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肉牛选育改良的基本现状及方法策略
肉牛改良服务方案
肉牛改良服务方案肉牛产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肉牛品质的改良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肉牛改良服务方案显得格外重要。
一、肉牛建立改良计划肉牛建立改良计划,是在保留现阶段肉牛生产场的优势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和需求变化趋势,规划肉牛品质的升级,实现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
肉牛改良计划的制订,需要选定具体的改良目标,为肉牛的品质提升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
二、肉牛改良的基本路径1.品种选育:强化现有牛种的个体评测和遗传筛选工作,提高种畜质量、遗传水平,改良肉牛品质。
2.病虫害防治:加强肉牛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提高肉牛的健康状况。
3.饲养管理:优化肉牛的饲养管理模式,加强肉牛的营养管理和免疫管理,提高肉牛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提高肉牛的品质。
4.加工品质:加强肉牛肉品加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肉牛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肉品的品质。
三、肉牛改良的服务课题1.合理规划:科学制定肉牛改良方案,针对性地推进改良服务的实施,提高肉牛改良工作的效果。
2.知识传播:向养殖户普及肉牛养殖先进技术,帮助养殖户了解肉牛养殖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增强他们对肉牛养殖工作的信心和能力。
3.市场推广:积极推动肉牛品质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肉牛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效益。
四、肉牛改良后的经济效益通过肉牛改良方案的实施,可以明显提高肉牛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改善肉牛的品质可以有效提高肉牛的价格,增加养殖户的收入。
另一方面,改善肉牛的品质可以提高肉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销售量得到有效提升,带动整个肉牛产业链的发展。
因此,肉牛改良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五、结论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肉牛品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肉牛改良服务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是实现肉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肉牛养殖户、肉牛生产场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该共同合作,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肉牛改良服务方案,为我国的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具体措施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具体措施肉牛产业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们的肉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肉牛的养殖和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以下将对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具体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在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肉牛养殖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效益也较低。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肉牛养殖面临的生命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市场调节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养殖户难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其次,肉牛品种多样性有限,品种改良缓慢,高品质种源供应不足,限制了肉牛产业的高效发展。
再次,肉牛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养殖模式单一,科技创新不足,影响了养殖效益和质量。
此外,肉牛养殖在一些地方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避免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大对肉牛养殖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农民发展肉牛养殖业,提高养殖户的人均收入。
其次,加强种源改良和品种培育,提高种牛的品质。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肉牛培育力度,提供高质量的种牛供农户选用。
再次,加强科技创新和传播,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推广适宜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引导农民增加附加值,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加强养殖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力度,严格监督和管理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推广环保养殖模式和技术。
最后,加强市场调节和资源整合。
促进肉牛养殖与屠宰、加工、销售环节的协同发展,加强肉牛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市场规模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之,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品种改良、环境保护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推动我国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引言肉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部门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肉牛育种是实现肉牛品种改良和优化肉牛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肉牛育种的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肉牛育种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1 肉牛品种目前,我国肉牛品种主要包括英国种(如安格斯、赛福牛等)、欧洲大陆种(如利木赞、敦比亚、西利兹等)以及其他地方品种(如北方黄牛、水牛等)。
在不同地区和养殖方式下,品种选择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仍以英国种和欧洲大陆种为主。
1.2 育种技术肉牛育种技术包括遗传育种和繁殖技术,其中遗传育种注重选种工作,通过选取优良个体进行交配,逐渐提高肉牛群体的遗传水平;繁殖技术则关注群体的育种效果的快速推广,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方式,加速肉牛种群的进化速度。
1.3 产业链整合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链呈现出分散、单一的状态。
养殖户、养殖技术服务机构、兽药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各环节存在信息交流不畅、利益博弈现象严重等问题。
肉牛产业链的整合,是优化养殖业生产效益和提高肉牛品质的关键。
二、存在问题2.1 品种单一我国肉牛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外来品种为主。
与国外相比,缺少适应我国饲养环境、疾病抗性强的本土品种,限制了育种的发展潜力。
2.2 育种技术落后我国肉牛育种技术相对滞后,传统的遗传改良方式(如选种、配种)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的育种方法和手段(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无法满足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3 信息不对称肉牛养殖的产业链环节信息交流不畅,养殖户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指导,兽药饲料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养殖户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三、发展对策3.1 增加本土品种加强对本土品种的饲养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其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在品种选择上多样化,减少对外来品种的依赖。
