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对于文化方面影响力评估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深远影响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此次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其副主题有:1. 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2. 城市经济的繁荣 3. 城市科技的创新 4. 城市社区的重塑 5. 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被喻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
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本次世博会,是显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同时,对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是和谐城市。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中国近距离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更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遇。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是全球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因子,其形态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密切互动着。
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的形象左右着各国对中国的评价,影响着中国开放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经济地位。
本次世博会,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将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一、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术合作,促进国际间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进程,提高现代化程度。
世博会将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各要素都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是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力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浦东以及旧城区将会继续开发和改造。
上海世博会于文化方面影响力评估

赛题回顾
• 题目
• 问题 (1)影响力? (2)某个侧面? (3)定量评估? (4)数据?
问题分析
世博会的文化影响力评估
世博会于文化方面的影响力
同级别不同类型 事件或活动(横向)
不同年份的世博会(纵向)
问题分析
➢ 横向比较:选取2010年南非世界杯、2006年德国 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
BP神经网络
• 神经网络评价值的相对误差
Zi ai - bi / bi 100%
• 对于所有训练样本,神经网络评价值的平均相 对误差
5
Z ( zi)/ 5 i 1
•
解得 Z 23%
BP神经网络
• 上海世博会的神经网络评价结果
事件 神经网络的评价值ai 样本的期望输出bi
上海世博会 0.1454 0.14
• 设所要构造的判断矩阵(9标度法) • 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一致性检验
模糊综合评价
一级权重的计算 • 根据“9标度法”列出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
• 求出的四个一级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
模糊综合评价
对求出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指标
,一致性比率
当
时,则可以称该矩阵具有一致性 。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函数
相关书籍 相关文件 相关音乐
文章思路
世博会文化影响力评估
求解模型
层次分析求各级 指标权重
正态分布求出隶属 度函数
建立迷糊关系矩阵
建立准则层的模糊 综合评价矩阵
验证模型
BP 神经网络算法
得到评价值 聚类分析
评价影响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
• 模糊综合评价法: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利用GM(1,1)模型和时间序列法定量评估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4 模 型 的建 立 与 求解
根 据 问 题 的 分 析 , 们 利 用 灰 色 理 论 我 G 1 1 和时 间序 列 的方 法 预 测 了若 上 海 没 有 M( , )
举办 世博 会 2 1 0 0年 1 到 7月 的国际入 沪 旅 游人 月
数 . 先 , 20 首 以 0 4年 1 到 2 0 月 0 9年 1 2月 每 月 国 际
( ) :自相 关 函数 ; 4
() 5 偏相 关 函数 .
注: 考虑 到论 文 中使 用 的符 号 较 多 , 再 一 一 不
列 出 , 中均有 详 细说 明. 文
刻 画 . 价 的方 法 有 多种 , 如 T P I 评 诸 O SS法 、 糊 综 模 合 评 判 法 、 色 关 联 等 . 文 分 别 运 用 灰 色 模 型 灰 本 G 1 1 、 间 序 列 法 对 世 博 会 的影 响 力 进 行 了 M( , ) 时
模 型 , 用互 联 网数 据 , 利 定量 评估 2 1 0 0年 上 海世 博 会 的影 响力 .
3 模 型 的假 设 与 符 号 的 使 用
3 1 基 本假设 .
( ) 文所 得 数据 能 客 观反 映现 实情 况 , 得 1本 值 相信 ; ( ) 0 0年 国外 来 沪游 客 主要 受 上 海 世 博 会 221
本文 主 要 以国 际来 沪旅游 人数 为 主 , 他各 影 响因 其 素 为辅 , 建立 数 学模 型对 上海 世博 会的影 响 力进 行
( ) 游 人 数 的多 少 能体 现 上海 世 博 会 对 经 5旅
济 的影 响.
3 2 符号 的使 用说 明 .
