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

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
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

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

来源:清史所作者:清史所点击数:1726 更新时间:2010-11-24

汪志国

(池州师专历史与社会学系,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历史时期,尤其是近代,安徽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无论当时,还

是之后,学术界都十分重视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除了一些专题性的资料整理与学术研讨外,主要是散

见于全国性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之中。本文对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的研究状况进行考察与梳理。

[关键词]20世纪;安徽省;自然灾害;学术总结

[文章来源]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2月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近代安徽自然灾害研究》,项目批号:2006SK309)。

[作者简介]汪志国(1963-),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历史

与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庆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生态环境史、法律史。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区域广、极易受灾害袭击且受灾最重的国家之一,而安徽省又是我国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素有“多灾省”之称。

步入近代,安徽各种自然灾害更是连年不断,根据竺可桢《中国历

史上气候变迁》对安徽省历代灾荒状况的考察,发现“越是近代,人为与自然的灾荒越发严重”。[i]就水灾而言,“近代以降,安徽水灾发生十分频繁”。[ii]对历史时期安徽自然灾害的研究,除了一些专题性的资料整理与学术研讨外,主要是散见于全国性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之中。本文拟对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状况进行考察与梳理。

一、与安徽相关的全国性自然灾害史研究

(一)对自然灾害史资料的整编

资料整理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20世纪百年时间里,自然科学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致力于自然灾害史料的系统挖掘与整理工作,它发端于30、40年代,兴盛于50-70年代,80年代以后学者们再次掀起了新一轮自然灾害史料整编的高潮。历史时期安徽自然灾害资料就蕴含在这些成果里,或一些章节,或部分篇幅,记载了安徽自然灾害的历史状况,再现了历史上安徽自然灾害的原貌。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爬梳整编出自然灾害史料,如,李清初的《汉代以来中国灾荒年表(一)》(载《新建设》1931年4月30日第14期);陈高傭编著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10卷,上海国立暨南大学1939年印行)等。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共和国经济建设曲折前进的旅程中,自然灾害也频频地袭击华夏大地,促使科学工作者重视对历史时期自然灾害资料的整编工作。

地震历史资料的整编成果较多。1954年,在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的倡议下,由历史学家范文澜、金毓黻先生主持,经过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2年的努力,在查阅2300余种正史、别史、笔记、杂录、诗文集、档案和5600余种方志的基础上,编写成《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该书收集了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55年近万次地震资料。之后,又以此为基础,于1960年和1971年分别编写出版了《中国地震目录》。1976年唐山地震后,引起了全社会对地震预报和历史时期地震研究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的历史工作者和地震工作者查阅历代档案、地方志、特藏文献、石刻和题记等,编写了5卷本的《中国地震资料汇编》(科学出版社1983—1987年相继出版)。以此为基础上,1983年又对《中国地震目录》进行了修订。此外,历史时期地震资料的整理成果,还有楼宝常主编的《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总汇》(地震出版社1996年版);北京大学王嘉荫教授的《中国地质史料》(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写的《清代地震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9年版)。在这些地震史料中,均有历史时期安徽地区的地震资料,如《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的“安徽省地震年表”,记载了自公元前179年至1951年的2130年间的地震,共310次,其中破坏性地震22次,从明朝到1951年的584年间破坏性地震就有19次。

气象灾害历史资料的整编,成绩同样显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徐近之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整理我国历史气候资料,通过对黄淮平原及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

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2000年以来气候历史记载的整理,编写了《气候历史记载初步整理》(江苏省地理研究所1976年印)。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提议下,中央气象局研究所联合华北、东北十省、市、自治区气象局着手整理历史时期的气候资料,共整编出自1470年至1979年间全国近500年的旱涝史料约200万字,其史料主要来源于明清实录、明史、清史稿、古今图书集成、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故宫档案、府县志、调查口述资料、近代仪器观测降水量记录等。此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张丕远教授对自1470年至1950年的气候资料再次进行整理,所依据的史料除了各地方志外,还补充了包括散藏台湾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内的近1000种方志,整编内容除了旱涝外,还包括饥馑、霜灾、雪灾、雹灾、冻灾、海啸和瘟疫等项目的灾情实况。

80年代,特别是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以来,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史学工作者肩负起对自然灾害史料挖掘与整理的重任,推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编纂组编写了《中国历史自然灾害及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农业出版社1988年版),此书有2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中国历代自然灾害大事记,系汉至清代重大自然灾害的原始记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波教授主编的《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版)时自远古,终于清末,收集农业自然灾害十多种计80余万字。陆人骥编纂的《中国历史灾害

