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二)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
最新径向跳动和公差

径向跳动和公差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的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见图10a),其公差带限制在两坐标(平面坐标)范围内。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0b),其公差带限制在三坐标(空间坐标)范围内。
图10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图11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图12 用端面圆跳动控制端面全跳动图13斜向圆跳动由于径向全跳动测量比较复杂,所以经常用测量径向圆跳动来限制径向全跳动。
必须指出,在用测量径向圆跳动代替径向全跳动时,应保证被测量圆柱面上的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或者是被测量圆柱面的轴向尺寸较小,并借助于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母线对基准轴线平行度误差不大时,方可应用。
为确保产品质量,应使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与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要求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
2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见图11a)。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1b)。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两者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来确定是标注端面全跳动还是端面圆跳动。
通常,只有当端面的平面度足够小时,才能用端面圆跳动代替端面全跳动。
例如,对于安装轴承的轴肩,因其径向尺寸(d1-d2)较小,可以用控制端面圆跳动误差来达到控制端面全跳动的目的(见图12)。
3径向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对于圆锥表面和对称回转轴线的成形表面一般应标注斜向圆跳动。
只有当锥面锥角较小时(如α≤10°)才可标注径向圆跳动代替斜向圆跳动,以便于检测。
如图13所示,设径向圆跳动误差为H,斜向圆跳动误差为h,则:h=Hcosα。
五、跳动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4径向圆跳动、圆度、同轴度径向圆跳动是一项综合性公差,它不仅控制了同轴度误差,同时也包含了圆度误差。
实验报告

ESEI上偏差下偏差圆度公差toAu1名称分度值示值范围测量范围Ⅰ-ⅠⅡ-ⅡⅢ-ⅢA-A'B-B'审阅名称基本尺寸量块或标准圆形尺寸极限偏差验收极限偏差实验1.1.a 用卡尺测量轴径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被测零件量仪测量读数测量位置实际偏差Ea合格性结论理由量块或标准圆形等级简图圆度误差fo 测量方向ESEI上偏差下偏差圆度公差toAu1名称分度值示值范围测量范围Ⅰ-ⅠⅡ-ⅡⅢ-ⅢA-A'B-B'审阅名称基本尺寸量块或标准圆形尺寸极限偏差验收极限偏差实验1.1.b 用卡尺测量孔径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被测零件量仪测量读数测量位置实际偏差Ea合格性结论理由量块或标准圆形等级简图圆度误差fo 测量方向ESEI上偏差下偏差圆度公差toAu1名称分度值示值范围测量范围Ⅰ-ⅠⅡ-ⅡⅢ-ⅢA-A'B-B'审阅名称基本尺寸量块或标准圆形尺寸极限偏差验收极限偏差实验1.2 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仪器测量不确定度被测零件量仪测量读数测量位置实际偏差Ea合格性结论理由量块或标准圆形等级简图圆度误差fo 测量方向ESEI上偏差下偏差圆度公差toAu1名称分度值示值范围测量范围Ⅰ-ⅠⅡ-ⅡⅢ-ⅢA-A'B-B'审阅简图圆度误差fo 实际偏差Ea合格性结论理由量块或标准圆形等级测量方向被测零件量仪测量读数测量位置极限偏差验收极限偏差实验1.3 用内径指示表测量孔径仪器测量不确定度名称基本尺寸量块或标准圆形尺寸测量点a1a2a3b1b2b3c1c2c3读数(um)审阅被测零件名称平面度公差t(um)实验2.3 打表法测量平面的平面度测量基准量仪指示表分度值(mm)测量数据与测量结果作图计算:平面度误差f(um)合格性结论理由实验3 摆差测定仪测量跳动误差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径向全跳动精度均为0.008mm量具名称 分度值 精度 测量范围径向圆跳动误差测量点 1 1 2 2 3 3测量值maxmin差值均值误差 结论 理由端面圆跳动误差测量点 1 1 2 2 3 3测量值maxmin差值均值误差 结论 理由径向全跳动误差测量次数 1 2 3测量值maxmin差值均值误差 结论 理由审阅。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测控技术教研室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实验一尺寸误差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赛规。
2.根据测量结果,按国家标准GBl957—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作出适用性结沦。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投影立式光学计用于长度测量,其测量方法属于接触测量,一般用相对测量法测量轴的尺寸。
光学计比较仪是一种精密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除主要用于轴类零件的精密测量外,还用来检定5等(3、4级)量块。
本仪器采用光学投影读数方法,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
同时本仪器的投影屏采用腊屏新技术,并在其腊屏前设置一块读数放大镜,对提高刻线的成像质量及整个视场获得较匀称的主观亮度有一定的效果。
(一)仪器结构:仪器结构如图1-1所示,投影光学计管是由上端壳体12及下端测量管17二部分组成的,上端壳体12内装有隔热片、分线板、反射棱镜、投影物镜、直角棱镜、反射镜、投影屏及放大镜等光学零件,在壳体的右侧上装有调节零位的微动螺钉4,转动微动螺钉4可使分划板得到一个微小的移动而使投影屏上的刻线迅速对准零位。
测量管17插入仪器主体横臂7内,其外径为φ28d,在测量管17内装有准直物镜,平面反射镜及光学杠杆放大系统的测量杆,测帽9装在测量杆上,测量杆上下移动时,测量杆上端的钢珠顶起平面反射镜,致使平面反射镜座以杠杆板上的另二颗钢珠为摆动轴,而倾斜一个φ角,其平面反射镜与测量杆是由二个抗拉弹簧牵制,对测定量块或量规有一定的压力。
测量杆下端露在测量管17外,以备套上各种带有硬质合金头的测帽。
测量杆的上下升降是借助于测帽提升器9的杠杆作用,立式提升器9上有一个滚花螺钉,可以调节其上升距离,达到方便地使被测工件推入测帽下端,并靠两个抗拉弹簧的拉力使测头与被测工件良好接触。
实验分析报告 形位公差

