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血管神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外科简介》课件
![《口腔颌面外科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137b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1.png)
患者接待与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病史,了 解患者需求和期望。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疗效评估与随访
治疗后定期随访,评估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诊疗技术与方法
传统诊疗技术
如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常 规检查、诊断和治疗。
微创诊疗技术
如内窥镜、显微镜等辅 助下的微创手术操作。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口腔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发
生。
保持口腔卫生
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 惯,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 口腔细菌滋生。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减少酸性食物和饮 料的摄入,避免过度疲劳和压 力,以降低口腔疾病的风险。
预防性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预防性治 疗,如窝沟封闭、涂氟等,增
口腔颌面部畸形整复
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医学手段 进行畸形整复是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学科发展趋势与展望
1 2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将成为口 腔颌面外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基因检测、靶 向治疗等手段的应用。
智能化诊疗与机器人辅助手术
面对颌面部疾病和手术带来的心理压力, 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有助于康复进程。
06
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与发展 趋势
学科研究重点与热点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成为 研究热点。
口腔颌面部创伤修复
针对口腔颌面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需求,创伤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包括组织工 程、生物材料、干细胞等方面的应用。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da96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c.png)
或视力减退,甚或一时性同侧偏盲。头 痛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此病发 作多有一定的时间规律。难以确诊时可 行口服麦角胺帮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又名“痛痉宁”,酰胺咪嗪,可用于诊 断性治疗。
• 用法: 0.1g Tid 不能缓解时可加量至0.2g Tid直到控制疾病为止。
13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扳机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取决 于罹患分支的数目。
• 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 微笑等,导致面部表情呆滞,木僵,口 腔卫生不良,牙石堆积,少进饮食,身 体消瘦。
14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 5.缓解期:是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治 疗即可进入缓解期,但仅存在症状 减轻,短者几天,几月,长者几年, 以后疼痛复发,很少有自愈者。部 分病例发作与季节有关,春冬季易 发作。
30
眶下神经撕脱术
31
眶下神经撕脱术
32
眶下神经撕脱术
显露眶下神经血管束
33
眶下神经撕脱术
切断眶下神经并撕脱起近、远心3段4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口外切口
35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沿下颌骨下缘切开咬肌附着,并向上剥离36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在骨外板上钻孔及形成骨窗 37
下齿槽神经撕脱术
显露、切断下牙槽神经并撕脱其近、远心端
38
半月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原理
• 在射频电流通过有一定阻抗的神经组织 时,在高频电流作用下的离子发生振动, 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在组织内形成一 定范围蛋白质凝固的破坏灶,这样就能 利用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度的差异性, 有选择的破坏半月节神经节内传导痛觉 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较大的传导触 觉的纤维。
39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血管、神经PPT精选课件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血管、神经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3ef23858fafab069dc0273.png)
鼻睫神经
6
上颌神经
颅中窝段:脑膜中神经 硬脑膜
翼腭窝段 眶下管段
颧神经 颧颞部皮肤
神经节支 鼻支;1-3 腭神经:3-8
上牙槽后神经 磨牙牙槽骨 颊侧牙龈
上牙槽中神经 前磨牙颊侧牙龈 上牙槽前神经 切尖牙唇侧牙龈