( ) 。 20 1 X : 0 4年 1 到 2 0 月 0 9年 1 2月 的 国际入 沪旅 游人 数基 本 序列 ; ()o X 2 r : 。的确定 性增 长趋 势 ; () 。 X 3 Z : 。的平稳 随机 变化趋 势 ;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文化影响力评价模型

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文化影响力评价模型摘要: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总和;文化影响力指数等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的相对水平加权平均值。
本文以文化影响力为目标,建立文化影响力的评价原理体系,首先建立了求解文化影响力指数的模型,运用上海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上海的文化影响力指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世博会的申请成功和筹办工作的进行,上海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在逐年增加。
最后,运用此模型,计算了北京、广州、银川的文化影响力指数,结果发现,北京的文化影响力指数逐年增长最快,说明其文化影响力指数受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影响,而广州和银川的文化影响指数虽然逐年也在增长,但涨幅不大。
由此可以推断,在后世博时代,上海的文化影响力指数会继续增长。
关键词:文化影响力指数;评价原理;MATLAB1.问题的重述世博会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也是各个国家文化交流最大的平台,将全世界最为广泛和优秀的文化聚集一处,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和进一步发展,而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大融合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和稳定,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
因此,世博会应当更加紧密地与文化联系起来,由当初的经济科技成果展览为主的博览会逐渐转移到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为主,近年来世博会的主题也体现了各国开始共同关注全人类的问题这一趋势。
要解决人类共有的问题,必然要相互协作、相互理解,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世博会也应当向着这样一个方向发展,成为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将使世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影响力。
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国际文化互动的强度和国家参与程度有关。
文化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影响力评价可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衡量方法。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实际上是一场体现我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人文素质的一次伟大盛会。
本文旨在定量评估2010 年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把世博会分为三个阶段:前世博阶段、世博会举办阶段和后世博阶段。
我们用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上海市2010年GDP的贡献率来衡量世博会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用世博会在后世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来衡量它在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首先利用上海市2000年在2009 年各年度的GDP,建立灰色模型,预测出上海市在不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2010 年度的GDP。
然后从门票收入、餐饮收入等八个方面预测出上海世博会所能带来的GDP增长量. 最后计算出世博会阶段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量对上海市2010年GDP 的贡献率为4.52%,从而判断出世博会在短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由于世博会的各项投资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上海市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定量计算出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带来的GDP增长量。
首先利用1990年至2008 年上海市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估算出上海市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708 ,之后根据乘数效应理论算出投资乘数为3.425 ,进而求得上海世博会的各项投资在长期内将给上海市带来3849.7 亿元的增长,从而判断出世博会长期内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力比较大。
最后,客观地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模型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灰色模型回归模型乘数效应变参数模型一、问题重述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 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请你们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分析世博会既是每个时代最新文明成果和人类智慧的大汇聚,也是中国全方位展示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是国力强盛的象征和国际地位提升的最好标志。
浅谈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的影响

浅谈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的影响摘要: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吸引了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博览会。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将这么庞大的资金还有后期的人力物力等其他资源投入到世博会当中,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值吗?举办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关键字: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影响正文: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称为世界三大盛会,世博会主题是围绕人类共同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人类自己去切身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对我们已经解决这些问题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展示,然后对当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它未来如何解决得更好,从而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最新的发明,变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力,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先后举办了17次世博会,法国和日本分别举办了13次和5次世博会。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世博会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
在上海举办这次世博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
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
世博影响力的评估

运用Eview软件进行反复预测可得到 ARMA(2,2)模型为:
结合上式和Eview可以估算出2010年二阶 差分后的第一主成分值,然后根据差分 的定义,逆推回去可以计算出没有进行 差分之前的第一主成分值
引入世博会影响后上海旅游业发展模型 引入世博会影响后的模型与无世博会的 模型是一致的,故在此直接给出答案:
自回归模型的形式为:
X n 1X n1 2 X n2 p X np n
其中
为模型参数, 为因变量, 为“自”变量。
令 则AR(P)模型可写为:
移动平均模型(MA)
