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教案
白居易望月有感教案
白居易《望月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月有感》。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白居易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背诵与理解。
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生平等。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欣赏法:朗读、背诵,感受诗歌韵律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月”情结?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如“明月”、“家乡”等。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诗的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鉴赏方法。
7. 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望月有感》。
(2)写一篇关于本诗的感悟文章。
8. 板书设计《望月有感》作者:白居易意象:明月、家乡、亲人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借景抒情9. 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10.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选取其他描写月亮的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月亮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 望月有感》研讨课教案_5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古诗;2.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3.赏析诗歌,体会平实而又意蕴丰富的诗句。
教学重点:反复朗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白居易平实而又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间的聚散,每每牵动着诗人敏感的神经。
苏轼把酒问月,面对生活诸多的不如意,却向人类发出了美好的祝愿;李白月下独酌,抒发人生的不得意。
同是望月,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战乱时期会抒发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白居易的这首《望月有感》。
(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学生看视频【秒懂百科】,回答问题。
1.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号。
2.他是杜甫以后一位杰出的,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3.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和之称。
4.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等。
三、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字音正确、节奏正确(二二三)。
2.听读诗歌3.学生齐读四、疏通诗意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词语意思。
“寥落”“辞根”“乡心”不理解的词,同桌讨论。
2.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
【译文】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东西。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过渡)是不仅要读正确流畅,读明白,还要读懂作者所要抒发的的情感。
五、体会情感你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心声?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明确】对战争的痛恨对亲人的思念骨肉分离的痛苦深切的思乡六、赏析诗歌【明确】首联:“难”写出了在那个年代灾难深重:战乱频发、家园荒废、手足离散;“空”写出了祖传的家业荡然无存。
(炼字的角度)颔联:回首战乱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败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基本的诵读技巧,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能展开想象和联想能力,品味诗歌的意境。
3、通过学习本诗,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训练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意境,训练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月”历来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多情之物。
提到它,我们的脑海里也许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写月的诗句。
此时此刻,你想起了哪一句呢?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抒发的是离愁别绪;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魄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唐)李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歌《望月有感》。
2、资料助读你对作者白居易了解多少呢?由学生一一来介绍明确: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
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
九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有感》教案、教学设计
接着,我会深入讲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通过对比月夜的宁静与边塞的荒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关切。同时,我会穿插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4.课堂小结:
-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边塞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巩固学生的记忆。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5.作业布置:
-设计富有创意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以“望月”为主题的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的边塞诗作品,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同时,我会强调练习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首先,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简要回顾,确保学生明确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我会总结边塞诗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强调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如何运用这些手法。
九年级语文下册《望月有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背诵《望月有感》全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认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组,学习并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体验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望月有感(白居易)教学设计
望月有感(白居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望月有感(白居易)一、课程背景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作为一位杰出的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广受学者和读者的喜爱。
其中,他的《望月有感》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情感充沛,意境深远,而且很适合学生们在初中课程中学习。
本教学设计计划通过对《望月有感》的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白居易的文学才华,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感受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白居易的背景和文学成就;- 理解《望月有感》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点;- 掌握诗歌中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并能分析其效果;- 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嫦娥奔月”传说。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思维和文学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增强学生对月亮以及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1. 课堂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白居易的肖像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白居易以及他的作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了解。
2. 探究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10分钟)向学生介绍白居易的背景和他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简要介绍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特点,特别是他的诗歌在描写情感和自然之美方面的独特表现。
3. 欣赏《望月有感》(15分钟)请学生阅读《望月有感》的诗歌全文。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白居易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然后,进行诗歌的整体欣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分析《望月有感》(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主题、意象和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白居易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提醒学生留意并分析白居易在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5. 学习相关文化知识(10分钟)介绍“嫦娥奔月”传说,并与《望月有感》中的主题进行对比和联系。
白居易望月有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白居易《望月有感》教案2. 课程类型:文学作品鉴赏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5.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望月有感》;(2) 分析并欣赏白居易的诗意和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望月有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2)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白居易的诗歌;(3) 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望月有感》。
2. 教学难点:(1) 《望月有感》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2) 学生对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 对《望月有感》的深入理解和解读;(2) 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3)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1) 预习《望月有感》;(2)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白居易的诗作,引导学生进入诗歌鉴赏的学习状态;(2) 简介《望月有感》的创作背景。
2. 文本解析:(1) 分析《望月有感》的意象和意境;(2) 解读《望月有感》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3) 引导学生理解和背诵《望月有感》。
3. 文学鉴赏:(1) 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望月有感》的艺术特色;(2) 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小结:(2) 强调《望月有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以及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望月有感》;2. 写一篇关于《望月有感》的鉴赏短文,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馈与评估1. 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2) 收集学生的课堂提问和讨论情况;(3) 评估学生对《望月有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课后作业:(1) 检查学生背诵《望月有感》的情况;(2) 阅读并评价学生的鉴赏短文;(3) 综合评估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 望月有感》研讨课教案_14
