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应如何解决
蛋鸡健康高产养殖技术及经营管理
养殖园区23蛋鸡健康高产养殖技术及经营管理田亚东(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省鸡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童点实验室,河南省家禽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0)1现代蛋鸡发展趋势1.1现代高产蛋鸡的品质高成活率:育雏育成期98%,产蛋期95%;适时的开产日龄:140天产蛋率50%;平稳均衡的产蛋曲线:高峰产蛋率95%~ 96%;适当的蛋重:32周60~63克,70周63〜66 克;较低的药品投人:<2元/只;适当的淘汰鸡体重:70周1.9~2.1千克。
1.2蛋鸡育种年度进展1.3目前蛋鸡的生产水平蛋鸡理想和实际生产水平的差别1.4目前蛋鸡选育目标伊沙(ISA)公司“100-500计划”“100-500计划”是伊沙(ISA)公司于2011年提出的。
该公司育种部技术指导Frans vanSambeek 在 W orld Poultry 发表文 “Breeding for500 eggs in 100 weeks”2013年该公司在内部刊物上再次强调这一计划的实施“ISA is breeding for 500 eggs”,并引用该公司资深遗传学家Jeroen Visscher的话说“为商品蛋生产者提供不经换羽的500枚优质鸡蛋的育种目标可望在2020年达到。
1.5现代蛋鸡品种育种方向体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早熟化,高产化,抗病力强,死淘率低。
表4原基本预防用药程序商品蛋鸡1t本预防用药程序日龄俥用药品作用方法用量(17万只)备注1~5恩诺沙星开口饮水9瓶X1升=9千克10%1~5酸化剂开口饮水维生素开口饮水12~15葵氣奎脂抗球虫饮水180包X200克=36千克10%20~25沃尼妙林抗K S呼吸道饮水150包XI00克=15千克10%多西环素抗M S呼吸道饮水45包XI 〇〇〇克=45千克10%45~48泰乐茴素抗喉炎副反应饮水60^0X1000克=60千克10%转群替米考星转群呼吸道饮水105瓶X1升=105千女10%V c抗应澈饮水120^125益生菌净化肠道饮水125^130维生素补充营荞饮水135~140阿莫西林消输卵管炎饮水120包X1千克=120千克10%产蛋高峰卮,添加预防及治疗类抗菌素至少6次=200®X1千克X6次=1200千克表5 改进后基本预防用药程序商品蛋鸡基本预防用药程序日龄商品名成份作用方法用量备注1~20益新爱可贞芪增免散a甘露聚糖、T因子中兽药增强免疫力1~5酸化剂甲酸、乙酸增加肠道发育饮水益生菌枯萆芽孢杆菌增加肠淇发育饮水12~15敌可齐萃氣奎脂抗球虫饮水50千克20~25亚易林卡那霉素抗细茴感染注射40千克45~48牡荆油牧荆提取物抗喉炎疫苗及应饮水转群麻杏石甘颗粒麻杏石甘抗呼吸道拌料多西环素转群呼吸道饮水100千克冬季伸用100亚易林卡那霉素抗细菌感染注射60=F•克液体维生素维生素抗应激饮水产3•高峰后,添加预防及治疗类抗苗素至少6次=200^3.X1千克X6次=120C F f克(上接第20页)化的免疫操作手册和专业免疫 队伍,保证免疫的有效性。
蛋鸡产蛋期管理(幻灯片)
管理目标:稳定压倒一切
§让鸡群顺利开产; §迅速进入产蛋高峰; § 减少应激、避免意 外事件发生。
产蛋期管理要点(1)
◆创造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
*开产是母鸡终生的重大转折,是很大的应激。 在没有自由的笼养条件下,临产前3-4天,小母 鸡的采食量一般下降15-20%,开产本身会造成 母鸡心理上的极大应激。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7)
◆预产期的管理
系予付饲养阶段,实现鸡的产前的两大战略储 备。供给高品质的饲料以满足鸡体对营养的充 分需求。
*钙的储备:蛋鸡产蛋高峰期25%的钙依赖于髓骨 产前储备的有效钙的补充,饲料中除蛋白、能 量达到高峰料水平外,钙的含量应提高2%。
*能量储备:高峰期蛋鸡能量的供给一部分从采 食中摄取,另一部分需动用体脂来满足,因此 控制开产后的体重关系重大,体重不足或均匀 度差,应适当推迟光照。调整开产体重、产蛋 最佳日龄、光照等是保证鸡群高产稳产的关键 措施。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8)
◆ 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尽可能维持较长时时间的峰期。
*开产后,在4—5周迅速达到高峰。为促使高峰 期的尽早到来,延长峰期,应供给高能量、高 蛋白、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为增加鸡 的营养需要,可采取自由采食,应在熄灯前和 产蛋前喂足料、饮足水。产蛋期应努力确保饲 料品质、饲喂方法等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应 激的发生。产蛋峰期应努力,蛋鸡负担重,抗 病力差,需经常补充营养素,并每月进行一次 预防性投药(产蛋初期及高峰期)。要坚持消 毒,做好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提升工作,维持鸡 群健壮体质。
(2)关注贼风,通风口设挡风板,一般冬季通风 口应设在鸡舍上方,并利用挡风板将冷空气吹 向上方,与舍内暖空气混合后降到鸡身上。
(3)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因 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失 去正常防卫机能,成为微生物的繁殖地。
蛋鸡养殖技术经验交流
