato. Luoshu No. 10 had high resistance to Fusarium wilt disease,and middle resistance to stem-nema-tode,root rot and black rot. It also had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especially its good quality of dry matter,few root tuber number of single plant, smooth sweet potato skin,good root shape and high commercial rate, etc, which were beneficial to mechanical harvesting and cleaning in starch processing.【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2)003【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国鉴;甘薯;洛薯10号;优质;高产;多抗【作者】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张正伟;王玲【作者单位】汝阳县陶营乡农业服务中心,河南汝阳471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1甘薯是一种高产、抗旱、耐瘠、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粮食、经济、饲料及工业原料多用途作物[1-2]。
甘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甘薯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
本报告通过对甘薯产业化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了甘薯产业的市
场前景、竞争力、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得出甘薯产业化项目具有
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同时,提出了项目实施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参考。
【引言】
甘薯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且具有丰富
的营养价值。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甘薯的
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甘薯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依据和指导。
【市场前景分析】
目前,国内外甘薯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尤其是在饮食健康和节能环
保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下,甘薯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此外,甘薯在食
品加工、饲料生产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竞争力分析】
【技术条件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1)供应链管理问题: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与农民合作,确保
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2)技术创新问题: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甘薯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3)市场营销问题: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与酒店、超市、饲料厂等渠道建立合作关系,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甘薯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了市场前景、竞争力、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得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同时,针对项目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甘薯产业化项目在正确的经营管理下,必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doc
对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_调查报告对我国甘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甘薯产业作为我国“两红一白”三大产业之一,如何做强、做大、做强,如何真正实现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最近,我们以李启丰为中心对马铃薯产品的加工进行了调研,对马铃薯产品加工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思考。
一、马铃薯产业发展我国马铃薯产业加工时间长,主要生产淀粉。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李七里峰村就依靠团队生产和管理。
改革开放后,群众仍然保持着生产淀粉和粉丝的传统习惯。
20世纪90年代初,县委和县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发展马铃薯加工。
以李七里峰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十几个村庄的马铃薯加工区逐渐形成。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甘薯产业列为县域特色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发展,有力地刺激了产业的快速扩张。
基地面积和加工规模发展迅速。
甘薯产业已经成为全县人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1.规模继续扩大。
目前,全县有淀粉加工户500余户,涉及3个乡14个村,包括李启丰、华源头、刘启丰、高启丰、妈洼、柴家庄、童、陇东等。
其中,有270户常年加工户,平均日加工能力为1.5——2吨干红薯(5——7.5吨转化红薯),4吨大型加工户。
秋季,每户平均加工鲜红薯150吨,生产规模比上年扩大——4倍。
该县加工约5万吨干土豆、6万吨新鲜土豆和5万吨面粉。
2、生产周期缩短。
近年来,从事干马铃薯和淀粉买卖的经纪人非常活跃。
原材料首先要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帮助他们分析形势、研究市场、做好定位,增强以质取胜的信心,通过走访、座谈、交流、知识培训、宣传等方式确保产品质量。
为了帮助加工家庭跨过“小财富意味着安全”的意识形态门槛,他们不应该愿意成为“原材料基地”或打自己的仗。
他们不应该再忽视其他省市县卢龙、迁安深加工业和四川广友马铃薯加工业的崛起。
他们应该树立创建大企业、谋求大发展的雄心。
它们应侧重于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提高产品的市场挤出能力。
二是明确目标定位,搞好产业规划。
