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鉴赏选修课论文

合集下载

优秀音乐鉴赏论文

优秀音乐鉴赏论文

***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2011 ——2012 第二学期课程名称:音乐鉴赏任课教师: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论文题目:浅谈中西方音乐史异同内容摘要:音乐,物体规则震动发出的声音,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

它是人们精神情感的一种表示和传达方式,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精神交流的一种有利工具。

音乐产生于人的思想,其文化根源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无论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精神交流!关键词: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之处,文化差异,欣赏分析,精神交流音乐是什么?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有一定的关联。

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故高洁的音乐与低价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

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

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

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

特别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形成的音乐是不一样的,给人带来的精神体验也同样不能一言以蔽之。

1、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代,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

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从唐代的胡琴到孔子传六艺近代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在吸收外来音乐要素的过程过不断充实发展。

中国素号“礼乐之邦”。

古代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重要和地位。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第一题: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谈到音乐,有人曾经说过:“建筑是音乐的凝固,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得艺术,也是是声音的艺术。

它的材料是声音,它不可能想造型艺术那样塑造和描绘出形态逼真的物象与人象,也不可能像语言艺术那样表达明确的思想,叙速具体的情节。

但它可以激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与共鸣。

而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当数中国的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由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的,以及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的我国少数民族或国外外族的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

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

按中国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着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一是器乐音乐、二是戏曲音乐、三是说唱音乐、四是民歌、五是民间舞蹈音乐。

这些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本体,是中国音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情趣所在。

在器乐上:中国传统器乐共有8类包括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8类。

戏曲类就有很多了,其中发展成曲种最出名的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还有“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

”的秦腔。

说唱音乐早期都是农民艺术。

由于曲种的流行地域不同、流传的阶层的审美观念不同 ,以及南北文化差异 ,就形成了南北说唱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关于民歌文化,那就真丰富多彩了,而且是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而萌生的,每一个民族又各以多样化的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主要有五种形式:劳动号子、舞歌、山歌、小调、长歌。

中外名曲鉴赏选修结业论文

中外名曲鉴赏选修结业论文

悟<<天地玄黄>>在这门选修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才看到这部音乐影视剧作,当老师刚开始放映的时候,我就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只见银幕上是一片雪白的景色,对了,是一片雪山!随着一阵空灵和攸远的音乐,镜头开始下拉,泉水缓缓的流出汇成了一处温泉,里面竟然出现了一只极似人类的猿.这是这部音乐影视的开篇,是乎在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开始!我在空闲的时候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关于这部影视的介绍和评论;原来这是一部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导演走遍全球二十四国拍摄,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完全没有对白,效果绝对震撼。

据称,导演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

共耗费四百万美元。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

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

这部电影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

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哪里,完全要靠观众自己揣摩。

其中,我个人对里面的的三个场景印象极深,第一个场景。

影片开始放映不久后,出现了一个小城镇,里面是典型的印度建筑风格的建筑,画面出现了虔诚的喇嘛,经书,还有长者给去世的人做洗礼仪式的画面.那种幽深的音乐,给人以神密而圣洁的氛围,让人不知不觉就沉入到了对人类精神和信仰的思考之中,随着恒河岸边的火葬仪式,这时的音乐有种好像要恫射人心的感觉.,使人的思想情不自禁的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生与死,思考着宗教和信仰。

这难道是对我们科学的不屑吗?那些散缀的烛光,照耀在僧人的脸上,他们那宁静的神情,难道是对我们现代文明的讽剌吗?第二个场景,一个工人在伐木,不绝于耳的伐木噪音,伴随着一棵棵参天大树的倒掉,让人不禁自问:人类文明就必须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吗?人类就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吗?画面里有一个悲伤和眼神,好像在诉说着什么,社会也是这样产生的吗?这让我想起一幅漫画:一个好像是人的头又像是地球的东西在流着泪,旁边写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这可能就是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吧,或者还有其它更丰富的内涵而我并未领悟到。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比较探析姓名:刘学朋学号:0916302070班级:09电信一班摘要:音乐无国界.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正音乐剧作为现代的一种独具艺术内涵的戏剧形式,它的音乐、舞蹈、表演、舞台美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品质和表现出来的魅力对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英文摘要: , Music without borders. human society since when have a music and study. in humans is not a language, you know the intensity of the voice, to express their ideas and feeling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labour, the unification of labour and each other and convey information. this is the most original music in the 1880s ;when people celebrating the harvest and the sharing of labour, tends to the stone, to express happiness, Joy,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original instruments. it is a musical as a modern a unique art form of drama, music, dance, and the art and art is the quality and show charm to the people had a strong appeal, the people's liking and confidence.关键词:音乐鉴赏; 发展; 优缺点; 历程及未来; 探析正文: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必备16篇)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必备16篇)

