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鸦片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共19张PPT)

历史学科素养
• [唯物史观] • 通过学习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说明历史问题及由现象到 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线能力。 • [时空观念] • 通过《鸦片战争》教科书和配地图册、课件,认识 到鸦片战争情发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工业 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时控背景。
1830年
1835年
年
1838年
•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二 、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虎门销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鸦片战争会不 会爆发?
•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一目虎门 销烟,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前夕 的中国和英国的形势对比,引导学 生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综 合国力等方面得出认识。
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就要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谢谢观看
• 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 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授课过程
• 这一部分我将引导学生看美丽的罂粟花图片,采用创设 问题情景的方法进行禁毒教育。
• 然后指出:“可是中国近代一百年的屈辱历史却是从它 身上开始的”,导入新课。
一 、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对比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耻 辱中感悟国力衰徽,落后专劫的历史教训,培养学 生的计生音识和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重兴而努力的 历史使站感。
说重点
• 鸦片战争发生的 历史背景和起因
说难点
• 鸦片战争中国战 败的原因
第二部分:说学情
说学情
•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这具体情况,高中学生的抽象能 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 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 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不断启发,点拨和 矫正。
鸦片战争-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高一历史
1、1840年,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
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3、1894年,甲午战争签定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获取原材料,
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但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2、虎门销烟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清政府开始禁烟,
1839年发生了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40——1842年
4、结果:清政府战败,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教学课件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易混易错 辨一辨 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英国占据主导地位。( √ ) ②鸦片战争前,英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远超中国。( × ) 提示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远超英国,中国存在的问题是经济 结构落后。 ③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 √ )
二、两次鸦片战争 [核心概念]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 给予任何第三国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并不将此项待 遇给予中国,所以说他们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1.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 ①原因:鸦片走私导致 白银 大量外流;鸦片烟毒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②内容: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鸦片在 虎门海滩 公开销 毁。 ③意义: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李星沅
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
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
耆英照 会璞 鼎查
兹蒙大皇帝解嫌释惑,恩准照旧通商,于广州一处之外,又给福 州、厦门、宁波、上海四处,俾得广为贸易,实属体恤有加② ……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而中国亦有盟言,必须预 为要约……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主题二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历史解释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获得的在华特权 材料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 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①。第二项规定使“这些 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②。第三项 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③。
边角要语 读一读 ①教材P92“史料阅读”的材料表明,鸦片不仅毁坏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还 毒杀了他们的身体。 ②教材P92《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图片,反映了鸦片战 争期间英军在广州乡下劫掠、骚扰民众的情形,是理解广州人民反英斗争 的重要素材。 ③教材P92“历史纵横”的材料说明,“亚罗号”并非英国的船只,所谓“亚罗号” 事件不过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④教材P93“学思之窗”的材料内容,揭露了英国侵略者犯下的战争罪行,说 明了中国人民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⑤教材P94“问题探究”摘录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的相关内 容,从材料内容看,清政府拒绝修约是符合条约规定的,是合理的。
高一历史两次鸦片战争课件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 待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探究:鸦片战争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鸦片战争性质: 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广州→厦门→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和谈
第二阶段: 1841年初-1842年8月
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广东—东南沿海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属 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虎门条约》 1844年《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 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腐朽 的清政府不组织有效的反抗。 在英军的抢劫奸淫威逼下,民 众愤起反抗。
近代中国是在外来文明的冲击下被迫的、跌跌撞撞的往前行……
课堂小结
鸦片之源——战争溯源
背景
两
次 鸦 片 战 争
鸦片之伤 —战争过 程与影响
鸦片战争 概况及结果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经过及结果
影响: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之思——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
的社社会会形:态刺。激即了主洋权务不运能动完,全推自动主中。国是近历代史化的开沉启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 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 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梦 幻 惊 醒 林则徐《四洲志》
约影》响: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受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鸦片战争课件 (共25张PPT)

英国:英启国蒙看思中想国、自由主义
材料五:马嘎尔尼没有达到出使中国的目的,离开 北京后,沿运河南下。一路之上,马嘎尔尼对中国 社会进行的详尽的观察,形成了对中国的认识:
——摘编自《清实录》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2)经济上: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完成工业革命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材料三:英国“礼单”:天体运行仪和望远 镜、座钟一架、天体仪、地球仪、奇巧椅子 一对(能随意转动)、毛瑟枪、连珠枪、铜 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以及英国的土 特产若干。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2)具体原因: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 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
1820
英国输华总值
1827
1831
中国输英总值
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2.原因:
(1)根本原因: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意图打开中国市 场,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马 材嘎第料尔一二尼,:代请表咨中英尔国国允国政许王府英,,国提远商出在船了在重六珠洋项山,具、体倾宁要心波求、向: 天化津 。等朕处披登阅岸表,文经营,商词业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 顺第之二诚,,请深中为国按嘉照许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