洛阳市甘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洛阳市甘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王小丽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第8期洛阳市种子管理站王小丽甘薯又名红薯、甜薯、地瓜、番薯、白薯,为块根作物。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绿色甘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种植绿色健康甘薯是薯农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
一、生长条件(一)温度甘薯原产热带地区,喜温暖,对低温反应敏感,怕霜冻。
甘薯在15~30℃条件下,温度越高生长越快,以25℃为最适温度,超过35℃生长缓慢,低于15℃生长停滞,10℃以下植株因冷害死亡,气温在18℃以上时,茎叶生长加快。
块根膨大的适宜地温是20~25℃,地温低于20℃或高于30℃时,块根膨大较慢,低于18℃时,个别品种停止膨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膨大。
5~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或气温在18℃时,即可栽植甘薯。
(二)水分甘薯是耐旱作物,其蒸腾系数为300~500,低于一般旱田作物。
甘薯需水临界期不明显,遇干旱时生长受影响,一旦有水继续恢复生长。
生长中期是甘薯最大耗水期,供水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土壤水分过多,又易引起茎叶徒长和养分分配失调,降低块根产量。
(三)土壤甘薯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这类土壤所产的甘薯形状细长、整齐,皮色鲜艳,商品性好;缺点是养分缺乏,保水性差,易干旱。
黏重土壤,保水力好,通气性差,易板结涝渍,块根形状粗短,商品性较差。
(四)养分甘薯根系发达,吸肥力强。
综合国内外资料,每生产1000kg甘薯,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3.72kg、五氧化二磷1.72kg、氧化钾7.48kg。
其中,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氮、磷、钾比例为2:1:4。
(五)光照甘薯是喜光作物,生长过程中,光照充足,则光合作用强,有利于茎叶生长和块根膨大;光照弱,则叶色淡、茎蔓细长,同化产物少,产量降低。
甘薯块根膨大与光照强度及每天受光时间密切有关,每天受光12.5~13h,比较适宜块根膨大;受光8~9h,不利于块根膨大。
我国甘薯种植业时空布局分析及产业发展建议
我国甘薯种植业时空布局分析及产业发展建议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南方农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甘薯具有耐贫、耐旱、耐寒、耐病等特点,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然而,我国甘薯种植业存在一些问题,如时空布局不合理、品种和技术水平落后、市场营销不规范、品种单一等,亟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
1. 时空布局不合理。
我国甘薯种植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南方省份如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甘薯生产面积和产量较大,但种植技术水平和品种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而东北、华北等地区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生产面积呈下降趋势。
2. 品种落后。
我国甘薯品种多,但品质和品种授粉水平较低。
特别是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不够积极,缺乏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导致产量和品质低下。
3. 技术水平低。
我国甘薯生产中普遍存在生产力低下、浪费多、环境污染等问题,甘薯基础管理和保管水平落后,无法满足品质要求。
由于信息不畅通、技能较低,甘薯生产效率低,耕作质量也不高。
1. 调整生产区域布局。
应根据当地的天气、土壤、环境、温度等实际情况选择种植的品种,加强生产时空区域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促进产业发展。
2. 培育新品种。
应加强甘薯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注重高产、优质、抗病、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等品质,引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推动甘薯种植业的发展。
3. 提高种植技术。
应增加、完善及标准化种植技术,推进育种新技术的应用,并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甘薯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浪费。
4. 推进标准化生产。
应制定并实施甘薯标准化生产验收制度,根据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当地的甘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甘薯的质量和安全。
5. 加强市场营销。
应加强甘薯市场营销,建立高效的营销体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扩大销售渠道与市场份额,提高农民收入和企业效益。
洛阳市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探析
洛阳市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探析摘要通过对品种、基地建设、效益实现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技术培训5个方面的研究,明确了其在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以实现优质甘薯产业化良性发展为中心,以搞好基地建设为核心,创新了甘薯产业技术服务形式,拓宽了效益实现的途径。
探索了品种、栽培技术、基地建设、病虫害综合防治、产后加工、销售和甘薯专业合作组织等“五位一体”的“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综合模式,促进了洛阳市甘薯产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河南洛阳甘薯具有高产、优质、抗旱、耐瘠和种植效益高等突出特点,是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食品加工、化工、能源业的重要原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薯已转变为重要经济作物,产后加工的比例不断提高。
甘薯生产与综合利用成为能够横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多行业的新兴产业。
洛阳市地处丘陵旱地,种植甘薯面积在4万公顷以上,多为春薯生产,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
2008年9月洛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发展粮油加工(含薯类加工)六大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甘薯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川的粉丝、火锅川粉等高附加值的甘薯加工产品在全国市场占垄断地位。
