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穴位头面胸腹背部共40页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穴位头面、胸腹、背部

小儿推拿穴位头面、胸腹、背部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一)头面部穴位
14.攒竹
【位置】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约在目内眦直上。 【操作】以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 攒竹穴上,按揉该穴。 【功用】明目退翳。 【主治】近视、斜视、眼睑瞤动、 眼睑下垂、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等 。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一)头面部穴位
15.承泣
【位置】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 球与眶下缘之间。 【操作】以双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 承泣穴上,按揉该穴。 【功用】疏风清热、明目止泪。 【主治】近视、斜视、眼睑瞤动、 迎风流泪、目赤肿痛、夜盲;口眼 歪斜、面肌痉挛。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三)腰背部穴位
2、大椎 【位置】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 间,属督脉。 【操作】医者用中指指端按或揉,称按 大椎和揉大椎。用双手拇指、示指将其 周围的皮肤捏起,向其穴挤去,称捏挤 大椎。 【功用】清热解表、通经活络。 【配伍治病】发热,项强,咳嗽,感冒 ,百日咳。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二)胸腹部穴位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枢 【位置】脐旁2寸,左右各一,属足 阳明胃经。 【操作】医者用食、中指指端按揉 之,称揉天枢。 【功用】疏调大肠、理气消滞、化 痰止嗽。 【配伍治病】腹胀、腹痛、腹泻、 痢疾、便秘、食积不化、咳嗽等。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二)胸腹部穴位
8、肚角
【位置】脐下2寸,旁开2寸两大筋。 【操作】患儿仰卧,医者用拇、食、 中三指向深处拿之,称拿肚角,操作 时向偏内上方做一推一拉一紧一松的 轻微动作为一次。3-5次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滞、止腹 痛。 【配伍治病】腹痛、腹泻、腹胀、痢
四、小儿推拿常用特定穴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小儿推拿按摩常见穴位图解大全偏方大全网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不需要用药就,就能达到治病的作用。

宝宝生病了,如果妈妈懂得一点简不仅帮助宝宝尽快治好病,还能免去宝宝打针吃药的痛苦。

本期专题我们就收集了一些简单易学的小儿推拿按摩知识,让妈妈帮常用穴位视频教程常见手法穴位查询疾病按摩头面部(点击看大图)胸腹部(点击看大图)腰背部(点击看大图)手肘部(点击看大图)手背部(点击看大图)阳坎宫山根(山风)人中迎香牙关(颊车)印堂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颈骨承浆囟门地仓穴瞳子髎穴四白穴阳白穴睛明穴天鼎穴翳风穴廉泉根乳旁中脘神阙(脐中)腹穴胁肋天枢丹田肚角水分穴期门穴肩禺穴中府穴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腰俞七节骨龟尾长强脊柱肝俞胃俞至阳穴厥阴俞穴心俞穴命门穴三焦俞膀胱俞大肠俞关元俞经肺经肾经胃经大肠穴小肠穴四横纹(四缝穴)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鱼际交)运水人土、运土人水总筋大横纹(手阴阳)十宣(十劳宫三关六腑清天河水合谷穴少商穴甘载威灵精灵外八卦一窝风膊阳池肾顶肾纹掌小横纹小横纹神门穴眼中三里上痢三阴交解溪丰隆涌泉前承山后承山委中昆仑仆参上巨虚穴绝骨穴梁丘穴阴陵泉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1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2 视频:小儿按摩基础知识和技法0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3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2 视频:小儿推拿手法1 视频:小儿揉肾顶 视频:小儿补肺经 视频:推拿常用手法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下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上肢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肩背部穴位 视频:小儿常用胸腹部穴位 视频: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常见病推拿疗法 视频:小儿支气管炎 视频:小儿腹泻疗法 视频:小儿便秘疗法视频:小儿厌食穴位 视频:小儿呕吐穴位 视频:小儿咳嗽穴位 视频:小儿发热穴位视频:缓解宝宝疼痛穴位按摩 视频:小儿发热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佝偻病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泻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鼻出血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腹痛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推拿常见手法视频:如何治疗宝宝便秘、腹泻、虚汗 视频:小儿遗尿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口唇燥裂 视频:小儿痢疾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消化不良 视频:小儿便秘按摩疗法 视频:小儿感冒按摩疗法视频:小儿感冒疗法小儿生理与病理的特点认识小儿推拿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小儿推拿主要特点是什么 小儿推拿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小儿推拿有什么作用? 认识:什么是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发展史 小儿推拿的中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现代医学原理 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常用的治法 小儿推拿一般次数与疗程 小儿推拿意外的处理与预防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哮喘 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大便干燥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多动症小儿按摩常用穴位(图文) 小儿按摩注意事项 小儿按摩常用介质 小儿按摩疗法特点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辨证要素 小儿疾病辨证望闻问切诊 小儿按摩常用12手法(动画演示)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拿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捣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捏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掐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摩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揉法(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法(图文)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外侧及掌背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上肢内侧及掌面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头颈部穴位图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厌食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风寒感冒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便秘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发热小儿推拿理论知识:小儿咳嗽孩子不吃饭怎么办—小儿厌食的家庭调治法孩子拉肚子怎么办—小儿泄泻的家庭调治法君臣佐使小儿推拿医病法八种小儿推拿注意9大事项常用的十五个穴位-真人演示详细图解(图文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小儿推拿穴位图和穴名释义

