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一课一练(无答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一课一练
姓名得分 .
一、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6*0.5=8分)
huáng()竹 pèi()环清liè() cēncī()()披fú()yǐ()然 xī()忽 chù()尔翠màn()寂liáo()蒙络摇zhuì()悄chuàng()幽suì()日光下chè()卷()石底以出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7*0.5=2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 )( ),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三、文言知识归纳
(一)一词多义(14*0.5=7)
1、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不可知其源()
2、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
3、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4、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5、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
6、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
7、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
8、游: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
(二)圈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7)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心乐之:;
3、下见小潭:;
4、日光下澈:;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凄神寒骨:
四、翻译下列句子。(12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五、根据本文有关内容填空。(5分)
1、《小石潭记》选自《》,作者是“”之一的,字,朝
人。“记”是古代一种。以、(填表达方式)为主,相当于今天的文。
六、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4*2=8)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15)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 ___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__ ____。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
(6)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7)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8)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
八、内容理解(20分)
1.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正面写出了水的澄澈透明,侧面衬托了鱼的生动传神,令人拍案叫绝。()
3.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但实际上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4. 这篇游记一共有五段。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特写镜头”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
5. 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
6.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7.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 )
8.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
9. 潭中之鱼“似与游者相乐”。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但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后半部分的主旋律。()
10. 这篇散文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