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组讨论(由布莱特设计并实施,被称为“布莱特效应”、“新苏格拉底模式”。)
做法: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问题的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
涉及三因素:课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道德两难故事组成,班级—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教师行为—具备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知识,善于启发儿童思考、交流、辩论、协调。
3、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
基本观点:
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经验对其道德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可预测其后来的道德发展状况),社会参与活动是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两层含义:自我认同、寻求超越性意义。两个基本要素: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尊重)的基础,对人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发展的实质是逐渐形成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的尊重情感。
三、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处于伦理形成初期,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⑴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
⑵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自我意识增强。
⑶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相互协调,形成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并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2、中学生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⑵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经常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
⑶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件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2、品德的结构
⑴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其结果是形成道德观念,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个人品德的核心。
⑵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和行动时产生)。有三种表现形式:直觉式的道德情感、想象式道德情感、伦理式道德情感。
⑶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指引和道德情感的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它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习惯。
二、几种主要的品德理论
1、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⑴他律阶段(在5、6岁前是无道德规则的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依据他人(权威)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⑵自律阶段: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于五十年代末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更确切的说是道德判断的发展理论。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发现人类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⑴前世俗水平: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与自身利害关系判断是非好坏。又分为两个阶段: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由惩罚决定。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相对功利)定向阶段,又叫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和要求。
⑵世俗水平: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又分为两个阶段:
⑵观察学习
含义: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或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种类:示范学习(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导致观察者行为的变化)和替代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⑶亲历学习与观察学习对品德学习的影响的关系
区别:相比较而言,观察学习是学习态度的最有效的方式。
联系:两种方式是互相联系、相互协调的,亲历学习中形成的对结果的预期如在观察学习中得到证实或在观察学习中形成的对结果的预期如在亲历学习中得到证实均可增强学习习得的态度,而且两种方式可用于习得同一种态度。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为习俗和法律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遵守与维护,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大众的权益的需要而改变。
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伦理)定向阶段:能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判断。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的,年龄与道德发展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一般9岁以前处于前世俗水平,大部分青年与成人处于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一般在20岁以后才有,而且只有少数人达到。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
一、什么是品德
1、品德与道德的界定:
道德是社会现象,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最高阶段是伦理道德即道德关系的概括。
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特征和倾向。
理解品德的实质需把握以下几点:
⑴是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又叫“好孩子”定向阶段:认为社会大众认可(传统)的就是对的,判断行为依据动机:利他就好,利己就错。
维护权威或秩序(遵守法规)定向阶段:遵守公共秩序,接受法律权威,判断行为好坏依据是否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准则。
⑶后世俗水平:个体不止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习俗和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参与活动培养起尊重品质。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论是本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内容也是是观察、模仿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过程包括:注意、组织和编码、动作再现等环节。其中强化加强了这种学习过程的效果,强化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及榜样所具有的替代强化。
2、品德学习的过程
⑴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和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一阶段个体的品德水平低,但是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赞赏(珍视)
——重视和珍惜所做的选择
——公开表示自己的选择
行动
——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重复根据自己的选择所采取的行动
5、群体约定
6、赏罚控制
做法:奖励具体的道德行为;强调内部奖励;适度惩罚不良行为(给予某种厌恶刺激或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特权)。
四、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1、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
⑴亲历学习
含义:个体通过直接体验其行为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亲历学习的品德形成过程:个体采取一定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后,会在头脑中对此进行思考,对自己以后如采取同样行为会导致什么结果做出预判,当真的遇到相似情境时,个体会在这种预期或行为的准备状态驱使下表现出具体的行为。
3、榜样示范——理论基础(或原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做法:呈现榜样时,考虑榜样尽量与学生相似;呈现的榜样应是受人尊敬、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人;采取多种方式结合进行示范。
4、价值澄清:一种观点成为个人道德价值观经历三阶段七个子过程:
选择
——自由地选择
——从各种不同的途径中选择
——对各种选择途径的后果三思后再作选择
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标志稳定的品德的形成。
3、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⑴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
社会风气
同伴群体
⑵内部条件
个人信念(道德准则规范的理解、掌握、判断)
五、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低年级学生/无相反观点的学生——正面证据,高年级学生/有反面观点学生——双面证据。
⑴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带有一定程度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丰富、强烈但又好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渴望独立自主行动,但愿望与行为经常有距离。此阶段既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初二尤为关键)。
⑵高中生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生个人品德发展进入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为能自觉应用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
⑵认同(对榜样的模仿)
含义: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阶段个体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个体的行为试图与榜样一致,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具有自觉性、主动性与稳定性。
⑶内化
含义:个体的思想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并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原来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