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
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包括住宅、商业建筑、道路和桥梁等。
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1. 施工工艺要求1.1 混凝土搅拌与浇筑混凝土搅拌时,应确保配合比准确,并遵循搅拌比例。
同时,加水量应适中,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压实度,以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1.2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根据施工环境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控制。
高温环境下,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措施,如增加冷却水的添加量;低温环境下,应采取加热混凝土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1.3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早期干裂和表面开裂。
同时,应避免构件表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受到大风的吹袭,以免引起温度变化和混凝土龟裂。
2. 施工质量要求2.1 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是评判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施工中,应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以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
检测方法可以采取现场试块或无损检测等。
2.2 钢筋安装质量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起着增强混凝土强度和抗拉承载能力的作用。
钢筋安装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连接,并确保钢筋的正确覆盖厚度和间距。
同时,应注意钢筋的防锈处理,以避免钢筋腐蚀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2.3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效果。
在施工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打磨和修补,以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3. 安全措施3.1 施工场地安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桥面铺装层厚度规范
桥面铺装层厚度规范篇一: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标准6 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市政及公路桥梁工程中大、中、小桥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2.1.1主材:2.1.1.1冷轧带肋钢筋网片或普通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网片:应符合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YB/T076-1995。
带肋钢筋:性能指标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1。
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光圆钢筋》GB13013-1991。
2.1.1.2桥面铺装混凝土符合设计规定的坍落度和强度等级。
水泥:必须采用标号不低于P.O42.5硅酸盐水泥。
强度符合GB175-1999标准。
掺和料:一级粉煤灰,性能指标符合GB1596-1991标准。
外加剂:符合GB8076-1997标准。
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砂。
石子:山碎石5~20mm,连续粒级,符合JGJ53-92标准。
水: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选用饮用水。
2.1.2辅材:耐压垫块、方木、板材、10#绑轧丝。
2.1.3养生材料:毡布或无纺布、施工用水。
2.1.4嵌缝材料:RS弹性密封膏等弹塑性材料。
2.2机具设备2.2.1浮浆清理机具:凿毛锤、空压机、高压水枪、铁锹、扫帚。
2.2.2材料加工机具:钢筋剪刀、弯曲机械、冷拉机械、电焊机、木工机械、电锤、手锤、大锤。
2.2.3混凝土铺装机具:混凝土罐车(预拌)、自卸机动车(现场拌制)、16吨以上吊车、料斗、Φ50振捣棒、平板振捣器(功率不小于2.2KW)、整型夯实机、振动梁行车轨道、操作平台、砼泵车。
2.2.4养护、拉毛、切缝机具:钢抹刀、木抹子、钢刷、切缝机。
2.2.5配套的安全防护设施。
2.2.6计量检测用具:水准仪、全站仪、50m钢卷尺、5m盒尺、坍落度桶、混凝土试模、力学实验仪、3m靠尺、塞尺。
桥梁工程基础混凝土施工(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工程地质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基承载力、土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为施工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设备、进度安排等。
3. 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准备水泥、砂、石子、钢筋等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4.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好混凝土搅拌站、运输车辆、泵送设备、模板等施工设备。
二、施工工艺1. 模板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并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加固,防止变形。
2. 钢筋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钢筋笼,并在模板内进行安装。
钢筋笼安装过程中,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确保无遗漏、无破损。
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输,泵送设备进行浇筑。
浇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问题。
4.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和气温条件确定。
5. 混凝土检测: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三、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水泥、砂、石子等材料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3. 成品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防止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
4. 施工记录: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包括原材料、施工工艺、检测数据等,为后期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四、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2.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保护环境。
3. 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总之,桥梁工程基础混凝土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为桥梁工程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工艺
第六组
一、简支梁桥施工措施和施工工序
1、就地浇筑施工 (现浇法) 就地浇筑施工是在桥孔位置搭设支架,在支
