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傩面具艺术的写实-象征与意象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一、南丰傩面具的历史渊源南丰傩面具是南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人物面具,已有千年历史。
南丰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南丰傩面具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南丰傩面具是在 ancector 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是供奉土地神祇的一种宗教活动,后发展为富有民俗色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南丰傩面具形态独特,各具特色。
南丰傩面具的铸造工艺十分玄妙,需要许多生动的手势和舞蹈来展现神奇的精神气质。
二、南丰傩面具的文化内涵南丰傩面具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具有很高艺术历史价值的文化符号,而且还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南丰傩面具的主要文化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话故事的传承和表现。
南丰傩面具中的许多形象都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有关,如四大天王、哪吒、二郎神等。
傩面具作为表达神话故事的一种载体,其意义已经不再是个人感情和思想的表现,而是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载体。
3、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创新。
南丰傩面具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但同时也具有创新力。
这种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
南丰傩面具的传承与创新,凝聚了世代传承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南丰傩面具逐渐走出了传统的祭祀领域,成为一种新型文化艺术产品,精美的南丰傩面具也成为了博物馆、民俗馆等场所的重要展示品。
同时,南丰傩面具也逐渐被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中,成为了一种富有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品。
1、文化衍生品。
南丰傩面具成为文化衍生品的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
南丰傩面具是南丰民间文化的代表,是该地区民俗习惯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南丰傩面具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文化衍生品,其价值在于它的文化背景,是人们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鉴赏的艺术品。
江西傩面具艺术研究
江西傩面具艺术研究作者:蒲兆瑞来源:《大观》2016年第03期摘要:傩文化贯穿中国数千年历史,一方面连接祭祀、驱疫等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傩本身包含戏曲、舞蹈、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
江西傩文化在中国傩历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江西傩面具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正代表着中国传统审美方式。
由于江西地区较完整的保存了中国古代傩文化的基本形式与内容,因此通过分析江西傩面具的雕刻、绘画等艺术表现手法可以进一步了解江西傩的特殊审美逻辑,解读江西傩面具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傩;面具;江西文化一、江西傩面具在中国傩面具发展中的地位傩,亦称“大傩”,起源于原始生活、图腾崇拜并且与巫术意识有关,最初意为“迎神赛会,驱逐疫鬼”。
傩文化是中国历史中非常古老的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主要由傩庙、傩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一个复杂傩仪体系,除美学外更包含其他领域学科多方面的内容①。
傩文化贯穿中国数千年历史,一方面连接祭祀、驱疫等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傩本身包含戏曲、舞蹈、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
其中傩面具在傩文化自身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地位,而江西傩面具作为当代保存较完整的地方傩文化符号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中国古代傩历史中,民间傩和宫廷傩作为两种相互影响的傩形式共同主导了中国傩文化的发展走向。
民间傩作为影响范围最广、形式最基础的傩文化形式一直对中国傩历史的发展有着强大对动力,更在其基础上衍生出了表演形式与象征意味都更加复杂的宫廷傩。
而宫廷傩的出现又引导了民间傩的发展方向与兴衰起伏,中国傩文化的发展历程也随之改变,其中傩面具不仅是绘画、雕刻艺术手法上的具体技艺的成果也作为傩文化中的重要艺术符号经过3000年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态。
现有记载的傩行为起始于商周以前,这一时期的傩仪还保留有大量源自远古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在这个时期的傩仪中人们装扮不仅止于面具,而是趋向于模仿氏族图腾中的动物形象。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南丰傩面具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创意团队开始将南丰傩面具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发挥其文化价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南丰傩面具是中国民间传统戏曲中的重要角色,有着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寓意。
将南丰傩面具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既可以传承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又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传统文化。
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不仅可以保护和弘扬南丰傩面具文化,还可以激发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可以提升产品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南丰傩面具的造型独特,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将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中,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之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可以将南丰傩面具的图案和元素融入到家居装饰品中,使之更加精美和富有艺术感;或者将南丰傩面具的形状和色彩应用到时尚配饰设计中,使之更加时尚和个性化。