蛋鸡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一、蛋鸡产蛋期常见问题剖析(一)、产蛋率上升缓慢良好的后备鸡在正确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3周龄时产蛋率可达50%,2—3周后便可上升到80%以上,27—28周龄时产蛋率可超过90%,上升速度很快。
实际生产中常见到不少鸡群开产日龄延迟,开产后产蛋率上升缓慢,27—28周龄时产蛋率才会达到80%,以后最高峰值不到90%,其主要原因有:1、后备鸡培育不好,生长发育受阻,特别是12周龄之后体重未达到品种标准,鸡群体重均匀度不好。
2、转入蛋鸡舍后没有及时更换饲料或产蛋率达5%时仍使用预产料,而没有及时更换高峰期料。
3、饲料品质不好,如棉粕、菜粕等杂粕含量太多;饲料原料掺假,特别是鱼粉、豆粕、氨基酸等蛋白质原料掺假;饲料配方不合理,限制性氨基酸不足或氨基酸比例不当;维生素效价低甚至失效等。
4、蛋鸡夏季开产气候不好,天气炎热,鸡只采食量不足。
5、育雏期或育成期曾得过疾病,特别是传支。
6、鸡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或非典型新城疫的干扰。
(二)、没有产蛋高峰1、品种有假,如果不是按照良种育繁体系繁育的商品代鸡,不仅不具备杂交优势,甚至造成杂交劣势,不可能有产蛋高峰期。
2、长期使用未经脱毒的棉粕、菜籽粕或长期使用劣质饲料,使生殖机能受到损害。
3、育雏期、育成期管理不当,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养鸡户只重视育雏期的管理,追求较高的成活率,但不重视体重,特别是发病后不知道怎样管理鸡群,有的鸡群发生慢性病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使鸡群个体发育不一致,个体体重差异较大,开产不均匀,产蛋率上升较慢。
4、产蛋期患病后管理不当。
A、鸡群发病后不及时调整饲料中钙的含量,产蛋期的许多疾病都会引起产蛋率的急剧下降,此时机体对钙的需求量就相应降低,所以应对产蛋率的下降而降低饲料中钙的含量,若不及时调整,会因大量钙的代谢而使病情加重。
B、鸡群发病后不及时调整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由于疾病的发生,产蛋性能下降,鸡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就会下降,病初高蛋白高能量饲料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但若病程较长,能量过剩,造成脂肪在卵巢中沉积,影响卵泡发育,高蛋白又损伤肾脏并可引起肾肿,使产蛋率难以恢复。
蛋鸡产蛋期间死淘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饲 养 密 度 大 ,通 风不 良,使 鸡舍 内有 害气 体 超
标, 鸡体抗病力降低 , 引起呼吸道感染 , 死淘率升高。 鸡 群 受 到 突然 惊 吓 ,如 饲 养 员衣 着 改 变 或 饲料 突 变 ,生活 环 境 变化 等 应激 都 易 造 成肝 破 裂 或 腹 膜 炎或消化道疾病以及产畸形蛋 , 使鸡死淘率增加。
抗体 监 测 及 其免 疫 外 , 还 应及 时发 现 和妥 善 处 理病 、 弱、 残鸡 。 同时 严禁 非 本 场 工作 人 员 进入 鸡 舍 , 饲 养 人 员人 舍 前 必须 实 行更 衣消 毒制 度 ,这 样 既可 以减
少饲料消耗 , 又能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蛋鸡对 环 境变 化 非 常 敏感 , 尤 其 是 轻 型蛋 鸡 尤 为神 经 质 , 任 何环境条件 的变化都能引起应激反应 ,使产蛋高峰 急 剧 下 降 。 因此 , 在鸡 群 达 到 产蛋 高 峰 的关 键 时 期 , 应 采 取一 切 有 效措 施 , 如 提 供适 宜 的温度 ; 良好 的通 风 换气 ; 减 少各 种应 激 因素 。保 持鸡 群高 产 、 稳产。
3 疾病 因素
细菌 感 染 。各种 病 原 的直 接 感 染 或 间接 继 发 感 染, 导致 鸡 体 消 瘦 , 形 成 卵黄 性腹 膜 炎 、 心 包炎 、 肝 周
炎、 输 卵管 炎 , 引起 死 亡 。
A 、 D 、 维生素 c和维生素 E , 以增强其代谢水平和鸡 体抗 应激 的 能力 。如在 饮水 中添加 速补 或复合 多 维 ,
畜 禽 饲 养
蛋 鸡 产 蛋 期 间死 淘 率 高 的 原 因及 防治 措 施
刘 井 宽 ( 夫 津市宝坻 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 中心 天津宝坻 3 0 1 8 0 0 )
降低蛋鸡死淘率的措施
摘要:在蛋鸡养殖过程中,蛋鸡死淘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今,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提高蛋鸡生产量,降低蛋鸡死淘率,不但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人们的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
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具体分析如何降低蛋鸡死淘率,以期为养殖者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蛋鸡; 产蛋期; 死淘率; 综合防治措施1 蛋鸡死淘率原因造成蛋鸡死淘率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与疾病等方面的原因导致。
1.1 营养不良或不均衡营养不良会导致蛋鸡身体内部营养失调,进而引起营养不均衡等问题,严重的直接造成蛋鸡死亡,通过大量解剖实验发现,大多死亡的鸡有脂肪综合症等问题,鸡肝脏破裂,心冠脂肪增厚。