,尔允国许王英表国内商人恳在请北派京一设尔立一国洋之行人,住买居卖货天物朝。, 照不第使物管可三用且尔行,,可国。请以居买其于便住卖实珠英商山国人。天附商。此朝近船则德划到与威一彼天无未即经行朝被设收体,防藏制万之,不国小存合来岛放归一,王英切断,商货 种第种四贵,重请之于物广州,附梯近航得毕一集同样,权无利所,不且有听英。国然商 从人不自贵由奇往巧来,,不并加无禁更止需。尔国制办物件。 第又五据,尔凡使英国臣尚称货,自欲澳求门运相往近广珠州崇者山,请峻特岭别地优 方,待宽第小以赐减六海便予税,岛收。请免一存允税处货许。英如,物国不商。商能人天船尽到朝按免彼尺照,中请,土国依即俱所1在归7定82该版之年处籍税之率停,税切率歇疆实从 址上森税然,。不即在岛税率屿之沙外洲另,行亦征收必。划且界请分将疆中国,所各定 有税专率属赐。一此份事以便尤遵不行便。准行。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上册(配人教版)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A组必备基础巩固题组1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晚清时期有很多官员认为,中英贸易不仅使英商获利巨大,更是让英国获得了茶叶、大黄等不可或缺的物资,否则这些食肉类的“蛮夷”将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认识反映了()A.明清时期小农经济高度发达B.清政府在中英贸易中居主导地位C.中英两国饮食习惯存在差异D.晚清部分官员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2.接舷战术是与冷兵器相适应的一种战术,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长期遵循。
遗憾的是,整个鸦片战争,清朝水师没有一次接舷作战的机会。
因为一艘一级英国战列舰“单舷齐射,一次可射出半吨炮弹”。
这表明()A.清朝炮战战术的不精B.冷兵器战术的局限性C.鸦片战争战败的根源D.英国蓄谋已久的阴谋题组2两次鸦片战争3.下面为19世纪30年代中国白银外流情况示意图。
图中白银外流趋势形成的原因是()A.中外贸易的发展B.鸦片走私的兴盛C.自然经济的衰败D.地方政府的腐朽4.马克思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这里的“暴力”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近代前夕,广州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
进入19世纪50年代,曾经被西方商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主要港口”的广州,已趋于衰落。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协定关税B.鸦片贸易的合法化C.五口通商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6.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
这说明当时民众()A.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B.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C.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D.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7.对中国来说,1840年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
这一年,英国政府以清政府禁止鸦片为由,挑起了战争。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预
学
扩大
互
继续
动
①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
学
习
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
①从战争的进程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 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签约国和条约增多。 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
学
市场和原料产地。
夺战争。
习
②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
③战争影响:从战争的影响看:开放的通商
检
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互
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
动
学
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解决东方和西
习
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学 习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检
测
知 识 归 纳
自
主
预
学
阐释:马士认为禁烟运动使危机加剧,导致战争。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互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整体认知
目标1:能站在国际大背景下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 学
道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经过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 习 害,并能分析影响。 目 目标2:能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目标3:能正确看待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主张还 标
知
径辩护。
识
归
纳
自 主 预 学
互 动 学 习
学 习 检 测
知
识 归
南京条约签订
纳
自
任务二: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内容,能理解其危害。
主
预 材料:
学
互 动 学 习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纲要上课件

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
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
后又昏昏睡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局限性: ①“师”的对象仍是“夷”,“师”的内容唯在“技”(器物); ② 学习西方还只是处于倡导(著书立说)阶段,未付诸实践,只是少部 分人的觉醒; ③ 阶级局限:维护专制。
(2)第二阶段:天津——北京
广州
签订方 英法美俄
VS中 英、法 VS中
俄 VS中
条约名称(时间) 《天津条约》 (1858)
《北京条约》 (1860)
《瑷珲条约》 (1858)
《北京条约》 (1860)
主要内容 公使驻京、十口通商、赔款、内河航行权、传教权 割九龙半岛、赔款、天津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
影响: 主权进一步丧失,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内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多角度总结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的变化,中
1、政治: 国人民担当起反封建反侵犯的双重任务。(革命史观)
2、经济: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倾销市场,加重人民负担;
系统介绍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 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 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 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三、文明的反思—开眼看世界
2、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思考鸦片战争后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局限性。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说课稿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历史细节的掌握不足、对战争影响的理解不深以及学习动机的维持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他们的理解。同时,我会适时提供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参与,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互动环节,使用更多历史实例等,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接着,我会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建议。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让其他学生从中受益。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
4.比较学习法:引导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选择这些教学方法的依据是: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媒体资源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分析其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他们共同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5.设置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国内背景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科技:落后。 (4)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5)社会矛盾: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知识点 2 |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收缴的走私鸦片。 (2)过程: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 懿律率军舰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这场战争以1842年8月29 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 (3)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摘编自萧致治主编《鸦片战争史——中国历史发展中第三次社会大变革研究(下)》
1.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先进中国人渐渐抛弃传统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 2.在夷夏观方面,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能够正视西方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先进和中 国的落后,并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口号。 3.在本末观方面,开始抛弃工商末业的思想,鼓励发展工商业,希望以此解决民生问题, 维护 国家利益。 4.在义利观方面,虽然仍然提倡“义”,但对于“利”并不盲目排斥,提倡义利并重、以义统 利,鼓励个人合法的求利行为。 5.在人才观方面,为适应对外交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及发展民生的需要,提倡重视 实用 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 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