这些创意产品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还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南丰傩面具文化是南丰县的地方特色,是当地的一项重要文化资源。
通过将其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可以开发以南丰傩面具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购买。
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加强人们对南丰傩面具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需要注意保护和尊重。
在开发和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时,应尊重南丰傩面具文化的传统,不要简单地进行模仿和复制,而应注重创新和提升。
南丰傩舞
傩 舞 风 姿
红 色 人 物
财神
潭 湖 风 景
上 传说他能驱雷役电,除手握金元宝,右手持金鞭,来到我们面前。据说财 页 神爷的元宝赐给生财有道的正人君子,金鞭打的是见利忘义 下 的卑鄙小人。 一 页
9
桔 园 溢 彩
傩 舞 风 姿 封 面
红 色 人 物
封 底
目 录
潭 湖 风 景
上 一 页 下 一 页
13
傩 舞 风 姿
封 面
红 色 人 物 尤为方相的傩文化演变痕迹。傩面具的材料原有铜制,后多 为樟木或杨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现了新老民间艺人的 精湛工艺和民族的审美情趣。有的傩班面具雕刻后,还要举 行开光仪式,使其充满神灵之气。面具是傩舞的重要特征, 也是"神灵"的载体。南丰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色彩 潭 斑斓,工艺精湛,形象逼真,采用杨木或樟木雕刻,南丰现 湖 风 流传有100多种2000多枚傩面具。 景
封 底
目 录
上 一 页 下 一 页
8
桔 园 溢 彩
傩舞经典人物
魁星
南丰傩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容取材于神话传说、 民间 故事和戏曲故事。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 舞和小舞剧。现在大家看到的魁星就是民间传说的中国古代天 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称为"奎宿",后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 运之神,极受读书入的崇拜。有些人在考试前,先朝拜魁星, 以求神灵保佑,文运亨通。古代称状元为"魁甲"。魁字由"鬼" 和"斗"字组成,魁星的形象自然也被定为一个赤发兰脸的鬼怪。 右手执笔,人手捧斗,意 谓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名字。 "魁星点斗·,独占鳖头"; 今天魁星来到我们面前, 你看他右手执笔,左手捧 斗,双腿半蹲.缩肩撇脚, 腰臀扭动,笔斗翻舞,潇 洒自如,好似胸中涌动万 卷文章,主宰天下学子金 榜题名。愿望。因此,魁 星至今颇受人们喜爱,特 别是莘莘学子的青 睐。据说,魁星可以带给人们灵气,使你才高八,学富五车。 南丰傩舞在北京、山东等地演出时,观众纷纷争相与魁星合影, 以表达希图金榜题名的愿望 。
南丰傩舞作文
南丰傩舞作文《南丰傩舞:舞动中的古老神秘》我第一次接触南丰傩舞,那可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咱们先说这南丰傩舞的样子吧,那舞者的服饰就很有看头。
衣服上的图案都是花花绿绿的,红的像火一样鲜艳,绿的好似那刚刚冒头的青菜叶,那些花纹啊,弯弯扭扭的,就像是工匠在上面随手乱画又有那么一些神秘的规律。
舞者头上戴的傩面具更是一绝,那面具上的五官,夸张得很。
眼睛大得像铜铃,感觉能一下子看穿你的心思;鼻子高挺得像座小山丘,嘴巴呢,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小嘴巴,而是大张着,要不就是微微咧开带着一种憨憨的笑模样。
我去看傩舞表演的时候在一个小院里,那小院周围站满了人,男女老少都有。
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表演。
表演一开始,那些舞者就像上了发条的木偶一样动起来了,只不过比木偶可灵活得多。
他们的动作很有节奏感,脚步啪嗒啪嗒地踩在地上。
我就注意到一个舞者,他饰演的好像是个神话里的角色。
他一边挥舞着手里那根看起来奇奇怪怪的道具棒,一边像只蹦跶的兔子一样跳来跳去,那脚啊一高一低的,每次落地都扬起一小片灰尘。
看他们跳舞就像是在看一场穿越千年的故事剧。
他们一会儿围成一个圈,像是在举行什么神秘的仪式。
所有人的吟唱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我根本分不出来。
那个饰演神仙角色的舞者突然就跳到了圈中间,其他人都围着他转。
他们的动作特别古朴,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里的人们对傩舞可重视了。
我就跟一个老大爷聊天,老大爷那眼睛盯着表演一刻都不松,跟我说这傩舞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可千万不能丢了。
在这个小地方,傩舞就像他们的宝贝一样,从小孩子到大人,都知道傩舞。
而且傩舞和他们的节日春节紧紧相连。
过年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是傩舞的元素。
小孩子会拿着小型的傩面具跑来跑去。
而那些真正表演傩舞的人,从腊月就开始排练了,每场表演都是尽心尽力。
我就看着这个独特的南丰傩舞表演,看着那些活力满满的舞者,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场舞蹈表演,这是南丰的人们对自己古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热爱,生生不息。
傩神谱系的结构与象征意义初探—南丰县石邮村一份傩“文本”的知识考古
傩神谱系的结构与象征意义初探—南丰县石邮村一份傩“文本”的知识考古殍矗考蠢2007.6傩神谱系的结构与象征意义初探南丰县石邮村一份傩"文本"的知识考古一陈圣燕章建国【内容提要】人以自己的想象创造了神的系谱,神的体系反过来影响了人的思维,神的出现总是有他特定具体的原因.本文从文本《傩神太子鸣词》的知识考古开始,结合石邮村落发展的特殊背景,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合理的推测,从"事态——心态"入手分析傩神的发展历史和傩舞节目的结构与象征体系.【关键词】石邮;傩神谱系;结构;象征【作者简介】陈圣燕(1970一),男,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兼江西社会科学院傩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章建国(1962一),男,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实验师.(江西南昌330022)在石邮村傩中"八"是个重要的数字,八位伯,八个节目,八类面具神像.石邮村的傩面具一般认为是十二面,其实并不对,总共有十三面,如果按不同的种类来看则有十一种,就是说其中的两类是相同的两个面具——开山和大鬼各有两个.在石邮村当地真正的分类是把相同的归为一类,共八种角色,所以称为八角傩,即傩公傩婆合为一角,大郎二郎合为一角,大神小神合为一角.当正月初一早上,伯(傩班弟子)从阁楼上请下傩面具后,就按下面的排列挂成两排,每天下马后也按这样的顺序排列,初二和初八在族人家里下马也不例外. (左)雷公钟馗傩婆傩公关公开山开山(右)小神纸钱二郎一郎大神大神这样的排列是精心设计的,传统中国在中间是主位,所以中间的为大,右大左小,上大下小.那么八组神的排位应该是傩公傩婆,一郎二郎,关公,钟馗,开山,雷公,纸钱,大神小神.田公田婆(傩公傩婆)可以看成是祖先神;一郎二郎是村落的两位开基祖;关圣在明时上升到尊位,成为压过圣人的武圣人所以排第三;钟馗,开山,雷公,纸钱都是神将,所以接在圣人之后;大神小神是阴间的鬼,所以排最后.这样排位结合了村落历史,体现了民俗信仰中神的具体性.《傩神太子鸣词》是石邮村傩中最重要的一份文本,虽然原稿丢失,现稿是20世纪90年代根据语音重写,有一定的内容无法识别,但这毕竟是一份经过几百年不断完善的文本,并且在石邮村的傩活动中就仅有这样的一份鸣词,请神,上马,下马,拜饭都是这鸣词.这份鸣词虽然在许多研究者的文章和书籍中全文摘出,但只有曾志巩先生对之比较感兴趣,他希望从中清理恢复出石邮村傩传说中的二十四神像.本文打算对鸣词的段落章节,神仙名号的变化做一番"知识考古",理清其中发展的线索.