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
1. 运动与力
1.1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系
2.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率、速度、加速度)1.2 力的描述
1.牛顿第一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4.万有引力定律
1.3 力和运动的应用
1.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3.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和应用
2. 物理光学
2.1 光的反射
1.光的传播和反射
2.物体的镜像形成规律
3.镜面成像的规律
2.2 光的折射
1.折射现象及规律
2.光的折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3 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及其原理
2.彩虹的形成
2.4 光的波动性
1.光的偏振和干涉
2.光的衍射及其应用
3. 物理电学
3.1 电荷和电场
1.电荷基本概念及性质
2.电场基本概念及性质
3.电场强度的计算
3.2 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2.电阻的基本概念及测量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3 电磁感应
1.感应电动势的发现和表示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感应电磁场的应用
4. 物理天文学
4.1 地球运动与日月食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
2.日全食、日偏食和月全食、月偏食的形成原理及规律4.2 星空和天体运动
1.星座的形成和表示方法
2.行星的基本运动及规律
3.恒星的运动和分类
4.3 宇宙的基本结构和发展
1.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2.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
3.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1.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和转化条件;2. 物体周围的温度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相互接触的其他物体的温度也有关系;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的传递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总热量守恒;4. 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理想气体的特点和状态方程,实际气体的不可压缩性和稀薄性;5. 气体的压强:气体分子碰撞壁面产生的压力与气体的数量、分子速度和壁面积的关系;6. 气体的体积:气体分子流动时所占据的空间与气体压强和温度的关系;7. 简单机械原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8.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位移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9.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10.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和受力大小和方向的关系;11.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12. 动能和动能守恒: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动能在力的作用下的变化与力的大小和物体位移的关系;13. 功和功率:对物体施力所做的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4. 重力和重力势能: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5. 弹簧力和弹力势能: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力和弹簧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6. 系泊尔定理: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的运动和受力分析;17. 摩擦力和摩擦因数: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8.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建议参考教材或参考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直径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三、内能1.内能(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 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从微观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个物体, 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的温度越低,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是宏观的, 内能是微观的)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 比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精华 (推荐)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名师剖析必考知识点,值得下载打印背诵)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重点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知识点重点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我们了解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课程中,有一些重点的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一一梳理。
一、力的概念和力的计算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或产生变化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公式为 F = m × 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二、力的效果和力的合成1. 力的效果:力可以分为平行力和平行力的力效果不同,平行的力可以沿同一直线方向合成或分解。
2.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的方法有几何法和三角法两种。
三、压力与压强1.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单位是帕斯卡(Pa)。
2. 压强的计算: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 = F / A,其中 P 表示压力,F 表示力的大小,A 表示受力面积。
四、浮力和浮力条件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 浮力条件: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在气体中浮起的条件是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五、功和机械能1. 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 × d × cosθ,其中 W 表示功,F 表示力的大小,d 表示力的作用距离,θ 表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 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表示物体进行工作的能力。
六、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端的力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点。
2. 轮轴:轮轴是由轮子和轴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3. 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多个滑轮组成的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七、热量与温度1. 热量的传递方式: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使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K)作为单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方位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方位理解第一章力和运动
1.1 力的概念
{content}
1.2 重力与摩擦力
{content}
1.3 简单机械
{content}
1.4 杠杆原理
{content}
第二章声音与光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content}
2.2 声音的特征{content}
2.3 光的传播与反射{content}
2.4 透镜与成像{content}
第三章热量与能源
3.1 热量的概念
{content}
3.2 热量传递
{content}
3.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content}
3.4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content}
第四章电与磁
4.1 静电现象
{content}
4.2 电流与电路{content}
4.3 磁现象与电磁感应{content}
4.4 电能与磁能的转化{content}
第五章现代通信技术5.1 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content}
5.2 移动通信
{content}
5.3 互联网技术
{content}
5.4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content}
第六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6.1 机械能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content}
6.2 声光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content}
6.3 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content}
6.4 现代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content}
附录
{conten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3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9年级上册物理笔记

9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笔记。
一、第十三章内能。
1. 分子热运动。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分子很小,直径约为10^-10m。
- 扩散现象。
- 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 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 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 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 分子间的作用力。
-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 当r = r_0(r_0约为10^-10m)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处于平衡状态。
- 当r< r_0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 当r> r_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 当r>10r_0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3. 内能。
- 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单位:焦耳(J)。
-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
-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 做功。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 例如:钻木取火(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瓶塞跳起(通过对外做功的方式减少内能)。
- 热传递。
-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 条件:存在温度差。
- 结果: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直到温度相同为止。
-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
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 热机。
- 定义: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 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 内燃机。
- 工作原理: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 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