实验报告形位公差————————————————————————————————作者:————————————————————————————————日期:2目录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实验1—2平面度测量与检验实验1—3圆度测量与检验实验1—4圆柱度测量与检验实验二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2—1 平行度测量与检验实验2—2 垂直度测量与检验实验2—3 同轴度测量与检验实验2—4圆柱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2—4—1圆柱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2—4—2圆柱全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2—5端面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2—5—1端面圆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2—5—1端面全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2—6 对称度测量与检验实验三齿轮形位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3—1齿圈径向跳动测量与检验实验3—2齿轮齿向误差测量与检验实验一零件形状误差的测量与检验实验1—1直线度测量与检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量与检验加深理解直线度误差与公差的定义;2、熟练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能;3、掌握判断零件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的方法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
三、测量工具及零件平板、支承座、百分表(架)、测量块(图纸一)。
四、实验步骤1、将测量块2组装在支承块3上,并用调整座4支承在平板上,再将测量块两端点调整到与平板等高(百分表示值为零),图1-1-1所示。
图1-1-1 用百分表测量直线度误差2、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取8点测量(两端点为0和7点,示值为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1-1中。
表1-1-1:单位:μm 测点序号0 1 2 3 4 5 6 7 计算值图纸值合格否两端点连线法最小条件法3、按图1-1-1示例将测量数据绘成坐标图线,分别用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条件法计算测量块直线度误差。
图1-1-1 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方法4、用计算出的测量块直线度误差与图纸直线度公差进行比较,判断该零件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
同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误差和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1、简述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区别。
2、简述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
3、 设计一个能测出套类零件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方案 。 在套类零件中装入模拟心轴,用偏摆仪固定心轴的
如图所示,当零件绕基 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 回转时,左端面上任 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 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 差值0.05mm。
测量方案的确定:
根据零件形状和端面圆跳动的含义,所以我们可 以的出测量方案为:
将工件按由图所示安装好 ,以小 端轴线作为检测基准 ,工件在轴向 不准移动 。 将百分表的测头垂直压 在被测表面上 ,然后缓慢均匀转动 工件一周 ,将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 作为单个测量圆柱面上的端面圆跳 动 ,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圆柱面 , 取各测量圆柱面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 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
3 .数据处理
(1) 先计算出不同截面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 Δi =
Mimax - Mimin 。 (2) 然后取上述的最大误差值作为被测表面的径向圆跳
动误差值 ,即 Δ = Δimax 。
4 .检测报告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及测量结果填入检
测报告单中。
实例操作
活动拓展——如何测量套类零件的外表面的同轴度
活动实施:
1 .测量器具准备 百分表 、表座 、表架 、V 形块 、被测件 、全棉布
数块 、顶尖 、防锈油等 。
2、测量步骤:
(1) 将被测零件放在 V 形块上 ,基准轴线由 V 形块模 拟 ,并在轴向固定 。 (2) 将百分表安装在表架上 ,缓慢移动表架 ,使百分 表的测量头与被测端面接触 ,并保持垂直 ,将指针调零 , 且有一定的压缩量 。
形位公差举例