本文认为鸣词中的几个段落是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村落精英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的层积而成的,从中可以探窥傩神系谱的发展历史.鸣词可以分为如下三段:第一段:"立堂(琳琅)敬像(香),十堂祝敬(十方肃静),学太(各代?)敬黑(敬默),三皇进殿,万里(闾)敬(景) 福,召集群仙,天地分明,地土凋匀,明公同庆,大量玄悬(?),堡佑(道由)心学,深家向前(心假香传),香来(烟)为(玉)炉,金尊(心存)九殿(天),真令(灵)夏(下)漫,宣(玄)不(之)令(又)玄,所主(起)所愿,谭世201簪?考古2007.61981年创刊(咸赐)而(如)言.肆(?)敬拜敬(请):拜敬(请)潮州府海阳县城隍尊神."第二段:"壹(一)路朝拜神堂,东各(阁?)有感(?),梅(弥)敬梅(弥)神,江西省建昌府南丰县太平乡五十五都石邮村堡,圣殿奉教傩神太子,诸代傩神,田公田婆,田三太子尊神,冬季(钟馗?)娘娘(?),青帝成(辛)天君,炎帝邓天军(君),中卫华光,二郎元帅,地社殷将军,七星(圣)太子,小神大神.傩神非常(会上),一郎二郎神将,中感玖殿(?),开化文章,至吴(梓潼)帝君,做不文班玄胜(?),佑必误了梅成(?).西感直峰(?),至东至西,接殿关(升)圣帝君,关平周仓,学太(各代)信(圣)将,天地雾地(?),合殿香火,文武有感,梅(弥)梅(弥)神.太尹公传宣后武,历代世(师)尊,请来无任尊玄,壹(一)敬(请)有径(敬),众信其令(灵)."第三段:"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接必(毕)神相,爆竹素酒,三牲昏(荤)合,接待尊神,一切尊敬(神)阶(陛)下,福洲(富足)者,泥(宜)斤淡(清淡)干,钱布艰难,儿女度令(?)(独立),泥(宜)知清水(?)(亲疏),付人间至其者(?),二殿应必(?),叁钱带顶(?),想来九种叁钱,一不再还,保佑信士,家家庆吉,户户均安,南(男)争百福,女纳千祥,保佑老者,世世精健,少者八(无)邪无灾,幼小孩童,麻担(疸)后(痘)水,清水(轻疏)满果(薄过),陆位所秧(?),读书者,功名直号,科甲宣科,耕种者,一籽落泥,万籽收成,求财者,财源胜岁,百事顺通,求行者,顺利君(水陆均)安,好合(汉)相逢,水合和合(?),求福者,福如东海,百福平登,求寿者,寿比南山,江令所叩(?),求嗣者,早生长命贵子,接超众生,众养六畜者,六畜兴旺,吉泰平安,保佑十件等事,件件重新(从心),有景不敢着落祝叩(?),钱财虽小(少),化福(幅)成张."第一段是请神词的引子,主要是表明请神态度.第二段是鸣词的核心,需要请来的神的名单.第三段是希望得到傩神保佑的十件事.本文认为鸣词的核心第二段是关键,通过对它的重新划分和分析,拨开层积在其上的历史尘埃,可以探明石邮村傩中部分谜团.第二段又可分成四小段,这四小段刚好与石邮村傩神庙建设的四个时期相对应.第一小段的大部分是太尹公吴潮宗时期最早的鸣词,"拜敬(请)潮州府海阳县城隍尊神"是追溯傩的由来——潮州海阳.这段的傩神名字奇怪莫测,很不统一.有俗神名田公,田婆,钟馗娘娘,小神,大神.有道家神灵中卫华光,二郎元帅,七圣(星)太子.也有儒家神名青帝辛天君,炎帝邓天君,地社殷将军.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种神名的不统一是因为这些傩神本不是相同时期的产物.最早的傩神应该只有三个,分别是青帝辛天君,炎帝邓天君,地社殷将军,也就是第一大段里提到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燧人,伏羲,神农,三皇历代的说法不一),面具的代表分别是雷公(天),纸钱(地),开山(人),这和甘坊正月十八搜傩时的鹰哥元帅(天),田螺大王(水中),搜除大神(人)的结构是如此地接近.这三神是儒家的神,符合太尹公以茂才举孝廉,并任县令的儒家精英的趣味.这一时期傩的作用是祭厉,突出的是驱逐和安抚鬼神,所以第三段希望傩神保佑的十件事就应不是这时期的.南丰其他地方的傩舞节目的安排一般是这样的:开山先出场, 后接魁星,财神.石邮村的傩舞和南丰其他地方傩舞不一样,它的傩舞结构是开山节目后接着纸钱和雷公,没有临川傩特有的节目魁星和财神,这也从另一侧面证明了早期傩是从外面引进的.这样看来最早的鸣词可能如下:立堂(琳琅)敬像(香),十堂祝敬(十方肃静),学太(各代?)敬黑(敬默),三皇进殿,万里(闾)敬(景) 福,召集群仙,天地分明,地土调匀,明公同庆,大量玄悬(?),堡佑(道由)心学,深家向前(心假香传),香来(烟)为(玉)炉,金尊(心存)九殿(天),真令(灵)夏(下)漫,宣(玄)不(之)令(又)玄,所主(起)所愿,谭世(咸赐)而(如)言.肆(?)敬拜敬(请):拜敬(请)潮州府海阳县城隍尊神.壹(一)路朝拜神堂,东各(阁?)有感(?),梅(弥)敬梅(弥)神,江西省建昌府南丰县太平乡五十五都石邮村堡,圣殿奉教傩神太子,诸代傩神,青帝成(辛)天君,炎帝邓天军(君),地社殷将军.某年某月某日,接必(毕)神相,爆竹素酒,三牲昏(荤)合,接待尊神,一切尊敬(神)阶(陛)下.第二次修建"定傩神庙"确定了傩面具的数量,并丰富了傩舞节目.这次"定傩神庙"的重建是在石邮村经历了嘉靖四十年的流寇事件后,村落死亡了很多村民.因此在前面三神像的基础上加入了希望家族繁衍的生殖神(祖先)田公,田婆,因为田公与地社是傩神谱系的结构与象征意义初探——南丰县石邮村一份傩"文本"的知识考古相同的神,这里重复出现,所以应是在不同时期加入的;另吸收了本地的一些傩神钟馗娘娘,小神,大神;道家神灵中卫华光,二郎元帅,七星(圣)太子(按道理应该是七个,但这里可能是不明情况,只记名字,就七合为一,在乐安东湖七圣也是当作一个神供奉)也被整合进了傩神体系.本文认为石邮村的傩神定为I1类l3神像就在这个时期,并不是如所传说的是24神像.通过比较发现在南丰傩舞三兄弟的三村庄中有两个村庄都是十三神像,而且都是供奉太子傩神,那么这样看来十三个面具并不是石邮村独有的,而可能是早期傩班的共同特点.第三段希望傩神保佑的十件事也应是这时期加入的.第三次重修傩庙,因为是在新的王朝,家族沉寂了210年后,重修家谱让家族精英认为迎来了发展的新纪元,为了强调家族的团结,把中卫华光变成了一郎,与二郎元帅配合成了兄弟,因此在这里特别突出一郎二郎神将的地位,把其单独再请一次,所以鸣词里就两次提到二郎,并在傩神殿里把他们挂到了主要的位置,从钟馗,开山,雷公之后,提到了他们之前.这也就是为什么石邮村的一郎是三只眼,而二郎是两眼的缘由吧!又因为在清初关公被尊为忠义神武关圣帝君,且指定春秋二祭,在这前提之下,关公也被整合到了傩神中,顶替了原来的七圣太子,并且把他的位置提到了钟馗,开山和纸钱的前面,至此石邮村完成了傩神的建构.第四小段是在光绪十八年吴其罄提议把太尹公陪祭傩庙后而再次加入的,突出太尹公的傩引进者的地位和身份.把他当成开山祖师来对待,在傩神庙里, 我们可以看到在傩殿的右侧设太尹公塑像和纸书"历代启教演傩先师神位",鸣词里也是"太尹公传宣后武,历代世(师)尊",两相比较有着太多的巧合.石邮村的傩舞节目的安排:开山,纸钱,雷公,酒壶,凳子,双伯郎,关公.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安排,有什么象征意义?本文认为开山是驱,驱逐的是外鬼.就是对家族不利的鬼——比如被太尹公打死的彭文杰和攻荷石寨时死亡的流寇,他们是外来的对家族和村落不利的鬼魂,会为害一方,所以要驱逐.纸钱是抚,安抚的内鬼——家族祖先,安抚好祖先就会保佑后人,福泽后代.雷公是为了风调雨顺,上天降福,在中国农业社会,靠天吃饭,所以风调雨顺最重要.傩公傩婆,代表夫妻和睦,饴子逗孙.判官是天下太平,人鬼同庆.双伯郎是兄弟友悌,共同进步.关公是忠义的象征,以他结束,把家族的情感升华至对国家和帝王的情感.八个节目如各用一字来说明:驱,抚, 顺,和,乐,安,友,忠.除前两个节目具有仪式性外,后6个节目都是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前两仪式性的' 节目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后面的愿望.在"中文中的宇宙二字,都有表示房屋的宝盖形,中国人就是从自己的房屋之中去体会宇宙的,中文的天字就是人字上面一横,中国人就是在自己的日常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天道的.因此中国文化之道不是一个纯客观的外在于人的道,而是在人之中的道."所以"神界高于人间,神明高高在上,造神无非是有求于神,乞愿神的护佑.然而民间神本来就起源于民间,又为民间崇奉,所以凡人又把自己的禀性赋予了神灵,不仅凡人具有的喜怒哀乐神也具有,而且凡人的种种劣迹也常常会表现在神的身上."这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这节目中展现了一种大融合,人,神,鬼的大一统,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的状态.注释:【l】曾志巩.江西南丰傩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6月,第276—277页.【2】曾志巩.