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李清照词两首》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7李清照词两首
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将息:保养,调养。 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第二单元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这里相当于“煞”, “憔悴损”就是“憔悴煞”的意思。 怎生得黑:怎样挨到天黑。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人 教 版 语 文
创意出奇、移情于物,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清 新,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在诗方面,表现爱国之情, 具有现实性。如《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散文 方面的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著有文艺批评《论词》,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后人辑有《漱玉词》。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5.了解背景
(1)醉花阴
人 教 版 语 文
豪放相互影响,丰富了宋词的词坛创作。
第二单元
说到婉约,我们自然地想到委婉、柔美的语言和意境, 想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想到“两情若是久 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缠绵,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婉约派的内容大多表现的是 男女之情和个人的遭遇,偶尔也会有一些山水田园的作品。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在婉约派风格的影响下,豪放派的词人也有些婉约风 格的佳作,例如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婉约佳句。 婉约和豪放,交织起来,编织出宋朝词坛上的两朵奇 葩,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醉花阴》)
1.吃透文本 《醉花阴》这首词写词人重阳佳节时对丈夫的思念。 上阕通过写“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的感觉, 表达了词人离愁与孤独凄凉的心情。下阕描写把酒赏菊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含答案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
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
作品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
评价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
(二)人物轶事夫妻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
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
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
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众人惊叹不已。
(一)背景链接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寞与相思情怀。
2.《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李清照词两首优秀PPT课件
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 北方故乡而作的。
-
31
后期代表作品赏析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 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背景:这是宋朝词人李清照避乱金华时所作。
-
32
易安词中的“愁”
• 早期作品中的“愁”: • 1.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5
•丈夫病逝、再嫁遇人不淑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 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 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 死的悲惨生活旅程。这期 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 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 继遗失或被盗。再嫁张汝 舟,却遭骗,离婚被判刑 两年。
•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
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
临安去- 世。
6
概括李清照的生平经历
背景: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作品。易安结缡未 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 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19
李
清
照
-
20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
21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具体 指哪些愁,结合背景加以分析?
飘孀晚 亡 零居景 国 之之之 之 苦悲凄 痛
链接:【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
•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 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 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
(节选)
-
16
小结: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 中最形象的体现。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性默写第一首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描述了一个夜晚的情景。
雨疏风骤,显得寂静而凉爽。
主人公昨晚醉倒在床上,浓睡不醒,身上还留着残存的酒意。
他问
卷帘幕后的人,海棠是否还保持着相同的样子,是否依然娇艳美丽。
她却告诉主人公,早已经绿肥红瘦了。
这种对比,写出了人事无常
的哀愁之情。
第二首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他不停地寻找,四处寻觅,但仍然感到冷清荒凉。
在天气渐暖但仍
然寒冷的时候,他最难以平息内心的不安。
喝了几杯淡淡的酒,却
无法抵挡晚风的寒冷。
瞧,雁群飞过,他正伤感地想起了旧时的相识。
这两首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人情世故的无常,写出了作者
对于时光流转、感情变迁的感慨和忧伤。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还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识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课件
绪。
上阕
作者由“永昼”的无聊到“半夜”的寒凉写自己的孤单寂寞 ,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
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抒发离别的极度 下阕 悲苦。
对照阅读
通过对照,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 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 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 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 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 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XXX湖畔趵 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徐士俊)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明人陈宏
她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
绪)
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明人周济)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清人沈谦)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写于北宋末年。婚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离乡在 外任知州,深闺寂寞,她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 给赵明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课程同步练习
7李清照词两首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暗示了词人的孤单寂寞。
B.“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有很浓的感情色彩,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突出了伤感的情绪。
C.“凉初透”的“凉”字,一语双关,不但写出重阳节时候天气的萧瑟,更含蓄地反映出词人心境的凄冷。
D.“东篱把酒”是为了排遣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销魂”是愁的表现,“瘦”字是愁的深化。