平行度(三)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直径 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的 区域。如图所示,ød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 公差值ø 0.1mm,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 柱面内。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 1、平行度 2、垂直度 3、倾斜度 定位公差 1、同轴度 2、对称度 3、位置度
跳动公差 1、圆跳动公差 2、全跳动公差
定向公差
关联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在规定方向上允许的变动量, 特点:定向公差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定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如图是两个方向的示例,棱线必须位于水 平方向距离为公差值0.02mm,垂直方向 距离为公差值0.1mm的两对平行平面之内。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其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 如图所示,ød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0.04mm的圆柱体,标准规定,形位 公差值前加注“ø”,表示其公差带为一圆柱 体。
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分为: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
平 行度当(两一要)素要求互相平行时,用平行度公差 来控制被测要素对基准的方向误差。当给 定一个方向上的平行度要求时,平行度公 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平面 (或直线或轴线)的两平行平面(或轴线) 之间的区域。
平行度 (二)
基准的建立:
单个基准时,由实际要素建立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
浅谈零件跳动误差的测量

浅谈零件跳动误差的测量作者:王春红来源:《职业》2020年第06期机械加工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其中机床主轴用于安装刀具或工件,它是刀具或工件的相对位置基础和运动基础,机床主轴径向跳动误差是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样,轴颈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曲轴的径向跳动过大,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主机性能,加剧轴颈的磨损,致使轴瓦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根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的位置精度(通常用径向圆跳动表示)为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位置的精度为0.01~0.03mm,所以对进行跳动误差的检测是检验轴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跳动公差是指当被测量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同时保证零件与测量仪器间无轴向移动)时或连续回转时监测得到的极限跳动量之差,跳动公差根据被测量的回转情况分为圆跳动公差和全跳动公差。
当被测量绕基准轴线只回转一周时,观察得到的为圆跳动公差;当被测量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观察得到的为全跳动公差。
根据被测量的几何特征和测量方向的不同,圆跳动公差又有径向、端面和斜向圆跳动公差之分。
跳动公差是以检测的方法不同定出公差项目的,具有综合控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作用,且检测操作简便,在生产中使用广泛。
一、圆跳动的检测(一)测量端面圆跳动端面圆跳动的被测量一般为回转类零件的左右端面或阶台轴类零件的台阶面,该测量面要求与基准轴线垂直,测量的方向要求与给定基准轴线平行。
该跳动形成的公差带是在与给定基准轴线同轴且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等直径圆之间的区域。
一般被测量的是该零件的端面,基准要素是中心轴线,因此当零件绕基准轴线做轴向固定回转时,在与基准同轴的任一直径的圆柱截面上,轴向的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t。
测量时,根据零件的被测端面大小可以将零件固定在偏摆仪上,也可以用带压板的V型铁固定零件,或者用长导向套筒支撑并轴向固定,将指示表安装在表架上,使指示表测杆与轴线平行,缓慢移动表架,使测杆和被测端面接触良好,并预压0.4mm。
跳动测量实验指导

