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课堂讨论

合集下载

马原课课堂报告--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马原课课堂报告--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讨论感想——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今天的课堂讨论可谓“热火朝天”,同学们都竞相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这与平时老师提问时全班鸦雀无声的境况全然不同——或许是因为有加分的缘故。

不过这至少也证明了一点:当鼓励成了目的,积极性便不再是问题。

倒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发展有几分相似。

当然这并不能否定这次讨论课的积极意义,同学们精彩的论证也使我在关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和“历史(人生)是必然还是偶然”的思考上深有感触。

在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讨论上,大家所持的观点无非三种:人性本善、人性本恶,或人性本无善恶之分。

这也与历来哲学家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辩相符。

无论是中国古代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或告子的人性无善无不善论,还是西方与这三者观点分别一致的哲学家卢梭(自然人性论)、霍布斯(性恶论),或洛克(“白板说”),都认为人“本”来的面貌是一种静止的、确定的性质,认为人的本质是固有的、与生俱来的。

我不敢轻易接受任何一方,也无法确实否认任何一方。

但如果非要有所结论的话,在关于人之本质的论述上,我想我更赞同的是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即人的本质是在其社会关系中、人与人的交往中不断变化发展的。

然而事实上,除了无法分辨哲学家们观点的正误,我自己的观点是:讨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我目前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远不足以使我得出任何人性善/恶的结论,但我能确定的一点是,当我们谈论一个人的“本”质的时候,我们指的是这个人生来时(或如一位同学提到的“胚胎期人脑形成时”)所具有的属性。

若要考证人的本质,在此之前,我们就必须保证这一属性的纯洁性,即保证这个人不与“任何外界因素”有所接触。

那么,一种必须将一个人脱离于他人之外、脱离于这个人所处的世界之外,才能保证其存在——的属性,我们去研究它存在与否有何意义?或者说,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和其他任何人产生联系,那么他是善是恶又有什么影响?那时,他的任何行为甚至连定义为“好”或“坏”的必要都没有了。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探讨——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实施及检验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探讨——课堂讨论在教学中的作用、实施及检验
Ab ta tC aso aritte r sa mp ratfru iest st ar ntahn rim a dt i td ns sr c : ls fhaxs h oy i n i otn nvrie c ryo ec igmaxs n ans e t o i o r u
内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和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 , 把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结合起
来, 突出课 堂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 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 积极性 及理论素养 , 改善 教学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关超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课堂讨论; 教学效果
中 图分 类 号 :6 20 G 4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14 (0 9 o 06 0 10 5 8 2o ) 5— 0 0— 3
A t dy o w o Te c M a xs i c p e S u fHo t a h r it Prn i ls
— —
Th l . r y n ta d Te t g o a sDi u so e Ro e Ca r i g ou n s i fCl s s s i n n c
该努力探讨 的问题 。本文认 为 , 重视课 堂讨 论在 马克
了教 与学两方 面 的积极 性 。
F ENG n — xn La i
( oi a Si c n a st eS i z U i r t,h eiXni g82 0 , h a P li l c neadLw I tu ,h ei n esyS i z, i a 30 3 C i ) t e c n it h v i h jn n
课 堂讨论 在教 学 中的作 用 、 实施及检 验

马原课提的问题

马原课提的问题

马原课提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马原课提出的一些问题,并分享我的观点。

问题一:人的本质是什么?在马原课上,我们讨论了人的本质这一哲学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是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文明和社会的根本动力。

我认同这个观点。

在人类起源的早期,人类就通过劳动生产食物和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劳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

问题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的意识受到经济的影响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意味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意识形态。

我个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意识受到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繁荣与不景气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人们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而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人们更容易感到满足和乐观。

然而,尽管经济对人的意识有一定的影响,但人的意识并不完全被经济决定。

人们的意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育、家庭、宗教等。

这些因素与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因此,要全面理解人的意识形态,不能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

问题三:社会发展是怎样的?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在马原课上,我们研究了社会的发展规律。

我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变化。

社会发展的方向通常是向着更加先进和发达的方向发展。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造出各种工具和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

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伴随着矛盾和冲突。

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和社会不稳定的现象。

为了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式,并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平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探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探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困境及对策探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政治理论与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境,如学生缺乏兴趣、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困境分析1. 学生缺乏兴趣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性较强,加之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理解,因此学生往往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较为冷淡。

2. 教学资源匮乏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到众多历史文献、论著等资料,而教学资源又相对匮乏,尤其是一些古籍文献在校园图书馆中并不齐全,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教学内容难度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体系庞大而复杂,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尤其是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和理论,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理解。

