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主义绘画与雕塑_费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建筑1/1998
作者单位:中国旅美工程学会收稿日期:1997年6月
极少主义
绘画与雕塑
费菁
摘要:植根于现代主义沃土的战后艺术,是战前已有艺术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而不是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在一贯强调个性的同时,艺术家们又总是想放弃这样的特权,将自己沉浸于科技之中,似乎在从事科学实验而不是艺术创作。这些特点在极少主义艺术特别是绘画和雕塑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通过对几位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本文简要回顾了极少主义的起源、演变、构成、制作工艺特点以及理论探讨,并简述极少主义在其它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Abstrace:Roofed in Modernism,Post -w ar art in general have been recognizable as the extreme expression of existing ideas rather than new invent ion.While individuality was constant l y em p hasized b y artists and critics alike,artist also w anted t o abandon this previlege and em brace technology by imitat ing t he procedure of science.Minim alist Art,especially minim alist Painting and Sculpture,serves as a great exam ple.This essay is a brief review of M inimalist Art,its ori g in,develo p m ent,characteristics in com p osition
and craftsmanship,t heoretical issues,as well as its reflect ions in other fields of art.关键词:极少主义艺术,极少主义绘画和雕塑,非关联构图,系列化,非表现和非参照,自在客体,简化和抛弃
Key words:M inimalist Art ,Minim alist Painting and Sculpt ure,Nonrelat ional Com pos-i tion,Seriealization,Nonrepresentational and Nonreferential,Objecthood,Reduction and Re j ection
回顾20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特别是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都不过各领风骚若干年。然而,从80年代后期到今天,曾活跃于60年代的极少主义,再次在艺术市场中焕发出活力,大有第二次青春的劲头。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跟大多现代艺术作品一样,没有古典艺术中那么多宗教和人文故事好讲,表面看可能枯燥些,其中许多奥妙又都浓缩在极其简洁的外观形式中。对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却不啻是另一种过瘾。跟着感觉走,把极少主义在其它领域的反映搁在后面,先说纯艺术,极少主义绘画和雕塑。
一、极少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0世纪的艺术和设计是机器文明的产物。迅猛发展的工业化,科学技术和商业文化,取代大自然和古典人文传统,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重要创作源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劫,现代艺术不可能不发生
变化。由此引发的,倒不是视觉艺术和设计领域的革命,而是对战前已奠定基础或曾
初露端倪的许多艺术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
粗略地讲,极少主义艺术,说的是美国60年代,特别在纽约,出现的抽象几何绘画和雕塑。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直角、矩形或正立方体,创作手段极为简约。它是对兴盛于50年代,以波洛克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叛,反对那种追求个人表现的夸张过火行为。极少主义艺术家追求形式创造,但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和联想。