性海潮史料》(海洋出版社1984年版)是我国第一本潮灾历史资料。

在此方面,清朝与民国时期的资料整理较多。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自1981年起整编了“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包括《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清代黄河洪涝档案史料》、《清代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清代珠江韩江流域洪涝档案史料》等。该丛书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其史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1736年至1911年(乾隆元年至光绪三年)的清代档案,作者将百余万件奏折中有关雨情、旱涝灾情、河道变迁及治理、工程技术等资料整编成书,为研究清代洪涝灾害提供了第一手珍贵档案资料,在中国灾害史研究上有着重要地位。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牵头成立了“近代中国灾荒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不避寒暑,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官方文书、调查报告、新闻报导、地方史志以及文集、笔记、书信、日记、碑文等各种私人著述和建国后编辑的部分灾害年表,并在此基础上详加考订甄选,条析缕分,编写成《近代中国灾荒纪年》和《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993版)。这2部书按编年形式,对1840至1949年间历年全国发生的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分别省区,加以说明,尽可能地将各地自然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受灾的范围和程度进行详细介绍,而且对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灾荒的成因,各级政府的救荒措施及其弊端加以说明,“这样一份内容详实的史料集,在我国灾害史研究上确为少见”。[iii]2004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文海、夏明方主编

的《中国荒政全书》(第一、二辑),该书系统收集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宋元明清写作和流传下来的有关灾荒和抗灾救灾的论著,其中,第二辑4卷,收入清代灾荒论著45种。该书对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演变规律,深入了解历史时期救灾减灾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当代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服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iv]

除了上述专题性资料外,在经济史、农业史的资料辑中也存有大量自然灾害史料。如李文治、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共3辑,三联书店出版)、陈振汉等编《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共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红十字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93年)、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等。

(二)对全国性自然灾害史的专题研究

在系统挖掘与整理资料的同时,学者们还对自然灾害史及其规律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批影响较大的研究成果。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十分频繁,促使许多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自然灾害领域。值得一提的是竺可桢与邓云特。竺氏在1925-1927年间连续发表了4篇灾害史论文,即《中国历史上之旱灾》、《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论祈雨禁屠与旱灾》、《直隶地理的环境和水灾》。[v]其中《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列出中国历代各省水灾分

布表、中国历代各省旱灾分布表、中国各世纪各省水灾次数表、中国历代各省旱灾次数表,并对各地灾害的差异性及致灾因素的不同条件进行了分析。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应是自然灾害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代表了当时灾害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该书在占有大量自然灾害史料的基础上,对包括清代、民国(1912—1937年)在内的历史时期的灾荒概况、灾害发生的成因与影响、以及救荒思想与实践进行系统阐释,书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直到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共和国建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减灾活动的开展,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于1972年正式发表了积30余年思考和心血而成的长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奠定了现代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石。中央气象局在对有关史料进行考证、分级和制图,于1981年编成《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第一次勾勒出15世纪以来近500年间中国旱涝变化的主要特征和历年旱涝基本轮廓,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经济价值。[vi]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大洪水后,水利电力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洪水历史资料的调查与整理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编成《中国历史大洪水》一书(中国书店1990年版),该书记载了自1482年以来全国有代表性的91场历史大洪水,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我国灾害性洪水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对洪水的认识水平,促进防洪减灾事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开展国际减灾10年活动以来,为了普及宣传自然灾害与减灾知识,

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各类灾害专家开展了中国灾害史的调研与编写。高文学主编的《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地震出版社1997年版)就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是一部综合地反映自然灾害变异及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性专著,它以大量的实际资料,系统而具

体地反映了我国自古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气象、洪水、海洋、地质、地震、农林等自然灾害的概况、历史发展、典型灾例及自然灾害的研究、防御和救助等史料;还对我国自然灾害研究史、自然灾害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规律,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和减灾历史经验教训,进行

了综合研究与总结,具有论著与史志双重性质。

关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灾害史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赵艳萍的硕士论文《清代蝗灾与治蝗研究》、李向军的《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李文海教授等的《灾荒与饥馑:1840———194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和《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康竹沛的《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夏明方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张水良的《中国灾荒史(1927—1937年)》(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夏明方、康竹沛主编的《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福建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蔡勤禹的《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映研究》(中国书店2004年版)等。

值得推崇的有4本专著,其一,李文海教授的《灾荒与饥馑:1840—

——1949年》,该书是第一本中国近代灾荒简史,正如李侃在序中所说的:“对‘天灾’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历史学家们应有的注意,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关于近代灾荒史的专门著作出版,本书填补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空白”。[vii]其二,夏明方博士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此书通过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和乡村社会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和对比研究,在自然灾害史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摆脱了历史学研究者通常易犯的单纯的资料积累、状态描述的研究方法,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自然灾害对农村社会深层次制度上的影响及其反映机制”。[viii]其三,蔡勤禹的《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是一部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前沿性的研究专著。华洋义赈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是联系国家和个体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学术对其研究还较为薄弱,该书的出版,不仅拓宽了民国社会史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当代中国非营利部门的成长及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又具有借鉴意义。[ix]其四,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映研究》的问世,则生动的诠释了史学工作者关注社会和民生的时代责任感这一话题。2003年春天席卷全国的“SARS”引起了学界对现实社会机制等问题的诸多反思,作者通过对自明末以来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瘟疫的论述,揭示瘟疫与社会的诸多侧面,检讨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中国社会逐步建立近代卫生医疗体系的成败得失,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面向未来。[x] 长期以来,历史书籍常常是身在“深宫”人难识的工具。为了让更

