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合集下载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
• 如行为不文明、无理取闹、欺侮同学、不尊重教 师与家长;不守纪律、无故旷课、作业抄袭、考 试舞弊;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
二、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
1、外部动因 • 家庭的不良影响。主要包括来自于家长的
言行、家庭的文化气氛、家庭的教养态度 与方式等消极影响。
• 学校教育中的失误。主要有学校未能真正 将德育放在首位;学校德育生态环境不良; 德育的内容与方法陈旧,未能适应时代的 需要。
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二)社会环境 (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 (四)自身的智力水平
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一)道德认知的培养方法 1、言语说服: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以理服
人与以情动人 2、小组道德讨论 3、道德概念分析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
1、移情能力的培养 2、羞愧感
(三)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
•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包括多元文化的 影响、物欲驱使下的社会风气、暴力、淫 秽等黄色书刊与音响制品、社会上的犯罪 团伙或不正当群体的引诱、学生群体亚文 化等。
2、内部动因 • 错误的道德观念 • 异常的情绪表现 • 明显的意志薄弱 • 不良的行为习惯 • 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
习惯 (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考研题
• 24.儿童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 可以改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其道德判断所处的发 展阶段是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品德概述

教师考试必备 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9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师考试必备 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9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 (一)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 达到自律, 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科尔伯格理论的启示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 鉴于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 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 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 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 为了形成道德认识, 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 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 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故事1 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 诉他的丈夫海因茨, 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 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 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 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 2000美元 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 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 1000美元 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 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 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 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 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 绝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 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 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海因茨 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 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法官是应该判他 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

品德形成与培养课程设计

品德形成与培养课程设计

品德形成与培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品德的基本概念,掌握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课本中提到的优良品德,如诚实、守信、友善、合作等,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学生能了解品德培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品德知识,分析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制定个人品德提升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具有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品德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开始关注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但自控能力较弱,需要引导。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品德的重要性,主动培养优良品德,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品德概念及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内容:品德定义、品德与个人成长、品德与社会发展2. 优良品德的认知-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内容:诚实、守信、友善、合作等优良品德的具体表现3. 品德培养的方法与实践- 教材章节:第二章- 内容:品德培养的策略、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案例4. 个人品德提升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内容:个人品德提升计划的制定步骤、实施方法及评估5. 品德教育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内容:集体中的品德教育、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品德概念及重要性,认识优良品德第二周:品德培养的方法与实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第三周:个人品德提升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第四周:品德教育在集体中的作用,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有序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品德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方式1:让学生在教室里听老师 要尊重、帮助残疾人。 教学方式2:让学生坐在在轮椅上像 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

哪种效果好?为什么?
德育方法

重情感、重互动、重实践

第一,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及 情感发展 第二,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第三,从封闭的校园到社会生活实践

一则消息引发的思考:教育要以德服 人,还是以智取胜?
值得反思的一例

根据在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发现,许多入园不久的 孩子因为恐惧过于繁多的道德规约而要求回家。 如果道德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那么这 恰恰就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而沦为反道德的教育。 因为道德的根本在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 规律、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道德教育需要调整 到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倘如此,我相信道德教育就会 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而也一定是可爱的和有魅力 的。
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

检讨现行的学校道德教育,事实上存在着很多不 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道德教育“人为、表浅 化”、“孤立、封闭化”,德育课程知识化;单 向灌输多,双向理解少;集体受教多,个体选择 少;道德教育僵化而少活力,实效性不够,缺少 魅力;德育未能成为有助于人生命发展、生活质 量和精神心灵成长的工作!
马蕾蕾何许人也?