实验2-4 用摆差测定仪测量跳动度误差一、实验目的1.掌握径向圆跳动、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测量方法。
2.理解圆跳动、全跳动的实际含义。
二、仪器简介摆差测定仪主要由干分表、悬臂、支柱、底座和顶尖座组成,仪器外观及测量示意如图2-10所示。
图2-10中各零部件名称、代号如下:底座l、滑板2、调整滑扳手轮3、顶尖座固定螺钉4、顶尖固定螺钉5、顶尖座6、调整悬臂升降螺母7、回转盘8、提升千分表搬手9和千分表10。
图2-10三、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本实验的被测工件是以中心孔为基准的轴类零件如图2-11所示。
图2-111.径向因跳动误差的测量测量时,首先将轴类零件安装在两顶尖间,使被测工件能自由转动且没有轴向窜动。
调整悬臂升降螺母至干分表以一定压力接触零件径向表面后,将零件绕其基准轴线旋转一周,若此时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分别为min max a 和a 时,则该横截面内的径向回跳动误差为同法测量n 个横截面上的径内圆跳动,选取其中最大者即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零件支承方法与测径向跳动相同,只是测头通过附件(用万能量具时,千分表测头与零件端面直接接触)与端面接触在给定的直径位置上。
零件绕其基准轴线旋转一周,这时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之差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若被测端面直径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直径的几个轴向位置上测量端面圆跳动值,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3.径向全跳动误差的测量径向全跳动的测量方法与径向回跳动的测量方法类似,但是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零件应连续回转,且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移动(或让零件移动).则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即为径向全跳动。
四、思考题1. 径向圆跳动测量能否代替同轴度误差测量?能否代替圆度误差测量?2. 端面圆跳动能否完整反映出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

形位公差定义及检测方法一、直线度的定义及检测方法定义:直线度是指零件被测的线要素直不直的程度。
检测方法概述:㈠.将平尺(小零件可用刀口尺)与被测面直接接触并靠紧。
此时平尺与被测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为该检测面的直线度误差。
一般公用检测器具-塞尺。
(图片)按此方法检测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误差值作为该件的直线度误差。
㈡.将被测件放在平台上,并靠紧方箱或直角尺(或者将被测件放置在等高V型铁上)。
用杠杆表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检测数值,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之差即为该条素线直线度误差。
(简图):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并计算,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被测零部件的直线度误差。
㈢将被测零部件用千斤顶支起,利用杠杆表将被测素线的两端点调整到与平台平行,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该素线的直线度误差,按同样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该被测件的直线度误差。
㈣综合量规:综合量规的直径等于被测零件的实效尺寸,综合量规必须通过被测零件。
二、平面度定义及检验方法平面度是指零件被测表面的要素平不平得程度。
㈠将被测件用千斤顶支撑在平台上,调整被测表面最远的三点A,B,C,(利用杠杆表或高度尺)使其与平台平行,然后用测头在整个实际表面上进行测量,同时记录读数,其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被测件平面度误差。
㈡用刀口尺(小型件)或平尺(较大型件)在整个被测平面上采用“米”字型或栅格型方法进行检测,用塞尺进行检验,取其塞尺最大值为该被测零件得平面度误差。
㈢环类垫圈类零件将被测件的被测面放在平台上,压紧,然后用塞尺检测多处,其塞入的最大值即为该件的平面度误差。
(或者将被测件的被测面用三块等高垫铁在平台上均分支撑,然后用杠杆表在被测面的多处进行检测,取其最大与最小读数的差作为该件的平面度误差。
三、圆度定义及测量方法定义:圆度是指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的零件在同一横剖面内的实际轮廓不圆的程度。
模块二 检测零件的几何误差(2)