架上安装模板,绑扎及焊接钢筋骨架,并在现场浇 注混凝土到达强度后拆除模板和支架旳施工措施。
合用于:小跨径桥梁和某些变宽旳异性桥、 弯 桥
施工工序:搭设支架 → 安装模板 → 安装 钢筋骨架 → 现场浇注混凝土 → 拆除模板
(2)混凝土养护、拆模
❖ 养护关键:对在凝结硬 化过程中旳混凝土进行 温度和湿度旳控制。
❖ 养护类型:原则养护、 自然养护和热养护。
❖ 侧模拆除:混凝土强度 到达2.5Mpa
❖ 底模拆除: 混凝土强度 不小于设计强度旳70%
侧模拆除
⑵ 搅拌和运送 ❖ 混凝土搅拌
进料容量—搅拌筒利用系数
搅拌时间—斗容L<500时,最短1.5分钟
搅拌措施—一次投掷法、二次投掷法和水泥裹砂 法等
❖ 混凝土运送 水平运送、垂直运送、混凝土分配
二、灌注、养护
❖ 浇筑要点:
(1)做好准备:检验模板、钢筋和预埋体, 做验 收统计
(2)预防离析措施:滑槽、串筒、底开吊桶 (3)浇筑厚度 (4)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一般不超出2h (5)分块浇筑时应满足有关要求 (6)梁较高时应采用相应旳厚度分层浇筑。
4、钢筋骨架安装
❖ 钢筋骨架,能够焊接成 形,也能够绑扎成形, 但都必须确保骨架具有 足够旳刚度。
焊接钢筋骨 架应预防或减小 焊接变形和应力
T形梁钢筋骨架示意
七、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过程:
拌制 → 运送 → 浇筑 → 振捣 → 养护 → 拆模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个材料用量计算是以 干燥材料为基准旳用量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1.预应力混凝土浇筑1)混合料配制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且水泥用量宜不大于550 kg/m3。
预应力混凝土粗集料应采用碎石,其粒径宜为5~25mm。
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
从各种材料引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最大含量宜不超过水泥用量的0.06%。
超过以上规定时,宜采取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
2)孔道施工(1)后张法预应力筋孔道的位置、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可采用预埋铁皮波纹管、胶管抽芯、钢管抽芯、充水充气胶管抽芯等方法预留。
(2)当采用波纹管预埋成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安装前应对波纹管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卷压铁皮咬合应严密不漏浆,并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接头处应密封不漏浆。
②当采用先穿束后浇筑混凝土时,对两端可以进行张拉的钢筋束,应随时来回拉动钢筋束,防止被渗入孔道的水泥浆堵死;对两端为固定锚的钢筋束,必须有严格防止水泥浆漏进孔道的措施,不得被水泥浆堵死。
(3)当采用钢管成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焊接处应将焊缝磨平。
②孔道长度超过25m时,为便于抽管在钢管中部做套管接头,接头处外面应用铁皮包严,防止漏浆。
③自混凝土浇筑后至钢管抽拔,每隔5~15min应将钢管转动一次。
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用手指轻按混凝土表面无显著凹痕时)可以抽出钢管,抽拔时应速度均匀,边抽边转,抽拔方向应和孔道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4)当采用胶管成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一般可用输水或输气胶管,管内充水或充气的压力不低于0.5mPa,亦可在管内穿入细钢筋作为芯子。
②构件长度超过16m时,胶管须在中间对接,可用长400mm的铁皮筒紧套在胶管接头处外面,防止胶管受振、漏浆与外移。
③抽拔芯管的时间,应根据气温、水泥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0.4~0.8mPa时为宜。
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流程
一、.明挖基坑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工程的桥墩、桥台基坑、涵洞基坑的开挖?工作。
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范围?????(JTJ041—2000)。
?????(GB3095—1996)。
??(土建工程)(JTGF80/1—2004)。
??(JTGE40—2077)。
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根据结构物,确定基坑的大小和开挖深度,进行施工设计计算,确定施工方案,编制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向班组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1.2??基坑开挖前,必须对基坑围护范围及外周边以内地层中的地下障碍物进行勘探、调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3.1.3??了解所处地段是否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开挖支撑施工的噪声和振动有限制,以决定是否采用锤击式打入或振动式打入进行围堰施工和支撑拆除。
?3.1.4??施工地段是否有场地可供钢筋加工制作、施工设备停放、施工车辆进出和土方材料堆放,如场地不能满足,则必须选择土方侧运和其他场地。
?3.1.5??落实施工方法、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确定设计方案,使设计施工方法适应当地的情况。
?3.1.6??施工放样:测定基坑纵、横中心线及高程水准点后,按边坡的施坡率放出上口开挖边线桩,并撒出开挖灰线。
放样完毕后,监理驻地工程师复核、签认手续3.1.7??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二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身安全。
?3.2??机具准备?3.2.1??挖掘设备:铁锹、锤、镐、钢钎、挖掘机、手推车、大小翻斗车等。
?3.2.2??排水设备:离心式潜水泵、高压水泵、针形管、塑料管或胶皮管、井点降水设施等。
?3.2.3??安全设备:鼓风机、有害气体检测仪、氧气袋、低压防破电线、防水照明灯、竹梯或软梯、警戒绳、安全帽、安全带等。
3.3??作业条件?3.3.1??开挖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用于建造房屋、桥梁、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并分析其中的几个关键步骤。
一、施工准备阶段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
施工图纸应包含建筑物的尺寸、结构和材料要求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之后需要进行场地的布置和整理工作,包括清理杂物、平整地面和设置施工区域等。
二、基础处理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需要对基础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没有杂物和污垢。
然后进行基础的脱模和防水处理。
此外,还可以在基础上设置隔离层,以防止混凝土与土壤直接接触,避免地下水的侵蚀。
三、模板搭设模板搭设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模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施工成果的质量。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胶合板等。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模板的设置和加固。
在搭设模板时,要保证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并密封好模板的接缝,防止浆液泄漏。
四、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中的核心环节。
在浇筑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浇筑时,应尽量一次性浇筑完整块状的混凝土,减少接缝和拼接处的影响。
浇筑时需注意浆液的流动和填充,以避免空洞和裂缝的产生。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需进行振捣,使混凝土更加紧密。