3.2 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育种技术的水平和效率。
肉牛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措施
肉牛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措施目前,牛肉生产对提高牛肉质量和抑制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存在:
一是饲养管理水平不高。
缺乏完善的数据化管理,使得牛肉品质还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
二是饲料品质不高。
牛肉产业长期以来依赖化学饲料,饲料中有害物质含量也较高,对牛肉品质有一定影响。
三是药物过度使用。
部分农民为了提高牛肉品质和产量,过度使用药物,导致药物残留时间过长,违反了药物使用规范。
四是缺乏新兴技术的应用。
如兽医技术检测、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尚不够,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多项措施:一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肉质量;二是采用新型环保化饲料,减少有害物质残留;三是控制药物使用,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规范;四是大力推广兽医技术检测、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加快牛肉产业的发展。
肉牛繁育存在问题和品种改良的思考建议
品种改良是提高肉牛养殖户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养殖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肉类食品的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当前禽肉和猪肉等肉类食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需求,近些年牛肉的需求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牛肉蕴含的营养非常丰富,喜爱牛肉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许多商家看见了许多机遇。
现阶段,吉林省舒兰市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肉牛繁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境内大部分地区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基本实现,并且繁育成功。
但结合具体情况,由于在品种改良过程中过于重视肉的品质,没有充分考虑繁殖的问题,比如生存率、数量等,由此影响肉牛养殖业发展。
在肉牛养殖中,不仅做好品种改良工作,还应当要加强肉牛繁育问题的重视,科学开展饲养管理,制定健全完善的肉牛繁育改良计划,保护优良品种的繁育。
一、肉牛繁育选种面临的问题1、优秀种公牛的引进选择优质的杂交牛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的质量影响着经改良后牛的质量。
近些年,多数地区引入的种牛基本上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会造成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比如政治原因造成种牛引进受阻、动物病害导致种牛引进失败等,这些都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品种改良质量。
由于缺乏对国外种牛的充分研究,难免会引入劣质种牛会,由此严重影响肉牛品种改良成功率。
近些年舒兰市已经有许多地方因为引入的种牛质量不佳,造成肉牛繁育效果下降问题,其新品种的下一代也发生种群退化,给养殖户带来巨额损失。
引入劣杂种公牛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它们的喂养成本低廉,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满足一些养殖户的需求,但也可能会造成混乱的配种情况。
2、改良新品种后裔的测定研究研究改良后的肉牛后代繁育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以及牛的生长期较长,使得这项任务难以有效完成。
此外,由于交通不方便,互联网覆盖不全面引起的信息滞后等问题,许多人采用的是杂种牛的冻精,或者遇到他人蛊惑而使用质量低劣的冻精,这也加大了追踪调查种牛后代的困难。
目前在评估种牛质量过程中,仅仅依据其外观特征,如形状外貌等,而缺乏权威性和真实性,这可能会导致后代成长变得不稳定。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
中国肉牛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肉牛产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我国肉牛产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亟需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和对策,以推动我国肉牛产业向着规模化、科技化、集约化、绿色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一、肉牛产业现状1.产业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肉牛养殖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以家庭农场和个体户为主,大规模养殖企业少,生产效益相对较低。
2.传统养殖模式。
传统的肉牛养殖模式以草原、荒山等自然环境为基础,生态环境适宜度高,并且利用自然草草功能,成本较低。
3.品种单一。
我国传统肉牛品种主要是南方和北方灰牛,生长速度慢、肉质差、肉量小、育肥周期长,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肉牛饲料配方单一。
我国肉牛饲料配方相对单一,缺乏科学指导,不能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给肉牛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5.出栏风险大。
出栏是肉牛养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由于我国缺乏成熟的营销渠道和销售网络,导致肉牛去向不明,价格不稳定,出栏风险大。
1.推进肉牛养殖企业规模化发展。
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养殖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2.加强肉牛品种改良。
肉牛品种选择是肉牛养殖中的关键环节,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大对新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品种选择的精准性和适应性,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3.推广科学育肥技术。
加强对肉牛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配方,提高肉牛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促进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4.创新营销模式。
加强肉牛产业的营销网络建设和销售渠道布局,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推广“农超对接”、“示范基地+农户”等新兴模式,提高肉牛出栏价格和市场占有率,缓解肉牛出栏风险。
5.促进肉牛产业的绿色化发展。
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监测和评价体系,推广生产标准化、无公害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提高肉牛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我国肉牛良繁体系现状与方略
一
的6 %一 0 O 7 %都来 自这些品种及其
与 国外 品种 的杂交后 代 。
《 加强全 国畜禽 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意见》 ,实施 了 《 国畜禽 良种工 全
研究室,对我国黄牛的选育改良发 挥了重要作用。20 年 8 ,农业 07 月
部 批准 西北 农林 科 技大学 在原 农业
肉牛的覆盖率仅为 3 %一 0 O 4 %。在
长期 的生产 实践 中 ,国 内已形成 了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黄牛品种 ,如
种不同肉牛杂交组合中筛选出了最
部黄牛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 “ 国家
交改 良当地 黄牛 的结 果 ,这 3 品 个 种 的育成 基本上 代 表 了我 国当前 的 肉牛 育种水 平 。 3黄 牛役 用向 肉 用选 育改 良初 . 见成 效 。数千年 来 ,我 国的黄 牛基
前 ,我国拥有 肉牛品种 7 0个 ,其
中 ,地 方 黄 牛 品种 5 2个 ,培 育 品
注:本文为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yyx7 05 nhz0- 3 )和国家现代农业 ( . 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的
种分 为三大 类 ,即中原黄 牛 、北方 黄牛 和南方 黄牛 。中原黄 牛 主要 有