圆度
检测零件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
圆柱度
0.02
识读
零件圆柱面上的任意横截面内的圆度公差为0.02mm 直径为Φ60mm的圆柱面上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标注解释
在圆柱面的任意横截面内,提取圆周应限定在半径差 提取圆柱面应限定在半径差等于0.05mm的两同轴圆柱
等于0.02mm的两同心圆之间
面之间
公差带图示
直线度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给定制被测表面的素线的直线度误 当直线度限制的要素是空间直线时, 指被测直线在围绕其一周范围内的任何方
差用于限制平面上的刻线
就需要明确所限制的方向
向都有直线度要求常用于表达回转体类零
件中心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标注图例
识读
零件上表面上的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 棱柱上棱边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圆柱面中心线在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
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几周时所允 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可以综 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 2.端面圆跳动 3.斜向圆跳动
全跳动
1.径向全跳动 2.端面全跳动
径向圆跳动
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是在 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 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 的两同心圆。如图所示, ød 圆 柱 面 绕 基 准 轴 线 作 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 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 量不得大于公差值 0.05mm。
全跳动
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全跳动 公差。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形 状是相同的,但前者的轴线与基准轴线同 轴,后者的轴线是浮动的,随圆柱度误差 形状而定。
实验二、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的测量

实验二 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圆跳动误差的测量方法。
(2) 加深对圆跳动误差和公差概念的理解。
(二) 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
(三) 计量器具
本实验所用仪器为跳动检查仪,百分表。
(四) 测量原理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图1a 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1b 为其测量方法。
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1d 圆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的误差值。
(五) 测量步骤
(1)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2)将指示表压缩2~3圈;
(3)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
(4)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 (5)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六) 思考题
(1)圆跳动、全跳动测量与圆度、圆柱度误差测量有何异同?。
各种跳动

各种跳动1.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的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见图),其公差带限制在两坐标(平面坐标)范围内。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见图),其公差带限制在三坐标(空间坐标)范围内。
由于径向全跳动测量比较复杂,所以经常用测量径向圆跳动来限制径向全跳动。
必须指出,在用测量径向圆跳动代替径向全跳动时,应保证被测量圆柱面上的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或者是被测量圆柱面的轴向尺寸较小,并借助于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母线对基准轴线平行度误差不大时,方可应用。
为确保产品质量,应使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与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要求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
2.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见图)。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两者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来确定是标注端面全跳动还是端面圆跳动。
通常,只有当端面的平面度足够小时,才能用端面圆跳动代替端面全跳动。
例如,对于安装轴承的轴肩,因其径向尺寸(d1-d2)较小,可以用控制端面圆跳动误差来达到控制端面全跳动的目的(见图)。
3.径向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对于圆锥表面和对称回转轴线的成形表面一般应标注斜向圆跳动。
只有当锥面锥角较小时(如α≤10°)才可标注径向圆跳动代替斜向圆跳动,以便于检测。
如图所示,设径向圆跳动误差为H,斜向圆跳动误差为h,则:h=Hcosα。
跳动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1.径向圆跳动、圆度、同轴度径向圆跳动是一项综合性公差,它不仅控制了同轴度误差,同时也包含了圆度误差。
当被测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线同轴时,由于被测要素存在圆度误差,因此会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当被测要素为理想圆,但存在同轴度误差时,也会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
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二)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word精品文档3页