五、硬化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硬化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逐渐达到设计强度,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养护期一般为28天,期间需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洒水进行养护。
养护期结束后,混凝土将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可进行后续工序。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完成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泥沙进入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质量。
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规范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桥梁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载和连接的作用,是公路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规范。
二、材料选择1.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规范要求的水泥。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品种、标号和龄期等。
2. 砂、石: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细度模数应在2.2-2.8之间。
3. 钢筋: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规范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钢筋的直径、强度和锈蚀程度等。
4. 混凝土添加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添加剂。
三、施工前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设备准备:应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要求,掌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
四、施工技术要点1. 模板制作: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制作,模板的准确度和防水性能应符合规定要求。
在拆模过程中,应避免对混凝土造成损坏。
2. 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钢筋的间距、弯曲半径和长度等应符合规定要求。
在钢筋的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钢筋的位置和间距,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在模板内进行,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准确度和防水性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振捣程度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和方法应符合规定要求。
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五、质量控制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要求,混凝土强度应在28天后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
桥梁工程混凝土养生施工标准工艺(图文详解)
#达人分享#桥梁工程混凝土养生施工标准工艺(图文详解)一、施工准备1、养护用水的要求:混凝土养护用水和混凝土拌合用水相同,使用干净的水即可,不得使用污水。
2、养护材料要求:覆盖物可使用土工布、塑料薄膜等具有滞水作用的材料。
其他材料根据自定方案需要采购。
二、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施工要点1、墩柱墩柱养护采用墩顶安放储水罐养生,储水罐底部边沿四周打出6-12个孔保证水能漫流至墩柱整个表面即可。
墩柱用塑料薄膜包裹,包裹前要在墩柱上先洒水保证墩柱湿润。
墩柱塑料薄膜包裹养护图2、盖梁、台帽盖梁和台帽用土工布覆盖包裹,顶部安放储水罐,保证水能漫流整个表面。
台帽养护图肋板养护图盖梁养生图3、预制梁(采用喷淋养护)喷淋养护工作原理:在每片箱梁上设置四条(φ32镀锌钢管)喷淋管,分别布设在沿箱梁长度方向的两边翼板、顶板和腹腔内,利用先进的全天候电子式时间继电器控制柜作为中枢控制系统,实现梁板喷淋系统自动运行养生。
喷淋养护布置、安装喷淋养护管道布置图喷淋效果图4、空心薄壁墩的养护在承台顶面设置截水带,墩身模板下部四周布设φ32镀锌钢管喷淋管道,满足供水压力保证自动喷淋养生效果达到混凝土养护质量要求。
空心墩喷淋养护效果5、T构悬浇段块每块梁段上设置12条喷淋管,分别布设在纵向两边翼板、腹腔内满足梁体的全面养生。
喷淋管每根设置4米长,在喷淋管上设置间距为1250px的喷头;由于喷淋管内压力较大、喷头喷眼很小,喷出的水可呈水雾状态,即节约用水量,又可使喷淋面积变大。
悬浇块段顶面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见下图所示:喷淋管道示意图(一)喷淋管道示意图(二)。
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规范
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规范对于桥梁的质量、耐久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就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规范进行全面详细的规范说明,以期为工程施工提供有力的指导。
二、施工前准备2.1 现场勘察在混凝土桥梁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以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情况,为后续施工作出合理的方案和预防安全事故提供参考。
2.2 设计文件审核在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包括施工图、结构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等。
必须确保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便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3 施工人员培训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措施、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并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措施。
三、桥梁基础施工3.1 土方开挖在进行混凝土桥梁的基础施工时,必须进行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开挖,保证基础的深度和均匀性。
同时,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作业,以确保施工安全。
3.2 基础处理在进行土方开挖后,需要进行基础处理,包括基础平整、基础清理、基础坑底加固等工作。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3.3 基础浇筑在进行基础处理后,需要进行混凝土基础浇筑。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厚度、浇筑顺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桥梁主体结构施工4.1 模板搭设在进行混凝土桥梁主体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模板搭设。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搭设,包括模板材料的选择、模板搭设的精度、模板的支撑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精度和质量。