小儿推拿穴位图和穴名释义

小儿推拿穴位图和穴名释义小儿推拿穴位图和穴名释义小儿推拿按摩穴位图(正面)小儿推拿穴位图(背面)小儿推拿穴位图(手掌及上肢屈面)小儿推拿穴位图(手背及上肢伸面)小儿推拿穴名释义一、头面颈部穴位四白“四”,意为广阔的意思;“白”,指光明清澈。

本穴可治疗眼病,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所以称为“四白”。

“四白”穴在眼睛正视时,瞳孔直下、眼眶下眶凹陷中。

睛明“睛”,指眼睛;“明”,意为明亮。

本穴有使眼睛明亮的作用,故名。

“睛明”穴在内眼角直上0.1寸凹陷中。

瞳子髎(liáo)“瞳子”,指眼;“髎”,意为孔穴。

该穴在小儿外眼角旁开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中,所以称“瞳子髎”。

球后“球”,这里指眼球;“后”,前后的后。

本穴位位置较深,在眼球的后部,位于下眼眶外侧缘1/4处,所以叫“球后”。

迎香“迎”,意为迎接;“香”,指香味,这里泛指各种气味。

因为本穴主治不闻香臭的病症,所以定这一穴名。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旁开0.5寸,也就是在鼻唇沟中点凹陷处。

攒(cuán)竹“攒”,聚集;“竹”,竹叶,形容眉行。

穴位在两眉头凹陷中,皱眉时此处好象竹叶聚集,所以称为“攒竹”。

鱼腰形容眉毛如鱼,穴在鱼之正中部,故名。

“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凹陷处。

印堂“印”,原意指图章;“堂”,庭堂。

古代星相家把前额部两眉头之间叫做印堂,此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所以也称“印堂”。

太阳“太”,高、极的意思;“阳”,阴阳的阳。

头颞(niè)部的微凹处,俗称为太阳穴,穴在它的上面,所以叫“太阳”。

百会“百”,表示数量多;“会”,意为会聚。

本穴在头顶,是各条经脉会聚的地方,所以称“百会”。

具体位置在后发际(头发与颈部交界处)正中直上7寸,两耳尖连线中点。

风池“风”,指风邪;“池”,意为池塘,这里指凹陷。

本穴位于颈后,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是风邪易于侵犯的地方,所以称“风池”。

风府“风”,指风邪;“府”,这里指聚集的部位。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ppt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ppt课件
主治:食欲不振、呕恶、嗳气、烦渴 善饥、吐血衄血。
可编辑版课件
36
胃 经
可编辑版课件
37
(三)大肠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
一直线。 操作:补大肠,从食指尖直推至虎口;
清大肠,从虎口直推至食指尖。补清均为 100—300次。
主治:补大肠主治腹泻、脱肛;清大肠 主治便秘、食积、身热下痢。
操作:补法,旋推为补,其中肾经的补
法为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泻(清)
法,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泻。
补或泻100—500次。
主治:主治本脏所主疾病。
可编辑版课件
34
五经
可编辑版课件
35
(二)胃经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操作:补胃经,旋推为补;清(泻)
胃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补、清均 为100—500次。
可编辑版课件
7
(三)按法
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
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
(四)摩法
以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
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
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五)掐法
用指甲重刺穴位。
可编辑版课件
8
(六)捏法 1.三指捏: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
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 交替捻动向前。
பைடு நூலகம்
主治:感冒、腹痛、腹泻、便秘、发热、
呕吐、疳积、厌食等
可编辑版课件
27
脊 柱
可编辑版课件
28
(二)七节骨 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推上七节骨,用食中二指或拇
指桡侧面由下向上直推;推下七节骨,自 上向上直推 。推 100—300次。

