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春第2课时

合集下载

第11课--《春》课文品读与说课设计(余映潮)

第11课--《春》课文品读与说课设计(余映潮)

《春》课文品读与说课设计余映潮【课文品读】《春》段落讲析《春》是对春天所作的田园牧歌式的抒唱,文章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清新和情绪的欢快,每一段文字都值得欣赏品味。

首段,望春。

抒盼春之情;起笔,开篇,点题:全文的第一部分,写立春将至的情景;写热切的期待,写喜悦的心情,写美妙的感受;句式优美,语句生动;旋律轻快,诗意浓郁。

这里写春回大地一这是写“时”。

二段,写物。

表观春之喜;写初春的山、水和太阳,写大地复苏,写欣欣向荣;绘立春、雨水之间的时令景色,迎春之意跃然纸上;每一句都是一个美好生动的画面;炼字炼词,手法生动;意境美妙,情感热烈,动感鲜明;大处落笔,大笔勾勒,引出下文。

三段,春草图。

写游春之悦;写雨水、惊蛰时刚萌发的小草,赞草之报春,欢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一层写草,先写棵棵小草再写大片大片的小草;第二层写人,先写人的活动,再写人的感受,以烘托小草的可爱。

文段给我们以:时令感—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画面感—小草和快乐的人们;动静感—片一片的嫩草和享受春光的人;色彩感—嫩嫩的,绿绿的;层次感—写草,写人,写人的感受;对称感—短句之妙;音乐感—叠字运用;轻快感—多用短句,节奏轻快活泼;情味感—叠词的运用,句式的反复、排比、倒装;诗意感—生动传神的动词,含情反复的句子。

四段,春花图。

咏花之争春,写闹春之乐;春分时节,赏花之乐力透纸背;时令在向前推移,“桃花、杏花、梨花”的争奇斗艳、欣欣向荣有着细微而又清晰的时令顺序。

全段用五个句子写花,分为“从上到下”三个层次:上写花势繁茂,花色斑斓,花味甜蜜;中写恋花的蜂蝶;下写地面上的各种烂漫的草花。

这是一幅立体的有声有色的绚丽画面;修辞手法非常丰富一一拟人、比喻、通感、顶针、夸张、反复、排比应有尽有;表现手法非同一般—实写、虚写、映衬、烘托各显其妙;句式的选用非常得体—整散并用,诗意盎然,花的热烈、绚烂、甜美、快乐、自由以及让人陶醉、让人遐思、让人赞叹的情感尽在其中了。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方法, 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 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目标1:通过品析文中的关键词句,能总结出赏析词句的 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一: 1.内容:课文 2.方法:快速浏览课文,选择文中你喜欢的语句, (从修辞、词语等角度)在文章中批注,自学、小组 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 要点。
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 味觉角度及答题格式: 1.用词: “…… ”一词,生动形象地(具体、逼真、贴切 ……) 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表现了人物 ……的感情。
2.修辞:比喻、拟人…… 运用……的修辞,生动形象(有力、强调)地写出 了……的样子,表现了作者……感情(富有诗情画意)
学习目标2: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 物的方法,并会运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自学指导二: 内容:课文。 方法:快速跳读课文,选择文中从感官角度描写 景物的句子,在文章中批注,自学、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 点。
要点归纳:
感官角度: 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
当堂训练:
阅读理解。 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为上面文字按原文顺序排序________。 2.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巢( )清脆( ) 3.解词。 卖弄—— 宛转—— 4.这段文字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柔和,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芳香, 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和悦,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 生动。 5.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 6.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7.这段文字中,作者渗透其中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春(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春(第二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春(第二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1、阅读文章3-7段,并分别给各段命名。

第三段:春草图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第七段:2、品读文章,赏析文中优美语句。

(可以直接用笔记在文段中)例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赏析:作者充分运用触觉、嗅觉、视觉、听觉来描绘郊野上春天的气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写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郊野初春的喜爱与欢喜。

①请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②请你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3、在课文中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比喻原句:赏析:拟人原句:赏析:排比:赏析:【自由质疑】【教师导入】1、请学生朗读课文2、请学生个性背诵部分语段,检查上节课的背诵任务。