有的也会积累大量脂肪,这些都与蛋鸡摄取的营养成分相关。
如饲料中蛋白质过高,会转化成尿酸盐,长时间沉积在蛋鸡体内,造成死淘率增加。
另外,蛋鸡体内微量元素失衡会引起蛋鸡产蛋疲劳,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蛋鸡会引起瘫痪及死亡。
1.2 管理不合理,产蛋环境不好,鸡舍内温度过高或低有些鸡舍温度长期高达34 ℃以上,直接影响蛋鸡产蛋,甚至导致中暑情况的发生。
光照也是养殖人员容易忽略的问题,合理的光照有利于蛋鸡生产,光照时间过长或过强都直接影响蛋鸡死淘率高低。
饲养密度也与蛋鸡死淘率有很密切的关系,养殖密度大,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通风效果不理想,空气中产生氨气,使蛋鸡抗病能力下降,往往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等问题,直接导致死淘率增高。
鸡舍位置的选择也十分关键,鸡舍周围环境也会导致死淘率升高。
1.3 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是造成死淘率高的重要因素,蛋鸡疾病与饲养管理也有很大关联,细菌感染尤为严重,如大肠杆菌、蛋鸡嗜血杆菌感染以及各种细菌感染,都会直接致使蛋鸡食欲不佳、萎靡不振,体形消瘦,最后引起心包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从而导致死亡。
其次是病毒感染,如鸡新城疫病毒、鸡痘病毒等都会引起蛋鸡死淘率的升高。
2 降低蛋鸡死淘率措施2.1 严格进行消毒预防消毒不但可以提高鸡舍环境,还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蛋鸡产蛋下降疾病的病因分析和防制对策
提高鸡的机体抵抗 力 , 促 使疾病 快速康复 , 防止疫情蔓 延 。
其次加强饲养管理 , 搞好 消毒卫生 , 注重疫苗免疫。在此 次
体快速 、 足量产生相应 的抗体。这就是 中医所讲的“ 扶正祛 邪” 的治病原则 。比如说 , 发病后往往 首先是饮食减退 , 为
流行病情 中 , 凡病情严重 、 损失较大 的养 鸡场 , 都是在疫 苗 的免疫使用上出现 了较大问题 。如不 免疫 , 免疫次数 、 剂量 不合理 , 还有许多传喉苗 、 鸡痘苗 、 新城疫 加倍量皮 - F 注 射
号损 , 投入不足 。部分养鸡场对免疫不重视 , 对养殖 保健 、 免疫技术等 认识不足 , 疫 苗免疫不到位 。发病 时 , 为减少投 入不积极采 取有效方 案 , 早 期不 进行 冶疗 , 导致 病情加重 ,
后 期尤 法 冶 疗 。
泡很 少 , 输 卵管 内黏液增 多 , 有干酪样物质 , 黏膜水肿 胶冻
花斑 肾 , 黄 染肾 ; 直肠有 条索状 充m , 泄殖腔充 发紫 , 胸
腺肿大 , 气管黏膜 有的充血 , 喉头部充 血。总之 , 死亡率高
的鸡群出血明显。死亡率低 的鸡群 卵巢 萎缩 , 卵泡变性较
多。
对 f近 期的病情诊 断 , 结合检 测结果 , 各地病 源不 足
一
种毒株 ,多数兽 医认为是 流行性感 的某 个毒株 的变
3 . 未做好免 疫及保健措施 于蛋价 期偏低 , 养玛
分泌物 , 出血 、 溃疡 、 严重的穿孔 , 乳头黏膜脱 落 ; 肠道淋 巴 滤泡肿胀 , 出血 ; 心冠脂肪 , 腹 部脂肪粉 红色 , 有针尖 大小
的出血点 , 肌 肉及心外膜 , 脾脏 有出血点 ; 卵巢 , 卵泡水 肿 , 充血 出血变形 , 坏死 呈菜花样或枯瓣状 , 后 期卵巢 萎缩 , 卵
详解蛋鸡免疫抑制及应对措施
蛋鸡免疫抑制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近年来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不断高发、频发,极大的降低了鸡对于疾病的易感性,造成养殖场各种疾病频频发生,养殖者为了预防疾病需要增加防病投入,使用大量疫苗及抗生素,而往往会事与愿违不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在目前限抗、禁抗的大形式下,则更增加了对于养殖场疾病防控的困难,所以免疫抑制的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免疫抑制的原因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分为鸡体本身的内在原因和因环境、疾病,管理等外在原因引起。
1、内在原因1.1品种因素,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
家禽品种繁多,对病原因子的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家禽,对同一疫苗或病原因子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
而现在蛋鸡育种向着轻型化、小型化、节粮化方面改进,以常见的海兰褐为例。
近年来饲养标准表现为体重越来越轻、采食越来越小、产蛋越来越早、产蛋越来越多,但是相应的蛋鸡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变现在对饲养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要求逐渐提高!1.2家禽免疫器官发育缺陷免疫系统先天性不足,因遗传、畸形等引起的免疫器官发育缺失。
蛋鸡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器官发育的主要阶段在前3周,而且具有时效性,即早期发育不完全靠后期很难弥补,所以早期间体重发育十分重要!机体免疫器官受损,或脾脏、法氏囊或胸腺等免疫器官发育不全,从而使其淋巴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T 或B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缺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进而造成免疫抑制。
