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一般护理课件

中医一般护理课件

饮食调护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注重营养均衡和食物搭配。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锻炼。
养生保健与康复指导在常见病症中应用举例
感冒
糖尿病
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 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适当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
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 肪食物;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中医一般护理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中医护理基本概念与理论 • 常见病症中医护理措施 • 针灸推拿技术在中医护理中应用 • 中药药膳食疗在中医护理中应用 • 情志调摄在中医护理中作用 • 养生保健与康复指导在中医护理中作用
PART 01
中医护理基本概念与理论
REPORTING
中医护理定义及特点
高血压
菊花茶、天麻炖鸡等具有 平肝潜阳、降压作用的药 膳可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 。
糖尿病
山药粥、黄芪炖鸡等具有 益气养阴、降糖作用的药 膳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 。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药膳时,需根据患者病情、体质 及药物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同时注意药物与 食物之间的搭配禁忌。
禁忌症
对于某些病症如急性炎症、高热等,以及孕 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中药药膳 时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或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高血压
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 动;饮食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 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注意个体差异
不同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会 影响养生保健和康复指导的效果
,应注重个体差异。

《中医一般护理》PPT课件

《中医一般护理》PPT课件
• {3}喜胜悲 是通过喜乐因素来消除悲哀太过的方法。本法常利用幽默 、灰谐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表演、笑话以及听相声、观喜剧等方法促 使患者出现好动、好笑、高兴等的欣喜状态,以促进阴阳谐调、气血 顺畅。适用于性格内向、情绪低落、表情淡漠者及悲哭证、脏躁证等 。
精选课件
14
• {4}悲胜怒 是通过悲哀因素来克制愤怒太过的方法。本法 常用于其他病证嵰有情绪亢奋者,如眩晕、狂证等。
• {3}影响病情变化:患者因自身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产 生不良心境,引起情志的异常波动,而较大的情志波动 ,反过来又能加剧脏腑的失调,使疾病加重。}
精选课件
11
•二、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 社会因素:如人们社会地位和条件变迁、家庭成员生死离别 、不协调、社会动乱等。
• 环境因素:如喧嚣、杂乱、无序的生活环境等。 • 病理因素:如内脏病变,五脏虚实不同等。 • 个体因素:如体质方弱、性格方面、年龄方面、性别、情 绪
等。 • 三、情志护理的目的 • 1、预防疾病发生 • 人的精神情志受到外界不良刺激,使脏腑气血失调,就会产
生疾病。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消除各种不良的情志刺激, 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患者若能避免大怒,则可降低 中风的发病率。 • 促进疾病康复 • 在疾病过程中,情志的异常变化往往能影响病势的发展与变 化。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疾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 理调护,可改善其不良心境,促进疾病的康复。
精选课件
12
• 四、情志护理的原则
• 1、诚挚体贴,全面照顾。如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对 疾病的看法、存在的思想问题,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顺便注意室内环境、饮食 、睡眠等。
• 2、因人施护,有的放矢。如可根据患者的遗传禀赋、性 别年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待点因人施护 。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课件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课件

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方法
环境适宜
1.自然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适宜,阳 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景色秀美。 如绿色的环境能给人以清洁、舒畅、富有生 气的感觉,对人的心里起到调节镇静作用, 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空气新鲜,环 境美好的山地、海滨、森林、溪流等地方特 别能使人与大自然协调一致,上有利于健康 较好的自然环境。
季节 季节的交替变化也使人体的生理活动随之变化。 〈〈内经〉〉强调“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 避寒暑”。要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 防燥,冬防寒。春养阳,早起锻炼,抒发气机吸取 新鲜空气,还要注意“春捂”;夏养阳护阴并重, 健身宜于清晨或傍晚;长夏时尤应注意湿邪侵袭; 秋天应以“收养之道”为主,注意收敛精气,燥器 较甚,昼夜温差悬殊,还应注意冷暖,保养阴津; 冬季养精固阳,防寒保暖,饮食宜热,情志勿过, 早起锻炼以待日光为宜。