多的人们了解自然灾害的历史,李文海、夏明方等进行了宝贵的探索。李文海等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对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灾情十分严重、影响极为巨大的十次重大自然灾害进行了描写,从而使《中国近代十大灾荒》成为“一部对专业研究工作者有用、又足以引起专业范围以外的广大读者阅读兴趣的书”。[xi]《20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以近800幅历史图片的直观形象与理性的文字相互印证,向人们系统地展示了20世纪中国人民同自然作斗争的历史画卷,有极强的可读性。

关于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除了上述罗列的专著外,还有大量专题学术论文。国外学者对该问题也有研究,如,[美]马罗立的《饥荒的中国》(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中译本)、[美]彭尼·凯恩的《1959—1961年中国的大饥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译本)、[法]魏丕信的《十八世纪中国的灾荒与官僚政治》、[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的《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中译本)等。在以上所罗列的研究成果中,也都直接间接地涉及到近代安徽的水、旱、蝗、疫等灾害,致灾原因,社会影响及其防治等问题。

二、安徽自然灾害史的专题性研究

安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无论当时,还是之后,学者们都

十分关注自然灾害的灾情与影响,注重研究灾害的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民国时期,就有不少学者对当时频发的自然灾害进行探讨,《申报》、《国闻周报》、《东方杂志》等综合性的报刊;《农业周报》、《农报》、《中农月刊》、《中国农村》、《地学杂志》等专业性杂

志;以及《安徽农讯》、《安徽农业》、《安徽农学会会刊》、《安徽实业杂志》、《安徽建设月刊》、《安徽民政月刊》等地方性期刊发表了不少有学术份量的论文。这些论文对当时安徽自然灾害,从灾况、致灾因素以及防灾技术和措施等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这些研究成果对当时的防灾与减灾工作起到了一定参考咨询作用,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共和国成立以后,来自农林、水利以及社科领域的学者们不仅体现了关注现实灾害问题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注重从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发挥灾害史学的咨政借鉴功能,无论是对资料的搜集整理,还是在对灾害史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世纪50年代,安徽省文史馆自然灾害史搜集组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一组灾害史论文,即《安徽地区历代旱灾情况》、《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安徽地区水灾历史记载的初步整理》。[xii]此外,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从全省各县志中查阅摘录了数十万字的灾害史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安徽省近五百年旱涝分析》。这些论文对历史上安徽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一定的资料和学术基础。

在资料的挖掘与系统整理方面贡献与成就最大的,应推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赵德宏、王栋堂、杨苏扬等人。他们从江南通志、安徽通志、全省各府县志、部分县的家谱,以及省文史馆、省农业生产办公室、省水利厅和治淮汇刊等所收集的有关清末以来地方志上没有的资料中,普查摘抄了有关水旱灾害的记述,编写了《安徽省水旱灾害史

料整理分析:公元前190-1949年》(1981年印)。作者把全省划分为11个统计区,并规定了统一的灾害等级标准,分析探讨了安徽2000多年来水旱灾害的发生规律,并附列了全省11个府县(州)区历史上水旱灾发生次数统计表、水旱灾等级统计表、水旱灾情记载统计表,以及安徽省历史黄河决溢灾害记载统计表。该书关于2000余年水旱灾发生规律的分析对我们今天的防灾减灾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

此书整理的水旱灾害资料也为后来研究工作免除了不少查问资料的

奔波之苦。

在安徽灾害史研究领域,另一个值得一书的是,对淮河流域水旱灾害及生态环境的研究。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长期夺淮的危害,淮河流域水旱灾害极其频繁,促使学者们重视对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研究。水电部治淮委员会1987年7月编辑出版的《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刊登了10篇与淮河流域灾害相关的论文,即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徐福龄和杨国顺的《黄河现行河道决口夺淮的流道考略》、王质彬的《一九三八年黄河决口城淮略考》;国家气象科学院陈玉琼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高建国的《淮河流域近两千年城市洪水灾害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安徽省气象研究所吴永健的《安徽省淮河流域近五百年旱涝和大雪严寒》;中国农科院农业遗产研究室已故张芳教授的《略论清代的导淮议》;安徽省水利厅赵德宏的《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旱史料整理分析》;河海大学查一民的《清代黄淮分流说之提出》;水电部治淮委员会曹厚增的《试论黄淮平原形成和淮河水系演变》、康复圣的《黄河夺淮问题的探讨》、唐元海的《张謇治淮初探》