小儿推拿胸腹部穴位课件

小儿推拿胸腹部穴位课件

推拿过程中注意宝宝保暖,避免宝宝受凉 ;推拿后可适当给宝宝喝些温水,有助于 软化粪便。
THANKS
感谢观看
用掌心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环形揉按, 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3分钟。
功效
中脘穴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理 气止痛的功效,对于小儿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有较好的 治疗效果。
神阙穴
位置
神阙穴位于肚脐中央。
功效
神阙穴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功效,对于小儿腹泻、呕吐、消 化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禁忌症
对于骨折、皮肤破损、高热惊厥等急性病症,以及某些慢性疾病 如肿瘤等,不宜进行小儿推拿。
注意观察反应
在推拿过程中,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 情况应及时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05
胸腹部穴位推拿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儿消化不良的胸腹部穴位推拿
01
02
03
04
症状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体重 下降等。
关元穴具有温肾壮阳、培 元固本的功效,对于小儿 遗尿、尿频、尿急等症状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操作方法
用掌心或指腹在穴位上做 环形揉按,力度适中,每 次按摩1-3分钟。
03
胸腹部穴位推拿手法
推法
总结词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沿着固定方向,缓慢推动穴位。
详细描述
推法是一种基本的按摩手法,通过用指腹在穴位上施加适度 的压力,并沿固定方向缓慢推动,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 流通。在胸腹部推拿中,推法常用于促进消化、缓解腹胀等 。
推拿穴位
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等 。
注意事项
推拿过程中注意宝宝保暖,避 免宝宝受凉;推拿后可适当给 宝宝喝些温水,有助于补充体

最全的小儿推拿穴位图,解决日常小病!吴老师推拿的穴位都在这里

最全的小儿推拿穴位图,解决日常小病!吴老师推拿的穴位都在这里

最全的小儿推拿穴位图,解决日常小病!吴老师推拿的穴位都在这里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山东喜宝小儿推拿培训)。

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天枢】[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山东喜宝小儿推拿培训)[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小儿推拿穴位(课堂PPT)

小儿推拿穴位(课堂PPT)
四大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无汗症。本 法亦结束的手法,称“总收法”
35
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揉肺俞
推肺俞(分推肩胛骨) 次数:揉50-100次
推100-300次 功效:调肺气
补虚损 止咳嗽
36
肾俞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 操作:按揉腰俞 次数:15-30次 功效:通经活络,滋阴壮阳,补肾益元。常
散淤结
52
四横纹(四缝)
位置:示、中、环、小指掌面,第一指骨间关节 横纹处
操作:掐四横纹 推四横纹 三棱针点刺
次数:掐5次 推100-300次
功效:退热除烦,散淤结 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治疗疳积
53
掌小横纹
位置:手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效:清热散结
运水入土: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61
62
总筋
位置:腕横纹中点 操作:揉总筋
掐总筋 次数:揉100-300次
掐3-5次 功效:
揉: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 掐:止惊风抽掣
63
64
大横纹
位置:腕横纹。近拇指端(桡侧)称阳池 近小指端(尺侧)称阴池
操作:分(推腕)阴阳(分推大横纹) 合(推腕)阴阳
小儿推拿
穴位
滕州艾草堂小儿推拿姬艳文
1
小儿推拿穴位的特点
穴位的形状呈现: “点”状、“线”状、“面”状
两手穴位居多: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手上31穴) 强调手法操作顺序:
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
2
穴位分布情况 (共72个常用穴 )
头面部穴位:13个 胸腹部穴位:11个 腰背部穴位:6个 上肢部穴位:35个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
【操作】医者用中指指 端按或揉,称按大椎 和揉大椎。用双手拇 指、示指将其周围的 皮肤捏起,向其穴挤 去,称捏挤大椎。
【次数】按揉30〜50次
图1-4-31 揉大椎
腰背部穴位
3、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 峰连线之中点,肩 部筋肉处。属足少 阳胆经。
【操作】用拇指与示 、中二指对称用力 提拿肩井,称拿肩 井;用指端按其穴 ,称按肩井。
。 【操作】沿胸肋自上而下向左右两旁
分推,称开胸;若沿胸肋分推后, 再自鸠尾处向脐上直推,最后摩腹 部,称为开璇玑。 【次数】开胸5次,开璇玑50次。 【功用】宽胸,理气化痰,降逆止呕 ,消食止泻。
胸腹部穴位
﹡ 13、上脘 【位置】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操作】用拇指、中指端或掌根按揉
,称揉上脘,用四指柔,称摩上脘。 【次数】揉100次;摩5分钟。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 【操作】医者用中指
或拇指端揉,称揉 龟尾 。 【次数】揉100~300 次。 【功用】通调大肠。
图1-4-39 揉龟尾
腰背部穴位
10、三焦俞 【位置】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用揉法,称揉三焦俞。 【次数】揉100次。 【功用】调理三焦,通利水道,补益元气