牧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 中心 承建 ) ,保护 区2个 ( 国家级
渤海黑 牛保 护 区和 国家级 天祝 白牦 牛保 护 区 ) ,保 种场 1 个 ( 括秦 2 包 川 牛 、南 阳 牛 、鲁 西 牛 、郏 县 红
度的巩固和提高。
肉牛繁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肉牛繁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肉牛繁育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肉牛的生长发育,还影响了牧场主的经济效益。
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肉牛繁育的效益和生产质量。
本文将探讨肉牛繁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饲料管理不当肉牛的饲料管理是肉牛繁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目前许多地方存在着饲料管理不当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饲料种类单一、配比不合理、贮藏条件不好等方面。
由于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因此饲料管理不当会导致肉牛生长缓慢、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
2. 疾病防控不到位肉牛繁育中,疾病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许多地方由于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疾病防控不到位。
这不仅会导致肉牛生病死亡,还会给肉牛繁育带来严重的影响。
3. 环境条件不佳肉牛需要生活在一个相对干净、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中,目前许多养殖场的生活环境条件并不理想,这会导致肉牛患病率增加、生长缓慢等问题。
4. 经济效益不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肉牛繁育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这也是当前肉牛繁育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1. 加强饲料管理对于饲料管理不当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加强饲料种类的多样化,合理搭配各种饲料,保证肉牛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改善饲料贮藏条件,提高饲料的保存质量,避免因饲料变质而影响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加强饲料管理的技术培训,提高饲料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饲料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加强疾病防控对于疾病防控不到位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加强疾病防疫意识,加强养殖场内部环境的消毒,提高肉牛的免疫力;定期对肉牛进行疾病检测和治疗,确保肉牛的健康状况;加强疾病防控的科学研究,提高疾病防控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
3. 改善生活环境对于环境条件不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工作,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改善肉牛的生活条件,提高肉牛的生活质量,避免因环境条件不佳而影响肉牛的健康状况;加强环境改善的技术研究,提高环境改善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
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
为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牛群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计划(本计划适用于普通牛、水牛、牦牛等主要以牛肉生产为主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一、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对牛肉生产和肉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培育了一批肉牛新品种。
几十年来,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杂交选育,培育了一批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等兼用品种和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3个专门化肉牛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胴体重等方面比地方牛种都有显著提高,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保护了主要牛种遗传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54个地方黄牛品种、26个水牛品种和12个牦牛品种。
长期以来,国家在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包括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等21个地方牛品种,确立了14个国家级保种场和2个国家级保护区。
这些种质资源为开展肉牛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群体基础。
(三)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和推广能力。
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立了肉牛种公牛站30多个、肉牛原良种场136 个,目前全国采精种公牛存栏1300余头、种肉牛场存栏种牛 1.4万多头,2010年销售冻精1500多万剂。
经过多年的肉牛改良实践,大范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培养了改良技术队伍,推动了基层肉牛改良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初步构建了以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技术推广站、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为开展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提升了肉牛生产水平。
肉牛改良项目实施方案
肉牛改良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肉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项目之一,但传统的肉牛品种在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竞争力,我们制定了肉牛改良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2. 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3. 推动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引进优质肉牛种源,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肉牛种源,选择适合我国气候和饲养条件的肉牛品种,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 优化饲养管理,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管理,提高肉牛的饲养效率和健康水平。
3. 加强技术培训,对肉牛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养殖管理水平,推广科学的肉牛养殖技术。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肉牛养殖的市场需求、种源供应、养殖技术等进行调研评估,为项目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2. 种源引进,根据调研评估结果,选择适合我国肉牛养殖的优质种源进行引进工作,确保种源的质量和适应性。
3. 饲养管理优化,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对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优化,提高养殖效率和肉牛健康水平。
4. 技术培训推广,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向养殖户传授科学的养殖管理技术,推广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满足市场需求;2. 降低肉牛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3. 推动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种源适应性不佳,对引进的种源进行适应性试验,确保其适合我国的气候和饲养条件。
2. 饲养管理不到位,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饲养管理工作的落实。
七、结语。
肉牛改良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举措,全力推动肉牛改良项目的实施,为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