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必备16篇)大学中外音乐鉴赏总结范文第1篇一个学期的音乐欣赏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当初选这门课完全是由于学校要求必须选择一门鉴赏课,我由于写字很丑,其他的课又不是很喜欢,就选了音乐鉴赏。

更由于这学期专业课太多,所能选择的机会不多,就选择了周二下午的这节课。

我以为的音乐鉴赏就是老师给我们放放歌,只是需要带个耳朵即可。

并且自己由于五音不全,又不是很喜欢唱歌,完全是修个学分就好。

但是当我上课时我就觉得不是自己所想的这样。

老师应该是对音乐是非常的喜欢,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

所欣赏的也不是什么流行音乐,而是古典的音乐会。

这的确让我认识很多。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

再普通的人,不管他的知识层面如何,不管他的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如何,他都具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音乐鉴赏的能力。

音乐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只限于欣赏的品位和能力。

对他的了解并不仅仅限于听上,要从各方全面了解。

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情感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来的。

虽然音乐欣赏课是在每个周二的下午,但仅有的几次课上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乐曲。

过去听歌曲的时候,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听好几遍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精华,而且听完了之后印象不深刻。

现在,学会了用节奏、结构去解析音乐,能融入到音乐优美的意境中去,真正的去欣赏。

这样,音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对音乐的了解也更进了一层。

每次上课的时候,一听起优美的音乐感觉时间都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意犹未尽。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现代中外音乐今天挑了一个下午认真听了外国音乐与中国的音乐。

感觉音乐上来说,都是通情达意的东西,中外音乐都是将生活的东西融入歌曲,也就像诗歌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首先通俗音乐主要是留意了外国的taylor swift跟adele,就个人而言更喜欢adele的歌唱,以Heartbroken Soul的歌曲为主,就歌曲而言,带出如此强烈的抒情感,是因为她继承了爵士乐的精髓,主要受到美国爵士、蓝调歌手埃塔·詹姆丝与“爵士乐第一夫人”艾拉·费兹洁拉的影响,她的独特的烟嗓配合耐人寻味的曲调,每一个字都直击心灵,散发出一种渗透到灵魂深处的震撼。

她有让人听后不忘的嗓音,直击灵魂深处的最柔软也是最脆弱的地方——她用心灵之声打动了全世界体验过失恋的人们,也用自己的心灵与自己的感受无与伦比地加深这些感受。

而taylor的歌词带有高度的自传性;她属于乡村流行音乐流派,她说过:“你听我的专辑,就像读我的日记一样。

”更多是贝斯,吉他三和弦的声音,听上去情绪更加高涨,比较适合年轻人去听。

而外国的文化相对比较开放,以宣扬英雄主义为主,强调个人力量的强大,以至于音乐会偏明快激昂。

如《梁祝》以小提琴演奏为主,运用了西洋协奏曲的奏鸣形式,很好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

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吸收了戏曲的表现形式,运用了京剧的倒版和越剧的嚣张。

而《罗密欧与茱丽叶》是主要运用了声乐二重的形式,以声乐的叙述来提示乐器的表达,有中提琴,大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小提琴等等。

可看出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八度叠置其次,整体是一种悠扬、舒畅的感觉。

西方音乐多是和声,多声部的,乐器教复杂,机构精细繁杂,音乐宽广,表现力强,弦律性更强。

各国的音乐都在不停的发展之中,百花争鸣可体现在音乐上。

中国现今为了音乐交流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努力。

作为“2012盛世音乐文化周”的组成部分,小提琴家盛中国将携手钢琴家濑田裕子,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梁祝—盛中国濑田裕子小提琴钢琴名曲音乐会”。