江西南丰傩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6 月,第390—399页.【3】''荣登表".吴氏重修族谱卷首【M】.光绪十八年重修版,第88页.【4】章军华.解构江西抚州傩俗中的青蛙信仰主题意义.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研讨会论文,2005年5月.南丰,广昌,宜黄,乐安等县各个乡傩班中,均有"魁星"角色.……"跳魁星"节目是抚州傩俗中最为普通的现象,后被戏曲化引入戏曲开场祭祀仪式中.【5】南丰宋末元初的诗人刘镗《观傩》诗中就有"奋髯瞠目起婆娑,众邪一正将那何?",有钟馗和鬼神的节目.【6】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江西分会筹委会编印.《傩舞资料——江西部分地区》,1962年7月,第35页:"东湖有傩神庙,殿中有清源,七圣,金毛三个神象",有"七星"单人舞节目.【7】二十四神像只是一种传说,在江西的不少地方都说分为文傩十二神和武傩十二神,但不是厌倦遁走,就是被水冲走,剩余十二神像.【8】陈圣燕博士论文.傩神谱系考——双伯郎.【9】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lO】贾二强. 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尧水根】203。
南丰非遗傩面具雕刻技艺及其形意艺术
南丰非遗傩面具雕刻技艺及其形意艺术作者:巩莹来源:《收藏与投资》2022年第03期摘要:傩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文化,傩面具是傩舞、傩戏中的祈福道具,是傩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丰傩面具在千年的发展中不断传承与创新,孕育出独具南丰特色的面具文化和艺术情韵,在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傩文化和傩面具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南丰;傩面具;艺术情韵;文化内涵傩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面具作为傩事活动的重要道具,在傩文化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张道一先生的《张道一论民艺》曾将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比作“张果老倒骑驴,往后看朝前走”[1]。
江西傩面具作为当代保存较完整的地方傩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近年来已经成为傩文化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傩面具的雕刻技法、造型特征、色彩以及纹样的使用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梳理南丰傩文化的美学特征与文化象征,尝试性探索傩文化未来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一、傩面具文化概述农耕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缺少科学性的理解,为了生存和繁衍,只能寄希望于上天,由此产生了对客观现实不存在的“神明”的崇拜和迷信。
“傩”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难”,寓意当人们遇到天灾人祸时,傩就会到来解除危难。
傩文化扎根于民间,艺术形式原始、古朴,包含了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夹杂些许迷信的色彩,却无损其艺术灵气。
南丰人直到现在仍然遵循古礼,手举傩仪,面戴傩面,跳着傩舞,以求能驱鬼除疫,祈福消灾。
无面不成傩,傩面具造型各异,灵活生动,是傩仪、傩舞、傩戏的重要道具,更是傩文化的浓缩与代表。
傩面具作为傩事活动的重要法器,是持有者进入傩坛世界的媒介。
傩面具的创作服务于傩戏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从戏中走出,以艺术品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
抛开傩舞、傩戏的使用需求,南丰傩面具拥有古朴深厚的造型,生动形象的雕刻面貌和大胆的色彩風格,具备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南丰傩面具是江西南丰县地方传统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南丰傩面具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形式以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介绍南丰傩面具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南丰傩面具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一种具有独特形象和较高艺术价值的面具,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南丰傩面具的特点是造型逼真,表情生动,色彩鲜艳,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它不仅是南丰地方民间戏曲表演中的重要道具,也是一种具有象征和祈福意义的民俗文化载体。
南丰傩面具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生命、幸福的向往和祈福,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体现了南丰人民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态度。
其次介绍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形式。
在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下,南丰傩面具可以通过与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来进行创意应用。
可以将南丰傩面具与现代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
南丰傩面具也可以与时尚设计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代感和时尚元素的生活用品,如T恤、手机壳、手表等。
南丰傩面具还可以通过动画、电影等媒介形式进行创意应用,将其具有神秘和诱惑力的形象展现给更多的观众。
探讨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效果。
南丰傩面具的应用可以为文化创意产品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使其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南丰傩面具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民俗意义可以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激发起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南丰傩面具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结合,也有助于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
傩舞的原生态艺术特色江西南丰傩舞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本文对传统南丰傩舞舞蹈动作的特点、服饰的艺术特色、音乐的风格、形式、种类及南丰傩舞面具形成的渊源和规律进行整理和分析,阐述南丰傩舞鲜明地方风格和独特神韵特色的同时所表现出的艺术特征。
江西南丰傩舞文化历史悠久,傩风盛行。
与周边省市的傩文化相比,南丰傩舞更古老稚拙,更粗犷豪放,更具原生态特征。
它们大多保存了古老的驱疫逐鬼的祭祀内容,融合了明清时期社祭中娱神乐人的习俗,渗透了社祭的神人角色,显示出了传统的科举进仕文化主题和人文精神的内涵[1](P141-145)。