2、外在原因2.1、疾病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鸡群感染后,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免疫抑制,使感染鸡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贫血、鸡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和呼肠孤病毒、禽流感、球虫等。
法氏囊内有大量B细胞,是产生体液免疫的主要器官,法氏囊炎症、出血会引起严重免疫抑制,同时传贫、呼肠孤会引起严重的发育不良及矮小综合征,对于肿瘤性疾病会引起免疫器官萎缩以及实质性病变!2.2.饲养管理因素应激,应激反应引起免疫抑制。
降低蛋鸡死淘率十措施
1、彻底消毒将鸡舍冲洗干净,用生石灰粉刷鸡舍墙壁;彻底消毒鸡笼,用2-3%的火碱消毒用具、设备和地面,然后封闭鸡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空置四周,新鸡上笼前一天用百毒杀喷雾消毒。
2、科学免疫根据本地鸡病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选用高质量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操作方法进行免疫,同时注意各种抗体的检测工作,如果抗体效价过低或参差不齐,应及时补免。
3、选鸡上笼鸡上笼前必须进行挑选,以保证上笼母鸡健康、整齐和匀称,通常以体重和股长作为选择标准,对体重过大过小,病残瘦弱的,要坚决予以淘汰。
4、科学配料根据饲养标准,蛋鸡从19周龄开始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以满足体成熟和性成熟的需要,使其同步进行,防止开产后脱肛和疲劳症的发生。
同时,要在饲料中添加双倍量的维生素AD、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增强其代谢水平和鸡体抗应激的能力。
5、补充钙质在蛋鸡4月龄起或达5%产蛋率时,应喂给母鸡含钙量高的(3.3-3.5%)日粮。
在每天的12-20点给鸡补喂钙质有助于钙的良好吸收。
日粮中贝壳占2/3、石灰石1/3的钙源饲料,蛋壳强度最好。
当然,最好的钙源饲料是经高温消毒的蛋壳。
6、充足饮水任何时候都要供给蛋鸡充足清洁的饮水,因为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
夏季要注意饮深井水,必要时可在水中加冰块;冬季要注意饮温水,防止水温过低给鸡带来应激。
7、加强管理日常工作应按固定程序进行,以使鸡群建立起良好的条件反射,注意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发现病、弱、残鸡应及时挑出淘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疾病传播。
8、减少应激新鸡上笼后应倍量添加多维素,适当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转群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密闭鸡舍门窗,防止小动物进入鸡舍;用铁丝网封住排气孔,以防飞鸟进入,夏季注意降温防暑;冬季注意防寒保暖;确保舍内温度,湿度适宜,严防有害气体超标。
9、光照合理产蛋阶段光照宁可增加不可减少。
保证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最少不能少于12小时,一般不能超过16小时(淘汰前四周可逐步延长至17小时)。
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 养鸡技术
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养鸡技术商品蛋鸡产蛋性能直接关系着养鸡的经济效益。
要提高商品蛋鸡的产蛋性能,取决于其良好的遗传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实践中,影响商品蛋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只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可提高养鸡效益。
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1、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饲料因素。
饲料的质量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当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缺乏或者不足时会导致蛋鸡摄入的营养不全而出现营养不良,不但会阻碍生长发育,还会使生产性能下降。
另外,饲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发生霉变或者受到污染,会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导致蛋鸡的采食量下降,严重者还会引起中毒,从而使产蛋量下降。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对蛋鸡的产蛋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不当,会导致蛋鸡的体质较差,均匀度较差,使开产时间不整齐,产蛋高峰期来的较晚,持续的时间较短,有的甚至没有产蛋高峰期。
