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日政策演变:从“九一八”到珍珠港

合集下载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也对整个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理解这一转变,首先需要了解背景介绍。

在二战之前,美国一直倡导着孤立主义政策,即避免参与欧洲和亚洲的战争,并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

但随着1930年代中期欧洲局势的恶化,纳粹德国的崛起以及日本对亚洲的侵略,美国逐渐意识到无法再继续坚持孤立主义政策。

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正式加入二战,成为盟军的一员。

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也奠定了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基础。

通过分析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可以更好地理解二战期间美国的角色和影响。

2. 正文2.1 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始于美国独立后的早期。

在19世纪初期,美国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避免卷入欧洲国家间的冲突。

然而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到了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美国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外交策略,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美国在二战爆发后尽管一度采取了中立政策,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加入盟国,与英国等国家一起对抗德国、日本等轴心国。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作为战胜国之一,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在二战后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

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孤立主义到国际主义的转变,在二战期间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国际领导力和责任感。

美国的对外政策演变不仅影响了美国自身的发展,也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2 美国加入二战前的中立政策美国加入二战前的中立政策主要表现为美国采取了中立立场,避免直接参与欧洲战争。

这种政策主要受到美国历史上对外干涉的反感情绪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疲惫影响。

在二战爆发之初,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立场来维持中立。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从一开始的中立政策到最后的全面参战,美国政府在二战期间的对外政策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二战爆发初期,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美国政府本着避免卷入战争的原则,宣布了中立立场。

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案》,禁止对参战国提供军事援助。

美国总统罗斯福重申了中立政策,表示不会卷入欧洲的争端。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局势的变化,美国的对外政策逐渐发生了转变。

1940年法国战败,意大利和日本纷纷加入轴心国,使得美国感受到了战争威胁的加剧。

此时,美国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逐渐向英国提供军事援助。

1940年11月,美国与英国签署了《女王公海战略条约》,允许美国海军保护英国商船。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莱斯-汉密尔顿法案》,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

日本突然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使得美国决定对日本宣战。

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从中立转向参战,全面介入二战。

不久后,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向美国宣战。

美国正式成为了盟军一员,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轴心国。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还体现在对苏联的态度上。

在二战初期,美国对苏联持谨慎态度,对苏联的发展抱有疑虑。

随着德国攻击苏联,苏联成为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之一。

为了加强与苏联的合作,美国采取了联合行动。

1941年8月,美国和苏联签署了《亚特兰大宣言》,宣布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还体现在对纳粹德国的态度上。

二战初期,美国对纳粹德国抱有较为保留的态度,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

随着纳粹德国的侵略行动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美国对纳粹的厌恶与愤怒不断加深。

1941年8月,罗斯福在电台演讲中公开谴责纳粹的暴行,呼吁全球对纳粹德国采取行动。

这一谴责不仅代表了美国的对外政策转变,也让全球对纳粹的威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911事件后美对外政策的变化

911事件后美对外政策的变化

9·11”事件是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来外敌对美国领土发动的第一次攻击,也是迄今美国遭受的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灾难。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布什政府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的调整,由此导致美国的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这些变化及其趋向作一剖析。

一、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了促进国家利益而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

制定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最根本地取决于政策设计者对于本国国家利益的界定,这种界定又决定了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时所追求的目标。

根据1999年克林顿政府公布的《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的国家利益被分为三类:一是生死攸关的利益,即美国及其盟国的领土安全、美国公民的生命及财产保护、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基础设施的保障等;二是重要的利益,即美国的安宁和公民的福祉以及美国所处世界的性质等;三是人道主义及其他利益,主要指美国价值观的维护和传播,包括支持民主化、促进人权、维护法制等。

“9·11”之前,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安全最有保障的国家。

虽然从90年代起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日趋频繁,但美国所担心的主要是对其海外目标的袭击,至于国土安全,美国人则持比较乐观的看法。

然而,“9·11”恐怖袭击打破了美国领土坚不可摧的神话。

它使美国人痛切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跨国威胁日益增多的时代,美国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着美国不易受攻击,即使是一个拥有前所未有的超强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也无法完全置身于每一个威胁或危险之外;对于美国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传统的民族国家,也不是来自中、俄之类的“潜在战略对手”,而是来自非国家角色——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及其支持者。

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朝野强化了对国土安全这一“生死攸关的利益”的重视,并把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毁伤武器扩散视为这类利益所面临的最严重和最紧迫的挑战。

与对国家利益的轻重缓急调整相适应,布什政府把“打击恐怖主义”和“制止谋求核生化武器的政权威胁美国和世界”确定为本届政府的两大“宏伟目标”,并将其提至“至高无上”的地位。

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

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政策及其演变梁长平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基于其和日本争夺远东霸权的需要,历经了牺牲中国的绥靖政策、与中国结盟的现实主义政策和与中国人民为敌的政策三个阶段,暴露出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控制中国的反动本质。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作者简介 梁长平,男,1962年8月生,郑州大学团委书记、讲师。