南丰傩舞的这种历史渊源和浓郁的原生态性质,决定了它在动作、服饰、音乐、面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南丰傩舞的舞蹈艺术特色南丰傩舞的舞蹈形式,有大傩仪式舞和大傩娱乐舞两种。
大傩仪式舞不多,大傩娱乐舞主要是借娱神而娱人,分为单人舞和多人舞。
单人舞,由一人表演、结构完整、塑造人物并抒发人物内心感情。
多人舞,大多由两人以上表演、结构完整、有独立主题、内容和一定的情节。
不管是大傩仪式舞还是大傩娱乐舞,也不管是单人舞还是多人舞,其舞蹈特色都十分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戴面具表演。
面具是古傩的主要特征,南丰傩舞都脸戴面具,身穿彩衣,手持道具,合着音乐,应着节拍,霍然起舞。
演出时“手脚弯钩身段圆"是傩舞基本动作的规律。
艺人戴不同的面具,依照着规律,配以不同情绪音响节奏,可刻画出不同性格的人物。
傩谚云:“发怒晃头笑抖肩,手舞足蹈顺一边,快慢缓急看人面(指角色),一举一动合鼓点。
”二是具有鲜明的节奏性。
因傩舞戴面具表演,作为舞蹈三个基本要素之一的舞蹈表情由于面具表情的固定,而无法表现多样化。
这使得舞蹈另一基本要素——节奏显得更加鲜明。
许多表现英雄神将的独舞和双人舞,都力度强、速度快、幅度大,具有粗犷豪放、雄健明快的风格。
三是具有巫舞特征。
禹步手诀是临川傩舞的一个重要特征。
南丰傩舞通常有五种巫步、四种手诀。
试论南丰傩舞的艺术特征
试论南丰傩舞的艺术特征作者:张弛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11期张弛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深受楚文化影响,崇巫好祀,祭祀“跳傩”十分活跃,是傩文化的重要分布区。
而江西傩舞,又以南丰最负盛名,南丰被誉为傩舞之乡。
与周边省市的傩文化相比,南丰傩舞更古老,更具原生态特征,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
南丰傩舞的这种历史特性,决定了它在动作、服饰和音乐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南丰傩舞舞蹈特征南丰傩舞舞蹈形式有两种:大傩仪式舞和大傩娱乐舞。
大傩仪式舞并不多,而大傩娱乐舞一般是借娱神而娱人,可分为单人舞和多人舞。
不论大傩仪式舞还是大傩娱乐舞,也不论单人舞还是多人舞,舞蹈特色都很鲜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戴面具表演。
傩面具象征着神祗,也是驱疫的符号。
南丰傩艺人根据自己想象,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融合在一起,模拟出一个个傩神。
他们以刀代笔,雕刻出千容百面的人物形象。
南丰傩面具一般用樟木、杨木、梓木雕刻,习惯于明亮新鲜的单纯色。
表演者戴不同面具,配上不同音响节奏,可以刻画出不同性格的人物。
二是带有巫舞特征。
南丰傩舞包含禹步手诀,有五种巫步和四种手诀。
步伐用“走八卦”的方位完成,一般是跳“四方”。
方位面向须背北朝南,即先上后下,“乾”在上,为天为大,代表刚健,“坤”在下,为地为卑,代表柔顺。
舞者手部常出现道教手诀,这些奇异的舞蹈形态,源于人们宗教情感的需要,呈现出以形达意的超凡神韵。
三是具有很强的节奏。
傩舞表演者戴着面具,虽然面部表情无法实现多样化,但傩舞的节奏比较鲜明。
很多表现英雄神将的南丰傩舞,都有力度强、幅度大、速度快的特点,呈现出明快、豪放的风格。
在南丰独舞节目《开山》中,表演者左手做“香火诀”,右手持钺斧,左拉右挡,上劈下砍,进退蹦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二、南丰傩舞服饰风格跳傩舞必穿傩服,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活灵活现、神秘莫测的傩世界,来实现人神沟通的目的。
傩服是人们对生活的再创造,表现出南丰人民的独特认知和审美体验。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南丰傩面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面具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傩面具在中国南方地区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成为了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研究傩面具文化,并将其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
本文将探讨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其在当代文化产业中的发展与创新。
我们来了解一下南丰傩面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南丰傩面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傩舞仪式,是一种用于祭祀、驱邪和庆典活动的面具,具有深厚的宗教意义和民间信仰内涵。
傩舞是中国传统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者身着傩服、戴傩面具,在庙会或民间集市上表演,以驱邪祓疫、祈福祈祥。
而南丰傩面具则是中国传统傩舞中的一种面具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南丰傩面具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神秘的形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
南丰傩面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傩面具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元素,应用于工艺品、服饰、礼品等领域。
以傩面具为主题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可以突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需求,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消费产品。
傩面具还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作素材,启发艺术家创作更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
艺术家可以借助傩面具的形象和意义,创作出具有现代艺术风格和审美特点的作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内涵。
为了更好地将南丰傩面具文化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并进行适当的创新。
需要加强对南丰傩面具历史、文化内涵和工艺技艺的研究。
通过深入挖掘傩面具的起源与发展,传承其制作工艺和审美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潜力。
需要加强对南丰傩面具与当代社会的对接与创新。
应用傩面具文化要遵循时代变迁的脉络,结合当代审美需求和文化市场走向,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以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南丰傩舞看民间传统傩面具的创作
[关键词] 南 摊面 创 丰 具 作
一、 南丰与帷文化 南丰摊舞, 俗称“ 跳滩”是沿袭古代驱 , 鬼逐疫的仪式— “ 驱摊” 演化而来的舞蹈。 按其表演内容大致分为文摊和武滩两种, 同 时还有和合舞、 赓溪竹马舞等多个分支。 每逢 喜庆场面或重大节日, 摊班成员便戴着造型 各异、 古朴华丽的滩面具, 伴随着鼓乐吹奏, 到各村各户进行表演。 南丰摊舞流传有近百 个节目, 内容主摊是中国从古至今很普遍的 一种传统文化, 在全国众多的摊文化遗存地 区, 南丰成为中国第一个“ 滩舞艺术之乡”这 。 里有繁盛的文化艺术, 历史名人众多, 是宋代 “ 唐宋八大家” 之一曾巩的故乡, 这里位于江 西省的东部, 属于低山丘陵区, 境内有盯江,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 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日照充足, 无霜期长, 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丰 富。 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 人们一年有一 半的时间与泥土为伴, 为了给枯燥的农闲生 活增添情趣, 这里的歌舞戏曲盛行, 民间文艺 丰富, 且世代相传。 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 —