二、对策探析1. 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如通过案例分析、图表展示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校可以加大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扩充相关的图书馆藏书和电子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强化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事件,使抽象的理论联系实际,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

4. 创新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往往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更具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如让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课堂讨论)

马克思主义(课堂讨论)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种错误的理论、观点。

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巨大变化,因而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它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空界限混为一谈,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这一错误的理论、观点国际、国内都有所表现。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既然真理总是相对的,那么,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推论出马克思主义也是相对的。

但是,他们对真理的相对性又作了错误理解,以为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曾经是科学的,由于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就完全不适应了,完全“过时”了。

例如,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端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整个世界的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强大冲击,西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第二次浪潮社会的产物,在新技术革命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面前已经“失效了”,即所谓“不能借助马克思去了解高科技的现实”(阿·托夫勒)。

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理论都打着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烙印”,“古典马克思主义已不再能确切地说明先进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而是一种使用‘希求语气’的政治空谈”(赖特·米尔斯)。

以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作出的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已经“过时”的结论。

但是,也有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没有明确地作出这样的结论,而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的现实性和普遍适应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在其《单面人》中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机械化和自动化对于发达工业社会的劳动过程的影响:自动化改变了工人在生产中创造剩余价值而受资产阶级剥削的地位;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高消费使工人同化于资产阶级。

他由此推论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劳资一体化”、“无产阶级被融合”等。

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一文中也认为,由于技术和科学成了主要生产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应用前提便从此告吹,科学技术的进步业已成了一个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来源;由于在发达工业社会,经济调节和政治操纵的技术统治制度已经取代了任何可以明确规定的阶级统治,阶级矛盾成为隐而不见的了。

浅析如何开展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

浅析如何开展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

浅析如何开展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摘要】本文旨在浅析如何开展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

在首先介绍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特点。

在重点讨论了明确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强调了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课堂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考与讨论、实践教学、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效果。

1. 引言1.1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直接的互动平台,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也可以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与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相比,课堂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和探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优质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特点包括:理论性强、科学性强、革命性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种高度理论化的学科,它涵盖了丰富的理论内容,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等,具有较高的理论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它以实践和科学方法为基础,具有科学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及讨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及讨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课程理论(共20学时)教学内容:专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学时)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一)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1 、资本主义发展的挑战2 、社会主义发展困境的挑战3、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二)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命运1、成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2、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2、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专题二人类如何认识自然界?(世界观)(共6学时)一、自然界的本质2学时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及规律1学时(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二)、自然界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2学时1、对立统一规律3、量变和质变规律4、肯定和否定规律三、人类把握世界的范畴1学时1、原因和结果2、必然和偶然3、本质和现象4、内容与形式5、可能与现实专题三人类如何认识人类社会?(世界观)(共4学时)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1学时(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3、人类历史进程及特点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学时1、经济结构:2、政治结构:3、观念(文化)结构: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发展的基本规律1学时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2、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四、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1学时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改革的作用5、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6、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1、人类历史进程及特点2、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专题四人类如何认识人自身?(人生观)(共4学时)一、人的本质2学时二、人的价值三、人的自由2学时四、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专题五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价值观)(共4学时)一、认识真理2学时1、认识的本质2、认识的辩证过程3、认识运动发展的规律4、认识的真理性及检验真理的标准二、追求价值2学时1、价值与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与视频教学相结合2、课堂提问与讨论相结合二、课程专题讨论教学内容、形式及学时安排(共12学时)专题讨论教学内容(一)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学时)专题讲授及讨论要点:1、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3、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指导意义(二)哲学与科学、艺术、宗教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时)专题讲授及讨论的要点:哲学与科学、艺术、宗教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不能取代,共同构成一个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化。

马克思原理的课堂辩论与感想

马克思原理的课堂辩论与感想

马克思原理的课堂辩论与感想受马克思主义影响,马克思原理在中国大陆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从小学到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都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受教育者们都有机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尤其是在高校,课堂上有着形式多样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论活动,其中包括论坛辩论、报告、论文、堂辩论等,丰富了学术活动的种类和形式。

在一场课堂辩论活动中,几位受教育者们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分析进行辩论。

首先,参与者们充分了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分析,然后分别为让步和反对提供了见解。

有的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当今时代的意义,有的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缺点。

大家讨论的话题涉及到当前社会的经济改革、统治模式、思想观念等,非常深入,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在辩论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者们的认真思考,表达出来的观点也非常棒。