《望月有感》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本诗。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所蕴藏的感情。
3.把握蓬草、大雁等常见意象。
二、教学设想:结合曾学过的诗句,发挥联想,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二百年前的一句诗,至今读来,仍让人血脉喷张,这就是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今天我们接着进行一场诗词之旅。
(二)诗句回顾:给字头,学生回顾学过的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妃黛无颜色。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8、千呼万唤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总结这些诗句的共同点,作者都是白居易,今天接着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诗。
(三)走进作者:1、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白居易是杜甫以后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史上负有盛名,影响深远,有“诗王”和“诗魔”之称。
存诗的数量:李白存诗1000首,杜甫1000多首,白居易2800多首。
2、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白氏长庆集》(共75本),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四)朗读本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解释“难”为艰难,学生判断“时难.”的读音。
2、齐读:熟悉诗歌。
3、感悟: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悲伤、深沉。
4、学生朗读。
5、再请一学生朗读前三联,全体齐读尾联,体悟“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情感。
(五)了解背景: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
望月有感 教案
望月有感教案教案标题:望月有感教案目标:1. 通过朗读《望月》这首古诗,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望月》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李白。
2. 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朗读:1. 分发《望月》这首古诗的文本给学生。
2. 让学生自行阅读一遍,并标注重点词汇和理解不清的地方。
3. 请几名学生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语调和停顿的处理。
理解:1. 引导学生讨论《望月》这首古诗的主题和意境。
2. 分析古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表达:1. 分组让学生共同创作一段与《望月》相关的小故事或情景对话。
2.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表演他们的创作,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评价。
3. 引导学生从朗读、语调、表情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拓展:1. 向学生介绍其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作品,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
2. 鼓励学生尝试写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对自然景观或内心感受的情感。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自然景观,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案评价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古诗《望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的魅力。
通过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通过创作小故事或情景对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拓展环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整个教案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能力的培养。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年级望月有感教案
八年级望月有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
学生能够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诗人在颠沛流离中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赏析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如“月”,理解其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所表达的深沉情感。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共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和意象,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点拨法: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月亮常常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
当我们抬头仰望那一轮明月时,也许会想起远方的亲人,也许会感慨时光的流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月亮有关的诗歌——《望月有感》,看看诗人白居易在这轮明月下有着怎样的感慨。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这首诗创作于贞元十五年(799 年),当时白居易因战乱而与家人失散,四处漂泊。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望月有感,写下了这首饱含思乡之情的诗篇。
(三)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四)理解诗歌大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月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其中包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月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其中包含的感情。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导入】中国人的月亮情结中国人都有月亮情结,从我们最早学的《静夜思》,到我们今天要学的《望月有感》,月和中国人的感情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学过哪些关于月的古诗词?活动2【导入】关于月的古诗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相见欢(唐)李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宋)苏轼•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活动3【导入】你了解白居易吗?我们一起来说说.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
德宗贞元十五(799)春,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
继之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
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饥馑十分严重。
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
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活动4【讲授】欣赏诗歌的方法1,朗读诗歌理解诗意2,品读诗歌体会情感3,赏读诗歌揣摩精髓4,诵读诗歌延伸拓展二、初读诗歌感知美1.教师范读诗歌或播放朗读录音并指导朗读2.学生练读诗歌,注意朗读节奏和正音3.学生齐读,注意情感的把握诵读后,你对本诗内容是怎样理解的?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写作背景介绍)三、再读诗歌领悟美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2.每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传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品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外古诗词背诵 望月有感》研讨课教案_16
《望月有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诵读诗歌,感悟诗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感悟诗人内容与情怀。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怀。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诗言志”,诗里有生活,诗里有情感,诗里高高低低的情绪变化。
九下李白的《月下独酌》,从哪几句诗,读出了什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们看出了他的孤独寂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们看出了他的自得其乐,“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们看出了他的乐观与豁达。
九上刘方平的《月夜》,写出了春意萌发,春天来临的喜悦。
八上杜甫的《望岳》,望出的是豪迈与磅礴气势,望出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春望》望出的是时局的荒乱,内心的忧伤,思乡念家悲己的无奈。
“国破山河……”二、读懂诗歌1.品读先行:学生自由诵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2.请同学站起来诵读,可以直接背下来。
提示:诗歌的抑扬顿挫要有致,读出诗独有诗意。
字里行间体会情感。
3.品诗嚼意:走进诗文,从哪句诗哪个字里,你读懂了什么?哪个词或句最值得品味?三、读懂诗人1.引言有什么用途?与诗歌正文的联系之处?2.诗人望月,有了怎样的感怀?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思乡,思亲,背井离乡的孤独痛苦,社会动乱的悲伤无奈。
请学生读诗,背诗,深入体悟情感。
四、读懂情怀1.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背景(772——846)出生乱世,出生不久,家乡发生战争800年,中进士,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
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
继之彰义军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
801年,作《观刈麦》(原文)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标题注释
1.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2.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3.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幼文,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江西)主簿。
4.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5.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6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州市。
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7.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
白氏祖居曾在此。
注释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9.九秋:秋天。
译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约作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天。
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
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
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
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
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
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
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
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
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
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
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
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
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
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
”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