(郑州 450052) 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中美关系史上至为重要的一页。

八年中,其对华政策不断演变,随着日美矛盾的发展和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先后经历了“不干涉”、“不承认”的绥靖政策阶段、现实主义政策阶段和与中国人民为敌的反动政策阶段。

其核心思想就是与日本争夺远东霸权,牺牲中国、利用中国和控制中国。

而中国作为弱国,基本上没有外交发言权,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三个阶段及其演变规律作以初步探讨。

1 抗战爆发以前,中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西方列强在中国都有大量的经济利益和特权。

但是,在奴役中国的过程中,帝国主义之间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它们都企图独霸中国。

特别是美国,自从进入20世纪以后,对中国的贸易额迅速地增长,渐有排斥其它列强之势。

所以,对日本侵略中国,美国采取了“不干涉”和“不承认主义”的政策。

1937年8月27日,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不久,美国驻日大使格鲁致电国务卿赫尔说:美国对战争的“基本目标应该是:(1)避免卷入,(2)极力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和权利,(3)在保持完全中立的同时,维持我们同交战国双方的传统友谊”。

格鲁强调指出:“关于上述最后一点,我们需要特别努力,以巩固我们同日本的关系……任何道义的干涉,可能被解释为对交战国一方的偏袒,将不会有良好的效果。

”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基于国际上对日本将进攻苏联的宣传和国内种种利害得失的考虑,于1937年9月14日宣布了“中立法”,规定:“合众国政府拥有的商船今后不得向中国和日本运输……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

备战小论文:美国对中国的政策

备战小论文:美国对中国的政策

【题目】
(2019年山东百师联盟高三月考)历史上中美关系呈现复杂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鲁蛇《中美关系史话——从1784到2019)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的政策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参考答案】
1840-1899年,以“公正、良善”为外衣在中国攫取利益。

依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身份和不平等条约捞取了
大量利益,通过了唯一针对特定国家的《排华方案》;“门户开放”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中侵略性的一面。

1900-1941年,干涉中国,阻碍进步。

依据:参与八国侵华战争和签订《辛丑条约》;干涉辛亥革命和孙中山革命政府的斗争,客观上对日本侵华战争起了经济支持作用。

1941-1942年,支持中国进行抗日战争。

依据:美国对日宣战,中美结成盟友;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支持中国抗战。

【解析】
本题考察近代中美关系。

以选项时间尺度:1941-1942年为例。

根据材料“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华盛顿26国联合宣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是支持中国进行抗日战争。

依据: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对日宣战,中美结成盟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战时期,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一部分,是东方战场的主战场,当时美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外交上大力支持中国抗战,为中国赢得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条件。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威尔逊亲自主导了对德交涉和协定停火。他发表了十四点和平原则,从中阐述了他所认为的能够避免世界再遭战火的新世界秩序。1919年赴巴黎筹建国际联盟以及拟定凡尔赛条约,并尤其关注了自战败帝国中建立新国家的问题。后主要由于他对创建国联的贡献,于同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1919年,在与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围绕美国加入国联一事而进行激烈斗争时,因中风而昏倒。由于拒绝妥协,威尔逊最终未能使加入国联案在参院通过。不过,尽管没有美国的加入,国联还是于1920年成立。威尔逊所秉持的理想国际主义,也被后人称为“威尔逊主义”,主张美国登上世界舞台来为民主而战斗。这成为以后美国外交政策中一个颇有争议的理念,持久地为理想主义者所效仿,却为现实主义者所排斥。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是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全球最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先导,以日本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几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远东殖民地,独霸亚洲,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在日军占领地区中,各国军队和人民群众发动了民族解放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获胜,取得海上主动权。美军经过三年苦战,夺回太平洋上日军占领各岛。中国政府正面组织多次会战未能取得积极成果,1944年,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部队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军队全面反攻。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太平洋战争结束

美国加入战争珍珠港事件与对日宣战

美国加入战争珍珠港事件与对日宣战

美国加入战争珍珠港事件与对日宣战美国加入战争:珍珠港事件与对日宣战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一事件发生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成为了美国加入二战的导火索。

本文将从珍珠港事件的背景、事件过程以及对日宣战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讨论美国加入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一、背景二战前期,世界范围内的紧张局势日趋升级。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引发了全球规模的战争。

然而,美国始终保持中立,并采取了严格的中立政策。

然而,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美国逐渐感受到了战争对其国家利益的威胁。

二、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7日的早晨,日本海军袭击了美国海军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

这次袭击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海军舰艇损失。

事件后,美国政府立即作出了回应,宣布对日本进行报复,并正式开始了对日宣战。

三、对日宣战的影响1. 民众骤然觉醒珍珠港事件激起了美国民众的愤怒和爱国热情。

人们开始意识到战争威胁已经来到自己的家门口,投身于战争成为了每个美国公民的责任。

2. 增强国家团结对日宣战让美国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战争挑战。

政府动员军队和民众,壮大国家实力,为战争胜利做好准备。

3. 改变战争格局美国的加入使得二战的战场范围进一步扩大,整个战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国形成了与轴心国抗衡的力量,最终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

