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言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一)材料交流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
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四时田园杂兴》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二、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拓展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从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体会诗意,进行想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使__更加生动、具体。
三、说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新课欣赏乡村的风景,聆听歌曲,导入《四时田园杂兴》。
读诗题,解题意。
2、读一读要读好一首诗并不容易,因为读诗与读文有一定的区别,古诗不但要读的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感情,读出诗的韵味来。
初读时要示范,让学生听听诗是怎么读的,有没有读错字,节奏应该怎样处理。
中间更应该声情并茂的范读,读出农人的勤劳,本事;读出作者对农人的赞美;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
通过自由读——小组读——个人展示读——齐读等形式,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古文的节奏、韵律美。
3、细细品读,体味诗情。
课前布置了导学任务,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组长分工安排任务,随后汇报学习情况。
通过品,品出诗的意韵来。
我让学生细细的品,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它的深层意思,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4、读中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的意境。
如何想像?第一、二句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艰辛。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4篇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4篇四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本课、3个生字,会读”耘田/绩麻/未解/耕织”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本诗,背诵本诗;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并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山水田园风光的:幻灯片、轻松舒缓音乐、卡片、(1、词语、昼、耘田、绩麻、未解、耕织、傍、桑阴、2、古诗。
山居秋鸣、)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____现在我要带大家去春游!大家想去吗?(想)如果想去,就请闭上眼,做好出发的准备,因为我们这次乘坐的是无形无声的学生专用客机。
”2、多媒体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同时出示一组山水田园风光图片。
(师简介图片内容)3、欣赏后学生谈感受。
4、师小结导入本课:这么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么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怎能不让人喜爱?怎能不让人陶醉?其实在宋代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喜爱山水田园风光的大诗人。
___范成大(板书)。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时田园杂兴(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搜集到关于范成大和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
5、检查课前搜集请情况。
6、师小结。
(多媒体出示:范成大,宋代诗人,字智能,号石湖居士。
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仕宦之家,自幼聪明,官至参知政事,曾多次出使金国,不辱使命。
晚年退居苏州石湖,写下了颇具影响力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它包括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共60首。
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就是夏日中的一首。
(多媒体出示整首古诗)二、初步感知,了解古诗内容。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出示3个生字:昼、耘、绩、(指名读,正音,指名分析字型记忆生字。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诗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对四季的感悟和描写田园景色的心情。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四季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四季的变化特点,理解诗文的意思,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诗文内容,掌握诗歌的感情色彩。
2.掌握关键词语的意思,能正确表达词汇的含义。
难点1.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教师介绍《四时田园杂兴》的背景和作者信息。
2.学生阅读课文,听教师朗读课文内容。
3.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尝试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
4.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强化对诗歌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角色演绎课文内容,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展示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4.教师指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四时田园杂兴》的情感理解能力比较欠缺,下一次教学我会更注重通过情感引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课后作业1.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加入自己对田园景色的描写。
以上教案是对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美妙的诗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1篇】教学的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昼等生字,读准多音字供,2.结合既往经验,读出诗歌节奏,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四时田园杂兴》3.能够抓住重点部分,运用多种策略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中的童趣和作者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运用多元策略体会课文情感,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联系已学古诗,唤起学生学习兴趣Ppt出示四年级学过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学生自主朗读,引出对作者范成大写的《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写的一组田园诗,以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的题材分为五组),引出本课的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二唤醒学习经验,自主理解诗词大意(一)唤起朗读的经验,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学生联系之前学习七言绝句如《枫桥夜波》的经验,尝试对七言古诗按照二二三或者四三的节奏自由朗读古诗,在朗读中教师相机指导生字,如多音字供的读音,生字昼的写法。
(二)唤起理解的经验,多种方法,理解诗歌的大意。
1.提问学生,理解古诗文大意的方法,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方法:(1)联系注释(2)联系插图(3)联系上下文(4)查阅资料书2.学生根据方法尝试理解诗词的意思。
在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解释相机指导,如诗歌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让学生结合男耕女织的传统在耘田和绩麻前加主语,让句子的理解完整。
诗歌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则要结合首句理解儿女正是耕田织布的成年男女诗歌的三四两句,可结合插图,明确对象是小孩子,关注傍字的理解,可以结合成语“依山傍水”理解傍的意思是靠近。
3.初步解决每句诗歌中的字词难点,可以尝试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尝试把理解的意识送回诗歌中再次朗读,初步构建画面。
三多元策略指导,尝试想象诗歌画面1.尝试自主构建画面,2.关注趣味内容,想象详略得当(1)提问学生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两句读起来的尤为有趣,想象起来尤其好玩?聚焦“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年级语文下《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田园景物及特点。
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美好生活,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
诗歌以四季为线索,描绘了田园景物的变化和农民的辛勤劳作。
2.2 生字词解析解析诗歌中的生字词,如: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等。
2.3 诗句解析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如:诗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景色。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背诵诗歌。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描绘的田园景色。