《中外音乐名作欣赏》结课论文

《中外音乐名作欣赏》结课论文

班号:年级:姓名:电话:学号:音乐欣赏与审美观——学习“中外音乐名作欣赏”的感想摘要:在无意中我选中音乐欣赏课,通过学习这门课,也在无意中感受到:音乐对我们的情感、思想、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它能够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观,满足人对美的追求的渴望。

同时音乐里边藏着许多美妙的画面,特别是我们的传统音乐(如“原生态”民歌,它描绘农民的生活,饱含着他们特殊的感情)。

但最重要的是:音乐,它能开阔我们的心,为我们缓解压力,学会鉴赏它们是人精神生活上莫大的追求,更是人的审美观上的一种提升。

关键字:音乐欣赏审美观精神追求音乐,它能震撼人心、怡情养性、触动人们的心弦,而且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要感知音乐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情感,就需要有读懂音乐艺术的语言的能力。

恰好,音乐欣赏这门课给了我学习这种能力的机会。

通过认识各种乐器,聆听古今中外的音乐名作,特别是聆听那些被遗弃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大潮外的中国传统的音乐,使我在音乐审美上得到启发,有了一种别样的审美方式。

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欣赏音乐对我们的情感、思想、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为我们缓解压力、宣泄情感,培养并提升我们的审美观。

其实,一直以来,我所接触的都是流行歌曲,它们直接、通俗地表达着人的生活及感情,或喜或忧、或浪漫或美好、或充满憧憬或展望未来。

直到我选了这门课,聆听着课上老师为我们介绍的用不同乐器不同方式弹奏出来的曲子时,我才发现音乐其实可以这样感知:那声声乐音流淌出来可以像诗篇,那半刻的停顿,可以是一幅被抓拍的饱含深情画面停留在你的面前。

就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给人的感觉是无尽的想象,无尽的美丽画面。

我无法用太细的语言去解说这种感受,但我深刻的感受到音乐除了能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生活,还能帮助我们宣泄情感,缓解这功利世界带给我们的压力。

我明白:音乐和人是密切联系的,没有音乐,人的情感将失去寄托,会在这喧嚣的尘世变得更加茫然,这就难有完满的人生。

音乐的美是需要人去感知、理解、想象的,这与人的审美观密不可分。

中外音乐赏析论文

中外音乐赏析论文

中外音乐赏析论文中国古典音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音乐从他的起源开始。

就代表他不可能像文字、诗歌和舞蹈一样来像读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但是音乐富有的感性是其他的艺术形式不能比拟的。

所以他要表达的内容也是最容易和听者产生共鸣的。

音乐是最早的艺术形式。

从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余姚河姆渡骨哨、陶埙、五代纹彩陶盆、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等古代文物就能看出,音乐的起源是非常早的。

世界上对音乐是如何产生的虽然都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综合每个观点会发现。

人们赞同音乐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为了表达情感、工作娱乐时的一种消遣。

既然音乐能表达音乐作者的情感,那就需要我们去欣赏。

首先要了解音乐的作者、创作背景、民族特征、作者的创作个性,然后要从官能、感情、理智三个阶段逐渐的去感悟。

而我自己觉得中国的古典音乐特别注重理智这一层次。

因为中国的古典音乐要表达的是一种意境。

就像是诗词一样,不管作者是要表达什么思想。

总要将思想融入某种意境之中。

中国的民歌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不突出词曲作者的个性,而是从集体劳动中产生,反映劳动人民一种生活的艺术形式。

像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就是劳动人民歌颂自己的英雄的方式。

虽然民歌现在不属于古典音乐但是他同样将情感融在意境之中,只不过这种意境是生活。

这种艺术境界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

而意境则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

可以使听众通过想象和联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极大的感染。

古典乐曲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灵魂。

而这种意境也是和音乐作者的人格涵养。

古人强调演奏时要将音乐的音响与自然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感悟结合起来,追求肤浅和人生态度淡漠的人,是很难演奏出深刻含义的。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嵇康善弹《广陵散》,他学识出众,终身与琴为友,文学、哲学、琴、棋、书、画精通,性格卓越,既有阴柔之美,又有阳刚之气。