头盔或头饰。 这一类是角色最多的。 ) 道 有(1 释仙佛类, 很多摊面中与寺观坛庙菩萨同名 的, 以菩萨造型为依据, 大多不着金装, 比如: 雍容华贵的玉黄大帝、 睿智亲切的 佛祖、 端庄 秀丽的观音、 笑容可掬的弥勒等。 神将军 (2 ) 摊面中英雄神将较多, 造型多有头盔。 驱疫仪式或作驱疫舞蹈的神抵面具。 (2)民间 士类 , 俗神面具, 如:土地、 神、 门 灶神、 摊公、 摊婆、 年长的剑眉有须, 面色深沉, 威风凛凛, 比如: 黑脸的赵玄等。 年轻的剑眉隆 魁星、 福星、 禄星、 寿星、 喜星、 等等。 凡为民间 红脸的关公 , 广泛信仰和为乡人祈福纳吉的福运之神的 鼻, 面目清秀, 英姿勃勃, 比如:马元帅、 金刚、 连山太子等, 均作白脸。 军士 面具。 )道释神仙面具, 3 ( 如:女蜗娘娘、 玉皇大 一郎二郎神将, 帝、 太白金星、 雷母、 张果老、 何仙姑、 如来佛、 类或裹硬巾, 或红发红鬓。 脸色鲜明, 勇猛刚 观音、 弥勒佛、 ( 封神榜) 《 等等o . ) 西游记) 《 . ) 跳 毅, 如;红脸和绿脸的回子, 储脸的打旗和承 八仙入节目中, 属于佛、 道两教神抵体系的角 旗。 俗神俗人类, (3 ) 摊面中此类角色身份复 但都以世人的善面出现, 没有凶相。 比如: 色及神话人物, 均列此类面具。 英雄神将 杂, (4 ) 作员外郎打扮的禄星、 面具, :如:周文王、 姜子牙、 蒙恬、 王剪、 孙悟 吏部天官形象的福星、 空、 牛魔王、 等等。 封神榜) 《 刻 . ) 西游记》 城三 老态龙钟的寿星、 年青厚道的许仙、 天真活 国演义) 《 . ) 孟姜女) 《 . ) 杨家将》 节目中的一些 泼的哪咤等都按世人形象塑造。 奇异人物 (4 ) 摊面中属于神话小说中的角色, 以小说描 传奇英雄及一些帝王、 军士的面具多属于此 类, 如三头六臂的殷郊、 长手的杨 眼中 类。 (5)精怪动物面具, 如:猿精、 蟾精、 瑚狐、 鲤 写为依据。 鱼精、 蛇精、 白 青蛇精、 等等。 大摊舞及摊舞剧 任等。 西游记》 白蛇传》 ( . 中的精怪动物的面具多 南宋永嘉南戏(或称温州杂戏)产生后几十 《 3、 动物人格型。 精怪动物面具。 基本造 年, 南丰就已经流传。 现今与南丰相邻的广昌 列为此类。 世俗人物面具, 但又保留动物的形象特 (6 ) 如:孟姜女、 范喜 型是将动物人格化, 县甘竹一带流传专演孟姜女故事的“ 孟戏” 良、 高员外、 高小姐、 书生、 许仙、 渔翁、 牧童、 征。 一般分为两大类: 1)大型的动物面具, ( 模 尼姑、 和尚、 等等。 多为摊舞、 摊戏节目 拟动物形象加上人的表情, 或夸张人的面容 (有的称摊戏), 学者们认为就是南戏的遗存。 村姑、 如:猴脸的孙悟空 , 机灵 二、 南丰帷面具的创作取向 中普通人物的面具。 吞兽、 (7 ) 加官、 回头、 功 加上动物某些特征。 面具是摊戏表演的一大特色。 就南丰而 曹、 等等。 此类面具与滩面角色相同。 乖巧, 猪脸的猪八戒, 头长牛角的牛魔王, 人 言, 更是滩的象征, 没有面具就不成摊班。 面 (二)造型特点 面型的金钱豹, 面饰豹斑。 小型精怪面具, (2 ) 具在驱摊仪式中是神抵的载体, 在滩舞表演 南丰摊面具作为一种雕塑艺术, 虽然造 多以人的面容加头上小动物装饰来表示。 男 中则是角色的装扮。 古朴的面具演绎出鲜活 型不一, 千容百面, 异彩纷呈, 但观其大要, 大 精怪如乌龟精、 虾精等, 色泽深暗, 面饰花纹, 历史。 摊面具是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产物。 致可分为三类: 或凶狠狡诈, 委琐丑陋, 女精怪如白蛇精、 青 从人类最初对太阳、 大地的崇拜, 到对神明的 1、 神兽结合型。 造型特点是神、 兽的 蛇精、 人、 鲤鱼精、 蚌壳精、 眉弯目 脸白 等, 秀、 唇 或俊俏秀丽、 或妖冶妩媚。 如:火眉豹眼, 兽角撩牙, 红发剑鬓, 深 红、 崇拜, 透露了远古社会形态演变的隐秘信息。 融合。 经过上千年的演变, 历史上一些英雄人物也 脸宽嘴, 颜色绘有花纹, 并隐藏一些神秘符 三、 南丰摊面具的制作工艺 进入了神的殿堂, 成为善良、 慈祥、 勇敢和正 号。 面具的雕刻历来是神圣的事情, 雕刻面 如:开山, 公, 魁星等。 雷 纸钱, 义的化身。 摊面具也因此更加丰富, 更受贫苦 2、 人物肖像型。 基本造型是人的面容加 具的民间艺人.在他们长期的艺术实践中, 形
写南丰傩舞的作文
家乡南丰的傩舞作文400字
家乡丰的傩舞作文400字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给大伙儿讲讲我老家南丰那独树一帜的傩舞文化。
南丰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一个小县城,但是当地的傩舞文化可不小,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每到农历正月十五,全县各地就会举行盛大的傩舞庆典活动。
傩舞的盛况可真壮观啊!扮演"傩佬"的青年们身穿绚丽多彩的服饰,头戴狰狞的面具,腰系铃铛,手持彩旗和木剑。
他们随着振奋人心的锣鼓声,翩翩起舞,或扭动腰肢,或挥舞手中的道具。
整个舞蹈动作潇洒飘逸,令人难忘。
除了舞蹈,傩戏也是傩舞文化的重头戏之一。
戏曲演员们或扮作妖童,或扮作神将,在台上表演精彩的剧目。
有些戏份甚至蕴含了当地的民间传说,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了解了乡土文化的渊源。
傩舞不仅富有艺术价值,更蕴藏着人们祈求新年平安顺利的美好祝愿。
看着那些活力四射的年轿们,你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喜庆氛围,仿佛新的一年就要从这一刻开始了。
啊,每逢想起家乡的傩舞,我就觉得热血沸腾,浑身充满力量!这种独特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珍惜和发扬光大啊。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南丰傩面具是江西省南丰县的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南丰傩面具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中,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就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一、南丰傩面具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南丰傩面具起源于古代巫教的傩仪,在演绎巫傩舞的过程中,傩面具成为了一种必备的道具。
南丰傩面具的制作工艺独特精湛,采用竹木为骨架,以泥塑、彩绘、装饰等工艺制作而成,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丰傩面具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南丰傩面具是巫教信仰和宗教仪式的产物,反映了古代南方地区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生活习俗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痕迹。
南丰傩面具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南丰地区乃至整个江西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2.工艺制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工艺制品以南丰傩面具为设计元素,推出市场。
南丰傩面具仿制品、手工艺品、装饰品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这些工艺制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为南丰傩面具的传统文化赢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和传播。