19岁的马蕾蕾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的大四学 生,她今年申请了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MN)在内的数 所国外大学。当她得知同班女生陈馨(化名)已被明尼苏 达大学接收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陈馨的大学邀请信。 并冒名陈馨用E-mail与美国校方联系,拒绝了陈馨的留 学邀请,同时推荐了她自己。陈馨因为迟迟没有收到明 尼苏达大学的正式邀请,于是发信询问美国校方,才发 现已被人冒名拒绝了邀请。经过陈馨和班系师生的调查、 取证,很快就查明真相:正是同一个班上的马蕾蕾在捣 鬼。

【教资】小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资】小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2.树立良好的榜样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可知,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式
3.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和约定,对其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能够其
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就会受到来自 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 群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时,由于某种
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 在依从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2.认同 认同是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
教学实训 思考并讨论自己小时候接受的 思想品德教育。
THANK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
一致的分化。其原因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不善于掩蔽自己的行 为,所想、所说、所作比较一致,但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年龄较大的 儿童,行为比较复杂,逐渐学会掩蔽自己的行为,致使言行不一致。
影响小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家庭教育 (2)社会风气 (3)学校教育 (4)同伴群体 2.内部因素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影响小学生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家庭结构、心理氛围,家长对学生的教养方式,家长的心理素质、 品德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2)社会风气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19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
(二)道德情感 如果以道德情感产生的诱因、道德情感和道德
认识的关系为指标,那么道德情感形式可以分 为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对某种情境 的感知而引起的,对于道德规范的意识往往是 不明确的; 第二种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第三种是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是否符合准则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 心体验。 是人们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 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 绪体验。
18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特点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道德情感的形式
; 一个是道德情感的社会性
内容;
海因兹只好跟老板说他的妻子要死了,请求他便宜 点或赊帐给他,老板不同意,并且说他卖药就是为 了赚钱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海因兹夜里撬开了 药店的门,偷走了他妻子需要的药。
讲完这个故事,研究者要求儿童回答一些问题:海 因兹是否应该被判刑?为什么?
39
经过对10对个国家的儿童的测试,他发 现,尽管民族、文化以及社会规范制度 不同,但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的增长的 发展趋势是却是一致的。他把儿童道德 发展划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
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
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
故事1:头戴帽子,身穿裙子,三个女孩在海边玩耍,她们分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9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
(一)道德情感及其类型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 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
按内容分 按形式分
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 、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等
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 长才能对行为做出判断。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2.他律阶段
5~8岁或10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对直接的行为后 果进行反应,以痛苦和高兴为原则来说明一个道德问题,好的行为 能够带来令人愉快的后果;而坏的行为有着令人不愉快的后果。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二)品德的动态结构(从动态角度分析)
包括对道德情境 的知觉过程、解 决道德问题的决 策过程和道德行 为的实施过程。
获得反馈信息的两 条途径:
一是来自他人与社 会的外部反馈;
二是来自主体内部 的自我反馈。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了儿童 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
前道 • 德阶

出现在4~5岁以前, 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其行为直接受行 为结果所支配。
他律 道德 阶段
4、5岁~8、9岁之间 对道德的看法是遵 守规范,只重视行 为后果,称之为道 德现实主义。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第十三章  品德的形成

(二)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研究
1.人本主义认为人格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部分,强调
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自我和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2.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移情性理解)对道德情感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3.移情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违法行为的抑制具有 重要作用。
三、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
提问:(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 两个孩子中,哪一个行为更坏一些?为什么?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采用“开放式”的手段来揭示 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保留皮亚杰成对故
事中的冲突性特征。他选古代哲学家常采用
的“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 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 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 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 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 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会发 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 了一大块墨水渍。
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一)社会规范学习
是指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 值,将外在的行为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 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二)品德发展的实质
1.品德的发展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逐渐构建自己的 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
2.皮亚杰认为,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对社会现实的
警官的矛盾
与海因茨先生同住一镇的警官布朗先 生,在夜间值完班回家的途中,正好看见 海先生击破窗子进入药房内,而且他也听 说过海先生缺钱买药的困境。布朗警官觉 得虽当值时间已过,但维持全镇治安,仍 属职责所在。在迟疑之间,海先生已经偷 得药物而离去。布朗警官应不应该进一步 追查海先生破窗偷药的案件呢?

