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纺织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荨麻:青铜时代一种特殊的植物纤维

各种形式的纺织品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考古学所知的欧洲最早的纺织品都是由野生植物纤维制作的。然而,人们一般认为,植物纤维纺织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作为衣服的编织物的发展,与利用种植植物纤维(主要是亚麻和大麻)的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进而认为在编织物的生产中,当农业植物纤维的生产确立以后,对野生植物的利用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就如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在史前社会,饲养绵羊直接影响了羊毛纤维的开发利用。我们在这里公布的结果表明,欧洲青铜时代(一个具有明显农业特征的社会)的植物纤维编织物的生产,不仅基于对种植的纤维植物的利用,还基于对野生植物的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特别是我们已经说明了,在V oldtofte市Lusehøj墓葬丘,这是丹麦发现的最丰富的墓葬之一,发现的距今2800年的青铜时代的纺织品,就是由进口的荨麻制作的,它极有可能来自Kärnten-Steiermark地区,一个在当时就有成熟的亚麻生产的地方。因此,Lusehøj的发现指出了作为一种植物纤维的荨麻的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认识的重要作用,也表明了对史前(青铜时代)欧洲纺织品生产的组织和资源管理进行重新评价的必要性。

由于亚麻、大麻和荨麻的纤维很难区别,使得纺织农作物种植(亚麻和大麻)的研究和野生植物(荨麻)的采集之间的比较一直备受阻碍。在表面显微检测下,古代纺织样品经常被认定为是亚麻制品。这可能会导致对古代纺织品生产中的亚麻、荨麻和大麻的相对重要性的误解。幸运的是,新的研究方法现在正向古代植物纺织样品的正确识别和解释敞开大门。

结果

Lusehøj纺织品(丹麦国家博物馆B26436)(图1、A),发现于1861年2月,它包裹着火化后的人类遗骸,被放在一个青铜瓮中。这是一件致密而均衡的平纹织物,经纬纱支数大约在每平方厘米16根左右。纱线质地优良,纺织均匀,直径在0.3-0.5mm之间且经纬线均为S捻(经纬线都呈S形旋捻)。其纤维材质最初被认定为是亚麻,然而后来的一些文章基于显微观察认为是荨麻,但这些文章都不具有说服力。

放置Lusehøj纺织品的青铜瓮的类型学特征表明,它最初是从奥地利西南部的Kärnten-Steiermark地区输入的。这件青铜瓮以及其它一些给人深刻印象的陪葬品使得这一发现成为丹麦最为丰富的青铜时代墓葬之一。该青铜瓮类型学上的年代为斯堪的纳维亚(北欧)青铜时代晚期第Ⅴ期,即公元前900-700年。作为当前研究的一部分,Lusehøj纺织品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为公元前940-750年,这正好与类型学的和文化背景的年代相匹配。

纤维鉴别:本文的作者们已经成熟的利用一种新的植物纤维鉴别方法对Lusehøj纺织品进行了研究。这一新方法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利用偏振光显微检测来测定该纤维的原纤顺向(fibrillar orientation)(图1、B),另一方面是检验与该纤维相关联的草酸钙结晶的存在。为了确保这一鉴别能够顺利完成,我们将这种古代纤维样本与已知其来源的现代纤维放在一起进行盲检,这样在检测中就不会知道被检验的是这种古代纤维还是某种现代纤维。在考古学的语境中,盲测尤其重要,因为样品的独特性防止了测量数据无意间的重复。我们发现,草酸钙结晶是存在的(图1、C)且原纤顺向与S捻相一致(图1、D)。这两种测量数据的结合确凿地证明了Lusehøj纺织品就是由荨麻制造的。

纤维来源:我们运用作为一种追踪系统的锶同位素研究了Lusehøj纺织品的来源。类似的研究已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对与美国西部大盆地的洛夫洛克(Lovelock)考古文化(公元前2500年-公元1300)相关联的编筐的研究就表明,有时生活在各种洞穴中的居民不仅从本地的资源中,也从更遥远的资源中搜集未加工的植物原料,或是通过交换原料来完成某