面段:睑支、鼻支、上唇支
7
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 穿圆孔进入 翼腭窝,斜 向前外经眶 下裂入眶改 称为眶下神 经,行于眶 下沟、眶下 管内,出眶 下孔达面部。
23
面神经管
24
鼓索
鼓索中含有两种纤维即:副交感纤维和味觉纤维。
25
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
26
面神经的颅外支
27
核上瘫与核下瘫
28
舌 下 神 经
29
核上瘫与核下瘫
30
小结
在周围神经中,分布于口腔颌面颈 部、且与口腔学科关系密切的主要神经 为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及舌下 神经。其中,三叉神经的成分、三叉神 经节的位置及分支名称,上、下颌神经 的出颅部位及在上、下颌牙与牙周组织 的神经分布为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
下颌管内发出一系列分支,
相互吻合形成下牙神经丛,
由此丛再发出终支分布于下
颌牙的牙髓及其牙周膜、牙 槽骨。此外,下牙槽神经在
面神经
进入下颌孔前还发出下颌舌
骨肌神经,该神经沿下颌舌
骨沟向前下行,分布于下颌 舌神经
下牙槽神经
舌骨肌及二腹肌前腹。
17
下颌神经的分支——咀嚼肌神经与颊神经
下颌神经前干 大部分为运 动纤维,唯一的感觉纤维
31
目标检测
一、填空题
1. 面神经在腮腺内的分支主要为颞支、
、
、
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
![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6e0d6565ce0508763213ec.png)
临床上常以正中牙合判断咬合关系是否正常。牙弓关系异常可 表现为牙合关系的异常——反牙合(前牙、后牙、单个牙) 、开 牙合(前牙、后牙、单个牙)、深覆牙合、锁牙合(正、反)
前牙覆颌,覆盖;
后牙咬合关系:中性, 近中,远中。
(五)舌
(六)腭
(七)口底
四、牙齿分类、名称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为了缩减临床书写或口述牙的全名,常用代号来表示,目前最 常用的方法有:
(二)表面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平对7牙冠颊粘膜上。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二、固有口腔及其表面形态
(一)固有口腔
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为上下牙弓,后为咽门。 固有口腔亦称口腔本部,可见以下具有临床意义的解剖标志。
(二)表面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软腭: 口底:
• 4、下颌及颏部区域的表面标志
• (1)颏唇沟
• (2)颏下点
• (3)颏孔
• 5、其他区域的表面标志
• (1)耳屏
• (2)眶下孔:鼻尖至外眦
•
连线的中点
• (3)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
•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
•
中点连线的中1/3
(二)表面形态的协调关系
• 1、颌面部的水平比例关系 • 2、颌面部的垂直比例关系 • 3、鼻、眼、眉的关系 • 4、鼻、唇、颏的关系 • 5、左右对称关系
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 ;垂直线用以区分左。或以A B C D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 ,B代表左上区,C代表右下区,D代表左下区。恒牙用阿拉伯数字 1、2、3、4、5、6、7、8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 Ⅴ代表,乳牙名称及代号见,恒牙名称及代号见,例如
前牙覆颌,覆盖;
后牙咬合关系:中性, 近中,远中。
(五)舌
(六)腭
(七)口底
四、牙齿分类、名称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为了缩减临床书写或口述牙的全名,常用代号来表示,目前最 常用的方法有:
(二)表面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口:平对7牙冠颊粘膜上。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二、固有口腔及其表面形态
(一)固有口腔
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为上下牙弓,后为咽门。 固有口腔亦称口腔本部,可见以下具有临床意义的解剖标志。
(二)表面形态
牙冠、牙列或牙弓: 牙槽突、龈沟、龈乳头: 硬软腭: 口底:
• 4、下颌及颏部区域的表面标志
• (1)颏唇沟
• (2)颏下点
• (3)颏孔
• 5、其他区域的表面标志
• (1)耳屏
• (2)眶下孔:鼻尖至外眦
•
连线的中点
• (3)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
•
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
•
中点连线的中1/3
(二)表面形态的协调关系
• 1、颌面部的水平比例关系 • 2、颌面部的垂直比例关系 • 3、鼻、眼、眉的关系 • 4、鼻、唇、颏的关系 • 5、左右对称关系
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 ;垂直线用以区分左。或以A B C D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 ,B代表左上区,C代表右下区,D代表左下区。恒牙用阿拉伯数字 1、2、3、4、5、6、7、8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 Ⅴ代表,乳牙名称及代号见,恒牙名称及代号见,例如
口腔解剖生理学血管淋巴PPT课件
![口腔解剖生理学血管淋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79fe5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4.png)
2〕眶下动脉----供 给颊的前部、上唇根 部及唇侧牙龈----发出 上牙槽前动脉
3〕腭降动脉----供 给硬腭粘膜及上颌腭 侧牙龈,软腭及腭扁 桃体
4〕蝶腭动脉----上
第三段
眶 下
眶 下
裂
孔
部颊
翼腭窝
、前
眶下动
唇部
后上 动牙 脉槽
腭 降 动
脉
蝶 腭 孔
侧、 牙上 龈唇
根
翼
上 后 牙 、 上 颌 窦
分支:
面横动脉-颞浅A出腮腺 前发出,在颧弓与腮腺导 管间水平向前.
额支-前终支,与眼动脉分 支吻合.
顶支-后终支,与对侧同名 A,耳后A,枕A及同侧额支 吻合.