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中 医护理学特别注重对患者日常生活起居、情志、饮 食、环境等各个方面一般性的全面护理。养生,古 时又称“摄生”、“道生”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研究增强生命活力和防病益寿原理,并运用各 种手段养生强身的传统保健方法。以后本博会陆续 推出中医护理与养生之道,以供网民鉴赏学习,强身 健体,服务大众,交流同行,共同领略中医魅力,普及中 医知识,发展中医事业!
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的各种变
化,都会影响人的生命活动,人与自然界实际上 是一个整体.在这种“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 自然观指导下,顺应自然规律就成为对疾病 护理和养生的不可违背的基本法则。
平衡阴阳: 生命活动从根本上说,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对立统 一相对平衡关系的结果。患病的根本原因,是阴阳 失去了平衡。因此,护理疾病和养生,首要的都是 调理阴阳,即确保使机体自身和机体与自然界的阴 阳保持动态的平衡。应根据人的阴阳偏盛偏衰的具 体情况去制定措施,从日常起居、生活习惯、饮食 调节、生活和治疗环境等各方面贯彻平衡阴阳的思 想,以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境地。

中医护理养生ppt

中医护理养生ppt

经络调理方法
总结词
经络调理是中医护理养生的特色方法,主要涉及对经络的疏 通和养护。
详细描述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按 摩、针灸、拔罐等经络调理方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饮食调理方法
总结词
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合理搭配食物,以维持身体健康。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食物也有阴阳五行的属性,不同 属性的食物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饮 食调理的关键在于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季节等 因素,合理搭配食物,以保持阴阳平衡和五 行生克制化的和谐。此外,中医还强调“食 药同源”,认为许多食物也有药用价值,可
以在日常饮食中发挥养生保健的作用。
03
中医护理养生的应 用
亚健康状态调理
疲劳
通过合理安排作息、适当运动 、中医食疗等方法,缓解疲劳
症状,提高身体免疫力。
情绪不稳
通过心理调适、中医按摩、中 药调理等方法,缓解情绪问题 ,保持心态平衡。
免疫力低下
通过中医食疗、中药调理、适 量运动等方法,提高身体免疫 力,预防疾病。
肥胖
通过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 中医按摩等方法,控制体重,
总结词
中医护理养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 络、气血津液等学说。这些学说为中医护理养生提供 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详细描述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护理养生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认为 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力量, 而五行(木、火、土、金、水)则与人体脏腑、组织、 器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各 个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经 络是沟通各个脏腑器官的通道。气血津液学说则认为气 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运行和 代谢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护理与养生课件

中医护理与养生课件
7
生活起居 护理
8
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共养
9
顺应自然
• 强调从顺应一年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入手,
制定出不同的护理和养生方法。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随着阴阳之气的消长,人气也有着朝生夕
衰的规律,疾病出现“旦慧”、“昼安”、“夕 加”“夜甚”的现象
液的分泌,促进食欲,有助于抵御风湿性 疾病和痛风。
36
菠萝鸭肉
鸭属水禽,肉味甘微咸, 性偏凉,特别适合苦夏、 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 鸭肉入脾、胃、肺及肾 经具有清热、补血、养 胃生津、止咳息惊等功 效。
37
运动养生
• 运动养生原则 • ( 一) 以动为恒吕氏春秋中指出流水不腐,
户枢不蠢,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 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明确了运动养生的 意义。适度的运动促进气血流畅,使筋骨 坚实,神清气爽,增强机体抗御外邪的能 力。若过于安逸,则易使气血郁滞,不仅 不利于健康,甚至还能引起疾病。
• 性活动
13
慎避外邪
• 外邪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
疫疠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中医护理和养生的
一个基本原则。
14
形神共养
• 养形-----以适当的休息和运动,提供良好的
医疗、物质条件来实现;
• 养神 -----应以各种方式调节人的情志活动,
在精神上为其提供愉快的氛围,达到怡情 快志、心平气和的境地保持最佳的精神状 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健康的维持。
20
季节
• 〈〈内经〉〉强调“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避寒暑”。 • 要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 春养阳,早起锻炼,抒发气机吸取新鲜空气,还要注意“春捂