在押赴刑场之后,以《广陵散》来抒发自己嫉恶的悲愤之情,这种人格美反映在琴曲中,后人几乎不能仿效。

音乐鉴赏论文(大学选修课)

音乐鉴赏论文(大学选修课)

中外音乐欣赏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伴随我们,音乐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绝大多数人偏爱于流行音乐,它时尚,动感,充满现代的活力与气息。

但是提到古典音乐,大多数人认为离我的时代好遥远。

以前我只关注流行音乐,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交响音乐会,只是觉得气势磅礴,场面壮观而已,对古典音乐只是些感性认识,比较肤浅。

通过选修音乐鉴赏,我开始真正接触到古典音乐。

我发现古典音乐是完美,优秀,经典的。

要真正听懂古典,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西方历史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艺术表现,从古典音乐中寻找精神寄托。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三位古典主义音乐大师,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大师是海顿,他是交响音乐的泰斗。

他的音乐典雅、华丽、结构方整、旋律流畅,很少有戏剧性冲突,使人飘飘欲仙。

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誉,对海顿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他奠定了古典乐派的形式和风格,并使其发扬光大。

在他创作的黄金期,对音乐的形式与语法的掌握已是炉火纯青,乐曲风格精致,曲思丰富,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许多作品在原创及精练技巧下,经常蕴含着幽默感,表现为惊人的手法、出人意料的不同风格的同时呈现,还有精湛的和声、转调。

更重要的是他发展主题素材的形式,延续巴洛克音乐的模拟对位法,根据主题的轮廓而衍生出乐曲组织。

他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是维也纳音乐真正的奠基者。

献给奥地利皇帝的《颂歌》亦是海顿的著名作品。

如今,这首颂歌的曲调变成了德国的国歌。

柴可夫斯基说:“海顿是交响乐创作的锁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牢固的环节。

没有他,也就没有莫扎特、贝多芬了。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一路有你在大学所上的所有课中,最舒心最享受的就是中外音乐鉴赏。

经过了半个学期的音乐洗礼,只觉自己在音乐的殿堂门前犹如一只蚂蚁,仰望头上的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一路都是懵懂好奇,新鲜刺激。

外国音乐,钢琴乐,小提琴,交响乐,外国管弦乐器,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歌,声乐在电影等艺术作品上的运用和生活上的点缀……短短的几节课,顺着老师得引导感受了音乐这些方面的风采,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低沉优柔的大提琴,清新悠扬的笛子,宛若闺中亭亭少女的扬琴,那些柔美的旋律像敲在心里,敲得心酸酸的,泪腺也活跃起来。

因为那些旋律和意境让我想起过去,想到现在,想到未来。

童年里的笛声我的童年一直都有笛声的陪伴,因为爸爸对管乐器家族中这种古老吹孔膜鸣乐器情有独钟。

虽然他是自学吹笛,当时还是吹得挺不错的。

小时候杂物桌的桌面上都是他的笛谱子,《彩云追月》,《步步高》,《雨打芭蕉》……每天晚上有闲暇就是坐下来吹笛子,他把我们这些默不作声的孩子和忙得团团转的妈妈都当作忠实的听众,吹得总是很起兴。

爸爸经常叫我识谱,连出生起名时,把五音之一“羽”字放进了我的名里,期望我能够在声乐方面有所兴趣和追求。

周末每个晚上都会带我去附近的一个公园去听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和对粤乐很有兴趣的中年人弹唱广东音乐里的经典乐曲,或者是邻村的一间很简陋的旧房子里听一大班人在弹吹拉敲,还有人伴唱。

记忆已经朦朦胧胧,记得那个时候老爸总是在和我解释说明着这些乐器和拍子,可是我迷迷糊糊的不懂。

天生嗓子不好,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允许上艺术班,我在音乐方面并没有如爸爸的期望。

慢慢长大了,为了生活,爸爸的谱架被拿去当晾衣服杆,我们也在爸爸的笛谱书上算算数,虽然偶尔还会听到爸爸陶醉地吹笛子,慢慢得不是那么频繁,慢慢的,到我上高中,就很少吹了。