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肉牛养殖是农业领域的重要产业之一,为满足人们对肉类产品的需求,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迅速。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例如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就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饲料问题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饲料是影响肉牛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饲料管理不当会导致肉牛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影响肉质和产量。
饲料成本的不断上升也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对策:提高饲料品质,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确保肉牛获得充分的营养,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饲料管理,减少浪费。
探索饲料替代品,利用农副产品和粮食加工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降低饲料成本。
加强对饲料成分和营养价值的研究,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二、疾病防控问题肉牛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肉牛疾病有口蹄疫、疟疾、肺炎等。
一旦发生疾病,不仅会影响肉牛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策:加强疫病防控,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工作,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给肉牛做好消毒和杀虫工作,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侵害。
加强饲料卫生监管,防止饲料污染引发疾病。
合理安排肉牛的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三、环境保护问题肉牛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影响。
对策:加强污染物处理,利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将废水进行合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进行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发酵等方法将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减少化肥使用,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改善饲养场的环境布局,合理规划肉牛圈舍结构,减少粪便和废水的直接排放。
四、营养配合问题肉牛养殖需要合理的营养配合,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元素。
不合理的配合会导致肉牛生长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对策:充分了解肉牛的饲养特点,科学制定营养配方。
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肉牛养殖的重要性肉牛养殖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肉牛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肉类来源,承担着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责任。
肉牛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中,深受人们喜爱。
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外,肉牛养殖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肉牛养殖,农民可以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
肉牛养殖还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肉牛养殖不仅仅是一项农业生产活动,更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利益的重要产业。
为了保障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关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肉牛养殖业的稳步发展。
2. 正文2.1 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疾病防控不到位、饲料成本过高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疾病防控不到位是肉牛养殖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肉牛疾病种类繁多且易传染,养殖户常常面临防疫难度大、风险高的情况。
未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会导致养殖场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疫情爆发。
饲料成本过高也是肉牛养殖面临的挑战之一。
饲料是肉牛养殖的重要成本,而目前饲料价格波动大且成本居高不下,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也是肉牛养殖中的问题之一。
一些养殖户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养殖效率不高、养殖成本偏高,影响了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2 问题一:疾病防控不到位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疾病防控不到位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疫病防控措施不够科学。
许多肉牛养殖场在日常经营中对疾病的发生和预防缺乏深入的了解,常常采取盲目治疗或简单的药物预防,导致病情反复或治疗效果不佳。
特别是在疫苗接种的选择和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养殖户为降低成本,选择了价格较低的疫苗,并且未按时按季进行接种,导致疫病的爆发和传播。
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
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肉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种类之一,肉牛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牛养殖还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对策。
一、主要技术问题1. 饲料不均衡肉牛饲料的结构和营养成分直接关系到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
目前我国养殖业中饲料不均衡的问题比较普遍,即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比较不足,导致肉牛生长速度慢、体重不足,肉质品质也不佳。
2. 疾病防控不到位疾病对肉牛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导致牛只生长情况不佳,而且还会对牛只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我国养殖业中疾病防控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疾病的频繁发生和传播。
3. 养殖技术水平低由于我国肉牛养殖业起步较晚,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养殖户对养殖技术了解不够深入,无法科学地喂养肉牛,管理肉牛。
这直接影响了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4. 缺乏科学的粪污处理技术肉牛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粪便,如果不能及时、科学地处理,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养殖场的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二、对策建议1. 加强饲料配比技术针对饲料不均衡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饲料配比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采用科学的配方可以确保肉牛摄入到合理的营养成分,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和提高肉质品质。
2. 提高疾病防控水平为了提高肉牛养殖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我们需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
制定科学的防疫方案,加强疫病监测和检测,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有效地控制疫病的传播。
