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美国经济10大企业
BearStearn事件

一、贝尔斯登公司简介贝尔斯登(The Bear Stearns Companies, Inc.,NYSE:BSC),成立于1923年,总部位于纽约,是美国第五大投行。
除美国本土外,在伦敦、东京、柏林、米兰、新加坡、北京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全球员工逾万人。
服务对象包括公司、机构、政府和个人。
经营范围包括提供公司财务服务、收购合并、机构证券交易、包销债券、市场研究、私人客户服务、金融衍生工具、外汇和期货销售。
公司主要给经纪商和经销商提供清偿服务。
二、贝尔斯登事件2008年3月14日,贝尔斯登公司总裁艾伦·施瓦茨表示,在过去24小时里公司资金的流动性严重恶化,不得不向纽约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寻求应急资金。
由于贝尔斯登不具有商业银行资格,无法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直接获取资金,因此美联储不得不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该公司注资。
这消息导致纽约股市当天金融股惨遭抛售。
贝尔斯登的问题用直白的话来讲就是现金短缺。
贝尔斯登是美国的优先级市场交易商,公司管理着大量的客户资产,同时为大批中小型证券商提供担保和清算服务。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从事资产清算的公司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现金作为保证金,而贝尔斯登的问题是其手中的现金无法满足需要。
根据规定,该公司缺乏足够保证金的直接后果就是倒闭。
贝尔斯登陷入危机根源是其大量涉足抵押担保证券市场。
在2007 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之初,贝尔斯登旗下的两支基金成为了华尔街金融机构中首批遭到冲击而被迫清盘的基金。
作为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除了普通投资银行业务外,还在美国债券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所有的美国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的交易规模名列前茅,公司大量从事抵押担保证券和交易业务。
如果贝尔斯登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倒闭的话,美国债券市场将会受到冲击,大批中小型交易商将会由于无法清算而不能正常运行,上百万投资者的资金也将会因无法清算而处于冻结状态,导致市场无法正常交易。
由于贝尔斯登公司一旦倒闭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太大,清算则更为复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希望金融市场出现更大的动荡,它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设法向该公司注资以避免其倒闭。
透析美国20年来十大牛股及超级黑马

透析美国20年来十大牛股及超级黑马一、20年来美国十大牛股:排名12345678910公司名称富兰克林资源丹纳赫伊顿范斯公司联合健康集团思科国际游戏科技公司生迈公司微软百思买甲骨文20年涨幅64224%47913%38444%37672%33632%33436%30531%29266%28703%28535%备注全性投资管理机构美国领先制造商之一,精密设备类别第一资产管理消费资讯科技制造人工关节消费电子业界提供企业用软件二、近年来美国大黑马股:TASRTaser International, Inc. 开发,装配和销售主要用于执法和劳教市场的非致命动量武器。
22个月内股价上涨100倍,期间只有四个月小幅调整,一气呵成,毫不拖沓。
TASR 的超级大涨,是附和美国当时背景的,那就是反恐和安全。
05年以来,股价就一直不振了,即便如此,现在复权,还是80-100间的价。
TIETitanium Metals Corporation 是钛海绵, 熔磨产品的综合生产商。
他们是唯一在美国和欧洲有主要钛生产设施的综合生产商。
矿业股就是周期性行业,不好的时候被贬的很低,亚洲金融危机和911后,主要用钛的航空业受到空前打击,这样一来更被弄成垃圾,但周期到底终于迎来景气,而且用量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04年以后价格更是涨的飞起来,TIE 的产能在美国是排行第一的,加之以前的不利发展导致TIE 股本出奇的小,这种规模在纳市很正常,在纽约证券市场就很打眼了,所以多重因素使之暴涨,TIE 是涨得最气定神闲得一只股票,渐渐放量,慢慢拉上珠峰,9块到1900块,历时43个月。
HANSHansen Natural Corporation 是一家控股公司,仅透过它独资拥有的两家子公司Hansen Beverage Company 和Hard e Beverage Company进行业务经营作业。
其经营活动包括营销,销售和分发不同于传统饮料,比如自然苏打,果汁,鸡尾酒调味果汁等。
美股破产重组案例