北京大兴区以及浙江的鲜薯产业、河北卢龙县的三粉加工业、福建传统的连城地瓜干等产业发展迅速。
但是,目前国内对“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对于甘薯在鲜薯、产后加工同时进行研究和利用的不多。
为此,2009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
洛阳根据本地区甘薯产业发展需要,于2004年在洛阳市科技局立项,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旨在为生产提供模式借鉴。
1优质甘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是“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随着洛阳市甘薯产后加工产业的发展,对优质甘薯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鲜薯集装箱销售在春节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礼品,装箱的甘薯必须“品质好、糖分含量高、软硬适中、表皮光滑美观、大小均匀”等。
洛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析
洛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探析作者:王万超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1年第05期洛阳市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下,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粮食产量保持高位水平,产业化水平逐年递升,种养结构渐进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度逐渐增强,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在“调结构、转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上作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
一、“调结构、转方式”的天然特色(一)地域特色洛阳市地处豫西腹地、黄河中游,因位于洛河之阳而得名。
洛阳市总面积1.52万km2,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其中,山区面积占45.51%,丘陵面积占40.73%,平原面积占13.8%,“五山四陵一分川”是洛阳市地貌的真实写照,也是洛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突破的自然瓶颈。
(二)气候特征洛阳市位于暖温带地带,光照充足,热量适中,降水偏少,干旱频繁。
洛阳市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冬季干冷少雨雪,全年热量、降水量随时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全年日照时数为2 141.6,夏多冬少,春秋居中。
二、“调结构、转方式”实践经验分析(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基础。
案例中有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化解了农业农村经营方式中规模小、方式粗放、劳动力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提高了供给侧效率,优化了产业结构,保障了农业农村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需求引导生产市场需求引导生产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核心引力。
市场定位都是以目标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引导,以需求调整供给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生产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使全市农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
(三)现代农业技术支撑现代农业技术支撑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驱动。
正是有了这些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撑,才能从生产环节降成本、保品质,从而加快推动洛阳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四)不同产业适度融合不同产业适度融合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导向。
河南省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工作成效斐然
河南省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工作成效斐然2022年3月2日,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相关人员到河南省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服务示范园区重点服务企业——汝阳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调研。
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几年河南省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工作成效斐然。
一是打造甘薯产业平台体系。
2018年,洛阳薯乡薯业科创园有限公司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0年,汝阳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
2021年,汝州甘薯产业科技园(省级甘薯科技园)边建设、边使用。
目前,服务团指导、依托以上3个平台拥有脱毒甘薯品种达16个;在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等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建立了健康种薯种苗繁育基地6处,拥有育苗大棚300座。
同时,各县根据自身特色设立20.00、33.33、66.67 hm2甘薯示范方,并配以相应的政策补助来促进产业发展。
二是帮助企业承接省、市甘薯项目。
河南省甘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重点支持洛阳薯乡薯业科创园有限公司申报河南省科技厅的科技惠农项目——甘薯脱毒快繁技术与产业化应用;2019年,服务团支持协助伊川县老鸦岭农民种植合作社作申报河南省科技厅的科技引领项目——甘薯富硒技术研究与应用。
同时,服务团接待全国甘薯产业从业者到河南科技大学及3个甘薯产业园参观,为全国各地甘薯生产者提供脱毒薯苗及配套技术。
三是创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
通过引种试验,服务团筛选并推广普薯32、烟薯25、商薯19等品种;编制多种栽培、育苗、繁育、贮藏技术规程。