项,“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理解错误,应为“表明词人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2.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菊花”形象的特点,从词人与菊花的相似点角度思考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3~4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四字,以议论开篇,准确地写出了词人处境的孤寂、心情的空虚以及无可排遣、无可寄托的精神状态。
B.“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笼罩,备感忧伤。
初中初一语文下册《李清照词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1.撰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二首》的鉴赏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学生需要从词作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深入挖掘李清照词作的艺术魅力。
2.选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阅读鉴赏,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在下一节课上,与同学们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共同交流成长。
3.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创作一首现代诗。要求体现李清照词作的情感特色,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等方面已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李清照这位女性词人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词作内涵的挖掘,引导学生关注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容易产生共鸣。通过对李清照词作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其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感悟词作之美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词的韵律、意象、情感等方面,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提醒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多读李清照的词作,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4.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词作鉴赏、创作以李清照词作为灵感的现代诗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4.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补充,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如:“分析《如梦令》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庭中有奇树
枚乘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 会。”又,汉《西京杂记》称:“九月九 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 长寿。”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 吃重阳糕等的风俗。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拜他当年宁死 不屈、不肯忍辱回到江东的英雄气概。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物不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下 片借物诉情。直白相思愁苦无 以消除。 “才下眉头,又上 心头”,把抽象的愁思形象化, 以浅近清唱,表达深沉挚爱。
李 清 照
乍暖还寒:时暖时寒。 将息:养息。 怎生得黑:怎样捱到天黑。 次地:光景,情形。
四下里张望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独处家中若 有所失东寻西觅,凄凉惨痛悲戚,痛彻肺腑, 天气忽热忽冷让人难以养息。害怕孤独喝下几 杯薄酒取暖,怎能够抵挡住临晚深秋寒意。正 在伤心,抬头瞥见大雁飞过,这传信大雁实在 是曾经相识。 满地是衰败零落的黄色菊花, 眼下饱经忧患哪朵可供采摘?独自守着寒窗怎 样捱到天黑?捱到黄昏却偏偏下 起绵绵细雨,雨珠点点滴滴洒落梧桐 叶上,这般光景一个愁字怎能说尽!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 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 了北宋和南宋。靖康之变, 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 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 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 沉重打击。只身经历国破家 亡夫死的痛苦。此后就在孤 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词二首《声声慢》《一剪梅》
二、写作背景
•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 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 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 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 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 。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 ,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 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 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
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 补偿和酬惠。
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一个身历国破家亡 的孤苦的妇女,在一个秋日黄昏十分真实的 生活感受。全词就抒写一个“愁”字,从不 同角度,选取不同意象,反复描写、渲染, 充分的表现出词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读后使 人感觉哀愁满纸。
直接抒情 (词眼)
后人评价: “自然贴切”,“无斧凿痕” (张端义) “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 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 及” (梁衡)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 运用叠词: • 寻寻觅觅————动作——寻而不得 • 冷冷清清————环境——毫无生气 • 凄凄惨惨戚戚——心境——凄凉悲苦 • 音节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二)间接抒情:
酒
雁
黄花
借 景 抒 情
梧桐
这些意象我们曾经在那些诗句中接触过? 如何理解这些具有丰富含义的意象?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 急。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7.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课件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 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
情愁 家愁 国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丧夫之痛 亡国之恨 流离之苦 孀居之悲
小结
鉴赏诗歌情感的方法 1、知人论世
里住下一个李清照,爱上她的人格,恋上她的 诗词,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含英咀华!
1.学会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情感 2.了解深入鉴赏诗歌情感的方 法
3.了解李清照其词、其人。 4.通过对本词的学习爱上李清 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课后作业:研读晚年李清照的作 品,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鉴赏 这首的词。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好像梦魂归帝所,闻天 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 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 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 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请比较与《声声慢》的异同
【感知质疑】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李清照晚年作品渔家傲 李清照 Nhomakorabea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好像 梦魂归帝所,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声 声 慢 【
宋 】 李 清 照
愁——“词眼”
• 问题:
• 哪些词或句子在表达感 情上面最后表现力?请结 合全诗进行分析。
以愁作结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愁从何来 ?
