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优化中职基础医学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优化中职基础医学教学

发表时间:2015-07-10T17:05:06.2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作者:樊欣孔晟[导读]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新动力”的多种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樊欣孔晟

(梧州市卫生学校,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信息技术被互联网带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动力,越来越被人们人认可,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更能催动医学教育改革。中职医学生医学基础薄弱,出现教学上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当前,大量信息技术注入中职教育,与教育相整合,实现基础医学教学的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在中职基础医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有助有优化中职基础医学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中职;基础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新动力”的多种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1]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改革;目前,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目前中职基础医学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医学基础知识更是薄弱,新生入学就要开始接触医学基础课程;基础医学知识比较抽象,繁琐,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师生互动不良,很难有效实施教学。因此,将信息技术注入中职教育,与教育相整合,实现基础医学教学的信息化,成为焦点议题。通过信息技术在中职基础医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有助有优化中职基础医学教学。

一、信息技术优化中职基础医学教学——加强医学基础学习

中职学生不但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医学知识更是薄弱,面对中职医学课程内容专业性与针对性,在医学基础知识方面对学生要求较高,而由于学生的零接触,对这些知识还没有科学明确的认知,学习起来自然常常觉得内容枯燥无味,通过注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医学基础知识及医学科普知识转换成视频、动画、微电影等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主动发现医学的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医学的学习中。

二、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给以学生全新的视觉体验,将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集成一体。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情境创设,比以往利用用苍白的语言,平铺的挂图等创设情境,更加生动与直观,最大化激发中职生学习基础医学的兴趣。如在基础医学课程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章,讲授“淤血病理临床联系”时,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情境创设,以寻常的情境导入新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通过选取寻常影视中购物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设计问题情境;而后再播放一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关注;最后,提出引导问题,即为什么同学们上街购物拿的东西多了的时候,压迫手指,引起手指麻木、青紫、肿胀等现象。通过生活实例验证,启发引导,可使学生对“淤血”的定义,原因及病变,临床有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尝试掌握病理学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又比如肝硬化这一节,可先给学生一个肝硬化的病例的引导视频案例,提出引导问题:肝硬化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等问题。

三、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课堂——互动体验学习

师生课堂互动好不好,往往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中职基础医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互动方式,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劲,从而创新学生课堂体验。例如,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病理学《炎症》一章,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互动。本章节介绍的知识是“炎症”,由于每位学生所认知医学科普知识有差异,对炎症的定义有所不同。新课导入:教师用多媒体展现“炎症”病人的漫画,并配上案例图片,炎症病人的症状体征: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教师引导:大家认为炎症是什么?学生围绕炎症的概念这一问题进行互动,交流观点。接着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炎症是不是带给病人痛苦?炎症对人体是否都是不利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增加学生对炎症的认识,激发学生总结出炎症的概念。因此,在引出概念后,教师再次抛出问题:炎症的利与弊?在互动探讨中增加了学生的互动体验,学生也轻松学到了炎症的概念以及临床表现。

四、信息技术优化创设医学案例环境——培养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中职基础医学教学是为临床教学打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尤为重要。思维与实践能力和医疗环境密切相关,学生在越真实的创设的医疗案例环境下,越能互动与交流,激发思维实践能力。传统的中职基础医学教学课堂缺乏逼真的语言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更好的利用案例与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入境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比如护理专业《病理学基础》第七章常见疾病的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症。一开始上课时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发放短剧,该剧本是根据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抢救的成功案例,已办好一切手续正准备出院的健康教育情境,让全班同学分组,3位学生一组边看已写好的剧本,边互扮主管护士、病人及家属角色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白,让学生在模仿工作情境中感知与思考,加深对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诱因、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感受到将来护理工作的神圣。运用信息技术,带着健康教育情境指导学生讨论教材和所提供相关视频情境素材,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找出能解决护理工作情境问题的病理知识点,同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尽可能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和创新之处。[3]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信息技术优化开拓基础医学教学课堂——开阔学生视野

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拓展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传统授课单单依赖语言讲授、板书设计、呈现挂图,而教改之后对中职医学基础课程课时有所删减,每节课教学时间更加有限,学生所能学到的知识自然就相对较少。信息技术的注入,便可以给学生呈现以PPT等形式的相关拓展知识。例如在举例疾病概论病因时,增加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病因谱这一知识点,活跃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将相关内容制作成PPT图片进行解说,开拓了学生对病因的了解。学生通过看、说的方式,开阔了视野,教师也做到了利用信息技术,补充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使课堂将学生主体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