服务团通过甘薯品种选用,对优良品种进行脱毒育苗,采用新的育苗技术、栽培技术、贮藏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控旺技术,并对这些技术进行配套,形成甘薯物化成套技术。
服务团以成套物化技术的方式进行输出,让薯农知道用什么甘薯品种、用什么肥料、用什么农药防治病虫害等。
四是构建甘薯栽培技术培训体系。
服务团承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职业农民培训甘薯班培训任务,到河南省各地进村、进田培训,倡导绿色种植理念,强化品质、品牌、效益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探析摘要通过对品种、基地建设、效益实现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技术培训5个方面的研究,明确了其在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以实现优质甘薯产业化良性发展为中心,以搞好基地建设为核心,创新了甘薯产业技术服务形式,拓宽了效益实现的途径。
探索了品种、栽培技术、基地建设、病虫害综合防治、产后加工、销售和甘薯专业合作组织等“五位一体”的“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综合模式,促进了洛阳市甘薯产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河南洛阳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9-0074-02甘薯具有高产、优质、抗旱、耐瘠和种植效益高等突出特点,是适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食品加工、化工、能源业的重要原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薯已转变为重要经济作物,产后加工的比例不断提高。
甘薯生产与综合利用成为能够横跨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多行业的新兴产业。
洛阳市地处丘陵旱地,种植甘薯面积在4万公顷以上,多为春薯生产,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
2008年9月洛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重点发展粮油加工(含薯类加工)六大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了甘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甘薯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四川的粉丝、火锅川粉等高附加值的甘薯加工产品在全国市场占垄断地位。
北京大兴区以及浙江的鲜薯产业、河北卢龙县的三粉加工业、福建传统的连城地瓜干等产业发展迅速。
但是,目前国内对“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系统研究还未见报道,对于甘薯在鲜薯、产后加工同时进行研究和利用的不多。
为此,2009年国家启动了“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
洛阳根据本地区甘薯产业发展需要,于2004年在洛阳市科技局立项,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旨在为生产提供模式借鉴。
1优质甘薯新品种推广应用是“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随着洛阳市甘薯产后加工产业的发展,对优质甘薯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鲜薯集装箱销售在春节成为一种时尚、健康的礼品,装箱的甘薯必须“品质好、糖分含量高、软硬适中、表皮光滑美观、大小均匀”等。
因此,将育种与引种相结合,引进省内外选育的优良甘薯新品种进行繁育、推广。
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极大改善了甘薯产量和品质,重树了群众发展甘薯产业的信心。
2基地建设是“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优质甘薯育苗基地、良种繁育基地、高产示范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等环节相互联系,彼此依赖,不可分割,是“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2.1优质甘薯新品种育苗基地建设甘薯种苗的好坏与产量的高低关系密切。
为达到壮苗标准,在育苗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通过“三改三提高”,确保薯苗质量和增产效果。
即改变群众品种利用上的盲目错误,选用优良甘薯新品种,以提高产量水平,改善品质;改火炕育苗为日光温床育苗,由追求数量为主,改为追求质量为主,提高了薯苗质量、壮苗率和栽种成活率;栽培上改为高剪苗种植,提高了抗病性能。
考虑育苗基础、规模、质量和管理等因素,建立优质甘薯新品种育苗基地,年提供种苗1 500万株左右。
2.2优质甘薯新品种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遵循“质量第一,侧重选地(点),就近调种、降低成本,成规模、有数量保证”等原则,建立优质新品种繁育基地270hm2,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在进行优质甘薯新品种繁种、育苗过程中,严格按照良种4级繁育程序,严把种薯、种苗质量关,通过建立繁种育苗基地,在源头上搞好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快、效果好,保障了洛阳市优质甘薯良种繁育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2.3优质甘薯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为了加速新品种的应用,在进行高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在地点选择、产量指标、规模、技术保障措施和具体技术负责人等5个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地头设立明显的基地牌子,进行种子(苗)、农药、肥料补贴,并依据基地建设的效果,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增强了人员的责任心,扩大了示范效果。
2.4优质甘薯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甘薯原料是进行产后保鲜销售和产后加工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在优质甘薯加工基地建设中,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不断提高加工效益。
通过加强基地建设的深度和显示度,加速了基地建设。
在优质甘薯生产基地建设时,有许多具体技术要求和严格规定:一是在进行优质加工淀粉原料甘薯基地建设时,品种必须能够同时满足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双方的利益。
双方是利益共同体,要充分考虑;最好签定种植—收购协议;根据企业的年加工量和日加工能力,适当扩大面积;全程必须有技术依托单位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最好旱地栽培,春薯种植;收获期有计划收获。
二是在进行优质保鲜型甘薯基地建设时,重点在商品性状(薯型、薯块大小、结薯数量、皮色、光泽、皮的厚薄、肉色、肉色深浅和食味差异)、食味、口感、市场消费者习惯等指标方面进行精心选择确定,收获后进行贮藏保鲜,在春节装箱,作为礼品、福利发放。