教育心理学 (9)

教育心理学 (9)
❖ 良好的行为是与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 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 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张三捡 到被人的钱于是准备把钱还给失主。
❖ 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张 三在路口等了许久没见有人来找钱包,他又想干脆把钱包交给警察叔叔好了。这是道德意志;去派 出所的路上他看见一家游戏厅忍不住进去玩了一会,没想到张三连捡到的钱也输光了,从游戏厅出 来张三十分的懊悔。这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结果。
不良品德的矫正方法
第一节 品德的界定及心理结构
LOGO
一、道德及品德的概述
㈠什么是道德 道德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中 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 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 和社会舆论来维系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 行为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 总和
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各种行为 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极为复杂,为了便于分析, 心理学上一般认为品德包含四个基本的心 理成分: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识 ❖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
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 原则、信念、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 念去分析道德情景,对人、对事包括对自 己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一)道德观念的形成
❖对道德概念的掌握是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个体知道了 什么“应当”什么“不应当”。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二)道德信念的产生 ❖1.道德信念的概念及特点

13-品德的形成

13-品德的形成

第二,品德是与一定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相联系的。
第三,品德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第四,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1、品德与社会道德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驱力使来支持 的行为准则的总和。道德的发生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品德有赖于个体的存亡。
联系: 第一、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成分,离开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个人
行为的动机意向)的发展过程”,转折年龄在6-7岁;②我国儿童摆脱成人
惩罚的影响、根据行为本身好坏作出分析判断的转折年龄在8-9岁之间。
3.对科尔伯格的评价
科尔伯格的理论和实践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掀起了美 国70年代之后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它是最全面的道德发展理论,心 理学家已经发现不同情境下的道德发展过程几乎都与科尔伯格所认为的发展 脉络相符,科尔伯格的研究对我们深入理解道德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视角,但 是对科尔伯格发展论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
对偶故事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 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 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2.他律道德阶段
5—8岁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根据外在标准,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具 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②
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非好即坏,非善即恶;③判断行为好坏的
心)。 良心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自觉地用道德来规范行动,抵制外界的诱惑。
如果个体行为违反了超我的意向,就会感到自责和内疚。自居作用、自我
惩罚、内疚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强大动力。 埃里克森用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来解释儿童的道德发展
2.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研究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步建立起来。

下面是一个一般的品德形成过程:1.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品德形成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深远。

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爱和支持,并且树立正面的行为榜样。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沟通和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善良品质、诚实和谦虚等美德。

2.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场所。

学校通常有一套完整的品德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育和学生管理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道德课程、组织品德教育活动、设置奖励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3.社会影响:社会是孩子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规范等。

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正面和负面的行为榜样,这些行为榜样会对孩子的品德产生潜在影响。

社会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孩子可以感受到社会责任和关怀他人的重要性。

社会的反馈和评价也能促使孩子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4.自我反思和自我修养:自我反思是培养品德的重要环节。

通过自我反思,孩子能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改进。

此外,自我修养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方式。

通过读书、学习、思考等自我修养的方式,孩子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和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

5.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他人的评价和反馈对孩子的品德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人的评价可以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反馈促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品德。