等。此外,唐元海先生主持编写的《淮河水利简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和8卷本《淮河志》,以及张义丰等主编的《淮河环境与治理》(测绘出版社1996年版),均用很大篇幅对淮河流域的水旱灾害及其治理予以考察与叙述。

安徽大学的专家们也在这一领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

批有学术影响力的成果。王鑫义教授主编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主要论述了淮河流域自原始时期至鸦片战争以前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对自然灾害特点以及抵御灾害的措施进行

了简要梳理。李修松教授主编的《淮河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1年版)用部分篇幅对历史时期淮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历史的影响、自然灾害与救荒等进行考量。陈文忠教授的《淮河传》(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是一部集科学性与可读性、知识性与学术性为一体的雅俗共赏的著作,其中也对淮河流域自然灾害的灾况及治灾措施进行描述。除了这3本专著外,还有一系列有关自然灾害的专题论文,如卞利教授的《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和《清初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以其治理对策》、徐国利教授的《清代中叶安徽省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吴春梅教授的《张謇治淮方略评析》等。[xiii]

对横贯安徽的另一条河流域———长江,其流域的自然灾害史研

究成果则不多,据笔者检索,仅见安徽省水文局李家年、魏荣萍的《安徽省长江流域近500年水旱灾害浅析》(《人民长江》2000年第7期)。其余则散见于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等相关著述之中。[xiv]

对历史上安徽全境自然灾害史的专题探讨较少,主要成果除了张

秉伦、方兆本主编的《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与旱涝规律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外,还有10篇左右的论文,主要有施和金的《安徽历史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张润霞等的《安徽省主要自然灾害及综合减灾战略构思》、叶成林的《安徽水旱灾害及减灾对策》、陆芹英和汪志国的《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孙语圣的《民国时期安徽灾荒成因浅析》和《民国时期安徽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王方中的《1931年江淮大水及其后果》、徐淑英和许孟英的《大所活动中心和夏季江淮流域持久性的水旱》[xv]等。这些论文力求探讨安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灾害的影响以及防灾减灾对策。

国外学者对安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研究就更少了,目前所见的专

题性成果仅有1篇论文,即韩国学者金胜一的《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作者把安徽放在近代中国整个大社会背景下,考察了近代安徽发生过的主要灾荒及受害程度和原因,还对当时政府的灾荒政策进行了分析,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目前“国内刊物上所见到的最好的一篇从区域社会史角度进行研究的近代中国灾荒史论文”。[xvi]

三、对现有研究的点滴思考

笔者对历史时期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状况,进行了“排雷”式的搜寻与罗列。从上述烦琐的文字描述中,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安徽灾害史的研究至少有以下4个方面的不足:

从时间上看,研究古代安徽灾害史的成果较多,而近代安徽灾害史的成果偏少。依上述,《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刊登的一组与淮河流域灾害相关的论文,除了王质彬的论文属近代部分外,其余论文基本上属古代部分;安徽大学专家、教授推出的关于淮河流域经济与灾害史方面的著述也基本上是古代部分内容,如王鑫义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和李修松的《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等叙述的内容均属古代部分。相比之下,近代安徽灾害史的研究及成果要单薄得多,只有几篇论文,这与近代安徽丰富的灾害史内容相比,显得有点不协调。这不能不是安徽灾害史研究上的一点缺憾。

从空间上看,研究淮河流域灾害史的成果较多,而研究长江流域灾害史成果较少,研究安徽省全境的灾害史更少。从我们检索获得的安徽灾害史的研究成果看,有关淮河流域的成果至少要占70%以上,且这些成果的学术影响力都很大,如上述《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刊登的一组与淮河流域灾害相关的论文、安徽大学教授们推出的关于淮河流域经济与灾害史方面的专著与论文等在学术界均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而以“长江流域灾害史”命名的研究成果只有1篇论文。至于安徽全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只10余篇论文。这不能不说是安徽灾害史研究中美中之不足。

从研究内容上看,安徽灾害史研究主要侧重于灾害史一般性的描述,而灾害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却相当薄弱。不论是在全国性的灾害史资料整理与研究成果中所涉及到的安徽部分内容,还是安徽灾害史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基本上是灾情的描述、灾因的

分析和灾害影响的探讨,只有少数成果提到政府应对灾荒的机制和采取的措施,如卞利教授的《清初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以其治理对策》,用相当多的篇幅分析了清政府在治理淮河流域自然灾害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夏明方在《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虽有所涉及,但该书中所引用的史料中,安徽部分却相当少,且安徽与全国其它地方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除此而外,这方面的专题性研究相当薄弱,可以说是空白。无论是从安徽自然灾害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安徽今天依然是个农业大省的现实来看,都是极不相称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安徽灾害史研究主要侧重于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采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研究安徽灾害史的成果就更少了。目前学术界对研究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史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笔者曾著文指出,在目前的研究中,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则偏重于利用气候学、地理学、生物学、水文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往往用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来研究,[xvii]这种倾向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反思。从安徽灾害史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以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居多,上面提到的,《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刊登的一组与淮河流域灾害相关的论文作者,以及《安徽省水旱灾害史料整理分析:公元前190-1949年》的作者,均来自于水利部门,其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其它研究成果,如王鑫义的《淮河