美股破产重组案例美股破产重组是指美国股市上的一家公司因财务困难等原因无法继续运营,进而申请破产保护,并通过重组来恢复经营。
以下是10个关于美股破产重组的案例。
1. Lehman Brothers(雷曼兄弟):2008年,由于次贷危机导致雷曼兄弟面临巨额债务和流动性危机,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雷曼兄弟的破产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例之一,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2. General Motors(通用汽车):2009年,由于汽车业危机和经济衰退,通用汽车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最终申请破产保护。
重组后,通用汽车剥离了一些不盈利的品牌和业务,并通过降低债务负担和重组组织结构来恢复经营。
3. Enron(安然):2001年,由于财务丑闻和会计舞弊,安然公司宣布破产。
安然的破产案例揭示了公司内部管理和监管的严重问题,成为美国企业治理的教训。
4. WorldCom(世通公司):2002年,世通公司因为会计造假和巨额债务而申请破产保护。
世通公司的破产案例揭示了会计舞弊和内部控制失灵的问题,引发了对企业治理和会计准则的改革。
5. Chrysler(克莱斯勒):2009年,克莱斯勒由于汽车业危机和经济衰退,申请破产保护。
在重组过程中,克莱斯勒与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达成合作协议,通过重组和资本注入来恢复经营。
6. CIT Group(CIT集团):2009年,CIT集团因为信贷危机和流动性问题,申请破产保护。
在重组过程中,CIT集团剥离了一些不盈利的业务,并通过债务重组和资本注入来恢复经营。
7. Eastman Kodak(柯达):2012年,柯达由于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冲击和财务问题,申请破产保护。
在重组过程中,柯达剥离了传统的胶片业务,并专注于数字技术和打印业务。
8. Pacific Gas and Electric(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2019年,由于山火引发的大额赔偿和债务问题,太平洋煤气与电力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

破产重整十大案例分析破产重整是指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资不抵债,无法偿还债务而申请破产,并通过破产法律程序进行资产清算和债务重组,最终实现企业的再生。
下面我们将分析十大破产重整案例,希望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 高盛集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行之一,高盛集团也受到了重创。
然而,高盛集团通过削减成本、优化业务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地度过了危机,实现了破产重整。
2. 通用汽车。
2009年,由于全球汽车市场需求下降,通用汽车陷入了破产的边缘。
但通过政府的援助和自身的努力,通用汽车成功地进行了债务重组,实现了破产重整,并在之后逐渐恢复了盈利能力。
3. 雷曼兄弟。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因次贷危机而宣布破产,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破产案例之一。
雷曼兄弟的破产重整案例,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成为了金融危机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4. 惠普。
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惠普在2011年宣布将退出PC业务,并考虑出售个人电脑业务。
然而,在新任CEO的领导下,惠普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重组和战略调整,成功地实现了破产重整,并重新找到了增长的动力。
5. 美国航空。
2011年,美国航空公司因高额债务和激烈的竞争而宣布破产。
在经过破产重整后,美国航空通过降低成本、优化航线网络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盈利,并在2013年与美国航空集团合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
6.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指某些投资公司通过向新投资者支付旧投资者的回报,来维持自己的经营,而不是通过真正的盈利。
这种金字塔式的投资骗局最终会因无法继续支付回报而破产。
著名的庞氏骗局案例包括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骗局和麦迪夫人的庞氏骗局等。
7. 东芝。
2015年,日本知名企业东芝因会计丑闻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
在新任CEO的领导下,东芝进行了全面的业务重组和管理调整,通过剥离不良资产、优化组织结构等措施,成功地实现了破产重整,并逐渐恢复了盈利能力。
罗斯福新政拯救美国经济的英明举措

罗斯福新政拯救美国经济的英明举措20 世纪 30 年代,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银行破产、股市崩溃,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陷入了绝望和困苦之中。
就在这危急时刻,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推行了一系列被称为“罗斯福新政”的政策,这些举措不仅拯救了美国经济,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极其严峻的。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股市暴跌,引发了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
企业生产急剧下降,大量工人失业,贫困和饥饿笼罩着整个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经无法应对危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来重振经济。
罗斯福新政首先从金融领域入手。
在危机中,银行大量破产,金融体系陷入混乱。
罗斯福政府宣布银行休假,并对银行进行整顿和监管。
通过《紧急银行法》,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对破产的银行进行清算和重组。
同时,建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恢复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
这一系列措施稳定了金融秩序,为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方面,罗斯福政府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该法案规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限制了企业的盲目生产和垄断行为,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如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同时,政府还通过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失业人口。
例如,修建公路、桥梁、机场、水利设施等,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农业领域的改革也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农产品过剩导致价格暴跌,农民收入大幅减少。
政府通过《农业调整法》,采取了限制农产品产量、销毁过剩农产品、对农民进行补贴等措施,稳定了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危机,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盘点世界10大公用事业公司,全部位于美国或欧洲