家人、老师、朋友等都是孩子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评价者和反馈者。

6.习惯的形成:习惯是品德形成的基石。

良好的习惯可以使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保持清醒和坚持正道。

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通过不断的行为重复和良好的自律,习惯最终可以成为我们的第二性格。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七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什么是品德它有何特点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的主要特点有:(1)道德品质以道德意识为指导;道德品质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的,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2)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品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化的结果,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3)道德品质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在偶尔事件的言行中,而是表现于一系列行为的各个方面;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长期习得的一种有关道德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品德与道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是:(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3)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品德与道德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内容上来讲,个体品德只是社会道德的部分表现,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2)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另外,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而道德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3)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4)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5)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哪些基本成分它们有何特点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取舍;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作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是:(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在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要素尽管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它们又是一个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2)品德心理结构的矛盾性;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之间的对立、不适应;另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发展方向与水平的不适应,正是由于矛盾性,促进品德结构的动态发展,即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3)品德结构的独立性;由于个体的社会关系和个体身心发展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品德结构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有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理论有哪些(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在这一阶段,规则对儿童还没有约束力,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往往是我行我素;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活动应以认真耐心细致地具体指导为主,而不应多加干涉;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3可逆阶段9—10岁;又称自律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4公正阶段11—1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道德教育中,要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发展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道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变的;(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阶段理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其要点是:第一,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该理论认为: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2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3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第二,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品德性质;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第三,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⑴前习俗水平;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⑵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⑶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它也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4.品德各因素是如何发展的;一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和道德评价的发展;1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道德规范的内化;道德规范的学习需要经历道德印象到道德知识的发展过程;道德规范的内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新道德知识纳入已有道德观念之中;另一种是把已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改组,与新掌握道德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的道德知识的新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的发展;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道德观念比较狭隘、模糊、片面、肤浅,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常常模糊不清,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概念;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改变错误观念,学会分辨是非;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去武装学生,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2道德评价的发展;道德评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容易从行为的结果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随着自身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内化,到了中高年级开始从主观动机来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少年道德评价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大多数少年能够对别人做出比较公正的道德评价,但他们在自我道德评价方面,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当教师对他们作出客观的评价时,许多学生仍会埋怨老师“不了解人”;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道德评价不稳定,时而高估,时而低估,停留在表面现象;二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情感从内容来说,由于时代和阶级不同,道德标准不一样,因而道德情感也不尽相同;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同志感、友谊感、自尊感等,都是我国青少年儿童应该具有的道德感;其中,爱国主义情感是核心,义务感、责任感和羞愧感对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具体来说,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⑴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⑵形象的情感体验;⑶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一种社会性的情感,是在儿童产生交往的需要之后,在与周围人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开始出现的;道德感大约在儿童2岁以后开始发展起来;小学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开始能用道德标准对各种行为作出评价,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友谊感、羞愧感等都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些情感常常是和具体事件、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模糊性;他们还不能较好地理解各种道德情感的社会意义;(三)道德意志的发展有些学生虽然了解道德规范,但是意志薄弱不能坚持用正确认识指导行为,而是受个人欲望支配,不能抵抗“诱惑”因素,因此出现“明知故犯”“知行不一”的情况;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人们借助道德意志,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排除各种困难,执行道德动机引出的行为决定;道德意志行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道德决定阶段和执行道德决定阶段;采取道德决定阶段是个体按照道德准则,抗拒诱惑因素克服个人愿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确定行为目的,制订计划和道德动机斗争等环节;执行道德决定阶段是克服内外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实现道德行为的过程;(四)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的具体表现,道德行为的发展是从形成道德行为方式开始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水平;班杜拉的理论揭示了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道德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婴儿期只有一些道德行为的萌芽表现,学前初期的道德行为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儿童道德意识的产生和用它来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是从小学时期开始的,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道德行为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等级;美国心理学家佩克与哈维豪斯特根据所得资料将人的道德行为概括为五种类型,即非道德性的、自我中心的、依从传统的、良心主义的以及理性的利他主义的行为型;5.