4. 推动战争胜利美国是二战最重要的参战国之一。

它的军事、经济和科技优势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对日宣战也标志着美国从中立状态转变为直接参战状态,为盟军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美国加入战争的导火索——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终于摆脱了中立的束缚,从而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对日宣战不仅改变了战争格局,还推动了战争胜利。

这一事件让美国民众更加团结,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珍珠港事件成为二战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也让世界记住了珍珠港的痛。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在战争初期,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试图保持与战争各方的中立,并不干涉世界大战的冲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日本袭击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被迫参与战争,并逐渐转向了积极的对外政策。

战争初期,美国政府采取了中立政策,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战争争端。

1935年,美国通过了中立法案,禁止给参战国提供援助,以避免卷入战争。

美国政府还是在军事上的某些程度上支持了英国和法国,例如通过重债法案,允许这些国家向美国购买军火和战争物资。

随着战争的发展和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1年12月,日本无预警地袭击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导致美国军队重大损失。

这一事件导致了美国与日本的正式交战,美国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随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对日本的军事行动,以及对其他轴心国的关键支持,例如军事援助和资源供应。

美国成立了战时生产委员会,推动战争生产,并增加了对军事力量的扩张。

美国还发起了一系列空袭,例如杜立特空袭,对日本本土进行了重点打击。

美国还开始了大规模的盟友外交,与其它国家建立了强有力的军事和经济合作关系。

美国成立了联合国,并参与了战争期间的盟军合作。

美国还通过提供贷款和援助,支持盟国的战争努力。

美国还与苏联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对抗纳粹德国。

通过这些行动,美国逐渐从中立转向了积极的对外政策。

它从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转变为全球战争的关键参与者。

美国确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消除轴心国的威胁,恢复和平与稳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并努力加强与其盟友的合作。

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由原先的中立政策到积极参与战争。

这一变化是由日本的珍珠港袭击事件以及对轴心国的威胁意识的增强所推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通过军事行动和与盟友的合作,成功打败了轴心国,并成为战争的胜利者。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在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起初,美国采取了中立政策,试图远离战争。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逐渐介入了战争,并成为了盟友力量的重要成员。

这个转变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以及美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二战爆发前,美国采取了一种中立政策。

美国经历了一战的痛苦,许多人对战争感到厌倦,并认为美国应该保持中立,避免卷入欧洲的冲突。

这一政策得到了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支持,他曾多次强调美国应该保持中立,避免卷入战争。

事实上,美国曾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中立,例如通过《中立法案》限制军事援助和贸易。

一系列事件逐渐改变了美国的态度。

首先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袭击。

这次袭击导致大量美国军舰和飞机被摧毁,使美国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和报复欲望。

美国政府随即向日本宣战,并将其作为参战方加入了盟军。

纳粹德国的侵略行为也加剧了美国的介入。

纳粹德国于1940年入侵法国,迅速占领了大部分欧洲。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国家对此表示谴责。

美国虽然没有立即参战,但在英国和其他盟友遭受纳粹德国压迫的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支持。

罗斯福政府通过《租借法案》向英国等国家提供军火和物资,帮助他们抵御纳粹德国的进攻。

除了外部因素,美国内部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也推动了对外政策的转变。

随着战争的爆发,经济开始走向衰退。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增加了军费开支,并推动产业生产战争物资。

这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刺激,使其逐渐走出了衰退。

随着战争进行,人们开始感到威胁和恐慌,对战争的支持也逐渐增强。

政府利用这种情绪,通过宣传和动员来推动国家对战争的参与。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

论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度转变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重大的转变。

在战争开始时,美国保持了中立立场,但随着法国的失败和英国的孤立,美国逐渐转变为支持盟军的立场。

以下是在二战期间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和步骤。

第一,纳粹德国的威胁。

纳粹德国的崛起和侵略行动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担忧。

美国逐渐认识到纳粹德国不仅对欧洲的民主国家构成了威胁,而且对美国的安全和利益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导致了美国政策的转变,开始寻求与盟军合作抵抗纳粹德国。

第二,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造成了大量的美国伤亡和舰船损失。

这次袭击被视为对美国的直接挑衅行为,引发了美国的公愤和愤怒。

作为回应,美国宣战并投入到了二战中。

大萧条的结束。

二战期间,美国经济开始恢复,并逐渐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

美国政府意识到,扩大军事生产和战争需求可以帮助刺激经济,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也成为美国加入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能够在经济和就业方面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第四,联合国的建立。

二战期间,美国与其他盟国合作,致力于建立一个可以确保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这一想法在《大西洋宪章》中得到了明确表述,并最终于1945年建立了联合国。

美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的成立和工作,这也标志着美国对国际事务的更为积极的参与和责任承担。

第五,原子弹的开发和使用。

在二战期间,美国投入大量资源和科学家来开发原子弹。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以迫使日本投降。