我开始学口琴和竖笛,学校课程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像爸爸一样陶醉地吹,虽然邻居的窗偶尔会打开,爆出一声大吼:吵死人了!但是还是吹,渐渐的也没人说我了。

中外音乐鉴赏课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课论文

我最欣赏的一首歌——the mass(弥撒)这个学期,我修读了《中外音乐名作鉴赏》这一门课程。

综合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这门课是一门挺好的课。

首先,这门课程的老师给予充足我们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观点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我觉得这种课程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性。

然后这门课的老师也是挺幽默的,能够吸引到我听课的兴趣。

总的来说,我不敢说我通过一个学期能够提高了多少音乐鉴赏水平,但是肯定比我没有修读这门课提高不少,例如听到一首歌我能够从音调,节奏转换等方面去描述,从音乐层面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转入正题,现在正式转入谈我最欣赏的一首歌。

说到最欣赏的歌,当然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听了会有所感触的。

在我听过的歌中最欣赏的一首歌就是——the mass(弥撒)。

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的这首歌的时候是在高三的那个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我还记得那天早上,天气有小雾(昨晚刚下过雨),太阳还在雾中隐隐约约的。

七点钟,我们全部高三以及复读生来到了操场准备进行宣誓仪式。

这首歌the mass(弥撒)在我们进场和整队时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放着。

在这一个紧张的复习备考的日子里,距离高考还有一百天的日子,我想基本每个人都会感到紧张和压力。

尤其是那段时间中,自己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所以自己的心情更加地沉重。

在操场上坐在凳子上听着这首歌,歌曲刚开始的时候,自己感觉些微的紧张,因为那节奏一顿一顿的,让自己有一种心头一揪的感觉,更加加剧了那种高考临近的紧迫感。

等到听到中间部分Hac in hora(就在此刻)Sine mora(不要拖延)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就随着节奏变得激动起来了,那时自己心里想着还剩100天了,而自己最近的状态还不是很好,所以在剩下的100天,自己要抓紧时间转变过来了。

瞬间,自己感觉好像有一股血气往头上涌的感觉,一股我要做的最好,拼到最好的决心油然而生……誓师大会结束后,太阳也挣脱雾气,瞬间金光布满整个操场,老师当时还说这是很好的预兆(可惜高考还是败北)。

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共五则)

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共五则)

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共五则)第一篇: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一、作品背景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在西北地区,每逢春节就举行红火的秧歌舞活动,人们同歌共舞,互相祝贺。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

而《春节序曲》创作于1955年—1956年,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他以陕北民间秧歌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

二、结构《春节序曲》是一首节日里欢唱的管弦乐曲,它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

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的歌舞场面,以强烈的节奏、力度概括全曲节奏、情绪特征,将听众带进欢快热烈的大型群舞中。

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酣畅淋漓,乐曲在沸腾的情绪中结束。

三、风格特点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

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

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再现部。

重复部分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

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自我感受在我国《春节序曲》可谓是脍炙人口,不论在那个地方听,都会给人快乐和喜庆的感觉,就放佛看到了作者所要描述给我们的陕北人民大丰收的忙碌场景,人民脸上挂着笑容,相互祝贺,共庆丰收,曲调幽美,节奏感强,似乎让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只剩下快乐相随,用柔和加明亮的乐器抒发内心感受,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产生联想。

中外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结课论文

音乐鉴赏与大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学习“中外音乐鉴赏”的感悟摘要:如今各高校纷纷开展音乐鉴赏课,通过这学期学习这一课程,我感收到音乐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审美观,产生对美的追求的渴望。

同时也为我们学会了如何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利用音乐来开阔我们的心理。

对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将带来很大的帮助。

关键字:音乐鉴赏审美观音乐教育音乐鉴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听觉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美育教育方式。

音乐鉴赏的过程,是一个包含感知、理解、想象、情感、鉴别、分析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的动态审美过程。