流域经济开发史》和李修松的《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以及韩国学者金胜一的《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等,其研究方法也主要使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如果要在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首先在研究方法要有所创新,即应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

针对以上4个方面的不足,再结合学术界关于区域自然灾害史研究的现状,笔者以为,今后至少应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进一步加强近代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拓宽区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领域。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是区域自然灾害史研究中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据我们了解,就全国而言,学术界已对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山西、新疆、陕西、宁厦、甘肃、贵州、西藏、云南、青海等28个省(市、自治区)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史进行系统研究,并推出了一批区域性的以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为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成果。[xviii]安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多发和重发地区,几乎每年都要出现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相当薄弱,目前所见的成果较少,特别是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成果更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弥补区域自然灾害史研究的不足。

第二,进一步加强区域灾害与农村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拓展安徽农业历史的研究空间。关于历史时期安徽农业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自然灾害打击下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专题研究更是一片有待

深耕扩垦的荒地。对于历史时期,特别是晚清与民国安徽农业的研究较为单薄,除了《简明安徽通史》(张南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王鹤鸣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等专著的部分章节有所涉及外,还有10余篇论文。[xix]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全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每当自然灾害侵袭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农业生产的凋敝、农村环境的恶化、农民生活的艰辛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安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加强该问题的研讨,可以填补安徽农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空间。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须更新,应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会在这一领域获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

[i] [韩]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ii]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原文刊载于《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2003年第6期。

[iii]高文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地震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iv]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前言》,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v]分别刊于:《史地月刊》第3卷第6期,1925年6月;《东方杂志》第22卷第3期,1925年;《东方杂志》第23卷第13期,1926年;《科学》第12卷第12期,1927年。

[vi]参见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页。

[vii]李文海:《灾荒与饥馑:1840———1949年·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viii]齐敬霞:《互动还是应对———夏明方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

[ix]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序言》,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页。

[x]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映研究》,中国书店2004年,第11页。

[xi]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xii]分别刊于:《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3期;《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4、5期。

[xiii]分别刊于:《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安徽史学》2000年第1期;《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

[xiv]如:张帆的《江淮丘陵森林的盛衰及中兴》,《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杭宏秋的《皖江护堤古今谈》,《古今农业》,1999年第3期;杭宏秋的《长江中下游圩田形成发展及其展望》,《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杭宏秋的《安徽沿江沙洲开发历史与现状探讨》,《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杭宏秋的《简论安徽沿江圩垾的历史演变》,《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汪家伦的《明清长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巴兆祥的《江淮地区圩田的兴筑与维护》,《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xv]分别刊于:《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第1期;《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2003年第5期;《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地理集刊》(第9号),科学出版社,1965年1月。

[xvi]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xvii]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新华文摘》(原文刊载于《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2005年第24期。[xviii]如:郭雅儒主编的《山西自然灾害》,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梁必骐的《广东的自然灾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陕西减灾协会编的《陕西省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及防御对策》,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黄文等编著的《福建旱涝灾害》,福建科学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目录 1 总则 (1) 1.1适用范围 (1) 1.2工作原则 (1) 1.3分类和分级 (1) 2 组织体系与职责 (2) 2.1组织体系 (2) 2.2职责 (3) 3 预防和预警 (5) 3.1预防和应急准备 (5) 3.2预警信息监测网络建设 (5) 3.3预警信息收集及传递 (5) 3.4预警行动 (6) 4 应急响应 (7) 4.1信息报送 (7) 4.2响应程序 (8) 4.3次生灾害防范和处置 (10) 4.4应急状态解除 (10) 4.5恢复与重建 (11)

4.6总结、评估和改进 (11) 5 应急保障 (11) 5.1应急队伍 (11) 5.2物资与装备 (11) 5.3通讯与信息 (12) 5.4医疗卫生 (12) 5.5受灾员工的安置 (12) 5.6应急办公地点和设施 (12) 6 附则 (13) 6.1制订与解释 (13) 6.2预案的实施 (13)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是指由于突然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集团公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紧急事件。 1.2 工作原则 (1)属地管理原则。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属地管理为主,集团公司及所属各企业开展自然灾害的应急工作要在国家或当地政府领导下开展,应落实国家或当地政府整体应急工作部署。 (2)统一协调原则。整合集团公司区域内资源,统筹协调区域内集团公司有关单位,实现资源共享。 (3)抢险保供原则。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以抢险救援、应急资源保障、油气保供为重点。 1.3 分类和分级 1.3.1 灾害分类 本预案将重大自然灾害分为六类: (1)突发性洪汛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及供水水质被侵害等。 (2)突发性气象灾害:包括台风、冰雹、暴雨、暴雪、寒潮、冰冻、低温、大雾、龙卷风、大风、灰霾、高温、雷电、沙尘暴、雪崩等。