这一行动不仅显示了美国在技术上的优势,也凸显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大地位。

此举对美国的外交立场和角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战期间,美国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中立到参战的转变,从对纳粹威胁的认识到珍珠港事件的冲击,再到经济恢复和联合国的建立,都促使美国在战争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最终,美国的参战贡献和胜利使其成为全球霸权,并且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作者:叶三俊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5期【摘要】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随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做出调整,总主要经历了一个“避免介入、不干涉”的绥靖政策到“援华制日”、“结盟抗日”的现实主义政策再到“扶蒋反共”与中国人民为敌的反动政策,这一演变过程虽然表现出了其对华外交政策的多变性,但是无论怎样,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始终是服务于其“全球战略”外交总目标、围绕其国家利益这一主题展开的。

【关键词】抗日战争美国对华政策一、“避免介入、不干涉”的绥靖政策卢沟桥事件爆发后,中国政府在抵抗的同时不断呼吁美英等国制止日本侵略避免战祸蔓延,然而此时美国却在远东推行“避免介入”的政策,并于1937年7月12日拒绝了中国对于美国出面调解的要求,7月12日、14日先后两次拒绝英国提出的联合调停中日冲突的建议。

美国本着避免卷入、在保持完全中立的同时维持与交战双方友谊的基本目标的情况下于1937年9月14日宣布了“中立法”,规定美国政府今后不得向中日双方运输战争物资,这就是所谓的“不干涉”政策。

美国此时采取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当时国际上对侵略者盛行绥靖之风。

面对法西斯分子的侵略扩张,英法等国采取绥靖政策,试图以妥协退让换来暂时的和平。

第二,“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出发,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采取守势,企图把日本遏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尽量推迟和避免对日作战。

第三,日本在此时的侵略还没有对美国在华利益构成根本威胁。

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之初,采取尽量避免与列强发生正面冲突的政策,还声称保证尊重第三国在权益。

因此,美国此时对日本的侵华动向还是处于观望阶段。

第四,美国在日本有着重要的经济利益。

日本是美国三大重要市场之一。

二、援华制日1938年11月3日日本内阁发表第二次对华声明,宣称要建立“东亚新秩序”,这是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挑战,严重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美国对华政策开始向“援华制日”转变。

抗战时期的中美日苏四国关系

抗战时期的中美日苏四国关系

第7卷 第5期2005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 IT (SOCIAL SCIENCES ED ITION )Vo.l 7No .5Sep t .,2005文章编号:1009-1971(2005)05-0001-10收稿日期:2005-07-15作者简介:刘江永(1953-),男,北京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法学博士,从事国际关系、日本及东亚地区研究.抗战时期的中美日苏四国关系刘江永(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摘 要:在1931年至1945年期间的中美日苏四国关系中,中日关系是四国关系的焦点,主要矛盾是日本军国主义与反法西斯力量之间的矛盾。

抗日战争初期,美国和苏联出于各自利益和战略的考虑,曾分别对日采取过绥靖政策或所谓的 中立立场 。

但随着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美日矛盾激化,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总的看来,这一时期中美日苏四国关系的历史,是中美苏三国联合反抗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

关键词: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中日关系;美日关系;中美日苏关系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The Quadril ateral Relati ons a m ong China ,the U .S .,USS R and Japan :1931-1945LI U Jiang-yong(Tsinghua U niversity ,Be ijing 100084,Ch i n a)Ab stract :F ro m 1931to 1945the h i nge of t he quadr ilatera l re lati ons among China ,the U.S .,U SSR and Japan was S i no-Japan re l a ti ons ,i n wh ich the m a i n con flicts w ere bet w een Japanese M ilita ris m and the othe r anti-fasc i s m pow 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A nti -JapaneseW ar i n Chi na ,t he U.S .and U SSR adopted the po licy o f appeasem ent or the so-ca lled "neutral stand i ng"based on the ir o w n na tiona l i nterests and strateg ic ca l culati ons .H ow ev er ,w i th t he expans i on of the Japanese aggression i n Ch i na and the i ntensifi cation ofU.S .-Japan con trad i ctions ,the pac ific wa r f-i na lly broke out .So t he gene ra l h isto ry o f this per i od a m ong t he four countr i es w itnessed the united strugg l e o f Ch i na ,the U.S .and U SSR ag ai nst t he expansi on of Japan .K ey word s :An ti -Japanese W ar ;the Pac ifi c W ar ;S i no-Japan relations ;U.S .-Japan re l ations ;quadr ilateral re l ations a m ong Ch i na ,t he U.S .,U SSR and Japan中美日苏(俄)四国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历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及对日本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及对日本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及对日本的影响[摘要]: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亚洲兴风作浪,使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犯下滔天罪行。

1941年日本更是将贪婪的魔爪伸向美国,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参战,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占领日本,由于曾经尝试到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中的巨大危害性,美国对日本实施了旨在铲除军国主义实行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日本的命运也在美国的统治下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二战;美国;日本;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欧洲作战都是远离本土,本国领土从未受到袭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日本法西斯主义却悍然制造事端,偷袭珍珠港,给美国海军以重创,自己几乎毫发无损。