3.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我们需要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供科学、实用的养殖技术知识,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4. 推广科学的粪污处理技术要解决粪便处理问题,我们需要推广科学的粪污处理技术。
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肉牛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对于保障国家的肉类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肉牛养殖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养殖效益和质量。
本文将就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肉牛养殖的发展。
一、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1. 养殖成本高目前,肉牛养殖成本较高,主要包括饲料、兽药、场地租金等方面。
特别是饲料成本占据了养殖成本的大部分,而且饲料价格的波动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2. 疾病防控难肉牛养殖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由于肉牛养殖场规模大,环境条件复杂,疾病的防控难度也相对较大。
疾病的治疗需要大量的兽药投入,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3. 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肉牛养殖产生的粪便、粪尿等废弃物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土壤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4. 养殖管理水平偏低一些肉牛养殖户在养殖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技术欠缺,对肉牛的饲养、疾病防控、粪便处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二、对策建议1. 降低饲料成本为了降低肉牛养殖的成本,可以通过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科学的喂养管理来降低饲料成本。
养殖户还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和垃圾等资源,自行加工成饲料,降低进料成本。
2. 加强疾病防控为了加强疾病防控,可以从场地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饲料卫生、兽医卫生等方面入手,规范养殖操作,加强疾病监测与预防,保证肉牛养殖场的卫生安全。
3.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为了减少肉牛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将肉牛粪便、粪尿等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用于农田施肥,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4.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可以通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等途径来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发生率,降低成本,提高肉牛养殖的产出。
5. 政府扶持政策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对肉牛养殖进行投入补助,降低养殖户的经济压力,鼓励和支持农民积极参与肉牛养殖,推动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牛羊品种改良、保护现状及措施
牛羊品种改良、保护现状及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对畜牧业也逐渐重视,对其的补贴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以牛羊品种改良繁殖技术为突破口,让牛羊品种改良呈现一个好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已经有专业的队伍对牛羊品种改良技术进行专门的研究,进而在畜牧业大力推广牛羊品种改良繁殖工作。
现如今,各政府部门都在大力支持牛羊品种改良繁殖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畜牧发展的相关政策,引进各种牛羊品种改良技术,充分满足各品种牛羊的繁殖需求。
关键词:牛羊养殖;品种改良;现状;措施1牛羊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1.1牛羊业养殖规模发展缓慢虽然近年来畜牧业的养殖范围越来越多,但专业正规的养殖非常少。
还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养殖,而且一般养殖场都是几十头牛羊,规范小,发展起来也是非常吃力。
而且在养殖方面缺少专业的技术支持,实现科学化养殖难度非常大。
也因为一般养殖户对牛羊业的技术化、科学化意识太少,缺乏养牛羊业经济发展的眼光和策略,这种情况下会让牛羊业的发展越发缓慢,经济也达不到预期效果。
1.2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从客观原因上看,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的前提是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但目前大部分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相关设备投入不足,导致很多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相对落后。
由于相关技术没有办法及时支持当地牛羊品种改良工作,再加上设备与器材落后,导致改良效果不理想,对人才建设也有一定阻碍。
同时也会干扰牛羊品种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尤其在近两年,由于缺少基础设施,当地区域范围无法建立完整的组织结构,严重缺乏带动作用。
1.3传统方式养殖畜牧养殖需要一定的场所,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比较偏远的山区。
因为地区偏远,养殖技术没有专业化管理,大部分养殖户还是采用最传统的养殖方式。
由于许多养殖场都是选择对牛进行观察,待发现母牛处于发情期便会把牛带到兽医或是种牛配种的地方进行原始配种。
这种方式较为落后,成功概率无法控制。
许多养殖户都会连续几天到种牛配种的地方配种,以确保母牛可以成功配种。
大部分的情况是成功的,但也有个别未成功的情况。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
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年)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产业。
良种是肉牛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
为完善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快牛群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计划(本计划适用于普通牛、水牛、牦牛等主要以牛肉生产为主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
一、我国肉牛遗传改良现状我国肉牛遗传改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全国已初步建立了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对牛肉生产和肉牛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培育了一批肉牛新品种。
几十年来,利用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品种,与地方牛品种杂交选育,培育了一批新品种,包括中国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等兼用品种和夏南牛、延黄牛、辽育白牛等3个专门化肉牛品种。
这些品种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胴体重等方面比地方牛种都有显著提高,为今后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保护了主要牛种遗传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牛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有54个地方黄牛品种、26个水牛品种和12个牦牛品种。
长期以来,国家在保护地方品种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包括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等21个地方牛品种,确立了14个国家级保种场和2个国家级保护区。
这些种质资源为开展肉牛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群体基础。
(三)提高了肉牛良种生产和推广能力。
从上世纪6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立了肉牛种公牛站30多个、肉牛原良种场136 个,目前全国采精种公牛存栏1300余头、种肉牛场存栏种牛 1.4万多头,2010年销售冻精1500多万剂。
