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重点名词解释1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重点名词解释(1至10章)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 2.稳态: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
的相对恒定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3.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 4.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是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
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 5.调定点:指自动受控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是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
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 6.重调定:调定点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一定情况下可发生变动,称为重调定。
●7.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的跨膜转
运,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
●8.异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水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
膜转运。
●9.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
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10继发性主动转运: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
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
●11.出胞: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12.入胞: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细胞碎片等)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
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13.电紧张电位:即随距离逐渐衰减的跨膜电流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它是有膜的被动
电学特征决定其空间分布的膜电位,此电位是不可传播的。
●14.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15.极化: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16超射: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零
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
●17复极化:质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18.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
●19.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
●20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
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21.阈电位:去极化达到足以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
位值称为阈电位。
●22.局部电位:阈下刺激所引起,受刺激局部出现的较小的波动。此形成的膜电位波动
称为局部点位。
●23.兴奋性: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征成为细胞的兴奋性。
●24.刺激: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任何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构成对
细胞的刺激。
●25.阈强度:测定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又称阈值,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
称为阈刺激。
●26.肌节:每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称为一个肌节,又称肌小节,是肌肉收缩与舒张
的基本单位。
●27兴奋—收缩偶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
收缩偶联。
●28.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它决定了肌肉在收缩前的长度,
即肌肉的初长度。
●29.后负荷: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
●30.渗透压:指半透膜一侧的溶质颗粒对另一侧水分子的吸收力,即“吸水力”.其大小与
单位体积内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质颗粒数量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
●31.悬浮稳定性: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正
常时,红细胞下沉缓慢,表明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在血浆中,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32红细胞沉降率:(ESR)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又称为血沉。
●33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
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34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35.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36.内源性凝血途径:指参与凝血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
面(如玻璃,白陶土,硫酸酯,胶原等)接触而启动。
●37外源性凝血途径: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38.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由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途径所生成的FXa,在Ca+存在的情况
下可与FVa在磷脂膜表面形成FXa-FVa-Ca+-磷脂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复合物。
●39.血清:血液凝固后1至2个小时,因血凝块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放淡
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40血型: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41.纤溶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又称血浆素原)纤溶酶(又称
血浆素),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42.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43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44.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45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46.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47.心室功能曲线:为了分析前负荷或初长度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在实验中可逐步
改变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并将相对应的搏出量或每搏功的数据绘成心室功能曲线。
●48.异长调节:从心室功能曲线上看,在增加前负荷时,心肌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多,
每博功增大,这种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称为异常调节。
●49心肌收缩能力:心肌不依赖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征,称为
心肌收缩能力,又称心肌的变力状态。
●50.等长调节:在同样的前负荷条件下,每博功增加,心脏泵血功能增强。这种通过改
变心肌收缩能力的心脏泵血功能调节,称为等长调节。
●51.平台期:在1期复极膜电位达0Mv左右后,复极化过程变得非常缓慢,记录的动作
电位图形较平坦,古称为平台期,又称2期和缓慢复极期。
●52有效不应期:从0期到3期膜电位恢复到-60mv这段时间内,心肌不能产生新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