这种卑劣的行为激起了美国人民对日本的仇恨,随后宣战。

1945年日本战败,作为战败国必然受到制裁。

美国在战争中领略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可怕性,为了防止其东山再起,决定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肃清其军国主义力量,建立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份子,并承担对战胜国的赔偿义务,这些都是要达到两个目标,即“日本确实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和世界和平安全的威胁;最终建立和平的、负责任的政府,即尊重他国权利,支持联合国宪章的理想和原则所显示之美国目的的政府”。

为了在远东建立一个支持美国的从属国日本,以适应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在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军事上,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建立占领体制,解除日军武装和军事机构。

在日本投降前,麦克阿瑟就向杜鲁门建议单独占领日本,杜鲁门表示同感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1945年8月底美国进驻日本,排斥苏联等其他盟国对日占领,虽然设立远东委员会和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但实际上最后决定权和执行权都掌握在美国手中。

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并授予他至高无上的特权,指令“天皇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限隶属于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德贵官,贵官的权限是最高的。

探究罗斯福政府二战立场变化的原因

探究罗斯福政府二战立场变化的原因

探究罗斯福政府二战立场变化的原因作者:陈天慧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0期摘要:自罗斯福上台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等各方面背景的影响,美国在二战期间的立场和态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具体来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到二战的全面爆发直至反法西斯战争结束这期间,大体上经历了从绥靖中立到强硬反抗的过程。

然而这种变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发生的循序渐进的变化,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层面、国家内部层面和个人主观层面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罗斯福;二战立场; 层次分析法第一,国际体系层面。

在日本侵华之初,蒋介石对日本的野蛮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随即把制止侵略的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和美国的干预上。

美国政府当局对于中日争端的看法基于两点:第一,日本对华侵略没有影响美国在华利益;第二,美日贸易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第三位,没有必要为此得罪日本而影响到自身经济利益。

据1932年数据统计,美国对华输出仅0.56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的3.5%。

而对日输出为1.35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的8.4%。

这期间,美国所执行的正是一种对侵略者姑且绥靖的政策。

随着之后日本侵华的深入,蒋介石政府坚持不懈的向美国寻求援助并进行各种游说演说,使得美国舆论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另外,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欧洲战争爆发,德国战火的火速蔓延使得美国开始动摇自己的中立立场。

国际层面促使美国立场发生转变的另一重要原因是1940年9月,日、德、意三国缔结同盟条约,承若互相“承认并尊重”在欧洲和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

这样,东西方三个法西斯侵略国家为谋求世界霸权正式建立了军事同盟。

这也为美国再次敲响了警钟,使得中立主义越来越站不稳脚跟。

第二,国家内部层面。

首先是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1931年春夏的经融危机摧毁了现存的国际汇兑与贸易制度,使美国从1929年开始的萧条进入了灾难性的阶段。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作者: 王邦宪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86-91页
主题词: 美国对华政策;蒋介石政府;国民党战场;中国共产党;美国政府;罗斯福总统;军事援助;
珍珠港事件;中国战场;国民党政府
摘要: <正> 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是美国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既争夺又妥协的产物。

它突出地表现在美国处理它与中国沦陷区和国统区的关系上,美国不但向沦陷区源源不断地输出重要战略物资和日用必需品,其数量甚至超过对国统区的输出,而且,美国不惜牲牺它在华的部分利益以缓和美日之间的矛盾。

美国虽然对中国的抗战表示“同情”,但实际上,没有给予中国有效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

因而,从1937年到1941年的美国的中立政策事实上是对日本侵略中国表示妥协的政策。

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直接与美国发生了军事冲突,迫使美国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

美国参战后,为了迅速阻止日本的侵略扩张,迫切需要利用中国战场牵制日军南下,因此,美国对华政策才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日益成熟,“使命”意识日益扎根于美国人的民族意识之中。美国学者莫雷尔·希尔德在《文化与外交》中说到:“研究美国外交的出发点是美国人这样一种信仰——在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美国享有一种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享有的特殊使命。”
二、
早期的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其一是孤立主义,其二便是扩张主义。二者虽看似水火不容,却同时主导着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无论是“尼克松主义”还是“单边主义”,都是美国在感受到危机时,对自身霸权地位的稳固政策,美国需要领导世界,拯救世界,他就必须维护好自身霸主的地位,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对外政策。正如中国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世界史无前例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开始成为全球经济、贸易规则改革或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或主导者。而美国为了巩固霸权地位,绝不容许有第二个国家分庭抗礼,于是采取了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对中贸易战。
而是美国应当担负起推动世界民主化的使无论是尼克松主义还是单边主义都是美国在感受到危机时对自身霸权地位的稳固政策美国需要领导世界拯救世界他就必须维护好自身霸主的地位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对外政策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
中美贸易战是最近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中国“入世”后,随着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也有所增加,其中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美国为什么要紧盯着中国不放呢?这与美国一直以来奉行的外交政策有关。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最早来到美国大陆的移民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清教徒,他们给这片土地带来的不只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宗教文化。“上帝的选民”是他们所信奉的基督教所给予的思想,第一批横渡美洲大陆的移民以“上帝的选民”自持,因此他们在建造完成这座“山巅之城”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复兴世界的使命感。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献给抗日战争胜利63周年福建福鼎茶痴老农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

