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生物练习 必修三 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同步练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基础过关】知识点一反射与反射弧1.下列现象是反射的是()A.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B.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C.被针刺感到了疼痛D.手碰到火焰立即缩手2.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完全相同4.下图中哪项S段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知识点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5.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氯离子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钠离子大量流出膜外C.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D.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大,对钾离子的通透性比较小6.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

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A.K+、Na+B.H+、K+C.Na+、K+D.Na+、H+7.已知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则相反,如图所示。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则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A.膜外b→a;膜内a→bB.膜外b→a;膜内b→aC.膜外a→b;膜内a→bD.膜外a→b;膜内b→a8.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能力提升】9.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2章 1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2章 1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Word版含答案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1课时反射与反射弧兴奋的产生与传导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2,3,4,5,10,156,7,8,9,11,12,13,14A级| 根底练1.(2021山东济南期中)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B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解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根本方式,是动物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响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根底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 .2.以下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D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局部组成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解析: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 3.如图为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以下有关分析中正确的选项是( A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③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④a是传出神经,c是传入神经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c→b→a→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或m→c→b→a→s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⑦D.②④⑦解析: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出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a是传入神经,c是传出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a→b→c→m .4.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B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受损,那么对相应的刺激不能产生相应的运动,但是因为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对刺激还是有感觉的 .5.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C )A.神经中枢解析:注入麻醉药之后,失去了痛觉,说明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影响,还能够运动,说明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是正常的 .6.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A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 .7.静息时,大多数神经细胞的细胞膜( C )A.对阴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Cl -大量流出膜外B.对阳离子的通透性比拟大,Na +大量流出膜外+的通透性比拟小,对K +的通透性比拟大+的通透性比拟大,对K +的通透性比拟小解析:静息电位是K +外流形成的 .8.(2021江苏南京期末)神经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平衡是一种常态现象,细胞不受刺激时,膜外有较多的正电荷,而膜内那么相反,如下图 .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膜内外会产生相关的电流,那么膜外与膜内电流方向为( A )→a;膜内a→→a;膜内b→a→b;膜内a→→b;膜内b→a解析:受刺激后,刺激部位电荷为外负内正,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膜外电流为b→a,膜内电流为a→b .9.离体的枪乌贼(海洋动物)巨大轴突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一所示为该部位受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请答复:(1)图中造成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某种离子的跨膜运输,该段这种离子的跨膜运输(填 "需要〞或 "不需要〞)耗能;假设适当降低该轴突细胞膜外的Na +浓度,那么c点将(填 "上升〞 "不变〞或 "下降〞) .(2)某同学用该离体轴突做了以下实验(如图二):取一灵敏电流计,在上述受刺激部位左侧1.0 cm处的膜外连接一个电极,在其右侧1.5 cm 处的膜外连接另一电极,在该部位给予适当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次方向(填 "相同〞或 "相反〞)的偏转,这个实验可证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的 .解析: (1)bc段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该过程中Na +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假设降低细胞膜外Na +浓度,那么其与细胞内Na +的浓度差减少,动作电位峰值(即c点)下降 .(2)该刺激首|先到达左侧电极处,该部位膜外侧电位变为负,而右侧电极处膜外电位仍为正,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一段时间后,刺激传递到右侧电极处,该处膜外电位变为负,而左侧电极处膜外电位已转为正,此时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偏转方向与上次相反;这个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答案:(1)不需要下降(2)2 相反双向(或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B级| 能力练10.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外表,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D )解析:将电极均置于细胞膜外,此时为静息电位,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左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就有电位变化,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 .1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假设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正确的选项是( C )解析: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为静息电位,所以要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电流表的两个电极要分别接在神经纤维的膜外和膜内,且电流必定是从膜外流向膜内 .当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接在膜外或膜内时,由于两电极间无电位差存在,指针不偏转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以下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C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解析:依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正确 .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错误,D正确 .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A正确 .13.蛙的神经元内、外的Na +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 +排出细胞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原因是Na+内流,此时的Na+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当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时,Na +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此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 .14.以下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 .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填 "属于〞或 "不属于〞)反射 .(2)用a刺激神经,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 .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翻开的离子通道是 .(3)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 .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根据该实验步骤预测现象及结论 .(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传出神经元受损;如果,那么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那么说明部位d受损;如果,那么说明骨骼肌受损 .解析:(1)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2)图乙中①→③是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即兴奋过程,③→④是兴奋后的恢复过程,此时K +外流 .(3)假设传出神经受损,那么刺激a处,c处不能测得电位变化;假设骨骼肌受损,那么刺激b处,骨骼肌不收缩 .答案:(1)不属于(2)钾通道(3)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在c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骨骼肌收缩骨骼肌不收缩C级| 拓展练15.以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答复:(1)图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假设抑制该细胞的细胞呼吸,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说明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存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独立的 .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 .于是老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假设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假设,那么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 .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 .解析:(1)⑤为效应器,刺激结构④传出神经时⑤会产生具体效应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假设抑制细胞呼吸,细胞中ATP量缺乏,那么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说明离开了ATP,带电离子就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假设伤及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后两腿均不会发生反响;假设伤及传出神经,那么刺激后,传出神经完好的腿会发生收缩反响 .答案:(1)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主动运输(2)①传出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含解析

