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重构 (1)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

色彩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

• 如果单用,即显得大方、高雅。如黑色 皮鞋最大方,黑色皮包最雅致等。但在 与其他色彩并置使用时且忌太频,要慎 重使用,用多了会使很高档的设计显得 低劣。其次,如果与其他色混合使用, 会使其降低纯度、明度,显得沉着、成 熟、稳重,但也要适可而止。
• 灰——原意是灰尘之色,从光学上看, 它居黑、白之间,属中明度无彩色或低 彩色系。从生理上看,它对眼睛刺激适 中,既不眩目,也不深沉,属于视觉不 易疲劳之色。因此,视觉以及心理对它 反映平淡、乏味、休息、抑制、枯燥、 单调,没有兴趣,甚至沉闷、寂寞、颓 丧。在生活中,灰色与含灰色量大的物 体其鲜艳度低,因而最不引人注目。
• 比如,一组或几组补色关系的色或对比 色放在一起很难相处,十分吵闹,若加 入白色混合其中,使他们显得既对比而 又调和,也显得明朗、艳丽、洁净、欢 快、热烈且舒适。所以,白色是不可丢 失的重要色彩。
• 黑——从理论上讲,黑色无光,是无光 之色。在生活中,只要光照弱或反光弱 的物体,都呈现黑色。无光对人的心理 影响有两大类:一是消极,令人想起漆 黑的地方、阴森、恐怖、烦恼、忧伤、 消极、沉重、悲痛、迷惑、沉闷,甚至 死亡。二是积极,黑色使人休息、安静、 深思、坚持、准备、考验、严肃、庄重、 坚毅。它同时有重量、神秘、庄严、不 可征服之感。
• 艳绿、盛绿、浓绿,象征盛夏、 成熟、健康、兴旺、发达、富 有生命力。而灰绿、土绿、茶 褐色意味着秋季、收获和衰老。 绿色蔬菜可以食用,但要鲜嫩, 如果呈现出腐烂和过老的绿色, 人们会抛弃。绿色的植物可以 给人以休息的感觉,还可以给 人以清新空气的感觉,益于镇 定、疗养、休息与健康。
• 所以绿色是旅游业的象征色,在各色相 中绿色处于中庸、平静的地位,又象征 生命与希望、人们又把它看成和平事业 的象征色和邮电事业的象征色。绿色又 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色,许多国家用它来 做军装的服色,当年首先是布尔人利用 绿色装备的掩护打败了穿红色军装的英 国军队,后来引起重视,被国际上通用 为军装和军事武器及军用物品的颜色。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1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1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自然景观的色彩)
课程:设计色彩 班级:18数媒
欣赏与思考
Appreciation & thinking
视频欣赏,说说四季中有哪些色彩。 (色相、明度、饱和度的变化)
2
目录
Contents
1、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 2、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 3、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 4、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
Reconstitution
重构二: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色彩,可较为主观地改变代表色的面
积比例,使主色调基本上保持不变。
19
自然景观色彩重构的形式
Reconstitution
重构三:选择部分色重构 选择一种、两种色或
一组色,也可集中于某个局 部色调选择部分色,也可从 整体色中抽取部分色,再将 这些色彩分配以新的面积比 例,运用到新的画面或者表 现对象中。
25
感谢聆听!
26
22
色彩采集与重构的方法 你学会了嘛?
23
方法训练作业
Operating training
· 根据提供的自然景观照片素材,进行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训练。 · 作业要求:画面要有采集到的色彩和重构后的作品。 · 重构后的作业大小必须是26x26cm。
装裱形式
24
课程小结
Summary
自然景观色彩的采集是色彩采集类型 中最常见,也是最丰富的一种。本课内容 主要总结了自然景观色彩采集的几种常见 的方法,有目的地重组已采集的色彩并应 用到设计中,有助于设计出符合自然景观 特点的设计作品。
响,且物体间相互影响。
8
自然景观色彩的特点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特点二: 自然景观通常处于大空间当中,视野范围较广,同种色彩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应开阔

色彩重构-(1)