3.2 教学难点诗句中涉及的农业知识,如:麦花、菜花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出本节课《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
4.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
4.3 理解诗歌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4.4 图片展示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意境。
4.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诗歌中描绘的田园景色特点。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歌的意境和描绘的田园景色。
4.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诗歌,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如学生朗读、背诵的情况,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等。
5.2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困难等,提出改进措施。
5.3 课后跟进对学生在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优秀8篇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优秀8篇《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篇一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却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板书题目〕2、释题:⑴齐读题目,读准字音“兴〞〔xìnɡ〕,读出诗题的节奏。
⑵“兴〞是什么意思?“四时〞又指什么?杂兴:各种兴致。
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四季。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3、介绍⑴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我们对他比拟陌生。
因此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作者的资料,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指名学生介绍作者。
过渡: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课件展示全诗。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个人自由朗读。
⑷听范读。
⑸练习模仿读。
⑹指名试读,评议展示读。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过渡:刚刚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2、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
泛指耕种。
⑶绩麻:把麻搓成线。
在这里泛指纺线织布。
⑷儿女:男儿和女子,指成年的青年男女。
『拓展:古代汉语“妻子〞指妻子和子女;现代汉语“妻子〞是个专有名词。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不明白。
⑺供〔ɡōnɡ作动词用,如:供给、供给〕:参加。
〔ɡònɡ与祭祀有关,如:供品;与案情有关,如:口供、供认〕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荫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根据插图,用自己的话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四时田园杂兴》优质教案(通用

《四时田园杂兴》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首古诗。
该诗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
详细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生字词学习、对诗句的理解、描绘的田园景象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内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朗读、感悟、描绘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意境,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进而引入《四时田园杂兴》的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学习效果,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4. 理解诗句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思,教师引导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田园景象。
5. 感悟诗意通过多媒体展示田园风光,让学生感受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6. 例题讲解选取诗句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诗句描绘、仿写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四时田园杂兴》2. 诗人:范成大3. 诗句描绘的田园景象4. 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诗句,描绘一幅你心中的田园景象。
答案示例: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作业题目: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语文《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入诗1.了解作者生平2.释题3.激趣师:古代有许多关于描写田园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多的诗人对农村生活这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1.师:同学们,首先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流利。
(生自由读)2.师指名读并评价(师评价指向:1.字音读准。
2.能比较熟练的把古诗读出来。
3.找一个字音读得准的学生领读生字,学会生字。
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
)3.齐读4.解意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也不难,关键是掌握方法,谁能说说,以前我们理解诗句用了哪些方法?(板书:借助注释)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习,我们可以逐字逐句地讨论,借助注释把诗句弄明白,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我们等会交流。
5、小组学习,师巡视,可参与其中。
6、全班交流,弄清诗的意思,也可提出不懂之处。
师小结:同学们要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
准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后面的古诗学习中我们再一一解决;理解了意思,这样读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1、(过渡)师: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到底独特、迷人在何处呢?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交流)2、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桑阴”“学种瓜”还有插图知道了这首古诗是描写夏季的,这种通过文字感受内容和情感的方法很好。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1.2《四时田园杂兴》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1.2《四时田园杂兴》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农村生活中的四季景象。
课文通过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景色,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农村生活的真实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课文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农村生活的理解和描绘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色和情景,理解农村生活的辛勤和美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色和情景,理解农村生活的辛勤和美好。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能够通过课文描绘的景色和情景,理解农村生活的辛勤和美好。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描绘课文中的景色和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农村生活的辛勤和美好。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田园景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注释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课文中的农民在各个季节都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问题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农村生活的辛勤和美好。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教学设计

5.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
1.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四季田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句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尤其是对古代诗人创作背景的把握。
2.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句子中。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描写四季景色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教学设想如下:
随后,我会简要介绍范成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诗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会给出课文的标题《四时田园杂兴》,引导学生猜测:“从标题来看,你们觉得这首诗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首先,我会带领学生朗读全诗,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然后,针对诗句中的生字词,如“耕、织、桑、戴”等,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写法和用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这一课时,我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他们熟悉的四季变化为切入点,导入新课。首先,我会用PPT展示一组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季节的特点。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话题,自然过渡到诗人范成大是如何描绘四季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的辛勤劳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田园景色和农民劳作的情景。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2. 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的辛勤劳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田园景色和农民劳作的情景。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田园景色和农民劳作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
(2)简要介绍诗人范成大的背景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 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讲解古诗,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3. 体会诗意(1)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古诗所描绘的田园景色中,感受和体会古诗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4. 朗读和背诵(1)学生齐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或绘画活动,将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应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学生对田园景色和农民劳作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02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6篇

202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6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四时田园杂兴》1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课前演讲一、激情导入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1、指名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2、读通诗文。
(注重纠正字音)三、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a 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b 个人自由朗读。
(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c 指名试读,评议。
d 教师指导朗读。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诗中的意象和表达。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培养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诗中的意象和表达。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读并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讲解材料。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预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了解诗的作者和背景。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和背景。
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指导学生正确地背诵古诗,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3. 词语解释与句子分析:解释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
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4. 小组合作与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学习和讨论。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5. 欣赏与鉴赏:让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对古诗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通用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欣赏》,具体章节为《四时田园杂兴》。
详细内容包括:1.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2. 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解释;3. 诗人范成大的生平简介;4. 诗句描绘的四季景象分析;5. 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诗句的正确朗读与背诵;2. 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了解诗人的生平;3. 领悟诗句描绘的四季景象,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理解和诗人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与背诵,关键词语的解释,诗人范成大的生平简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四季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四时田园杂兴》。
2. 朗读诗句:全班齐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3. 背诵诗句:学生自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4. 讲解关键词语:解释诗句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5. 诗人简介:介绍诗人范成大的生平,增进学生对诗人的了解。
6. 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描绘的四季景象,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7.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体验。
8. 随堂练习:根据诗句内容,绘制四季景象图画。
六、板书设计1. 《四时田园杂兴》2. 诗人:范成大3. 关键词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4. 四季景象:春花、夏雨、秋月、冬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诗句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描绘四季景象的作文。
例文:四时田园杂兴春耕时节,农民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
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中摇曳,仿佛在告诉人们丰收的希望已经播种。
夏耘时节,炎炎烈日下,农民们挥汗如雨。
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诉说着夏日的辛勤与期待。
秋收时节,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们的脸上。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学会六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想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四时田园杂兴》1、激情引趣。
(1)哪位同学亲自种过瓜、花、树......说说你是怎么种的?种时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注意观察,还能亲自动手,生活真是挺丰富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就是讲农村的儿童,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1)读准字音。
“昼”的声母是zh,不是z;“桑”的声母s,不是sh。
“耘”的读音是yun,“织”的读音是zhi,他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2)记忆字形。
请学生说说这些生字的记忆方法。
3、读古诗,理解诗意。
齐读第一句,说一说应该怎样理解。
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能根据词的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很好。
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说一说怎么理解。
学生自由谈。
教师肯定并总结全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
现在看课文插图:说说两个小孩儿的表情、动作。
学生说。
说得对。
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大人的工作:白天在田里除草,夜晚把麻搓成线,从早到晚,男女老少,都投入劳动;第二句写幼小的儿童,虽然不懂参加耕田、织布,但也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4、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1)你认为哪句诗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年四季农村事物的各种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
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
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
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