4.2 钢筋加工和安装在进行混凝土桥梁主体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包括钢筋的数量、规格、加工精度和安装位置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混凝土梁(板)桥施工工艺
混凝土梁(板)桥施工工艺1.混凝土梁(板)桥施工1)混凝土梁(板)桥支架浇筑施工混凝土梁(板)桥支架浇筑施工是一种古老的施工方法,是指在桥孔位置搭设支架,并在支架上安装模板,绑扎及安装钢筋骨架,预留孔道,并在现场浇筑混凝土与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1)模板、支架制作与安装。
支架浇筑混凝土施工,首先应在桥孔位置搭设支架,以承受模板、浇筑的钢筋混凝土以及其他施工荷载。
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
模板、支架制作与安装时,其构件的连接应尽量紧密,以减小支架变形,使沉降量符合预计数值。
为保证支架稳定,应防止支架与脚手架和便桥等接触。
为防止跑浆现象,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将其塞堵严密。
对于建筑物外露面的模板应刨光并涂以石灰乳浆、肥皂水或润滑油等润滑剂。
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支架底部还应设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2)混凝土浇筑。
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尽量减小模板和支架产生的平移、扭转、下沉等变形。
支架上浇筑混凝土多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斜层浇筑和单元浇筑。
①水平分层浇筑。
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法施工时,分层的厚度应根据振捣器的能力而定,一般为0.15~0.3m。
②斜层浇筑。
斜层法浇筑混凝土应从主梁两端对称向跨中进行,并在跨中合龙。
当采用梁式支架、支点不设在跨中时,应在支架下沉量大的位置先浇筑混凝土,使应该发生的支架变形及早完成。
采用斜层浇筑时,混凝土的倾斜角与混凝土的流动性有关,一般为20°~25°。
③单元浇筑。
每个单元的纵横梁可沿其长度方向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斜层浇筑,在纵梁间的横梁上设置工作缝,并在纵横梁浇筑完成后填缝连接。
对于桥面板的浇筑可沿桥全宽一次完成,不设工作缝。
但对于桥面板的浇筑应在纵横梁间设置水平工作缝。
2)混凝土梁(板)桥悬臂浇筑施工悬臂浇筑施工适用于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T形刚构桥、变截面箱形梁桥等。
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规范
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规范一、前期准备1.1 工程勘察在进行混凝土桥梁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全面的勘察,包括土质、地形、地貌、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确定施工方案。
1.2 设计和施工图纸桥梁施工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3 材料准备采购需要的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1.4 机械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要,准备相应的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2.1 施工现场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干净、无障碍和安全。
2.2 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准备确保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和准备。
2.3 施工人员准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准备。
三、施工过程3.1 基础施工进行桥梁基础的施工,包括地基处理、桥台、桥墩和桥基础的建设。
3.2 桥面施工在进行桥面施工前,必须确保桥面的水平和平整度。
桥面施工包括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等过程。
3.3 拱顶施工拱顶施工是桥梁施工的重要环节,包括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等过程。
3.4 桥梁支座安装在进行桥梁支座安装前,必须进行支座的检测和筛选,确保支座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3.5 表面处理桥梁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清洗、打磨、喷涂等过程,确保桥梁的美观和耐用性。
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和筛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4.2 施工工艺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工艺进行控制,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3 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控,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准备。
4.4 施工记录和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和验收,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
五、施工安全措施5.1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5.2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围护、防护网、安全带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其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可靠性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的材料、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制定一套全面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二、材料1.水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2007《水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物掺合料水泥,其品种和标号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2.骨料:使用符合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骨料》的规定,其品种、粒径分布、含泥量、含碱量、吸水率等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3.砂:使用符合GB/T 14684-2011《混凝土用骨料》的规定,其品种、粒径分布、含泥量、含碱量、吸水率等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4.水:使用符合GB/T 50164-2012《建筑工程水的使用质量》的规定,其品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5.外加剂:使用符合GB/T 8077-2009《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其品种、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三、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应认真查看设计文件,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包括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温度、湿度等条件的控制、施工工具和设备的准备以及施工现场的清理等;2.施工前必须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骨料、砂、水泥、水等材料应按试验结果进行配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精度;3.施工前应对模板进行检查,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牢固、平整、无变形等缺陷,模板的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4.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清理,清理现场杂物、垃圾、泥土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