移动平均模型的形式为:
令
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
在建立一个实际时间序列模型时,可 能既有自回归部分,又有移动平均部分, 如:
预测未来数据
上海旅游业发展模型流程图
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在不至于损失原变量 太多信息的条件下尽可能的用为数较少的 、信息互不重叠的新变量来反映原变量提 供的大部分信息,从而通过对新变量的分 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影响旅游业的四个因素 对应的特征值为: 主成分的贡献率:
利用SPSS求解得到各因素对应特征值的 碎石图如下:
模型一流程图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模型的建立
设有
是待评价的n个方案(便于
叙述方便,以下均把一届世博会称为一个
方案)集合,
是评价因素集合,
将U中的每个方案V中的每个因素进行衡
量,得到一个观测矩阵:
相对偏差模糊矩阵评价的步骤如下 (1)建立理想方案 (2)建立相对偏差矩阵R
其中
(3)建立评价指标权系数 权系数的确定可通过变异系数法:
最后我们通过计算 和 之间的相差 比率
由 值可知有世博影响下和无世博影响 下上海旅游业的一个相差比率很大,由此 可以说明上海世博会的影响是很大的。
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从历史文化交流方面进行讨论

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 ——从历史文化交流方面进行讨论摘要本文从各国人民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交流评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根据题意以及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定量估计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突出上海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理念。
首先,运用灰色聚类法对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灰类等级划分,再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建立各灰类白化函数,再对各组数据进行聚类权运算,进而得出各因素的相应数据。
最后,通过白化函数得到的F 矩阵和聚类权运算得到的η函数,应用求聚类公式()1*nLj jL Lj jL j f d ση==∑,求得各聚类对象的各灰色聚类系数及结果。
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推导出一种进行加权分析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对影响世博会的各个因素进行加权,得出了各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组合权重数据为(0.3634,0.3620,0.2743)T ,通过比较得到上海世博会影响力均高于爱知、汉诺威世博会。
合适的评估体系是本课题的关键。
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及统计,并考虑到方案的可操作性。
通过组合权重数据,得到了三个世博城市关于影响力的权重。
由于此模型不受指数的影响,有很好的灵活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指数,减少模型的工作量,增加模型精度。
关键字:定量估计、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一、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可以从我们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1.1 对问题的初步分析现在我们通过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这个侧面,来讨论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评估。
(1)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这个方面为对上海世博影响力分析的影响因素:品牌推广、民俗交流、城市知名度、旅游推广、工艺品展;(2)影响准则层的尺度因素:场地面积、游客的流量、举办的时长、展馆数;1.2 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求权应用灰色聚类的方法判断聚类的对象所属的级别,通过分析对象的级别,对其客观定量的因数进行相应的加权,然后求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数。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

上海世博会影响评估一、引言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于2022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
本文将对上海世博会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二、经济影响评估1. 经济增长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
世博会期间,各类商业活动和旅游业繁荣,大量游客涌入上海,促进了酒店、餐饮、零售等行业的发展。
同时,世博会的举办也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前来参展和投资,推动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2. 就业机会世博会的举办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世博会期间,上海暂时性聘用了数以万计的工作人员,包括安保人员、志愿者、导游等。
此外,世博会的举办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增长,如建造、物流、旅游等行业。
3. 增加外汇收入世博会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他们的消费为中国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世博会期间,外国游客的消费包括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这些消费额度的增加对于中国的外汇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社会影响评估1. 提升城市形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提升了上海的城市形象。
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城市规划、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得到了大力改善和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体验。
此外,世博会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也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2. 文化交流世博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国家和组织。
这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世博会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使得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
3. 社会融合世博会的举办促进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融合。
志愿者是世博会期间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年龄段,通过共同参预世博会的志愿服务,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融合。
四、文化影响评估1. 传播本土文化上海世博会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中国馆和各个参展国家的馆展示了各自国家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
世博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的讨论

一场全民盛会带来的2002年,摩纳哥蒙特卡洛格林马迪会议宫,中国申办世博会成功。
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发言,带着十分的信心说:“毫无疑问,上海是最好的选择。
”3个小时后,当地时间下午3点40分,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郑重宣布:中国在第四轮投票中赢得54票,以88%的得票率胜出。
随着世博会闭幕式上国旗的缓缓下降,大家开始思索在这次把整个中国都喧嚣了一遍的盛会中,我们究竟得到了什么?一、经济:一开始,中央对这次世博会的重视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温家宝总理指出,办好世博会是全国的责任。
中国在申办前也向世界承诺,中国将为发展中国家参展提供总金额1亿美元的专项基金。
许多发展中国家则一直盯着中国的大市场,“仅仅蒸蒸日上的中国大市场,就必定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许多商机。