比如,有一名受教育者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它不能满足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但也有另一些受教育者主张采取比较主义的思想,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必要的。

每一方都充满了活力,正说、反说中不断就马克思列宁主义展开了争论,辩论活动也因此令人深思。

在辩论结束后,大家想到了课堂上学到的许多经验教训。

首先,受教育者们发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影响力,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它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发展。

其次,教育者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思想有时候和现实环境不一致,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这种不一致可以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更新自己的观点。

最后,受教育者们发现了比较主义的价值,他们看到了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同观点的优势和存在的可能。

课堂上的辩论让受教育者们深思,想到了许多关于马克思原理的看法与理解。

他们发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的影响力,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与现实环境的差异,更加理解了比较主义的价值。

参与辩论的受教育者们终于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准确。

总之,课堂上马克思原理辩论活动令受教育者们受益良多,他们不仅认识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的影响力,也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与现实的差异。

马原课堂记录及问题讨论

马原课堂记录及问题讨论

马原课堂记录及问题讨论一、马原课堂记录在马原课堂中,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以下是我对课堂内容的记录和总结: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对社会存在的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而不是凭空臆断和主观设想。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于19世纪的欧洲社会运动和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和矛盾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通过辩证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可以揭示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问题讨论在马原课堂中,我们也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比较有趣和值得思考的问题: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理解?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社会意识是指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和看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总是能够准确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和问题?又是否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对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有何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强调通过辩证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从全面和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例如,在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对矛盾进行把握,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并通过改革和创新来解决这些矛盾。

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有何启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需要不断将其与当代社会相结合,进行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6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6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6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心得(精选篇1)通过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基本的认识。

在课堂上听完老师的讲解后,我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一些本来不太明白的原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随着老师的讲授,我对很多问题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一部分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部分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还有一部分纠正了我曾经有些错误的观点。

上课时老师还会举一些实例说明问题,这帮助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是非常实用的。

比如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让我知道了做事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光凭自己的想法做事,完全不考虑客观状况。

还有,矛盾的对立统一让我知道了做事要抓主要矛盾,要能够正确的取舍,要学会放弃一些事情,不能面面俱到,以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让我知道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做事不能只顾一点,不顾与它关联的其它事,要尽量顾全大局,而生活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都有可能影响我和别人的一生。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使我知道了做事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一时的努力没有结果就轻易放弃,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质变。

学习了规律的客观性后,我知道了做事要符合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办事终将自食恶果,比如现在我们队环境的过度破坏,若是再不加以节制,终有一天会人类会走向毁灭。

物质是运动的告诉我做事不能守着一成不变的观点,而不顾物质的变化,要随着事情的发展灵活变通,采用不同的方法,才会最终取得成功。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我知道了要辩证的看待问题,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

当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能骄傲,也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当对别人不满时也要想想他人的优点长处。

这学期老师还让同学们结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将结果在课堂上展示。

我们组的课题是中美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对中美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处理和分析,产生了自己的看法。

大学生讲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教案

大学生讲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教案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2.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吗?请简要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 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 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

- 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

3.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立场: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 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

- 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你们的影响。

2. 邀请同学分享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立场、观点、方法。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 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

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具有永恒的价值。

-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讨论题(供课堂作业小组讨论用)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讨论题(供课堂作业小组讨论用)

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讨论题每个小组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个,并制作PPT派代表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小组发言时间25—30分钟;安排在第四次、第七次课两次课上进行讨论,望提早准备(有些班级可能时间要调整,以教师提前通知为准)。

-----------------------------------------------------------------------------第一部分:导论1、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制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有利支撑。

也有国外政治家认为:“经济不能代表一切,中国没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世界提供伟大的思想。

中国的现代化除了经济,其余是零。

”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哪里?有什么问题?2、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

请谈谈如何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3、为什么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机遇和挑战的?4、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分析并列举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有哪些?----------------------------------------------------------------------第二部分: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1、在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以谁为主导?对市场,政府该起多大作用?找一些成功和失误的例子。

对中国而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彼此是什么关系?哪个更迫切?为什么?2、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引进大量外资。

马原课程讨论报告

马原课程讨论报告

马原课程讨论报告1. 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是我国高校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马原课程进行讨论和分析,探讨其在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作用和意义。

2. 马原课程的设置和内容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普遍设置的一门理论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等。

这门课程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积累和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马原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

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在入学初期就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

3. 马原课程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3.1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习马原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从而增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3.2 培养批判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马原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内容。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批判思维,提高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