盘点世界10大公用事业公司,全部位于美国或欧洲公用事业公司提供的能源是全球所有家庭和工业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能源运维所需基础设施的成本是它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基于市场价值,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都位于美国或欧洲。
下面是世界10大公用事业公司:1.杜克能源公司——年营业收入227亿美元,市值570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电力控股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也有资产加拿大和拉丁美洲。
为美国740万零售电力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杜克能源公司运营总输电线路32200英里,总配电线路26.87万英里,天然气输配管线总计3.29万英里。
另外,该公司拥有员工28798人,有约57700兆瓦的发电能力,年营业收入227亿美元,市值约570亿美元,总资产额1330亿美元。
2.法国天然气苏伊士集团(Engie)——年营业收入784亿美元,市值300亿美元Engie是一家总部设在法国的跨国公用事业公司。
在发电和配电、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经营业务。
起源于1858年成立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建造苏伊士运河,是欧洲核能领域的先驱,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公用事业公司。
截至2016年,该公司拥有154950名员工,年营业收入为784亿美元,市值为300亿美元。
3.国家电网——年营业额220亿美元,市值480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总部位于伦敦,是一家跨国电力和天然气公用事业公司,主要业务在英国和美国东北部。
是英国唯一天然气输送基础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全国所有的天然气都通过国家电网的国家输电系统。
截至2017年,国家电网拥有约25000名员工,年营业额220亿美元,市值480亿美元。
4.NextEra——年营业收入达162亿美元,市值约为730亿美元NextEra能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是一家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发电、输电和配电利益的投资公司,拥有4.59万兆瓦的发电能力。
目前,拥有14700名员工,年营业收入达162亿美元,市值约为730亿美元。
外国控股的中国企业的十大品牌 -回复

外国控股的中国企业的十大品牌-回复外国控股的中国企业的十大品牌是指那些由外国公司控股或拥有主权的中国企业所打造的知名品牌。
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跨国业务范围和全球化运营模式,成功将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舞台。
他们的成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 华为(Huawei):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华为的产品覆盖了手机、网络设备、电信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活跃的业务。
2. 联想(Lenovo):联想是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联想通过多元化战略,成功扩展了其业务范围,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
3. 海尔(Haier):海尔是中国领先的家电制造企业,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海尔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家电产品,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4. TCL:TCL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TCL 主要生产和销售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产品,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
5. 阿里巴巴(Alibaba):阿里巴巴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总部位于中国杭州。
阿里巴巴通过其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连接了海量的消费者和商家。
6. 中信(CITIC):中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中信通过其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子公司,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7. 新希望(New Hope):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四川。
新希望主要从事农产品种植、饲料生产和肉类加工等业务。
8. 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青岛啤酒是中国领先的啤酒品牌,总部位于中国青岛。
青岛啤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口感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9. 金徽(JinHui):金徽酒是中国知名的白酒品牌,总部位于中国安徽。
金徽酒通过其高品质的产品和独特的酿造工艺,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主权基金在拯救美国