”在开幕前的准备时间里,由于历史上有1/3的世博会给举办城市带来亏损,国内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上海世博会是否会亏损这个问题开展过反复的研究与讨论,有专家说上海世博会经济效益是北京奥运会3.49倍。
世博会就像一个“经济大蛋糕”,各界人士都想分一杯羹。
举办上海世博会,给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都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以及巨大的经济冲击。
世博会首先带来的是大量的门票收入、中外企业赞助、世博会特许商品销售及世博园内的餐饮消费,以及大半个中国的人民赶往上海参观而带来的交通费用,然后是上海市内的宾馆、日租房,整个上海都处于资金高度流动状态;同时,上海周边的旅游业也被大力带动,大量的游客参观完上海市后涌向其周边的周庄等地,这些资金流动都刺激了经济的大幅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是上海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面临危机冲击和自身结构转型的双重考验,上海以至于整个中国都需要为经济的发展找一个新出口。
而这次世博会是一个良好契机,让上海得以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世博会还是一个经济转型的推动力,并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一大城市群并巩固上海在其中的龙头地位。
世博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为转型提供了契机与推动力,更在于它的长期效应,世博后续效应时间周期很长,至少有10到15年,之后还将影响很长时间。
上海世博会活动分析报告

上海世博会活动分析报告1. 引言上海世博会是世界领先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自185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平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主办的世博会,吸引了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展商和观众。
本报告将对上海世博会的活动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对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影响。
2. 活动概述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活动地点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占地面积为5.28平方公里。
世博会期间,共有193个国家和组织参展,展示了各自国家的城市规划、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成果。
3. 经济影响分析上海世博会对经济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世博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为上海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拉动了就业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世博会期间,共有超过10万人参与其中,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世博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展商,带动了旅游、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此外,世博会期间,各国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4. 科技创新影响分析上海世博会为全球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
各国参展商纷纷展示了各自国家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
世博会期间,参展商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成为一大亮点。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交流合作,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获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同时,世博会也为科技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
5. 文化交流影响分析上海世博会是一个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平台。
各国参展商通过展示自己的文化遗产、艺术品和传统手工艺等,展示了各自国家的独特魅力。
观众可以在世博园区内体验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情,增加了对其他国家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同时,世博会期间还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6. 总结通过对上海世博会的活动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在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方面影响力评估——三种数学方法的比较的开题报告

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方面影响力评估——三种数学方法的比较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上海世博会是这个世纪最大规模的国际博览会,被称为“世界的舞台、中国的机遇”。
作为全球500强企业、上海本土知名企业和国际知名学府的重要支持者,上海世博会影响了全球各国政府及企业的文化、科技和经济领域,同时也对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
因此,在评估上海世博会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时,需要对其影响的具体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上海世博会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利用三种数学方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对上海世博会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比较三种方法的预测效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评估上海世博会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力;(2)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力;(3)上海世博会对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力;(4)上海世博会对上海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力。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三种数学方法分析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因素和效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收集与处理:采集上海世博会相关数据,包括展览面积、参观人数、经济政策和贸易数据等,并进行清理和整合处理。
(2)变量选择:从收集的数据中选择影响上海世博会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展览规模、参展国家和企业、展品种类和质量等。
(3)模型构建:使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三种数学方法构建上海世博会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4)模型评估:比较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选择最优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研究意义与预期成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上海世博会对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为上海市和中国推动经济和文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支持。
预期成果包括:(1)掌握上海世博会的相关数据和影响因素;(2)构建上海世博会影响因素预测模型;(3)比较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三种模型的预测效果;(4)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中国矿业大学曹正正、薛熠、刘姗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较全面的分析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一方面,我们横向地将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在经济效应方面作比较分析。