(4)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 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知识点巩固高一历史知识点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完历史鸦片战争知识点后要巩固好相关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知识点1、第一次鸦片战争原因:贸易顺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一个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而中国刚好符合此条件,能成为英国广大商品的倾销地。
由于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英国人希望中国能开放贸易。
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尼绒等工业制品在中国却不受青睐,乾隆皇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乏,没必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使中英贸易为英国带来庞大的贸易逆差(入超)。
而英国在18世纪开始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而清廷则以银作为货币,由于与中国的所有贸易需以银两折算,令英国需要从欧洲大陆购入白银作贸易用途,金银一买一卖,令英国人利润受损。
税率方面,中国对英国的入口货需要抽百分之二十的高税率,使英国大为不满。
鸦片输入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虎门销烟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
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
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
”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
在现场观看的广州城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2、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总体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一】高一历史必备知识点考点一、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其危害。
3、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形势概况;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两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殖民统治。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中英、中法《北京长约》的主要内容。
3、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定都天京。
3、《天朝田亩制度》。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北伐及其意义;太平军西征、东征。
五、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天京变乱: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简况。
2、重建领导核心。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三河镇大捷;李秀成进攻上海,英法侵略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
4、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二】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鸦片战争,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鸦片战争,高一历史复习资料提示:下边这行带“下划线文字”均可以点击跳转页面,自己探索吧。
1. 爆发的原因和条件?鸦片中国的禁烟运动2.中国为什么要进行禁烟运动?对个人来说,造成了身体健康受损,家破人亡;对国家来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中国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出现这种“银荒”、“兵弱”的局面。
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点危害:一时中国白银大陆外流,中国逐步丧失了外贸优势,并造成了政府的财政危机;二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三对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摧残了社会生产力。
这严重危及到清朝的封建统治,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严重危机。
3.如何评价虎门销烟?林则徐进行禁烟,他是民族英雄,但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中国进行的正义的行为,沉重打击了西方侵略者,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4.鸦片战争后侵略者是为了什么而战的呢?根本原因—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积极殖民扩张,掠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市场和资源主要原因—受自然经济的抵制,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直接原因—中国实行禁烟运动经过和结果结论:进行战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中国远远落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在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列强曾多次侵略中国,英国也曾与中国进行过多次的较量,但当时的中国综合国力比较强大,并不逊于西方列强。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时代,“落后就要挨打”!5.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在鸦片战争中,曾有许多爱国军民英勇反抗,但为什么最终还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装备落后;道光皇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旧制度的顽固存在阻碍了社会进步,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8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
2024年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

2024年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的第15课,主要讲述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结果;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结果;3.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战争的过程、结果及影响;2. 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理解战争背后的历史背景;3.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2.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背景;2. 讲解:详细讲解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结果;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4. 例题讲解:讲解与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典型例题;5. 随堂练习:布置与两次鸦片战争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6. 影响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六、板书设计1. 第一次鸦片战争:背景:鸦片走私、贸易逆差;过程:南京条约;结果: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修约要求、亚罗号事件;过程: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结果:扩大割地赔款、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3. 影响分析:经济: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政治:半殖民地化;思想:民族觉醒、洋务运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请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对战争影响的分析能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中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范文

高中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范文教案范文:教学内容:高中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3. 启发学生思考自身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教学重点:1. 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2.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2. 启发学生思考自身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鸦片战争相关的图表和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问题:你了解鸦片战争吗?对中国有哪些影响?Step 2:讲授(20分钟)通过PPT展示和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包括:1. 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社会问题严重;2. 鸦片战争的经过:中国政府试图禁止鸦片贸易,引发英国发动战争;3.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a. 政治方面: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领土沦陷;b. 经济方面: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展了不平等贸易;c. 文化方面: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思潮的涌现。