四、施工工艺1.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底层灌浆,灌浆材料应使用配合比相同的混凝土,保证底层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底层混凝土空鼓、起砂等缺陷;2.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对模板进行涂模板油或防粘剂处理,以便混凝土浇筑后脱模;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搅拌机进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转,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混凝土的分层、结块等现象;4.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逐层浇筑的方法,每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20cm,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振捣或压实的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5.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起砂。
桥梁施工工艺标准编制--混凝土墩柱施工工艺标准
现浇混凝土柱(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桥梁施工中墩柱施工.1.1编制依据1.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T F50—2011)1。
1。
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2—20071。
1.4《碳素钢焊条》GB51171.1.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1.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1.1。
7《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
1.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1。
1。
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2、施工准备2。
1 材料2.1。
1钢筋:钢筋出厂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
品种、级别、规格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2.1。
2电焊条:电焊条应有产品合格证,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焊条》GB5117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母材强度相适应。
2。
1.3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对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试,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
1。
4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争,粒径小于5mm的河砂,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质岩石加工的机制砂.砂的品种、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T F50的规定,进场后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进行复试合格。
2。
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工艺钢筋混凝土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常见的重要结构之一,具有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针对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艺流程和要点,本文将从桥梁基础施工、主塔施工和桥梁梁面施工三个方面介绍相关内容。
一、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基础施工是钢筋混凝土桥梁建设的第一步,它对于整个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1. 基础设计和布置桥梁基础的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包括基础形式、尺寸和钢筋的布置等。
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好桩基、基础底板和桥墩。
2. 桩基施工桥梁的桩基是支撑整个桥梁结构的关键部分。
在桩基施工中,首先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孔的打钻,然后进行桩基钢筋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3. 基础底板和桥墩施工基础底板的施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制作和混凝土浇筑。
在底板施工完成后,可以进行桥墩的施工,包括桥墩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二、主塔施工主塔是钢筋混凝土桥梁中的重要承重结构,对于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1. 主塔基础施工主塔基础施工包括主塔桩基施工和主塔基础底板的施工。
主塔桩基的施工与桥梁基础施工类似,需要进行桩基的打钻、钢筋布置和混凝土浇筑。
主塔基础底板的施工也需按照相应工艺进行。
2. 主塔模板安装在主塔上部施工前,需要进行主塔模板的安装。
安装模板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主塔钢筋绑扎主塔钢筋的绑扎是保证主塔结构强度和韧性的关键一步。
钢筋的配筋要符合设计要求,绑扎也要牢固可靠,确保钢筋与混凝土充分的粘结。
4. 主塔混凝土浇筑主塔的混凝土浇筑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一般要求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三、桥梁梁面施工桥梁梁面是钢筋混凝土桥梁上行驶的部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梁面的质量和平整度。
1. 梁段制作和安装梁段的制作包括模板安装、钢筋制作和混凝土浇筑。
制作完成后,需要将梁段吊装至桥墩上进行安装。
2. 线形调整和测量在梁段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线形的调整和测量。
混凝土桥梁预制工艺与施工流程
混凝土桥梁预制工艺与施工流程在现代交通建设中,桥梁作为连接起点和终点的重要纽带,其建设对交通运输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而混凝土桥梁的预制工艺与施工流程是桥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对混凝土桥梁预制工艺与施工流程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混凝土桥梁预制工艺混凝土桥梁预制工艺是指在施工现场之外,将桥梁构件进行部分或全部的预制,然后再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施工的工艺流程。
该工艺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并且减少对交通行车的影响。
下面是混凝土桥梁预制工艺的主要步骤:1.构件设计与模板制作:根据桥梁设计要求,确定预制构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然后制作相应的模板。
