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军事科研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科研方面(不含导弹、核武等方面)
说明:
由于为核武器、导弹、火箭、军事卫星和飞机等方面的做贡献清华学子我们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可参考:
航空与飞行器总体设计方面
核武器研制方面(1):两弹元勋
核武器研制方面(2):重大贡献的院士
核武器研制方面(3):其他杰出贡献者
导弹与运载火箭研制方面
所以这里不再涉及。此外,由于在雷达通信方面的清华人非常之多,我们只选择若干军用雷达研制人,大量的民用雷达以及其他民用通信工程方面的清华学子我们将另作介绍。此外,由于军事科研的保密性,有很多校友无法统计到,如江南厂、江麓厂以及三线一带其他国防工厂的清华人无法统计到。
1。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901鱼雷艇指挥仪研制人柳克俊
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员、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系副主任,海
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兼华东工学院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及系统工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制成功“901鱼雷艇指挥仪”。
2。核潜艇通信系统研制人、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陆建勋院士
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无线电通信专家。他生于北京,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学海军,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海
军中第一批参军的大学生,为我国海军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陆建勋提出了研制一套全新的中国自己核潜艇通信系统的建议并得到批准。这个系统被称之为我国核潜舱的“七朵金花”之一,为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的贡献。后来,又为了我国洲际导弹的海上试验,他与其同事承担了远洋通信的总体和数十台通信设备的研制和生产任务,保障了洲陆弹道导试验的指挥和数据通信的畅通。历任海军司令部通信部工程师,中国舰船研究院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四届副理事长。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组织和领导过多种有关海上和水中目标通信等项目研究,是海上通信分系统等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3。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周克崧
1965年清华大学毕业。我国著名材料表面工程专家,为我国海军舰艇螺旋桨研制做出杰出贡献。所研制成功的类金刚石/钛复合球顶高音扬声器振膜,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4。舰艇复合材料专家崔维成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持的“八五”国防预研重点项目“舰艇复合材料结构特性研究”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为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特聘教授。
5。二炮小型无人驾驶飞机研制人孙增圻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在瑞典获博士学位。90-91年赴美国访问半年,在空间飞行器的精密制导、导航与控制的理论与技术作出杰出贡献。成功
地为第二炮兵
研制了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完成了具有大时延双臂协调遥操作机器人实验系统以及航空核辐射监测无人机系统,正在进行S-863遥科学及空间机器人和探月机器人的研究工作。
6。鱼雷工程专家、著名流体力学家何友声院士
高速水力学研究的先驱。1931年生于浙江宁波。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造船系,1958年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生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1995
年10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船舶原理研究的开拓者,水翼及其兴波的水动力设计的奠基人。70年代,他率先倡导研究螺旋桨激振力,及时追逐了国际潮流,使我国船舶的减振性能一跃足与国外媲美。近年来,他又开拓导弹与鱼雷高速出入水的研究,突破了水气干扰的重大难题,不仅有力支持了水中兵器型号的开发,还取得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这些成就使他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他的研究小组已成为国际上从事出入水研究的重要据点。
7。舰艇工程专家吴有生
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在舰艇抗水下爆炸冲击实验研究取得巨大成果,孕育并发展了我国舰船抗爆研究的一系列可以和
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的技术成果。舰船设计需要经受住战争环境中空中核爆炸的考验。吴有生于70年代承担该项目研究主攻手任务。实验地点在大西北戈壁滩,用实尺度舰艏楼模型代替实舰。这与在海上动用大批退役实舰做实验的美国等一些海军强国相比,无疑是一个创举,但国外同行对能否成功表示怀疑。吴有生克服重重困难,展现出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实验攻关能力,试验一举成功,宣告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已经成熟。海军因此取消两批耗资巨大的后续实验计划。吴有生为国防现代化的“飞舟”宏图描绘出壮丽一页。
8。神威计算机总体设计师金怡濂院士(少将)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入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习。1958年回国。历任总参谋部第五十六研究所工程
师、副总工程师、副所长兼总工程师和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高级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三届理事,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军用计算机专业组副组长。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多次主持大型电子计算机的总体设计、主机设计和调试工作。撰有《多机系统的重新组合和可维护性》、《高速讯号传送中的容性负载》。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现任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正致力于并行计算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他是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信息电子工程学部主任。
9。著名系统工程专家、国防科大系统工程与数学系系主任汪浩少将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历任航空学校教员,军事工程学院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系统工程与数学系系主任,中国数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
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协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第一届理事长。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多次为国防科研工程进行数学论证,并将数学应用于系统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