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含解析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1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定会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答案]:B2“脊髓灰质炎”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答案]:B3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为材料,如下图所示,这时观测到a、b两点间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A.在膜内是b→aB.在膜内可以是b→a,也可以是a→bC.在膜外是b→aD.在膜外是a→b[答案]:C4做膝跳反射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

其原因是()A.反射弧结构发生变化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答案]:D5下面对突触和突触小体的理解,错误的是()A.突触一般涉及两个神经元,而突触小体只涉及一个神经元B.突触和突触小体都属于细胞内部的结构C.突触和突触小体都具有生物膜结构D.突触前膜是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共有结构[解析]: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部分叫做突触小体,属于细胞内部的结构,但突触一般涉及两个神经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不是细胞内部的结构。

[答案]:B6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

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下图为渐冻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以针刺S,渐冻人无法感觉到疼痛B.若刺激Ⅲ处,在③处可以检测到神经递质的释放C.若刺激Ⅱ处,渐冻人的M发生轻微收缩,则该过程可以称为反射D.若刺激Ⅰ处,则在Ⅲ处可以检测到动作电位[解析]:由于渐冻人损伤的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若以针刺S,渐冻人能感觉到疼痛,A项错误。

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共99张PPT)

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共99张PPT)

递质
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⑤种类抑制 谷性 氨递 酸质 等: ,多 引巴 起胺 下、 一甘 个氨 神酸 经等 元, 的兴 引奋 起下
一个神经元的抑制
⑥神经递质的分泌:通过__胞__吐____的方式分泌,结构基础
是_细___胞__膜__的__流__动__性__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神经递质、激素、酶的比较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 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
既无感觉又无 效应
传出神经
__运__动__神__经__元__
将兴奋以神经冲动的 形式由神经中枢传至 效应器
有感觉但无效 应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 对内、外界刺激产生 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相应的活动
有感觉但无效 应
(1)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 的任何部分受到损伤,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2)神经纤维:指神经元的轴突包括套在轴突外面的髓鞘。 (3)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 就成为一条神经。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是 ____内__负__外__正______。 (2)动作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 外电位是____内__正__外__负______。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下列有关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不需要 载体蛋白和能量
B.Na+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 递是双向的
C.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 后膜上的电位发生变化
D.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 信号
(2)传导特点: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即刺 激(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 向两侧同时传导。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概念: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分为非条件反射(先天的)和条件反射(后天的)。

2.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

3.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4.反射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①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②受到刺激时: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1)突触的定义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①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②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③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