色彩重构-(1)
第十六讲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
重构的意义是将原物象美的、新鲜的色彩 元素注入到新的结构体、新的环境中,使 之产生新的生命。
.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a.整体色按比例重构 b.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 c.部分的重构 d.形、色同时重构 e.色彩情调的重构
.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a.整体色按比例重构: • 将色彩对象较完整地采集下来,抽出几种典型
的、有代表性的色彩,按原色彩关系和色面积 比例,作出相应的色标,整体的运用在作品中。 特点是能充分体现和保持原物象的色彩面貌。
.
.
.
.
.
.
.
.
.
.
.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b.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 • 要求有选择的应用。特点是运用灵活。由于不受
原色面积比例的限制,所以,就有可能进行多种 色调的变化。重构的结果能保留原物象色彩搭配 的感觉。
.
采集与重构作业
• 选择两张自己喜爱的色彩图形,扫描到电 脑中,然后从中提取色彩,按这些色彩在 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运用到 老师所给的图形中。
.
示范作业业
.
示范作业
.
示范作业
.
的形同时进行考虑,效果可能会更好,更 能充分显示其美的实质,突出整体特征。 因为许多物象色的表现是建立在特定形和 形式之上的,尤其是自然色彩。反过来, 原物象色的形和色关系往往还能给画面的 结构、产品形态等带来启示。
.
.
.
.
.
.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e.色彩情调的重构: • 依据原物象的色彩感情,色彩风格作“神似”的
重构。重构后的色彩和色彩关系,可能与原物象 很接近,也可能有所出入;但原色彩意境、情趣 的方向不变。此方法较之以上几种有一定的难度, 它需要创作者拥有对色彩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不 然,重构色彩就会缺乏感染力,很难与观者产生 共鸣。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教学内容色彩的采集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教学内容色彩的采集

课程名称设计基础班级18视传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色彩的采集色彩的重构案例分析教学目的学习和借鉴优秀的色彩搭配方案,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色彩审美品位,为以后设计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色彩的重构(重点)色彩的采集、分析、比例(难点)授课方法课堂讲解教学用具多媒体作业成品作业色彩的采集与重构20*20cm一张复习提问色彩三属性及各自的定义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色彩的采集与重构一、采集重构:是指对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进行观察、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分解、组合、再创造的构成手法。

对自然界的色彩和人工组织过的色彩进行分析、采集、概括、重构的过程。

1、分析其色彩组成的色性和构成形式,保持原有的主要色彩关系与色块面积比例关系,保持主色调,注意像的精神特征以及色彩气氛与整体风格。

2、打散原来色彩形象的组织结构,重新组织色彩形式时注入自己的表现意念和创意想法,构成新的形象和新的色彩形式。

二、色彩采集是分析其色彩的组成和构成形式,保持原来的主要色彩关系与色块面积比例关系。

保持主色调,主意象的精神特征,色彩气氛与整体风格。

1、对自然色彩的采集:海洋、沙漠、山川、春夏秋冬、早午黄昏、夜晚、动物、植物、人物等的色彩进行提炼、归纳、分析、吸收艺术营养,开拓和创造新的色彩思路和表现形式。

2、对传统色彩的采集:传统:一个民族世代保留相下相传的东西,各类艺术中具有时代和地域代表的色彩特征。

有着时代的科学文化烙印,典型的艺术风格,具有特色的色彩主调和不同的品味的艺术特征。

比如原始彩陶、商代的青铜器、汉代漆器、陶俑和丝绸,南北朝石窟艺术、唐三彩陶器、宋代陶器、明清青花瓷和陶器。

3、对民间色彩的采集:民间色彩:指民间艺术作品中呈现的色彩和色彩感觉,体现纯朴感情,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比如西北的剪纸和皮影、年画对联、布玩具、民间刺绣、少数民族的服饰等。

4、对广告海报色彩的采集:一般是指现代的广告、海报、摄影图片等,包括风景图片、人物动物图片、动物植物图片等。

色彩重构作业

色彩重构作业

色彩重构作业
色彩重构是设计、艺术和数字媒体中常用的技术,可以通过重新组合颜色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步骤来尝试进行色彩重构作业:
1. 选择要重构的颜色空间:不同的颜色空间有不同的颜色理论,如RGB、CMYK、Lab等。

选择一种颜色空间并确定所需的颜色范围。

2. 收集颜色样本:可以从各种来源收集颜色样本,如网站、印刷品、艺术家的作品等。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以更好地理解颜色选择的效果。