蛋鸡在育成期,如果光照不合理,光照时间、强度控制不好,补充光照时光照时间、强度不同定等,会使性成熟提前或者推后,出现开产时间过早或延迟,产蛋率低,高峰期短,产蛋的大小不均匀等问题。
环境因素。
温度可直接影响蛋鸡的采食量和营养的摄入水平,如果温度过高,蛋鸡的采食量会下降,营养的摄入量不足;如果温度过低,则用于维持体温的饲料消耗增加,如果不及时的调整饲喂量和日粮的营养水平,会使蛋鸡的营养不足,同样会影响产蛋。
当鸡舍内的湿度过低时,粉尘量会增加,蛋鸡易患呼吸道疾病。
而湿度过大,则饲料易发生霉变,还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的繁殖,增加了蛋鸡患病的几率,对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应激。
鸡天生胆小,对外界刺激表现的极为敏感,当噪音过大、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换料、用药不当、免疫力下降、停水和停电、其他动物闯入鸡舍等都会使蛋鸡发生应激反应,使其生理功能发生改变而影响产蛋性能,甚至还会导致死亡率升高。
浅析出现不产蛋的蛋鸡、产蛋率低的蛋鸡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浅析出现不产蛋的蛋鸡、产蛋率低的蛋鸡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蛋鸡生产性能低通常表现为开产日龄推迟,提早开产、产蛋高峰期没达到预定指标或攀升时间较长、高峰期短、产蛋期死淘率太高、提前休产淘汰、蛋品质下降以及淘汰时体重偏轻等。
造成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现不产蛋的蛋鸡、产蛋率低的蛋鸡的原因(1)育成鸡合格率太低。
合格率为合格鸡数(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0%以内,胫长为104~106mm)与入舍雏鸡数之比。
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较多,育成鸡体质差、均匀度差。
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性能低,而均匀度是直接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2)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能同步。
表现为到了正常开产体重时不开产,或达到5%产蛋率时体重低于标准。
这种结果源于饲料营养不合理、光照程序不合理、限饲和疾病等。
若在育雏、育成阶段及气候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配方,从而造成饲料能量、蛋白质、钙、磷等阶段比例不合理,影响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
光照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光照的时间、强度等对鸡的活动、物质代谢、生长发育及生产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正确的限饲可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
在育雏后期的6~8周,突然限饲会影响鸡只体格的正常发育。
疾病也可造成鸡体质差,影响鸡的正常发育与成熟。
(3)药物的毒性作用。
药品的残毒可引起机体正常发育停滞,影响鸡内脏器官的发育,特别是对育雏前期内脏和育成期生殖器官的成熟影响更大。
另外,若在产蛋期用了对产蛋有影响的药品,如磺胺类、呋喃类等,不但会破坏卵细胞的发育,从而降低产蛋率,而且过量会引起中毒。
(4)饲料质量不稳定,营养成分缺乏、过量,饲料卫生不达标,适口性差或灰分过高等均可引起产蛋性能降低。
(5)饲养管理不科学温度控制不合理、光照和饮水不足、日常管理粗放均会导致生产性能降低。
另外,疾病的侵害及其他应激,也是造成鸡产蛋性能低的原因。
2.避免出现不产蛋的蛋鸡和产蛋率低的蛋鸡的措施蛋鸡从l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到达产蛋高峰,为防止产蛋性能下降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汇报人:日期:•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疫病预防措施•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效益优化措施•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实践案例分析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0102高峰期的持续时间因蛋鸡品种、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和管理水平等因素而异,一般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蛋鸡产蛋高峰期是指蛋鸡在产蛋周期内产蛋量最高的阶段。
这个时期通常在蛋鸡开始产蛋后的1-3个月左右。
蛋鸡的食欲旺盛,对饲料营养的需求量较大。
高峰期蛋鸡的产蛋量高,每天的产蛋时间相对固定。
蛋鸡的体重稳定增长,对能量的需求量较大。
蛋鸡的产蛋激素分泌旺盛,血液中雌激素水平较高。
01020304不同品种的蛋鸡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和产蛋量存在差异。