从心理学技术角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一)说服说服是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说服就是在说服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其态度或行为习惯的支持性和非支持性的两方面证据,使其对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合理,从而改变其原有不良品德,发展良好行为;有效的说服技巧应注意以下几下方面:第一,关于提供单方证据和双方面证据;第二,关于说服的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第三,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与说服者所提要求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品德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下体现角色身份的不同行为;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角色扮演可使学生适应自己感到焦虑的事情,角色扮演也可使个体置于他人位置上,按他人的角色规范行事,角色扮演也是行为矫正的一种有效方法,角色扮演能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取决于扮演者对自己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的认知是否准确,对角色期待的把握是否得当;二是扮演者的角色技巧运用得如何;(三)榜样学习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社会学习方式,是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儿童模仿榜样存在着一般规律,如他们开始模仿周围亲近的人,随后模仿距离较远的人;先模仿父母、教师,而后模仿社会上的人;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而后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等;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榜样要有针对性,向榜样学习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等;(四)奖励、惩罚1.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利用奖励教育学生可以鼓励学生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进行奖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习上奖励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奖励学生的勤奋学习,认真细心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在品德上的奖励是奖励他怎样做一个利他的人和怎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其次,奖励要注意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此外,还要注意奖励符合学生合理的需要,最后,奖励要注重教育性和权威性;2.惩罚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予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正确使用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惩罚的实施越及时,效果越好;掌握好惩罚的强度,惩罚要兼顾公平,要注意惩罚的负作用;五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是美国教育家布莱特设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来自同伴的、高于自己一个道德阶段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三个要素;第一是课程要素;第二是班组要素;第三是教师行为因素;6.怎样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行为的训练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等三个方面;(一)道德行为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是统一的;但有时由于儿童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表现中;除了道德动机以外,还有道德行为的方式方法问题;因此,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在这方面加以指导;对学生道德行为方式方法的指导有很多形式;通过这样多种方式的指导,逐步培养他们能独立地创造性地选择道德行为方式的能力;(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只靠动机的教育和行为方式的指导是不够的,还得使学生的行为形成习惯,这是使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形成了某种道德行为习惯,一旦这个习惯受到破坏,就会引起不愉快的情感,这时道德行为习惯也就成为道德行为的一种动力;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改正坏习惯是很重要的;习惯是在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一般讲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的重复;不断模仿;有目的的练习;不断与坏习惯作斗争;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时应注意:创设良好行为的情景,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良好的榜样;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在根除坏习惯时,使学生明白坏习惯的坏处,加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等;中小学是人一生中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教育者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十分重要,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再教育训练就会事倍功半;如何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第一,要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第二,要从小学生实际出发;第三,要特别强调训练和强化;三道德意志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但所有这一切措施,都应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7.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因素有哪些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家庭环境不良、家庭教育功能不良两方面;家庭对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影响,一是间接影响;研究表明,幸福、愉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较为温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不良文化、不良现象、不良思潮等;(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具体表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失误,教育方式上的失误等;品德不良的主观心理因素:(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还处在形成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还不稳定,还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因此容易为个人的想法和愿望所驱使,产生各种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还有的小学生因为道德上的无知成不道德行为;(2)表现异常的情感;情感上的异常反应,如不明是非、颠倒美丑等,由此而爆发出不良的道德行为;(3)明显的意志薄弱;小学生的意志力、独立性和自制力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念和不正当的需要,由此而产生不良行为;(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凡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始可能出于偶然,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同个人的某种需要、某种满足发生了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一些小学生屡犯错误就是由于不良习惯所支配而产生的;8.学生不良品德的有哪些类型学生不良品德有以下几种类型:(1)过失型;表现为心理发展水平较低,主要是认识能力较低,多数未形成较稳固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在行为上往往采取违反纪律或一般行为规则的行为方式,一般带有偶发性、情境性、盲目性等特征;(2)品德不良型;表现为对道德规范有错误的认识或明知故犯,缺乏道德感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多数己形成某些不良的道德意识与个性特点;行为上采取违反道德规范的方式和手段,一般带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在青少年中还可能有集团性;其后果是对集体、对他人造成损害,妨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3)攻击型;表现为情绪易激动,易发生不适当的激情;一般带有公开的、爆发的特点;其后果往往对他人或集体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妨碍个性的健康发展;(4)压抑型;表现为情绪易消沉、易产生不良心境,要采取逃避的方式,一般带有隐匿的持续的特点;其后果一般对集体或他人无明显危害,主要是妨害个性的健康发展;以上几种不良品德的类型在各年龄阶段有所不同,小学期间一般是过失型在问题行为中居多数;9.如何矫正不良品德从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中,可以认识到,虽然导致学生出现不良品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只是外部条件,内在的心理因素才是品德变化的根据;因此,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也应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感入手,训练学生逐步掌握道德行为方式,再配合外部环境的改善,即能达到标本兼治;1晓之以理,以知引人;要教育好品德不良学生,首先就要晓之以理,以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理论促其醒悟,为进一步教育矫正奠定基础;在说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疑惧心理,打开心扉;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2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在对不良品德学生的矫正过程中,配之以情感化,以情感促认识,可以增强其告别过去,重塑新我的动力,激发其积极上进的动机水平;真诚地热爱学生,引发上进的理智感;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增强自尊和自信;抓住转变时机,引起内心震动;3导之以行,以行练人;品德矫正最终须以道德行为及其效果来表现、来表明、来确认;品德不良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错误行为已成了习惯,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行为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指导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和稳定几个阶段,要正确对待矫正过程中的反复现象,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4持之以恒,以志树人;在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中,要使其新的道德行为习惯能持之以恒,还必须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理想教育,指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确立并不断提高志向水平,以此引导其积极发展,彻底告别过去,巩固矫正之效果;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在整个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所犯错误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表现的方式不同,教师的教育措施也应该灵活而多样;。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课件