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音乐艺术教育评价的主要项目。

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在于加强高校音乐艺术教育,通过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对音乐艺术语言的理解力,对音乐艺术作品美感和情感的感知力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像读书的人必须识字一样,要使我们理解和体会音乐艺术作品,就必须使我们读懂音乐艺术的语言。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音乐艺术作品的展现形式就是声音,它把多种声音有效地组织到一起,变为人们所能控制、所能把握的音响体系,形成了能震撼人心、怡情养性、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音乐世界。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艺术作品。

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

在声乐作品赏析中,由于音乐是与歌词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形象的,我们能够比较明确、具体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

许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往往都表现了音乐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影响下而产生的不同感情体验。

因此,在欣赏过程中,必须深入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感情内容。

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中那如泣如诉的主题旋律,合唱歌曲《祖国颂》中那英雄豪迈、欢心鼓舞的坚定节奏等。

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

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

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中外名曲欣赏的论文三篇篇一: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通过本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

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

然而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

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

民族音乐风格上因地区差异而不同,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因为只有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另外外国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它完善了一套纯器乐的大型曲式,如独奏奏鸣曲、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

它的主要特点是: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功能和声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变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造成乐曲发展趋势。

并规范了奏鸣曲式和奏鸣交响套曲。

此外,在古典主义时期还确定了交响乐队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乐队。

而在此之前的乐队里,只有弦乐组是完整的。

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及打击乐有组织的充实到乐队后,加强了乐曲的和声效果,乐队演奏时能产生浑厚、均衡、色彩丰富的音响。

这种乐队组织形式一直影响着以后的音乐发展。

在古典音乐派别中,以“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中外音乐鉴赏选修课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选修课论文

古代与现代、西洋与民族音乐的差异、联系或结合音乐——心灵的舞蹈,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它,洗涤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说到古典音乐,人们就会想到诸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等,但真正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人说除了朋克、摇滚、爵士乐,其他的都可以算做是古典音乐,当然,这并不准确。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

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

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

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一同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

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通俗的讲,古典音乐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作的。

而我们所说的“现代音乐”的范畴,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范畴(音乐和历史是共同发展的),“现代”的本意即“现在这个时代”,它理应包容时下所有音乐创作的各类风格(甚至流行音乐)。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音乐无处不在,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音乐乃是我们现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会欣赏音乐便的重要性,只有懂得欣赏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那份神秘、微妙,因此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的课程!这学期我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到很多很多东西。

我主要有以下五点的认识:一、对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认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还有就是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很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以独特的精神内涵与流动特性融入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部类,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中包括绘画的气运及诗歌的意韵,在中国古代,音乐是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诗和画了。

中国人常用“诗情画意”一词来表达美的境界,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民族音乐注重情趣和意境,强调“善”与“美”的结合,向善中求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说抽象的文字可以表达抽象的情趣。

诗词是用文字来表达人的情感和动人的意境,而绘画则是用图画来描绘美丽的图景。

中国绘画中有“工笔”、“写意”两大类,工笔画细致入微、精雕细刻,追求的是“形似”;写意画是用笔放纵、造型概括,追求“神似”。

而“传神”一直是中国画的最高追求。

正是受这种意境的影响,中国音乐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的综合体。

它所映现的也正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5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5篇]

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5篇]第一篇: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论文《中外经典音乐鉴赏》课程论文经过这一学期的《中外经典音乐鉴赏》的课程,老师经过多娱体以及亲身教导的教学方式,使我可以在中外经典音乐名作品欣赏为内容的课程,同时将音乐基础知识贯穿整个课程。

通过老师循循善诱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中、西方音乐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西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特点,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

如中国的古乐,日本的能乐,西方的歌剧等。

从而拓宽了我的思维方式,培养我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丰富了我的音乐文化知识。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 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音乐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内容与重大社会意义的音乐艺术作品。

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中外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的赏析。

在声乐作品赏析中,由于音乐是与歌词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形象的,我们能夠比较明确、具体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个学期令我最深刻的就非老师教我们唱的《阿里郎》莫属了。

《阿里郎》是一首朝鲜民歌中的代表音乐作品,能用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流畅的演唱,认识长鼓舞、伽倻琴弹唱的表演形式。

《阿里郎》还翻译有了国语的版本。

让我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将有利于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懂得珍视民族艺术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在合作创编与歌唱表现中培养自信、乐观的学习态度。