评论家约翰 贝罗在1967年的一篇文章中,比较精确地概括了极少主义艺术: 极少(m inimal)一词好象暗示极少主义中缺少艺术,其实不然。 与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相比,极少主义艺术中最少或似乎最少的是手段,而不是作品中的艺术。
马尔维奇和杜尚对极少主义艺术家影响很大。前者认为,艺术品不非要本身丰富多彩才算具有丰富的含义。而后者独创 无聊(borin g ) 艺术,摒弃传统艺术媒介,索取现成的、非正宗的材料(found object),直
79
建筑与艺术
接接近观众,自成体系。1959年,斯特拉展出他的黑色系列(Black Paintin g s),标志着20世纪中期极少主义的诞生。最大量的极少主义创作和理论探讨出现于60年代,许多最著名的艺术家,则直到今天仍在探索30多年前开始的创作主题。在众多被评论家冠以极少主义头衔的画家和雕塑家中,这里概略地介绍几位主要艺术家。
法兰克 斯特拉(Frank Stella, 1936~),生于美国麻省,50年代学画时,深受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画风的影响。这期间所创作的平展横向色彩带绘画,也显示他对罗斯科作品的欣赏。1958年来到纽约后创作的黑色系列,是他第一批重要作品。纯净简洁均匀,摒弃以透视制造空间幻觉的传统艺术手段,对称的构图进一步取消了形象和画面的区别。60年代初期,更力图统一形式与内容,将画框作为已知条件来处理,为进一步追求画面平整光洁而常采用工业涂料。
唐纳 乍德(Donald Judd,1928~1994年)不仅是最著名的极少主义雕塑家,其理论评述对同代艺术家也深具影响力。作品多采用非天然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有机玻璃等。几乎尽人皆知的作品是那些装置在墙壁上,由不锈钢和有机玻璃制作的矩形盒子系列。强调作品的整体性,特别倾心于机械加工过程的高效率和工艺精良的作品外观。
索列维(Sol Le Witt,1928~)年轻时曾在建筑事务所短期工作,其作品带有较强的建筑意味。格构是他成熟作品的基本构成
特色,由立方空框架组成三度的、以木材或
喷漆不锈钢制作的雕塑作品,尽管最终形象
千姿百态,基本元素始终未变。
丹 弗莱温(Dan Flavin,1933~1996
年)以现成的荧光灯管构筑各种雕塑,30年
间在十分狭窄的领域中做系列化的探索。60
年代初期还有木框架衬托和支撑,后来发展
为无框架无基础的纯荧光灯管构图,色彩
纯、亮度高,是传统油画颜料无法企及的。但
因荧光灯管构成和在展览空间中位置的变
化,作品在相当程度上仍存在视幻觉艺术效
果。
巴奈特 纽曼(Barnnet New man,
1905~1970年)与大多数极少主义艺术家
相比,较为年长,其作品在50年代就已成
熟,而在极少主义兴盛的60年代,他力图祛
除任何欧洲绘画和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影
响,也就是所谓的 画味儿 (Painterl y),创
作大尺寸、光洁平滑、色彩对比十分强烈的
油画,对其他艺术家影响很大。
理查德 塞拉(Richard Serra,
1939~)60年代开始创作的自撑塔楼
(Prop)作品,利用铅制沉重构件自重产生的
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支撑,地球重力是突出
的主题。粗糙深暗的表面质感,旨在强调实
体感和加工过程的自然痕迹,往往重达几十
吨的作品充满紧张感,极具震憾力,令人过
目难忘。
乔尔 夏皮洛(Joel Shapiro,1941~)
的作品虽在美术史上被归为极少主义艺术
一类,但他更着重于重新思考抽象和具象表
现之间的关系,作品形体是纯粹几何体,在
尺度上更多地与人体有关,加工手段也比较
传统,洋溢着一种轻松俏皮的气质。
艾德 莱恩哈特(Ad Reinhardt,
1913~1967年)早年受蒙德理安和周瑟夫
奥伯斯启发,在作品中引用矩形色块,进
而发展为对称构图极其简约的画风。在单色
的作品中,蕴藏着未经训练的普通观者难以
察觉的极其微妙的层次变化。从60年代直
至去世,专以黑色创作,并把这种画风推到
极端,作品特征尤其突出。
埃斯沃兹 凯利(Ellsw ort h Kell y,
1923~)的油画和浅浮雕作品题材,很多源
于建筑局部的简化构图,以明亮纯色或黑白
灰的各种微妙变化,在格网中构成几何形
式。60年代中期以来,作品常抛弃画框,以
不规则几何形直接完成作品,较为活泼,有
很强的装饰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说其
作品是绘画、雕塑还是壁画。
作品具有极少主义特征的艺术家还有
许多,象画家中的芒构德(R.M an g old)、芮
曼(R.R y man)、马丁(A.Martin)、马顿
(B.M arden)、贝耶尔(J.Baer)、克莱恩
(L.Klein),雕塑家史密森(R.Sm ithson)、
史密斯(D.Sm it h)、莫瑞斯(R.Morris)等
1F 斯特拉,黑色系列之一,1959,帆布漆画
(1996年费菁摄于惠特尼博物馆)
2D 乍德,大排列,七单元,1987,铜、绿色有
机玻璃(1996年费菁摄于白德 波尼尔画廊)
3索列维,三塔格构,1986,合成材料,(1997年
费菁摄于裴斯威登史丹画廊
) 80
世界建筑1/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