通过与甘薯专业组织、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扶贫帮带等结合,借力发展,加快了优质甘薯生产基地建设,满足了甘薯产业体系发展的需要。
3鲜薯销售和产后加工是拓宽优质甘薯产业体系效益实现的途径3.1鲜薯保存销售鲜薯原来只在城郊规模种植,现在发展到偏远的整乡、整县种植。
销售由零散的、小规模,发展成有组织、成规摸。
包装档次明显提高。
出现了甘薯种植、销售和贮藏的专业经营人员、专业合作社。
目前市场上除各种大包装外,鲜甘薯(彩色)集装箱式样繁多,并附相关的营养保健知识,印刷精美,丰富了甘薯的文化内涵。
仅2008年汝阳县优质甘薯生产基地发展到2 666.67 hm2,鲜薯总产12.26万吨,储藏保鲜3.8万吨,产值3 420万元,按照1kg增值0.2元计算,全县可以增值760万元。
被评为全国优秀协会。
汝阳县家宝甘薯专业合作社,修建大型的甘薯储藏窖,主要以周围的优质鲜薯销售为主,组织周围的农户,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商标,带活了一方经济。
孟津县的鲜甘薯销售相当有名,味达美专业合作社在报纸、电视上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提高产品包装,促进了优质甘薯产业的发展和提高。
3.2产后加工甘薯产后粉条加工,在今天仍然为甘薯产业增值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甘薯产后加工形成了一波新的浪潮,涌现出更多以个人投资占主流的淀粉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自费到外地,引进先进的起垄设备、收获设备;购买新品种甘薯苗,让群众种植,进行加工,产品进行包装后销售,带动了周围的群众致富。
汝阳县大安乡罗凹村,有40年的加工历史。
他们改进了加工设备,提高了加工效率,成立了粉条专业合作社,2007~2008年生产销售粉条500t,创效益50多万元,带活了一方经济。
河南日报以《土特产创名牌》对其进行了多次报道。
孟津县味达美甘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注册“白云岭”商标,效益可观,带动群众发展甘薯产业,促进了群众增收。
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法,甘薯粉条销售价格一般12~14元/kg,2008年甘薯收获前24元/kg。
每年由洛阳农科院统一供苗,促进了产业发展。
此外,产后加工还促进了甘薯产后加工机械的研发,汝阳机械厂生产的成套甘薯产后加工设备,除在本地销售外,还销售到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地。
3.3鲜嫩茎叶产品开发借鉴外地的经验,对甘薯的鲜嫩茎叶进行盐渍和包装,汝阳家宝合作社生产的“青龙沟”牌鲜嫩茎尖包装箱,荣获县2008年科技三等奖,填补了洛阳市空白。
4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是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技术保障作为农业科研单位,肩负着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的责任。
主要围绕豫西地区甘薯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产后加工技术、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4个方面,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工作。
5甘薯专业合作组织是实现“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带动产生了多家甘薯专业合作组织。
这些甘薯专业合作组织,由甘薯种植户、加工户、贮藏户等组成。
既发挥着经济组织作用,又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功能,对群众进行技术服务,丰富了农业技术服务形式。
专业合作组织申报了“新地主”、“邙岭”、“白云岭”和“景荣”等品牌,甘薯产品集装箱成为春节福利、时尚礼品,走向宾馆、酒店,被做成美味佳肴,并赢得“中华美食”的美誉。
可见,甘薯专业合作组织是甘薯产业体系实现的重要手段。
6结语以实现优质甘薯产业化良性发展为中心;以搞好繁育基地建设为核心内容;创新了产业科技服务形式;拓宽了效益实现的有效途径。
明确了品种、栽培技术、基地建设、产后加工、专业合作组织等5个方面在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了“五位一体”的“优质甘薯产业化体系建设”模式。
即“优质红薯产业化体系”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效益实现的2个途径——鲜薯销售和产后加工;实现的一个必要手段——甘薯专业合作组织;实现的技术保障——三套技术操作规程;实现的核心内容——4个基地建设。
经过生产应用效果良好,促进了鲜薯销售和产后加工的发展,大幅度提高效益;通过应用新品种、鲜薯销售和产后加工等途径,增加效益1.359亿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7参考文献[1] 江苏农科院,山东农科院.中国甘薯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马代夫.中国甘薯品种与产业化[c]∥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3] 肖利贞.甘薯高产高效专家谈[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4] 王自力,王胜亮,秦家范,等.河南省豫西地区红薯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c]∥中国甘薯育种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5] 肖利贞,杨国红,侯利霞,等.河南省甘薯生产、加工利用现状及建议[j].作物杂志,2002(1):52-53.[6] 王自力,刘忠玲,张春强,等.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洛薯96-6的选育及市场前景[j].杂粮作物,2004(2):74-75.[7] 王自力,秦家范,刘忠玲.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m]∥旗帜.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8] 刘忠玲,王自力,秦家范.甘薯茎线虫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11-113,120.[9] 肖利贞,王欲欣.甘薯产业化经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10] 梁凌云.襄汾县甘薯产业化发展探析[j].中国农技推广,2009(7):6-7.[11] 张海燕,王庆美,张立明,等.紫甘薯系列保健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开发[j].山东农业科学,2009(5):105-106,110.[12] 明充.南充甘薯产业化发展的分析[j].杂粮作物,2009(1):51-53.[13] 谢瑞礼.甘薯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08(11):22-24.[14] 陈万祥,杨金龙.甘薯生产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的途径[j].农业装备技术,2008(4):32-35.[15] 李明亮,杨新笋,雷剑,等.湖北省甘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8(1):119-122.[16] 李敞学.推进甘薯产业化[j].农村工作通讯,199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