海外经济评论 2 9
维普资讯
贸 易投 资
因此, 中国基金 急于支持 目前掌握着美国资本 主义信 任链 的主要部分 的华尔街
支柱 。 人们 明白中国人想要尽力避免银行体 系裂变, 以便让这 一体系 能继续为美国 经济发 动机提供燃料。 第二个原 因是 , 长期 以来 美国人知道 中国人没有任何帝国主义 目的。 了西藏 除
极地看待 。其 实际原 因有三。 第一个原 因可在美国亿万 富翁约翰 ・ 罗 ・ 保 格蒂 的训诫 中找到。 曾说:“ 他 如果 你 欠银行 1 O 美元,那是你 的问题。如果你欠银行 1 O 亿美元 ,那就是银行 的问题。 ” 问题就在 于此。目前,中国人是 美国最积极 的银行家。 他们掌握着对 山姆大叔 的约
维普资讯
易投 资
多人都 摇头说不, 世界许 多国家则是根 据收购 的规模 以及所 涉及领域 的敏 感性来 判断。
因此,现在 CC 了新 的战略—— 购买被 动股份 ,通常没有董事席位 ,没有控 I有
制权。因此 中国投资机构 对现状就不构成威胁 , . 但它学到现代 经济体 的运作 , 并有
国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近 1% 的股权 , O 这并非是 一件 国家事务。 这也不 比美国美林
公 司求助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 限公 司以重组 资产更具 悲剧 性。 此外, 美国第一大
银行花旗银行接纳 了阿布扎 比的基金 的投资, 国贝尔斯登投资银行也求助于中国 美
国际信托 投资公 司,这 些在 白宫不再被 视为一种叛 国罪。 在很容 易实行经济爱国主义 的美国, 些有利 于纽 约金融界的新投资正在被积 这
因为人 民币盯住美元 , 给双方都 带来 巨大好处。 国的大学和企业培养 了中国的管 美 理人 员, 现在美国的心脏在随着亚太地 区的节奏 跳动。 这是老欧 洲在伊拉克 战争期
[谁来拯救美国经济] 美国敢打中国吗
![[谁来拯救美国经济] 美国敢打中国吗](https://img.taocdn.com/s3/m/765b8ff603d8ce2f016623c2.png)
[谁来拯救美国经济] 美国敢打中国吗时下,大家对美国经济众说纷纭,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经济学家应该挺身而出,拯救美国的经济。
实际上,华盛顿并不缺少聪明的经济学家,但问题依然存在。
一个经济体就像是一团云雾:只有身处其中,才会知道它是怎么构成的,也才会体会到真正起作用的是构成它的一颗颗粒子。
这样看来,经济就是各种交易现象的集合,涉及货物和服务交易,而这些活动主要由企业来进行。
因此,企业的行为至关重要,对它们的观察不可能被经济模型或数据分析所代替。
对经济的分析必须要落实在微观主体上,因为它们的表现关系到经济的兴衰成败。
微观层面上,企业有两种:一类依赖于开拓创新,另一类则依赖于剥削他人。
每一个经济体都有两者兼具的特征,但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更倾向于鼓励创新和开拓。
正是这样的企业家精神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
然而不幸的是,现在美国的经济却更有利于剥削者。
经济发展的循环从企业引进新的产品、服务和流程开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过后的探险家日益成为剥削者。
他们把市场开发到饱和的程度,缺乏新思路,江河日下。
他们只知道扩大自己的产品线,而不是开发新产品,通过对工人施加压力来削减成本;游说政府以获得优厚的待遇;与竞争对手合并,以减少竞争。
当然,这些企业在面对下一波新的挑战者时就会显得很脆弱。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快速成长的新兴企业威胁老牌大企业的生存,经济破坏和重建的循环得以重新开始。
美国对大公司实施救助的出发点是因为这些大公司规模“太大以至于不能倒闭”。
实际上,这些大公司正是因为规模太大、管理不善才会导致今天的下场。
否则怎么解释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把自己的未来赌在垃圾级的抵押贷款上?它们的高级经理们要么不知道,要么心存侥幸,认为可以逃脱危机。
而其他的管理层,要么不关心,要么无法顺畅地向他们的老板提议。
美国的这一问题远远超出了经济救助方案的范围。
美国有苹果和谷歌这种出类拔萃的创新型企业,也有很多的能源公司,它们舒服地享受着政府的税收优惠,还有依赖政府财政预算的国防军工企业、制药公司等。
世界经济幕后的真正掌控者—美国十大财团

世界经济幕后的真正掌控者—美国十大财团我们每天不停地在这个世界上劳碌奔波,不断的向上攀爬,希望有一天能够站在世界的高峰上,看一看这个世界的本源。
但是真的探寻世界经济的规律,我们会惊讶发现,世界的背后却有着一双双巨手在操控着。
这就是世界经济的操控者们——美国顶顶有名的十大财团。
他们掌控着世界巨额财富,不断操控金融,让金融世界阴晴变幻。
财团介绍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美国十大财团之一。
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富的家族。
J.D.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首位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富翁。
他的财富占当时美国GDP比例为1/65。
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85 年之久。
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准(又译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
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
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美国十大财团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
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
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
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
拯救美国经济10大企业--资料