3. 确定颜色方案:根据选择的颜色空间,选择一组颜色作为重构方案。

在确定颜色方案时,需要考虑颜色之间的关系、对比度和和谐度等因素。

4. 创建色彩图层:在图像中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并将其设置为颜色模型。

可以通过调整图层混合模式和透明度来改变颜色的外观。

5. 调整颜色:调整颜色可以通过使用渐变、色相、饱和度等调整工具来实现。

调整颜色可以创造出更复杂的视觉效果。

6. 添加效果:在重构图像时,可以尝试添加一些效果,如滤镜、模糊、纹理等。

这些效果可以帮助进一步丰富图像的效果。

7. 展示作品:完成重构后,可以将作品展示给观众,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视觉效果。

进行色彩重构作业需要一些创造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可以创造出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

大学作业色彩重构教案模板

大学作业色彩重构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色彩重构授课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重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色彩重构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色彩重构的概念和原理。

2. 色彩重构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色彩重构技巧进行创作。

2. 如何在创作中体现个人风格和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色彩重构的概念和意义。

2. 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重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重构的定义:色彩重构是指在原有色彩基础上,通过调整色彩比例、明度、纯度等,使色彩关系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2. 色彩重构的原理:色彩重构基于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对比、调和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色彩重构的典型作品,如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星夜》。

2. 分析色彩重构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四、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重构的初步尝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色彩重构的定义、原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色彩重构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色彩重构的方法:色彩搭配、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2. 色彩重构的技巧:色彩分割、色彩叠加、色彩渐变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色彩重构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学生的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重构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总结色彩重构的经验教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重构的定义、原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色彩重构创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学生对色彩重构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色彩学》2. 参考资料:《色彩重构》、《当代美术作品集》3. 教学工具:画纸、颜料、画笔等。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色彩肌理、采集和重构(第五周)

色彩肌理、采集和重构(第五周)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一 色彩肌理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三)肌理在色彩表达中的作用: 颜色肌理是色彩形式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种颜色用不同的材
质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当我们将相互矛盾的图形组织在一起时,又可以 借相似的颜色肌理使它们之间的冲突得到调解,缓和对视觉的刺激。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1、拓印法 (1)直拓法 (2)揉皱拓法 (3)重叠拓法 (4)压印法
如用图章盖印,是最常见的肌理 制作方法。用石头、木料、泥、纸等各 种材料,磨平后压上印油或颜料,然后 压印在画面上,即可制造出随心所欲的 肌理来。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水墨制造出的肌理 水粉颜料制造出的肌理
一. 色彩肌理
(二)色彩肌理的分类: 3、视觉肌理
在平面构成中,视觉肌理指的是规 则或不规则形态以较小的尺度经过群 化或密集处理成面的形态后所体现的 视觉形式。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视觉肌理表现为视觉上的质感,它 不具备触觉上的质地感。对视觉肌理 而言,视觉上的粗糙感并不意味着触 觉上的质地感。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干预流法
吹流法
4、挤压法——将 颜色滴落在硬质材料上, 然后再用一块硬质材料 压上去,制造出丰富的 肌理来,将画面纸覆在 上面,拓印下肌理。 (1)平压法 (2)挤压并拉动法 (3)多次挤压法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SECAIJICHU
色彩基础

色彩构成色彩采集与重构

色彩构成色彩采集与重构

原 图
采 集 与 重 构 后
色彩采集重构
色彩采集重构
色彩采集重构
色彩采集重构
色彩采集重构原图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重组结构的色彩面积比例可以采用正反比 例法。
正比例:基本尊重原图片的色彩比例关系。 反比例:打破原有的比例关系。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采集的目的一方面是累计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 采集的过程,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为以后 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色彩重构的两个方面
归纳重构 创意重构
归纳重构概念
在遵照原始图片的整体色彩结构的基础上,
将复杂的画面概括成几何图形,同时对其
色彩进行整合取舍,是最为直接的重构组 合形式。
归 纳 重 构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返回讲题
将海豚、陶罐和餐桌中的颜色应用到了网页配色 中,同时标明出色彩迁移后获得的色彩印象。这 是一种采集色彩的方法,通过选用已有的彩色图 片并从中拾取颜色来完成新的构图。其右上角的 色块和色彩印象的描述是为强化练习者的色彩感 觉。图示的网页之所以没有运用文字等细节,是 为了培养练习者对色彩的大印象,让练习者先从 整体入手,养成由整体到局部的良好设计习惯
色彩采集重构转移
归 片为依据,通过想象和发挥,进 行重新组合构成.
色彩重构的两种方法
整体重构 把原图片上的所有色彩进行综合、概括、 归纳。
局部重构 局部重构是取原图片的一部分,然后再对 这个局部的色彩进行提取和归纳。
原 图
采 集 与 重 构 后
第五讲 色彩采集与重构
通过色彩采集练习,掌握色彩分析方法, 训练色彩构成能力。
色彩采集与重构概念