3、请学生展示“课前自学”的内容【课堂练习】1、请学生说出课文“盼春”部分的情感特点,并说说理由2、第2段总体上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3、请学生根据“课前自学”的“春风图”例文分析方法分别分析其他几副图画,结合文中重点词、语句子分析(采用小组分组合作的方法每个小组重点分析一幅图画)①春草图:事物特点:描写角度:描写顺序:修辞方法:我能背诵……②春花图:事物特点:描写角度:侧面描写:描写顺序:修辞方法:我能背诵……③春雨图:事物特点:描写角度:侧面烘托:修辞方法:④迎春图:选取景物:我能创作:“一日之计在于(),一年之际在于(),一生之际在于()”4,积累有关“春”的名言名诗名句5,“颂春”部分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当堂总结】1、主题思想:本文作者描绘了生气勃勃、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努力,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春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春》课件 人教新课标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春》课件 人教新课标
( 8-10 )
品读课文
质疑探究
❖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迎接春天?
❖“赞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 什么特点?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换?
❖文中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品读课文
盼春
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迎接春天? “盼望着,盼望着”
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 (第一课时) 朱自清
情境导入
春夏 天天
秋冬 天天
情境导入
介绍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毛主席曾点名称他为一个有 骨气的中国人。他的一些诗和散文表现了对黑暗现实 的不满,对光明未来的期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影响,开始写 新诗。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 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5年任清 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 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其散文主要 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写得最出色 的有《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荷塘月色》等。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 真情实感。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 ,“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比喻、拟人,从视觉上写出了野花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品读课文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全方位描绘 春花的美丽
课文朗读
春风图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 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 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 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 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 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 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嘹亮地响着。

秋语文七上第11课《春》精品课件

秋语文七上第11课《春》精品课件
坐、躺、滚、踢、跑、捉——人(喜悦、高兴)
人与自然的和谐
春花图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中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 暗写风与太阳 明暗结合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春花图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树间昆虫
树下野花 高低结合
反复,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第二部分
绘春
作者使用了哪些词语描绘春草? 描绘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偷偷、钻
旺盛的生命力
嫩嫩、软绵绵
绿绿 一大片一大 片…… 叠用形容词
草的质地 颜色 草的长势
细致描绘春草 的生机
春草图
春草图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
学习目标
一、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二、熟读成诵感受本文的语言美。 三、学习写景抒情的写法,体会比喻、 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四、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 大自然的情怀。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 研究家。原名自华,号秋 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笔名余捷、 柏香、白水、知白等。
泥土的气息、草 味、花香
鸟鸣、流水、短笛
触觉 嗅觉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柔、暖
春风图
春 风 作者从哪些感觉来写春风? 图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触觉
泥土的气息、草味、 嗅觉 花香 鸟鸣、流水、短笛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 风和煦、芳香、悦耳
春雨图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春》课件(共4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春》课件(共42张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三、收集积累描绘春天的古诗词两句,并注明作者、 出处。(提高题)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1:09:54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像牛毛”,侧重写密春雨的 ,“像花针”, 侧重写闪春烁雨的 ,“像细丝”侧重细写春雨
的。
• “……密密地斜风织着”一个“斜”字,不仅花在针
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织”字是承上句

11《春》第二课时

11《春》第二课时

初中语文组初一课案(新授课)备课人使用时间课时安排两课时课题春主备人学科主任签字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流畅地朗诵并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4、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句;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

5、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

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结合课文实例,理解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过程知识储备流程设计一、题目解说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

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二、知识回顾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â) 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2、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3、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4、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第二课时三分钟演讲一、导入选读课文的优美语段朗诵导入。

二、自学目标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句;初步分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第11课 《春》课件(共28张PPT)

第11课 《春》课件(共28张PPT)