拯救美国经济10大企业1. 微软公司2010收益:624.84亿美元职工人数:89000市值:2168.7亿美元在全球的企业和政府的组织和运行中,微软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该公司的软件是全世界大多数公司的核心,而且多数个人电脑目前都在使用微软操作系统。
根据网络应用公司分析,截止2011年2月,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略低于90%。
微软办公软件中的电子表格及文字处理软件同样在软件市场中占优势地位。
微软的影响力也见诸于它的规模。
Windows操作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也将是不可替代的。
2. 谷歌2010年收益:293.21亿美元职工人数:24400市值:1887亿美元谷歌的宗旨是组织全世界的信息,使其随手可得,随处可用。
自该公司成立后的13年里,谷歌已经逐渐靠近这个目标,甚至“谷歌”一词已经成为网上搜索信息的代名词。
谷歌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而且快速从个人电脑迁移到了移动设备中,并产生巨大影响。
3. 辉瑞2010收益:678.09亿美元职工人数:110600市值:1623亿美元巨大的医药行业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治疗疾病和延长生命,由此,药物开发成为发展重点。
辉瑞制药是美国一家跨国制药公司,其总部设于纽约。
以销售额计算,目前辉瑞药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企业。
此外,辉瑞还拥有制药行业中最大的研发部门。
4.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2010年收益:998.70亿美元员工人数:426751市值:1951.7亿美元根据专利数据库,IBM在2010年内累计获得5896项专利,成为在一年中获得超过5000项专利的第一家公司。
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其技术产业包括运营商网络安全、云计算及数据库管理等。
IBM也是新兴全球技术的领导者,技术包括服务导向式架构和信息随需应变。
5. 波音2010收益:643.06亿美元员工人数:16.05万市值:535.7亿美元目前,航空业已经成为运输业最重要的部分。
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造成美国制造业萎缩
•
美国供给管理协会(ISM)公布旳制造
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可看出,2023年9月
以来,美国PMI指数从最高值61.0下降到今年7
月份旳50.0,期间有多种月低于50。2023年10
月份美国制造业连续三个月收缩,且下降到26
年来旳最低点。新订单、工业生产等指数旳下
滑表白美国制造业发生萎缩。
• 2023年开始,美国 房地产投资已经连 续出现负增长, 2023年8月美国房 屋旳购置量跌倒23 年以来旳最低点。
危机出现后旳美国房地产业
次贷危机对美国金融业旳影响
• 美国旳多家银行巨亏或 倒闭,市场流动性出现 恐慌性旳短缺
美国金融业遭受重创:华尔街 五大投行中两家倒闭、一家被收 购、两家改组为银行控股企业, 就连全球按资产计算最大旳保险 企业美国国际集团(AIG)以及占 据美国抵押贷款市场半壁江山旳 “两房”也难逃被政府接管旳命 运。
级债,其他类型旳企业债、
国债、股市旳安全性都将
使人们心存疑虑。
贷款企业漫天旳广告就出目前电视上、报纸上、街头, 抑或在你旳信箱里塞满诱人旳传单:
“你想过中产阶级旳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首付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紧张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旳优惠利率!
“居民消费信心指数旳下降”
法国巴黎银行宣告卷入 次贷事件
法国巴黎银行宣告卷入 次贷事件
新世纪金融企业宣告濒 临破产
法国巴黎银行宣告卷入 次贷事件
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 濒临崩溃
·美国次贷危机旳阴影笼罩着股市
美国旳股市接连受 到重创,因为股市连续 “跳水”,给美国旳投 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美国企业投资旳意愿都 有所下降。
世界前500强企业名单

世界前500强企业名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每年,许多机构和媒体都会发布全球前500强企业名单,这些企业被认为是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前500强企业的名单以及一些关于这些企业的基本信息。
1. 沃尔玛(Wal-Mart Stores, Inc.):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总部位于美国。
该公司成立于1962年,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000家门店。
沃尔玛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以低廉的价格满足客户的需求。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化工企业,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该公司主要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炼制和销售,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
3. 苹果公司(Apple Inc.):苹果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76年。
该公司设计、开发和销售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包括iPhone、iPad、Mac电脑等。
苹果一直以其创新和高品质的产品而闻名。
4.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三星电子是一家总部位于韩国的跨国电子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包括智能手机、电视、冰箱等。
三星电子以其领先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而享有盛誉。
5. 亚马逊(, Inc.):亚马逊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公司,成立于1994年。
该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在线购物、云计算服务等。
亚马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之一。
6. 谷歌(Google LLC):谷歌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98年。
该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搜索、广告和软件开发等业务。
谷歌以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和创新的产品而闻名。
7. 微软(Microsoft Corporation):微软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成立于1975年。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崛起的世界知名品牌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崛起的世界知名品牌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中午,20年代的经济繁荣在纽约交易所被彻底粉碎。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一贫如洗,从富翁,到普通百姓,都失去了所有积蓄。
之后的几年里,美国深深地陷入了萧条的世界中。
1932年,有200万左右的美国人到处流浪,其中有2 5 万以上是在1 6—2 1 岁之间。
这些漂泊无依的人中,有两手空空的佃农;有因为大旱三年、离乡背井的农场主;有一大批刚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青年,还有愁眉苦脸的中年汉子带着生病的婴儿,这些人天天奔波,居无定所。
而他们当中不乏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意气风发的银行行长或者曾在著名报纸上发表评论的名作家,如今却在夜间敲门讨饭或蜷缩在城市排队领面包的人群里……无奈的困境,使得一向处世乐观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眼见马里兰银行倒闭时也惊呼道:“不知这座用纸板搭的房子会不会倒塌?”这就是当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美国人真实生活的一个缩影。
大量的农场主破产,大量的人们失业,大量的工厂倒闭。
当然企业也不例外,大量的企业也随着市场的崩溃而逐渐的倒闭、破产。
然而,在这个让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感到恐惧的经济危机时期,一些之前不知名的企业却乘势而起,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打造品牌的第一条路径是:走技术创新之路。
杜邦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4月,杜邦公司的著名科学家华莱士·卡罗德斯,率先发明了人工合成的氯丁橡胶(合成橡胶)。
在这一年,虽然杜邦的产品价格水平和销售量分别下降了大约10%和15%,但是,杜邦仍然加大了研发投入,进行新技术的商业化开发。
当时,科研人员供求关系处于买方市场,加上原材料价格比较低,帮助杜邦将研发投资的花费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杜邦1931年11月公开宣布已经发明氯丁橡胶,并于1937年正式推向市场,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截至1939年,美国制造的每辆汽车、每架飞机,都用上了氯丁橡胶部件。
美国10家著名能源企业及其前沿科技介绍