《品德的形成及培养》课件
品德培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繁荣发展。
03
品德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家庭教育
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品德形成至关 重要,家长应营造和谐、关爱、
尊重和支持的家庭环境。
榜样示范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应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沟通交流
05
品德培养的未来展望
品德培养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品德培养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尊重不同文化 背景和价值观,培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品德培养进行个性 化、精准化的指导,提高教育效果。
实践化
强调品德培养的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 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品德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
强化德育教育
在未来的品德培养中,德育教育将更加受到重视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创新教育方法
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如情境教学、 案例分析等,提高品德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家校合作
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品德培养 ,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个体性格、兴趣爱好、自我教 育能力等也会影响品德的形成
和发展。
02
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个人发展的需要
品德培养有助于塑造个人品德 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和 良好的行为习惯。
品德培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 德判断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增 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品德培养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责 任感和义务感,促进个人的成 长和发展。
社会发展的需要
品德培养有助于培养具有良好品 德的公民,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
展。

中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

中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

中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
中学生的品德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律以及相关的教育方法:
1.规律:家庭影响:家庭是中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环境,家
庭对于培养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育方法: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提供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注重与孩子的亲密沟通,合理引导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

2.规律: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孩子的重要社会化环境之一,
对品德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教育方法: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育活动和校风建设等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提供正面引导。

3.规律:同伴影响: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品德形成有重要影
响,他们会相互模仿、影响彼此的态度和行为。

教育方法: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与良好品德的同伴建立友谊,加强同伴交流的监控和引导,让孩子置身于健康、积极的集体氛围中。

4.规律: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对中学生的品德形成有重要
影响,如文化背景、媒体影响等。

教育方法: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现象,帮助他们辨析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评判能力。

除了上述规律,个人特质、自我意识和个人生活经验等因素也会对中学生的品德形成产生影响。

因此,综合可行的品德教育方法包括以身作则、情感交流、道德讨论、社会参与等,以促进中学生全面的品德发展。

关键是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全方位地培养中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的个人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中学生怎么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

毕竟品德这东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在成长的路上,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1. 以身作则,言行一致1.1 了解品德的含义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品德”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道德水平。

比如说,诚信就是一种品德,讲究诚信的人,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可靠。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则。

你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指望别人能做到。

就像有句话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自己先做到了,别人才能真正看到你的品德。

1.2 注意日常行为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品德这东西好像离自己有点远。

其实不然,咱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品德。

比如说,早晨的问候、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好,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都在影响你品德的形成。

而且,凡事都要讲究“诚信为本”,说话做事要有信用,做到言行一致,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2. 养成好习惯,修身养性2.1 读书学习,丰富内涵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好习惯当然少不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枯燥,其实不然。

书本不仅仅能让你学到知识,更能让你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气质,一种内涵。

读书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滋养,让你对待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形成良好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2.2 自我反省,不断进步除了读书,咱们还得学会自我反省。

每一天,抽出一点时间,想一想自己今天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哪里做得不够好?这样不断地反思自己,才能真正找到不足并加以改正。

毕竟,知错能改就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

3. 多做善事,心怀感恩3.1 帮助他人,收获快乐说到品德,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做好事”。