这是美国制定各种对外政策的原则。

近代以来,美国在不同时期制定了各种对华政策,也是以维护和扩大其在华利益为主导原则的。

1840年以后,当英、法、俄、日等帝国主义使拥有独立主权的,封建落后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过程中,美国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丑角。

如强迫中国签订《中美望厦条约》,提出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不断破坏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支持蒋介石篡夺革命果实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等。

一战后的华盛顿体系确立后,美、苏、日等大国为争夺远太地区的霸权和利益的斗争愈演愈烈。

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进一步扩张,不但同日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且也受到苏联的强烈抵制。

当时,美、日、苏三国在远太地区的争夺和斗争就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基本格局。

基于此,美国制定的对华政策是同处理日、苏关系紧密相联的。

综观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即从1931年到1945年的近15年间,美国的对华政策历经了“不干涉”政策,“以华制日”政策和中美结盟共同抗日的三个阶段。

现本文略述这三个阶段的演变。

美国对华的“不干涉”政策是远东慕尼黑阴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珍珠港事变期间,美国等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夺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略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和“不干涉”政策。

前者反映日美矛盾,因美国不愿放弃其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后者反映美日妥协,即美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条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以期使美国实现“坐山观虎斗”和“渔人得利”的险恶用心。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以美日为主导的“远东慕尼黑阴谋”。

下面简要介绍这一阴谋的演变过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了全部东北三省并威逼南窥中原。

日本的野心和侵略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也威胁和沉重打击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利益。

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美国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和日本政府交涉,对日本的侵华行为表达了美国的“不承认主义”。

珍珠港事件的历史事件介绍

珍珠港事件的历史事件介绍

珍珠港事件的历史事件介绍珍珠港事件是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夏威夷欧胡岛飞机场的一次事件,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珍珠港事件的简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美国人一直视珍珠港事件视为是自己的耻辱,将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一方。

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转折点。

那么珍珠港事件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美国人要将责任全部推给日本,真相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关于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它是这样发生的。

在1939年的日本准备侵入苏联,攻占珍珠港,可是在几次的战争中,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使得日本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

之后日本准备南下进攻,可是南面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无疑给日本的计划增加了困难。

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后来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对于这一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

于是为了给日军一点警告,于是美国断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石油。

这样一来日军的战斗装备无法行驶,舰艇抛锚,根本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于是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事件。

可是对于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大家都中说纷纭,认为其中的原因有:(1)绥靖政策说;(2)罗斯福阴谋说;(3)战略判断失误说;(4)严重失职说;(5)日本侵略扩张必然结果说。

可是终究是哪一原因,还是一团谜。

随着近两年关于影片《珍珠港》的上映,这一历史事件再次成为话题,但是关于珍珠港的具体真相就如同被摧毁的战舰一样,永远无法重见天日。

珍珠港事件的地点“时间是带不走人们对珍珠港这一事件的记忆。

”前不久,美国就曾隆重的举行对珍珠港事件的纪念仪式。

有人声称,虽然珍珠港这一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场可怕悲剧,但它也让自己明白,正是这些奋战的英雄构筑了国家的坚强。

那么珍珠港事件发生在哪里呢?再一次回顾到历史中,这起珍珠港事件发生在美国海军驻扎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它发生的时间是在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日政策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日政策

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对日政策唐庆内容摘要文章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对日政策由软到硬的演变过程,说明美国对日政策是绥靖与遏制相结合,其核心是避免承担义务和卷入战争。

关键词门户开放太平洋战争东亚新秩序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远东,长时期存在着美国与日本的利益碰撞,两国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20世纪30年代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国际形势极度动荡不安,美国为了保障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对日本采取了绥靖与遏制相结合的政策。

其核心是避免承担任何义务,孤立于战争纠纷之外,以软硬兼施的外交手法,维持美国的“门户开放”,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维持美国的竞争优势,谋求长远目标——远东及世界霸权。

但是,这种政策面对东西方法西斯咄咄逼人的军事攻势,最后被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对日宣战,两国外交关系结束。

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美日矛盾及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作一分析。

一、三十年代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疯狂地争夺国外市场。

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由来以久的以中国为焦点的美日霸权之争再度激化。

地盘小,资源少的日本走上了穷兵黩武的法西斯侵略道路,矛头直指中国,对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严重威胁。

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年代,美国的对外决策面临更多的国际国内复杂因素,远东政策在外交波涛中起伏不定,对日政策呈现软硬两面性特点。

30年代前半期,美日远东争霸矛盾暗中激化,美国的对日政策软弱无力,主要采取“不承认”、“不干涉”日本侵略的缓和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9.18事变”。