美国10家著名能源企业及其前沿科技介绍第一篇:美国10家著名能源企业及其前沿科技介绍美国10家著名能源企业及其前沿科技介绍美国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处于世界的前列,不仅仅使得一些知名的企业总部在美国选址,更是在推动科技的进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推动了节能市场的发展,为节能设备的面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Agrivida 公司及其“纤维素乙醇”技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人们考虑美国的新能源方式转换问题时,一般都会考虑到的方式是利用太阳能或新核能反应堆为美国提供电力支持。
但参加由美国能源部门分支机构ARPA-E召开的能源革新峰会的与会者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不仅仅希望对为美国电力提供支持的能源利用系统进行革新,而且希望重塑整体的能源利用系统。
这些参加能源革新峰会的与会者认为,现有的美国电力系统整体需要技术革新,从传输电力的电线到制造电力过程中废弃热产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技术革新。
目前,美国境内有十家能源再造公司及其研发的能源再造技术值得人们去关注。
或许任何一项能源再造技术并不能使得美国解决现有的原油危机,也不能减轻日益恶化的气候变暖问题,但如果把所有的能源再造技术整合成一个新的能源再造系统,那么人类或许真的可以战胜气候变暖危机,并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目前,人们已经可以利用玉米芯中所含的糖分来制造乙醇,但玉米芯中所含糖分甚少。
为此,数年前人们就开始尝试利用植物杆等富含纤维素的部分来制造乙醇燃料。
科学家将这项技术称为“纤维素乙醇”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制造乙醇的主要原材料不是利用植物中的糖分,而是利用植物中富含的纤维素。
但事实证明,将玉米秸秆或玉米芯中的纤维素变为液体乙醇燃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美国Agrivida公司的生物工程师迈克尔·拉布在植物中加入酶,这种酶将使整个植物(种子、茎和叶)更容易转变成乙醇。
在植物中加入酶不是新设想,但还不是很成功,因为酶对植物生长有副作用。
他们通过推迟酶的活性来避免这个问题,从而使植物正常生长。
破产重整案例汇总

破产重整案例汇总破产重整是指企业在经营出现困难、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资产重组,以实现债务的偿还和企业的持续经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破产重整案例不断涌现,这些案例涉及各行各业的企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本文将对一些经典的破产重整案例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破产重整的过程和效果。
1.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破产重整案例通用汽车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由于销售下滑和高额债务,通用汽车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
为了避免破产,通用汽车在2009年进行了破产重整,通过与美国政府和工会的谈判,实现了资产的重组和债务的减免。
破产重整后,通用汽车摆脱了财务困境,重新实现了盈利,并于2010年重新上市。
2. 东芝(Toshiba)破产重整案例东芝是日本一家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但由于其核能业务的巨额亏损,东芝在2017年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为了避免破产,东芝进行了破产重整,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裁员和债务重组等措施,实现了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债务减免。
破产重整后,东芝成功摆脱了财务困境,并继续经营其核心业务。
3. 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破产重整案例美国航空是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但由于高额债务和竞争压力,美国航空在2011年申请了破产保护。
通过破产重整,美国航空实现了债务的减免和成本的降低,同时进行了航线优化和员工裁员等措施。
破产重整后,美国航空摆脱了财务困境,重新实现了盈利,并于2013年成功退出破产保护。
4. 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破产重整案例美国钢铁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但由于市场竞争和高额债务,美国钢铁公司在2001年申请了破产保护。
通过破产重整,美国钢铁公司实现了债务的减免和生产能力的调整,同时进行了裁员和工厂关闭等措施。
破产重整后,美国钢铁公司成功摆脱了财务困境,重新实现了盈利,并继续经营其核心业务。
债务融资 国外案例