大学美术作业色彩重构教案

大学美术作业色彩重构教案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色彩重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重构的理论资料、优秀作品图片、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等)、个人创作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色彩重构的概念和意义,强调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重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解1. 色彩重构的基本原理:色彩的冷暖、明度、纯度、互补、对比等。

2. 色彩重构的方法:色相环、色彩分割、色彩渐变、色彩混合等。

三、示范演示1. 教师现场示范色彩重构的步骤,包括素材选择、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重构。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个人创作素材,进行色彩重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色彩重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二、作品展示与点评1. 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重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2.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三、拓展练习1. 教师布置新的色彩重构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重构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构图等方面。

3. 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教师针对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色彩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PPT课件

色彩构成色彩的采集重构PPT课件

• 它若作衬色可使其他色显得格外纯净、美 丽、个性强烈。衬红色,红色显得更鲜艳; 衬绿色绿色显得更可爱;衬灰色,灰色显 得更高雅;衬黄色,黄色显得更娇嫩;衬 复色,复色显得更成熟,沉着;衬黑色, 黑色显得更醒目。白色唯独不显示自己, 可谓品格高尚。如果用它来混合其他色彩, 可使其提高明度,降低纯度,削弱其对比,
彩。
• 艳绿、盛绿、浓绿,象征盛夏、 成熟、健康、兴旺、发达、富 有生命力。而灰绿、土绿、茶 褐色意味着秋季、收获和衰老。 绿色蔬菜可以食用,但要鲜嫩, 如果呈现出腐烂和过老的绿色, 人们会抛弃。绿色的植物可以 给人以休息的感觉,还可以给 人以清新空气的感觉,益于镇 定、疗养、休息与健康。
• 所以绿色是旅游业的象征色,在各色相 中绿色处于中庸、平静的地位,又象征 生命与希望、人们又把它看成和平事业 的象征色和邮电事业的象征色。绿色又 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色,许多国家用它来 做军装的服色,当年首先是布尔人利用 绿色装备的掩护打败了穿红色军装的英 国军队,后来引起重视,被国际上通用 为军装,称为全 色光,是阳光之色,是光明的象征色。白色 明亮、干净、卫生、畅快、朴素、雅洁、直 率、坦荡、明洁、圣洁、一尘不染。物体之 所以呈现白色,因为它的反射率高,又反射 全色光。夏天穿的白色衣服可以反光,因而 不导热,显得凉快;白色又是冰雪、云彩的 颜色,能使人感到寒凉、轻盈、单薄、爽快。 糖、盐、白醋都是白色,许多化学药品也都 是白色。
• 蓝——红橙色被看作是迫近色,而蓝色 则是远逝色。蓝色很容易被人联想到天 空、海洋、湖泊、远山、冰雪、严寒, 让人感到有崇高、深远、纯净、透明、 无边无涯、冷漠、流动、轻快、洁静、 缺少生命的感觉。当橙色被视为是心理 学暖极色时,天蓝色则是冷极色。蓝色 的所在往往是人类所知甚少的地方,如