经过多年的肉牛改良实践,大范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培养了改良技术队伍,推动了基层肉牛改良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初步构建了以原良种场、种公牛站、技术推广站、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为开展我国肉牛遗传改良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提升了肉牛生产水平。
我国肉牛业当前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含5篇)
我国肉牛业当前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含5篇)第一篇:我国肉牛业当前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我国肉牛业当前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肉牛业近两年出现了严重的“牛荒”,导致肉牛产业整体效益下滑。
文章对于造成牛荒的八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我国肉牛业问题的五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肉牛业;问题分析;对策建议;评论。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强调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以来,我国肉牛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
2005 年,全国肉牛存栏1.06 亿头,占世界养牛总数的 7.8% ;出栏 5390 万头,位居世界第一;牛肉总产量716 万t,占世界牛肉总量的11.3%,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近两年来,全国出现了大量宰杀母牛和犊牛的现象,肉牛存栏量大幅下降,绝大多数肉牛屠宰厂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导致牛肉市场价格大幅攀升。
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遏制,中国刚刚兴起的肉牛业将遭受灭顶之灾,那些以肉牛作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的农民和企业可能将毁于一旦。
全国肉牛业的严峻形势长期以来,在中国广大农区,农民养牛主要为耕田,而不是为了吃肉。
因此,也谈不上肉牛业。
从上世纪八十年年代开始,肉牛养殖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新的重要产业。
到了九十年代,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南和西部四大肉牛产业区域,其牛肉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94%。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肉牛饲养量锐减,肉牛产业出现了一些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基础母牛存栏数量大幅锐减。
农业部统计资料显示,1995 年全国肉牛存栏为13205.8 万头,到 2005 年减少为 10016.6 万头,10 年时间肉牛存栏数减少 24.15 %,平均每年减少 2.4%,而宰杀数却以每年 3.9 %的幅度增加。
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目前在包括河南、山东、安徽及河北四省在内的“中原肉牛带”地区,能繁母牛存栏量只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30%,而这两年下滑尤其严重。
肉牛繁育改良技术要点
肉牛繁育改良技术要点肉牛繁育改良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品质,以满足人们对肉类的需求。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肉制品品质的不断提高,肉牛繁育改良技术也变得愈发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些肉牛繁育改良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育1. 选择良种肉牛良种肉牛是肉牛繁育改良的基础,它们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能力、肉质条件以及适应环境能力。
在品种选育中,应该选用体型壮大、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抗病能力强的肉牛品种,如安格斯、黑白矮牛、利木赛等。
2. 引进外来优良品种除了国内优良品种,还应该适当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进行育种改良,以提高我国肉牛品质和产量。
但在引进外来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饲料资源等因素进行适当选择。
3. 提高良种饲养管理水平选择良种肉牛无法保证其后代的品质,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肉牛的繁殖力、疾病抗性和产肉性能。
二、繁殖技术1. 选配种牛和母牛选择优良的种牛和母牛是提高牛群品质和产量的基础。
要选用外形匀称、体型壮实、抗逆力强、遗传疾病少的种牛和母牛,在选配上要求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和肉质条件。
2. 选配原则在选配时,要根据父母的遗传特点,结合牛群的整体配套情况进行合理搭配,以期望后代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提高。
3. 种牛和母牛的合理饲养选配好了种牛和母牛之后,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确保其体质健康和生殖禾。
饲养时要保证充足的饲料供应,同时注意牛群的空间和卫生条件。
三、饲养管理技术1. 合理饲养制度科学的饲养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合理的饲养制度包括定时定量喂养、科学配饲、定期检疫等。
2. 合理肥育对于肉牛来说,合理的肥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合理的肥育应该包括饲料的合理配比、合理的饲养密度以及科学的肥育饲养技术。
3. 疾病防治疾病是制约肉牛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对肉牛生产的影响。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3、肉牛消费习惯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牛肉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牛肉 及其制品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冷冻牛肉、熟食牛肉等不同形态和口感的牛 肉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消费者对牛肉的安全、卫 生和口感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二、肉牛产业发展趋势
1、肉牛养殖业未来趋势
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饲养模式将是未来肉牛养殖业的主要趋势。通过 提高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牛肉品质和生产效率,以实现肉 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肉牛养殖业将逐渐实现信息化 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优化生产和管理流程。
2、肉牛加工业未来趋势
未来肉牛加工业将朝着深加工、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 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新产品和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 肉牛加工业将逐渐实现与国际接轨,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我国肉牛产业的 国际影响力。
3、肉牛贸易和物流配送未来趋 势
随着肉牛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肉牛贸易和物流配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 势。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提高贸易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肉牛 产业的全球化发展。同时,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也将逐渐应用到 肉牛贸易和物流配送中,以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肉牛养殖技术和模式,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 水平。同时结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3.加强肉牛 市场监管和品牌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和品牌建设体系,严格打击私 屠乱宰、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优秀企业利益。