2020生物人教版必修3训练: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版含解析

2020生物人教版必修3训练: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Word版含解析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提能训练•H ijl J | I 卜J j f i 賓[Iff'1' I1.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U 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是效应器,d是传入神经B •若切断d、刺激b,则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存在于结构I和U之间的液体是组织液D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从I处释放答案B解析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或根据突触的示意图)可以判断d是传入神经,a是效应器,b是传出神经,切断传入神经、刺激传出神经,会引起效应器收缩,A正确,B 错误;结构I是突触前膜,结构U是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液体是组织液,C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释放方式是胞吐,消耗能量,D正确。

2.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甲f J t . . 4+■+十十 + + + + z帖乱+斗 + + + + ++ + ##A .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 .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A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特点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外负内正’ 图示中乙区电位为外负内正,则乙区为兴奋部位,甲区、丙区和丁区都有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因此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也可能是从右到左,B、D正确;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正确;丁区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是K +外流所致,A错误。

3•如图表示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处蛾吐就汁神经纤维A •增大刺激强度,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也增大B •没有刺激时,图中电流计可测得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C.电流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表示此时静息电位为零D .在刺激①处时,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D解析与阈强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强度,都能引起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变,A错误;用电流计测量膜的静息电位时,要将电流计的两极分别置于膜外、膜内,静息电位时,膜外正内负,静息电位不是零,B、C错误;刺激①处时,电流计能偏转,且坐骨神经腓肠肌能收缩,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正确。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战。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递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据图分析,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b物质有关B.在c处给予足够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运输引起膜电位变化C.假设这是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上部D.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水面上,c与水面接触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4.河豚毒素能选择性地抑制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功能,阻止钠离子进入细胞。

据此可以推断河豚毒素( )A.能阻断突触处兴奋的传递B.能使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加快C.能使膜流动性增强,通透性增加D.能与膜上特定的激素受体结合,引起代谢改变5.小刘不经意间手指被针刺了一下,手迅速缩回并感觉疼痛。

在此过程中( )A.先感觉疼痛,然后手迅速缩回B.反应速度快是因为此反射过程只有两种神经元参与C.缩手反射中枢在脊髓,痛觉形成在大脑皮层D.神经冲动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6.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B.甲图的③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的一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间,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7.(2013·烟台模拟)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现象C.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8.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答案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试题(含解析)

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典型题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试题(含解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元结构(填图)。

答案:轴突细胞体树突轴突末梢2.反射弧(填空)。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__、传出神经、__________。

答案: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3.判断正误。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

()(2)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

()◎想一想: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属不属于反射?答案:(1)×(2)×提示: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3)×提示:除传入神经受损伤不能产生感觉外,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受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而无运动功能,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都能导致。

(4)×提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5)×提示: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仍能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填空)1.传导形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的。

2.膜电位。

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______,而兴奋时是______。

3.传导过程。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__________。

4.传导方向:____________。

答案:1.电信号2.内负外正内正外负3.局部电流4.双向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填图)。

2.传导过程及特点(判断正误)。

(1)兴奋在突触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2)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人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肾上腺、甲状腺、胰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C、寒冷刺激使骨骼肌战栗属于神经凋节D、寒冷刺激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属于体液调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不可能有( )A、静脉或淋巴管长时间受压迫B、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不足C、过敏反应时血管壁通透性增强D、不大出汗情况下大量喝水【答案】:。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课件必修3: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课件必修3:第二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
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能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_____(能、不能) 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
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 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 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 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 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C
[例3](09上海)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课堂笔记] 选 B
现象Ⅰ、现象Ⅱ的缩手反应都能够完
成,这说明参与现象Ⅰ和现象Ⅱ的反射弧完整,反射弧只
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反射活动,所以A错。现象Ⅰ是可
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低级反射,现象Ⅱ,拿别人物品 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现象Ⅰ参与 反射的神经数量少;现象Ⅱ参与反射的神经数量多。缩手 相关肌细胞数量两个现象应当一样多。
水平衡的调节 中枢,还
脊 有
可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具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
(1)大脑皮层言语区 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看懂文字
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讲话
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 听懂话
2.结构基础: 反射弧,由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项错误。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B项正确。

即使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如肌肉麻醉后不能完成反射,C项错误。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不相同,反射是功能,反射弧是结构,D项错误。

