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人口与地理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 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亚洲和非洲 仍然是人口的迁出地区
二、人口流动 1、概念
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或短 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不改变定 居地)的人口移动现象。包括周期性流动(季节流动) 和往返流动(每日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规律:世界人口分 布不均匀,具体表现在:
*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沿海地区人口分布较稠密;
* 平原、低地人口分布较稠密;
问题:1.读上图找一找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哪里? 2.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社会 经济 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
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 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别。 气候 1、自然 环境因 淡水 逐水草而居是人类早期最基本的迁移方式 素对人 土壤 口迁移 的影响 矿产资源 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形成的工业城市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 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重要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
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
的变化。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外部资源和其他条件、技术利用 的就越多,其环境人口容量就会比封闭时大很多。如 日本。
(环境人口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 对确定性
不确定性 :
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 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相对确定性 :
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值16亿左右。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7亿~10亿。
资源 国土面积 数量 960万平方千 米 居世界 的位次 三 中国人均耕地不及世 界人均的1/3 中国人均森林是世界 人均的13% 中国人均草原是世界 人均的32.3% 中国人均水资源是世 界人均的1/4
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人们自愿节育,出 生率逐步下降,目前多已接近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致使人口死亡 率下降而自然 增长率高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阶段---- 各段人口增长特点、原因、代表国家
或地区 (分析课本“人口增长模式图”,归纳) (1)、原始低增长阶段-(2)、加速增长阶段-(3)、增长减速阶段-(4)、低速增长阶段--
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流向
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 永久性移民明显减少 2、二战以后---(特点) 政治性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
国内移民:由农村移入城市
国际难民、环境移民、技术移民等
人口迁移的流向
欧洲 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 仍然是外来人口主要迁入国---
美国
移民的主要来源于 拉丁美洲和亚洲
重要制约因素——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达程度
(环境人口容量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重要制约因素——地区开放程度
(过渡型)
(现代型)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取决于人口的出生 自然增长 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人口数量 的变化 (人口增长) 机械增长 由人口的迁移引起 的人口变动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 模式 (再生产 类型)
时间上的差异
空间上的差异
1、时间上的差异
古代----增长缓慢 近代----人口快速增长 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 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
迁入地: ①合理的人口迁移,可以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
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 件和综合环境,但是不合理的人口迁移,一定 程度上 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大量农村劳 动力涌入城市,缓解当地劳动力供求矛盾,有利于开 发资源,发展经济,也会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积 极 影 响
消 极 影 响
三、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
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对于人口压力比较 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开 发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但也造成人 才外流。
政治因素
4、二战后--- 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因素
新兴城市的兴起等
(四)、人口迁移的流向和路线
读课本第8页、第9页图,分析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流向 有何不同?
1、15至19世纪(二战前)---(特点) 由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人口主要迁出地: 欧洲、非洲、亚洲
主要迁入地: 南北美洲、大洋洲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核心是人口问题
出 生 率 (‰)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40
40
30
30
20
20
10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10 低速增长阶段
(原始型)
(传统型)
2、人口增长模式 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三、四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
1、快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金字塔基底宽阔,15岁以下年龄组占人口比重大 而塔顶尖细,65岁以上人口组所占比例小,表明具有人口迅速增长的强大动力 2、慢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金字塔塔基不宽,向上逐渐变窄,表明老 龄人口所占比例增长 3、零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塔基与塔身几乎等宽,塔顶逐渐变窄。 4、负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塔基最窄,塔顶较宽,略呈纺锤状,人口增 长动力不足。
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三、中国的人口分布
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 平原多,山地、高原少 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 汉族集中区多,少数民族区少
中国的这种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 判断是否合理的依据 环境人口容量
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2、国际间的人口流动----外籍劳工 (1)、概念 (2)、流动趋势 (3)、分布和来源
对迁入地来说 (4)、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
3、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1)、民工流的成因 A、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 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B、城乡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C、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2)、民工流的流向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 从内地的省、市自治区到沿海的城市和工矿区 (3)、流动方式----已自发的流动为主 (4)、主要目的-----务工和经商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医疗卫生 条件、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等 国际大环境--人文--
2、空间的差异(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有明显的 不同)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增 长的人口,在世界人口增长总数中约占90%,原因是: 政治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已出现缓慢增长、零 增长或负增长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人口迁移的分类
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省际、县际) 农村--农村 按迁移方向 划分 农村--城市(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城市--城市
城市--农村 (逆城市化的表现)
自主性迁移
按迁移原 因分类
(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
耕地 草原 森林 水能
9589万公顷 22434万公顷 11525万公顷 6.8亿千瓦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
源和知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
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指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 发展的人口规模。
哪些因素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主要制约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被迫性迁移 (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
自发性迁移与计划性迁移 有组织的迁移与无组织的迁移 按迁移方式 划分 自愿性迁移与强制性迁移 个人迁移与集体迁移
永久性迁移 按迁移时间分 非永久性迁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5)、影响
A、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 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矛盾。 B、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为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C、促进了城市商业发展,增加了城市收入。 D、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 E、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 生活作出了贡献。 F、为城市与农村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 市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促进了城市居民对自身以外文化的 接受能力,以及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本身的认同和接受。 A、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 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 B、给城市的治安管理、社会秩序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人口问题的概念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影响---对策---3、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影响----
对策----
据上图 回答5~6题: 5、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 6、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 因素对迁 移的影响
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交通和通讯 现代社会促进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文化教育 婚姻家庭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 结婚、家庭团聚
3、政治因素对迁移的影响 政策、战争、重大变革
讨论:判断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美国很多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②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 迁入 ③深圳、珠海因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④美国的反恐怖战争,引起大量阿富汗难民流入 巴基斯坦等国 ⑤沙漠地区因缺水引起的人口外迁 ⑥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⑦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⑧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 ⑨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回答:自然环境因素①②⑤⑥;社会经济因素③
(三)、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
1、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条件 是引起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
逃避灾荒、战乱、 宗教迫害
是引起人口迁 移的主要原因
是引起人口迁移 3、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开发新大陆 的主要原因 (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地开辟、资本主 义发展、殖民主义扩张是主因)
7、读下图回答: ( 1 )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共有 12.95 亿人,图中“ * ” 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 0~14 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 2 )与 10 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 0~14 岁人口比重下降了 4.8% ,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1.39% ,而总人口增加了近 1.3 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2. 3.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4.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 大西洋沿岸地区。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 地形 (2)气候 (3)水资源和土壤 (4)矿产资源
1.自然环境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的影响最为显著。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
如战争、政府政策等因素有
3.
政治文化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