债务融资国外案例以债务融资为题,以下是10个国外案例:1. Uber债务融资:Uber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打车应用公司。
为了扩大业务并进一步发展,Uber曾多次进行债务融资。
通过发行债券,Uber获得了大量资金,用于扩展市场份额和改善服务质量。
2. 苹果债务融资:苹果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为了支持其研发和市场推广,苹果多次发行债券进行债务融资。
借助债务融资,苹果得以快速扩大规模并推出新产品。
3. 谷歌债务融资: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为了支持其多元化业务和技术创新,谷歌进行了多次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使谷歌能够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和扩展业务领域。
4. 微软债务融资:微软是全球领先的软件和云服务公司。
为了扩大其云计算业务和进行并购,微软进行了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为微软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实现战略目标。
5. 亚马逊债务融资: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为了扩展其电商和云计算业务,亚马逊进行了多次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为亚马逊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实现高速增长和市场扩张。
6. 阿里巴巴债务融资: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
为了推动其国际化战略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阿里巴巴进行了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为阿里巴巴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7. 腾讯债务融资: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为了支持其多元化业务和技术创新,腾讯进行了多次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为腾讯提供了资金支持,使其能够继续扩大业务范围和提供优质的互联网服务。
8. Facebook债务融资: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之一。
为了支持其广告业务和技术研发,Facebook进行了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为Facebook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继续创新和扩大用户基础。
9. 西南航空债务融资:西南航空是美国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之一。
为了购买新飞机和扩大航线网络,西南航空进行了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使西南航空得以提供更多航班和服务,吸引更多乘客。
巴菲特拯救过的六个著名公司

巴菲特拯救过的六个著名公司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即将举行备受关注的股东大会。
作为一个超级投资家,一个亿万富翁,巴菲特曾经长期致力于对具有长远前景的公司进行投资。
巴菲特的良好声誉曾帮助一些企业走出困境。
在奥马哈股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让我们来看看沃伦·巴菲特曾经拯救过的六个著名公司。
1.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对高盛集团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关键时刻,当时它已经岌岌可危。
当时,高盛急需资金,伯克希尔公司及时帮助了它。
2008年9月,巴菲特斥资50亿美元购买高盛的优先股。
同时,伯克希尔公司也得到了高盛的认股权证,获准购买价值50亿美元的高盛普通股,每股价格为115美元。
正当投资者纷纷逃离金融股的时候,巴菲特的投资让投资者将高盛等金融公司看作潜力股。
截至2009年底,高盛股价已收回大部分失地,2011年初,伯克希尔公司收回了它的50亿美元投资,还获得了5亿美元的优先股溢价。
认股权证更合算,伯克希尔去年与高盛结算认股权证时获得了总值约20亿美元的股票。
2.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像高盛集团一样,通用电气公司在6年前的金融危机中发现自己相当脆弱。
在金融危机初露端倪时,通用电气公司已经看到在其金融部门的巨大增长。
这让通用电气公司危险地暴露在2008年年底的信贷紧缩打击之下。
作为一个更广泛的融资战略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发行120亿美元普通股,通用电气在2008年10月转向了伯克希尔公司。
巴菲特在通用电气公司投资30亿美元,并获得其优先股和认股权证。
正如高盛一样,通用电气为其优先股向伯克希尔支付10 %的股利,在随后的5年中,伯克希尔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以22.25美元每股的价格购买价值30亿美元的通用电气股票。
这笔交易给了投资者对通用电气降低财务风险战略的信心。
胡佛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概述