色彩重构

色彩重构

(2)生活色 服装色——服装、帽子、围巾、鞋、首饰等; 食品色——菜肴、烟酒、糕点、糖果等; 日用品色——餐具、茶具、洗涤化妆用品、办公用品等; 家居环境色——家具、灯具、窗帘、床上用品等; 城市环境色——建筑、橱窗、广告牌、霓虹灯等; 交通工具色——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3)传统色 彩陶色、漆器色、青铜器色、唐三彩色、瓷器色、古建筑 色等。 (4)泥塑色、木板年画色、染色剪纸色、少数民族服饰色等。 (5)绘画色 水墨色、壁画色、传统油画色、现代派绘画色等。 (6)异域色 亚洲、非洲、埃及、罗马、阿拉伯等地富于地域特色的色 彩等。
3、色彩构成的方法 色彩采集的目的在于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色彩从采集到 运用的过程就是一个色彩重构的过程。色彩重构,重在色彩 元素的重新组合和构成。那些美的、新鲜的色彩元素通过采 集被提取出来之后,就变成了色彩设计的原材料,它们是否 能够在色彩全新的组合当中发挥效能,关键在于有没有全新 的创意。 在色彩重构中,创意是灵魂、是生命。创意一定要脱离 原物象色彩的束缚,在形态、结构、质感、风格、功能等方 面,都要脱胎换骨,才能获得新生。同时,有需要保持原物 象色彩的色彩情调、色彩比例和基本的色彩关系,否则,也 会破坏原有色彩的整体美感。色彩重构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 种。
(1)整体色按比例重构 将色彩对象比较完整地采集下来,抽出几种有代表 性的典型的色彩,按照原有的色彩关系和色彩比例制作 出相应的色标,把色彩按比例地整体运用在构成当中。 其特点是:能充分体现和保持原物象的色彩面貌,能较 好地反映原物象的色彩情调和美感。 (2)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 将色彩对象完整地采集下来之后,不按原有的色彩 关系和色彩比例制作色标。色标中的色彩比例根据构成 画面的需要而定。其特点是:色彩运用灵活,不受原物 象色彩比例的限制,采集的色彩可以多次利用,并能进 行多种色调的变化。重构的结果仍然能保留一些原物象 的色彩感觉。

色彩采集与重构

色彩采集与重构

中国京剧中的人物造型是非写实的,突出脸谱的装饰性特征,因此 脸谱首先要"离形",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中人脸的自然形态,大胆 使用鲜艳的原色,强调夸张对比,以达到鲜明生动、醒目传神的效 果。我们在解构京剧脸谱时要侧重在形态的分析上,要抓住脸谱的 一些局部特征,再运用"离形"手段加以对比色进行夸张变化,从而 组织出一幅幅象征国粹精髓的色彩画面。如图4以红色为底,解构 并分解京剧脸谱形态,打散重组,以红青对比为主色调,构成了具 有怪诞空间感的写意画面。图5以三个脸谱组合变形而成,解构了 面部五官形态并加以适当"离形",整幅画面以黄蓝补色作为图底关 系,并辅以红绿色调,以增强画面的色彩冲击力。设
作业:以一张图片的色彩为基调,从中提炼出若干种主色调的色彩和关 键的色彩,列在下端,并以这些色彩为基调重新组织一张新的画面。
画面内容、色相、主题不限。
画面大小:与原色彩构成作业要求相同
画面色调明确、颜色出处与所取画面一 致,画面整洁精致。
注:原图片必须帖在作业背面。
面积对比:指各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变化和差别引起的色相、 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的对比。 ① 色面积与对比: 色彩面积对比实际上是数量上的多与少、大与小的结构比例的对比。 1:1——冲突,对比最强。
图3为故宫三大殿中的中和殿,呈现在眼帘上部的是碧蓝色的天空,蓝 天下是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蓝绿色调的斗拱及彩画装饰的屋 檐,屋檐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汉白玉台 基之上,台基下是暗灰色广场地面砖。中和殿单体建筑本身就是采用了 黄(琉璃瓦)、青(斗拱及彩画)、红(立柱和门窗)、白(汉白玉台 基)和黑(暗灰色地砖)等五行五色的组合。难道我们的祖先在皇城建 筑色彩中使用蓝天--黄瓦、蓝绿彩画--红柱门窗两对补色关系是巧合吗? 笔者以为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补色能够互相映衬的视觉残像规律,而将其 运用在宫殿建筑中造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极其鲜明的色彩感染 力,体现了中国人的色彩智慧。 京剧脸谱

大学作业色彩重构教案设计

大学作业色彩重构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设计色彩》授课班级: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 2022级艺术A2221班授课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重构的概念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色彩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进行创意设计的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色彩重构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色彩搭配与协调的方法。

3. 创意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教学难点:1. 色彩重构与创意设计的结合。

2. 色彩搭配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时)1. 引导学生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 展示色彩重构在艺术设计中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色彩重构有初步的认识。

二、理论讲解(1课时)1. 讲解色彩重构的概念、原则和技巧。

2. 分析色彩搭配与协调的方法,如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等。

3. 强调色彩重构在创意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2课时)1.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城市风光”、“时尚潮流”等,进行色彩重构设计。