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产业链整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 竞争力。 4.深化与国际市场交流合作通过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引进国 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我国肉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我国肉牛及其制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加强人 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肉牛养殖和技术人才,推动肉牛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肉 牛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肉牛改良工作总结
肉牛改良工作总结
肉牛改良工作是畜牧业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改良肉牛品种,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增加肉牛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肉牛改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肉牛改良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肉牛改良工作需要加强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
目前,我国肉牛品种较为
单一,存在着生产性能不高、抗病能力差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对肉牛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工作,引进和培育高产、高品质的肉牛品种,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其次,肉牛饲养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肉牛的饲养管理对其生产性能和
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肉牛饲养管理的规范和优化,提高饲养技术水平,确保肉牛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此外,肉牛养殖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科技创新是推动肉牛养殖业
发展的重要动力,需要加强对肉牛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肉牛养殖的效益和竞争力。
最后,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肉牛改良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肉牛改良工作需要
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投入,需要加大对肉牛改良工作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推动肉牛改良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肉牛养殖业的整体水平。
总之,肉牛改良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规范和优化饲养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肉牛改良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推动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加强肉牛改良工作,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品质,推动我国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奶牛、肉牛选育改良现状及基本方略(昝林森,刘永峰)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而养牛业则是重中之重,这不仅因为牛可以充分消化猪、禽等家畜不能有效转化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而且牛肉、牛奶都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高级食品,市场缺口很大。
“以奶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稳定猪、禽生产”已成为指导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1 中国奶牛、肉牛基本情况1.1 中国养牛业基本情况中国养牛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养牛业发展更快。
养牛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黄牛存栏已突破1亿多头,牛肉产量达到700多万t,城镇居民牛肉人均购买量为2 kg左右。
不同地区牛肉消费差距非常明显。
其中,西藏人均购买量最多为11.50 kg;山西省牛肉人均购买量最少,为0.66 k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上涨伴随着膳食结构的改善,牛肉的消费将会逐步增高,加之各地政府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加大肉牛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牛肉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我国牛肉将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但我国养牛业发展却存在着品种单一、良种率低、饲养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养殖效益差等诸多问题,乳、肉产品加工也面临着产品多元化和功能化的严峻挑。
1.2 中国现有的主要牛品种不同的牛品种或类型(地方良种)是人类长期辛勤选育的产物,由于产区生态环境、选育方向及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及遗传特性、生产性能和对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呈现出牛品种的多样性。
全世界现有牛品种1 000多个,其中分布较广的有250个。
目前,我国地方黄牛品种52个,共1.4亿多头,包括3个类群52个品种,分别为北方牛、中原牛以及南方牛。
其中,北方牛13个品种,包括延边牛、复州牛、蒙古牛、哈萨克牛、西藏牛、太行牛、拉萨黄牛、柴达木黄牛、阿勒泰白头牛、阿沛甲咂牛、日咯则驼峰牛、樟木黄牛、甘孜藏黄牛;中原牛9个品种,包括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渤海黑牛、郏县红牛、冀南牛、平陆山地牛、蒙山牛;南方牛30个品种,包括温岭高峰牛、台湾牛、皖南牛、广丰牛、大别山牛、枣北牛、巴山牛、巫陵牛、盘江牛、雷琼牛、云南高峰牛、荡脚牛、徐州黄牛、吉安黄牛、锦江黄牛、舟山牛、南丹黄牛、闽南牛、涠洲黄牛、凉山黄牛、平武黄牛、三江牛、峨边花牛、川南山地黄牛、务川黑牛、黎平黄牛、威宁黄牛、邓川牛、迪庆黄牛、昭通黄牛。
奶牛品种1个,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共1 000多万头。
水牛品种24个,共2 217万头,包括上海水牛、海子水牛、山区水牛、温州水牛、东流水牛、福安水牛、信丰山地水牛、峡江水牛、信阳水牛、恩施山地水牛、汉江水牛、滨湖水牛、兴隆水牛、富钟水牛、西林水牛、涪陵水牛、宜宾水牛、德昌水牛、贵州白水牛、贵州水牛、德宏水牛、滇东南水牛、盐津水牛、陕南水牛。
牦牛品种11个,共1 360万头,包括九龙牦牛、青海高原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洼牦牛、西藏高山牦牛、木里牦牛、中甸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娘亚牛、新疆牦牛。
2 中国奶牛、肉牛选育改良面临的主要问题2.1 中国奶牛选育改良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几年我国奶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看,奶业在农业中依然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基础还相当薄弱,具体体现在奶牛单产水平低、原料奶质量差、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良种率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疫病防疫体系不完善等许多方面。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奶业的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
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奶业科技成就,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奶牛育种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加强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成效、良种资源现状、奶牛品种总体生产水平、优秀种牛的遗传素质和性能等方面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奶牛育种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奶业的发展在我国长期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因此奶牛品种改良工作指导思想不明确,缺乏稳定的育种目标、长期的改良方案、系统成熟的技术、高效的运行机制,致使全国奶牛生产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限制了奶业的发展。