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二)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一、实验目的:跳动测量是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检测方式简单实用,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控制功能。
本实验的目的是:1、掌握形位公差检测原则中的跳动原则。
2、形状误差不大时,用以代替同轴度测量。
3、分析圆度误差与径向跳动的各自特点。
二、实验内容:1、模拟建立理想检测基准。
2、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3、根据指示表读数值,确定各种跳动量。
三、实验仪器:偏摆仪、测量表架、指示表。
四、实验方法:调整偏摆仪两端顶尖同轴,以两顶尖的轴线模拟公共基准,被测工件对顶无轴向移动且转动自如,采用跳动原则,看指示表读数,确定跳动量。
具体检测方法见下表。
五、实验步骤:1、径向圆跳动测量:(1)将指示表安装在表架上,指示表头接触被测圆柱表现,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测头与轴线垂直,指示表调零。
(2)轻轻使被测工件回转一周,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径向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若干个正截面上测量,分别记录,取各截面上测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
(4)将测量记录填表2-2。
2、径向全跳动测量(1)按上述方法在被测工件连续转动过程中,同时让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
(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全跳动。
(3)所测数据填表2-2。
3、端面圆跳动测量(1)将指示表测头与被测的台阶表面接触,注意指示表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指示表读数调零。
(2)轻轻转动工件一周,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柱面上的端面圆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任意半径处测量若干个圆柱面,取各测量圆柱面上测得的跳动中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
(4)所测数据填表2-2。
六、实验记录表表2-2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记录七、思考题1、工厂的生产车间常用径向圆跳动测量来判断零件的圆度误差,同轴度误差是否合格,说说其中的道理。
公差课程标准

《公差选用与零件测量》课程标准【适用非项目化课程】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群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机械零件公差识读、选用和零件测量的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等,后续课程是机械零部件传动与分析、机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等。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机电装备制造领域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专业群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专业群所涵盖的岗位群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的学习单元,教学内容共分七个单元,单元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思路设计,将机械零件公差的识读、选用与测量等知识,融入到七个单元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象生动地展示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从事设计、制造、及质量检测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课程目标课程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掌握零件公差选用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零件几何量测量的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1知识目标(1)掌握零件尺寸公差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2)掌握零件几何公差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3)掌握零件表面粗糙度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4)熟悉普通螺纹结合公差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5)熟悉滚动轴承公差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6)熟悉键和花键连接公差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7)熟悉圆柱齿轮公差识读、选用的相关知识;3-2能力目标(1)了解内径百分表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掌握操作内径百分表测量零件内径;(2)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熟悉操作立式光学计测量零件外径;(3)熟悉操作跳动检查仪圆跳动和全跳动误差的测量方法;(4)能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5)能正确使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误差;会使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齿厚偏差;会使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
跳动误差检测完整版

跳动误差检测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跳动误差检测1.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径向圆跳动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图1a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1b为其测量方法。
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dφ圆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1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⑵用双V形块测量径向圆跳动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
测量时,用V形块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dφ圆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1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支承在一对V形块上,并在轴向定位,公共基准轴线由V形块来模拟;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检测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端面圆跳动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端面圆跳动,图3a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3b为其测量方法。
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dφ右端面上某一圆周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其线,测量1中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误差;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端面圆跳动的合格性。
中国石油大学互换性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中国石油大学位置误差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新性思维。
2.熟悉零件的有关位置误差的含义和基准的体现方法。
3.掌握有关通用量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用具齿轮跳动检查仪、平板、千分表、百分表、磁性千分表座、万能表座、直角尺、钢板尺、V型铁等。
三、实验内容1.赠每位学生一篇优秀论文学习讨论题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小发明》,请一位同学谈感想,通过实验课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新性思维,从热爱创新、人人参与创新,创新从何处入手?任何一个物品当你找到他的不足或缺陷时加以改进使它变得更加完美时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新,举两个例子学校路边的垃圾桶;学校食堂放筷子的小箱子都存在缺陷大家讨论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出环保垃圾桶,卫生筷子箱,现在主要培养你对创新的热爱,从小发明,小创新入门掌握常用方法如组合法等,平常要多观察,多思考,多看有关创新的书籍,杂志如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发明与创新刊物,学校图书馆这方面的书大学生应从创新做起,普遍参与是十分重要。
2.结合实验用创新思维分析实验原理实验用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讲授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在讲解过程中和学生多次互动交流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探究创新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3.重点讨论孔的轴线对于侧面的垂直度误差测量,心轴—基准转换—千分表—磁性千分表座—测量。
(a)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分析心轴的缺陷如:外径是不变的生产成本增加等找出创新改进心轴的思路引导学生上网探究心轴的创新性研究。
我们分析心轴的缺陷并想办法改进—变径心轴—可调心轴设计资料。
(b)讨论基准如何转换。
(c)千(百)分表的使用并注意事项。
(d)磁性千分表座的工作原理、缺陷和改进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表座的优缺点(e)具体测量重点理解L1/L2的含义。
采用心轴模拟替代孔的轴线,基准转换法使学生能以创新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学会变通,以实代虚模拟,等含义的方法,将测量的值转化为测量的值。
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介绍