8、颞浅动脉(superfacial temporal artery)
顶支
额支
外耳道 腮 腺
面横动脉
颧弓
腮腺 关节 咬肌 皮肤
颈外动脉
➢ 腭升动脉 自面动脉起始处沿咽上缩肌与 翼内肌间上行至颅底,分布与 软腭和扁桃体竺处。
3、颌外动脉 (external maxillary artery)
内眦动脉 〔角动脉〕
上唇动脉
下唇粘膜 下唇动脉 腺体肌肉
颏下动脉
舌下腺、颏部 各肌与皮肤
下颌骨 颌下腺
4、颌内动脉 (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上 后 牙 颊 侧 粘 膜
腭 管 腭 大
牙孔
脉
鼻外侧壁 鼻
蝶腭动脉 旁窦 鼻中隔 上牙槽 前动脉
硬腭粘膜 上
龈
腭大动脉
颌腭侧牙龈
5、咽升动脉 (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起于颈外A 起始部内壁,沿咽侧上行至颅 底,分支供给咽、软腭、扁桃 体和颈深肌群。
3〕腭降动脉----供 给硬腭粘膜及上颌腭 侧牙龈,软腭及腭扁 桃体
4〕蝶腭动脉----上
第三段
眶 下
眶 下
裂
孔
部颊
翼腭窝
、前
眶下动
唇部
后上 动牙 脉槽
腭 降 动
脉
蝶 腭 孔
侧、 牙上 龈唇
根
翼
上 后 牙 、 上 颌 窦
分支:
面横动脉-颞浅A出腮腺 前发出,在颧弓与腮腺导 管间水平向前.
额支-前终支,与眼动脉分 支吻合.
顶支-后终支,与对侧同名 A,耳后A,枕A及同侧额支 吻合.
8、颞浅动脉(superfacial temporal artery)
顶支
额支
外耳道 腮 腺
面横动脉
颧弓
腮腺 关节 咬肌 皮肤
颈外动脉
➢ 腭升动脉 自面动脉起始处沿咽上缩肌与 翼内肌间上行至颅底,分布与 软腭和扁桃体竺处。
3、颌外动脉 (external maxillary artery)
内眦动脉 〔角动脉〕
上唇动脉
下唇粘膜 下唇动脉 腺体肌肉
颏下动脉
舌下腺、颏部 各肌与皮肤
下颌骨 颌下腺
4、颌内动脉 (internal maxillary artery)
上 后 牙 颊 侧 粘 膜
腭 管 腭 大
牙孔
脉
鼻外侧壁 鼻
蝶腭动脉 旁窦 鼻中隔 上牙槽 前动脉
硬腭粘膜 上
龈
腭大动脉
颌腭侧牙龈
5、咽升动脉 (ascending pharyngeal artery)起于颈外A 起始部内壁,沿咽侧上行至颅 底,分支供给咽、软腭、扁桃 体和颈深肌群。
口腔局部解剖学课件: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局部解剖学课件:口腔颌面部 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5e7c9b86f18583d0496459e7.png)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 发出舌背支。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 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 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 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 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 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颈总动脉分叉处 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
内眦动脉有 先天缺失,由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分 支代替。
4上颌(颌内)动脉
颈外动脉的终支,由下颌颈和蝶下颌韧带 之间进入颞下窝 可以分为三段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
脑膜中动脉 由棘孔进入 颅中窝,供应硬脑膜。
下牙槽动脉 由下颌孔进 入,颏孔处形成颏动 脉穿出,在正中联合 与对侧吻合。供应下 颌牙牙髓腔,牙槽突, 牙龈,颏部及下唇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面, 发出终支舌下和舌深 动脉。
舌背动脉向上分布舌根,扁桃体;舌深动 脉,供应舌肌;
舌下动脉,供应舌下腺,口底粘膜,下颌 牙龈。
于口底前磨牙区或第一磨牙处紧贴粘膜, 易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舌动脉起始处常作为颈外动脉的结扎标志, 可作舌动脉插管,化疗舌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 血管
口腔颌面部的血液供应来 源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口腔颌面部的静脉血液主 要经颈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