3.3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原课程中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培养起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4 促进个人思想成长和人生觉醒马原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更是一门关乎学生个人思想成长和人生觉醒的课程。

马克思原理的课堂辩论与感想

马克思原理的课堂辩论与感想

马克思原理的课堂辩论与感想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在今天的辩论会上,我将带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辩论的演讲稿,感谢老师给予这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接下来,让我从最基本的三个字说起吧——事实。

是的,我方坚持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事实所组成的,包括了所有事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都是可以用科学事实来证明的,没有什么是虚无缥缈的,是不能用科学知识去证明的。

如果有人还不信,那就请他亲自到太空中观看宇宙的形成,也许你就会改变自己之前的想法。

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所以,请大家尊重事实,尊重科学。

下面,我要说的是理论。

在我看来,理论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玄乎,理论只是简单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至于为什么,又该怎么去做,是留给人们去思考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例子,譬如“梨子是水果之王,它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吃梨可以治疗好很多疾病。

”这就是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典型案例。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份心情,一种信念,因此,希望大家也可以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毕竟,谁也不愿意浪费宝贵的青春时光。

辩论会开始了!在老师的主持下,每一个辩手都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首先是甲方的发言,他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紧接着是乙方的反击,他的观点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下面是双方的互动环节,同学们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

最后,大家达成共识:辩论会结束了,这次的辩论会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口才和思维能力。

俗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相信,大家通过这次的辩论会,不但能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还能收获颇丰呢!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看待问题要用辩证的眼光》。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伟人总是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处理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些事情我们是不能去否定一切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行为表现参考(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行为表现参考(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概论》学习行为表现参考(含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概论研究行为表现参考本文档旨在提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研究行为表现参考。

以下是一些研究行为的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基本原理。

1.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上积极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上积极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2. 认真阅读教材:认真阅读相关教材,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理论,对关键内容做好笔记。

认真阅读教材:认真阅读相关教材,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理论,对关键内容做好笔记。

3. 深入研究相关文献:除了教材,进一步阅读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相关理论著作,拓宽对历史观的理解。

深入研究相关文献:除了教材,进一步阅读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相关理论著作,拓宽对历史观的理解。

4. 参加课外讨论或研究小组:在课外积极参与课程相关的讨论或研究小组,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深入探讨和研究相关话题。

参加课外讨论或研究小组:在课外积极参与课程相关的讨论或研究小组,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深入探讨和研究相关话题。

5. 撰写学术论文: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学术论文,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撰写学术论文: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学术论文,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和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

6. 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参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

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参加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

7. 尊重不同观点:在讨论和学术交流中,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展开有建设性的讨论,互相研究和借鉴。

尊重不同观点:在讨论和学术交流中,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展开有建设性的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

希望以上学习行为的参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

2022年马克思课堂讨论题目

2022年马克思课堂讨论题目

2022年马克思课堂讨论题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小班辅导讨论一、讨论组织及评分方法:二、课堂讨论评分细则参考:课堂讨论选题指南(论文选题)1、谈谈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关系?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2、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还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4、用辩证否定观谈谈“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问题。

9、用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谈谈你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认识。

10、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谈谈“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11、为什么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结合个人成长的经历或社会发展谈谈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2、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3、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14、网络信息时代虚拟空间的社会意识有哪些新特征?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谈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的意义、途径和方法。

15、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柴静的《穹顶之下》播出后引起轰动,雾霾、环境治理成为热议话题。

试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此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16、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课堂讨论演讲稿

马克思课堂讨论演讲稿

P3-何为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其次,马克思的学说敏锐地捕捉并科学地回答了时代的问题,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时代是西方正好处于自由竞争时期,东方多半处于封建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占有之间相矛盾,资本与劳动相对立,西方与东方相冲突,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发现的捕捉到的时代课题,也是他们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在哲学和经济学结合当中走向历史的深处,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因为科学地回答了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才赢得了世界的历史意义,由西方走向东方,由一种理论变成制度上的实践。

过去我们常常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为教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话,当成“圣旨”。

这是造成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的主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马克思个人的产物,而是人类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和探讨,人类如何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科学成果。

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类如何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客观实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所以说,它是人类科学发展的成果。

P4-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吗?基本原理并不过时,还是能够成为指导我们改革建设的理论工具,但仅仅是一个理论工具,是为国家人民和共产党服务的,奉如家宝圣明不可取。