遗传因素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对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和产蛋量产生影响。
饲养环境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对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和产蛋量产生影响。
饲料营养饲养密度、防疫措施、饮水清洁、饲料品质等管理因素对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和产蛋量产生影响。
管理因素影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因素蛋鸡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要点1 2 3产蛋高峰期的蛋鸡需要更多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要选择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确保蛋鸡摄入足够的营养。
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定期对饲料进行营养成分分析,以确保饲料中各营养成分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定期进行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以满足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特殊需求。
关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保证营养均衡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应保持鸡舍温度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蛋鸡产蛋造成影响。
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过高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和鸡蛋的品质。
要保持鸡舍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对蛋鸡产生不利影响。
保持干燥的环境保证鸡舍内空气流通,以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提高蛋鸡的健康状况。
保持通风良好提供适宜的环境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检查,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食欲、排泄情况等,及时发现并解决健康问题。
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作者:丁勇来源:《家禽科学》2015年第01期发病情况 ;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是现代养鸡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是最难解决的难题之一,商品蛋鸡养殖条件好的死淘率在5%左右,管理不好条件差的一般在10%,个别的在15%~20%。
病因分析 ;传染性因素:主要指病毒性、细菌性等。
病毒性因素: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特别是指白喉型)、禽流感(温和型和高致病性)、鸡非典型新城疫、减蛋综合症、白血病、马立克病等病毒可引发鸡群发病,出现产蛋下降、死亡,使死淘率上升。
细菌性因素:多种病原体直接感染或继发感染,如大肠杆菌、鸡慢性呼吸道支原体或霉形体(MG和MS)、鸡传染性鼻炎、沙门氏菌(伤寒)、葡萄球菌、鸡衣原体、鼻气管鸟杆菌、鸡副嗜血杆菌等引起发病,可能出现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及其它内脏器官病变引起死亡或被踩死。
寄生虫:主要指白冠病、蛔虫、绦虫病副红细胞体等引起死亡。
非传染性因素:营养因素:由于饲料配方不科学,出现营养不平衡、营养缺乏或过高以及日粮中酸碱不平衡。
大量研究证明日粮饲料中缺乏VE、矿物质硒、磷、铜等也可引发或导致一些营养代谢病,使死淘率上升。
如饲料中能量过高,饲喂时间长,过多的能量可转化为体脂肪,心冠脂肪增厚,腹部肠系膜沉积大量脂肪,肝脂肪增加太多,出现脂肪肝出血综合症引起死亡,使死淘率上升。
饲料中蛋白含量太高或缺少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长期饲喂,都增加肾脏的负担,在肾脏及其它内脏实质器官表面形成尿酸盐沉积,并出现死亡,使死淘率上升。
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不足,出现软骨症或产蛋疲劳综合症,引起站不起来或瘫痪,让其它鸡踩死。
由于含硒微量因素缺少,可引起啄癖(也可由于疾病或光照太强引起)。
因为见血就啄或当血溅到其它鸡身上,看见血就啄这样而引起全群发生啄癖(包括啄羽、啄肛等),死亡率高达30%左右。
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合理的舍温,特别是夏季应加强通风换气,鸡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可引起中暑死亡。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措施