其实,这不仅仅是为了别人的幸福,更是为了自己的快乐。

帮助他人,让自己心里充满了温暖。

品德形成的过程及教育策略

品德形成的过程及教育策略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与培养道德认识是一种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动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对道德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形成一定的道德观的复杂过程。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概念的掌握,二是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一)道德概念的掌握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对青少年儿童来说,掌道德概念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日常交往和积累个人道德经验的过程中掌握日常的道德生活的概念;第二种途径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用概念同化的方式掌握道德概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大量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另外,还要注意消除身上存在某种认知或情绪障碍,形成正确的态度问题。

(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认知发展心理学家重视和强调道德判断和推理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一个人学会在面临矛盾冲突的道德情境中作出自觉的道德决策,即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是指运用已有的或正在掌握的道德准则或道德概念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判断的过程。

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舆论、别人的评价和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是:1、从“模仿”到“独立”2、从效果到动机3、从评人到评己4、从片面到全面5、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依据道德原则来进行评价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认知的形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这一发展概括起来可以说与儿童的思维发展以及整个心理发展有关,但是这种发展又不是自发完成的,它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环境教育对评价能力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水平、舆论气氛、教师的工作,都起重要作用。

而沈家鲜等人的调查表明,城乡儿童在评价水平上有显著差异,农村青少年的评价具有更大的表面性和情境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学质量低,其它原因还待查清。

良好品德形成方法

良好品德形成方法

良好品德形成方法
良好品德是一个人品质的重要体现,而形成良好品德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过程。

以下是一些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
1. 从小培养好习惯。

良好品德的形成从儿童时期开始,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如讲卫生、守时、诚实、尊重长者等,这些好习惯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2. 认识自己的缺点。

要想形成良好品德,首先要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才能有意识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通过自我反思和反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质。

3. 多与优秀的人交往。

身边的人会对自己的品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交往优秀的人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品德素质。

优秀的朋友或者领袖会引领自己走向正确的道路,让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4. 加强自我修养。

良好品德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长期的修养和培养。

通过学习、读书、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形成更好的品德。

5. 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情感品质是良好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培养乐观、积极、善良、同情心等良好情感品质,学会感恩和关爱身边的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

总之,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修养,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通过多种方法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质和修养水平。

- 1 -。

品德形成与培养PPT课件

品德形成与培养PPT课件
神圣不可侵犯
道德他律(外在)
道德自律(内在)
理性的规则—相互尊重—
(协作的关系)
实践—用规则协调关系—自我中心消失 自愿遵守规则
认识—规则是集体意志—摆脱权威
可在互惠前提下变通
平衡
• 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
•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的公正到平等和公道的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3)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是教育学、心
道德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2001年9月20日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海因茨撬门进入药店,他偷到了药,给他 妻子服用。第二天的报纸上就刊登了一则 偷窃消息。布朗先生是一位警官,他认识 海因茨。他想起曾看见海因茨从药店跑出 来,意识到偷药的人就是海因茨。布朗先 生想他是否应该告发海因茨是盗贼。布朗 先生应该告发海因茨吗?为什么?
1、前习俗水平(0-9岁)
依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
•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 评价行为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准则,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更本质的道德原 则。
(二) 道德认知的形成
1. 道德知识的领会
2.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什么是品德?它有何特点?品德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的主要特点有:(1)道德品质以道德意识为指导。

道德品质是以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的,并在这个指导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所谓道德品质。

品德是道德行为习惯化的结果,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

(3)道德品质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点。

个人的品德不是表现在偶尔事件的言行中,而是表现于一系列行为的各个方面。

人的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长期习得的一种有关道德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

品德与道德是两种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现象。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主要是:(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表现。

(2)品德是在社会道德影响下形成的。

(3)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与道德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1)从内容上来讲,个体品德只是社会道德的部分表现,品德与道德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对社会关系(尤其是现实道德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作为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关系。

因此,从反映内容看,道德反映的内容比品德反映的内容广阔得多,概括得多。

(2)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另外,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条件制约,还要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而道德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3)品德与道德表现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不同。

社会道德一经确立,就以传统、公德、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整个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一旦形成,就以个人信念、理想、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惯常的行为倾向等方式表现出来,并对个体的品德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4)品德与道德的发展是互动的过程。