模板的制作应符合精确的尺寸要求,以确保预制构件的精度和质量。
2.材料准备: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水泥、骨料、矿粉等材料,并进行相应的试验和检测。
3.混凝土搅拌和浇注:将预制构件所需要的混凝土按照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搅拌,并在模板内浇注。
同时,还应控制混凝土的浇注速度和密实度,以确保构件的强度和密实性。
4.养护和加固:在混凝土构件浇注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结构要求,在构件中加入钢筋或预留孔洞等加固措施。
5.露灰处理:预制构件露灰是指在浇注完成后,模板拆除和表面处理前的一种加工工艺。
其目的是修整预制构件表面、提升美观度,并为后续的涂装、防腐等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混凝土桥梁施工流程混凝土桥梁施工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工艺和顺序进行施工,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是混凝土桥梁施工流程的主要步骤:1.基础施工:根据桥梁设计要求,对应进行桥墩、墩台和桥台等基础的施工。
主要工作包括基坑开挖、钢筋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等。
2.桥面梁施工:桥面梁是桥梁的主要承载构件,其施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在具体施工中,要注意桥面梁的支撑和固定,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预制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3.1预制混凝土(模板、钢筋、混凝土)柱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承接的城市桥梁工程中预制钢筋混凝土墩柱的制作及安装的施工及验收。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GJJ99-2003、J281-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等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工程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应规定。
2 术语2.0.1预制混凝土柱桥梁墩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在工厂或其它场地先制作完成,然后运至现场安装。
3 基本规定3.0.1 预制墩柱在浇筑过程,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既要对钢筋进行修正,又要对预埋件进行看护、校正,在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时,对预埋件进行复查其准确性。
3.0.2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3.0.3 预制墩柱起吊装车前,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强度3.0.4 构件移运时的起吊(支承)点位置应符合设计给定位置不得随意变更其位置,如需变更必须同设计协商确定。
``3.0.5 构件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应与吊点位置一致。
3.0.6 构件的堆放场地应排水良好。
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专项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报业主及监理审查。
4.1.2 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放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4.1.3 安装前要对构件进行进场验收。
4.1.4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5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向班组进行交底。
准备各种原始记录表格。
4.2 材料准备4.2.1 按结构工程量按计划准备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进场。
桥梁工程(砼、模板、钢筋工序)标准化施工
21、混凝土施工工法1施工准备1.1机具准备1.1.1混凝土拌和设备:混凝土拌和站、装载机。
1.1.2混凝土运输设备:混凝土罐车。
1.1.3浇筑机具:导管、串筒、流槽、插入式振动器、表面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铁锹等。
1.1.4配套设备:混凝土输送泵、吊斗、吊车等。
1.1.5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护拦等。
1.1.6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
1.1.7其他设备:发电机组等。
1.2材料准备1.2.1原材料: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项材料及拌和物的质量应经过检验,符合规范要求。
1.2.2水泥和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
1.2.3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
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散装水泥的储存,采用水泥罐或散装水泥仓库。
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降级使用。
1.2.4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料。
1.3拌和站作业条件1.3.1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
场地规整,场地硬化,完成临时排水系统,临时用电等安全设施已完成。
施工配合比等标识标牌应清楚齐全。
1.3.2安装并检验通过有关砼降温的各种设施(如冷却水管、取水泵等)。
1.3.3落实温度控制措施,埋设温控仪器1.3.4试验室提供相应工程部位已获批准的砼施工配合比。
1.3.5人员配备及技能培训1.3.5.1人员配备:混凝土拌和站站长一名,操作手二名,试验人员一名,专职安全员一名;混凝土浇筑班班长一名,模板工一名(专职护模),钢筋工一名(专职校正钢筋),振捣工人若干,现场试验人员一名,安全员一名。
1.3.5.2技能培训:(1)培训方式:采用会议、授课、观看影像资料及考察观摩的形式。
(2)培训内容:拌和设备操作维护方法、技术要求,混凝土运输、浇筑施工工法,安全文明环保施工要求。
2施工工艺、工法2.1工艺流程:配料→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2.2混凝土拌合物配料2.2.1施工前,每班次必须测定砂含石、石含砂、集料的含水量指标,据此下达混凝土施工配料通知单。
桥梁混凝土承台施工工艺
桥梁混凝土承台施工工艺1、基坑开挖及水下封底临时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承台范围内基础开挖及封底施工。
施工完成后排干基坑内积水,施工承台混凝土。
1)基坑开挖当内外钢板桩合拢后,开始钢板桩内基坑开挖,开挖至承台底标高下2m,后进行封底。
2)封底施工封底混凝土采用单导管法浇注。
浇筑时采用从上游向下游、从四周向中间的方向进行连续浇注,然后采用上、下游均向中间合拢浇注。
封底施工时每12m2布置一个测点,采用测绳进行测量,以严格控制封底厚度及顶面高程。
当导管下口混凝土顶面接近封底控制标高时,加大测量频率,特别是对相邻两次导管的交界面、桩基四周、围堰内侧等位置,根据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导管商品混凝土灌注和补灌。
力求商品混凝土顶面均匀平整。
当测点达到规定标高后,终止该处商品混凝土浇注,上拔导管冲洗收集。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抽水及桩内支撑施工。
3)抽水及内支撑安装封底完成后,将基坑内积水抽干,一边抽水,一边安装内支护。
钢板桩采用Ⅰ56b工字型钢做内支撑,内排钢板桩在标高约454m及452m处焊接钢板桩内面支撑,形成一个内保护圈,再在圈内纵横方向各焊接两根Ⅰ56b工字型钢做支撑。
外排钢板桩在标高约454m处焊接8根Ⅰ56b工字型钢,连接内排钢板桩。
除了考虑受力外,还应考虑不妨碍桩内施工。
桩堰内排水用抽水机,抽水机采用大于围堰内渗水量的1.5-2.0倍,抽完后留1-2台备用。