Step 3:讨论(15分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展开讨论:1.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有哪些?2. 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外来侵略?Step 4:展示和总结(10分钟)请学生展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短文,讨论自身国家独立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写出自己对中国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看法。
教学反思:教学环节设置合理,通过导入、讲授、讨论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同时,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自身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独立思考能力。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410《鸦片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鸦片战争的背景:详细讲解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为学生了解战争爆发的原因提供依据。
2.鸦片战争的经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战争的重要战役、双方军事行动和战争结果,突出战争过程的曲折和激烈。
3.鸦片战争的影响: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深入剖析战争对中国历史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背后的历史规律。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撰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2.收集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资料,制作成PPT,下节课分享。
3.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案例亮点
1.情境教学法的巧妙运用
本教学案例在课堂导入和讲授环节,巧妙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时期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亲身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苦难。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欲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真实的历史情境。通过展示战争时期的文物、地图、照片等资料,让学生仿佛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亲身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苦难。同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4.从鸦片战争看民族自强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要求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高一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是学习历史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要做好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整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概述:1、原因: (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
(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 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7 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
(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 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 200 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 200 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1、时间:19 世纪 50 年代末到 80 年代。
2、概况:①《瑷珲条约》(1858):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条约》(1860):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40 多万平方公里。
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多万平方公。
④《改订条约》(1881):割占中国西北部 7 万多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知识点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关于鸦片战争的一些知识点。
一、背景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封闭自守,对外交往非常有限。
然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输出商品,其中鸦片便是一种。
鸦片是一种由威尼斯花蕊海苔制成的烟草制品,具有强烈的成瘾性。
二、鸦片贸易西方列强通过贸易公司和私人商人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混乱和对人身健康的严重伤害。
鸦片贸易催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经济衰退、社会治安恶化以及大量人民的瘾君子问题。
三、林则徐禁烟令为了应对鸦片贸易的危害,清朝政府派出官员林则徐负责禁烟事宜。
林则徐颁布了禁烟令,并以武力和惩罚手段进行执行。
然而,由于清庭内部腐败以及官员的不作为,禁烟令并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四、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于1840年。
由于清朝政府未能有效对抗鸦片贸易,并对外国商人采取强硬态度,导致了与英国的军事冲突。
英国战舰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中国海军,迫使清朝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五、南京条约内容《南京条约》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条约,其内容包括: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赋予英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以及平等对待英国国民的特权等。
六、界址问题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其他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界址问题引发了后续的战争和领土割让。
直到20世纪初,中国才恢复了部分领土主权。
七、启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教训,它揭示了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列强的原因。
这场战争迫使中国开始进行自我反省,推动了诸多变革与改革运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总结: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揭示了中国的封闭自守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弱点,揭开了近代中国的新篇章。
鸦片战争的知识点包括背景、鸦片贸易、林则徐禁烟令、鸦片战争爆发、《南京条约》内容、界址问题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课件)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主题:东西方的冲突与碰撞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冲突”:双方实力完全不对等的战争
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按照 当时的航海速度至少要4个月。
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 的画面
《1841年1月7日,复仇女神号和其他船只在安 臣湾击毁中国战船》(英国水彩画)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东方与西方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
材料1:以往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碰撞的结果……19世纪以后出现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先进”与“落后”的文明涵义已被资本主义形态下的奴役和被奴役的经济涵义以及侵 犯主权与丧失主权的政治涵义所取代。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2:1814.6政年治据时上人:包国世家臣主记权载、:“领近土日主洋权布完大整行,遭价到才破当坏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 纺织为业,近闻已(无中纱国可社纺会。性松、质太、布社市会,主削要减—大矛—半盾摘,均自去人发年教生棉版变花必客化修大)二都教折师本用。书” 材料3: 2.经济上: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林
魏
徐
则
源
继
徐
畲
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 《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
各 国 消息情 报 和国际 知 年,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
识 编
被
,包括国际法知识, 成《四洲志》等书稿,
称为“开眼看世界
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
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
第一人”。
以制夷” 的思想。
《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 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 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 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
中国输英 中对英贸易
年份 正当贸易 鸦片贸易 总值
总值
出(+)入(-)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岂 因 祸 福 趋 避 之 。
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断誓本若 无与大鸦 中此臣片 止事一一 之相日日 理始不未 !终回绝 ,,,
18 39 年 的 虎 门 销 烟
问题一: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福州 厦门 广州
宁波
我要好好 动脑筋……
鸦片战争对我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有人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怎么理解?