作者经历: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 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 灰烬。
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词原文及翻译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词吧,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清照词两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李清照词原文及翻译篇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黄花:菊花李清照词原文及翻译篇2《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⑴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
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⑵“寻寻觅觅”三句:此词起拍连用十四叠字,既使词家倾倒,亦为历代论词者所称道,并公认为这在形式技巧上是奇笔,甚至谓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此十四叠宇,既是李请照的独创,亦有其对韩偓《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诗中“凄凄恻恻又微颦”等句的一定取义和隐括。
⑶乍暖还寒:脱胎于张先《青门引》的“乍暖还轻寒”之句,谓天气忽冷忽暖。
⑷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之意。
⑸晓来:今本多作“晚来”。
⑹“雁过也”三句:化用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夜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诗“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
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⑺黄花:菊花。
⑻有谁堪摘:有谁能与我共摘。
一说言无甚可摘。
谁:何,什么。
⑼怎生:怎样,如何。
⑽这次第:这情形,这光景。
译文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高中语文优质ppt课件: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1)
叠 词 形容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情感提升】
欣赏音乐,用心感受 发挥想象,再现意境
声 声 慢
李 清 照
品读鉴赏,再现意境
借酒消愁——抵不过晚来风急 大雁南飞——追忆起旧时相识 黄花堆积——憔悴中无心堪摘 守窗盼黑——到黄昏梧桐细雨
特 凄惨悲凉 点 一种凄婉的美
国愁 家愁 情愁 亡国之恨 家破之痛 丧夫之哀 孀居之苦
沦孀亡
落居国 之之之
愁
苦悲痛
、、
.
怎样写愁?
诗歌鉴赏方法之三: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握诗 歌情感
问题3: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 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 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 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 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 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 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内容:闺怨离愁
渡 前
词风:清丽柔媚
诵读领悟,感受意象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细
雨 梧桐
黄昏
间接抒情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 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是“愁”的象征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 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李清照词两首》
表达作者无穷无尽的悲 愁.
南宋文学批评家张端义在《贵 耳集》中评价李清照的《声声慢》 时说:“易安秋词《声声慢》此乃公 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 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 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并联系 你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 修辞作用。
• 当时赵明诚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李清照一人在家独守 空房,适遇阴历九月九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清照思夫心切, 写下了这首《醉花阴• 重阳》,以表相 思之情。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 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非常的感动,发誓要 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 李清照的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 好:“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自 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 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 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 仄韵。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词《醉花 阴• 重阳》。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 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开头七组叠字怎样抒写感情的?
从
寻寻觅觅
结果
入手
体现
冷冷清清
引发
眼前景
凄凄惨惨戚戚
愁情
感 情 若有所失 基 调 肃杀 哀 凄清 怨 凄 凄然寡欢 凉
孤苦无依
:
惨然不乐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解与例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青灯,李清照都能画龙点睛,抽丝剥茧,编织成华丽的词章。
读着它,我们仿佛能嗅获得青梅的清香,感觉到卷帘的西风,听得见阶前滴雨,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
她的忧,她的愁,她的才思和遭受,都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能滋润人心的文字,彪炳着宋词婉约派的最高成就。
学习李清照词两首,一要认识李清照前后词风的不一样特色及其原由,二要领会词中的意象之美和感情之真。
李清照是我国宋朝有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涵养。
因为生于书香门第,李清照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龄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精通,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爽委宛,感情诚挚。
18 岁嫁给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琴瑟和谐,生活美满安适。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宋室南渡,李清照的生活发生激烈变化,表此刻词作中的词风也前后迥异。
先期反应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此后因为丈夫逝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成悲凉沉痛,抒发怀乡悼亡感情,也寄望激烈亡国之思。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期间的作品,它们反应着李清照不一样期间的生活与心态,表现出不一样的神韵、风格。
《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先期的怀人之作。
李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孤独,她深沉想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听说:“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全部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昼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一再,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用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见《元伊世珍·琅嬛记》)《声声慢》是她暮年的名作,向来为人们所称道,特别是作者那哀婉的凄凉情,不知感人过多少人。
当时,正当金兵入侵,北宋消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逃难的过程中夫妇半生珍藏的金石文物又扔掉殆尽。
《李清照词两首》全
这首词可以说是李清照前 期作品中的一颗明珠,词人用她 常用的白描手法,向我们展现了 一位活泼率真、热爱生活的少 女形象,抒发了少女无忧无虑的 欢乐情怀。 这应该是词人少女 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 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 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所具有的愁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从两个“自”中表现出来的是李 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 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感到伤怀,也是她俩真挚爱情 的具体表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就自然地引出来了, 俩人是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 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像李 清照这样从两方面来写相思之苦的,极为鲜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 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 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 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南 渡 后 内容:闺情(闲愁) 词风:清丽明快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声声慢
