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2)
(一)发展基础 (2)
(二)存在问题 (6)
(三)面临形势 (7)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战略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发展目标 (11)
(三)发展战略 (13)
三、主要任务 (15)
(一)强化创新驱动 (15)
(二)优化产业结构 (16)
(三)提升组织形态 (18)
(四)夯实发展载体 (19)
(五)增强人才支撑 (20)
(六)促进绿色增长 (21)
(七)均衡国内外市场 (22)
(八)加强“两化”深度融合 (23)
四、产业导向 (24)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24)
(二)电子信息产业 (27)
(三)先进制造产业 (29)
(四)优势传统产业 (31)
(五)生产性服务业 (33)
五、空间布局 (35)
(一)工业功能板块 (35)
(二)重点产业载体 (37)
(三)异地工业园区 (39)
(四)深汕特别合作区 (39)
六、重大工程 (43)
(一)创新发展工程 (43)
(二)国际化深化工程 (45)
(三)总部落地工程 (46)
(四)园区提升工程 (47)
(五)人才集聚工程 (48)
(六)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工程 (49)
(七)加工贸易升级工程 (50)
(八)区域一体化工程 (51)
(九)投资促进工程 (52)
(十)基础保障工程 (53)
七、保障措施 (54)
(一)强化规划落实推进 (54)
(二)加大投资引导力度 (55)
(三)多维拓展发展空间 (55)
(四)完善法制法规建设 (55)
(五)培育行业协会发展 (55)
附件一名词注释 (56)
附件二规划图例 (61)
前言
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深圳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崛起,创造了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之本和动力之源。当前全球经济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与博弈不断加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加快,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深圳质量”成为深圳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标杆。“十二五”期间,深圳工业由大做强、以质取胜不仅是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重要支撑,而且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战略举措。
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开启深圳未来三十年工业发展的首个五年规划,是新形势下全市工业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的指导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深圳工业率先在改革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创造了世界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十一五”期间,深圳工业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任务,为创造“深圳质量”奠定了良好产业基础。
现代工业迅速崛起。深圳始终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迅速崛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要形式“铺摊子、上项目、打基础”,九十年代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战略“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新世纪头十年则以延伸产业链为主要手段“重创新、引总部、促集群”。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优势传统产业特色鲜明,战略性新兴产业蓄势待发。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233.2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76.2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所占比重超过60%。规模以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215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6%。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73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1%。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484.5亿元。
创新链条基本形成。在深圳以创新赢得尊严、以创新创造财富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官、产、学、研、资、介紧
密结合的创新链条基本形成。多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相继落户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等新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加快建设,知识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已建设51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4家重点实验室、105家工程研究中心、100家企业技术中心、3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具有“4个90%”鲜明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风险投资、技术交易、产权交易等创新要素市场初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战略有效实施,创新服务体系趋于完善。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专利申请量49430件、授权量34951件,每百万人专利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5584 件,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经认定的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353家。
领军企业大量涌现。经过经济特区三十年发展,深圳工业领军骨干企业在多个行业涌现,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社会责任等领域发挥了重要引领示范作用,使新时期深圳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坚实的企业基础。华为、中兴等领军通讯设备产业,康佳、创维等领跑数字视听产业,腾讯、金碟等领衔互联网及软件产业,迈瑞、三九、海普瑞、信立泰等领头生物医药产业,中广核、比亚迪等引领新能源产业,百丽、周大福等企业则带动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富士康等大型代工企业立足深圳发展壮大。2010年,工业百强企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9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8.5%,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