抽水速度不能过快,且要随时观察围堰的变化情况。
4)粘性土回填为避免钢板桩侧面出现渗水现象,保证承台施工安全,抽水完成后,在内外钢板桩间分层填筑粘土,填筑高度与平台平齐即可,形成一个保护圈,防止河水渗入。
5)抽水检查堵漏当锁口不紧密出现少量漏水时,用棉絮等在内侧嵌塞,同时在漏缝处外侧撒大量木屑或谷糠,使其由水夹带至漏水处自行堵塞。
2、钢筋制安1)钢筋的加工钢筋在现场加工场地,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加工。
钢筋的表面应清理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按施工规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桥梁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不含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真空脱水混凝土及喷射混凝土等的施工。
2 施工准备2.1材料配置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水泥、外加剂及掺合料等还应进行碱含量检测,砂、石子等应进行碱活性检测,碱含量或碱活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中的有关规定。
2.1.1水泥2.1.1.1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其它品种水泥。
2.1.1.2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3d及28d的出厂试验报告,并应按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进场后应进行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1.2砂2.1.2.1混凝土用砂,一般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砂。
各类砂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分批检验,各项指标合格方可使用。
细骨料不宜采用海砂。
2.1.2.2优先选用Ⅱ区砂用以配不同等级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砂应以细度模数2.5~3.5之间的中、粗砂为宜,砂的分类: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其含泥量应<3%(≥C30混凝土)或≤5%(<C30混凝土)。
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2.6。
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15%。
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2.1.3石子2.1.3.1混凝土用的石子,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破碎卵石,并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按有关标准规定分批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机械集中生产每批不宜超过400m3。
2.1.3.2石子最大粒径应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择,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物最小边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
泵送混凝土时石子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于破碎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同时应符合混凝土输送泵的使用规定。
2.1.4外加剂: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使用前应进行复验,确认合格后使用,使用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及现行国家有关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混凝土外加剂必须进行现场复试检测。
存储做好标记,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2.1.5掺合料:可采用粉煤灰、矿粉等,进场时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2.1.6水:拌合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规定。
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应按有关标准对其进行化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污水,ph -2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杂质的≤5的酸性水、SO4水均不得使用。
存储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它粉状材料混淆。
2.2机具设备2.2.1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装载机、计量设备、手推车等。
2.2.2混凝土运输设备:混凝土运输车、机动翻斗车等。
2.2.3混凝土浇筑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汽车吊及吊斗、混凝土振捣器等。
2.2.4其它设备:空压机、风镐、发电机、水泵、水车等。
2.2.5工具:抹子、铁锹、串筒、漏斗、溜槽、锤子、铁錾等。
2.3作业条件2.3.1配制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进场并经检验合格,数量或补给速度满足施工要求。
2.3.2混凝土搅拌站已安装就位,并经验收合格。
2.3.3混凝土浇筑作业面及搅拌站通水通电,混凝土运输道路畅通。
2.3.4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经验收合格,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
2.3.5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已经有关部门及监理审批。
2.4技术准备2.4.1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大体积混凝土不宜超过350kg/m3。
(2)混凝土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方面批准。
2.4.2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对班组进行培训及交底。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方法3.2.1混凝土搅拌3.2.1.1开始搅拌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⑴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
⑵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
⑶校对施工配合比。
⑷对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品种、产地及牌号等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
⑸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如有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3.2.1.2计量: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
⑴砂、石计量: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为≤±3%。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的计量允许偏差为±2%。
⑵水泥计量: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
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其它材料的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