9月24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备忘录,要求停止军事行动并撤退军队。

而关东军却进一步扩大军事行动。

日本侵华势态逐步升级,虽有其它原因,但美国对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不加区别对待的软弱态度,更是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直至日本完全控制东三省。

美国感到有从满洲资本市场被完全排挤出去的危险,对日态度才趋于强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对日政策演变:从“九一八”到珍珠港摘要:从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到偷袭美国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这十年间是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时期。

开始时美国因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上孤立主义盛行对日本的扩张采取了妥协绥靖的政策。

但随着日本侵略的逐步扩大美国开始转变对日政策,从绥靖到遏制,最后采取强硬的制裁。

而此时的日本已在扩张的道路上难以回头直至铤而走险与美国开战。

这十年间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对这十年间的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做一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深受经济危机的困扰,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对外扩张转嫁国内危机。

日本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美国苦于国内经济危机并且不愿意与日本发生武力冲突最终导致了以牺牲中国为基础的“不承认主义”的出台。

罗斯福上台后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美国国内实施“新政”并且深受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掣肘也对日本采取了绥靖政策。

虽然罗斯福本人不对日本存有幻想但为了在国内推行“新政”争取连任也向孤立主义势力让步。

在罗斯福的第一任期对日本的政策甚至比“不承认主义”还要倒退。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美国在华利益进一步受到损害。

美国对日政策也开始有了转变,1937年10月,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了“防疫演说”,对日本表示谴责。

但依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制裁措施。

在之后的“帕奈号”事件,美国也接受了日本的所谓道歉。

但是之后不久美国宣布对日实施“道义禁运”,显示了美国对日政策开始转向强硬。

1940年,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美国对此做出了更加强硬的反应,但对与日本开战美国还是在尽量避免以争取时间。

1941年,日本加快了南进的步伐。

美国对日政策也从警告、威胁、禁运,上升到了全面的经济制裁。

但此时美国仍希望以牺牲中国的权益为代价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来达到避免美日战争的目的。

然而日本已在侵略的道路上走的太远并且美日分歧巨大难以达成和解,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

日本为了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于1941年12月7日发动了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军事行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文力求对这一复杂的过程做一简单的梳理以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美国对日政策演变的认识。

一、“九一八”事变前的美日关系日俄战争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由盟友变成了竞争对手,俄国这一美日共同的对手在远东的势力被削弱后美日矛盾就表面化了。

实际上美国与日本走向战争的根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日分别把门户开放政策和大陆政策作为对华政策时,就已不可避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远东大肆扩张攫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权益并通过战后的巴黎和会达到了合法占有的目的。

日本在亚太地区势力的膨胀是美国不愿看到的。

因此,美国急需通过切实的措施以达到遏制日本的目的。

而此时由于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因此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还没有确立。

为此美国积极活动并促成了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会议上美国通过向英国催还战债、同意与英国达成限制海军军备协定等方式向英国施压最终促成了由美、英、法、日四国签约通过的《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削弱了日本。

随后又通过由美、英、日、法、意签约通过的《五国海军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

条约中将日本海军力量降为二流地位,而美国则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力量对等的地位。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在亚太地区暂时压制了日本确立了自己在这一地区的优势地位。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面对美英的遏制暂时有所收敛并在20年代实行了所谓的“协调外交”。

但是日本国内军部力量强烈不满币原喜重郎的协调外交,最终导致了以侵占中国为主要内容的《田中奏折》的出台。

美国与日本的关系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二、“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侵略的妥协及史汀生“不承认主义"的提出1929年,由美国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袭卷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的冲击尤为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早就对协调外交不满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将发动对外侵略作为转嫁日本国内危机的办法,同时也借机摆脱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限制。

日本关东军在1931年9月18日晚炸毁沈阳城郊的一小段南满铁路,并以此挑起战端。

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一)美国对日本侵略的妥协政策1931年9月19日,美国国务院收到关于这次事变的通知。

此时的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认为这次事件不过是偶然的冲突并不会引发严重后果。

但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扩大,美国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9月21日中国向国联申诉希望国联能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径,但是英法操纵的国联准许日本暂缓议论的要求,并将冲突文件通知美国。

此时美国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日本的侵略活动。

然而此时美国却向中日两国同时递交了一份希望双方避免事态扩大、和平解决纠纷的照会外,没有采取实质行动。

美国此时的这种表现除受国内经济危机影响无法自拔外还与美国决策层中的分歧有很大关系。

美国当时的国务卿史汀生在意识到日本的侵略是有预谋的客观现实后就主张对日本才采取较为严厉的政策。

然而胡佛总统却认为日本可以在东亚阻止共产主义的发展不主张对日采取强硬政策。

美国决策层这样的分歧必然导致对日本侵略行为的消极观望和妥协。

(二)史汀生“不承认主义”的提出在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大国的纵容下日本的侵略得以继续扩大,美国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的打算落了空。

对于日本的不断侵略,美国终于做出了回应。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向中日两国发出照会,宣布对因日本侵略中国东北而改变了的现状不予承认。