社会道德的发展不但受社会需要驱动,而且受个体(社会成员)原有品德基础制约,品德的形成、发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没有道德基础的品德是虚假的品德。

(5)品德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道德则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哪些基本成分?它们有何特点?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取舍。

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

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作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它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出现高尚的品德。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是:(1)品德心理结构的统一性。

在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四要素尽管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它们又是一个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

(2)品德心理结构的矛盾性。

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之间的对立、不适应。

另一方面是指知、情、意、行四要素之间发展方向与水平的不适应,正是由于矛盾性,促进品德结构的动态发展,即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

(3)品德结构的独立性。

由于个体的社会关系和个体身心发展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品德结构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有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理论有哪些?(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在这一阶段,规则对儿童还没有约束力,与成人、同伴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往往是我行我素。

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活动应以认真耐心细致地具体指导为主,而不应多加干涉。

(2)权威阶段(6—8岁)。

又称他律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3)可逆阶段(9—10岁)。

又称自律阶段。

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既不简单地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他们不再把准则或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或不可改变的,儿童已开始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

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

(4)公正阶段(11—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观念不再只是判断是非,单纯的准则关系,而是一种处于关心人、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

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

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道德教育中,要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发展儿童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思维的发展,道德发展的阶段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阶段理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其要点是:第一,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

该理论认为:(1)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2)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3)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

第二,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

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品德性质。

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

第三,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

⑴前习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

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

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

⑵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

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⑶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

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

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

它也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

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

4.品德各因素是如何发展的?。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和道德评价的发展。

(1)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道德规范的内化。

道德规范的学习需要经历道德印象到道德知识的发展过程。

道德规范的内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新道德知识纳入已有道德观念之中;另一种是把已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改组,与新掌握道德知识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的道德知识的新的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的发展。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道德观念比较狭隘、模糊、片面、肤浅,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常常模糊不清,容易混淆一些相似的概念。

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改变错误观念,学会分辨是非。

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去武装学生,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

(2)道德评价的发展。

道德评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容易从行为的结果来评价一个人的行为。

随着自身道德知识的丰富和内化,到了中高年级开始从主观动机来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

少年道德评价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上,大多数少年能够对别人做出比较公正的道德评价,但他们在自我道德评价方面,往往夸大自己的品质,当教师对他们作出客观的评价时,许多学生仍会埋怨老师“不了解人”。

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道德评价不稳定,时而高估,时而低估,停留在表面现象。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情感从内容来说,由于时代和阶级不同,道德标准不一样,因而道德情感也不尽相同。

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同志感、友谊感、自尊感等,都是我国青少年儿童应该具有的道德感。

其中,爱国主义情感是核心,义务感、责任感和羞愧感对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具体来说,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表现形式可分为三种:⑴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⑵形象的情感体验;⑶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是一种社会性的情感,是在儿童产生交往的需要之后,在与周围人的实际交往过程中开始出现的。

道德感大约在儿童2岁以后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儿童在教育影响下,开始能用道德标准对各种行为作出评价,责任感、义务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友谊感、羞愧感等都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这些情感常常是和具体事件、人物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模糊性。

他们还不能较好地理解各种道德情感的社会意义。

(三)道德意志的发展有些学生虽然了解道德规范,但是意志薄弱不能坚持用正确认识指导行为,而是受个人欲望支配,不能抵抗“诱惑”因素,因此出现“明知故犯”“知行不一”的情况。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人们借助道德意志,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排除各种困难,执行道德动机引出的行为决定。

道德意志行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道德决定阶段和执行道德决定阶段。

采取道德决定阶段是个体按照道德准则,抗拒诱惑因素克服个人愿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确定行为目的,制订计划和道德动机斗争等环节。

执行道德决定阶段是克服内外困难,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实现道德行为的过程。

(四)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的具体表现,道德行为的发展是从形成道德行为方式开始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水平。

班杜拉的理论揭示了模仿是学生向社会学习,形成道德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

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在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

婴儿期只有一些道德行为的萌芽表现,学前初期的道德行为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的制约,儿童道德意识的产生和用它来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是从小学时期开始的,是在教育影响下逐步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