些纺织品。在我们的研究中,为了确保将粉尘颗粒这样的在长时期埋葬之后可能与纤维相粘连的污染物移除,我们遵循了一种多步骤深层次的预清理方法,这一方法最近由本文的作者之一所完善。此外,我们还测定了各种沥出液的87Sr/86Sr(锶同位素)组成,这能控制删除信号并能与剩余的(即已经清除污染的)纤维部分的87Sr/86Sr组成进行对比。对经过如此处理的Lusehøj纺织品丝线样本进行测算所得出的0.72105(±0.000062σ)的87Sr/86Sr比率,说明该荨麻的“非本地的”(即非丹麦的)来源。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除外)是由第四纪之前的地质基底(geological basement),主要是由第三纪和白垩纪的沉积物构成的,均以相对较低的锶同位素组成为特征。Lusehøj纺织品样本中测算的较高的87Sr/86Sr比率与来自前寒武纪盾牌上的更古老岩石的锶同位素的特性相同。这就证明了Lusehøj纺织品中所使用的荨麻并不是丹麦生长的。仅是这一结果就非常令人惊讶,因为相比于亚麻和大麻,丹麦本地就有野生的荨麻,因而可以很容易的利用本地的这种原材料。

Lusehøj纺织品的锶同位素特征(isotopic signature)与具有类似地质背景的一些不同地点的前寒武纪岩相一致,例如来自瑞典或挪威,或是欧洲海西或华力西造山运动的前寒武纪岩石。然而,基于最初盛放该纺织品的青铜瓮的来源,Lusehøj荨麻纺织品的生产地区极有可能也是在中欧地区,尤其是在Kärnten-Steiermark地区,这个地区也有前寒武纪基底,其锶同位素特征与我们的测量数据相匹配。

讨论

我们对丹麦Lusehøj青铜时代纺织品进行研究的新结果表明,此件Lusehøj纺织品是由非本地的荨麻制造的,这与之前基于传统纺织品分析的解释形成强烈对比。这一结果说明欧洲青铜时代的植物纤维布料生产不仅是基于迄今所认为的农业,还基于对野生植物的有针对性的采集。在前一部分的末尾所讨论的这种荨麻纤维最有可能来源于Kärnten-Steiermark地区的事实进一步支撑了这一观点。花粉和巨体化石植物的残余已经证明这个地区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懂得种植亚麻了。这就意味着,野生荨麻纤维是在亚麻纤维之外慎重筛选的。这不仅表明古代采集野生植物的实践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还表明了一种为了获得各种纺织品品质的有意识的策略,既有来自常规种植的纺织作物也有来自像荨麻这样的野生植物,而荨麻不能被种植,只能在土壤中富含氮的特定地区收集。

新的结果也挑战了之前的假定,即北欧青铜时代的纺织品生产仅仅是一种本地的且非专业化的生产。此外,这一假设也被如下事实所助长:斯堪的纳维亚青铜时代具有同一质地、性状和风格的羊毛布料附带着当地的手工传统融入到了每一个社区和农场的已确定的农业和养殖传统中。

此外,锶同位素分析的结果还表明,在欧洲青铜时代,纺织产品的流通范围要比先前认为的宽泛的多。尤其是即便在当地就有可利用的类似的原材料,还是会进口纺织品或纺织纤维。这表明纺织品,也许尤其是荨麻纺织品,可能被看作是奢侈品。这座墓葬的财富表明青铜时代的荨麻织物既不是亚麻的次等代替品也不是对纤维的随机选择。它在这里所代表的是一种与丧葬(deceased and burial)语境相关联的意义深远的选择。

众所周知,贵重金属和青铜器物在欧洲青铜时代广泛流通着;现在,Lusehøj的发现说明纺织品或是纺织纤维也是这种地域流通的一部分。这种流通不只是受到获取本地所没有的东西的需求的刺激,的确,Lusehøj的荨麻织物证明了一件精心制作的商品的流通,它可能是在欧洲的任何一个地方制作的,却最终停留在了斯堪的纳维亚南部的一个富有的墓葬中。

更多关于实验步骤的详细信息可参阅增补信息。(这句话可以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