这就是有名的“不承认主义”或称史汀生主义。

这一声明表明了美国对日本侵略的态度已经由开始时的观望妥协有了一定的变化。

但是声明没有具体的惩戒措施只是对日本侵略所引起的地缘政治上的变化不予以承认,这对于阻止日本的侵略是没有实质作用的。

在随后的事态发展过程中日本不仅没有停止侵略反而在国际联盟于1933年2月24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了不承认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李顿报告书后退出了国联。

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和退出国联直接导致了一战后在远东建立的华盛顿体系的解体。

如果说因为有了华盛顿体系才暂时维持了日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平衡的话,那么在华盛顿体系被破坏以后远东则进入了没有条约体系维系的不稳定状态。

三、卢沟桥事变前美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1933-1937)1933年1月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就职后罗斯福在对待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态度上继续采取“不承认主义”。

但罗斯福是在美国深陷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上台的,他将处理国内经济问题放在首位,这就决定了他在这一时期对日政策上不能有太大的作为。

1933年4月,日本开始进攻中国华北并于5月31日逼迫中国政府与其签订敞开华北大门的“塘沽协定”。

日本对中国华北的侵略进一步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是对门户开放政策的公然蔑视。

美国对此迅速做出反应,6月份就与中国签订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棉麦借款合同”。

合同规定其中4000万将用来购买美国的棉花,其余购买美国的小麦和面粉。

美国的对华棉麦贷款可以视为美国对日本施加压力的表现。

面对美国的施压日本极为不满,但美国仍然不改初衷。

这笔贷款加深了日美之间的矛盾。

但此时的美国还是将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作为自己对日政策的总原则,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日本在此期间也没有对自己的行动有所收敛,反而进一步扩大侵略。

在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天羽英二发表声明:反对中国利用任何其他国家势力以抵抗日本的任何企图;反对任何外国以技术或财政援助名义采取的援华抗日联合行动。

这一声明,无异于否认了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对此声明提出抗议。

但是美国领导层对此的反应却不一致,罗斯福总统也没有明确表态。

最终美国对日本还是采取了妥协绥靖的政策,这也反映出美国实质上是在避免与日本发生战争。

1935年,由于德意的扩军、侵略活动,加之此时的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在此期间无力顾及日本,对日本继续延续以前的绥靖政策。

1936年2月26日,日本发生“二二六”事件,之后不久听命于军部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以军部为核心的日本天皇制法西斯体制初步形成。

在外交上广田内阁扩大对外侵略,制定了《国策基准》确定了南北并进、先攻中国的狂妄计划。

面对日本的变化,此时的美国还在幻想通过多边谈判达成协议而不是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这使得美国又一次错过了遏制日本的机会。

最终,日本在美国的一再绥靖纵容下扩张野心逐步膨胀直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的扩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美国是难逃其责的。

四、卢沟桥事变至珍珠港偷袭前的美国对日政策(1937-1941)卢沟桥事变是美国对日政策由原来的绥靖逐步走向强硬的转折点。

虽然此时的罗斯福在国内政治斗争中正处于困境,罗斯福仍然顶住孤立主义势力的压力拖延实施对中国不利的中立法。

为抵消当时孤立主义势力在美国的影响罗斯福于1937年10月5日在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的芝加哥发表了著名的“防疫演说”。

他在演说中指出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已经威胁到了现有文明的基础,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像隔离瘟疫那样隔离侵略者,还说仅仅依靠孤立主义或中立主义是逃脱不掉的。

虽然由于国内反对势力的掣肘罗斯福没有对日本采取任何隔离行动,但这一点已经反映出美国对日政策正处在一个转变时期。

随后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联会议由于英法要求美国带头对日本施行制裁,而美国国会、国务院和舆论都拒绝这样做。

最后,这次会议只是重申了九国公约的一些原则并没有实际的行动。

随后,日本加紧扩张在12月12日攻陷南京,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本在同一天还制造了意在挑衅美国的“帕奈号”事件,炸毁了美国的炮舰帕奈号和标准石油的三艘油轮。

罗斯福对此事件曾想联合英国对日本进行制裁,但无奈国会和美国公众对此反应冷淡,只好对这一挑衅不了了之。

虽然“帕奈号”事件美国没有将事态扩大,不过,不久美国就宣布对日本实施“道义禁运”,显示其对日政策已开始转向强硬。

1938年到1939年8月底是日美两国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的时期。

1938年,日本在中国继续扩大侵略并占领武汉和广州。

国际上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勾结加紧对外扩张。

美国面对这种形势出现了两种变化。

首先是美国领导层对中日战争的看法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日战争的影响已不能局限在中日两国范围,而是将其看做对美国利益和世界政治均势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另一方面就是美国加大了对华援助的力度和规模。

1939年2月,日本占领中国海南岛。

3 月又占领南沙群岛直接威胁着国际主要航道,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6至7月,日本又轰炸重庆并炸毁了美国大使馆。

此时美国国会和国内舆论强烈要求限制对日贸易。

在此背景下,罗斯福于7月26日通知日本宣布美国将在半年后废除美日商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