第一章一二三节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认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的属性 难点: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1988年世界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灾难的一年。古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不测风云也就是大自然发怒、施暴,它会影响环境,威胁人类生存。所以了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 【知识新授】 【板书】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导入提问】什么是灾害?包括哪两大类? 【学生回答】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思考】读教材第2页图l-1“无人区的火山喷发”、图l-2“2003年SARS病毒流行”、图l-3“某地区山体滑坡”、图l-4“某地遭遇暴雪”,判断哪些属于灾害? 【读图回答】具有灾害属性的是图1-2、图l-3、图l-4。图l-1是自然现象,没有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问题】你能再举出一些灾害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瘟疫、水灾、火灾等。 【思考】图l-2、图l-3、图1-4都是自然灾害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图l-3、图1-4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因此属于自然灾害。 图1-2是人为原因形成的灾害,不具备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因此不属于自然灾害。 【归纳总结】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引发的事故灾害。一方面指纯人为灾害,如火灾及爆炸、交通事故、企业工伤事故、城市生命线系统事故、卫生类灾害、环境公害、高技术事故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为型自然灾害,如水库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或地陷、人为森林火灾、人为地质灾害等。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第4~8页正文部分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2)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3)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 (4)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据推测,黑风暴将于25日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4月25日,台湾一条交通要道北二高七堵路段山崩,从空中鸟瞰,有大面积的崩坍。 4月26日10点59分台湾东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外海190公里,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先岛群岛以南海域(经度123.7,纬度22.3),而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台湾东南部26日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根据气象部门测报数据显示,这起地震震中是在兰屿地震侦测站东偏北的地方,地震深度20公里,其中台东成功出现最大震度是3.3,台北也明显感受得到这起地震。 4月26日13时40分左右,石家庄市区突然暗云压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黄暗红的云层笼罩,市区能见度霎时降低,有如黑夜即将降临。河北64县市今日午后遭遇8级大风袭击,其中邯郸市区一座大型铁塔倒地造成交通阻塞。石家庄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湘教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讲义)

一、洪涝 1. 两种类型: 洪水(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涝渍(雨涝、内渍)2. 成因及危害: 类 型 形成原因多发地区危害 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 能被江河、湖库容 纳,水位上涨而泛 滥的现象,一般发 生在以降水为主 要补给的河流汛 期。 江河的两岸, 尤其是中下游 地区是洪水的 直接威胁区。 直接危害有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 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 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间接危害有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 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 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 时排除所产生的 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 弱、排水不畅 的低湿洼地。 两 者联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思考: 我国为什么洪涝灾害严重?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风暴潮 1. 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 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成因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 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 生。 来势猛、速度快、 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 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 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 缓 三、其他水文(海洋)灾害 1.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等活动激发的波长达数百米的海洋巨浪,吞没城镇、村庄、耕地,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 海冰——天气寒冷,包括陆入海之冰。对船只、航运、渔业、养殖业等造成危害。我国主要发生于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归纳比较风暴潮与海啸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造成摧毁堤坝,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等后果。不同点:风暴潮的诱因是强烈大风,而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所激发的。 【典例精析】 例题1 (北京东城区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2:2009年9月到2019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3: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2,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9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3,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思路导航:第(1)题,地形区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2009~2019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 (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例题2 (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思路导航: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推移特点判断。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004]

附件3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大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制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围绕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重大地质灾害快速识别与风险防控、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重大水旱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综合防范等5项重点任务开展科研攻关和应用示范,为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面向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质灾害、极端气象灾害、重大水旱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在成灾理论、关键技术、仪器装备、应用示范、技术及风险信息服务产业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并完善从全球到区域、单灾种和多灾种相结合的多尺度分层次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关键技术、信息服务、仪器装备的标准化、 —1—

产品化和产业化,建立一批高水平科研基地和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安全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5年。2017年拟优先安排30个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国拨经费总概算约6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比例至少要达到1:1以上。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所含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大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 1.1强震危险区活动地块与孕震模型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主体地区与强震高危险区重合的区域,以大陆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理论为指导,研发基于深部行为和物理机制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孕育动力学模型;研究我国大陆强震构造环境的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强震地点预测理论。 考核指标:建立适用于板块内部的区域强震孕育动力学模—2—

文献综述(太阳活动与地球灾难性事件关联性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太阳活动与地球灾难性事件关联性研究学院:数理与信息学院 学生姓名:朱家能 专业:物理学(师范) 班级: B09物理 指导教师:姚建明 起止日期:2012年12月15日- 2013年1月10日2013年1月10 日