而且朝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朝鲜族人民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尤其是能歌善舞,节日或劳动之余,都喜欢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朝鲜族民歌又称为“民谣”,其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

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鸣”。

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郎》、《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

中外音乐欣赏结课论文

中外音乐欣赏结课论文

学习“中外音乐欣赏”课后的感受我很喜欢听音乐,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音乐更理解人的心情和撞击人的心。

在学这个课程之前,我特地去图书馆找书看了,中外音乐欣赏是怎么一回事。

了解到它涉及自十七世纪初以来,欧洲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十九世纪末以及中国民间音乐的主要音乐特征,流派风格,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从音乐基本要素、交响乐队、声乐、器乐、中大型作品到歌剧,循序渐进地让我们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名作,了解和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外音乐欣赏曲目和作品主题,为进一步欣赏中外音乐经典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比较喜欢中国这部分的,搞清了以前怎么也分不清的乐器的名字,这是最令我很高兴的事。

喜欢古典名曲在那乐器下吹拉拨捻演绎的景象。

尤其喜欢古筝名曲悠扬、舒缓轻快、爽朗的曲调让人慢慢地侵陶于它所演绎之中。

在本课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原生态歌曲。

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说,感到很好奇,在这之前我是不知道什么叫原生态歌曲的,我以前只听过什么原生态(土风)舞蹈、原生态(崖、壁)绘画、原生态(植物)公园、原生态(走婚)民俗、原生态(民俗)旅游等等,就是没听说过原生态歌曲,结果老师放给我们听,一听这不是民歌么。

经过老师介绍,原生态歌曲,顾名思义是一种结合民间艺术、民俗,未经过商业化、有自己独特文化、保存自己独特风俗的歌曲,乡土味十足,未经过任何修饰. 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

由于各民族之中,其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人文文化完全不同,所以影响到它的演唱风格、演唱技巧、演唱特色等也大相径庭。

主要有长、短调牧歌,漫翰调、爬山调、山曲、信天游、花儿、十二木卡姆、姐儿歌、茅山歌、吴歌、客家山歌、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鲁体、谐体民歌,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

这些歌曲直接产生于民间,并长期流传在农人、船夫、赶脚人、牧羊汉以及广大的妇女中间,反映着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的生动画卷。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今年选修课选了一节可以陶冶情操的中外音乐鉴赏课,我们的老师资质渊博,懂得很多中外的著名音乐。

讲给我们很多在课堂学不到的知识,所以我在上这几节课后感受匪浅。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

这不中外音乐鉴赏姐快要节课了,虽然很舍不得,但是没办法。

老师在最后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回去听贝多芬的《命运》和何占豪和陈刚的《梁祝》。

《梁祝》这首曲子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和陈刚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的,是小提琴协奏曲。

随后人们根据需要将它改成了古筝协奏曲、古筝独奏曲或者二胡独奏曲等版本。

在众多的演绎版本中,我更偏爱古筝独奏版本的《梁祝》。

二胡版本的《梁祝》,也许是因着演奏乐器本身制作材料的缘故,又也许是受到想到二胡就会联系到《二泉映月》的心理作用的影响,总是使我的情绪笼罩在无边无尽的哀怨、凄楚、悲凉的氛围当中。

我觉得,《梁祝》虽然是悲剧,但这个故事以及演绎这个故事的曲子的本意与其说是在表达它的凄婉悲情,不如说是在表达人们对忠贞于爱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希冀和追求。

而古筝这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较二胡更加润滑、更加浑厚,听起来让我感觉更加悦耳、舒服,也更有感慨。

因此,我认为以古筝弹奏《梁祝》更能表达其意。

协奏版本的《梁祝》,通过独奏和乐队协同能够演绎更多的场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听起来是最有感觉的,但是我很多人都欣赏过,就不再重复协奏版本的分析,转而尝试对古筝独奏版本进行分析。

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

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

之后,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完美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

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

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与现代、西洋与民族音乐的差异、联系或结合
音乐——心灵的舞蹈,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它,洗涤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
说到古典音乐,人们就会想到诸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等,但真正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人说除了朋克、摇滚、爵士乐,其他的都可以算做是古典音乐,当然,这并不准确。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韩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