胡佛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概述胡佛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总统,在他倡导下,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奠定了现代美国经济体系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胡佛的几个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大力支持企业胡佛实行了“物资关怀计划”,提高了公共开支。
他减少了对军事预算的依赖,而将更多的钱花在了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上。
另外,胡佛还通过扩大出口促进了国际贸易,并将关税大幅降低,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
所有这些都为企业提供了更有利的经营环境和更广泛的市场机会。
二、实行保护主义政策胡佛实施了保护主义政策,即限制进口,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发展。
他希望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来保障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但是这项政策结果并不好——它导致了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并进一步恶化了全球经济。
这给胡佛的总统生涯带来了巨大的批评。
三、增加公共工程193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萧条期,失业率飚升到了30%的高峰。
为了刺激国内经济,胡佛推出了大量的公共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的重点是修建公路、大坝和水库等基础设施。
这些工程不仅为经济注入了巨大的资金,而且为美国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公共设施。
四、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胡佛实行了货币紧缩政策。
他当时认为,通货膨胀是造成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
他主张,如果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然而,由于银行系统运作不善,这种货币紧缩措施大幅削减了人们的信贷和购买力,导致了经济疲软。
总的来说,胡佛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他大力支持企业,通过降低关税增加出口,加大公共工程投入,但同时他还实行了保护主义政策和货币紧缩等不太可取的政策。
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总统。
五、采取农业救助措施由于大萧条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许多美国农户陷入困境。
胡佛采取了许多救助措施,包括延长了债务偿还期限、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保护和补贴等,以帮助农民重建经济。
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却无法阻止大萧条的持续恶化。
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未能挽回美国经济的窘境。
美国总统选举谁能拯救美国的就业

美国总统选举谁能拯救美国的就业美国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历届总统选举中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谁能真正拯救美国的就业,成为了选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要探讨谁能拯救美国的就业,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美国就业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的浪潮使得许多工作岗位外流,尤其是制造业。
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在某些领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但也导致了一些传统岗位的消失,比如自动化生产线使得大量工厂工人失业。
此外,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使得许多毕业生难以找到与专业匹配的工作。
在众多总统候选人中,有人主张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国内就业。
他们认为,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可以减少外国商品的竞争,从而促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回美国,增加国内的就业岗位。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引发贸易战,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性措施,进而对美国的出口产业造成打击,甚至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不稳定。
另一些候选人则强调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创造就业。
修复老化的道路、桥梁和公共设施,不仅能够直接创造大量建筑和工程相关的工作岗位,还能为相关产业带来需求,间接促进就业。
但问题在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资金的来源以及如何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避免浪费,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还有人提出要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使劳动力具备适应新兴产业和技术变革的能力。
这无疑是一个长期且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但短期内可能难以见到显著效果,而且教育改革和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各方的协调和长期的投入。
再者,促进创新和创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支持新兴企业的发展,鼓励创业者开拓新的市场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能够为经济注入活力,带动就业的增长。
然而,创业环境的营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保障以及文化的转变。
要拯救美国的就业,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政策或策略,而需要综合、全面的考量和多管齐下的措施。
候选人不仅要有清晰的理念和政策主张,还需要具备强大的领导力和执行力,能够推动政策的落实和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拯救美国经济10大企业
1. 微软公司
2010收益:624.84亿美元职工人数:89000市值:2168.7亿美元在全球的企业和政府的组织和运行中,微软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该公司的软件是全世界大多数公司的核心,而且多数个人电脑目前都在使用微软操作系统。
根据网络应用公司分析,截止2011年2月,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略低于90%。
微软办公软件中的电子表格及文字处理软件同样在软件市场中占优势地位。
微软的影响力也见诸于它的规模。
Windows操作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也将是不可替代的。
2. 谷歌
2010年收益:293.21亿美元职工人数:24400市值:1887亿美元谷歌的宗旨是组织全世界的信息,使其随手可得,随处可用。
自该公司成立后的13年里,谷歌已经逐渐靠近这个目标,甚至“谷歌”一词已经成为网上搜索信息的代名词。
谷歌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而且快速从个人电脑迁移到了移动设备中,并产生巨大影响。
3. 辉瑞
2010收益:678.09亿美元职工人数:110600市值:1623亿美元巨大的医药行业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治疗疾病和延长生命,由此,药物开发成为发展重点。
辉瑞制药是美国一家跨国制药公司,其总部设于纽约。
以销售额计算,目前辉瑞药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企业。
此外,辉瑞还拥有制药行业中最大的研发部门。
4.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2010年收益:998.70亿美元员工人数:426751市值:1951.7亿美元根据专利数据库,IBM在2010年内累计获得5896项专利,成为在一年中获得超过5000项专利的第一家公司。
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其技术产业包括运营商网络安全、云计算及数据库管理等。
IBM也是新兴全球技术的领导者,技术包括服务导向式架构和信息随需应变。
5. 波音
2010收益:643.06亿美元员工人数:16.05万市值:535.7亿美元目前,航空业已经成为运输业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业的领军者,也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出口商。
在民用航空市场中,该公司只有一个竞争对手——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