(2)奶牛群中良种覆盖率很低,对我国480万头奶牛进行统计,真正纯种的荷斯坦奶牛仅有1/4,其他多为低产的改良牛,甚至未经改良的土种牛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效果较好的“冷配”改良工作出现滑坡和停滞。
在牛奶总产量中,大部分是依赖低产牛生产的,饲养低产牛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导致了牧区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3)我国始终未建成科学、规范的良种奶牛繁育体系,一些已被发达国家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选育改良技术,诸如生产性能测定、后裔测定、品种登记等技术措施尚未得到完全实施,因此奶牛群整体的遗传改良进展迟缓。
(4)我国迄今尚未形成自主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因此多年来用于牛群品种改良的种公牛主要依赖国外引进,而国外引进的未经验证的青年公牛其改良效果有限,使得我国的奶牛群的遗传改良受到很大制约。
(5)长期以来,我国奶牛生产管理体制不合理。
在这种体制下,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致使我国牛群中存在着优良的种质也难被发掘,即使发掘了也很难在改良低产牛中发挥作用。
2.2 中国肉牛选育改良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善,牛肉的消费逐步增高,加之各地政府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加大肉牛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牛肉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我国牛肉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全国牛肉产量达到711.5万t。
但我国肉牛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制约着肉牛育种的发展。
(1)肉牛良种率低,必须优化牛群结构。
大力实施良种工程,要充分利用世界上最优秀的肉牛品种,改良我国现有的地方品种牛,提高其生产性能;需要抓好地方优良品种牛的选育工作,强化其产品的品质特色,提高地方优良品种牛的竞争力;同时需要利用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加快国内优良品种牛的培育和肉牛生产步伐,迅速提高牛群质量和良种比例,尽快形成品种优势。
优化牛群结构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牛的繁育特性,合理确定具有不同优点和繁殖特性的基础母牛、后备母牛的比例,最终形成出栏率高、生产周期短、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牛群结构。
(2)我国没有自己的肉牛专用品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引进的国外肉牛品种来改良黄牛,以提高本地牛的生产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目前国内牛肉生产大部分都是国外肉牛品种的杂交改良后代经过短期的快速育肥之后进行屠宰。
国外肉牛品种的引入对提高本地黄牛的生产性能和我国肉牛产业化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是国外品种牛的改良后代,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适应性相对较差,同时由于我国现有的饲养管理水平达不到国外品种牛的生长发育要求,使肉牛出栏周期变长,发挥不出最大生产性能,从而使产肉量上不去,牛肉质量也不高。
而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如秦川牛、晋南牛、草原红牛、延边黄牛等虽然生产性能不如外国品种,但肉品质好,风味独特,是国外一些肉牛无法相比的。
我们需要以本地优良品种牛为基础,适当导入国外肉牛基因,来改造我国黄牛的缺点和不足,以保质增肉为目的,培育我国自己的肉牛专用品种。
(3)我国的肉牛业仍然是以家庭养殖为主,独立经营的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管理方式,很不适应新形式下的肉牛业发展要求。
我们急需示范推广肉牛养殖技术,建立肉牛养殖示范乡、示范小区等,利用现有的肉牛品种资源优势,进行品种间杂交优势组合,来进行生产繁育。
同时将现有的科研成果进行组装配套集成,对肉牛进行规范化育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4)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疫病控制和监测系统,有效的疫病控制和监测系统是育种的基础。
加强疫病控制体系建设,紧紧围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动物疫病监督和动物防疫屏障基础建设,形成功能齐全、手段齐全的监控系统,制定和完善畜禽育种、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规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我国畜禽育种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 中国奶牛、肉牛选育改良的基本方略我国奶牛、肉牛选育改良需要遵循“选育原种,扩繁良种,推广杂交种,培育新品种”的基本原则,坚持“本品种选育为主,结合适度导血改良”的指导思想,通过组建核心群和育种群,开展良种登记来开展奶牛、肉牛的选育工作。
实际上,纯种选育和杂交改良都是我国奶牛、肉牛选育提高的主要途径,纯种选育提高是遗传改良,杂交改良应以导血杂交、定向选优为主,不宜大搞级进杂交。
而且,遗传改良不是目的,是手段,产业化开发才是终极目标,但产业化开发离不开优质高效的良种作支撑。
4.1 奶牛选育改良的基本方略针对我国奶牛的问题和差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实现我国奶业和奶牛育种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仍然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将我国荷斯坦奶牛选育成遗传素质稳定、良种覆盖率大、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体型外貌良好、适应性强、利用年限长的奶牛群体,以适应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第一,需要制定国家奶牛品种改良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应包括相应的种质管理法规,对种公牛站和良种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制度,制定宏观的奶牛育种目标和牛群遗传改良方案,资助奶牛遗传改良基础工作。
第二,应摆脱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重数量、轻质量、不讲效率”的弊病,在稳定目前并不算少的奶牛总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奶牛群体的整体遗传水平,在奶牛群的质量上下功夫。
一方面系统地实施牛群遗传改良选育技术、改良中低产牛,使牛群平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高产奶牛繁育体系,有目的地培育奶牛育种核心群,为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建立一条非常清晰的、先进的奶牛群体选育提高的技术路线,通过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公牛后裔测定与遗传评定、广泛应用人工授精等繁殖生物技术,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带动全群的遗传改良。
第四,继续扩大奶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依靠国际先进的科技力量强化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实施效果,探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奶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全面开展合作。
第五,深入开展奶牛育种科研工作,应用分子生物技术、胚胎工程技术等来提高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高产奶牛繁育的效率,同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条件和需求培育几个奶牛新品系。
4.2 肉牛选育改良的基本方略针对我国肉牛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运用群选群育、开放式育种的新理念,加快了秦川肉牛的选育进程,同时,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密切合作,积极借鉴其选育秦川肉牛新品系的成功经验,加强了牛的选育工作。
群选群育、开放式育种的基本方略是根据我国现时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如育种场、繁殖场、商品场不配套,本场测定和测定站测定不配套,纯繁与杂交不配套)等实际情况,为了克服封闭条件下选育群体过小对选择带来的困难,提高育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