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辅分离后电力施工企业改革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论坛
总第259期
一、
1.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1世纪以来,目前,占71%,动态变化上观察,是集中在火电方面,和燃油机组建设、
2.(1)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相近。
我国主要的电建企业施工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的有59%,最大的前十家电建企业仅仅占据30%的市场份额,整个行业没有绝对的领跑者。
(2)施工企业产品无差异,同质竞争,竞争程度高,利润低。
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内企业分散;另一方面是因为施工企业产品无差异,基本都是围绕火电工程的土建、安装、调试、检维开展,竞争程度高。
因此,直接导致施工行业竞争恶化,市场地位不高,利润率平均不足1%。
(3)国内电力施工行业市场环境逐步恶化,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未来国内的电力市场虽还有一定的市场,但火电建设将适度放缓,市场容量逐步下滑,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008年,58家企业产值近615亿元,解决就业24.7万余人,今后要保持稳定,每年需达到600多亿的产值,而2011~2020年十年间我国火电每年新增容量平均为3500万千瓦,施工产值约350多亿元,远远不能满足生存需要。
多以“上大压小”的方式出现。
而新能源装机容量,特别是核电和风电的装机容量将飞速增长。
目前,核电、风电、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正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增长较大;海洋能、氢能、地源热泵等还处于萌芽期,大部分技术都处于研发阶段或小规模推广阶段。
新能源建设将会是未来电力施工的主要方向。
二、主辅分离的机遇与挑战
2011年,电力行业主辅分离诞生了两家大型集团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
改革重组后的两家新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业务链,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集中了中国优秀的电力建设专家和技术人才,掌握着前沿的电力建设技术,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实力大大增强,在中央企业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在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
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电力体制改革和中央企业重组的一件大事,对未来电力施工企业的战略改革将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改革重组,组建规模更大、资源更集
主辅分离后电力施工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高 斯
摘要:继2002年厂网分离后,2011年我国电力行业经历了又一较大的体制改革,主辅分离在历经多年的筹备后终于落下帷幕,最终以两大电力建设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的成立宣告了电力工程行业新的历史性时代的到来。
电力施工企业由以往电网公司的辅业变为建设集团的主业,企业定位的转变触发了企业改革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主辅分离;电力施工企业;改革;发展
作者简介:高斯(1981-),男,湖北宜昌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经济师。
(广东 广州 510730)中图分类号: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6.039
图1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06 10:29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776.G4.20121206.1029.039.html
2012年第36期
中、优势更明显、产业链更合理、综合实力更强的电力建设队伍,有利于提高重组企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电力施工企业在投标中的话语权、避免恶性竞争、实现集团内部的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
主辅分离后电力施工企业由以往的辅业变为集团主业,可以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在国内有助于形成规范有序的竞争态势,对外则以大型集团的身份代表我国电力施工的实力参与国际工程的竞争,于内于外各方面相比利大于弊。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集团公司内部来讲,以往各单位单纯的竞争对手关系则可能随着划入同一集团而消除,实力强的单位可能得到集团公司的重点扶持而加快发展,市场份额相对较少的单位则可能面临被兼并或内部重组的危险。
外看集而成团皆大欢喜,实则药味十足、竞争加剧,同一集团内部比业绩、比市场、比实力,在当前电力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从“幕后”到“台前”角色的转变确实为不少企业施加了较大的压力。
三、电力施工企业的改革及发展
设立两大电力建设集团一方面是出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通过有序竞争发掘出适应市场的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
电力施工单位划归新的集团公司之后要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竞争,加上由辅业到主业的变化,要想在内外部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根据集团定位进行战略的改革和目标的调整。
1.确定企业的定位及战略发展方向
电力施工企业建立战略发展方向是提高电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有发展的指导性,是企业行动的指南,是企业努力的方向。
施工企业向战略目标迈进的过程,也是企业各项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
通过分析集团内部、集团外部同类企业的优劣势制订自己的规划,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通过分析找出自身能力建设的突破点,明确自身的不足,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订详细的战略规划并付诸实施。
只有自身战略及定位与集团定位吻合才能得到集团的扶持,只有战略及定位准确才能使企业走上长远发展之路。
2.强化技术、强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电力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了解电力市场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变化,要及时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企业内部资源的不足,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合作交流、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在资源利用上提供有效支撑,适应新环境下新工艺、新管理带来的新变化。
电力施工企业要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形成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业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制订科技奖励办法,成立攻关小组,组织力量针对电力施工难点进行科技攻关。
形成以论文、工法、标准、专利等为形式的企业技术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以“专”制胜,打造独特竞争力
电力施工企业的主要市场大多都在土建、安装等领域,但一个企业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点所在,如果没有独特之处则很容易被兼并或淘汰。
电力施工企业制订发展方向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及所属集团的情况,在强化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尽量从“补缺”方面着手确定自身在某一领域的核心地位。
企业的发展也适用“点、线、面”的原理,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在竞争中的闪光点,必须要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能被市场认可。
4.多管齐下,努力拓宽业务范围
电力施工企业的优势何在?长期的火电建设使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力量、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在管理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是电力施工企业进入相关行业的法宝和优势,尤其是在火电建设市场萎缩、竞争压力加大的当今,拓展企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大规模的火电建设将被核电、水电、太阳能、风能等环保清洁电力能源建设所取代。
随着电力能源结构的扩张,大量的新建电厂导致技术力量短缺,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电力技术人才,这给电力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电力施工企业应立足火电建设向设备制造、吊装运输、建筑工程、核电安装、电力检修、脱硫环保、电厂运行和维护、输变电工程以及相关电力新能源建设方向发展,通过人才和技术的交流输送、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任何企业必须先生存、后发展,生存的关键在于市场份额。
在市场方面,不能仅仅立足于局部,而应该放眼国内外。
目前国内电力工程市场竞争较激烈,而国外如东南亚一些国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快速增长,海外战略也将成为企业市场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
5.强强联合,合作谋求广阔空间
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含量的提高,电力施工企业仅靠单打独斗已远不能立足于市场。
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赢得市场先机、拓宽市场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施工企业首先要认清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研究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处于行业的竞争状态。
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出企业市场竞争的战略,要根据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制订市场战略规划,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作为市场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加强与同行业、相关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对话,同时注重双方情感方面的交流,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在科技、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企业间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
6.重视人才,强化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任何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电力施工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加之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缩减,人员流失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企业的重大损失。
企业战略规划中必须明确重视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选人、用人、企业文化、培训发展、团队建设、激励措施等方面执行详细的制度并确保落到实处。
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把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好,努力构建一支有创新能力的专家技术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年轻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和相关制度。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在改善管理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电力工程市场正从以往的单一技术、单一机组发展为多元化专业、多单位竞争并存的现状,主辅分离带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作为传统电力施工企业,必须紧跟国家能源行业政策,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规划,以改革促发展,以实力保市场,以资源保优势,如此才能在电力市场体制改革之后保持企业的活力及生命力。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