本文将“会展经济周期”分为筹备,举办,后会展三个阶段,根据每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对其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评价。
对于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我们认为其主要是依靠相关投资拉动经济,对此我们基于凯恩斯的乘数理论,结合近20年的相关数据通过Matlab对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GDP增长与投资增长间的线性关系,并结合北京奥运会比较性地分析了世博筹备阶段的经济效应,得出在此阶段,上海市较高的“投资乘数”2.93能更有力地拉动经济发展。
对于第二阶段:举办阶段,我们认为其对经济的拉动主要由举办期间产生的大量消费增长产生,我们依据消费函数公式,结合历史数据,建立GDP与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关系,并由此估算出世了博举办阶段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对比北京奥运会,我们得出世博会长周期、大客流的性质能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长,举办阶段对上海经济的影响为2034.3—2188亿元的GDP提升。
对于第三阶段,后世博阶段,我们从旅游就业人数方面对其可能引发的“低谷效应”进行分析,利用历年上海旅游数据拟合出指数回归方程,采用基于常态与基于世博的旅游服务行业从业人数差额比较的方法,较准确地计算了世博会对旅游直接就业的影响增量,后世博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就业过剩总数将可能达26万人。
另一方面,我们纵向地将上海世博会与日本大阪和爱知世博会进行对比分析。
从主题、时间、展馆规模、参观人数及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运用相关数据说明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得到了上海世博会可能成为比日本两届注册世博会更加成功的世博会。
不管从会期时间的长短、会馆的总面积、参与国家与组织数目、参观者数目及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讲,上海世博会都可能成为世博之最。
关键词:乘数理论回归分析GDP增长低谷效应对比分析法1目录一、问题重述 (3)二、问题背景 (3)三、模型的假设与符号的说明 (3)3.1模型的假设 (3)3.2符号说明 (4)四、问题分析 (4)五、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5)5.1对筹备阶段的分析 (5)5.1.1凯恩斯的乘数理论 (5)5.1.2用乘数理论测算世博投资经济效应 (5)5.2对举办阶段的分析 (8)5.3对后世博阶段的分析 (10)5.3.1上海世博会基于回归分析的旅游从业人数估计 (12)5.3.1.1上海世博会对旅游就业的影晌分析 (12)5.3.1.2后世博旅游就业人数分析 (13)5.4上海市世博会与日本大阪和爱知世博会的影响力分析比较 (14)5.4.1时间跨度、面积 (14)5.4.2展出国(地区)、企业和组织 (15)5.4.3参观人数 (15)5.4.4经济影响力 (15)5.4.5对其他相关产业影响力 (16)六、结论及建议 (16)七、模型的优缺点 (18)7.1优点: (18)7.2缺点: (18)八、参考文献 (19)九、附录 (20)2一、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B题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B题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20XX年的上海世博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世博会。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其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本文将对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定量评估,以揭示其在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一、经济影响力1. 投资额据统计,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总投资额达到了X亿元。
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展馆建设、参展国家的投资等。
这些投资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 GDP增长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的GDP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据研究机构预测,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的GDP增长率将达到XX%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世博会带动了旅游、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和消费增长。
3. 贸易促进上海世博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国的参展商和游客,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大量的国际商务洽谈、订单签署和相关产业链合作,为中国的贸易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文化影响力1. 文化交流上海世博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活动平台,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绝佳机会。
不同国家的展馆展示了各自的文化、艺术和传统,使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全球多元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2. 文化遗产保护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许多国家得以展示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中的文化遗产展览,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各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提高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环境影响力1. 绿色发展上海世博会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世博园区内绿化面积达到了X平方公里,各国参展馆也都注重了环保和节能设计。
这对于推动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城市绿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 节能减排世博会期间,各国的参展馆都采用了多种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设备。
世博园区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推动了整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
这对于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和城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作者:孙少龙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9期【摘要】上海世博会给上海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其中,世博会对于上海旅游业的贡献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定量评估了世博会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
【关键词】Matlab曲线拟合本底趋势线影响力贡献率首先对世博会进行了了解。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奥林匹克”,是“实力、创新、创意”的角力场,是各国展示各自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实力的舞台。
世博会不仅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而且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接着查阅大量社科类资料关于对世博会与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研究。
世博会的举办为主办地注入新的经济变量,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可以直接从财务账面上反映出来。