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介绍1.安装传感器:首先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回转部件的外表面上,一般选择在离心力较小的位置进行安装。
传感器可以是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具体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2.采集数据:随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回转部件的位移数据。
位移数据可以通过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
3.数据处理:采集到的位移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滤波、插值和拟合等。
通过这些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回转部件的径向位移曲线。
4.分析结果:最后,通过对位移曲线的分析,可以获得回转部件在径向方向上的运动变化。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频谱分析、时域分析和小波分析等,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出回转部件的运动特征。
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回转部件在端面方向上的运动变化的手段。
该方法主要通过在回转部件的端面安装传感器,来测量其在端面方向上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径向全跳动测量方法类似,也是利用传感器对回转部件的位移进行测量,通过对位移数据的分析,获得回转部件在端面方向上的运动变化。
1.安装传感器:首先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回转部件的端面上,一般选择处于离心力较小的位置进行安装。
传感器可以是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具体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2.采集数据:随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回转部件的位移数据。
位移数据可以通过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方式进行传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
3.数据处理:采集到的位移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滤波、插值和拟合等。
通过这些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获得回转部件的端面位移曲线。
4.分析结果:最后,通过对位移曲线的分析,可以获得回转部件在端面方向上的运动变化。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频谱分析、时域分析和小波分析等,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揭示出回转部件的运动特征。
通过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可以获得回转部件在径向和端面方向上的运动变化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回转部件的工作状态和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
(二)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跳动测量是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检测方式简单实用,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控制功能。
本实验的目的是:
1、掌握形位公差检测原则中的跳动原则。
2、形状误差不大时,用以代替同轴度测量。
3、分析圆度误差与径向跳动的各自特点。
二、实验内容:
1、模拟建立理想检测基准。
2、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3、根据指示表读数值,确定各种跳动量。
三、实验仪器:
偏摆仪、测量表架、指示表。
四、实验方法:
调整偏摆仪两端顶尖同轴,以两顶尖的轴线模拟公共基准,被测工件对顶无轴向移动且转动自如,采用跳动原则,看指示表读数,确定跳动量。
具体检测方法见下表。
五、实验步骤:
1、径向圆跳动测量:
(1)将指示表安装在表架上,指示表头接触被测圆柱表现,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测头与轴线垂直,指示表调零。
(2)轻轻使被测工件回转一周,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径向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若干个正截面上测量,分别记录,取各截面上测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
(4)将测量记录填表2-2。
2、径向全跳动测量
(1)按上述方法在被测工件连续转动过程中,同时让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
(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全跳动。
(3)所测数据填表2-2。
3、端面圆跳动测量
(1)将指示表测头与被测的台阶表面接触,注意指示表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指示表读数调零。
(2)轻轻转动工件一周,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柱面上的端面圆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任意半径处测量若干个圆柱面,取各测量圆柱面上测得的跳动中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
(4)所测数据填表2-2。
六、实验记录表
表2-2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记录
七、思考题
1、工厂的生产车间常用径向圆跳动测量来判断零件的圆度误差,同轴度误差是否合格,说说其中的道理。
2、以轴线为基准的端面全跳动和端面垂直度,二者的测量是否可以取代?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