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分为
颈外动脉 (ex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 主要分支
颈动脉的体表投影
右侧为下颌角与乳突尖连线中点 与右胸锁关节连线,左侧为下颌角与 乳突尖连线中点与左胸锁乳突肌两脚 间的连线;以过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 线为界,上段为颈外动脉的投影,下 段为颈总动脉的投影。
颈总动脉分叉处 有两个重要结构
颈动脉体 颈动脉窦
颈动脉体(carotid body) 棕色椭圆性扁平小
内眦动脉有 先天缺失,由眼动脉和眶下动脉分 支代替。
4上颌(颌内)动脉
颈外动脉的终支,由下颌颈和蝶下颌韧带 之间进入颞下窝 可以分为三段
下颌段 脑膜中动脉 下牙槽动脉 翼肌段 翼腭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腭降动脉 蝶腭动脉
第一段:在下颌颈内侧
脑膜中动脉 由棘孔进入 颅中窝,供应硬脑膜。
下牙槽动脉 由下颌孔进 入,颏孔处形成颏动 脉穿出,在正中联合 与对侧吻合。供应下 颌牙牙髓腔,牙槽突, 牙龈,颏部及下唇
六部分口腔颌面系统解剖PPT课件
![六部分口腔颌面系统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8acd61f524ccbff021845f.png)
3.髁突:下颌骨主要生长中心之一 喙突:扁三角形 咬肌、颞肌附着 颧骨骨折
乙状切迹---咬肌血管神经
4.下颌角: 茎突下颌韧带
5.下颌体下缘 圆钝、骨质最致密 颌下区手术切口的标志 颈部的上界
(二)结构特点:
1.下颌管 走行:(颏管----颏孔)
下牙槽神经----颏神经
与下磨牙根尖的关系:
2.骨板: 牙槽窝小 骨密质 麻醉:切牙区——浸润麻醉 其他区——阻滞麻醉 拔牙:
八.舌骨
舌骨体:
上部:颏舌骨肌 下部:下颌舌骨肌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舌骨大角:舌动脉
舌骨舌肌
舌骨小角:茎突舌骨韧带
眶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8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颈阔肌 颏孔---颏神经
下颌支——
咬肌粗隆: 下颌支外侧隆突:
2. 内面:
下颌体——
上颏棘---颏舌肌 下颏棘---颏舌骨肌 内斜线---下颌舌骨肌
翼下颌韧带 (上方)舌下腺窝 (下方)二腹肌窝---下颌下腺窝
下颌支——
下颌孔——下颌管 下颌小舌---蝶下颌韧带 下颌神经沟---下牙槽神经 下颌隆突---颊N、舌N、下牙槽N 下颌舌骨沟---下颌舌骨神经 翼肌粗隆---翼内肌
3.薄弱部位
正中联合: 颏孔区: 下颌角: 髁突颈部:
外力的方向、程度、性质 咀嚼肌的牵拉——
(三)血供:下牙槽动脉 +软组织的血供 血供较少 致密的肌和筋膜——骨髓炎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78dbb8011ca300a7c3901e.png)
上颌骨体:分为四腔一壁,即前、后、上、 内四壁和上颌窦腔。
上颌骨突:包括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 突
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支柱式结构的临床意义: 传导外力 (2)上颌骨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后愈
合较快
(3)解剖薄弱部位的临床意义:骨折线易形 成一定的规律
(二)下颌骨
下颌骨(mandible)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 动且最坚实的骨骼
二、牙体和牙周组织
(一)牙体组织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骨质 牙髓
(二)牙周组织
牙龈 牙周膜 牙槽骨
第3节 颌面部应用解剖生理
颌面部主要包括: 颌骨 颞下颌关节 涎腺 肌肉、神经、血管等软组织
一、颌骨
(一)上颌骨
由一体四突构成 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是额突、颧突、牙槽突和 腭突
腮腺: 最大,主要分泌浆液,有面神经分支穿
过,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
颌下腺: 分泌浆液为主,少量粘液,开口于舌
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 ,易赌塞致颌下腺炎
舌下腺: 最小,分泌粘液为主,小导管多
七、颞下颌关节
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具有转动和滑动两 种功能