同时世博会对旅游设施、国际影响力和旅游合作等也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巩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完善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来间接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模型Ⅰ GM(1,1)预测模型建模理论GM(1,1)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灰色预测模型,它是由一个只包含单变量的微分方程构成的模型,灰色GM(1,1)模型法由于具有所需数据少、计算量小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中国统计年鉴查到2005~2009年上海海外旅游人数(GWRS)、国内旅游人数(GNRS)、国际旅游收入(GJSR)、国内旅游收入(GNSR)和GDP的数据,考虑到我们所搜集到的数据少且系统内各因素间具有不确定关系,所以我们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
模型的求解以上海历年GDP数据作为GM(1,1)建模序列,利用一次累加生成1-AGO,利用Matlab对离散点连接可知进行一次累加后数据非常有规律,所以进行以下过程。
设为的AGO序列,(n=5),(k=1、2、…、5),令为的均值序列,,(n=5)则GM(1,1)的定义型,即GM(1,1)的灰微分方程模型为:上面的方程可以转化为下述的矩阵方程,其中:,,为数据矩阵,为数据向量,为参数向量。
上海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力的综合评价

上海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力的综合评价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摘要本文利用筛选整理后的互联网数据,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依次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文化方面定量地评估了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首先,我们创造性地将文化这一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
针对上海世博会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文化细分为:旅游文化、建筑文化和历史交流文化三个方面。
然后,依据各个方面的特点和与世博会的关系,确定了参展国家数、展馆数、人均GDP、文化活动次数、参展天数、参观人数和投资金额等定量指标来衡量上海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力,实现了文化评价指标的定量化。
在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依次建立三个环环相扣的数学模型:模型一——阶段效应的参观人数预测模型通过考虑阶段效应、节假日等因素对世博参观人数影响,依据已有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此模型对剩余时间内的参观人数进行了预测。
得出上海世博会预计总参观人数为7491.4万人,这为模型二和模型三的建立提供了数据依据。
模型二——文化影响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通过确定参展天数、人均GDP和投资金额为输入指标,参观人数、参展国家数和展馆数为输出指标,建立了世博会对文化影响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并通过所得的有效度确定了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为模型三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模型三——化影响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确定世博会的确能对文化产生影响力后,进一步建立了一个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联系起来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首先,从纵向角度考虑,选取历届世博会的参展国家数等定量指标数据,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计算并比较了历届世博会对文化影响力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发现上海世博会对文化的影响力最大。
然后,从横向角度考虑,比较分析了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和昆明园艺世博会等国内大型活动对文化的影响,得到上海世博会对文化影响力较后两者的影响力大的结论。
关键字:定性指标定量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有效度数据包络分析一、问题重述1.1 问题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博览会。
世博会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009年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汇报时指出,“办好世博会,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进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显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中国加强与世界交流,近距离对话世界多元文化,向世界学习的重要契机,更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遇。
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
由于不受国体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参展国家来自世界,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
同时,参展国送展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并且都是本国最具特色、最新、最先进的成果。
东道主用较少的投入就能观察到、学习到很多的东西。
举办城市将以此为契机,在第三产业、市政建设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届时,五洲朋友,六方宾客云集,其中蕴藏了大小商机无数。
无疑,中国作为东道主可以更多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也是显示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
世界博览会不仅仅是为了商业性的目的,更为世界各国展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的成就以及发展的前景,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举办上海世博会将对举办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将对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增长4月23日,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委员王岐山说,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
世博会素有经济、科技和文化“奥运会”之称,历史上不少国家通过举办世博会带动了本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我国要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各国、国际组织和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增进世界各国的理解与友谊,反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章 框 架
多层次评价标准
数据标准化处理
对于任i活动在j项目中的得分, 标准化后分数:
Sij
Oij
Max(Oij )
i 1,, M
模型一: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文 化影响力评价及验证模型
1> 隶属度 2> 隶属矩阵
各级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求各级指标权重
1.判断矩阵 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一
1.隶属度函数 2.模糊关系矩阵 3.自准层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4.综合评价结果
模型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文化 影响力评价及验证模型
1.BP神经网络模型 1>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2>BP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3>BP神经网络评价结果与模型检验
2.聚类分析处理
Thanks !
数学建模工作室 安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