2. 每组展示设计思路,教师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

3. 学生根据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色彩重构设计。

4. 教师点评各组的作品,总结色彩重构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总结与反思(1课时)1.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色彩重构的要点。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强调色彩重构在创意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个人色彩重构设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重构的理论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作品的色彩搭配与协调性。

4. 学生对色彩重构在创意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教学资源:1. 教材:《设计色彩》2. 网络资源:色彩理论、设计案例、色彩搭配技巧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画笔、颜料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色彩重构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色构-色彩采集与重构

色构-色彩采集与重构

色彩采集与重构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是对自然色和人工色彩的重新分解组合再创造
色彩的采集
一、对自然色的采集 二、对人工色的采集
所谓“采集”就是从色彩搭配和谐的色彩实体(包括自 然色和人工色)中获取色彩搭配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 包括该作品所用的主要色相,以及各搭配色的明度、纯 度、面积、位置等因素,还包括该色彩作品的风格以及 所采用的调和方法等。
对自然色的采集
采集的第一步是归纳。 用一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形、不规则形等几何形将采集对象的 形状和色彩进行平面化归纳概括,只 保留主要色彩倾向,减少那些次要的 过渡细节。
对自然色的采集
第二步是整理。将归纳后所得到的色彩信息整理成色标。
对自然色的采集
对自然色的采集
对自然色的采集

传统文化色系列包括不同时代、地域、国家、民族沉积的色彩文
化。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色标,并置换到现代
设计中,能将先人的宝贵经验加以利用。
对传统色的采集
对 传 统 色 的 采 集
对 传 统 色 的 采 集
对传统色的采集
战国时候的漆器
对人工色的采集
敦煌壁画中提取色标并应用到招贴设计中
加色混合
红 光 + 绿 光(不同比例) — 橙、黄、黄绿 红 光 + 蓝 紫 光(不同比例) — 品红、红紫、紫红蓝 紫 光 + 绿 光(不同比例) — 绿蓝、青、青绿
红光(不同比例)+ 绿光(不同比例) + 蓝紫光(不同比例)— 更多的颜色
彩色电视的色彩 影像就是应用加色混 合原理设计的,彩色 景象被分解成红、绿、 蓝绿三基色,分别转 变为电信号加以传送, 最后在银屏上重新由 三基色混合成彩色影 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e.色彩情调的重构: • 依据原物象的色彩感情,色彩风格作“神似”的 重构。重构后的色彩和色彩关系,可能与原物象 很接近,也可能有所出入;但原色彩意境、情趣 的方向不变。此方法较之以上几种有一定的难度, 它需要创作者拥有对色彩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不 然,重构色彩就会缺乏感染力,很难与观者产生 共鸣。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b.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 • 要求有选择的应用。特点是运用灵活。由于不受 原色面积比例的限制,所以,就有可能进行多种 色调的变化。重构的结果能保留原物象色彩搭配 的感觉。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c.部分的重构:从抽象后的色彩中任意选择所需 的色,可以是其中某一组色,也可以是某几种色。 特点是运用更加自由,更加主动,原物象只给我 们以色彩启示,并不受原配色关系的约束。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d.形、色同时重构: • 在重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如果与原物象 的形同时进行考虑,效果可能会更好,更 能充分显示其美的实质,突出整体特征。 因为许多物象色的表现是建立在特定形和 形式之上的,尤其是自然色彩。反过来, 原物象色的形和色关系往往还能给画面的 结构、产品形态等带来启示。
示范作业
示范作业
示范作业
示范作业
示范作业
在采集、抽象、重构之间,采集相对独立 一些,而抽象、重构有时则是同步进行的。 重构的过程是个再创造的过程。面对同一 素材,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修 养、不同的表达技巧,最后所呈现的重构 面貌也各不相同。
采集与重构作业
• 选择两张自己喜爱的色彩图形,扫描到电 脑中,然后从中提取色彩,按这些色彩在 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比例关系,运用到 老师所给的图形中。
第十六讲
色彩构体、新的环境中,使 之产生新的生命。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a.整体色按比例重构 b.整体色不按比例重构 c.部分的重构 d.形、色同时重构 e.色彩情调的重构
色彩重构练习有以下几种方法:
• a.整体色按比例重构: • 将色彩对象较完整地采集下来,抽出几种典型 的、有代表性的色彩,按原色彩关系和色面积 比例,作出相应的色标,整体的运用在作品中。 特点是能充分体现和保持原物象的色彩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