文章音乐欣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年后,李清照46岁 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 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 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 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 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 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 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 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 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 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 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李清照词两首》课件
正 伤 心, 却 是 旧 时 相 识。 又引起内心的感伤,却原来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 有 谁 堪摘?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还有谁能与我共摘啊? 守 着 窗 儿, 独 自 怎 生 得 黑! 梧 桐 更 兼 细 雨, 守在窗子边上,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啊!绵绵细雨洒落在梧桐叶上, 到 黄 昏、点 点 滴 滴。 这 次 第, 到黄昏时,一点点,一滴滴,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情形, 怎 一 个 愁 字 了 得! 怎么能用一个“愁”字囊括得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要真实地把正在发生的事写清楚,同时 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融入一些与正在发生的 事件相关的内容。因此,这里的实,就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
的事件的叙写;这里的虚,指的是与此相关的回忆、背景、 联想、想象,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等。 虚实结合可以丰富诗歌或文章的意象和内容,开拓意境,突 出表达的感情。在写作时适当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技法,可 以使文章显得更加鲜活,给读者留下细腻的审美享受和广阔 的想象空间。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
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6.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剪梅 红
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分析指导】“薄雾”两句是写景,从借景抒
答:“薄雾”“浓云”,写意境凄凉,借景抒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 境的凄寂,又写出了词人百无聊赖的愁情。
里慢慢烧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
如何理解“半夜凉初透”?
【分析指导】根据这句话所处的位置理解其字面意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一才女”之称。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如下是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优秀5篇)。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
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后因列于元祐D籍而被罢官。
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异《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椅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较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 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 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 独的晚年生活。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 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 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作 品散失很多。今有《漱玉词》 《李清 照集校注》辑本传世。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
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菊圃前把酒独酌 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 “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 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 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 心头,即便“借酒销愁”,亦是“愁更愁”了。 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 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
少妇时期的生活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 《一剪梅》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 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 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 谓“空前绝后”,“不徒 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 眉”.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 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 含凄冷之意。这三句是作者艺术匠 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 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 出一个“瘦”字。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
朗 诵 体 会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借助室 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 寞的愁怀。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可见词人内 心的无聊愁苦。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 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 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 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 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 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 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
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 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 苦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
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 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 苦之感。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 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 人之作。婚后不久,丈 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 游”,深闺寂寞,她深 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 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 首词寄给赵明诚。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作业:
一,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词名 意
象 人生经历 愁 情
二,背诵全词。 三,谈谈婉约词和豪放词在写景抒情方面各有 什么特色?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 事抒情等。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雨 梧桐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愁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 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 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 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 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 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
品读提示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 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 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 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 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 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 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 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可以说,全 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 “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 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
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诗词?
1、想象画面,鉴赏意境; 2、从炼字炼句的角度,抓 重点字句鉴赏词的语言美; 3、鉴赏表现方式。
声声慢
李清照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