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品种、不同厂家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为≤±2%。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的计量允许偏差为≤±1%。
⑶外加剂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外加剂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
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
外加剂计量的允许偏差为≤±2%。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的计量允许偏差为≤±1%。
⑷掺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掺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量,预先在掺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
掺合料计量的允许偏差为≤±2%。
预制场或集中搅拌的计量允许偏差为≤±1%。
⑸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为≤±2%。
3.2.1.3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
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注入搅拌筒。
原材料汇集到上料斗的顺序如下:⑴无外加剂、掺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⑵有掺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掺合料、砂。
⑶有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或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外加剂。
3.2.1.4混凝土应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可按表3.2.1.4采用。
表3.2.1.4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注:12.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2.1.5首盘混凝土拌制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
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10%。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混凝土配合比投料。
3.2.1.6混凝土在拌合过程中,除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外,还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3.2.1.7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⑴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至少两次。
如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以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由搅拌机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
⑵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⑶按有关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
A、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B、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3.2.2混凝土运输3.2.2.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确保在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3.2.2.2 当混凝土拌合物运距较近时,可采用无搅拌器的运输工具运输、但容器必须不吸水漏浆。
3.2.2.3当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且运距较远时,途中应以每分钟约2~4转的慢速进行搅动,卸料前应快转2~3min,混凝土的装载量应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3.2.2.4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现象或塌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如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3.2.2.5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输送泵能连续工作。
⑵输送管线宜顺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
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⑶泵送前应该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清理管内残留混凝土。
⑷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留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而产生阻塞。
3.2.3混凝土浇筑3.2.3.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分别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3.2.3.2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
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2.3.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表3.2.3.3的规定。
表3.2.3.3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3.2.3.4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捣实,边角处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
用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留有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芯管和预埋件,如靠近模板处钢筋较密,在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之前先以人工仔细插捣。
⑵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为宜。
⑶附着式振动器的有效作用半径和振动时间应视结构形状、模板坚固程度及振动器的性能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⑷每一振动部位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泛浆和不再沉落、不再冒气泡为度。
3.2.3.5施工缝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⑴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和软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下列要求:水冲洗或钢丝刷处理混凝土表面时,应达到0.5MPa;用人工凿毛时,应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应达到10 Mpa。
⑵经过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使表面保持湿润但不积水。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水平缝应铺一层厚为10~20mm的同配比减渣混凝土或1:2的水泥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