答案:B2.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B.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解析: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答案:B3.(2018·浙江卷)下列关于人体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解析: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仍可传递到伸肌,引起伸肌收缩,A项正确。

刺激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可传递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B项错误。

膝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其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髓中,C项正确。

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产生的兴奋也能沿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进而引发膝反射,D项正确。

答案:B4.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含答案)

其次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整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学问点一神经调整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元(1)结构(如下图所示)神经元{细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起{树突:短儿多。

将兴奋传向细胞轴突:长而少。

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其中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称为髓鞘。

髓鞘与这些突起共同组成了神经纤维;很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了一条神经。

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就像是细铜丝与导线的关系。

2.神经调整的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更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反射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

②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

【提示】 1.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无反射,但具有应激性,如草履虫。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区分(如下表)获得刺激参加反射的中枢反射弧是否需强化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刺激(干脆刺激)脑干和脊髓固定不变不须要条件反射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性的条件刺激(信号刺激)大脑皮层不固定,可变需不断强化叫干脆刺激,即这种刺激是一些详细的事物,与反射之间有干脆的关系;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是条件刺激,也叫信号刺激,这种刺激是某些事物的一些信号,这种刺激与反射之间没有干脆的关系,而必需经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才能引起反射。

3.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1)组成: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并产生兴奋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传向效应器效应器将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转变成肌肉或腺体的活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专题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专题练习--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后强化演练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解析:使下肢运动的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都能导致下肢运动障碍,该病人有感觉,说明其感受器、传入神经完好无损,由于该病人是腰椎部位受伤造成的,因而最可能是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受损,可排除效应器。

答案:A2.(2012·湛江模拟)根据下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此图可表示突触小泡膜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解析:由该图A面具有糖蛋白可知,应是神经细胞膜外侧;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外流有关,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对K+的运输有关;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即膜外侧;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亲水性头部③与水面接触。

答案:A3.(2012·烟台一模)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在突触处信号分子只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答案:D4.(2011·福建厦门模拟)对排尿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引起的排尿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B.脊髓胸段以下损毁,排尿反射消失C.膀胱传入神经受损,一旦膀胱充盈就引起排尿反射D.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受损,膀胱不能储存尿液,发生随时漏尿现象解析:排尿反射是低级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还存在,只是不受大脑控制;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和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受损,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引起排尿反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2)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A .②④B .①④C .①②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B .轴突T 细胞体T 树突 3.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 .在③中兴奋传递是单一方向的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 .以上说法都对4•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把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填入括号内(① 若在a 点上剌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 如果给予相同的剌激,剌激 ③ 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剌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 定的 ④ 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 钾离子流入细胞内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D .①③5.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B .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 .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 .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6.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7. 分别刺激上图I 、n 、『w 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 I B . n C .川 D . w8•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 (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A.大小便失禁B .触觉完全丧失C .躯干冷温觉丧失D .躯干痛觉丧失9、 右图中电视屏幕上的图像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大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A 、神经膜离子分布内负外正B 、Na +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D .②⑤) A .轴突T 树突T 细胞体C .树突T 细胞体T 轴突D .细胞体 T 树突T 轴突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 点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 —C、K +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膜单向传导10、某人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1、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A.神经中B.突触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12、人体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 B.K+ C.Na+ D.Z n2+13、关于反射弧结构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不包括感觉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2009·海南高考)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解析: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呼吸属于非条件反射。

答案:B2.(2009·宁夏高考)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解析: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钠离子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所以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只能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不一定)双向传导。

答案:C3.(2010·南京模拟)如果将人脑比成森林,那么神经元就是一棵棵大树,有趣的是,这些大树都只有一根“树根”——细长的轴突;但都拥有许许多多的“树枝”——树突,而神经元之间就是通过树突来连接成网络的。

为什么会只有一根“树根”?中科院上海神经研究所的研究,证明了蛋白质的局部降解与神经元“长相”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含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B.轴突末端含有大量线粒体C.树突末端含有神经递质D.蛋白质的局部降解与只有一根“树根”有关解析:树突末端没有突触小体,不含神经递质,故C项错误。