中医护理与养生PPT

中医护理与养生PPT
结合中医养生方法和现代医学手段,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03
02
01
为老年人提供中医护理服务,如艾灸、穴位按摩等,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养老中医护理
利用中医康复手段,如气功、太极等,帮助老年人进行身体康复训练,提高其身体功能。
康复护理
结合中医心理调适方法,如情志疗法等,帮助老年人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辨证施护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技能和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护理原则。在中医护理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的不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适应不同人群需求
中医护理与养生将更加注重融合其他医学体系,如西医、印度医学等,以取长补短,提高诊疗和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融合其他医学体系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调适,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利用音乐来调节情绪,使心情舒畅,促进身心健康。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加人际交往,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适量运动
保持长期、规律的锻炼习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三因制宜的原则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护理方法和措施。同时,还需要根据季节、气候等特点合理安排护理计划和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02
CHAPTER
中医护理的主要方法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ppt课件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ppt课件

顺应自然界的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损耗 阴精。这个季节的睡眠要“早卧晚起”,最好做到天明才 起。但也不应起得太晚,否则阳气无法舒展升腾,不利于 身体的阴阳平衡。
26
(二)生活规律
• 2、睡眠充足:“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
• 一般每日睡眠时间不应少于7~9小时。病人更应增加睡眠和休息时间,重 病人应卧床休息。
23
(一)环境适宜
保持适度的光线:适当的光照给病人在视觉上
带来舒适、欢快和明朗的感觉,对康复有利。 日光不 宜直射病人面部。 • 中午病人休息时,应拉上窗帘,使光线偏暗,以保 证午睡。 • 对于感受风寒、风湿、阳虚及里寒证的病人,室 内光线宜充足。 • 对于感受暑热之邪侵犯的热证病人、阴虚及肝阳 上亢、肝风内动的病人,室内光线应稍暗。 • 有眼病的患者室内用深色窗帘,避免对眼睛的刺 激。

夏季睡时最短---晚睡早起:夏季万物处于盛极状
态,人体也是如此。随着活力渐入高峰,人清醒的时
间也会大大增加,一般人夏季睡眠只要五六个小时就
可以了。与春季不同的是,因为夏季的白天是一年中 最长的,所以睡眠时间应该更晚些,可在11点左右上 床,但早起时间不变。
25
(二)生活规律
• 1、作息定时

秋季---早睡早起:如果春天的“生”和夏季的“长”
5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 《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 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 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反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 定义:指对病人或健康人,分别给予环境的特 殊安排与生活的照料,或给予健康方面的指导 。
32

第9章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

第9章 中医一般护理与养生

19:46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生活起居护理和养生 是指对病人或健康人,分别给予环境 的特殊安排与生活的照料,或给予健康 方面的指导。
19:46
一、生活起居护理养生的基本原则
• • • • • • 1. 顺应自然 2. 平衡阴阳 3. 起居有常 4. 劳逸适度 5. 慎避外邪 6. 形神共养
19:46
四、中药外用法与护理
• • • • • • • 1.膏药的用法与护理 2.药膏的用法与护理 3.熏洗疗法与护理 4.熨敷疗法与护理 5.掺药疗法与护理 6.吹药疗法与护理 7.鲜药捣敷法与护理
19:46
第五节 运动与养生
运动养生是指用传统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可以活动筋骨,畅达经络, 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 的目的。 运动方法多种多样,有民间健身方法如:踢毽 球、荡秋千、放风筝、跳绳等;也有自成套路的 系统健身法;中医养生学的运动方法有气功、五 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 易筋经等
二、中药给药规则
1.给药时间
19:46
2.给药方法 3.服药温度
19:46
三、中药内服法与护理
• • • • • • • 1.解表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2.泻下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3.温里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4.清热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5.理气活血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6.补益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7.安神类药的服法与护理
19:46
三、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1.饮食有节
2.饮食有方 3.谨和五味
4.荤素搭配
19:46
四、饮食宜忌
• • • • • 1.辨证施食 2.辨药施食 3.因人施食 4.因时施食 5.特殊忌口
五、常用饮食调护方法