组成:下颌髁突、颞骨的关节凹与关节结 节,关节盘、包绕关节周围的关节囊
恒牙的临床牙位: 87654321│12345678 87654321│12345678
如右上颌第二前磨牙书写为-。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法(推荐使用)
恒牙编号: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分为:前2/3的硬腭和后1/3的软腭 重要解剖结构和标志有: ✓ 切牙乳头(incisive papilla) ✓ 切牙孔(incisive foramen) ✓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 ✓ 腭垂(又称悬雍垂) ✓ 腭腺
口腔颌面部神经解剖课件
![口腔颌面部神经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3cb787240c844769eaeeab.png)
口腔颌面部主要的 感觉神经和咀嚼肌的 运动及本体感觉神经
三大分支: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学习交流PPT
4
眼神经 (ophthalmi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rve)
经眶上裂入眶
分支有 额N
鼻睫N 泪腺N 额N
泪腺N
鼻睫N
分布于
眼球、泪腺、
上睑、额部、
筛窦和鼻腔
粘膜、皮肤
学习交流PPT
5
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学习交流PPT
2
神 经(nerves)
十二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完。
与口腔颌面部最关系密切的是: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面 神 经 facial nerve 舌下、舌咽、迷走、副神经 颈丛和颈交感干
学习交流PPT
3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经卵圆孔到颞下凹
颞下凹
棘孔N 翼内肌N
前干
咬肌N 翼外肌N 颞深N 颊长N
后干
耳颞N 舌N 颏N 下牙槽N 下颌舌骨肌N
耳颞N 舌N 下牙槽N 颏N 下颌舌骨肌N
学习交流PPT
颞深N
咬肌N 翼外肌N
颊长N
8
三叉神经在颌面部的分布
学习交流PPT
9
三叉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
学习交流PPT
10
面神经 (facial nerve)
经颈静脉孔出颅 五种纤维成分
颈部的主要分支
咽支:支配咽肌及除 腭帆张肌以外的腭肌 喉上神经:环甲肌 喉返神经:除环甲肌以 外的喉肌
学习交流PPT
19
【口腔医学】颌面部骨2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口腔医学】颌面部骨2PPT课件可修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44db0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1.png)
第四节 颧骨
➢结构 ➢一体三突
第四节 颧骨
➢体部
➢颊面:隆突朝前外 ➢颞面:凹向后内→
颞下窝前外壁 ➢眶面:平滑内凹→
眶的外下壁
第四节 颧骨
➢突起 ➢额蝶突:上→接额骨和蝶骨大翼 ➢上颌突:内下→上颌骨颧突 ➢颞突:后→颞骨颧突→颧弓 ➢颧骨、颧弓位置突出易骨折
第五节 腭骨
➢形态和位置 ➢一对L形骨板 ➢鼻腔后部,上颌骨 与蝶骨翼突之间 ➢作用 ➢鼻腔底和侧壁、腭、 翼腭窝、翼突窝
(二)下颌支-外面
➢下颌角:
➢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 下缘移行处 ➢茎突下颌韧带附着处
(二)下颌支-喙突
➢解剖标志及临床意义 ➢肌突/冠突/前突 ➢呈扁三角形 ➢有颞肌和咬肌附丽
(二)下颌支-髁突
➢特点及临床意义 ➢髁状突/关节突/后突 ➢下颌骨主要生长中心 ➢参与颞下颌关节构成 ➢分为头、颈两部分
第六节 蝶骨
➢形态和位置 ➢形似蝴蝶 ➢位于颅底中部 ➢嵌入额骨、颞 骨和枕骨之间
第六节 蝶骨
➢邻接 ➢前接额骨 ➢后接颞骨和枕骨 ➢下接犁骨和腭骨
第六节 蝶骨
➢结构 ➢蝶骨体 ➢小翼 ➢大翼 ➢翼突
第六节 蝶骨
➢蝶骨体
➢蝶窦:蝶骨体前面中隔 (蝶嵴)两侧的气窦 ➢蝶轭:蝶骨体上面前方 平滑处 ➢交叉沟:蝶轭后方 ➢视神经管:交叉沟外侧
第三节 鼻骨
➢邻接 ➢内侧:两侧鼻骨相接→ 鼻背 ➢外侧:接上颌骨额突 ➢上缘:窄而厚,接额骨 ➢下缘:宽而薄,构成梨 状孔上缘
第三节 鼻骨
➢鼻骨下部较薄且向 前突出,容易骨折, 而且多双侧同时发生
第四节 颧骨
➢外形和位置 ➢近似菱形 ➢左右各一 ➢位颜面外上部
第四节 颧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颏下动脉:分布于舌下腺、