腰背部穴位
指、示指挤捏。 【次数】揉20-30次。挤捏至皮肤呈
紫红色。 【功用】醒脑,提神,祛风通窍。
头面部穴位
﹡5、山根 【位置】印堂之下,
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用拇指指甲
掐,称掐山根。 【次数】3~5次。 【功用】开窍醒脑、
安神。
图1-4-8 掐山根
头面部穴位
﹡6、水沟 【位置】人中沟上1/3
与下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

小儿推拿穴位图

小儿推拿穴位图

小儿推拿穴位图拿风池揉肺俞推三关揉大椎手掌面重要穴位1 脾穴:拇指外侧2 胃穴:大鱼际赤白肉际处拇指根到腕横纹头3 大肠穴:食指桡侧4 肝穴:食指掌侧5 心穴:中指掌侧6 肺穴:无名指掌侧7 肾穴:小指掌侧(第一关节缝)也叫夜尿点;指尖为肾顶8 小肠穴:小指尺侧9 板门:大鱼际正中10 内劳宫:与外劳宫相对11 八卦:手心正中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为半径12 掐四缝:1、2、3、4、5指各关节13 四横纹:2、3、4、5掌指交界处14 小横纹:小指根下,掌指横纹稍外侧15 小天心:大鱼际与小鱼际交界处16 运水入土:自小指尖偏尺侧到大指根,呈一弧形曲线17 阴阳穴:小天心两侧,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手背面重要穴位1 外劳宫:手背三四掌骨之间(二分之一处)2 二人上马穴:手背四五掌骨小头之间3 一窝风(或乙窝蜂):手腕横纹正中4 阳池:一窝风上两寸(成人外劳宫穴)5 威灵穴和精宁穴:手背外劳宫两侧(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正中)6 五指节:手指各关节处手臂重要穴位1 天河水:前臂尺桡骨之间,从腕横纹正中到肘横纹正中2 退六腑:前臂内侧,从肘横纹头推到腕横纹头3 上三关:前臂桡侧,从腕横纹头推到肘横纹头胸腹腰背重要穴位1 天突:胸骨上窝正中2 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3 中脘:脐上4寸4 天枢:神阙旁开2寸5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6 定喘: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7 肺腧: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8 七节骨:第4腰椎到尾骨端9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10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1 涌泉:足底人字缝重要补充1 补法:(补)-向心推。