一般护理和养生PPT课件

一般护理和养生PPT课件
一般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用药护理。
指对病人或健康人,分别给予环境的 特殊安排和生活的护理照料,或给予 健康方面的指导。
目的 保持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 恢复和保养正气 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以维持健康的促进和疾病的康复
一、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的基本原则

咸味食物
具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 除盐以外,习惯上把大部分海产品也 归味于咸味。 过度嗜咸易损伤肾气。

三、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饮食有节,按时定量 饮食有方,细嚼慢咽 调和四气,谨和五味 食宜清淡,吃忌厚味 卫生清洁,习惯良好 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四、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的基本原则
辨证施食 辨药施食 因人施食 因时施食 特殊宜忌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食欲不 振、恶心。
辛温解表 常用食物:葱、姜等。

外感风热初起
身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咽痛。
辛凉解表 常用食物:西瓜、薄荷、芦根等。
下法
泻下法,用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通泻 大便或祛除肠内积滞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病后、产后、年老体虚和 气血不足等所致虚症便秘需用润下法 者。 常用食物
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 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 和指导。 食物与中药同源,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 降沉浮的特性。
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 特色。 调护得当

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对于正常人而言正确和科学的饮食是保持健 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二、食物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膏药
按处方将药物置于植物油中煎熬去渣, 加入黄丹再煎,凝结后将熬成的药膏 摊在布上或纸上而成。 用于外科痈疡疖肿,已成脓未溃,或 已溃脓毒未尽和瘰疬、痰核、风湿、 跌打损伤等病证。