提高蛋鸡产蛋率的措施摘要蛋鸡的产蛋率是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产蛋率,可显著提高产蛋量,通过分析蛋鸡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提出了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具体措施,为蛋鸡提高产蛋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蛋鸡产蛋率措施提高蛋鸡产蛋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蛋鸡产蛋率对增加蛋鸡产蛋量、增加养殖户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 蛋鸡的生理特征及产蛋规律1.1蛋鸡的生理特征母鸡在生理机能上,开产期(19~24周龄),一方面需要满足产蛋所要的营养,另一方面仍需要满足身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产蛋高峰期(25~42周龄),母鸡产蛋所需要的营养迅速增加,往往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大大消耗母鸡自身的营养储备;产蛋后期(43周龄以后),由于产蛋量的下降母鸡从外界摄取的营养逐渐转入体内贮藏,使母鸡体重增加,腹部脂肪沉积量大增,脂肪成分将卵巢包围,从而抑制了产蛋机能。
所以在产蛋鸡的饲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克服母鸡生理上的不足。
1.2蛋鸡的产蛋规律1.2.1产蛋曲线在标准条件下,将蛋鸡在一个产蛋年度内产蛋率的变化记录,绘制的曲线称为产蛋曲线。
母鸡的产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从开产到产蛋率达到50%,需要3周左右;从50%到进入产蛋高峰,达到90%以上,需要3周左右;高峰期稳定时间较长,然后产蛋率开始下降,到产蛋52周时,约下降30%,达到60%左右,每周约下降0.7%~0.8%,按产蛋曲线变化特点,可将其分为开产期、高峰期和产蛋后期。
1.2.2蛋重变化规律开产时平均蛋重较小,随着鸡群周龄的增长,平均蛋重也在逐渐增加。
在开产期内蛋重增加最快,至40周龄后则增长幅度很小。
1.2.3蛋产出时间规律一天中鸡群的产蛋时间集中在见光后的3~7h。
按早5点30分开始照明为例,上午8点前产蛋占全天总产蛋的8%以下,8点至12点之间占70%以上,12点至下午2点约占15%,下午2点以后约占7%。
每日蛋产出时间,受季节、周龄等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2产蛋鸡的营养需要2.1能量需要产蛋鸡对能量的需要包括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
初产母鸡死淘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初产母鸡死淘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杨聚齐郭志明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07期摘要:现阶段,蛋鸡场蛋鸡的死淘率直接影响着蛋鸡场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初产母鸡由于死淘率相对较高,影响更大。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就现阶段初产母鸡死淘率高的原因,从发病特点、病理变化、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产母鸡,死淘率,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7-0057-02近年来,在蛋鸡规模化饲养的过程中,蛋鸡饲养期死淘率不断升高,直接影响了蛋鸡产业的发展。
国外商品蛋鸡产蛋期死淘率一般为5 %左右,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商品蛋鸡产蛋期死淘率一般为10 %左右,特别是初产母鸡(指产蛋率在5 %~60 %之间的蛋鸡)病死率相对较高,直接影响到蛋鸡的经济效益。
1 发病特点初产母鸡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季最为严重,出现死亡明显增多的异常现象。
在发病初期,蛋鸡群大多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量和饮水量基本正常,产蛋率及肠道均正常。
而病鸡往往在夜间24 h至凌晨2 h发病死亡,或发病的鸡出现瘫痪,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升高,但在之后的饲养过程中死亡率偏高,病程可达数周。
2 病理变化母鸡发病后,经过解剖发现病死鸡腺胃壁很薄,腺胃腺体坏死,腺胃肌胃交界处凹陷穿孔,甚至有饲料漏到腹腔。
泄殖腔外翻,常沾有绿色粪便,输卵管内常有1枚产出的蛋,泄殖腔充血。
3 病因分析现代蛋鸡育种技术使得蛋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蛋鸡的生殖系统发育越来越快,越来越发达。
在蛋鸡开产初期,由于饲养管理中更注重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和光照的刺激,导致母鸡的内分泌系统迅速响应,从而导致卵巢和输卵管生长发育迅速,耻骨开口度增加,物质代谢改变等一系列生理的变化。