马克思主义者不会运用马克思的一套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甚至马克思便在自己学说里自相矛盾地阐述论断也许就是马克思哲学的悲哀!P5-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马原课堂发言总结

马原课堂发言总结

马原课堂发言总结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课期间,我通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表个人观点,从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也增加了对社会发展和现实问题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在本文中,将对我在马原课堂上的发言进行总结,以期对我的学习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

课堂发言内容与观点第一次发言: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比我在第一次发言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都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并追求实现人的自由与幸福。

然而,在具体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

而自由主义则强调个人权利和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倡导政府的最小干预和个人的自由选择。

我的发言引起了课堂上其他同学的讨论和反思,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解和比较。

第二次发言: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在第二次发言中,我就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提出了以下观点。

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分析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关于历史的研究和理论,更是一种用来指导我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案和措施。

我的发言引发了课堂上的热烈讨论和思考,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意义的认识。

总结与收获通过在马原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我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马原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马原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课程研讨总结我们小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主持了主题为“存在就是被感知吗?月亮不看它时,它还在吗?”的课堂讨论,课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了意见,对课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反思了存在的问题,最终汇总成为本篇总结。

课堂情况总体来说,课堂情况并不差,没有出现冷场情况,但并不足够理想。

小组9个同学共召开过5次会议,每个成员最少出席3次会议,具体排练过两次,但课堂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因为希望对同学们起到引导作用,活跃气氛,避免冷场,小组成员尽可能多的进行了方式的变换,并且设计了很多各阶段的台词,以及辩论大纲。

但是我们过度的设计,使场面变成了小组成员的独角戏,没有足够多的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主持同学对话题进行了条理明确清晰的解释,使同学们对于话题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有些限制了同学们发散的思维。

再者由于只设置了一个主持人,主持无法做到对同学们观察细致,选择有准备的同学,被提问的同学回答并不清楚明了。

第二部分情景剧表演展示,较为成功的调动起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但之前排练在会议室,空余场地比较小,情景剧排练时同学们更注重台词的交流,没有想到需要面向观众,导致课堂展示情景剧时同学们聚在一起,出现了部分同学看不见、听不清的问题。

第三部分小组辩论,由于之前小组成员对于时间的掌控出现失误,导致最后的重头戏部分草草收场,较为遗憾。

小组成员之前对于辩论方向有着严格的设计掌控,但在时间压缩、辩论内容删减的情况下,小组成员临场发挥表现出现失误,出现了话题衔接性较差且部分辩论成员没有机会发言的情况。

小组成员由于种种原因,表现不如彩排时流畅,课堂效果也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大体内容正常展示给了同学们,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值得肯定。

优点缺点有关我们小组关于“存在就是被感知吗?月亮不看它时,它还在吗?”的课堂讨论,我们小组认为存在以下优缺点:优点:1课堂讨论形式多样,同学参与度高,从小视频开始,引发同学对主题的思考,并对同学进行提问,然后介绍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接着表演了几个小品,加深同学们对问题的兴趣,最后进行了自由辩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课堂讨论
1管理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该学派系由经济学家组成,代表人物是大卫·高登(David·Godehe)、米克尔·阿格雷塔(Mickle·Aggreita)该学派关心的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问题。

与马克思主义相比,他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整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早期的资本主义。

他们更热衷于把资本主义划分成不同阶段和过程,探讨每个阶段和过程中财富积累的各种模型和模式。

他们重点研究财富积累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即: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财富积累推动了其政治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又导致了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危机的加剧。

他们探讨资本主义危机实际上是探讨财富积累的危机。

与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相比,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关心的是国际分工,管理学派关心的则是财富积累的过程,二者应相互补充。

2.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思想根植于现实世界,它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对人类价值的普遍关注,研究其根本目的在于反思现实世界对价值的“遮蔽”,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对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价值的实现给予方法论上的指导,以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各项改革与发展举措的成败,这正是马克思哲学价值论所关注的现实意义
3.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谈谈对反物质暗物质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作为世界客观实在性体现的物质是不依赖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意识却依赖物质,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现代科学研究的“暗物质”、“反物质”没有也不可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

因为“暗物质”、“反物质”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所以“暗物质”和“反物质”同样符合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要求。

“暗物质”与“反物质”跟我们传统所见到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表明物质世界本身具有无限的多样性,所以,“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发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丰富。

物质总是客观实在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这个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暗物质”和“反物质”充分证明了世界物质多样性统一的基本原理。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还会不断地发现各种物质的具体的新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丰富和发展。

4.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现在的世界有好多超过了过去的虚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