卖弄
wǎn
婉转
liá o
嘹亮
hōng
黄晕
nèn
烘托
yì nghè
静默
舒活
欣欣然
sǒu
繁花嫩叶 应和 花枝招展 蓑 涨
呼朋引伴
báo
抖擞精神
suō zhǎ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薄烟
版权所有
自由朗读课文
• 注意字词读音 • 掌握朗读的节奏 •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版权所有
眼前花儿争春
花的色彩
想象、联想到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味道 暗写风与太阳 色味结合 明暗结合
像星星眨呀眨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版权所有
春风图(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1、春风有什么样的特点? 2、按什么角度(顺序)来写的? 3、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句写出了 春风的什么样的特点?
版权所有
朱自清
(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浙江 绍兴人,是我国现代最优秀的散文 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学者、 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散文《背影》、 《荷塘月色》《绿》等;
版权所有
检查预习
朗润
yùn yù n nià ng
酝 酿
版权所有
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点?
一下就是三两天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一层薄烟
版权所有
绵长 细密
轻盈 抓住特点描绘 春雨的“润”
描写顺序: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写法特点:动静结合
修辞手法:排比、比喻
版权所有
(二)、绘春 • 1、自由朗读课文 • 2、思考、讨论:第2自然段 • 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春》第2教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春》第2教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11课《春》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3、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准确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脉络,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述课文导入新课。

二、研读与赏析:1、作者用五幅美景描绘春天,你喜欢哪一幅?并说说为什么?(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春草图读这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1)正面描写。

先从情态上写,抓住了“钻”和“偷偷地”两个词语。

钻: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再从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长势:满是的,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1)侧面描写。

孩子嬉戏;写春草的可爱。

春花图(1)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2)再次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是什么引来了蜜蜂、蝴蝶?“闹”、“飞”有什么作用?是“花里带着甜味儿“招来了蜜蜂、蝴蝶。

“闹”、“飞”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4)这一自然段中哪几句是正面描写,哪几句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这几句是正面描写,突出事物的特点。

蜜蜂闹,蝴蝶飞几句是侧面描写,衬托出事物的特点。

(5)再读“春花图”。

春风图(1)、默读“春风图”,把每一句标上序号,做一做:a、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从____觉写春风的_____,第二句从_____觉写春风的_____,第三四句从______觉写春风的_______ ,从而把难以捉摸的春风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卖弄”本属___的感情色彩,这里却带着____的感情色彩,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_____。

第11课《春》第二课时学生版

第11课《春》第二课时学生版

第11课春朱自清第2课时编制人:薛慧审核:冯姗姗【学习目标】1.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与难点】1.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自主预习】1.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表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阅读属于记叙文的范围,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把握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的分类,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形成阅读散文的基本能力。

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如下:特点:形散神不散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意境:雄浑或质朴典雅语言:华丽优美或朴素自然2.景物描写的窍门:(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形、色、声、味等)。

(2)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写景(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

(4)运用多种感官角度(视、听、嗅、触、味)(5)多使用修饰成分(形容词)(6)准确精当的用词(锤炼词语)【合作探究】(一)语言品析品读课文,寻找文章的语言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语言优美的字、词、句、段,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

(提示:你可以从修辞、炼字、韵律等角度加以探究!)1.修辞美。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位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科目:七年级语文编号:019
课题:第二单元第11课《春》十二章第二课时
编写人:赵峰审核组长:苏新萍审核领导:使用人:
温馨寄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2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
2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感觉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分类。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写嗅觉的有:(2)写听觉的有:(3)写触觉的有:
二.合作学习:
1、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

____ ____,____ _____。

这一段可以按照由高到低来排序,你试试作者是由__ ___写到_________再写到_________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有句古诗叫做“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将春天写活了。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
蜂嗡嗡的闹.着”这句话中,“闹”也比较有新意,你能体会住这句话的含义吗?
3、春风图中,有采用引用的手法的句子,找出来,看看写的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___________
4、课文提示上说春风图,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来写春风的。

第一个角度突出了春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呢?以此类推第二,第三个角度分别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本身是没有声音的,例如春风图中“风轻悄悄的”,但是在春风图中,风变成有声音的了,你能找出来作者的风是哪几种声音构成的春天交响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写的是江南的春雨,开头第一句,写出江南春雨的什么特点呢?__________________ 而我们这的春雨确是“春雨贵如油”,作者对连绵的春雨是什么态度呢?______________ 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啊?
6、写出“看”后面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比喻突出了春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你能找出暗写春风的句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写出春雨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这段是在写雨,为什么写“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叶青的逼你的眼。

”?
三.拓展延伸:
7、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四个侧面写出了春景的美,而描绘春景的字里行家透出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的含义呢?
9、朱自清的五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10、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写出了春天的。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写出了春天的。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出了春天的。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四.课堂小结:
可从学习内容和获得能力两方面进行总结。

五.当堂检测:
写几首相关春天的诗句,并指出该诗句写的是春天的那种景物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