初产母鸡在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抵抗力比育成期大幅度降低,此时,病原微生物容易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3.1 光照的影响蛋鸡开产初期,若光照增加过于迅速,则会导致卵巢发育过快,排卵数量较多。
延产500枚鸡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延产500枚鸡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作者:王萍来源:《家禽科学》2022年第05期蛋鸡遗传育种的进步让我们欣喜地看到蛋鸡可以养殖的时间越来越长,产蛋性能越来越好,产蛋率更高,产蛋高峰维持时间更长,死淘率也有了很大改善,淘汰时母鸡存栏数量也更多了。
蛋鸡延长产蛋周期的好处很多,可以节省更多的资源,包括水、土地、笼舍、饲料,还可减少浪费,减少氮磷的排放。
就是说一个鸡场,一栋鸡舍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原来产出更多的鸡蛋产品。
我国14亿人口,平均需要一人一只鸡来满足蛋鸡的供需平衡,现在通過实现蛋鸡延长产蛋周期就可以少养1亿只蛋鸡。
存栏13亿只蛋鸡就可以满足全国吃蛋的需求,同样父母代种鸡、祖代种鸡的饲养量都可以减少,进而减少浪费,节约资源。
实现蛋鸡延长生产周期,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分别是产蛋的持续性和蛋壳的质量。
产蛋持续性是指产蛋高峰维持时间长,产蛋高峰下降慢,产蛋率高。
蛋壳的质量是指蛋鸡生产后期,蛋壳硬度和强度好,褐壳鸡蛋还需颜色好。
这两个方面都能做好,蛋鸡延长产蛋周期就会给养殖户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节约饲料资源,减少碳排放,氮磷排放,实现环境友好。
1 蛋鸡保持产蛋周期的持续性首先,蛋鸡每天产一枚蛋是可行的。
因为在蛋鸡的左侧卵巢上同时有多枚卵泡在发育。
卵泡成熟的原则是24 h之内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
母鸡的卵巢上有超过12 000个卵母细胞,可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成熟破裂并成功释放出卵子,排出的卵子往往在几分钟之内被漏斗部接入,排卵后的卵黄不会进一步发育。
漏斗部分泌包围在卵黄周围的浓蛋白。
卵黄系带的前体在漏斗部形成,卵黄系带是缠绕旋转的蛋白链,在鸡蛋的两端把蛋黄固定在鸡蛋中间。
卵黄大约要15~30 min从漏斗部进入膨大部,膨大部是输卵管最长、分泌最强的部分。
在膨大部经过3.5~4.0 h形成蛋白,包括稀蛋白层、水样蛋白层、浓蛋白层、半固体蛋白层,然后进入输卵管的峡部,在此1.0~1.5 h形成鸡蛋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应如何解决
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是困扰许多鸡场的问题。
在我国,商品蛋鸡产蛋期死淘率一般在10%左右,饲养条件差的鸡场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养鸡者的经济效益。
死淘率高受很多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制。
严格消毒将鸡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用生石灰粉刷鸡舍墙壁,用火焰消毒器消毒鸡笼,用2%~3%的烧碱消毒用具、设备、地面,然后封闭鸡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空置一月左右,新鸡上笼前一天用百毒杀喷雾消毒。
选鸡上笼鸡上笼前必须经过挑选,以保证上笼母鸡健康、整齐和匀称,通常以体重和胫长作为选择标准。
对体重过大过小,病残瘦弱的鸡,要坚决予以淘汰,或视情况另群饲养。
科学配料根据饲养标准,蛋鸡从120日龄开始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以满足体成熟和性成熟的需要,使其同步进行,防止开产后脱肛和疲劳症的发生。
同时要在饲料中添加倍量的维生素AD3、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增强其代谢水平和鸡体抗应激的能力。
如在饮水中添加速补或复合多维,会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一般饲养规模不大的养鸡户最好不要自配料,可选择信誉好、生产规模大的饲料厂家生产的饲料,这些厂家技术力量雄厚,其产品大部分经过饲养试验,效果比较好,可避免一些营养代谢病,减少死亡率。
及时补钙在蛋鸡4月龄起或达5%产蛋率时,应喂给母鸡含钙量高(3.3%~3.5%)的日粮。
在每天的12:00~20:00点给鸡补喂钙质,有助于钙的良好吸收。
日粮中贝壳占2/3、石灰石1/3的钙源饲料,蛋壳强度最好。
当然,最好的钙源饲料是经高温消毒的蛋壳。
充足饮水任何时候都要供应产蛋鸡充足清洁的饮水,因为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
夏季要注意饮深井水,舍温超过35℃时,可在水中加冰块;冬季要注意饮温水,防止水温过低给鸡带来应激。
减少应激新鸡上笼前应倍量添加多维素,适当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转群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密闭鸡舍门窗,防止小动物进入鸡舍;用铁丝网封住排气孔,以防飞鸟进入。
为减少应激,换料应逐渐进行。
刘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