答案:C4.(2009·山东高考)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解析:神经元细胞膜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所以a可以表示正常电位变化;静息电位由图可知是相同的,均为“外正内负”。

答案:C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答案:D6.据报道,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沉默之迷。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①突触小体中有细胞核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④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化学递质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所有的突触小体中都没有细胞核,细胞核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突触的信息传递功能与突触前膜上的糖蛋白无关;“沉默突触”的沉默,可能是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糖蛋白,或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化学递质所致。

答案:D7.(2010·广州模拟)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河豚毒素(Na +—离子转运载体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 ( )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中钾离子外流,出现膜外正电荷较多,膜内负电荷 较多(即外正内负),从而在膜的内外形成电位差,产生静息电位。

钾离子的外流与 Na +—离子转运载体无关。

答案:A8.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胞吐B.若刺激A 点,图中电流计B 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C.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位变化的过程,因此刺激A 点,图中电流计B 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下一个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相接触形成突触;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到突触间隙要通过细胞的胞吐作用。

答案:D9.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S 是感受器,M 是效应器 ②S 是效应器,M 是感受器 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 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 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 ――→ⅠⅡ――→Ⅲ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M ――→ⅢⅡ――→Ⅰ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 ――→ⅠⅡ――→ⅢM 或M ――→ⅢⅡ――→ⅠS ⑧一般情况下,M 的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 能量 ⑨兴奋在神经细胞上传导速度较在突触处快A.①③⑧⑨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⑨D.②④⑦⑨解析:图示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中有神经节的神经为传入神经,另一侧为传出神经,即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S 是感受器,M 是效应器,兴奋的传导方向是:S ――→ⅠⅡ――→ⅢM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有神经递质的释放与作用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因此,兴奋在神经细胞上的传导速度较在突触处快。

一般情况下,M 的细胞将消耗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

答案:C10.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 、d 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 A.在a 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C.兴奋由b 传至c 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 →cD.经④释放的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 的兴奋解析:a 代表突触小体,③代表突触小泡,④、⑤、⑥分别代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兴奋只能由轴突传向树突,或者由轴突传向细胞体。

这是因为树突和细胞体内没有突触小泡,不可能释放神经递质,所以兴奋不能够由树突或细胞体传到其他细胞。

神经递质有两种: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会使后一个神经元抑制,难以兴奋。

答案:AB11.下列有关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双选)( ) 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膀胱B.成人排尿的中枢在脑干C.婴儿尿床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全有关D.高位截瘫患者既能产生尿意又能排尿解析:高位截瘫患者脊髓中的神经纤维已断,排尿中枢中的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 层,没有尿意,但排尿反射正常进行。

答案:BD1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双选)(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 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与突触无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

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认识词义。

答案:BD二、非选择题13.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是。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的变化。

解析:图1中A中含有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F(肌肉)和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图2中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

对于神经纤维来说,处于正常状态时,膜外为正电,膜内为负电,受到刺激时,转变为膜外为负电,膜内为正电。

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4)兴奋膜电位14.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A中,兴奋在③处以形式传导,在⑥处以形式传递。

(2)在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填字母)。

(3)婴幼儿常会“尿床”,而成年人却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

(4)在寒冷环境中,除通过神经调节减少热量散失外,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5)若将药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缩。

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有阻断作用。

(6)某人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些抗体与肌细胞膜上的相应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突触。

(1)兴奋在③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电信号)形式传导,在⑥处以神经递质(化学信号)形式传递。

(2)在兴奋部位,细胞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即图B中的b区域。

(3)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年人能主动控制排尿说明人体的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控制。

(4)寒冷时,人体对体温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强,产热量增加。

(5)由实验结果看,此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起阻断作用。

(6)机体产生的抗体对自身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1)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电信号)神经递质(化学信号)(2)b(3)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但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4)甲状腺(5)神经元间的传递(6)自身免疫病15.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①处的激素名称为,作用为(用“+”和“-”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①A代表反射弧的,刺激图中的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次和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

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

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解析:下丘脑的一些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