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

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

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一同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

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通俗的讲,古典音乐指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作的。

而我们所说的“现代音乐”的范畴,实际上是一个历史范畴(音乐和历史是共同发展的),“现代”的本意即“现在这个时代”,它理应包容时下所有音乐创作的各类风格(甚至流行音乐)。

其实,古典音乐也曾是那个时期的流行音乐,只是现在已经不流行了而已。

人们在谈到古典音乐时常常把它定义为“高雅”、“严肃”,的确,古典音乐以其华贵典雅的旋律振奋着我们的精神,也有人认为古典音乐不够贴近生活,不够表达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但在我看来,古典音乐正是作曲家从生活中提炼的最真实的感受,列如巴赫的音乐,不正是一个为音乐辛苦一生的人对现实的感悟吗?当我们静静地聆听《第九交响曲》的时候,不是可以懂得贝多芬悲愤的心声吗?当然,或许,我还不能完全懂得古典音乐,但至少,我知道不能把古典音乐当做背景音乐来听,要为听音乐而听音乐,音乐不是陪衬,而是正正经经的一件值得去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与现代音乐相比,古典音乐
不浮躁,不喧闹,更可以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陶冶人的情操。

说到现代音乐,给我感受最多的是摇滚乐,从猫王、涅磐乐队到现在的张楚、许巍,他们都在以独特的方式宣泄着作者的情绪,而听者能更直接的受到感官上的冲击。

可能,现在的许多摇滚乐显得不够积极,甚至是比较颓废的,但,这正是现代人在快节奏下的矛盾心理。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喜欢摇滚乐的人不多,倒是现在的流行歌曲更能博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更大众化、更通俗化,也就是与古典音乐相比简单易懂,深入人心。

不论怎样,与古典音乐相比,现代音乐在人们心中占据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
物质决定精神文化与艺术,东西方物质差异形成了东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单单是乐器方面就相差甚远:民族乐器多深沉悠远,而西洋乐器的音域很广。

想要真正了解民族音乐与西洋乐的不同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东西方人在性格上存在差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勤劳朴实,最早的音乐出现于宫廷、富家人家,像钟鼓常作为帝王或贵族的陪葬品被发现。

西方人随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产生了要求自由的思想,这时就与守旧的东方音乐开始形成差异。

中国古代时的分分合合对中国民族音乐也有深远的影响,著名的《十面埋伏》描写的就是战争。

而西洋乐却似乎没有这一题材的曲子流传下来。

同样是《梁祝》,由钢琴或小提琴演奏出来就另有一番韵味,但从没听过由民族乐器演奏西洋乐曲。

西洋乐器兼容性、表现力均较强,民族乐器特殊的音质决定了其演奏范围的狭窄性,例如唢呐这类乐器,他的音色就已经决定了它只适合悲伤、喧闹的曲调。

中国的民族乐曲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思想,还是以《梁祝》为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唯美哀伤的爱情。

而西洋乐曲多描述一个情节或场景,没有过多的故事色彩,但同样表达了强烈的思想,而且主题直接明确,比如《命运交响曲》,听到名字就知道乐曲是激进的。

又如《献给爱丽丝》,像一封信一样引人入胜。

民族乐曲多产生于早期的封建社会,而在封建社会晚期,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力优于中国,这时是西洋乐发展的鼎盛时期,经过封建主义艰难地向资本主义过渡,西方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文化、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先进时期产生的不同乐曲,代表了那个社会制度的艺术高度。

无论民族乐曲还是西洋乐,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新颖的乐曲会不断产生,新形式的演奏模式也即将全新打开。

音乐是没有国籍、不分语言的,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有了音乐,我们的交流才不会苍白无力,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采。

古典音乐也好,现代音乐也罢,美妙的音乐就是好音乐,我们可以弹贝多芬的交响曲,可以欣赏舒伯特的小夜曲,也可以和许巍一起低吟《故乡》,当然也可以在那英的歌声中陶醉,更可以像一般人忽然爱上周笔畅的声音。

于是,音乐赋予我们的就不只是单一的感受。

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限定的界限,音乐就是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