3.文化旅游南丰傩面具作为南丰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已经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不仅在南丰县设立了南丰傩面具博物馆,还举办了南丰傩面具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南丰傩面具文化旅游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更为南丰傩面具的传统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对其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更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南丰傩面具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更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
赣傩面具:传承千年的古老表情
赣傩面具:传承千年的古老表情宁都黄石中村──七十二侯文官摄影梅联华宁都黄石中村──东大神摄影梅联华宁都黄石中村──白面东大神摄影梅联华南丰菜溪乡上三塘──法海摄影梅联华南丰菜溪乡上三塘──傩公摄影梅联华已有千年历史的赣傩,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其中傩面具的雕刻艺术已超过了宗教祭祀意义,正日渐成为引人瞩目的民间工艺品,并凸显其独特的收藏价值。
2005年6月,在南昌首次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展出了一千多件汉、唐、明、清时期的赣傩面具,一时间引起诸多中外傩文化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已有千年历史的赣傩,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历史久远、形态原始、品类丰富且自成文化体系而蜚声海内外,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不可多得的“活化石”。
千百年来,赣傩在江西各地一直十分盛行,至今仍有25个县市每年傩事活动不断,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近250种。
随着近年来傩文化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与之相关的收藏和研究也日益升温,傩面具即是其中一项。
千年之“傩”傩,亦称“大傩”,其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有关,意为“迎神赛会,驱逐疫鬼”。
傩文化是中国较为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由傩庙、傩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一个复杂整体,更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傩事便被记入了国家典章,那时每年春季都会在国都举行“国人傩”,秋季举行“天子傩”和“大傩”,在民间则有“乡人傩”。
先秦文献记载,举行傩礼是为了调理四时阴阳,以求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汉唐时,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已传入东南亚。
北宋末期,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开始向戏剧和娱乐方向发展。
元代因信仰不同,傩礼曾一度受到排斥,直到明代才有所恢复。
清时,宫廷不再举行傩礼。
然而与宫廷傩不同的是,在《论语?乡党》中有所记载的“乡人傩”则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
南丰傩面具艺术-最新资料
南丰傩面具艺术[主题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傩是历史悠久的一种具有宗教性和艺术性的社会文化现象。
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
据记载,南丰傩舞起于汉初,宋代由于宋室乐艺伎和流散艺人带来京都的文化艺术,使南丰傩戏趋于成熟;明清两代,南丰傩进一步完善,并趋于娱乐化,编演了许多新的傩舞节目。
新中国成立前夕,南丰已有傩班上百个,散布于各乡镇。
随着“乡傩”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
2005年底,全县有130多个傩班、2000多个民间艺人,保留了100多个具有原生形态特征的傩舞节目和100多种、2000枚傩面具,加上不同风格流派的傩伴奏音乐、服饰道具等,构成独具特色的南丰傩文化。
南丰傩文化的丰富厚实,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南丰傩也成为研究中国傩文化的一个热点。
自1991年以来,已有数十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南丰观傩和考察。
中央电视台,江西、天津电视台及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等相继拍摄傩文化专题片。
1992年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1996年国家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南丰傩面具艺术也已演变成为一种南丰傩独特的工艺品和历史的见证、文化与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南丰历史、民俗、美学不可忽视的资料。
南丰傩面具的制作不仅需要手、眼、脑的并用,还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
“走进南丰傩面具艺术”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础,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学生可获得积极的劳动、审美体验和多种情感体验;在学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制作,进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还综合运用了学生已有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接触过多种南丰傩面具,但很少有学生对南丰傩面具有深入的了解。
在考试指挥棒下,学校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出现了许多分高能力低的怪现象,导致学生想象力不丰富、动手能力差。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南丰傩面具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南丰傩面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傩面具源自中国传统的傩神文化,其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寓意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加入到南丰傩面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
本文旨在研究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
一、南丰傩面具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南丰傩面具,是指中国南丰地区的特色面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南丰傩面具的制作工艺独特,其造型丰富多样,颇具装饰性和艺术性。
南丰傩面具承载着当地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南丰地区的傩神文化源远流长,傩面具是傩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傩神是中国古代祭祀的对象之一,被视为可以驱邪辟邪、祈福保佑的神灵。
南丰傩面具通常在一些特定的宗教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使用,具有一定的神圣意义。