2 泻法:(清)离心推(例外:清天河水,向心推也为泻)。

3 清补:(清补)来回推。

当你搞不清楚该补该泻时,就来回推,这就是推拿和针灸的双向调节功能,也叫平补平泻。

4 人体从上向下为泻,从下向上为补;从四肢根部向手脚指尖方向推拿为泻,反之为补。

小儿推拿穴位ppt课件

小儿推拿穴位ppt课件

案例二:腹泻推拿
总结词
腹泻推拿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缓解腹泻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推拿穴位治疗腹泻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通过刺激腹部和手 部的穴位,可以缓解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案例三:厌食推拿
总结词
厌食推拿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改善厌食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膻中穴
中脘穴
气海穴
关元穴
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 间,主治胸闷、咳嗽等
症。
位于脐中上4寸,主治胃 痛、呕吐、腹胀等症。
位于脐中下1.5寸,主治 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调
等症。
位于脐中下3寸,主治小 腹疼痛、小便不利等症

腰背部穴位
大椎穴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 治发热、咳嗽、项强等症。
命门穴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 治腰痛、月经不调等症。
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适当的穴位和手法,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 。同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停止。
禁忌症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小儿,如严重感染、骨折、皮肤破损等 ,不宜进行推拿治疗。此外,对于不明原因的病症或病情严 重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04
小儿推拿穴位实践操作
推拿手法介绍
推法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沿固定穴位,单 方向做直线推动,动作需轻柔、均匀。
肾俞穴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处,主治腰痛、遗尿、小便不 利等症。
肺俞穴
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处,主治咳嗽、气喘等呼吸系
统疾病。
03
小儿推拿穴位应用
日常保健推拿
80%
健脾和胃

小儿推拿按摩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穴位图

小儿推拿按摩穴位图(手掌及上肢屈面)2009-05-07小儿推拿按摩穴位图(背面)2009-05-07小儿推拿按摩穴位图(正面)2009-05-07小天心穴可安神小天心穴是所有经络出入的总大门,位于手掌根部的中心,大小鱼际中间。

这个穴位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中医认为该穴具有畅通经络、通窍散结、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等作用。

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发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等。

肾经穴增智力补肾经穴(在小指掌面,自指尖推至指根)具有补肾益脑等作用,可用于促进大脑智力发育和保健。

临床我们的体会是,该穴多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系统及泌尿系统的疾病,例如治疗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等。

脾经穴促消化推补脾经穴(在大拇指的外侧边缘,自指尖推向指间关节)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亦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所以,推补脾经穴具有良好的促进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

其它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但是家长们不易掌握,不如在平时多搓搓孩子的手,也能起到一定保健作用。

推荐几个简单的手掌小体操搓手:双手对掌,五指相对,一前一后像洗手一样搓手(重点刺激五经穴和板门穴)。

拍手:双手左右相对,垂直拍击,做类似欢迎动作(同上,亦可重点叩击掌根部,刺激小天心穴)。

摩手:双手对掌,像画圆圈一样旋转摩擦(重点刺激内八卦穴和内劳宫穴)。

叉手:双手拇、食指张开,对叉虎口;或双手十指张开,互相交叉于指缝间(重点刺激合谷穴和八邪穴)。

①推拿组小儿哮喘缓解期以健脾益肺、补肾固本为施护原则。

推拿以推、揉、捏为主要手法。

推拿处方,补脾经(拇指末节桡侧面)、补肺经(无名指末节掌侧)、补肾经(小指末节掌面),按揉定喘穴,揉脾腧(shù)、肺腧、及肾腧;偏于肺脾气虚者揉膻(tán)中50--100次,以补气定喘;偏于肾虚不纳气者,加揉二马穴300--500次,以补肾纳气固本。

部分患儿选捏脊法为主,配合推揉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文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文
操作
用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 揉运为补,向耳方向揉运为泻,30-50次。
百会
位置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 连线的交叉处。
功效
具有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的作用。
操作
用指端按或揉,称按百会 或揉百会,100-200次。
风池
位置
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手法轻柔
01
小儿肌肤娇嫩,推拿时手法要轻柔、平稳、着实,以小儿舒适
为度。
穴位准确
02
熟悉并掌握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功效,确保推拿时穴位准确,以
达到预期效果。
观察反应
03
在推拿过程中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如出现哭闹、不适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推拿并查明原因。
禁忌症及适用范围限制
禁忌症
皮肤破损、症、肿瘤及患有结核病的小儿禁止推拿;有严重心脏病、肝病的 小儿慎用推拿。
揉,亦称揉脐。
上下肢穴位
脾经
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 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肝经
位于食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心经
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
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天枢
位置
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功效
天枢穴有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的作用。
主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