太阳活动与地球灾难性事件关联性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中,人类已经离不开电子设备了。因此,只要这些电子设备稍微收到一些影响,那么人类活动就将陷入不可预计的瘫痪状态。特别是太阳周期活动所带来的大规模影响,那对于人类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在诸多太阳活动中,对地球影响最大的那就是太阳黑子了。太阳黑子的变化存在复杂的周期现象,平均活动周期为11.2年。平均每隔11.2年,太阳活动就会进入旺盛期,它向地球吹来的太阳风会严重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及磁场,还会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就发生在今年的H7N9禽流感也可能与太阳周期活动有关,因为今年正是太阳活动旺盛年。 本文将通过不同角度分析的方法,探讨太阳活动与地球、人类之间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关系,二是产生影响后人类又该如何对此做出反应。由于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其他活动现象都与黑子有密切关系,所以本文以太阳黑子为基本指标。 针对以上方法的结论,我们将可运用于日常生活,对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影响作出预料和准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地球人类活动太阳周期太阳黑子 引言:这几年人类电子信息的发展已进入高峰,以前就算遇到过超大太阳风暴,但由于当时电子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受到的灾害影响很小,可能没能够引起相关的重视。但是现在与以前不一样了,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了,再遇到超强规模的太阳风暴的话,那所产生的影响将会的深远乃至致命的,这将是人类的一场“富贵病”。为了减少由于太阳活动多带来的损失,就对太阳活动与地球灾害性事件的关联性进行了统计研究,以此提高大家对此的警惕。本文通过不同方面进行了联系性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得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将通过不同角度分析的方法,探讨太阳活动与地球、人类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关系,二是产生影响后人类又该如何对此做出反应。由于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其他活动现象都与黑子有密切关系,所以本文以太阳黑子为基本指标。 针对以上方法的结论,我们将可运用于日常生活,对太阳活动周期对地球影响作出预料和准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一、太阳黑子的产生及概念 太阳的核心区的一个巨大的核反应堆,我们在地球上感受到的光和热就是从太阳的核心区发生的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产生的。然后以辐射的形式向外扩散,以光速只需8分钟就能到达地球。 在光球层上有一种著名的活动现象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的巨大气流旋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word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第一章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 A.区域性 B.联系性 C.周期性 D.不可避免性 解析:第1题,地震所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为堰塞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暴雨所产生的短时大频率降水使破碎的物质大量运动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第2题,灾害链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1.C 2.B 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冬季冰凌阻塞河道,造成决口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干旱 D.地震 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3.B 4.C 热带风暴“清松”于2013年1月3日20时在菲律宾苏禄海海面上生成,4日凌晨移入我国南海南部偏东海域,4日05时其中心位于北纬8.9度,东经116.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 002百帕。据此完成第5~7题。 5.热带风暴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暴雨④干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热带风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热带风暴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 D.热带风暴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7.热带风暴“清松”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 解析:第5题,热带风暴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热带风暴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第6题,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热带风暴现象可发生在多个海域,西北太平洋是发生热带风暴最多的地方。第7题,热带风暴是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答案:5.C 6.C 7.C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10题。 滑坡 8.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9.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10.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四节国的生物灾害 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 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 而积之…… 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记录了我国哪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状况? 提示:蝗虫灾害。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蝗虫 (1)特点:群聚群迁;集群庞大;远距离迁飞。 (2)危害:在迁飞过程中,蝗群片刻工夫就会把一大片庄稼吃成光秆,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3)分布: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4)防治: 化学防治:包括飞机喷药、地面喷药和撒放毒锌等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牧鸡食蝗和微孢子虫灭蝗等方法。 2.水稻螟虫 (1)特点: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水稻螟虫在我国的发生范围正在扩大,暴发频率增高,危害不断加重,而且有向北方扩散的趋势。 (2)危害:从幼虫起就能钻入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取食营养物质,造成水稻枯鞘、枯心,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死亡。 (3)防治:

①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②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放养水稻螟虫的天敌。 ③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喷洒农药。 3.黏虫 (1)危害对象:黏虫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棉花、甜菜、白菜等。 (2)危害:黏虫危害严重时,可将农作物的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3)发生与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四次大规模黏虫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南到东北的广大东部地区,在西北、西南地区也时有发生。 (4)防治: ①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等。 ②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③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喷洒农药。 4.松毛虫 (1)危害对象:松毛虫是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 (2)特点:危害大,每年松毛虫成灾面积约200万公顷,减少林木产量300万立方米。 (3)危害: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农作物虫害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的蝗灾 水、旱、蝗虫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农业自然灾害,蝗虫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