由于南丰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和形态在当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1. 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和特点文化创意产品是指以文化内涵为主要基础,通过创意设计和生产制作的产品。
它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理念相融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打造出新颖有趣的产品形态和使用功能。
南丰傩面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 南丰傩面具的文化挖掘和创新设计南丰傩面具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首先需要进行文化挖掘和深入了解。
通过对南丰傩面具的历史、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掘其独特之处并进行创新设计。
在保留南丰傩面具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可以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和创意理念,设计出更具时代感和审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品。
3. 南丰傩面具的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南丰傩面具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丰傩面具艺术的写实\象征与意象
摘要:南丰傩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其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其制作和使用中由浅入深,表现出其艺术的写实、象征和意象的特征。
关键词:南丰傩面具;象征;意象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98-01
江西南丰傩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之一,
在2006年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序号110,编号ⅲ-7傩舞(南丰傩、婺源傩舞、乐安傩舞)。
而傩面具作为傩舞、傩戏中的主要道具,既是傩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同时又能独立存在,有着独特的艺术情趣和艺术价值,并且有着其自身的继承性,连贯性和完整性。
这些南丰傩面具质朴奇异的五官形态、夸张强烈的性格表情、富有意趣的神秘符号,忽而使人觉得坦白浅露,妇孺皆晓;忽而令人感到疑惑难解,莫测高深。
通过那些光怪陆离的表象,用历史人文的眼光来审视它们,可以发现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民俗的、心理的种种底蕴,体味到艺人们的浪漫奇想和惊人的创造力。
任何艺术作品的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体现出来,才能成为可欣赏的艺术作品。
用来表现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表现手段,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
傩面作品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每个傩面的具体形象。
傩面作品的内容,必须通过每个傩面的具体形
象来体现。
所以,每个傩面形象都蕴含着一定的内容。
例如:表现吉祥如意的和合、歌颂忠贞正义的关公、勇武凶悍的开山、驱灾避邪的钟馗、代天惩恶的雷公、笔点功名的魁星、招财进宝的财神等等,每一个傩面无不注入木雕艺人的真情实感。
纵观各种傩面作品,可以看出木雕艺人以他们质朴的感情、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浪漫的创作手法,创造出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傩面形象。
艺术作品内容的表达必须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
在长期的实践中,木雕艺人创造了无比丰富的傩面语言,如大量出现在傩面作品中的刀法、阳刻、阴刻、高浮雕、浅浮雕,还有点、线、面这些构成元素,都是因为雕刻这个特定的工具形成的。
这些形象元素的存在,无一不是以民间生活为摹本产生,南丰虽然有竹马这样的军傩,但是南丰毕竟不像贵州那样以军屯和军傩为主,所以南丰傩面具的形象中,武将形象寥寥,即使出现武将形象,也远没有贵州面具那样华丽的帽饰和帽翅。
南丰傩面具的形象大多数都是民间常见的世俗人物的写实或者夸张,这种写实为主的面具是南丰傩面具中的主要组成。
木雕艺人称之为“菩萨看寺庙,俗人看世上”。
虽然南丰傩面具形象元素多是写实,但是仍然有很多夸张变形的面具形象,夸张变形是傩面艺术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
夸张变形并非单纯的玩弄形式,而是对艺术本质的强烈表现。
只有把那些纷杂平凡的元素去掉,把富有个性的元素夸张突出起来,才可能揭示出形象中最本质的特点。
“带有特定含义的图案符号同时又成为刻画
身份、性格及其他特征的素材”。
例如:表现傩面这些充满民俗、信仰、宗教色彩的主题,只能按照”天地人心意,物象由我裁”的原则,他们将雷公、开山、钟馗等形象的五官表情刻画得气势非凡,充满激情与幻想,而这种激情与幻想的内容是离不开夸张变形的艺术语言的。
这种夸张是以突出傩面具主题的象征图像为方法的。
无论是面具的形象,装饰图案还是色彩都是如此。
歪嘴的傩婆,尖嘴的雷公,妩媚的白蛇,土黄的土行孙莫不如此。
这些傩面具的造型体系,无论从构成观念、时空观念还是色彩观念来看,起决定作用的都是“主观意象”,其实这个词的本身就已经昭示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与随意。
因此也有人将这种造型方法称之为随意性造型,“民间艺术家在创造形象时较少理性色彩,他们的创造方法倾注着浓厚的意念成分,人们习惯将这种造型方式称为
‘意象造型’。
”这些傩面艺术是我们先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物化,是从主观意象活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
在这个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就已经充满了对种种神秘力量的幻想,创造了这样一批在感觉上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是有着无形力量的形象。
在他们的观念积累中,鬼魂、精灵、动物等构成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于是,他们也就创造出无以形容的虚幻、自由浪漫的形象。
例如:傩面开山形象,赭底花脸,头顶生角,额中有写着“开山”二字的圆镜,火一样的大眉,暴突的双目和挺直的鼻子,宽大的嘴角突出两颗獠牙,其形象显得格外凶悍威武。
这些傩面不像一般的艺术那样致力于解决结构、造型,色彩等局部问题,可却有着特殊的韵律变化和特殊
的精神要素。
它在结构,造型、色彩方面的主观意象性,足以说明它的真正艺术价值。
南丰木雕艺人将这种意象的方法简称为“精怪要默想”。
傩面具作品的内容,虽然是表现雕刻艺人对生活的认识、情感态度及艺术的趣味,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但也并非是纯属主观的东西。
傩面中的和合、开山、关公、钟馗、判官、雷公、魁星、财神等每一枚傩面都和民间艺人的生活、生产、生命紧紧相连。
他们热爱并熟悉这些神祗形象,满怀激情地去表现他们,通过这些神祗形象,寄托了艺人们对吉祥、除恶、镇宅、繁衍等种种美好的愿望。
在这里,形象功能与美学内涵取得了统一。
它们凝聚了一个地方世代相袭的民风民俗,浓缩了一个地方长期流行的传说和信仰。
一枚枚傩面,能够唤起人们的乡思乡情和民族情感,给人们带来深厚的文化价值,广泛的审美价值,独特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符均.浅论巫傩面具的艺术特色[j].文史杂志,2002,(06).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
社,2002,(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