中医护理养生保健PPT

中医护理养生保健PPT

详细描述
扶正祛邪是中医护理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医认为 ,正气是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邪气则是导致疾病的 各种因素。因此,中医护理养生强调通过各种方法增 强身体正气,消除致病因素。例如,合理的饮食、适 当的运动、良好的心态等都可以增强身体正气,预防 疾病的发生。同时,中医也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 太极拳、八段锦、散步、 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促进新陈代谢。
因人制宜
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性 别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 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 或运动不当造成的损伤。
持之以恒
保持运动习惯,长期坚持 ,使身体在运动中保持健 康状态。
精神养生
调养情志
保持心情愉悦、舒畅,避免情绪 波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 影响,有助于调节身体气血、维
标准化和规范化不足
中医护理养生方法多样,标准化和规 范化程度不够,影响其推广和应用。
人才匮乏
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医护理养生 人才相对匮乏,制约了中医护理养生 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与现代融合问题
中医护理养生需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 础上,与现代医学进行融合,以满足 现代人的需求。
中医护理养生的未来发展
加强科学研究
理。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治未病”,注重预 防保健,通过调理身体,增强 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个性化治疗
中医护理养生根据个体差异,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满足 不同人群的需求。
天然药物
中医多采用天然中草药进行治 疗,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性
较高。
中医护理养生的挑战
缺乏科学依据
部分中医护理养生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难以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枢·邪客篇》:“人与天地相应也”。 说明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自然 界的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 理产生一定影响。
顺应自然界规律是疾病护理及养生的首 要基本原则。
.
8
(一)顺应自然
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有春、夏、秋、 冬的交替;
一日:有昼夜晨昏的变化; 气候、地域和居处等环境的改变。
作息起居、日常生活规律、有度是保证机 体康健的重要条件之一。
.
12
(四)劳逸适度
劳逸适度是指合理地安排各种日常活动,包括 体力活动、脑力活动和性活动。
“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劳逸中 和”
任何活动均应坚持适中有度的原则,不宜太过
和不及。一旦出现太过或不及的因素,就会造
成人体阴阳失衡的状态,从而导致疾病。劳逸
防病强身、抗衰益寿归于养生的范畴 疾病病中和病后的调护归于护理的范畴
.
5
第一节 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 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 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 百岁乃去”。反之“以酒为浆,以妄为常… 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定义:指对病人或健康人,分别给予环境的特 殊安排与生活的照料,或给予健康方面的指导 。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
.
9
(二)平衡阴阳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 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
护理疾病和养生,首要的都是调理阴阳, 即确保使机体自身和机体与自然界的阴 阳保持动态的平衡。
应根据人的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情况制 定相应的护理、养生方法。
.
10
(三)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 方面要合乎自然界以及人体生理的正常 规律,以使机体阴阳两个方面始终保持 在一个平衡的状态。
目的:保持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恢复和保 养正气。 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为疾病 的治疗和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生活起居正常——健康维持、促进疾病康复。
.
6
一、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原则 (重点掌握)
顺应自然 平衡阴阳 起居有常 劳逸适度 慎避外邪 形神共养
.
7
(一)顺应自然
“天人相应”、 “天人合一”
适度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
13
(四)劳逸适度
1、体力活动
人的体力活动包括劳动和运动两个方 面,坚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可调畅气血、 流通血脉、滑利关节,从而增强机体的 抗病能力。
《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五劳所 伤…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
14
(四)劳逸适度
2、精神活动 一定限度的情志活动包括脑力活动
保持通风整洁:通风次数和时间,应根 据季节和室内空气状况而定;每天至少通风12次,并切忌对流风(素体虚弱、阳虚、易受 风邪侵袭者尤甚)。病室陈设要简单、实用、 易清洁、易搬动;病室内定期消毒,保持地 面、床、椅等用品的清洁;病人注意个人卫 生。
.
16
(五)慎避外邪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是中医护理于 养生的一个基本原则。
中医学角度: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有意 识的防御和驱除各种污染源
养生学意义:邪气伤人有必然性,最好做 到让其在体表、体内存留时间最短,不 被或少被机体吸收。
.
17
(六)形神共养
人身有“形”有“神”。 “形” --形体,包括五脏六腑、四
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是人体 的物质器官;
“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
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外在表现 “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
.
18
(六)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是指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还 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形体强健,精力充沛, 身体与精神得到协调发展。
养形,主要使指对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 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形体的摄养,以提供 良好的医疗、物质条件,加以适当的休息、 运动来实现;
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景色秀美。
如绿色的环境能给人以清洁、舒畅、富
有生气的感觉,对人的心里起到调节、
镇静作用,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
空气新鲜,环境美好的山地、海滨、森
林、溪流等地方特别能使人与大自然协
调一致。
.
21
(一)环境适宜
居室环境 居室安静,通风整洁,适宜的温湿度,适度的光线
保持安静、避免噪音:噪声的刺激常使病 人心烦意乱,尤其是心气虚病人常突然的声 响而心悸不已。护理人员应设法消除噪杂之 声(不能超过40~60分贝)。
.
11
(三)起居有常
起居作息有规律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促进机体阴阳平和、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 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达到延缓衰老、健 康长寿的目的。
如不能遵循正常、科学的生活规律,轻则 引起人体正气虚弱,重则可出现精神紊乱、 脏腑功能损伤而发病。葛洪《抱朴子·极言》: “定息失时,伤也”。
养神,主要是指对人的精神调养,即通过清 静养神、四气调神、修性怡神等方法,保持 精神内守、神气清静平和,增强身心健康, 达到调神于强身的统一。
.
19
二、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的基本方法
环境适宜 生活规律 顺应四时
.
20(一)环境适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居住、治疗环境
自然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气候适宜,阳光
和娱乐等是正常和必要的,经常性合理 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老,反而可以增 强智力,防止脑老化,预防老年痴呆。
情志活动过于激烈或持续时间过久, 超出限度,则会引发各种疾病。
.
15
(四)劳逸适度
3、性活动
“节阴阳而调刚柔”—要调节房事, 做到阴阳和合、刚柔相济。
房劳过度,易耗伤肾中精气—“惜 精”、“节欲”
第九章 中医一般护理 与养生
.
1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疾 病病中和病后的患者,通过辨证施护措 施,以增强病人体质,提高其对外界环 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 康复。
.
2
养生概论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养性等。养 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
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就是养护生命。以自我调摄为手段,
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
.
3
中医养生与护理的关系
中医养生与中医护理关系密切
中医一般护理包括生活起居护理、情志 护理、饮食调护和用药护理等方面。
中医养生看中三大平衡,即人的心态平 衡(情志)、人与天地自然的平衡、人的 脏腑的平衡。
.
4
养生与护理关系
中医护理对象主要是病人 养生主要针对的是健康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