颏部各肌与皮肤
下唇动脉:供应下唇黏膜、
腺体和肌
上唇动脉:供应上唇 内眦动脉:分布于鼻背
和鼻翼
8
第一段:下颌段,起始处—翼外肌下缘
上
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
颌 第二段:翼肌段,翼外肌下缘—翼上颌裂
动
咀嚼肌、颊肌、颞下颌关节
脉 第三段:翼腭窝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分出上牙槽前动脉
1.面部危险三角区
2.颈动脉窦 3.颈动脉体
二、填空题
1.颈外动脉在下颌颈高度分为
和
两终支。
2.面静脉通过
经
与颅内海棉窦相交通。
3.下颌后静脉后根与
及枕静脉合成
。
4.上颌动脉下颌段的主要分支有
和
。
三、选择题(单选)
1.下列哪项不是面动脉的分支
A.腭升动脉
B.下唇动脉
C.上唇动脉
D.颏动脉
2.供应上颌磨牙血液的主要动脉是
腭降动脉 翼腭管—腭大孔( 腭小孔)--腭沟—切牙孔
蝶腭动脉 蝶腭孔—鼻腔 9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咬肌动脉
上颌动脉 下牙槽动脉
颞深后动脉 颞深前动脉
颊动脉
实 物 标 本
10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浅 层 结 构
11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深 层 结 构
12
上颌动脉翼腭段及其主要分支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分出上牙槽
A.上牙槽后动脉 B.眶下动脉
C.蝶腭动脉
D.下牙槽动脉
3.颏动脉属于下列哪支动脉的分支
A.面动脉
B.甲状腺上动脉 C.蝶腭动脉
D.下牙槽动脉
4. 引流面深部血液的静脉是
A.面静脉
B.下颌后静脉
C.面深静脉
D.颞浅静脉
5.临床上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若进针过深,易刺破哪个结构引起血肿
A.翼丛
B.上颌静脉
前动脉
腭降动脉 翼腭管—腭
大孔( 腭小孔)--腭沟—切 牙孔
蝶腭动脉 蝶腭孔—鼻
腔
13
腭 大 、 小 动 脉
14
蝶 腭 动 脉
15
面横动脉
颞
浅 动
额支
脉 顶支
16
静脉
17
头颈部的主要静脉
主要浅静脉:
翼静脉丛 颞浅静脉 颞浅静脉
耳后静脉
面静脉
颈外静脉
面静脉 颈内静脉
18
主要深静脉: 翼丛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19
上颌静脉 下 颌 后 静 脉 后 支
面静脉
下 颌 后 静 脉 前 支
20
翼丛
21
淋巴
腮腺淋巴结
头 颈 面淋巴结 部 淋 颏下淋巴结 巴 结 下颌下淋巴结
22
口唇的淋巴回流
23
舌的淋巴回流
24
淋巴注入静脉角处
25
小结
口腔颌面颈部的血运非常丰富,颈外动脉
的分支主要分布于颈前部、面部、颅顶等处,
C.海绵窦 D.面深静脉
E.面总静脉
四、简答题
1.简述上颌动脉的分支与供血范围。
2.叙述上、下颌牙及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E.内眦动脉 E.舌动脉
E.舌动脉 E.眼静脉
27
与口腔专业关系十分密切;头颈部的静脉分浅
静脉及深静脉两部分,浅静脉接受口腔颌面颈
部浅层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然后都注入颈
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头颈部的淋巴结及
淋巴管较为丰富,共同形成该部位的防御系统。
因此,了解淋巴结的位置及其收纳淋巴的范围,
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26
目标检测
一、名词解释
颈外动脉
4
甲状腺上动脉 颈外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颌外动脉) 上颌动脉 (颌内动脉) 咽升动脉 枕动脉 耳后动脉 颞浅动脉
5
第一段:起点—舌骨舌肌后缘
舌 动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舌背动脉 脉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缘
舌下动脉:舌下腺、口底黏膜、 舌肌
舌深动脉:舌肌、舌黏膜
6
舌 动 脉
7
面动脉
腭升动脉:分布于软腭及腭扁桃体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脉管、神经
1
脉 管
2
学习目标:
1、说出颈外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描述上、下颌牙及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3、简述面动脉、上颌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供血 范围。 4、说出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的行程及主要属支。 5、叙述翼丛的交通。
3
口腔颌面颈部动脉
锁骨下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颏部各肌与皮肤
下唇动脉:供应下唇黏膜、
腺体和肌
上唇动脉:供应上唇 内眦动脉:分布于鼻背
和鼻翼
8
第一段:下颌段,起始处—翼外肌下缘
上
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
颌 第二段:翼肌段,翼外肌下缘—翼上颌裂
动
咀嚼肌、颊肌、颞下颌关节
脉 第三段:翼腭窝段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分出上牙槽前动脉
1.面部危险三角区
2.颈动脉窦 3.颈动脉体
二、填空题
1.颈外动脉在下颌颈高度分为
和
两终支。
2.面静脉通过
经
与颅内海棉窦相交通。
3.下颌后静脉后根与
及枕静脉合成
。
4.上颌动脉下颌段的主要分支有
和
。
三、选择题(单选)
1.下列哪项不是面动脉的分支
A.腭升动脉
B.下唇动脉
C.上唇动脉
D.颏动脉
2.供应上颌磨牙血液的主要动脉是
腭降动脉 翼腭管—腭大孔( 腭小孔)--腭沟—切牙孔
蝶腭动脉 蝶腭孔—鼻腔 9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咬肌动脉
上颌动脉 下牙槽动脉
颞深后动脉 颞深前动脉
颊动脉
实 物 标 本
10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浅 层 结 构
11
上颌动脉及其分支
深 层 结 构
12
上颌动脉翼腭段及其主要分支
上牙槽后动脉 眶下动脉 分出上牙槽
A.上牙槽后动脉 B.眶下动脉
C.蝶腭动脉
D.下牙槽动脉
3.颏动脉属于下列哪支动脉的分支
A.面动脉
B.甲状腺上动脉 C.蝶腭动脉
D.下牙槽动脉
4. 引流面深部血液的静脉是
A.面静脉
B.下颌后静脉
C.面深静脉
D.颞浅静脉
5.临床上行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若进针过深,易刺破哪个结构引起血肿
A.翼丛
B.上颌静脉
前动脉
腭降动脉 翼腭管—腭
大孔( 腭小孔)--腭沟—切 牙孔
蝶腭动脉 蝶腭孔—鼻
腔
13
腭 大 、 小 动 脉
14
蝶 腭 动 脉
15
面横动脉
颞
浅 动
额支
脉 顶支
16
静脉
17
头颈部的主要静脉
主要浅静脉:
翼静脉丛 颞浅静脉 颞浅静脉
耳后静脉
面静脉
颈外静脉
面静脉 颈内静脉
18
主要深静脉: 翼丛 上颌静脉 下颌后静脉
19
上颌静脉 下 颌 后 静 脉 后 支
面静脉
下 颌 后 静 脉 前 支
20
翼丛
21
淋巴
腮腺淋巴结
头 颈 面淋巴结 部 淋 颏下淋巴结 巴 结 下颌下淋巴结
22
口唇的淋巴回流
23
舌的淋巴回流
24
淋巴注入静脉角处
25
小结
口腔颌面颈部的血运非常丰富,颈外动脉
的分支主要分布于颈前部、面部、颅顶等处,
C.海绵窦 D.面深静脉
E.面总静脉
四、简答题
1.简述上颌动脉的分支与供血范围。
2.叙述上、下颌牙及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E.内眦动脉 E.舌动脉
E.舌动脉 E.眼静脉
27
与口腔专业关系十分密切;头颈部的静脉分浅
静脉及深静脉两部分,浅静脉接受口腔颌面颈
部浅层组织血液,注入深静脉,然后都注入颈
内、外静脉,回流至心脏;头颈部的淋巴结及
淋巴管较为丰富,共同形成该部位的防御系统。
因此,了解淋巴结的位置及其收纳淋巴的范围,
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26
目标检测
一、名词解释
颈外动脉
4
甲状腺上动脉 颈外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颌外动脉) 上颌动脉 (颌内动脉) 咽升动脉 枕动脉 耳后动脉 颞浅动脉
5
第一段:起点—舌骨舌肌后缘
舌 动 第二段:舌骨舌肌深面,舌背动脉 脉
第三段:舌骨舌肌前缘
舌下动脉:舌下腺、口底黏膜、 舌肌
舌深动脉:舌肌、舌黏膜
6
舌 动 脉
7
面动脉
腭升动脉:分布于软腭及腭扁桃体
口腔颌面部系统解剖
脉管、神经
1
脉 管
2
学习目标:
1、说出颈外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描述上、下颌牙及牙周组织的血液供应。 3、简述面动脉、上颌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其供血 范围。 4、说出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的行程及主要属支。 5、叙述翼丛的交通。
3
口腔颌面颈部动脉
锁骨下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