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中对自然灾害类的分级规定: (一)水旱灾害 1. 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 (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 (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 (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 (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5)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 (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2.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 (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 (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 (3)数省(区、市)多个市(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 (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 (6)数省(区、市)多个市(地)发生严重干旱,或一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 (7)多个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二)气象灾害 1. 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 (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1个或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3)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 重大气象灾害包括: (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 (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三)地震灾害 1.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包括: (1)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 (2)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 2. 重大地震灾害包括: (1)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 (2)发生在首都圈、长江三角洲等人口密集地区4.0级以上地震; (3)发生在国内其他地区(含港澳台地区)5.0级以上地震; (4)发生在周边国家6.5级以上、其他国家和地区7.0级以上地震(无人地区和海域除外); (5)国内震级未达到上述标准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损失或严重影响的地震。 (四)地质灾害 1. 特别重大地质灾害包括: (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 (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灾害险情; (3)因地质灾害造成大江大河支流被阻断,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重大地质灾害包括: (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课标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4.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5.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6.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7.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8.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法指导] 1.结合具体的自然灾害类型,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主要特征。 2.以区域自然灾害为例,运用图表、数据等信息资料,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3.了解生物灾害,并简要列举其带来的主要危害。 4.通过对灾害分布图的阅读,明确世界主要灾害的分布,并掌握其主要的灾害类型及特点。5.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 6.自然灾害的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要重视和区域地理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课前梳理 知识点一自然灾害 1.概念:主要由__________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及现象。 2.形成的基本条件 (1)诱因:自然界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到损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分类:根据__________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工程的不同,分为地震灾害、__________、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4.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是由地震造成的灾害;地质灾害指因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 (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3)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发生的灾害。 (4)生物灾害:由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知识点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创伤。 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重大的损失。 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也会对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破坏。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级高、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而且由于强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复杂、破坏之巨大,举世罕见。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1987 年12 月11日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是指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地质事件,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发生频率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外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及理论不很成熟,地质灾害工作主要局限于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形成与活动过程,具有浓厚的工程地质色彩。基本以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居多,重点通过地质历史背景,地质灾害详细情况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由地质灾害历史及地质灾害遗迹恢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像范围。 70年初期,法国专家提出了ZERMOS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该理论认为滑坡的空间分布不是单因素所能控制,因此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素控制其发育,并利用两种主控因素建立了滑坡分区的数学模型,对法国局部山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对社会安定及经济的严重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

[整理]中国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课标要求]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 原因。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流构成 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从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有、、等。 2. 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请以该区为例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简要描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直击高考] 1.(04上海地理卷)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 蒙古高原 2.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 3.6°E)发生里氏 7.6级地震(下左图)。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 有。 4.(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 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统计

2002年,欧洲两次遭遇洪水袭击,造成32亿美元的损失。 袭击美国的龙卷风造成的损失达15亿美元。 席卷加勒比海和美国的“莉莉”飓风,导致损失6.5亿. 洲南部和中部严重缺水,美国有37%的地区遭受严重旱灾。 印度和尼日尔则水、旱灾害同时发生,印度的酷热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人。 导致人员伤亡最严重的灾害是3月份在阿富汗北部发生的地震,共2000人死亡。 2003年,全球有超过5万人被地震、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夺去生命。 其中,2月在中国新疆伽师-巴楚发生的里氏6.8级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5月在阿尔及利亚北部发生的里氏6.2级强烈地震造成近2300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 12月在伊朗克尔曼省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至少造成3万人死亡,5万多人受伤。2004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数为366件,死亡人数约32万人。 2005年,2月份发生在巴基斯坦的大雨、泥石流和雪崩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2030人。 3月份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2600人。 7月份发生在印度的水灾和山体滑坡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1150人。 8月份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和巴哈马群岛的“卡特里娜”飓风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1193人。 9月份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和古巴的“丽塔”飓风共造成经济损失100亿美元。 10月份发生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的地震、余震及山体滑坡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87000人。 10月份发生在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斯坦”飓风共造成死亡和人员失踪1600人。 2006年,据联合国网站报道,统计显示,在2006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2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丧生人数是21342人。平均每天至少一场天灾2万多人死亡。 2007年,11月15日孟加拉国热带风暴“锡德”侵袭孟加拉国南部,同样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时速高达100多英里的风暴将电线刮断,把树木连根拔起,并将大量房屋吹倒。这次自然灾害造成1000多人死亡,50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 美国东南部大旱。人们从2007年的干旱中得到的最大教训是:水可能比能源或石油更加重要。 10月底,汹涌的洪水在墨西哥南部的塔瓦斯科和恰帕斯州泛滥成灾。11月有大量农田完全被洪水淹没,据估计,有段时间塔瓦斯科80%的陆地被洪水淹没。有100多万居民受到这次洪水的影响。 9月4日,强度为5级(可能是最高的级别)的“费利克斯”飓风在尼加拉瓜登陆,风速高达每小时160英里。这次风暴还侵袭了洪都拉斯,并从加勒比海岛擦身而过。在“费利克斯”飓风肆虐期间总共有101人死亡,这场灾难将尼加拉瓜贫困的海岸社区夷为平地。 10月印度尼西亚泥火山泥浆以每天大约17万立方英尺的速度流出,完全淹没了附近的村庄和工厂,导致1万多人流离失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