近鸦 代片 史战 开争 端的 的影 依响 据
封建社会
( (
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思想上的变化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
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统治集团 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③根本原因:制度上的差距,腐朽没落的封 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除了《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之外,还与哪些国家签订条约? 你认为这些条约能满足西方列强的欲望 吗?
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 南 京 条 约 》 及 其 附 件 《 望 厦 条 约 》
(1840-1842)
2、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项目 内容
割占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开放广厦福宁上 五处 关税要与英国 商定
影响和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 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50—100公斤/箱
吸毒人数:200万/35年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 20331 12576 4000 7889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40200 35445
1838年
年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视频)
假如你是清朝统 治者,面对鸦片走 私所带来的严峻局 势,你将会采取什 么措施? 道光帝
内 容
《 黄 埔 条 约 》
割地 赔款 通商 关税商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 供了借口
片面最惠国待遇
租赁土地、房屋 和永久居住
鸦 片 战 争
开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南京
上海
被迫开放 的通商口 岸和条约 签订地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第 4.战争的影响 二 次 1、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害,半殖民 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鸦 片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 勾结起来,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战 争
证明:
第二次鸦片战争 “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英法等国为什么再燃战火?战争过程如何?
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国名 人口 3.6亿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 0.7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比 例
中国
1
1246
洪都拉斯 14600人
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吗? 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经济
军事 外交
完成了工业革命
船坚炮利 殖民扩张
落后的自然经济占统治 地位,财政困难 军备废弛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综合
腐朽落后
综合国力强大
返 回
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欲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一闭 样关 把锁 中国 国政 禁策 锢正 在像 内一 个 笼 子
一、 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英国把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 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 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 的特权太少
当时西方国家是怎样扭转这种局面的? 二 、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因为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与第 一次相同: 1、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扩大侵略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
(提示:从“原因与目的”、“性 质”、“时间与范围”、“后果与影 响”等方面概括。)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
分类比较 继 根本原因和目的 续 战争性质 侵略力量 战 争 侵略时间 过 侵略范围 程 扩 战 开放口岸和 割地 争 大 危 主权遭到破 害 坏 和 影 社会性质发 响 生变化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英法等国
提出“修约”要求
清政府
(忙于镇压起义) 拒绝“修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2.第二次鸦片 战争的过程 (1856-1860年)
①特点:英法联合; 首次攻入北京 ②火烧圆明园 ③中国战败 ④签订《天津条 约》和《北京条 约》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 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 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被西方人誉为“万园之园”。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课堂检测
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C.平等往来
B.自由通商
D.出卖利权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 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 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 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得出结论
禁烟运动 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直接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二、鸦片战争
鸦 1、经过: 片 战 鸦 争 片 的 战 过 争 程 的 过 程
割地
赔款 开埠 议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结果:《南京条约》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问题二: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 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 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 人的英军?
3、失败原因: 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7、清朝时,某商人从上海运进一批货物 到汉口,收到各地管理的百般刁难,重重勒 索。他气愤地说 :“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 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 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 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 这件事至少发生在那一年以后?那商人 指的是哪一条约? 1858年,《天津条约》
2、禁烟运动
(1)起因:鸦片走私
原因:扭转贸易逆差 影响:掠走……摧 残……
(2)虎门销烟
英国最初是打算用商品打开中国大门的, 但是:
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中国输英总值
英国输华总值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B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 D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6.“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 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 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C.国力强盛 D.皇帝、大臣闭目塞听
A
B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A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开眼看世界
) )
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它标志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 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 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 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 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是历史 的沉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 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 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战争的结果
(1)签订《天津条约》(1858年)(4国) (2)签订《北京条约》(1860年)(2国) (3)美俄趁火打劫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项目
割地 赔款 开埠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一区 俄国抢占大面积领土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增开十口通商,外 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 行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 外国人可到内地游 历经商
★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
雨果的愤怒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 一个把它付诸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 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即使把我国所 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 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有一个胜利者 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 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又手拉手荣归 欧洲。他们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