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论》第一卷的研究对象:资本的生产过程
1、是指产业资本。
2、分析的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3、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
4、包括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过程。
二、《资本论》第一卷体系结构
七篇25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篇,以一般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第二部分:第二至六篇,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第三部分:第七篇,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阐述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卷三大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第一、是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要求。
第二、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要求。
第三、是资本自身实际运动的要求。
二、商品使用价值的属性和特点
1、商品使用价值的涵义:物品能够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2、商品使用价值的质和量
①质:由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物的用途。包括:一物一质;一物多质。
②量:指使用价值的计量。使用价值的计量尺度是一种社会尺度。
3、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①-⑥P.2、P6
三、商品价值的质和量
1、交换价值
2、价值的质
第一、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
第二、价值的实体是凝结状态的抽象劳动;
第三、要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
劳动的各种形态与价值决定的关系:(撇开供求关系)
潜在劳动流动劳动物化劳动
(劳动过程前)(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后)↓↓↓
劳动力劳动发挥作用凝结为产品的劳动
↓↓↓
价值形成的基础形成价值价值
3、价值的量
①价值量的涵义
②价值量的决定
③价值量变动的一般规律
四、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1、决定商品的要素
第一、是否是劳动产品;
第二、是否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第三、是否通过交换;
第四、价值是决定性要素。
2、统一性:
3、对立性:
第一、质和量的对立;
第二、人和物的对立;
第三、买者和卖者的对立;
第四、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的对立;
第五、源泉上的对立。
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创新
2、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第三、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系列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特点
1、具体劳动的涵义
2、具体劳动的特点
第一、性质不同;
第二、其总和表现为社会分工;
第三、是人类生存的永恒条件;
第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之一。
三、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及其特点
1、抽象劳动的物质内容:
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2、抽象劳动是指简单平均劳动
3、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1、同一性: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
第一、质和量的对立;
第二、是商品使用价值量和价值量对立运动的来源;
第三、是商品两因素的根源。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前言:
第一、商品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
第二、研究主题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三、目的为了阐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A.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价值形式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①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涵义
②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关系
③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根本区别
(2)相对价值形式
①相对价值形式的质
1)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价值怎样被表现
第一、质上的同一性是价值被表现的基础。
第二、必须通过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因为:
a.它不能通过自己来表现自己;
b.与它相交换的是处在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
2)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商品为什么能表现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商品的价值因为处在等价形式地位上的商品在交换关系中的作用。
第一、是价值物(作为表现价值的物);
第二、是价值体(作为价值的化身);
第三、是价值镜(作为价值反映)。
②相对价值形式的量
1)20码麻布=1件上衣的前提是两者包含相等的量
2)商品相对价值量的表现
3)价值量与相对价值量的区别:
第一、涵义不同;
第二、决定不同;
第三、变化不同。
(3)等价形式
①等价形式的质
第一、是能够和另一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第二、以自身的使用价值量来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量,自身的价值量不能表现。
②等价形式的特点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③对最早分析价值形式的亚里士多德的评价
1)功绩:
第一、看到了商品的货币形式是简单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的形式;
第二、在商品价值的表现中发现了一种均等关系。
2)历史局限性:
由于亚里士多德受他所处的奴隶社会这一历史条件的限制,所以他不能进一步揭示两种商品交换中的共同东西是什么。
(4)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
第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第二、价值在交换中表现,而不是在交换中产生。
第三、交换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第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同商品交换的发展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